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北宋官员难退休 70岁高龄仍要赴边疆任职
宋代官员七十不致仕现象探析
第40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7月 Vol.40 No.4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Jul. 2018────────── 收稿日期:2018-02-20 修回日期:2018-06-20 作者简介:韩燕(1993-),女,河南开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129-历史学研究宋代官员七十不致仕现象探析韩 燕(湖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摘 要:宋代法律明确要求,年至七十方可致仕,即官员年至70岁便可向朝廷自陈归家,对于不退者,朝廷也可强令致仕。
但在宋代却出现了一批年老在官位安之若素的官员,形成了这样一种现象:年至七十仍未致仕。
出现这样现象是三对矛盾所致:统治者意志与法律定制、高官厚禄与辞荣知止、为官意愿与冗官问题之间的矛盾。
并且这种现象也对宋代造成了财政负担加重、员多阙少问题恶化、行政效率下降等社会影响。
关键词:宋代;官员;致仕 中图分类号:K244.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15(2018)04-0129-04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8.04.022An Analysis of “Who Didn’t Retire at the Age of Seventies” in Song DynastyHAN Yan(Department of History,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00, China)Abstract: The law of Song Dynasty explicitly requested that officials must retire from the court at their seventies. But during the period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 strange phenomenon emerged. Many old officials were still at their places when they were obliged to retire. Three kinds of contradictions led to such phenomenon: the ruler’s will and the legislation of the law, officials who wanted high pay and high positions while other officials were content with their status, there were people who wanted to become officials while the court were overstaffed. The strange phenomenon caused bad social influences, such as heavy fiscal burden, the sharp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redundant officials and the limited positions, and the inefficiency of officialdom.Key Words: Song Dynasty; officials; retirement致仕(又称致政、休致等,即辞官退休)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官员新陈代谢之必需。
北宋官员七十而致仕的礼与法
“ 制禄之厚” 是宋代 官制的一个特 点, 国朝之待臣甚厚, “ 养吏甚
优 , 士大 夫 自一 命 以上 , 乐于 为 用 , 以 有养 其 身 而 固其 心 也 ” 此 皆 盖 0
七十而致仕这一礼制的深刻影响 , 且宋代官员致仕的律令逐步完
善 , 纵 观北 宋 , 然 能遵 从礼 、 法而 致 仕 者仅 占年七 十 的官 员 中的很 小 一
中礼 与法 的冲 突 。
一
诏:文武官员七十以上求退者 , “ 许致仕~。有 了明确的降旨, 因此真 宗、 仁宗两朝, 七十而 自请致仕者较之前两朝稍多, 当然这也与逐渐显 现 的官多阙少的矛盾有关, 统治者也宣扬其实而致仕, 如天禧年间, 知
、
北宋致仕制度 的变迁
太祖一朝、 太宗 中前期, 社会 尚未完全稳定, 值用人之际 , 故并没 苏州孙冕刚到七十, 即诗于州治厅壁 : 有明确的致仕制度在执行 , 直到太宗淳化元年(9 9 0年)颁布 了《 , 致仕 给半俸诏》 发原俸一般给致仕 官员遂成宋代定制。真宗大中祥符九 , 年(0 6 诏令, 1 1 年) 强调有脏罪者不许致仕, 并把官员在任 的政绩列入 是否可以致仕 的条件之一 。神宗朝, 因官阙矛盾恶化 问题, 进一步制 定致仕制度并贯彻执行, 对年七十的官员施行“ 以利诱之也” “ 、 以法绳 之也” 两方面的措施, 并对年老而未到致仕年龄的官员“ 以赏劝之也呻。 神宗即位初年(0 7 , 16 年) 便对年过七十、 精力衰减或有脏罪的官员“ 具
从并 自我约束 , 载入《 礼记》 七十而致仕” 的“ 这一传统的礼制做法到宋
代亦是沿用, 因此 , 太祖、 太宗两朝“ 国初, 无致仕制 , 对七十而 自请 病 、 仕途失意、 受弹劾、 触犯刑律等, 在此就不做多述 。
北宋官员七十而致仕的礼与法-最新文档
北宋官员七十而致仕的礼与法从制度上来说,北宋是致仕制度的逐步完善的重要时期,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执行,然在现实中,远没有我们想象中执行的那么完善,礼与法的时彼消长。
在此,我们先大致了解北宋致仕制度的条件下,从七十而致仕与不致仕的各种原因,来探讨致仕制度完善过程中礼与法的冲突。
一、北宋致仕制度的变迁太祖一朝、太宗中前期,社会尚未完全稳定,值用人之际,故并没有明确的致仕制度在执行,直到太宗淳化元年(990年),颁布了《致仕给半俸诏》,发原俸一般给致仕官员遂成宋代定制。
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诏令,强调有脏罪者不许致仕,并把官员在任的政绩列入是否可以致仕的条件之一。
神宗朝,因官阙矛盾恶化问题,进一步制定致仕制度并贯彻执行,对年七十的官员施行“以利诱之也”、“以法绳之也”两方面的措施,并对年老而未到致仕年龄的官员“以赏劝之也”Q。
神宗即位初年(1067年),便对年过七十、精力衰减或有脏罪的官员“具姓名取旨,直除致仕”?,并不予恩荫。
王安石变法更进一步规范了新的致仕条例,熙宁三年(1070年)颁布“致仕条法”?,宰相以下并可带职致仕,自此,致仕制度较为完善起来。
在制度上来说“七十而致仕”也有礼转向了法,此后虽有所变增,也只是枝叶完善。
二、七十而致仕自西汉武帝确立儒家的地位后,自此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儒家思想在绝大部分的时间内是作为正统思想存在的,“礼”也被每个人遵从并自我约束,载入《礼记》的“七十而致仕”这一传统的礼制做法到宋代亦是沿用,因此,太祖、太宗两朝“国初,无致仕制”?,对七十而自请致仕者,多提升本官阶,并厚遣之,“以旌表士大夫之恬退者”?。
然而宋之初,正用人之际,及考虑到年老官员王朝的稳定性等方面因素,七十而致仕的礼制并没有被统治者提倡,如若有精力及身体条件许可,请仕者多不允,因此,年老官员多死于任上,致仕者多是少数风高亮节或年老多病之士,如开宝九年“以国子博士周维简为虞部中致仕”?。
太平兴国六年,刘载“告老,改工部侍郎致仕”,再如开国重臣王彦超:“七十致仕,吾今六十九矣,当自知止足之分”X,遂69岁之时即写好致仕申请,并于次年奏太宗。
历史上官员退休中只有宋朝最爽,为什么明清两朝最惨!
