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合集下载

职业教育政策文件汇编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职业教育政策文件汇编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2014年6月目录一、规划背景 (1)二、总体要求 (2)(一)指导思想 (2)(二)建设目标 (3)(三)基本原则 (4)三、体系的基本架构 (6)(一)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 (6)(二)职业教育的终身一体 (7)(三)职业教育的办学类型 (8)(四)职业教育的开放沟通 (9)四、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10)(一)优化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布局 (10)(二)统筹职业教育区域发展布局 (13)(三)加快民办职业教育发展步伐 (14)(四)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 (15)(五)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 (16)(六)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结构 (17)(七)完善职业人才衔接培养体系 (18)—1 —(八)建立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19)(九)改革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20)(十)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21)(十一)加速数字化、信息化进程 (22)(十二)建设开放型职业教育体系 (23)五、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和机制创新 (24)(一)完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和标准体系 (24)(二)推进职业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 (25)(三)深化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26)(四)完善校企合作的现代职业院校治理结构 (27)(五)创新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 (28)(六)构建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投入机制 (29)(七)健全促进职业教育公平的体制机制 (30)(八)创新职业教育区域合作机制 (31)(九)建立职业教育服务社区机制 (32)六、保障实施 (32)(一)加强组织领导 (32)(二)完善支持政策 (33)(三)营造良好氛围 (35)(四)加强监测评估 (36)—2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各产业、行业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新一轮高职教育改革动因、趋势与路径

新一轮高职教育改革动因、趋势与路径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预示着高职教育迎来了又一个改革发展周期。

《方案》从国家层面描绘了职业教育改革的规划蓝图;百万扩招提供了补齐高职培训“短板”的重要机遇;本科高职试点打通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最后一公里”;“双高计划”将打造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新高地。

在规划蓝图的引领下,如何设计配套的“施工图”,搞好自家的“精装修”,则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道考题。

一、回望高职教育现实之困在过去的二十年中,高职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作出了重大贡献,“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教育,2018 年招生、在校生规模均达到1978 年的30倍,助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升至48.1%,是1998 年的5倍。

”[1]但从高职教育的内外部观察,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三大落差。

(一)高职教育定位明确与院校执行不到位的落差从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概念开始,高职教育的职能定位逐步清晰。

1996年《职业教育法》和1998年《高等教育法》的颁布,从法律层面确立了高职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之后,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高职教育定位,强调“要扭转目前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过多强调学科性的倾向”,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新一轮高职教育改革:动因、趋势与路径壮 国 桢摘 要: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颁布,高职教育进入了新一轮改革发展周期。

高职定位明确与院校执行不到位、政府投入大和社会吸引力弱、毕业生就业率高与满足度低等三大落差是高职教育改革的直接动因。

高职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从发展趋势看,其教育体系将从割裂走向畅通、办学主体将从一元走向多元、教育职能将从单极走向兼顾、生源结构将从适龄走向“大龄”、竞争领域将从外延走向内涵。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2014-2020年)的通知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2014-2020年)的通知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2014-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4.04.01•【字号】川教[2014]41号•【施行日期】2014.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四川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2014-2020年)的通知(川教〔2014〕41号)各市(州)教育局,各高等学校,厅机关各处室、直属事业单位: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国家和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现就2014-2020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划纲要,以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改革推发展、促公平、调结构、提质量、强活力,坚决破除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加快破解人民群众急切期盼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教育公平,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优先发展,切实保证”三个优先”,增强公共教育的保障能力;坚持统筹谋划,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确保改革发展稳定推进;坚持问题导向,瞄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制度创新破解难题。

(三)主要目标。

着眼发展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现代教育制度,着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到2020年,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与四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系统完备、服务完善、办学多元、管理科学、开放高效的教育制度体系,让人人享有更多更公平的教育服务。

2014年十大教育政策盘点

2014年十大教育政策盘点

2014年十大教育政策盘点作者:来源:《云南教育·视界》2015年第01期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注定会在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这一年,不管是社会领域的全面改革,还是教育领域的专项改革,都将对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出台,将保证随迁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利;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到2020年将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1.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政策回顾: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9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意见提出了改革的五大任务:一是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进一步促进机会公平。

