【语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人教上册《开国大典》说课稿
《开国大典》说课稿
《开国大典》说课稿开国大典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影片以描绘中国共产党建国初期的历史事件为主题,展现了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奋起抗争,取得革命胜利的过程。
下面将从影片的背景、内容、艺术特色、影响和评价五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背景1.1 影片拍摄背景开国大典于1961年开始筹备,历时4年才完成。
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中国共产党需要一部宣传片来弘扬党的光辉历史,激励人民的爱国热情。
1.2 影片制作团队该片由中国电影制片厂出品,由著名导演谢晋执导,著名演员梅葆玖、李雪健等主演,制作团队庞大,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1.3 影片上映影响开国大典于1964年上映,受到了广泛好评,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影响深远。
二、内容2.1 影片主题开国大典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的艰苦奋斗历程,包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展现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
2.2 影片结构影片采用了多线叙事结构,通过多个故事情节交织展开,生动再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画面。
2.3 影片表现形式开国大典采用了大量的战争场景和群众场面,通过逼真的表演和场景搭建,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
三、艺术特色3.1 影片拍摄手法开国大典采用了大量的实景拍摄和特技效果,使影片更加真实感人,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
3.2 影片音乐影片的音乐也是一大亮点,配乐恰到好处,既凸显了战争的紧张气氛,又表现了人民的坚定信念。
3.3 影片演员表现影片中的演员表现出色,演技精湛,将那个特殊时期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四、影响4.1 社会影响开国大典上映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激励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国家凝聚力。
4.2 文化影响该片不仅是一部政治宣传片,更是一部艺术精品,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创了中国电影史上的新篇章。
4.3 教育意义开国大典作为一部历史题材影片,对后代观众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让人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五、评价5.1 影片评价开国大典被誉为中国电影史上的巅峰之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是中国电影的瑰宝。
《开国大典》说课稿
《开国大典》说课稿《开国大典》说课稿(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开国大典》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开国大典》说课稿1一、说教材《开国大典》是一篇鼓舞人心的新闻特写,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它记叙了新中国成立时亿万民众欣喜若狂,激动自豪的感人场面。
作者借三十万人民的心,强烈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新中国成立是我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伟大时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文章文笔流畅,层次清楚,场面描写与抒发感情相结合。
本文借描绘会场布置、大会盛况、群众游行等场面,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重、热烈的气氛。
针对文章以上的特点、单元训练的重点和课文在单元中的安排,我确定了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重点学习典礼的主体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点“学习场面描写”是本课训练目标之一,精当的场面描写表达思想感情又是本课的重要写作特色,因此,我把在阅读中体会场面描写的方法,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四、说教学难点通过课文的学习去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法开国大典距今年代已远,当时的时代背景远离孩子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如何运用教学手段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这篇课文的关键。
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引领学生按照从整体——部分——回归整体的教学方法学习课文,先初读整体感知大典进行情况;然后抓住部分重点词句领会人民的情感;最后再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三篇】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课文按照开国大典实行的顺序叙述。
###小编整理了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协助!开国大典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准确读写“典礼”、“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抄写课文的第七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想象整个“开国大典”的场面,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新中国、热爱解放军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教学重点1、能比较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体会比喻句、排比句的作用;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教学难点体会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新中国、热爱解放军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教学准备:1、制作相关课件;2、从课外书籍或网络中查找相关开国大典的课件资料。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准生字,理解部分词意,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 细读课文,品味理解。
(一)释题导入,引出“大典”。
1.揭示课题,板书:开国大典,指导书写“典”字。
2.解释课题,齐读课题。
(“开国大典”就是创建国家时举行的重大典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识“大典”。
(在这个部分,主要是扫清字词障碍,对课文内容有个基本了解)1、练习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⑴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思考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⑵反馈自学生字词情况:2、质疑解疑:(简单问题当时解决,和理解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随着深入学习课文时再解决。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三篇】
