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地球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
小学科学21我们的地球模型(教案)
小学科学21我们的地球模型(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制作地球模型,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和结构,以及地球的运动;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3. 启发学生对地球的关心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1. 纸杯、黄色和蓝色的卡纸、画笔、剪刀、胶水、铁丝、麦粒等材料;2. 显示屏、投影仪。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观看有关地球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地球的兴趣,并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地球有哪些特点?”激发学生思考。
2. 呈现展示各种不同形状的球体,如篮球、足球等,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形状。
然后解释地球的形状是特殊的,是一个带有几乎球形的扁压形。
3. 讲解通过投影仪展示地球的结构图,向学生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核、地幔、地壳。
解释它们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4. 制作地球模型步骤一:取一个纸杯,将它反过来放在桌子上,作为地球的地壳。
步骤二:用黄色的卡纸裁成一条长而窄的纸带,将它粘贴在纸杯的边缘,表示地幔。
步骤三:用蓝色的卡纸裁出一个小圆片,粘贴在纸杯的中心位置,表示地核。
步骤四:用铁丝制作一个支架,将地球模型固定在支架上。
步骤五:用画笔在地球模型上绘制大陆、海洋和云层的标记,使地球更加逼真。
5. 展示和讲解地球模型让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制作的地球模型,并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模型的制作过程和创意。
6. 地球运动的讲解通过投影仪展示地球的运动过程,包括自转和公转。
并向学生解释地球自转引起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地球公转引起季节的变化。
7. 总结和小结要求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地球模型的制作过程和地球的结构特点。
提问:“你在制作地球模型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你对地球的了解有哪些增加?”8. 拓展活动(可选)邀请学生带来自己在家中制作的地球模型,进行展示和分享。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制作地球模型时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2. 回答问题的准确程度和深度;3. 学生对地球的形状、结构和运动是否有清晰的认识。
五、教学延伸1. 前往图书馆或上网查找有关地球的书籍和资料,扩展学生对地球的知识;2. 观察不同季节的气候和植被变化,进一步理解地球公转引起的季节变化;3. 找到一些地理环境保护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并思考地球的保护意义。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通用17篇)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通用17篇)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太阳、地球和月球有不同的主题颜色。
2.知道地球的资源十分丰富,颜色也是五彩缤纷的。
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比较科学的方式获取、加工、筛选、整理信息。
2.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制作海报的计划,包括海报主题、分工合作等。
3.能掌握制作主题海报的方法,更充分全面地认识地球。
科学态度目标1.能分工合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在小组合作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乐于展示交流自己的观点,善于学习他人优秀的做法和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地球的资源十分丰富,适合人类的居住。
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保护。
教学重难点重点:围绕某一主题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地球主题海报。
难点:收集和整理与地球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海报资料、双面胶、彩色笔、卡纸、剪刀、计算机等。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示范海报及海报设计说明。
聚焦1.引入:太阳、月球和地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之前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对太阳、月球和地球有了一定的了解。
2.提问:(教学提示:出示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图片。
)每个天体都有各自的特点,如果让你用不同颜色代表太阳和月球,你会选择什么颜色?(预设:太阳温度高,是个大火球,用红色;月球的光比较柔和,可以用黄色。
我要给太阳涂上黄色或红色,因为太阳是火的星球,温度很高;我要给月球涂上银灰色,因为从照片来看,月球灰蒙蒙的。
)3.揭题:和太阳、月球相比,地球上有水、土壤、岩石和形态多样的动植物等。
今天,我们就来给地球做一张海报。
(板书:太阳、月球和地球)【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颜色表现对太阳和月球的认识,既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又能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探索与研讨探索一:给太阳和月球涂上颜色并说明原因1.交流:指导学生分组讨论,明确太阳和月球的颜色。
2.活动:指导学生活动,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设计意图】让学生给太阳和月球涂上颜色并说明原因,有利于学生表现对二者的认识,同时能方便教师进行评价。
小学科学地球(附反思板书)(课件)
小学科学地球(附反思板书)(课件)地球是我们居住的家园,了解地球的美妙之处和科学知识对小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节关于地球的小学科学课程,包括课堂内容和所附的反思板书和课件。
【引入】在课程一开始,老师可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视频引导学生对地球产生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讲述一个小人儿的奇幻冒险,在他的探险旅程中,他认识了地球的各个部分和特点。
这种引入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课程内容】1. 地球的结构和组成首先,向学生介绍地球的结构和组成。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实物模型或交互式教具来展示地球的各个层次,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
通过这些实物的展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结构。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接下来,教师可以详细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通过视频、动画或模拟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可以使用简化的表达方式来解释这些概念,例如将地球比喻为旋转的陀螺,并解释一天和一年的概念。
3. 地球的气候和季节在介绍地球的气候和季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的原因。
通过观察世界地图、图表和图片,学生可以发现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和季节变化的规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因素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农业的影响。
4. 地球上的水资源接着,引导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和讲解水循环的过程,向学生介绍地球上的淡水和海水资源,并激发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全球水危机的原因和如何节约和保护水资源。
5. 地球的生态系统最后,向学生介绍地球的生态系统。