二是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更好地引导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是改革招生录取机制,规范考试加分、自主招生,改进录取方式,拓宽多种形式学习通道。

四是改革监督管理机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

五是在少数省(市)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12月17日、18日,教育部相继出台《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4个配套文件,对考试招生改革的关键环节做出详细规定,为招生改革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其中,对于饱受争议的高考加分问题,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5部门联合发出意见,对目前的高考加分项目进行大“瘦身”,从2015年1月1日起,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此后获得相关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冀政[2014]77号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冀政[2014]77号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正文:----------------------------------------------------------------------------------------------------------------------------------------------------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冀政[2014]77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发展我省现代职业教育,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制定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统筹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接受多样化职业教育的需求,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服务需求,融合发展。

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我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有机融合,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

2、坚持优化结构,统筹发展。

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含技工院校),统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统筹公办与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形成政府办学、企业办学和社会办学共同发展,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并举的职业教育新格局。

3、坚持制度引领,创新发展。

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制度。

浅析现代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价的四大导向

浅析现代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价的四大导向

浅析现代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价的四大导向作者:刘茂祥来源:《职教论坛》2015年第18期摘要:所谓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指技术技能型人才中的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及其以上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现代职业院校只有培养更多的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才能彰显其在我国教育从大走向强中的地位与价值,这就需要对现代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评价导向进行重塑。

基于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的视角,现代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价应树立四大导向: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统整、技术理性与解放理性的共生、内适性与外适性的和谐、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并举。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价;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作者简介:刘茂祥(1975-),男,湖南邵阳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2014级博士生,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行政管理。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示范性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沟通机制研究——基于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视角”(编号:DJA140248),主持人:刘茂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8-0018-05我国教育从大走向强,需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以战略眼光、现代理念和国际视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选择。

注重对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早期培育是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现代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统称,下同)内涵发展的应有基本内涵。

所谓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指技术技能型人才中的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及其以上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高阶技术技能型人才,应当在人文素养(人文关怀、道德情怀、社会胸怀等)、知识要求(从事技术技能工作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技术标准方面的知识等)、人格特质(成就动机、自我发展等)、通用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领导组织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等)、专业能力(技术革新能力、创新意识与开发设计能力、危机化解能力、知识储备能力、质量保证能力等)等方面有良好的发展[1]。

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新要求

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新要求

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新要求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民生之首”,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习总书记描绘的宏伟蓝图中“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是个什么样子?据轨道交通运输学校小编了解,十九大报告中有两句话与职业教育发展有关:一是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二是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新要求。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总要求作为总的要求,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优先发展职业教育,进而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加快职业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同时,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新要求第一,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是体系完善的职业教育。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十九大报告作出的“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是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步伐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程,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相关体制机制等制度建设,真正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新要求