能正确读写典礼、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抄写课文的第七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想象整个开国大典的场面,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新中国、热爱解放军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教学重点1、能比较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体会比喻句、排比句的作用;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教学难点体会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新中国、热爱解放军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教学准备1、制作相关课件;2、从课外书籍或网络中查找有关开国大典的课件资料。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准生字,理解部分词意,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细读课文,品味理解。
一释题导入,引出大典。
1.揭示课题,板书开国大典,指导书写典字。
2.解释课题,齐读课题。
开国大典就是创建国家时举行的重大典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识大典。
在这一部分,主要是扫清字词障碍,对课文内容有个基本了解1、练习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⑴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思考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⑵反馈自学生字词情况2、质疑解疑简单问题当时解决,和理解课文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随着深入学习课文时再解决。
三细读课文,理清脉络,感受大典。
在这一部分,主要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感受大典的盛况1、练习分段⑴学生默读思考,理清文章脉络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分段。
⑵学生讨论明确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2、合作研读,体会情境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道思考题1假如你是一名记者,或是一名群众,当时的哪一个场景让你终生难忘?2根据选项,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在组内说说当时的情景。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等词语。
2、学习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具体事例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4、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朗读、小组合作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
教学重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教学相关资源:相关课件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闰土吗?说说闰土给你留下的印象。
闰土这个朋友是谁介绍给我们的?他在介绍闰土时用了哪些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从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中,感受他崇高的精神。
(版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以下目标。
出示小黑板(熟读课文,采取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新词,概括各段段意,练习给各段加上小标题,初步理解课语文内容。
)(明确目标) [评:通过复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巧妙地引入了新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自学课文1、自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借助字典弄清楚。
(1)读准字音“悼”“冠”“咳”“嗽”等字。
(2)分辨字型,练习书写几个重难点字:“冠”(注意上边没有一点)“嗽”(中间是“束”,不是“束”,右边是“欠”不能写成“攵”)2、再浏览一遍,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可分为几段?你怎么知道的?3、同桌讨论。
总结归纳段意(第一段讲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
第二讲伯父跟“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第三段讲鲁迅先生在谈笑中抨击旧社会。
第四段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工人。
第五段讲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
)4、刚才大家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段意,你能用更简洁的语言给每个段加个小标题吗?教师指导学生加小标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三篇开国大典,是指1949 年10 月1 日15 :00 在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举行的仪式,直到21:00 才结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典的激动、迫切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开国大典时人民群众的反应来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点的激动、迫切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情感。
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开国大典》,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复习提问:师: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指名回答)师: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重点写了开国大典的哪些场面? (学生回答,师课件引导学生回顾)过渡: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开国大典,一起体验新中国成立给人们带来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二、新授(一)学习“群众入场”部分1、师提出学习目标: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学生回答,师课件出示句子:“工人队伍中,,,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3、指导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注意读出当时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典时激动、迫切的心情。
(二)学习体会“典礼的主体仪式”部分过渡:在人民群众的热切企盼中,下午三点整,毛主席出现在了主席台上,开国1、课件出示要求:请大家细读5-10 自然段,画出描写“参加开国大典的仪式时,人民群众的反应”的句子。
并思考: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学生默读思考。
3、集体交流。
三、课堂总结。
四、练笔。
如果你参加了开国大典,你会怎样描写当时的场面和自己内心的感受。
想一想,试着把它写下来。
一、学习第二部分。