历史上官员退休中只有宋朝最爽,为什么明清两朝最
惨!
本文导读:
宋代是中国古代致仕制度即退休制度的完善定型阶段。
北宋官僚机构庞大,官员众多,宋代统治者制定了一系列条例和法令,使致仕制度更加完善系统。
《宋史·职官十·致仕》中侍御史知杂事司马池说:“文武官年七十以上不自请致仕者,许御史台纠核以闻。
”但是也可以有例外情况。
个别武官可延至80致仕。
少数元老、勋贤等可以留任,有的致仕官吏在朝廷需要时还可以复出任职,称“落致仕”。
但宋朝也曾规定:“虽未及七十,但昏老不胜其任,亦奏请之。
”如果确因昏老不能任事或自愿就闲,可以申请提前休致。
为了鼓励官员们按时致仕以及酬劳从政功绩和保证晚年生活所需,从太宗中期起规定退休官员可以享受各种优厚的待遇,宋代官吏致仕后的待遇主要包括俸禄、升转官阶、荫补、要求朝廷恩例等。
宋代官吏在没有犯罪的前提下正常致仕,不但可以享受优厚的俸禄和实物待遇,还可以升转官阶,中高级官吏退休时还可享受到一定的“荫补”与“恩例”优待,这对宋代官吏致仕的制度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于在任时曾经犯罪的官吏,不给俸或不予恩荫,抑制了官吏的腐败,也促进了官吏素质和道德水准的提升。
到了明朝则规定,三品以上官员按现职退休,四品以下,任现职满三年且无大过者,可升一级致仕。
明中
叶改为业绩突出者可升两级致仕。
退休金方面,明初曾规定致仕官食原俸,但很快就予以取消。
后来又规定退休官员一般情况下不发放退休金,但不会让你喝西北风的,若家贫不能自存者,“有司月给米二石,修(终)其身”。
清朝也基本上是按照明朝的退休制度执行。
历史趣谈北宋王朝的极端政治 整个行政机构逐渐走向崩溃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北宋王朝的极端政治整个行政机构逐渐走向崩溃导语:岭南:打击政治对手的绝佳流放地宋神宗死的时候只有38岁。
这个胸怀大志的理想主义者平生只做对了一件事情:发动变法。
他也只做错了一件事岭南:打击政治对手的绝佳流放地宋神宗死的时候只有38岁。
这个胸怀大志的理想主义者平生只做对了一件事情:发动变法。
他也只做错了一件事情:停止变法。
有人指责他没有推进民主体制,我以为这跟指责乔丹(国际篮球明星)为什么不踢足球一样不靠谱。
他在他的年代,只能作出符合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选择。
宋神宗撒手而去,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给他的继位者宋哲宗。
哲宗只有9岁。
这样的年龄只适合赖在妈妈怀里撒娇,显然不适合坐在龙椅上对着群臣发号施令。
因此,又一位女人娉娉婷婷地走上了前台--这种事情我们有一个专业词语,叫“垂帘听政”(当然,这事儿还得数老佛爷慈禧太后干得漂亮)。
此女人即高太后,宋神宗他妈。
宋神宗他妈跟宋神宗走的完全是两条路子。
具体做法就是任命守旧的元祐党人精神领袖司马光做宰相。
司马光也不含糊,十几年的隐居生活把他这个“老宅男”逼成了“变态男”:他一上任就砍了“三板斧”,把王安石辛辛苦苦砌了9年的花园全部推倒,连很少有人异议、于民于国两相利的免役法也不得幸免。
朱熹对司马光这人看得很透,说他认死理,凡是让老百姓掏腰包的事情,他都认为是坏事儿--司马光不知道,其实大多数老百姓很赞成免役法。
苏轼也看到了这一点,找司马光商量,把这些对百姓有利的新法留下来。
苏轼是个直肠子,他直言不讳地批评道:“差役、免役,各有利害。
”司马光当然不高兴了,自己走开。
苏轼又追进政事堂,这回生活常识分享。
从北宋“冗官”说起
从北宋“冗官”说起2004年08月05日09:35 作者:陈坚来源:新华网推荐阅读:宋朝的黑社会“今日‘文官’没文化”在中国古代,人浮于事、机构臃肿常成为社会沉重的负担,北宋时期尤为严重,历史教科书上就有北宋的“冗兵、冗官、冗费”的记载。
历北宋一朝,官员浮滥成灾始终困扰朝廷。
唐代每届取进士三四十人,宋朝动辄四五百人。
公元991年,朝廷取士总计竟达一万七千三百人。
宋朝对宗室、亲信弟子特为优宠,随意授官,皇朝宗室男孩七岁便可以授官,有的甚至在襁褓中也有官阶,并领取俸禄;宗室之外,其它旁支、异姓、门客,都可以得荫补官,每年成千上万的人涌入官僚队伍。
唐太宗时曾将中央政府官员从两千多减至六百三十四人,宋仁宗时代中央内外属官已超过一万七千人,而北宋所辖疆域仅为唐疆域的二分之一。
是因为官与职是两回事,官是虚名,宋朝称为寄禄官,用以表示一定级别与领薪俸,职才是管理具体事务的,宋朝称为职事官,后来因官员膨胀,许多职事官也不管具体事务了。
只有特别差派负责某事时的官员才有事做和有实际职务。
例如“吏部郎中、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这一官号,吏部郎中是官,龙图阁学士是职,知开封府才是实际职务,前两项为空头衔,而这样的高官充斥中央和地方政权机构。