通过展示不同自然环境(如森林、河流、海洋、沙漠等)的图片和视频,学生可以了解地球上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倡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反思板书】教师可以准备一张反思板书,以便学生回顾和总结所学内容。
板书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球的结构和组成- 地壳、地幔、外核、内核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自转:地球一天自转一次- 公转:地球绕太阳一年3. 地球的气候和季节- 倾斜和季节变化的原因- 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和季节规律4. 地球上的水资源- 淡水和海水资源- 水循环及其重要性5. 地球的生态系统- 不同自然环境的多样性- 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课件设计】为了更好地展示课程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一份课件,辅助教学。
教科版3年级下科学第三单元第7课《地球——水的星球》优质课教案
第7课地球——水的星球(教材P2~3)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4.交流:各组展示本组数据,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观察地球仪与世界地图是两个学生能自主观察的沽动,能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和观察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研究兴趣。
研讨汇报1.小结:这节课,我们观察了地球仪和世界地图,比较了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的大小,知道了地球是一颗有着丰富液态水的星球,也知道了“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比例关系。
地球上丰富的液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保护水资源。
2.拓展:指导学生阅读资料,体会太空探索与水的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阅读,使学生意识到水的重要性,提高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达成本课的社会与环境目标。
反思球的陆地与海洋以及地球的一些其他特点,最终认识到液态水对生命的重要性。
探究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直观地感受地球的特征,学生会发现地球上的各种地形地貌特征。
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地球上的水资源,去发现哪些地方的水资源分布比较集中,可以观察到的水域类型有哪些,学生会注意到海洋集中了地球上大部分的水,以及河流、湖泊也是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
在充分地观察地球仪后,学生对于地球的特征会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他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地球是一个液态水十分丰富的星球,但学生很难从地球仪上去直接比较海洋和陆地的面积,因此教材上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办法——数格子。
学生通过世界地图,可以直观地看到地球上所有的陆地和海洋,通过贴上透明计算纸,可以粗略比较海洋和陆地的面积。
课后作业课时训练P46第三题。
三、选择题。
1.地球上分布最广的是( )。
A.盆地 B.环形山 C.海洋2.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位太空使者加加林说:“从太空看地球是个蔚蓝色的魅力星球。
”从太空看地球,地球是蔚蓝色的,原因是( )。
A.地球的大气层是蓝色的B.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C.地球表面大部分是陆地3.在地形地球仪和世界地图上一般会用深浅不同的( )来表示河流、湖泊和海洋。
一起认识我们的地球教案
一起认识我们的地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包括地球的构造、地球的运动、地球的气候等方面。
2. 帮助学生认识到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让他们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地球。
二、教学重点:1. 地球的构造和地球的运动。
2. 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球的运动的相关知识。
2. 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地球模型、地图、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用一些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如“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哪座?”等,让学生对地球产生兴趣。
2. 学习地球的构造,教师通过地球模型或图片,向学生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核、地幔、地壳等。
让学生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
3. 学习地球的运动,教师通过地图或视频,向学生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运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4. 认识地球的气候,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地球的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原因,让学生了解地球的气候对生物和人类的影响。
5. 认识地球的重要性,教师向学生介绍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包括提供生存环境、资源保障等方面。
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地球的基本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保护地球的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对地球的气候了解较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知识的教育。
思品教案杨雪:我们的地球
学科: 《品德与社会》课例名称: 我们的地球执教: 金塔县西坝小学杨雪课型: 新授课年级: 三年级下册(未来版)教材分析:未来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一课《我们的地球》一课,教材主要是通过通过了解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它的表面由十分之三的陆地和十分之七分海洋组成。
学生对城市,农村,山区,草原,海边等不同生活环境的了解,认识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
如各种各样的公共设施,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哪些保障,通过了解,观察,分析后发现周围生活环境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从小养成自觉保护生活环境的好习惯。
逐步养成关心社会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社会公德。
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及面积的大小。
激发学生珍惜生命,像热爱我们的家一样去热爱地球。
通过了解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它的表面由十分之三的陆地和十分之七分海洋组成。
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通过了解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它的表面由十分之三的陆地和十分之七分海洋组成。
2、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及面积的大小。
3、激发学生珍惜生命,像热爱我们的家一样去热爱地球。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资料,制作课件;一个地球仪、一些头饰、十二个信封。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七大洲、四大洋的文字、图片资料。
三、重点: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及面积的大小。
四、难点:通过了解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知道地球是一球体,激发学生珍惜生命,像热爱我们的家一样去热爱地球。
五、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吗?2、课件出示谜语:形状圆圆像太阳,自己不能发光亮,青山绿水花儿美,它是生命的故乡。