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新要求

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新要求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民生之首”,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习总书记描绘的宏伟蓝图中“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是个什么样子?据轨道交通运输学校小编了解,十九大报告中有两句话和职业教育发展有关:一是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二是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新要求。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总要求作为总的要求,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优先发展职业教育,进而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加快职业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同时,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新要求第一,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是体系完善的职业教育。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十九大报告作出的“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是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步伐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程,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相关体制机制等制度建设,真正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教育部印发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教育部印发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统测工作的组织和信息反馈:26间参加,21间反馈。 《学习与评价》使用反馈:16间学校。 土房、市政、商贸 、建工、电子、从化职校、岭东、 花都经贸、花都职校、荔湾外语、贸易职中、轻工、信息 工程、增城职校、医药、天河职中。
教研活动:
常规教研 + 专项教研
以中心组为核心 开展的专项工作
第4、8、11、 12、16周星 期五下午 2:30 第2、3、 7、11、 13周 下午2:30
炼观点和得出启示的能力。
统测试题的创新:“情境串”
在一定的学习范围或主题范围内,围绕一定的目标或中 心问题,创设一条始终贯穿全课的教学主线,选取或设置一 系列情境,围绕一定逻辑结构精心设计一组问题,引导学生 在系列情境中去分辨、选择、体会和感悟,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 教学使用“情境串”,让学生在“情境串”中通过角 色的转变,把学生至于情境中,为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发挥 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激发学生主动性,提高参与度。 使德育课的学习内容更具有连贯性和整体性。
开放性试题
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对 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正确的情感态度和观念。
开放性试题设问的设计: 1.看法认识类: 这类试题的素材通常源自生活或职场实际,目的是检查 学生阅读试题素材,捕捉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思维水平和 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试题设问是要求学生结合试题素材和设问的要求,结合 所学知识,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2.行为要求类: 这类试题的素材源自生活或职场中常遇到的场景,在设问 “你该怎么办”做出要求,目的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类: 结合上面的材料,谈谈你会怎么做? 请你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进行献计献策? 这类试题的素材取材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某种现象和问题, 针对所给出的材料,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从材料中分析和总结出可借鉴的经 根据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 验或应吸取的教训。目的是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发现问题、提

职业教育指导思想

职业教育指导思想

职业教育指导思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浅析2014年5月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6月16日,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这两个文件对职业教育的未来五年发展规划了路线图。

从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内容来看,有四个关键词:“就业导向”、“系统培养”、“产教融合”和“全面发展”。

我们理解现代职教体系指导思想,就要领会这四个关键词所代表的内涵。

就“就业导向”而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以就业为导向,无论哪一个层次的职业教育,最基本的职责都是促进就业。

评价任何一所职业院校,底线标准就是“就业”,通过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和长期职业发展能力来评价学校办学水平。

教育部连续几年委托麦可思公司和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做的一年一度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就是建立第三方评价系统,围绕“就业”这个基本点,综合评价高等职业院校、职业院校对学生的贡献和对社会的贡献。

通过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和长期职业发展能力三个指标对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方向与标准要求。

就“系统培养”而言,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带来了对多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人才需求是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也应该是多层次的。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根据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的要求,系统培养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与“系统培养”内涵要求相应的,学院在教育教学内涵发展上要关注两方面。

一是专业设置与课程教学要与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联动发展,让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成为专业设置与课程教学的土壤与逻辑出发点;二是高职层次人才培养要注意与中职、职业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衔接。

就“产教融合”而言,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最核心的性质、最重要的灵魂,也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根本路径。

我们经常说高职教育要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并开展了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但这个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ppt课件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ppt课件