宋官僚机构中的怪事之一是本官常常不管本职事务,“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与朝政,侍郎、给事不领有职,左右谏议无言责,而起居郎、起居舍人不执记笔之事,……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七八。
”究其原因,封府才是实际职务,前两项为空头衔,而这样的高官充斥中央和地方政权机构。
宋朝有识之士很早就看出了机构臃肿、用人太滥的弊端。
叶适说“自古滥官,未有如此之多”,宋祁则说,“州县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
臃肿是溃烂的开始,宋朝官场十分腐败,效率很低。
照理说宋朝涌现的人才数量不少但其效能不是被埋没,便是在官僚机构中被销蚀。
由于吏治腐败和人才政策的失误,使宋王朝积贫积弱,显示出封建王朝末路的本色。
据有关资料显示,现今,财政供养人员比例是1∶30(一说是1∶28),个别地方甚至达到了空前的1∶9(如陕西省黄龙县是9个农民供养1个干部);为支付众多供养人员的工资以及日常的行政管理费,政府财政不堪重负,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的基层政府是典型的“吃饭型财政”,其中行政管理费及工资支出占到了当地财政收入的80%~90%,政府根本没有余钱去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
实年和官年
实年和官年李开周据南宋公务员洪迈说,几乎每个领导都有两个年龄,一个叫“实年”,另一个叫“官年”。
顾名思义,实年就是实际年龄,官年就是档案年龄。
洪迈举例说:“江东提刑李信甫,虽春秋过七十,而官年损其五;知房州章騆六十八岁,而官年增其三。
”由此可见,档案年龄可能比实际年龄大几岁,也可能比实际年龄小几岁,这在宋朝官场上都是很常见的事情。
宋朝官员为什么不如实填报年龄呢?原因各别,下面我们来捋一捋。
宋太宗在位时,科举考试是有年龄限制的,过了六十岁就不能再考,就算考中了也不能做官。
另一方面,科举考试的录取率又很低,这一届考不上,下一届还是考不上,连续考个十几届,六十岁到了,没资格再考了。
为了延长考试期限,一部分不自信的考生就会瞒报年龄,可以多考几届。
等这批瞒报年龄的考生做了官,其档案年龄自然跟着考试时填报的年龄走,于是他们的官年统统要比实年小。
后来宋仁宗即位,政策变了,朝廷对屡次败北的老年考生大发慈悲:只要年满六十岁,无论考中与否,统统给予官衔。
恩旨一下,考生们又开始多报年龄,以便在考试过后白混一个官衔。
像这样的考生做了官,其档案年龄肯定会比实际年龄大。
北宋前期没有规范的退休制度,国家干部年过七十也不一定能退休,就算退了休也不一定拿到退休金,除非在任时作的贡献特别大,特别受皇帝宠幸,才有可能“恩许致仕,赏以半俸”,即经过皇帝恩准退休,并按在任时工资标准的一半发放退休金。
大多数干部不可能得到“恩许致仕”的机会,一卸任就断了经济来源,故此要想方设法多干几年,拼命延迟退休的时间。
怎样才能延迟退休时间呢?最好的方法当然是瞒报年龄。
到了北宋中后期,政策又变了:国家干部年满七十必须退休(皇帝特旨挽留者除外),退休后的待遇比在任时还要好,“敕与一子官,如分司官给全俸。
”(《续资治通鉴长编》)不但继续发放全额工资,还能让一个儿子免试为官。
如此一来,老干部们争着退休,可是退休得年满七十啊,于是他们又多报年龄,好让自己提前退休,好让儿孙早日接班。
北宋的高龄官员
北宋的高龄官员作者:马雪来源:《公务员文萃》2013年第06期宋代官员致仕(即退休)以70岁为限,年限比较宽松。
但70岁退休并非绝对。
因为宋代致仕制度还规定:官员退休时,须先向朝廷递呈申请,获准后方可解职。
个别元老大臣不受70岁年龄的限制。
凡因病退休而后痊愈者、提前退休者、正常退休者,在朝廷需要时都可再度入仕,类似今天的退休返聘。
这样,有一些被皇帝倚重的老臣可能多次请求致仕而不被批准,而一些特定时期致仕的“重臣”会被再次授予要职。
北宋朝宰相最高寿者当推文彦博,享91岁。
他是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重臣,任将相五十年,名闻四夷。
神宗末年(1083年)文彦博已经获准退休,在洛阳准备要安度晚年。
哲宗即位初(1086年),当政的司马光看重文彦博的才能与威望,极力推荐。
就这样,已过80岁高龄的文彦博被授予“平章军国重事”一职,再担大任。
真宗朝的老将范延召(927-1001年)更是勇猛不减当年。
咸平二年(999年),契丹人南下来犯,73岁的范延召毅然随驾北征,“与(契丹敌兵)战瀛洲西,斩首二万级,逐北至莫州东三十里,又斩首万余,夺其所掠老幼数万口,契丹遁去”。
仁宗朝老将王德用(977-1056年)熟知军中情势,善于恩抚属下,“多得士心”。