1. 默读课文,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开国大典说课稿
26 开国大典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对,是我们新中国成立的日日子!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她那隆重的开国大典。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二、教学过程 1、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都写了哪些激动人心的场面呢?是的,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写了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
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摄影记者,你会选拍哪几个难忘的镜头?下面请同学小组合作学习,并讨论一下为什么选择这个镜头?2、会场 1、好,我们先来看典礼前的会场,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隆重的典礼呢,具体说说。
恩,人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总数达三十万人;是啊,人们的热情高:早上六点钟就入场.。
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参加大典群众的激动和热切的心情。
);同学们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课文的第四段,体会会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3、典礼 1.哦,你们小组一起走进大典的主体部分,理清典礼的过程。
很好,那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你来说,嗯,你感受到了场面的热烈与隆重,那你呢,你还体会到了人民群众激动兴奋和喜悦的心情。
不错,那你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呢?◆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同学们“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你从这短短的19个字中体会到什么?你来说,对,这不是一般的声音,它是庄重、严肃、雄壮而伟大的,这一宣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30万人一齐欢呼,一齐欢跃,你能想象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吗?你来说,嗯这三十万人行动都一样的,一起欢呼和欢跃,他们此时的心情非常激动,盼望许久,终于等到了。
《开国大典》说课稿
《开国大典》说课稿陡电小学王艳慧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中的26课《开国大典》的第二课时。
下面我将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今天的说课:一、教材分析《开国大典》这篇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
展现了毛泽东的领袖风采,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对领袖毛泽东的无比热爱之情。
本单元以“走近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为主题,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为训练目标。
结合第八组课文的训练重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典礼、阅兵、群众游行三部分内容。
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七自然段。
2.抓住重点词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3.激发学生对新中国建立的自豪感,及热爱领袖,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法与学法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新课标也指出:在精读教学中,要给学生朗读的机会,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因此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以读代讲法。
再者,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年代较远,因此我还运用了创设情境法。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学法上学生通过读文、画句、议感受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披文入境。
大阅兵视频引入,激发学生自豪感。
(插入大阅兵视频)接下来我们回顾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场面?从典礼前感受到了什么?这既是对上节课的复习,同时谈感受也能让学生们较快地入情入境,进入学习状态。
二、引导精读,体会情感。
(在以下环节中的PPT设计中酌情插入几幅有关开国大典的图片)(一)初读感知,确定基调。
学生出声朗读5—10自然段。
通过交流读后的感受,体会到当时人们的情绪高昂,气氛的热烈,使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
开国大典说课稿
开国大典说课稿前言作为中国近代史重要的的一个节点,新中国成立为中华民族走向强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其中,庄严而庄重的《开国大典》无疑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见证。
在这个时期,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和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主旨和重要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
一、历史背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国庆典礼上,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布新中国的成立,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言》和《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法》的声明》。
之后,随着中央人民政府各项机构的逐步建立完善,新中国进入了新时期。
二、《开国大典》主旨《开国大典》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规模较大、庄严而庄重、富有仪式感的历史事件。
它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为重要的历史时刻,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光辉丰厚的历史文化,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和建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新中国的建国方针和发展思路等内容。
三、重要意义《开国大典》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记录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庄严仪式和光辉历史,更重要的是它预示了一个新风貌的国家即将崛起。
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为全球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此外,为了推动中国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开国大典》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全球化进程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开国大典》所体现出的那种充满着自信和豁达的精神,让中国人民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能够保持清醒、从容和自信。