业设置以及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以适应国家经济与
社会发展的需要;
➢ 二是:以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调整专业的
培养方案、培养方式与培养途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
归根结底是:围绕“为什么要改革或构建人才培养
模式”、“培养什么样人才”、“怎样开展人才培养
”三个问题,一般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过程、途径、
.
13
➢ 专业结构:
通识教育平台 (学院)
大类教育平台 (专业群)
专业教育平台 (专业)
.
专业特色发展定位 服务地方经济需要
14
➢ 专业群调整:
机械制造技术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
车辆与农机技术
专业群
智能装备技术 电力技术 物联网与制造业信息化 经济贸易
工商管理 工业与艺术设计
.
15
➢ 建设要素:
➢ 现有专业设置情况一览表 ➢“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执行情况
.
4
➢ 主要问题
江苏高职院校平均设 有专业数量35个左右 ,而我院共设有45个
,但没有可比性!
1、专业总数有一定规模,但专业同质化严重;
2、主干专业衍生重复多,且布局不利于发展;
3、部分专业定位不清晰,与中职本科衔接差。
一般:专业核心能力要有70%
系,全力打造贯通一体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
9
➢ 稳步实施:
✓ 2014年试行培养模式有: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
的“3+3”分段培养;中职学校与应用型本科教育
的“3+4”分段培养;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教育
的“3+2”分段培养;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的联
合培养;江苏开放大学与中职学校分段培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2014年6月目录一、规划背景 (1)二、总体要求 (2)(一)指导思想 (2)(二)建设目标 (3)(三)基本原则 (4)三、体系的基本架构 (5)(一)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职业教育的终身一体 .. (7)(三)职业教育的办学类型 (8)(四)职业教育的开放沟通 (9)四、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9)(一)优化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布局 (10)(二)统筹职业教育区域发展布局 (12)(三)加快民办职业教育发展步伐 (13)(四)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 (14)(五)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 (15)(六)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结构 (16)(七)完善职业人才衔接培养体系 (17)(八)建立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18)(九)改革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19)(十)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20)(十一)加速数字化、信息化进程 (21)(十二)建设开放型职业教育体系 (22)五、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和机制创新 (23)(一)完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和标准体系 (23)(二)推进职业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 (24)(三)深化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25)(四)完善校企合作的现代职业院校治理结构 (26)(五)创新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 (27)(六)构建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投入机制 (28)(七)健全促进职业教育公平的体制机制 (29)(八)创新职业教育区域合作机制 (30)(九)建立职业教育服务社区机制 (31)六、保障实施 (32)(一)加强组织领导 (32)(二)完善支持政策 (32)(三)营造良好氛围 (34)(四)加强监测评估 (35)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各产业、行业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建立真实应用驱动教学改革机制。职业院校按照真实环境真学 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推动教学内容改革,教 学流程改革,教学方法改革。
“一体化”教师培养培训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完善教师资格标准、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评聘办法。到2020年,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 数的比例达到60%以上。
建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建立国家职业标准与专 业教学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按照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 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通过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设计、评价 和国际先进课程的引进,提高职业教育对技术进步的反应速度。 到2020年,基本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 育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学校改革
治理结构、专业体系、培养模式、招生入学制度 等关键领域改革。
要强化服务社区导向,为社区提供职业教育、继 续教育和普通高等学校基础课程。
行业特色明显的高等职业学校,要增强服务产业 导向,发挥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作用。
鼓励大型企业、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举办或参与 举办以服务产业链为目标,主要依托企业开展教 学实训,人才培养和职工培训融为一体,产教、 科教融合发展,专业特色明显的特色学院。
规划院校布局更加贴近所服务的产业和社区。 新增高等职业学校主要向中小城市布局。 每一所职业院校集中力量办好当地经济社会需要的特色优
势专业(集群)。
民办职业教育发展
完善各类职业院校设置标准,建立公开透明规范 的民办职业教育准入、审批制度,稳步扩大优质 民办教育规模。
鼓励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院校,到2020年, 大中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比例达到80%以 上。
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
支持发展一批品牌化、连锁化和中高职衔接的民 办职业教育集团。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就、问题与对策建议——《教育规划纲要》十年回顾与展望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就、问题与对策建议——《教育规划纲要》十年回顾与展望

6当今世界,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开展,全球科技创新速度明显加快,并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改变着产业发展模式,各行各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能力,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紧迫任务。

2020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收官之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谋划“十四五”发展和2035远景目标的启动之年,还是中国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的关键阶段。

为确保圆满收官,与“十四五”规划做好衔接,课题组全面梳理《教育规划纲要》中涉及职业教育的各项工作,总结十年间取得的主要成就、存在的问题,并面向“十四五”规划提出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一、主要成就十年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有力推动了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一)培养数以亿计毕业生,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出贡献作者简介孙诚(1961- ),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终身教育(北京,100088);聂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通讯作者宗诚(1982- ),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博士后,南京大学教育博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教育信息化(北京,100088)基金项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中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GYB2020009 ),主持人:孙诚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就、问题与对策建议——《教育规划纲要》十年回顾与展望孙诚 宗诚 聂伟摘 要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年)(征求意见稿)2012年5月目录一、规划背景二、总体要求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地位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架构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制度六、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七、促进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大政策八、规划实施为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人才规划纲要)和各产业、行业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背景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决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第一要素是人。

现代职业教育是面向现代生产方式、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类型。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建立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传承机制,是发展实体经济和新兴经济、实现自主增长的核心因素,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支撑、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柱,关系到亿万普通劳动者的福祉。