他名震边塞,为契丹(辽国)所忌。
至和元年(1054年),78岁高龄的王德用被授予枢密使重职,督察全国军务。
这些年过70仍被朝廷重用的官员,其经验智慧被视为国家的财富。
鉴于不能忽视的年龄与健康因素,君主们常常对这些老臣加以特殊礼遇。
如:元祐元年(1086年)文彦博拜太师、平章军国事时,已是81岁高龄,被特许“六日一朝,一月两赴经筵”,后来又改为“十日”,能保证机要政务参与决策即可。
吕公著元祐三年(1088年)拜司空、同平章军国事时,也已71岁高龄,被特许“一月三赴经筵,二日一朝;出入都勿拘时;常行文书免签书;别建府第,许执政往议事”等。
枢密使张昇70岁时申请退休,英宗极力挽留,特许他“五日一至枢密院”,还免除其觐见皇帝时复杂的礼节等。
史海泛舟 古代官员告老还乡后
史海泛舟古代官员告老还乡后,这样发挥余热作者:暂无来源:《廉政瞭望》 2019年第24期文/ 枕星子明景泰元年(1450 年),年事已高的南京户部尚书魏骥上书请求致仕,刚登基的明代宗朱祁钰同意了。
这是魏骥第三次以老辞官,终得偿所愿,告老还乡。
致仕,通常情况下也就是现今人们说的退休,这一制度可以追溯到周朝。
《礼记》记载,周朝“大夫七十而致仕”。
这一年龄限制基本沿用了数千年,魏骥生活的明代也大抵如此。
明朝初建时,明太祖朱元璋就规定,“凡内外大小官员年七十者,听令致仕,其有特旨选用者,不拘此例”。
“文官告老还乡,武将解甲归田”,这是千百年来的规律。
不过,许多身处官场的士人们想顺利退休,回到家乡颐养天年,却不一定会很顺利。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年逾七十屡次请求致仕,皇帝却不准。
权力的两端一端拖,一端熬,终于在86 岁那年,郭守敬“卒于知太史院事任上”。
而清代的名臣纪昀,在乾隆朝颇得皇帝赏识,待到嘉庆登基时,72 岁的他还被任命为兵部尚书。
十年后,他仍在朝,任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像魏骥这般77 岁致仕的,也可算幸运了。
开书院是常规选择官员们如能顺利告老还乡,便可说得上是荣归故里。
他们浸淫官场多年,盘根错节的权力网络和隐在身后的人脉关系不容小觑,即使在地方也有很大的影响力。
没有了权力,官员们的心态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此外,他们的人生经历与偏好,也会对其致仕后的行为活动产生影响。
有的官员致仕后,仍然心系朝政。
唐德宗时,韦伦以太子少师致仕。
不过当他知道奸臣李楚琳以仆射兼卫尉卿、李忠诚以尚书兼少府监时,仍然上书劝谏:“楚琳凶逆,忠诚蕃戎丑类,不合厕列清班。
”韦伦致仕十余年,常在家乡思虑国家大事,分析政策得失,并及时提出恰当的建议,皇帝“每善遇之”。
而明英宗时的通政司通政使李锡则是舍不得手中权力,致仕后还厚着脸皮滞留京师,苦等复起的机会,惹得众人嘲笑后才灰溜溜地回乡,落得一个晚节不保。
当然也有致仕官员仗着为官时累积的声望权力,为祸乡里。
王宰相辞官官员退休待遇与北宋的财政危机[文档资料]
王宰相辞官官员退休待遇与北宋的财政危机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北宋天禧元年(1017年),宰相王旦年已六旬,他再一次恳请真宗皇帝,允许自己辞官回乡,安享晚年。
皇帝赵恒决心为这位两朝老臣提供一项优厚的退休待遇,以表达对功臣的嘉赏和体恤。
宋真宗始料未及的是,这一项本来是破格优待的制度,将迅速成为理所当然的惯例,并且越来越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使得北宋无法革除的冗官之弊雪上加霜。
天禧元年,京东、京西、河北、陕西、淮南、江、浙等地皆受蝗虫、旱灾,地方政府先发放酒糟赈济灾民,到二月,打开常平仓,将粮食按本钱出售,又施粥给灾民。
此时,北宋立国才三代,虽然收复幽燕故土仍遥遥无期,但是宋辽已经在檀渊之盟中约为兄弟之国,和平将在百余年内长久维持。
兵革不用,海内富实,整个国家的运行依然算得上井然有序。
从23岁中进士,任大理评事,然后出任湖南平江知县以来,王旦这位北宋名臣已经为国家效力37年。
朝中官员,多由他提拔举荐,包括名动天下的宰相寇准。
王旦从不以此居功自傲。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真宗皇帝下令修建的玉清昭应宫将在三年后建成。
这座道观在皇城西北的天波门外。
它耗费了北宋两年的税收,建筑之庄严奢华,令时人惊叹“不可名状”,同时也痛惜这一番工程“竭天下之才,伤生民之命”。
宰相王旦被任命为玉清昭应宫使,负责管理这座宏大的皇家道观,主持祭祀和教务。
玉清昭应宫使是“宫观官”,即管理皇家道观的官职。
真宗皇帝崇信道教,被封为宫观官,对臣子来说意味着帝王格外的信任和恩赏。
只是如今王旦年老体衰,再无法继续为政事忧心劳力。