四、学习《开国大典》的意义学习《开国大典》对于任何有志于成为优秀人才的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学习《开国大典》有助于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底蕴。
其次,学习《开国大典》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积极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建设。
最后,学习《开国大典》有助于提升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实际能力,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奠定基础。
《开国大典》说课稿
了, 中国的国力 日益强大 , 我们更加热爱我们 的祖 国 , 于
是“ 国荣说话 , 我骄傲 ” 便呼之欲出 , 和上一环节“ 国耻说
话” 相 呼应 , 通 过 学 生 自己 的语 言 表 达 爆 发 积 聚 的 情 感 ,
出示 了一张记 录当时真 实场 面的 照片 , 使 学 生如身 临
用得传神 。这个“ 站” 有 什么言外 之意呢?这是 学生体
会 情 感 的教 学 难 点 , 为 了 突破 难 点 , 我 运 用 视 频 和 图 片
等使学生看到 圆明 园的大火 燃烧着 中国人 民的痛 苦 、
屈辱 、 灾难 , 南京大屠杀 , 血 流成河 , 尸 横 遍 野 。 旧 中 国
新 中国的诞 生而激 动 、 自豪 的思想 感情 。由于课 文离
学 生 的生 活 实 际较 远 , 目标 三 就 成 了 难 点 。 “ 学 习 场 面 描 写” 是 单元 语 言 训 练 重 点 之一 , 精彩 的场面描写表达
暗无天 日, 民不聊 生 , 人 们 在这 个人 间地狱 中跪 着 生 活 。于是“ 国耻说话 , 我愤恨” 便脱 口而 出, 情 感 的宣 泄
中 国人 民再 也 不 受 压 迫 、 剥削 , 我 们 当家 作 主 了 。学 生
、
清晰层次 。 融入 情 感
教学流程与整合点 的创 设 : 本课 我分别 以教学 重 难点, 即场面描写 方法 与体会 自豪情感 为 学生 学习 的 两条主线 , 平行且 有机结 合 , 呈现 本课 的 四大环节 , 使 信息技术帮助学生 透过一 个个场 面 , 体会 到人 民群 众 兴奋 , 激动 的心情 。又使 学生 在激 动 、 自豪 的 同时 , 领
略到了场面描写 的特点 。几 个整 合点 渗透其 中, 完 美
《开国大典》说课稿
《开国大典》说课稿开国大典是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成立的重要历史纪录片。
它以独特的方式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本文将从六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开国大典》的内容和意义。
一、背景介绍1.1 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背景:介绍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共领导下的新中国成立。
1.2 影片创作背景:介绍《开国大典》的拍摄目的和意义,以及导演和演员的选择。
二、片名解析2.1 “开国”二字的意义:解释“开国”一词的含义,指新中国的成立。
2.2 “大典”的意义:讲述“大典”这个词的意义,指新中国成立的庄严仪式。
三、影片内容3.1 党的历史: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包括党的成立、党的领导和党的奋斗。
3.2 人民的力量:强调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中的作用和贡献。
3.3 建国的艰辛:描述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困难和艰辛,以及党和人民的努力。
3.4 建设的成就:展示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
3.5 国际的关系:介绍新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和外交政策。
3.6 人民的幸福:强调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幸福感的提高。
四、影片意义4.1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激发观众的爱国情感。
4.2 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展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强调党的正确指导。
4.3 弘扬革命精神:通过展示人民群众的英勇斗争和艰苦奋斗,激励观众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五、影片艺术特点5.1 影像表现手法:介绍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和影像表现手法,如真实记录、镜头运动等。
5.2 音乐配乐:介绍影片的音乐配乐,如庄重肃穆的音乐和激昂的音乐。
5.3 叙事方式:介绍影片的叙事方式,如线性叙事和非线性叙事。
六、总结6.1 影片的历史价值:总结《开国大典》对于记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新中国的成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6.2 影片的艺术价值:总结《开国大典》作为一部纪录片的艺术价值,包括影像表现和音乐配乐等方面。
开国大典说课稿
开国大典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开国大典》。
一、说教材《开国大典》是一篇经典的记叙文,出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这篇课文记叙了 1949 年 10 月 1 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本文结构清晰,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依次叙述了会场布置、群众入场、典礼开始、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等环节。
通过众多生动的细节描写和场面描写,展现了开国大典的庄严、隆重和热烈。
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更要引导学生感受人们的喜悦心情和对新中国的热爱,同时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开国大典这样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可能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切身体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当时的氛围。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学习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以及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开国大典的庄严、隆重和热烈,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心情。
学习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以及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的技巧。
2、教学难点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如“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等,体会人民群众对领袖的热爱和对新中国的无限期望。
《开国大典》说课稿
《开国大典》说课稿引言概述:《开国大典》是一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作品,它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要历史时刻。