这项重大任务,已经越来越紧迫地摆在全国人民面前。

工业化以来的历史证明,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成为经济强国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国际竞争是产业-人才体系的综合竞争。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欧、日、俄、印等主要国家相继出台职业教育的重要法案和政策文件,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将全球竞争力聚焦到实体经济和职业教育上,力求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建立巩固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作为重振实体经济、重塑国家竞争力和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院校办学基础能力显著提高,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入,行业企业参与不断加强,中高职衔接呈现良好势头。

贵州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3—2020年)

贵州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3—2020年)

附件二:贵州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3—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以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为主要载体,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需求,构建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教育系统,具有适应需求、与时俱进、相互衔接、多元立交的现代特点。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构建适应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各行业、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2013—2020年,是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

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系统培养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熟练操作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就业再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一)主要成绩。

近年来,我省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改革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

2012年末,全省有高职院校24所,在校学生14万人,中职学校262所(其中技工学校33所),在校学生50万人(其中技工学校3.7万人),“十二五”以来培养输送了60万名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学有所教的要求。

——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近年来,我省重点建设了一批示范(骨干)职业院校,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国家级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省建设学校等19所中等职业学校被列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形成了一批服务白酒、医药卫生、能源、化工、电子信息、旅游文化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专业体系。

飞行器维修技术教学资源库建设简析

飞行器维修技术教学资源库建设简析

文|刘惠超 邹倩 张雪淞一、飞行器维修技术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背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明确指出,要整合办学资源,建立全国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联盟,推动建设面向全社会的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推动各项要素源优化整合。

作为“互联网+职业教育”的重要实现形式,教学资源库在助力信息技术在专业化教学和职业化培训发展方面起着主要作用。

飞行器维修技术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站位于“能学、辅教”,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遵循区域适应性原则,适应并协助山东经济转型发展,为优质教育和资源共享型教育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飞行器维修技术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价值(一)建设优质教学资源遵照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规定,本资源库致力于建成“国家急需、全国一流、面向专业”优质飞行器维修技术资源库,建设内容以国家产业要求为基础,为飞机维修端产业服务,着眼于飞机维修技术技能资源紧俏的职业工作,从而丰富相关专业教师的教学信息化手段,改变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增强职业教育社会服务水平,提升职业教育及培训水平,最终向现代经济社会高层次前进输入更多优质技能技术人才。

(二)完善共建共享平台该资源库由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基于微知库教学平台,协同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及济南职业学院等职业院校及飞机维修企业共同建设,其目的在于深化产教融合、密切学校与企业之间交流合作,利用飞机维修技术企业行业和相关职业学院资源优势,落实前沿专业教学知识和职业培训资源的时时更新,优先展开“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最终为校校、校企间的共建共享优质资源提供保证。

(三)完善资源认证标准本资源库建设目的在于资源的建设、应用和推广,在发挥了飞行器维修技术相关专业领先优势的同时,着眼于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教学标准,校内外实习实训及职业技能等级,确定了基于国家资源库基础标准的详细规范制度,完善了信息资源认证标准。

(四)探索资源交易机制为使颗粒化资源转化成使用者的学习成果,遵循国家出台的学分银行认证工作,本资源库旨在探索建立基于资源认证标准的资源交易机制。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演变历程及展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演变历程及展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演变历程及展望杨院许晓芹连晓庆[摘要]产教融合政策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演变历程,大致经历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49—1977年)、产教结合(1978—2013年)、产教融合(2014年至今)三个时期,呈现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驱动产教融合政策演进、从单一主体走向多主体协同育人、产教融合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三重逻辑。

基于此,未来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必须服务于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坚持多主体协同育人,必须不断拓展和丰富产教融合的形式。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演进;趋势展望[作者简介]杨院(1984- ),男,内蒙古临河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许晓芹(1995- ),女,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连晓庆(1986- ),女,河南安阳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职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博士。

