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学术规范
社会科学研究报告的写作规范
社会科学研究报告的写作规范引言:
社会科学研究报告是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而写作规范对于确保报告
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详细论述社会科学研究报告的写作规范。
一、报告结构的规范
写作一份规范的社会科学研究报告,首先要注意报告结构的合理性。一个完整
的报告通常包括摘要、引言、目的和研究问题、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与分析以及结论等部分。其中,摘要应该简明扼要地概括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而引言则应该明确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问题的明确
社会科学研究报告的写作必须明确研究问题。研究问题是研究的驱动力和目标,它要求具体描述被研究的现象、关系或者机制,并提出研究的目的和预期的结果。
三、理论框架的概述
一个规范的社会科学研究报告需要对所采用的理论框架进行概述。理论框架是
指研究的理论基础或者分析框架,它应该能够提供解释现实现象或问题的理论观点,并指导研究的设计和分析。
四、研究方法的详细描述
写作社会科学研究报告时,要详细描述研究所采用的方法。研究方法包括研究
设计、样本选择、数据采集和分析等步骤。研究设计应该合理、样本选择应该有代表性、数据采集应该准确可靠、分析应该科学严谨。只有这样,研究结果才能更具可信度。
五、研究结果的客观呈现
一个规范的社会科学研究报告需要客观地呈现研究结果。研究结果应该以数学、图表、实证等形式进行呈现,并在文中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此外,研究结果的呈现也应该合理安排,有重点地突出主要结论或重要发现。
六、讨论与结论的总结
在写作研究报告的讨论与结论部分时,要对研究结果进行适当的总结与评估。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
1 基本概念
2 学术伦理
3 选题与资料规范
4 引用与注释规范
5 成果呈现规范
6 学术批评规范
7 学术评价规范
8学术资源获得与权益自我保护
1 基本概念
1.1 人文社会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包括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术研究指在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指引下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索、求知,以获得新的知识、理论以及对新知识、新理论应用的行为。更概括地说,它是人类和科学家群体也就是学术共同体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活动。它来源于实践,指导人类进行新一轮的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它的成果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人文学科是以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即以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及其所沉淀的精神文化为研究对象的领域。社会科学是以外在于具体的个人及其主观世界的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由于“人”与“社会”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和不可分割性,尽管在理论上可以将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区别开来,而在实际中,不可能对它们作出本质上的分别。所谓的社会现象,主要取决于人的一切特征,而脱离社会的人是没有的,人文学科必然具有社会性,因而在实际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讨论。
人文学科,例如文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等,社会科学,例如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有其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特点:这些学科不仅要寻求普遍的、共同的规律,也要研究偶然性和特殊性,有些学科还要特别关注个性;它们既是事实科学又是价值科学,是客观和主观、真理和价值、事实和规律相汇通、相统一的科学。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的通知
( 四)高校哲学社 会科 学研究Tf 者应 以推动社会 主义物质 文 明、政治文 明和 精神 文明建 设为 F 己任 ,具有 强烈的历史使 命感和社 会责任感 ,勇于 学术创新 ,努力创造 先进 文化 ,积极 弘扬科 学精
神 、人文精神 与民族精神 。
( )高校哲学社会 科学研 究工作者 应遵 守 中华 人民共和 国著作权 法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 五 专利法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国家通 用语 言文字法 等相关法律 、法规 。
公 允 、准 确 。
伪注 ,伪造 、篡改文献和 数据 等 ,均属学术不端行为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ຫໍສະໝຸດ Baidu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 究学术 规范 ( 行 ) 试
( 教育部社会科 学委 员会2 0 年6 2 0 4 月2 日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 )
一
,
总则
( )为规范 高等学校 ( 一 以下简称 高校 )哲学社会 科学研 究Tf ,加强学风 建设和职 业道德修 F 养 ,保障学 术 自由 ,促 进学术 交流 、学术 积累与 学术创新 ,进一步 发展和繁 荣高校哲 学社会科学研
究事业 ,特制订本规范 。
( )本规范 由广大专 家学者广 泛讨论 、共 同参 与制订 ,是高校 师生及相关 人员在学 术活动 中 二
23.问:什么叫学术规范?科研人员应当遵守哪些学术规
23.问:什么叫学术规范?科研人员应当遵守哪些学术规范?学术规范与学术自由是什么关系?