本文将从影片的背景、主题、拍摄手法、演员表现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旨在深入探讨这部影片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一、背景1.1 影片拍摍背景《开国大典》是由中国电影制片厂于1961年拍摄的一部影片,是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而制作的。
1.2 影片创作背景影片由当时的著名导演孔繁森执导,编剧为郑君里,是一部具有浓厚政治色采的宣传片,旨在宏扬社会主义精神和宣扬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1.3 影片上映背景《开国大典》于1962年上映,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热烈的反响,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二、主题2.1 社会主义主题影片主要环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展开,强调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2 国家独立主题《开国大典》通过展示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彰显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2.3 革命精神主题影片通过展现中国人民在难点环境下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宏扬了革命精神和奋斗精神。
三、拍摄手法3.1 影片叙事手法《开国大典》采用了传统的叙事手法,通过历史事件的重现和人物的塑造来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3.2 影片镜头运用影片运用了大量的室内外实景拍摄和特写镜头,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画面。
3.3 影片音乐配搭影片选用了激昂的音乐配搭,加强了影片的宣传效果和感染力,使观众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影片所传达的革命精神和情感。
四、演员表现4.1 主要演员表现《开国大典》中的演员包括了当时的一线演员,他们通过精湛的表演技艺和对角色的深入理解,成功地塑造了各自的角色形象。
4.2 演员形象塑造演员们在影片中塑造了各具特色的角色形象,通过细腻的表情和动作,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开国大典》说课稿
《开国大典》说课稿开国大典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电影作品,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建国历程的再现,展现了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中的英勇斗争和艰苦奋斗。
本文将从影片背景、主要内容、艺术特点、影响意义和创作团队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影片背景1.1 《开国大典》是由导演曹禺执导,1961年上映。
1.2 该影片是中国第一部大型历史题材影片,也是第一部全国范围内展映的影片。
1.3 影片以中国共产党建国历程为主线,展现了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中的坚定信念和英勇斗争。
二、主要内容2.1 影片通过历史事件的再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中的艰苦斗争。
2.2 影片围绕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展开。
2.3 影片通过一系列真实事件和人物的塑造,生动再现了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中的英勇奋斗和牺牲精神。
三、艺术特点3.1 影片采用了大量的历史影像资料和真实场景的再现,使影片更加真实感人。
3.2 影片的剧情紧凑,情节跌宕起伏,节奏明快,引人入胜。
3.3 影片的演员表现出色,塑造了一批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使影片更加生动有力。
四、影响意义4.1 《开国大典》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开创了中国历史题材影片的先河。
4.2 影片通过再现历史事件,弘扬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激励了人民的爱国情怀。
4.3 影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誉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五、创作团队5.1 影片的导演曹禺是中国著名的导演,曾执导多部优秀影片。
5.2 影片的编剧和摄影师等创作团队成员也是业内资深人士,为影片的成功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5.3 影片的成功离不开整个创作团队的共同努力和精湛技艺,他们共同打造了这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影片。
总结:《开国大典》作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通过再现中国共产党的建国历程,展现了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中的英勇斗争和艰苦奋斗。
影片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对于激励人民的爱国情怀和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说课稿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
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一、说教材《开国大典》是义务教育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的第二课精读课文,本组教材以“走进毛泽东”为专题,《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的开国大典的盛况,按照盛典进行的顺序,通过对盛典一个个场面的描写,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二、析学情,说目标五年级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三学段,学生经过前四年的学习,已经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朗读能力,并且掌握了理解词语的方法,在读中能够初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资料搜集能力,这些为本课的学习方法指导和感情的升华奠定了基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是: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学习浏览,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根据以上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比自豪、激动的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层次。
教学重难点: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比自豪、激动的情感。
2.理解课文内容,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1.理清文章脉络、层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比自豪、激动的情感。
三、说教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各题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习语文,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所以我采用的是情境激趣法,品读探究法。
《开国大典》说课稿
案例分析新课程NEW CURRICULUM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开国大典》。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开国大典》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组教材的主题是“走近毛泽东”,训练重点是“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拓展搜集资料”。