他在去年就多次提出辞职,甚至做出了哀求的姿态。
但皇帝认为朝政离不开这位老臣,不予批准,特许他五日一上朝,凡遇大事,则入朝参议。
到了天禧元年,老臣王旦实在坚持不住了。
这一年年初,他又被加封为兖州太极观奉上宝册使,复加太尉兼侍中。
但是当王旦戴着这诸多头衔去面见皇帝时,已经要左右搀扶上殿。
赵恒只好批准了他的辞职请求,说:“朕刚要将大事托付给你,而你病成了这样,如之奈何?”为了优恤老臣,赵恒决定给他一个特殊待遇。
宋朝对边疆的管理措施七年级下册
宋朝对边疆的管理措施七年级下册1. 府州设立通判加强对地方上官吏的督查,相当于皇帝安排在地方官僚机构中的耳目,以加强对这一地域的管控。
皇帝的想法、政令,都是通过地方的普及才能更好地实施。
地域管理措施是具体政策最终得以贯彻的基本方法,是皇权得以上行下达的必要举措。
宋朝皇帝不仅掌握着任命地方官员的权力,而且还控制着各路府州县的行政、司法、财政、军事大权,极大地促进了皇权的集中。
2. 地方官员大都由文人担任宋朝吸取前朝教训,为防止武人在军事上专权叛乱,不仅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更是“文人知州事”。
与此同时,宋朝发达的经济也相应地带来地方政府功能的变化与在经济方面权力的相对集中。
如政府更多地参与盐、茶、酒、矾的专卖活动,在各个环节的管理与调查方面承担起主要的职责;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对外贸易。
从前朝的道改为路,属于地域管理措施上的一步飞跃。
军事、民事和司法等部门分离,地方官员们相互制约相互牵制,也就没有了对抗中央朝廷割据一方的能力。
军队也由朝廷直接管辖,极大地有利于国家的统治,成功地成了元明清三朝对于地域管理机构的借鉴分立模式。
3. “三年一易”法的施行即地方官的任期为三年。
而且这一制度相当严格,任满即走,且“异地任职”,不准本地人在本地做官。
宋朝的地域管理措施是封建社会皇权统治下的一种地方体制,其权力权限都已由中央政府规定任命部署,地方必须遵守中央或上级的指示和命令。
所以宋朝皇权一直处于高度的集中状态,达到高效统一的行政效率,促进国家和政治的稳定,但这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是时代封建主义的伤疤。
地域管理措施的发展还呈现出时代的继承性与不同时期的特殊性的相统一。
地域管理措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所以一定要与一定阶段的生产力相适应、与一定阶段的经济基础相符合。
但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地域管理制度的管辖范围逐步扩大,相应的经济职能也逐渐加重。
4.新添了一级高层政区——“路”,这是最主要的创举总的来说,宋朝无论是中央官员制度的变革,还是地方官吏制度的调整,都属于上层阶级内部关系极其的调整,其阶级本质决定了它是为少数人利益服务的措施。
文臣致世七十为断
文臣致世七十为断
语出《宋史•职官志》:“文臣致仕,以七十为断。
”文臣:古代担任文职的官员。
致仕:退休。
断:划分。
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担任文职官员的退休年龄,以70岁来划分。
对此,清代人徐松辑的《宋会要辑稿•职官》说得更明白:“文臣致仕以年七十为断,而武臣年七十者犹与近地监当,至八十乃致仕。
”由此可见,在古代,文职官员的退休年龄比武职官员的退休年龄要早十年。
所谓老而不死是为贼,对于朝廷来说,老而不退是为贼,官员恋栈现象是每一个封建王朝都较为头痛的为题。
宋代律法规定:文臣、武将年至七十即可致仕。
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的,有宋一代,虽然出现了以王彦超为代表的一批知止而退的致仕官员,但是更多的官员恋占权位不愿退位让贤,成为宋代冗官冗费问题的由来之一。
纵观宋朝一代,统治者皆以仁治国,推行德治而非法治,因此在官员致仕问题上有诸多纠结之处。
对于按时致仕者,加以奖赏,提前退休者,加以赏赐;但是有时又会惩罚到时不退者,治理上有着极强的随意性。
鉴于宋代统治者对于文武百官乃至皇亲贵族极高的容忍度,大多数时候对于那些年老仍居庙堂之高安之若素的官员都是以无视乃至褒奖
为主的,因此造成了有宋一代年至七十仍未致仕的官员恋栈现象的大批量出现。
1。
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教师备课补充
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好句积累抉择◎则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
——《管子》◎书必择而读,人必择而交,言必择而听,地必择而蹈。