答:学术规范(academic norm)是“从事学术活动的行为规范,是学术共同体成员必须遵循的准则,是保证学术共同体科学、高效、公正运行的条件”。①它是以科研道德为基础,以学术共同体为主体,对科研及其相关行为作出的规制性安排。从学术知识生产的主体角度出发,学术规范来源于各种类型的学术合作、组织、竞争和其他互动。相反,学术规范也会为这些相互关系提供运转框架,鼓励、约束和规制学术主体,以各种动力使其提高知识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一般认为,“学术规范化可以保证知识生产活动的严肃性,也会提高学术共同体的社会公信力”。②
根据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所组编的《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科技工作者应遵守的学术规范包括查新和项目申请规范、项目实施规范、引文和注释规范、参考文献规范、学术成果的发表与后续工作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学术批评规范、人及实验动物研究对象规范等。③教育部社科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组编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则以学术研究环节为纲,列举了选题与资料规范、引用与注释规范、成果呈现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学术
①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组编:《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②同上。
③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组编:《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评价规范等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规范。①
高校是学术自由的圣地,拥有学术评价的自主权。学术自由为良性的学术规范的产生创造了积极的条件,只有学术共同体具有的自由度和宽容度,才能产生合理的学术规范,而非不公平、违反学术伦理的学术规范。真理的获得是以自由探究为前提条件的,任何个人或组织都不应当设置不科学的规范,为科研制造不合理的障碍。当然,学术自由并不是没有约束的自由,自由同规则相伴随而出现的。学术规范为学术自由设置了合理的限度,以防止自由被滥用。只有在合理的限制和规范中,学术共同体才可能在最大程度上享受学术自由。学术自由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实施学术不端行为,因为学术不端行为侵害了他人的学术成果以及学术共同体的基本诚信,危害了学术界存续的基本秩序和自由。只有对学术活动加以规范,以合理的方式引导,才可能保证学术活动有序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学术自由。这就好比在人流涌动的交通十字路口,如果没有红绿灯及指示线,任何司机仅凭个人意愿自由行驶,只可能造成车流缓慢、停滞不前乃至交通系统崩溃。
社会科学研究报告的撰写技巧与规范
社会科学研究报告的撰写技巧与规范引言
社会科学研究报告是一种对社会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的文献形式,它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价值。一个优质的研究报告应当具备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数据可靠等特点。本文将简要介绍社会科学研究报告的撰写技巧与规范,通过六个标题进行详细论述。
一、确定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的精准确定是一个研究报告的基础,它直接决定了后续研究的方向和内容。在撰写报告之前,有必要明确研究的主题、目的和范围。合理的研究问题应当具备明确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二、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它有助于研究者了解最新进展和研究现状。在进行文献综述时,研究者应当从国内外期刊、学术会议和专业书籍等渠道搜集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此外,要注意文献的时效性和权威性,采用系统性的方法进行整理和综述。
三、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研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数据收集、调查问卷设计、实验设计等方面。在选择研究方法时,要考虑到研究问题的特点、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研究者的专业背景。此外,要注意合理利用多种方法相互印证,增强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四、数据分析与解释
数据分析是研究报告的核心,它需要运用统计学和定性分析等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研究者应当遵循科学严谨的原则,例如要注意样本的选择、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结果的解读。同时,要避免主观偏见和数据篡改,确保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五、研究结果的呈现
研究结果的呈现是研究报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需要依据研究目标和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结构化的描述和展示。在呈现研究结果时,要选择合适的图表和表格进行辅助说明,同时要注意言简意赅、数据的可读性和结论的明确性。此外,研究者还可以适当引用他人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和论证。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准则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准则
社会科学研究是一项复杂而严肃的工作,它的基本准则是研究者必须遵循一系列的原则和方法,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下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几个基本准则。
1.科学性:社会科学研究应该基于科学的方法和原则,以确保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研究者需要遵循科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设计,采用系统化的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2.客观性:社会科学研究应该追求客观性,即研究者应该尽可能不受主观偏见的影响,以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研究者应该尽量避免个人主观判断和价值观的干扰,采取科学的方式对待研究对象和数据。
3.独立性:社会科学研究应该独立进行,研究者应该避免受到外界干扰,保持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研究者应该坚持独立的学术立场,不受政治、经济或其他利益的干扰,保持独立的研究思路和自由的学术探索。