作为本组教材的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场面,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教学目标的第3、4点。
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2.重点学习典礼的主体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导读法、品词析句法、朗读感悟法和情境体验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采用读、品、悟、议的方式,走入文本,真切体会。
下面我将详细说明我的教学过程。
课前,我采用播放红歌《东方红》拉近学生与伟人毛泽东的时空距离,再借助学生用一句话介绍你了解的毛主席———走近伟人,了解伟人。
课堂教学行为我设计为四环节,分别是释题导入,引出大典。
整体感知,初识大典。
重点研读,感受大典和课堂总结,铭记大典。
这节课的整个教学就是围绕着“大典”展开的。
下面我具体说说各个环节的设计流程和设计理念。
第一环节,释题导入,引出大典,导入课题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谈话介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这就是———开国大典”课件出示董希文《开国大典》油画,板书课题:26开国大典,随机指导书写“典”。
26.《开国大典》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小学语文组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开国大典》。
下面,我从说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开国大典》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
本文通过记叙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的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的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本组教材以“走近毛泽东”为主题,以引导学生感受他作为伟人的风采和作为凡人的情怀为训练重点,本文位于该组的首篇位置,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结合本课的教材特点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诞生、瞻仰”等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感情。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感情。
教学难点确定为: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创设情境法、以读代讲法、品词析句法,积极倡导新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激发思维,读中感悟。
三、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为了能够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
基于这点,上课伊始,我会边播放开国大典时的图片,边有感情地介绍历史背景,渲染庄严的气氛,再让让学生谈谈感想。
我觉得这样导入,能够拉近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开国大典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的课题是《开国大典》,下面我将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今天的说课:一、教材分析:《开国大典》,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第二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开国大典》是一篇鼓舞人心的新闻特写,描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记叙了新中国成立时亿万民众欣喜若狂、激动自豪的感人场面。
作者借三十万人民的心声,表达了:新中国成立是我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伟大时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样一个主题,文章文笔流畅,层次清楚,场面描写与抒发感情相结合。
作者通过对会场布置、大会盛况、群众游行等场面的生动描写,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重、热烈的气氛。
针对文章以上的特点结合单元训练的重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会认“聂,党”等五个生字,会写“典,副,委”等14个生字。
并能够结合语境理解文章中描写场面的词语。
2、细读课文重点学习典礼的主题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3、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我把在阅读体会场面描写的方法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因此我将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场面描写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考虑到小学五年级的对开国大典比较陌生,很难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热爱祖国,热爱主席的思想感情,也很难融入人民对开国大典欣喜若狂、激动自豪的场面中。
因此,在本课中我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情境创设的方法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自主探究课文。
同时,我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重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
采用到读书指导法,点拨法等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圈点勾画法,分角色朗读法,情景体验法,合作讨论法等学法,来落实本课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国大典》说课稿
一、说教材
《开国大典》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是一篇鼓舞人心的新闻特写,描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记叙了新中国成立时亿万民众欣喜若狂、激动自豪的感人场面。
作者借三十万人民的心声,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新中国成立是我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伟大时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文章文笔流畅,层次清楚,场面描写与抒发感情相结合。
本文借描绘得有声有色的会场布置、大会盛况、群众游行等场面,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重、热烈的气氛。
针对文章以上的特点、单元训练的重点和课文在单元中的安排,本课教学目标为:
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重点学习典礼的主体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场面描写”是单元语言训练目标之一,精当的场面描写表达思想感情又是本课的重要写作特色,因此,我把在阅读中体会场面描写的方法,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那么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场面描写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自然就成了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开国大典距今六十一年,当时的时代背景远离孩子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如何运用教学手段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这篇课文的关键。