——张履祥◎人生中最困难者,莫过于选择。
——莫尔◎选择就像是人位于一个岔路口,走哪条路都要靠他自己的决策。
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
——丁格比较阅读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节选)王选我第一个抉择,在大学二年级即1954年进入北京大学的数学力学系。
当时北大非常好,教我基础课的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老师。
讲解解析几何的老师当时已是一级教授、中国最早的学部委员会江泽涵先生;教数学分析的是1980年当选为学部委员的科学院院士程民德先生,他当时是34岁年轻的正教授,从美国回来不久;教高等代数的是丁石孙先生,后来的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当时他是非常优秀、出类拔萃的,我们那个时候的系主任段学复先生曾经准备拿6个人到清华把他换过来。
因此我受到很好的培养。
北京大学应该继承优秀教师讲基础课的这种传统,他们是把心思放在教学上的。
这第一步很好的数学基础是我一辈子受益的。
所以我经常给研究生讲,在大学本科期间你不应该去问这个课有什么用,这是对你一生知识的某种锻炼,将来发挥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我们到了二年级的下学期分专业——那时候有数学专业,搞纯数学的;力学专业;还有计算数学——刚刚建立的一个专业,同计算机是关联的。
好的学生当时都报到数学专业去,觉得计算数学这个专业跟计算机打交道没有意义,很枯燥。
当时输入用卡片或纸袋,非常烦琐,就这个烦琐的东西,不见得有很多高深的学问,所以很多学生都不愿意报。
我一生中第一个重要的抉择,是选择了计算数学,正好赶上了计算机迅速发展的年代,这是我一生中的幸运,这个幸运跟我当初的抉择有关。
为什么当初选这个方向呢?我觉得我这个抉择的一个重要的核心的想法是:一个人一定要把他的事业,把他的前途,跟国家的前途放在一起,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当时选择这个方向,就是看到未来国家非常需要这个。
我非常关注我们国家的科学事业的发展,我看到了12年科学规划里,周恩来总理讲了未来几个重点的领域,包括有计算机技术,我看了以后非常高兴,我觉得把自己跟国家最需要的这些事业结合在一起,是选择了正确的道理。
历史趣谈宋朝的那些老规矩 官员出入酒肆将遭到弹劾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宋朝的那些老规矩官员出入酒肆将遭到弹劾导语:历朝历代,都会有一些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老规矩,史书上称之为旧制。
宋朝就有这样的老规矩。
老规矩之一:“官员不入酒肆” 在宋朝,尽历朝历代,都会有一些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老规矩,史书上称之为旧制。
宋朝就有这样的老规矩。
老规矩之一:“官员不入酒肆” 在宋朝,尽管京城开封餐饮业很发达,大酒店遍布大街小巷,但“官员不入酒肆”,官员一旦在酒店杯觥交错,不管公款私款,马上就会遭到御史的弹劾。
据《归田录》记载,宋真宗时代的太子谕德(太子的老师)鲁宗道,有一次老家来了客人,因为家里酒具不齐备,只好换了便装,领着客人到仁和楼酒店招待。
恰好这天宋真宗有急事召见他,当他迟迟赶到宫里时,宋真宗劈头就责问:“何故私入酒家?”还说:“卿为宫臣,恐为御史所弹。
” 老规矩之二:“不得取食味于四方” 宋朝还有一条老规矩,就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意思是当权者不得向各地索要地方特产和美味佳肴。
《邵氏闻见录》记载,宋仁宗有一次病了,皇后想找江淮一带的特产糟白鱼给皇帝补身子,但寻遍京城,一无所获。
愁眉不展之际,恰巧宰相吕夷简的夫人到宫中给皇后请安,皇后想起吕夷简是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家里也许有,便对吕夫人说:“上好食糟淮白鱼,祖宗旧制,不得取食味于四方,无从可致。
相公家寿州,当有之。
”吕夷简家果真有,吕夫人回去后,赶紧把糟白鱼送至宫中,了却了皇后的这桩心愿。
老规矩之三:“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据陆游《避暑漫抄》说,建隆三年,宋太祖秘密安排人刻了一块碑,立于太庙寝殿的夹室里,用销金黄幔遮盖,取名“誓碑”。
凡有新皇登基,均得去太庙,生活常识分享。
欧阳修“七乞致仕”宋朝退休很难吗?