4.民主性:社会科学研究应该尊重普遍的人权价值观和民主原则,尊重人的尊严和基本权利。研究者应该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尊重他们
的自主权和隐私权。研究者还应该关注社会公正和平等的问题,为弱
势群体发声,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5.诚信性:社会科学研究应该保持诚信,研究者应该遵守学术道
德规范,不得伪造或篡改研究数据和结果。研究者应该尊重知识产权
和学术分享的原则,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和知识贡献。
6.透明性:社会科学研究应该具有透明性,研究者应该公开和透
露研究的目的、方法和结果,使研究过程和成果能够得到公众的评估
和审查。研究者应该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与其他研究者共同探
讨问题和分享经验。
7.实用性:社会科学研究应该注重实用性,即研究成果应该能够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试行)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2004年6月22日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
一、总则
(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
(二)本规范由广大专家学者广泛讨论、共同参与制订,是高校师生及相关人员在学术活动中自律的准则。
二、基本规范
(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断推动学术进步。
(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应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己任,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勇于学术创新,努力创造先进文化,积极弘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
(五)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六)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应模范遵守学术道德。
三、学术引文规范
(七)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应详加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
(八)学术论著应合理使用引文。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介绍、评论、引用和注释,应力求客观、公允、准确。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
江 论 汉 坛 2 92 @ 0. 01
第 一 。 旨趣 不 同 。 一 切 科 学 ,包 括 自然 科 学 和 社 会 科 学 .其 目的 都 是 要 揭 示 对 象 的 性 质 和 规
律 、获 取 关 于 对 象 的 尽 可 能 普 遍 的 知 识 ,其 所 要
称 之 为 “ 文 科 学 ”: 二 是 它 认 为 所 谓 的 “ 文 人 人
科 学 ” 与 社 会 科 学 是 一 类 的 东 西 ,有 时 甚 至 把 人 文 学 科 完 全 并 人 社 会 科 学 ;三 是 它 认 为 社 会 科 学
比 较 接 近 于 所 谓 的 “ 文 科 学 ” 而 区 别 于 自然 科 人
在 今 日中 国 的学 术 界 .学 术 规 范 和 学 风 问题
学 。 这 种 分 类 其 实 是 很 混 乱 的 。 这 种 分 类 的 问 题
是 一 个 非 常 突 出 、非 常 重 要 的 问 题 。从 大 的 7 s面 说 ,它 关 系 到 我 们 的 学 术 事 业 能 否 健 康 地 发 展 , 关 系 到 我 们 的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能 否 不 断 地 实 现 理 论 创 新 ,真 正 为 我 们 国 家 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 和 民
学。
其 实 ,人 文 并 不 属 于 科 学 。今 天 ,我 们 所 说 的 “ 文科 学 ” 的英文 对应 词 叫 做 人 “ u n— h ma i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 二十三 ) 规范将根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发展的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 。 本 ( 二十 四) 高校 可根据本 规范 , 各 结合具体情况 , 制订 相应 的学 术规范 及其实施 办法 , 并对侵 犯知识产 权或违 反学 术道德 的 学 术 不 端 行 为 加 以 监督 和惩 处 。 ( 十五 ) 二 本规范 的解 释权 归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 。
( -) 十- 学术成 果文本应规范使用 中国语言文字 、 点符 号 、 标 数字及外国语言文字 。 ( 十三 ) 术成果 不应重 复发表 。另有约定再次发表时 , 注明出处 。 学 应
( 四) 术成果的署名应实事求是 。署名者应对该项成果承担相应的学术责任 、 义责 任和法律责任 。 十 学 道 ( 十五 ) 凡接受 合法 资助 的研究项 目, 其最 终成果应 与资助申请 和立项 通知相一致 ; 若需修 改 , 应事 先与资助方 协商 , 并征 得 其 同意 。 ( 十六) 研究成果发表时 , 以适 当方式 向提供过指 导、 应 建议 、 帮助或资助的个人或机构致谢。
( 十九) 学术评价机构应坚持程序公 正 、 标准合理 , 采用 同行专 家评 审制 , 实行 回避制 度 、 民主表决 制度 , 建立结果 公示 和 意见 反 馈 机 制 。 评审意见应措辞严谨 、 准确 , 用 “ 创 ” “ 创 ” “ 次 ” “ 内领 先 ” “ 际领 先 ” “ 界 水 平 ” “ 补 重 大 空 白” “ 大 慎 原 、首 、首 、国 、国 、世 、填 、重 突破 ” 词语 。 等 评价机构和评审专家应对其评价意见负责 , 并对评 议过程保 密 , 不 当评 价 、 对 虚假评 价 、 密 、 露不实 信息或 恶意 中伤 泄 披 等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 ( 十) 二 被评 价者不得 干扰评价过程 。否则 , 对其 不正 当行 为引发 的一切后果 负责 。 应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
学术规范是学术界的基本准则,也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指导。在进行研究时,必须遵循一系列的规范,以确保研究的可信性、严谨
性和价值。本文将就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进行详细阐述,以期能够
提高学术界的整体水平和学术成果的质量。
首先,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首先应当遵循科学严谨性的原则。这包
括研究背景的充分调研和了解,对问题进行合理的提出和界定,研究方法
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等。研究者应当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对所研究的
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并能够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创新性的发展。