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引领学生按照从整体——部分——回归整体的教学方法学习课文,先初读整体感知大典进行情况;尔后抓住部分重点词句领会人民的情感;最后再浏览全文回归整体。
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走入情景,深化体验。
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再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说学法
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自学生字、新词;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让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场景,朗读,想象,谈体会,即通过谈——读——想——体这四个环节,来学习课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有效地展开了与文本的对话。
四、说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激趣的启发式谈话:通过问题:你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第一岁的生日在什么时间吗?引出课题《开国大典》,随后播放课件《开国大典》片段(课件),然后让学生说说:该片段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并提出自己看到课题后产生的疑问,最后让他们带着心中的疑问,结合自学的生字新词用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
待学生初读之后组织学生交流这样几个问题:(课件)什么是开国大典?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讲了几部分内容?并完成填空。
这一环节我采用启发式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课件的引入又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用喜欢的方式亲近文本;同时学生交流的问题又梳理了文章的结构,理清了课文的顺序,并锻炼了孩子的概括能力,真实地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生成过程。
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优化整体阅读,以此达到了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目的。
2.精读课文想象场面体会情感
“透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所以教学中我没有引领学生逐段分析课文。
而是从把握孩子的认知起点入手,引导学生抓住场面,想象场面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句的揣摩来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
首先,从情感入手: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课件)课文描写了一些什么场景,你对哪些场景的印象最深,从这些场景中你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边读边批注)也就是从谈、读,想、体这四个学生的认知点入手,让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场景,重点谈:什么场景的印象深、读:描写场景的段落、想:想象当时的情景、体:体会这场景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课件)
然后,抓重点分析:引读5-7自然段后课件出示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落以及与词句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并指名朗读,随机引导学生理解课件出示的问题。
让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分析中理解“光明”“长城内外”等词语的象征意义,体会场面描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同时让学生从分析中知道了54门大炮28响代表着我国当时统计的54个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英勇奋斗了28年,终于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个声音传入了每个人的心中,传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传遍了中华大地。
这声音怎能不让全中国人民感到欢欣、激动和自豪!
随后: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借助开国大典盛况的课件片段把学生带入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让学生走入情境,深化体验,感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课件)看完开国大典片段之后让学生欣赏(60年国庆阅兵)(课件)通过前后两课件的对比,让学生切身的感受到改革开放后我们伟大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军队现代化了,不再是开国大典时“马拉炮车”“万国牌武器”“小米夹布枪”而是自行研制的“战略导弹”“导航卫星”等现代化武器装备;使学生知道“国兴我兴”;教育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努力学习,用知识强大祖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谈——读——想——体让学生亲近了文本,以想象训练丰富语言感悟,使语文课成为“情感”的课堂。
以默读、指名读、引读等多种方式的读,锻炼了学生阅读能力。
让孩子走进字词,在字词理解、语言感悟中体味语文,发现语文的美。
同时,分析课件所出示的重点语句的过程:让孩子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文中群众的情与教师情、学生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孩子的情感在文字上舞蹈,达到以情促悟。
3.回归全文,升华情感。
(1)快速浏览全文。
(2)根据本课板书的提示小组交流:从开国大典的盛况中,你读出了什么?(课件)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的答案是多元化的,这样借助板书回顾总结了全文,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
板书能简洁明了地展现课文灵魂。
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板书,会场布置、大会盛况(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阅兵仪式、群众游行皆为本文描写的大场面,但以大会盛况(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为写作重点(用红笔标出),这样设计既能再现作者的写作思路;也能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结构。
(3)布置课外作业:如果你是一名开国大典摄影记者,你会选拍哪些方面:给你拍摄的每张照片配上文字说明。
以此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
(4)升华情感:让学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齐唱中结束本课。
(课件)
附:板书设计:
开国大典
会场布置
↓
大会盛况
↓
阅兵仪式
↓
群众游行
↓
宣布成立
↓
升国旗
↓
宣读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