欧阳修“七乞致仕”宋朝退休很难吗?欧阳修“七乞致仕”宋朝退休很难吗?李开周退休,事关晚节欧阳修61岁那年,向皇帝申请提前退休,皇帝没有批准。
他继续申请,皇帝又不批准。
他锲而不舍地连续申请了六次,皇帝始终都没有批准。
直到65岁那年,欧阳修第七次申请,这回终于得到了皇帝的许可,回安徽亳州养老去了。
大家想必会奇怪,欧阳修申请退休时都六十多了,怎么还叫“提前退休”呢?原因很简单:宋朝公务员的法定退休年龄比较晚,年满70岁才可以退休。
事实上,不仅是宋朝,整个古代中国的法定退休年龄都是70岁。
《礼记·曲礼》上说:“大夫七十而致仕。
”欧阳修申请退休和恩准退休时都不到70岁,所以他是提前退休。
欧阳修死后,欧阳发撰写《先公事迹》,对他多次申请提前退休这一点大加赞誉:先公在亳,年才六十一,已六上章乞致仕。
而上方眷留,未听。
及在蔡,勤请益坚,遂如素志。
公既气貌康强,而年未及礼制,一旦勇退,近古数百年所未尝有,天下士大夫仰望惊叹。
翻成白话文就是说:先父在亳州做官时,仅仅61岁,就六次上表申请退休,可是皇上爱惜他,不放他走。
后来他又去蔡州做官,又一次申请退休,皇上才满足了他的心愿。
先父身体很好,年迈体不衰,本来可以再做几年官的,但他急流勇退,不贪权位,风格高尚,是最近几百年来少有的典范,全国的公务员都表示敬仰和赞叹。
欧阳发是欧阳修的儿子,儿子夸爹是应该的,但他夸得过了头。
实际上,宋朝申请提前退休的官员并不少见,欧阳修绝对算不上“近古数百年所未尝有”。
据《宋史·王彦超传》,北宋开国元勋王彦超也申请过提前退休。
据《宋会要辑稿·职官》,宋仁宗时的宰相韩亿和韩亿的儿子韩绛都提出过同样的申请,其中韩绛59岁那年就申请了,比欧阳修更早。
还有宋朝最著名的改革派政治家王安石,56岁时辞去相位申请退休,一年后被宋神宗重新起用,58岁时再次辞去相位,做了闲官,60岁时辞去一切职务,正式宣告退休。
在宋朝士大夫的主流舆论中,提前退休确实是一种能在道德上闪闪发光的美好行为。
宋代致仕制度
宋代致仕制度宋代致仕制度是指宋代时期官员因各种原因辞职或卸任后,可以继续享受一定待遇和特权的一种制度。
这一制度的出现,既是依照官员的个人意愿,也是依据朝廷的政策和考量。
在宋代,致仕制度的实施对于平稳过渡权力,提升政治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致仕的类型、致仕待遇和制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宋代致仕的类型比较多样化。
官员可以依照年龄、官阶、疾病等情况选择致仕。
一般来说,年满六十岁可以自行申请致仕;升任封号翁主者三十六年满七十岁可以自行致仕;如果得了重病或残疾,有残疾证明可以凭健康条例申请致仕;如果在职表现突出或得到皇帝的优待,有时也会赐予官员早期致仕的机会。
这样的类型多样性使致仕成为一种灵活的选择,能够让官员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退休安排。
致仕的待遇是官员们能够安心退休的保障。
根据官员的官职高低和致仕的原因不同,享受的待遇也会有所差别。
一般来说,官员致仕后可以享受江南、西京、京师三地一千两黄金的俸禄。
在致仕后,官员可以继续居住在其故宅或购买新房居住,并且可以保留官员身份证明和服饰。
此外,致仕官员还可以继续领取一定数量的礼物和采购物资,并享受墓葬权益。
致仕制度在宋代社会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致仕制度对于平稳过渡权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官员在致仕之后仍然保留一定的特权和声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发挥影响力,起到平衡和调整官员关系的作用。
其次,致仕制度有助于提升政治稳定。
对于一些有功劳的老臣以及可能有复辟动机的元老,致仕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退休的平台,从而避免他们因闲居无事而心生不满和不稳定因素。
再次,致仕制度对于选拔人才也有积极意义。
通过致仕制度,国家可以及时筛选和提拔年轻有为的官员,推动政权更迭和管理体制的更新。
总之,宋代的致仕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政策,为官员们提供了一种有尊严退休的途径和保障。
致仕制度的实行不仅对平稳过渡权力、提升政治稳定,也为选拔人才和管理国家提供了一定的机制。
它的出现和实施反映了宋代政府对官员的尊重和关怀,也为当时的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宋代致仕制度的变化
##宋代致仕制度的变化宋代的致仕制度是指免官后的退休制度,它在宋代的漫长历史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致仕制度的变化主要包括在退休年龄、退休待遇和退休后的权益等方面的调整。
###一、退休年龄的变化宋代初期,致仕的退休年龄相对较高,在60岁或以上。
这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结构相对稳定,官员也具有相对较长的任职期限。
然而,随着宋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官员的职务轮岗,退休年龄有所下降。
到了北宋时期,致仕的退休年龄普遍定为50岁,这是为了给年轻官员更多机会升迁,提高官员队伍的流动性和活力。
###二、退休待遇的变化在宋代初期,致仕者基本上可以获得相对丰厚的退休待遇。
退休官员可以获得一笔钱财作为退休金,同时还享有土地、宅院等封地。
这些封地通常由国家提供,其面积和数量取决于官员历任职位的高低。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宋代政府财政开支的增加和官员数量的增加,退休待遇逐渐减少。
到了北宋时期,退休官员只能获得一定的退休金,而封地的分配则相对有限。