其次,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需要注重学术诚信的原则。研究者应当
保持诚实、真实和谦逊的态度,不夸大研究成果的价值和影响,并明确引
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在发表研究成果时,应当遵循学术道德和规范,不得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和文字,严禁伪造数据和操纵实验结果。
再次,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具备学术深度和广度的原则。研究
者应当在充分了解研究领域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提出
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和见解。同时,研究者应当拓宽自身的学术视野,充
分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以构建全面、准确的研究框架。
此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需要注重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原则。研究
者应当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等活动,与同行进行交流和互动,
并能够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研究者还应当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
研究工作,培养和传承学术传统和精神。
最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还需要关注社会责任的原则。研究者应
当关注社会问题的热点和前沿,坚持从公共利益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方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是针对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
学研究及相关学术活动所制定的规范。它旨在通过明确定义各种高等
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进行正规学术活动的规则,以保障学术
活动的实施效率和学术成果的传播和使用的公平性。
一般来说,学术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方法的把握与应用,
研究领域的整体规范以及学术道德和精神状态的确立。其中,研究方
法的把握与应用,涉及对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正确理解,并
根据此理解,采用合理的研究方法来探讨、分析和把握学术问题。研
究领域的整体规范,包括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工作的安排、研究报
告的编写等内容。学术道德和精神状态的确立,就是指在实施高等学
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时,对学术道德真诚尊重,礼仪文明,诚实守信,勤奋刻苦、激情热衷,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学术活动中始
终保持正确的精神状态,以追求学术真实性和学术可信度。
此外,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还涉及报告、研讨会、交流刊物等,还需要定义有关研究过程中出版报告、发表论文、参加
研讨会等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的规则和要求,以及报告的编写形式、
文献的引用方式和格式。
总之,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是当前高等学校哲学
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准则,对高等学校的学术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只有在严格按照学术规范规定的规则实施学术活动,才能保证学术活
动的实施质量,提高学术技能水平,发挥学术活动的作用。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是指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它是科研工作者职业道德的体现,对保障科研工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科研伦理要求在科学研究中保持真实和诚信。研究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保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不得对数据进行伪造、篡改或捏造。他们应尊重实验结果的客观性,避免个人主观偏见的干扰。此外,在进行科研工作时,研究人员应当遵循学术诚信的原则,不得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严禁抄袭别人的研究成果或论文。
其次,科研伦理要求维护研究对象的权益和尊严。研究人员在进行人体实验或动物实验时,必须遵守伦理规定,确保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并尽可能减少实验对研究对象的伤害。研究人员还应处理好与研究对象的关系,尊重他们的权益和尊严,保护他们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此外,科研伦理还要求科研人员互相尊重和合作。科研活动往往需要多人协作,合作关系的和谐与团队合作的顺利进行成为科研进展的重要保障。研究人员应保持对同行的尊重和礼貌,不得对同行进行诋毁或攻击。他们应在合作过程中充分沟通和合作,公平分享荣誉和责任。
此外,科研伦理还要求研究人员遵循学术规范。在论文发表过程中,研究人员应当遵守版权保护的原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得盗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同时,研究人员应当按照学术
规范撰写论文,明确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并遵守论文作者的行列次序。
总之,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是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确保科研工作的可靠性和公正性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应该自觉遵守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树立正确的科研道德观念,注重诚信与责任,从而推动科研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十 四 学 术成果 的 署 名 应 实事 求 是
)
、
。
署名 者
,
应对该项 成果 承担相应 的 学术责任 道 义 责任 和 法 律责 任
(
术创新 努 力 创 造先 进文化 积极弘 扬 科学 精神 人
, ,
、
。
文 精 神 与 民 族精神
( )
。
十五 凡 接受 合 法 资 助 的 研究 项
)
一
目
,
其最 终
第
2
1
卷 年
3
第
月
1
期
u rna Jo
l
贵 州 广播 电 视 大 学学报
of
Vo
n
l.