(天津300350)[课题项目]本文系2017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国际视域下我国应用型高校科研发展路径及其保障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TJJXQN17-008)[中图分类号]G710 []A []1004-3985(2019)19-0026-062019年2月,国务院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6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再次强调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对于职业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产教融合政策的演变脉络,审视其演进逻辑,进而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产教融合政策演变的历程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其演变的脉络可以分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49—1977年)、产教结合(1978—2013年)、产教融合(2014年至今)三个时期。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3+2”专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3+2”专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3+2”专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作者:甘芳瑗龙道崎刘振平来源:《中国食品》2024年第14期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开始致力于打造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2014年,教育部等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在办好现有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同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的《重庆市高等教育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到,“要推动重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高职、本科贯通培养,形成产业人才培养新体系”。

基于此背景,“3+2”专本贯通人才培养工作在重庆开始启动。

“3+2”专本贯通培养是指学生先在高职院校学习3年,达到考核标准后升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2年,满足毕业条件后授予本科学位。

这种模式是一种响应时代的教学革新,已逐步成为新形势下重庆众多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最新选择。

目前,重庆市暂时还没有开展食品专业“3+2”专本贯通分段人才培养试点工作的院校,而打破职业教育的“天花板”,让优秀的高职食品专业学生能够获得进一步的提高与深造,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已然成为重庆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

因此,开展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3+2”专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工作,拓宽人才成长渠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3+2”专本贯通人才培养建设的必要性(一)满足行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当今社会,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学技术的革新推动了大部分行业的升级优化,也对服务于这些行业产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国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但这类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区域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逻辑及其启示——以太仓市为例

区域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逻辑及其启示——以太仓市为例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职业教育关系着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面对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为此,国家层面将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这也是近些年国家围绕职业教育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的重要原因,其中,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专门强调,要“以产教融合为主线,建立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制度创新平台,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2019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有四条专门论述促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双元”育人的相关改革举措。

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也专门强调,要“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用专门章节强调要“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紧接着2022年两部门又共同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要“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并提出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战略任务。

可见,如何有效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产教深度融合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

然而,回顾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相关研究发现,已有研究一方面主要强调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必要性,且主要从理论层面辨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内在机理与应然走向,另一方面则关注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产教融合的政策文本分析,概括总结产区域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逻辑及其启示◎褚照锋——以太仓市为例摘 要:产教深度融合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已有研究缺乏对区域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实践逻辑的考察。

基于太仓市的案例分析发现:德资企业集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是产教深度融合的持续动力;地方政府的全方位支持是产教深度融合的有力保障;多样且完备的培训基地是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区域职业教育体系变革是产教深度融合的关键所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目录一、规划背景 (1)二、总体要求 (2)三、体系的基本架构 (3)四、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5)五、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和机制创新 (10)六、保障实施 (14)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各产业、行业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促进现代职业教育服务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保就业、惠民生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制度性安排,对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创造更大人才红利,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欧、日、俄、印等国家和地区都将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增强国家竞争力特别是发展实体经济的战略选择,力求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建立巩固的、可持续的人才和技术竞争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院校基础能力显著提高,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入,行业企业参与不断加强,中高职衔接呈现良好势头。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社会吸引力不强、发展理念相对落后、行业企业参与不足、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陈旧、基础能力相对薄弱、层次结构不合理、基本制度不健全、国际化程度不高等诸多问题,并集中体现在职业教育体系不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上。

抓住发展机遇,站在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全局的高度,以战略眼光、现代理念和国际视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选择。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要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系统设计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框架、结构布局和运行机制,推动教育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

(二)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是: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人才培养立交桥,形成合理教育结构,推动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建立、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

具体分两步走:——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

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得到广泛宣传,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大政策更加完备,人才培养层次更加完善,专业结构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中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衔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基本建立,现代职业院校制度基本形成,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统称,下同)共同推进的技术技能积累创新机制基本形成,职业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更加科学,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运行机制、重大政策更加完善,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成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各类职业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

专栏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量化目标(三)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统筹规划。

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发挥政府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引导、规范和督导作用,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中央政府加强职业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完善体系建设、管理、运行的法律法规和基本制度。