这导致一些退休官员退休后的生活较为拮据。
###三、退休后的权益退休后,官员们在宋代享有一定的权益。
他们可以保留一定的政治地位,比如继续担任一些咨询职务,参与重要决策的讨论。
此外,退休官员还可以参与文化艺术活动,授课讲学,为后人培养人才。
这些权益使得退休官员在社会生活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然而,随着宋代政治的变革和制度的演进,退休官员的权益逐渐减弱。
南宋时期,政府对退休官员的参政权有所限制,他们的影响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退休官员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逐渐下降,权益也趋于减弱。
###四、改革与变革宋代致仕制度的变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
其中的变化既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也反映了社会需求和政治力量的变化。
可以说,宋代的致仕制度在不断改进中呈现出由相对宽松到相对严格的趋势。
退休年龄下降,退休待遇减少,权益逐渐减弱,这些变化体现了当时政府积极探索改进制度的努力,也反映了社会需求的变化。
闲话古代官员的退休生涯
闲话古代官员的退休生涯
完颜绍元
【期刊名称】《人民论坛》
【年(卷),期】2009(000)023
【摘要】古代“公务员”职业没有失业保障、没有连续工龄、也没有情义体恤,可以说是一个含金量较低的“瓷饭碗”。
有人做过统计:西汉时丞相一职的平均任期才四年多,东汉时三公的平均任期不到两年半。
朝廷要官尚且如此,以下的自然就更惨了,动不动就会打破饭碗。
他们做官时尚且如此仓皇,退休后就显得更加凄凉了。
【总页数】3页(P54-56)
【作者】完颜绍元
【作者单位】上海书店出版社文史编辑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10.422
【相关文献】
1.中国古代官员退休制度
2.古代官员的延迟退休:《礼记》记载称70岁才退休
3.古代官员退休后也做"房奴"
4.闲话古代官员的退休生涯
5.中国古代官员退休制度与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古代官员为什么不留在京城 而是都得全部回老家呢
古代官员为什么不留在京城而是都得全部回老家呢
本文导读:
在明清时期,当时的京城可不像今天的北京,全国人民都想去一线城市发展。
古代就算是京城城市化的程度也很低,百姓们主要还是靠劳作为生,所以没什么必要到京城生活。
一般外来人士除了生意人便是官员,但大部分官员在京城住的都是典房,也就是租房,真正买房的人很少。
有些是因为朝廷限制买房,有些是因为买不起。
那在京城没房的人,退休后肯定只能回到老家,不然连
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在唐朝以前官员的府邸等于是员工宿舍,只有官衔匹配的人才能入住,退休或者被调任那就必须搬走,把房子留给下一任来住。
古代虽然也有养老体系,但实行起来很难保障所有人。
在老家生活成本会更低一些,而且朝廷会分配一些田地,也算是退休的福利之一了。
不过还有一些位高权重的官员致仕,他们本有资格留在京城,但依然选择要回老家,这又是为何呢?俗话说,官场如战场,地位越高的人退位后的处境就越危险。
说不定之前得罪的仇家就等着这一刻报仇呢。
朝堂之上任何事都有可能发生,退休后躲得远远的,或许才能彻底安心。
历史上,选择明哲保身的人物可太多了。
其实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古人比较相信落叶归根的说法,认为自己死后也要在最初生的地方,不然就没办法进入轮回,从而变成一个孤魂野鬼。
当然这种观念有人信有人不信,但大部分古人对于“根”的信念还是比较执着的,所以告老一定要还乡也就成了一种常态。
总之就是因为以上的种种原因,才导致官员们都希望自己致仕后能回到家乡,也等于是重新开启了自己的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北宋官员难退休 70岁高龄仍要赴边疆任职
导语:我国古代文献有“七十曰老”的说法,宋代官员致仕(即退休)即以70岁为限,比起如今的60岁,年限可谓很宽松。
但70岁退休并非绝对。
北宋时期,
我国古代文献有“七十曰老”的说法,宋代官员致仕(即退休)即以70岁为限,比起如今的60岁,年限可谓很宽松。
但70岁退休并非绝对。
北宋时期,一些“邦国重臣”或受到皇帝恩宠的官员虽到了70岁,却仍然可以“安位若素”。
原来,宋代致仕制度还规定:官员退休时,须先向朝廷递呈申请,获准后方可解职。
个别元老大臣不受70岁年龄的限制。
凡因病退休而后痊愈者、提前退休者、正常退休者,在朝廷需要时都可再度入仕,称为“落致仕”(类似今天的退休返聘)。
这样,有一些被皇帝倚重的老臣可能多次请求致仕而不被批准,而一些特定时期致仕的“重臣”会被再次授予要职。
这些老年官员中不乏老当益壮者。
北宋朝宰相最高寿者当推文彦博(1006—1097),享91岁。
他是四朝(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重臣,任将相五十年,名闻四夷。
神宗末年(1083年)文彦博已经获准退休,在洛阳准备要安度晚年。
哲宗即位初(1086年),当政的司马光看重“宿德元老”文彦博的才能与威望,极力推荐。
就这样,已过80岁高龄的文彦博“落致仕”,被授予“平章军国重事”一职,再担大任。
他思维敏捷、处理政务井井有条,时人评价他“其综理庶务,虽精练少年有不如;其贯穿古今,虽专门名家有不逮”。
真宗朝的老将范延召(927—1001)更是勇猛不减当年。
咸平二年(999年),北部边防吃紧,契丹人南下来犯,73岁的范延召毅然随驾北征,“与(契丹敌兵)战瀛洲西,斩首二万级,逐北至莫州东三十里,又斩首万余,夺其所掠老幼数万口,契丹遁去”。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