21
No
.
1
20 1 3
Gu
i
zh o u
R ad
io
& Te
l ev i sio
Un
i
ve r si 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 ar
.
2 01 3
高等
一
学 校
哲 学社
会 科
学研究 学 术
准确
规
范 试
(
行
)
、
总则
)
。
一
(
为 规范髙等 学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新时期学术规范的制定过程
(二)第二阶段:为90年代中期至新旧世纪之交,在激烈批评学术 腐败行为的同时呼吁建立 一是反对浮躁学风,倡导实事求是的学风 《社会科学报》1998年11月26日发表冯光廉的文章《当今学界浮躁 学风种种》,该文写道:“当今学界浮躁学风主要有:不深入社会 实际,不愿在材料的广为搜集和精心整理上下功夫;不积极地研究 分析他人的学术成果,不清楚自己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匆匆选 题、编撰,致使学术成果起点低,重复劳动;急于用‘短平快’的 方式从速推出,希冀一鸣惊人;不肯下大气力修改和校阅,错误百 出;出版不久便急于托朋友写书评,或拉赞助开研讨会,渴求在短 时间内造成巨大的学术反响。长此以往,后果堪忧。” 二是批评学术腐败,呼吁用学术规范去抵制学术腐败 杨玉圣(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把学术腐败的表现概括为7种:(一) 出版物低水平重复;(二)制造学术泡沫;(三)搞假冒伪劣; (四)抄袭剽窃;(五)用权钱捞取学术职称;(六)高等教育和 学位注水;(七)学术评审腐败。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主讲人:彭绪琴
一、新时期学术规范的制定过程
(一)第一阶段: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期,少数先觉者率先倡导 背景:在学术的草创时期,学术研究往往是“跑野马”般的无 序,不大会有规范和程序,人们也难于想到需要规范和程序;在政 治高压时期,一些学术争论往往由政治家、宣传家来作结论,甚至 由领袖人物来作结论,政治家特别是领袖人物一作结论,人们的观 点便一边倒(有的主动、有的被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当然也 难于想到(或者是不敢想到)学术规范问题。 “文革”结束后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了学术的自觉与学 者的自立,其突出表现是,学术摆脱了对政治的被动依附和跟从, 摆脱了政治的高压,具有了独立的品格和尊严;学者获得了自我的 回归,具有了独立的人格和地位。陈平原等有识学者就是在上述背 景下倡导建立学术规范的。
四、研究规范
(一)论证规范与要求 1.依据要求来论证;2.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基本观点、研究方法是论 证的重点;3.论证中的细节;4.前期成果的准备。 (二)研究方式与研究规范 1.研究的主要方式:(1)文献研究;(2)调查研究;(3)实验研究;(4) 实地研究 2.资料的搜集与处理:(1)种类:①理论性、学术性、材料性;②理论为研 究提供特定视野与概念框架、指导研究方向、提供研究的解释;③基本要求:广 泛性、全面性、真实性、原始性。 (2)方法: ①各种资料集、相关文献; ②调查、实验、实地观察获得的资 料、数据(包括口述资料);③报刊资料(利用检索工具查找、参考文献查找、 全国报刊资料索引);④网上资料的选用需慎重。 (3)鉴别:可靠性、真实性。 ①档案、资料的伪造;②报纸、统计的水分;③回忆录的抬高自己;④问卷 调查的失真。⑤多比较、多分析;多引证,材料之间相互支撑。 3.论文写作技巧与规范:新材料、新观点、新视角、新方法 (1)资料的选择:①观点与材料的统一;② 资料的典型性、代表性。 (2)概念清晰、观点明确、线索清楚、结构严谨。 ①基本概念的界定;②观点的提炼;③逻辑严谨。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主讲人:彭绪琴
陈平原(北大中文系)是最早倡导建立学术规范的学者。1988年7月,陈平 原撰写了题为《关于“学术语法”》(原载《瞭望》1988年第38期)。在该文中 指出:“做买卖得讲‘商业道德’,做游戏得讲‘游戏规则’,做学问当然也得 讲‘学术语法’。”陈平原这里讲的“学术语法”就是指学术规范。 紧随陈平原之后,蒋寅、许明、杨沐等人也对学术规范问题发表了看法。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主讲人:彭绪琴
三、研究规范