扩大省级政府统筹权,鼓励各地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探索体系建设模式,推动职业教育多样化、多形式发展。

坚持市场需求导向。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推动学校面向社会需求办学,增强职业教育体系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促进政府办学、企业办学和社会办学共同发展。

进一步发挥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

坚持产教融合发展。

走开放融合、改革创新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道路,推动职业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现职业教育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坚持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统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继续教育发展,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畅通人才成长通道。

优化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和空间布局,形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协调发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沟通衔接,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新格局。

三、体系的基本架构按照终身教育的理念,形成服务需求、开放融合、纵向流动、双向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框架和总体布局。

(一)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

初等职业教育。

在有需要的地方继续办好初等职业教育学校。

各类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内部开展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使学习者获得基本的工作和生活技能。

中等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作用,为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基础性的知识、技术和技能教育,培养技能人才。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高等职业教育。

在办好现有专科层次高等职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

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普通本科学校具有平等地位。

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达到一定规模。

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根据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

(二)职业教育的终身一体。

职业辅导教育。

普通教育学校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多种形式职业发展辅导。

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技术教育内容。

职业院校和普通教育学校开展以职业道德、职业发展、就业准备、创业指导等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教育和服务。

职业继续教育。

各类职业院校是继续教育的重要主体,通过多种教育形式为所有劳动者提供终身学习机会。

企事业单位举办职工教育,建立制度化的岗位培训体系。

社会培训机构是职业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自主开展职业培训和承接政府组织的职业培训。

劳动者终身学习。

增强职业教育体系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使劳动者能够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多次选择、多种方式灵活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学习者为职业发展而学习,使职业教育成为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三)职业教育的办学类型。

政府办学、企业办学和社会办学。

建立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发挥办学主体作用,公办和民办职业院校共同发展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

政府实行统一的准入制度,办好骨干职业院校,支持社会力量办学。

各类主体兴办的职业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依法公平、公开竞争。

全日制职业教育与非全日制职业教育。

增加非全日制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比重,发展工学交替、双元制、学徒制、半工半读、远程教育等各种灵活学习方式的职业教育。

通过改革学制、学籍和学分管理制度,实现全日制职业教育和非全日制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

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教育。

职业院校同时开展学历职业教育和非学历职业教育,满足行业、企业和社区的多样化需求。

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的非学历职业教育可以通过质量认证体系、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学分银行和职业资格考试进行学历认证。

(四)职业教育的开放沟通。

职业教育体系内部。

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满足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需求,服务一线劳动者的职业成长。

拓宽高等职业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通道,打开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空间。

在确有需要的职业领域,可以实行中职、专科、本科贯通培养。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

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向沟通的桥梁。

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可以开展课程和学分互认。

学习者可以通过考试在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之间转学、升学。

普通高等学校可以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并与职业院校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市场。

职业院校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专业体系、培养方式和质量标准。

畅通一线劳动者继续学习深造的路径,增加有工作经验的技术技能人才在职业院校学生中的比重,建立在职人员学习-就业-再学习的通道,实现优秀人才在职业领域与教育领域的顺畅转换。

四、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一)优化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布局。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

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

推进农民继续教育工程,创新农学结合模式。

以农业职业院校为主体,构建覆盖全国、服务完善的现代职业农民教育网络。

依托农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组建农业教育集团,培养多层次农业技术人才,参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鼓励企业、行业协会、农业合作社举办或参与举办农业职业院校,参与涉农专业、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统筹水平,促进农科教结合。

推动一批县(区)在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发展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提升服务工业转型升级能力。

根据国家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部署,按照现代生产方式和产业技术进步要求,重点培养掌握新技术、具备高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能源产业、海洋产业、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发展需要,优先发展相关新兴专业,提高中国制造和中国装备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完善人才支撑体系。

加快培养服务现代服务业人才。

根据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趋势,逐步提高面向服务业的职业教育比重。

重点加强服务金融、物流、商务、医疗、健康和高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职业教育,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素质的新型服务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