(二)研究方式与研究规范 3.论文写作技巧与规范:新材料、新观点、新视角、新方法 (5)注释:①平地起家不是学问,引用要注明;②注释是文本的一个附属部分; ③根据注释“说明”的对象和功能的不同,可以把注释大体分为题目注释、作 者注释、引文注释和释义性注释四大类。 引文注释又有直接引文注释和间接引文注释之分。直接引文注释,是指使用了 “直接引语”,其基本形式就是用引号把所引用的东西标注出来,然后注明它的 出处。间接引文注释是一种“意引”注释,是指在引证时进行了转述或改写,没 有引用原文。 根据作注者的不同,注释可分为作者原注、编者注和译者注; 根据排版位置的不同,注释又可分为脚注、夹注、边注和尾注。 (6)参考文献著录中的文献类别代码 以纸张为载体的参考文献类型标志为:M—普通图书,C—会议录,N—报纸文 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G—汇编。 非纸张型的电子文献标志为: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志为:M/CD—光盘图书,DB/MT—磁带数据库,CP/DK—磁 盘软件,J/OL—网上期刊,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EB/OL—网上电子公告, C/OL—网上会议录,N/OL—网上报纸。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主讲人:彭绪琴
二、课题类型与来源
(一)纵向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重大招标项目;(2)重点项目;(3)一般项目;(4)青年项目;5)后期资助项目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1)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3)一般项目(规划 项目、青年项目、自筹经费项目)(4)后期资助项目;(5)专项任务项目; (6)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中的教育部项目。 3.各省的社科规划项目 (1)一般项目;(2)青年项目;(3)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项目;(4)学科共建 项目;(5)后期资助项目(限于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中国历史、世界历史、 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六个学科) 4.各省教育厅研究项目 (1)研究基地项目;(2)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计划项目(育苗工程); (3)思想政治教育课题;(4)人文社科项目;(5)教学研究课题。 5.其他相关部门课题;(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省政府,决策项目或重大招标项 目;社科联项目) (二)横向课题 (三)学位论文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主讲人:彭绪琴
该《规范》共七大部分、二十五条。除“总则”和“附则”外, 其余五个部分分别是“基本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 果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和“学术批评规范”。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主讲人:彭绪琴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三、学术引文规范 (七)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 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应详加注释。凡转引文献 资料,应如实说明。 (八)学术论著应合理使用引文。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介绍、评论、引用和注 释,应力求客观、公允、准确。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均属学术不端 行为。 四、学术成果规范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主讲人:彭绪琴
三、选题原则与方法
(二)选题方法 1.从读书和讨论中发现问题
(1)空白性问题; (2)关联性问题:分析一种现象与另一种现象的关系;中国与世界的关联;人与 人之间的关联;思想之间的关联; (3)专业研究中的关联性课题
2.从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寻找薄弱环节
(1)有无不完备、不深入、不妥当之处? (2)某学科领域中哪些问题尚待解决?已解决的问题有哪些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 进行修正或补充; (3)当前学术界争论较大的问题是什么?争论的焦点何在?
第四讲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学术规范
本讲主要内容:
一、新时期学术规范的制定过程 二、课题类型与来源 三、选题原则与方法 四、研究规范 五、如何做文献回顾(文献综述)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主讲人:彭绪琴
一、新时期学术规范的制定过程
学界关于学术规范的讨论是发端于80年代后期的事,所以本 文所说的“新时期”并非指整个新时期,而是指“新时期内的” 一个较长时段,具体说就是指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时期。 新时期关于学术规范的讨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为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期,主要表现为少数先觉者率先倡导; 第二阶段为90年代中期至新旧世纪之交,主要表现为在激烈批 评学术腐败行为的同时呼吁建立;第三阶段为进入21世纪以后, 主要表现为由批评为主过渡到以建设为主。
三、选题原则与方法
(一)选题原则 1.既源于指南,又高于指南; 2.根据学术价值来选题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情况: 其一,思维方式的创新;其二,理论的原创性;其三,理论的 补充与发展;其四,发掘、整理、获得新资料。 3.依据学科发展趋势来选题 (1)科学预测学科发展中凸显的问题:(2)前沿问题;(3)潜在问 题。 4.根据社会需要来选题 经世致用的学术传统;理论服务现实的研究取向;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课题的现实性;从现实回到各自的学科,有些热点不是研究对 象,但可以启发我们寻找问题。 5.根据自己的研究特长选题(思辨、考证、调查、实验) 6.根据现有科研条件选题(时间、能力、资料等)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主讲人:彭绪琴
一、新时期学术规范的制定过程
(三)第三阶段为进入21世纪以后,在继续批评的同时,着重点转 到了“建设”上 教育部在2001年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十五”规划纲要》,这是政府文件中第一次提出“遵守学术规范” 的要求 2004年6月22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 过《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四、研究规范
(二)研究方式与研究规范
3.论文写作技巧与规范:新材料、新观点、新视角、新方法 (1)资料的选择。①观点与材料的统一;② 资料的典型性、代表性。 (2)概念清晰、观点明确、线索清楚、结构严谨。 ①基本概念的界定;②观点的提炼;③逻辑严谨。 (3)论证深入、周全。 ①有交锋(不同的观点、材料可以引来批判)、找矛盾、找关系; ②注意大的背景分析、交代; ③少描述、多分析、过程能省则省; ④设身处地,从时代条件、具体情境出发来分析,要移情; ⑤重行轻言或言行兼顾、政策制定与执行并重。 (4)遵守规范 ①文章的标题:简洁;学术化;主标与副标的搭配;慎用 “浅论” ②摘要、文章中心内容、主要观点的概括; ③关键词: 3—5个关键词; ④文献综述; ⑤段落、层次的划分:一、(一)1. (1)①; ⑥标点符号。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主讲人:彭绪琴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主讲人:彭绪琴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五、学术评价规范 (十七)学术评价应坚持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 (十八)学术评价应以学术价值或社会效益为基本标准。对基础研究成果的评价, 应以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为主要尺度;对应用研究成果的评价,应注重其社会效 益或经济效益。 (十九)学术评价机构应坚持程序公正、标准合理,采用同行专家评审制,实行 回避制度、民主表决制度,建立结果公示和意见反馈机制。评审意见应措辞严谨、 准确,慎用“原创”、“首创”、“首次”、“国内领先”、“国际领先”、 “世界水平”、“填补重大空白”、“重大突破”等词语。评价机构和评审专家 应对其评价意见负责,并对评议过程保密,对不当评价、虚假评价、泄密、披露 不实信息或恶意中伤等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 (二十)被评价者不得干扰评价过程。否则,应对其不正当行为引发的一切后果 负责。 六、学术批评规范 (二十一)应大力倡导学术批评,积极推进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自由讨论、相 互交流与学术争鸣。 (二十二)学术批评应该以学术为中心,以文本为依据,以理服人。批评者应 正当行使学术批评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被批评者有反批评的权利,但不 得对批评者压制或报复。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主讲人:彭绪琴
3.科学分析学科发展前景,正确预测将会遇到的问题; 4.通过更新理论来选题;
研究中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文化学、组 织行为学等学科理论的借鉴。
5.通过更新研究方法来选题。 6.结合本地实际来选题。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主讲人:彭绪琴 (1) 选题要有敏感性、开拓性、前瞻性;(2)问题意识。
(九)不得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 (十)应注重学术质量,反对粗制滥造和低水平重复,避免片面追求数量的倾向。 十一)应充分尊重和借鉴已有的学术成果,注重调查研究,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资料 和学术信息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研究方案,讲究科学方法。力求论证缜密,表达准确。 (十二)学术成果文本应规范使用中国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数字及外国语言文字。 (十三)学术成果不应重复发表。另有约定再次发表时,应注明出处。 (十四)学术成果的署名应实事求是。署名者应对该项成果承担相应的学术责任、道义 责任和法律责任。 (十五)凡接受合法资助的研究项目,其最终成果应与资助申请和立项通知相一致;若 需修改,应事先与资助方协商,并征得其同意。 (十六)研究成果发表时,应以适当方式向提供过指导、建议、帮助或资助的个人或 机构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