(地球)3、说起地球,老师心中就会涌起无限温热的感情。
虽然在茫茫宇宙中,地球只能算得上沧海一粟,但她却是我们最可爱、最美丽的家园。
小学三年级科学地理知识教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地理知识教学教案【科学地理知识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了解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培养对地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2.认识地球表面的水和陆的分布情况;3.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它们对时间和天气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地球的水和陆的分布。
三、教学难点:1.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概念;2.认识地球表面的水和陆的分布情况。
四、教学过程:【引入】1.教师出示一幅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这是什么?”(地球)2.教师提问:“地球是什么?我们生活在地球的哪个部分?”(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我们生活在地球的表面)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地球表面的有哪些特点,如陆地、大海、湖泊、河流等。
【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己的轴心旋转,一周需要24小时;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年完成一圈。
2.教师讲解地球自转与公转对时间的影响:地球自转形成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地球公转形成了四季的变化。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地球水和陆的分布:地球表面约70%是水,30%是陆地,并通过地球仪等教具进行示范。
【实践】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捉迷藏”。
其中,老师扮演太阳,学生扮演地球,根据老师的指令进行自转和公转的动作,通过观察太阳光线的变化,学生判断是白天还是夜晚。
2.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地球上的水和陆的分布情况,并呈现答案。
【巩固】1.教师提问:“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地球公转一圈需要多长时间?”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地球探险家”。
学生穿越不同的地理区域,观察和记载不同地区的陆地和水的分布情况。
3.教师出示地球的各种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地球上的水和陆的分布情况。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道了地球上水和陆的分布情况,并且知道了它们对时间和天气的影响。
【科学】(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6《地球的形状》教案
3、虽然有现象能表明地球是球体,但古代的大多数人还是不能接受这个观点。
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开始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回到了出发地。从此人们才开始接受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二、问题与研讨
1、通过模拟实验,你观察到哪些信息可以说明地球是球体?
【提示】
①只有地球是球体,才能先看到船帆。
【分析】单性花指的是一朵花上只具有雌蕊或雄蕊,而两性花指的是一朵花既具有雌蕊又具有雄蕊。
9.某农夫发现果园有许多昆虫,于是喷药杀虫,结果虽然昆虫全死了,但这一季果实产量是历年最差的,你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吗?
【答案】果树一般进行异花传粉,昆虫采集花粉和花蜜同时也能为其传粉,昆虫大量死亡,传粉效果会大大降低,从而使产量下降。
2003年,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14圈。
古时候并没有这么高的科技,古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呢?又是怎么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呢?
回答
认真听
思索
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一个球体。
讲授新课
一、探索
1、穿越时空,让时间回到很久以前。如果我们是古人,当我们站在大地上时,你能猜测出地球可能是什么形状吗?引导学生回答。
B.材料用途分析
正方体和小球模拟地球,手电筒模拟太阳,纸板屏模拟月球
C.实验过程
三个同学合作,打开手电筒,让正方体和小球的影子分别投到屏上,观察影子的形状。
D.温馨提示
注意:手电光和正方体、屏在同一条直线上。
E.实验发现
用正方体模拟地球时,投影(月食)是正方形的,而用球体模拟地球的时候才能观察到圆形或者圆弧。
地球遮挡了太阳的光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球上,便形成了月食。
6、看看我们的地球(教案)
1、你还记得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吗?让我们来看一看
明确: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作诠释、打比方、下定义、作引用、摹状貌。
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明确:(1)举例子:比如,能够分裂并大量放热的放射性矿物,如铀、钍等类,我们已经能够利用,例如用来开动机器、促进庄稼生长、治疗难治的疾病等等。”运用举例子具体说明了“最近几十年来,从石圈中不断发现了各种具有新的用途的原料。
6、阅读8—10自然段,怎样才能达到利用地球内部热量这一目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明确:达到利用地球内部热量这一目的——“要靠现代数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以及其他科学技术部门的共同努力。”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了解清楚地球内部物质的结构和他们存在的状况。”
7、阅读第11自然段,思考:怎样才能了解清楚地球内部物质的结构和它们存在的状况?
四课堂小结效果与反思一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小结二启发思考激励探索1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向未知世界的探索从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到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传说再到今天向地球向宇宙深处的探索相信越来越多的困扰人类千百年的谜团会逐一得到答案
第二单元
第6课
授课时间
第8周
课题
看看我们的地球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能力
了解有关地球的相关知识,掌握文章的行文思路。
方法
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
情感
搜集有关地球及其能源的开发利用的资料,以便了解科学的飞速发展,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激励学生对未来的探索。
教学重点
1、了解有关地球的相关知识,掌握文章的行文思路。
2、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1、了解有关地球的相关知识,掌握文章的行文思路。
《地球的形状》(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1
教材解读本课是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的第6课。
“地球的形状是球体”这个常识,学生都知道,所以本课一开始就给学生明确了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球体。
这是在高科技的现代社会中毋庸置疑的一个观点。
但是学生并不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学生生活阅历中的观察和实验,也比较难让学生发现地球是球体的这个认识。
就像古代人没有这种科技力量,他们也无法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
因此本节课将学生带入古代生活,引导学生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概过程,让学生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修正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体会人类探索未知的艰难,以及科技力量的发展对人们认识带来的影响。
在古时候科技力量薄弱时,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有猜想。
可随着观察,古代人们发现原有的猜想或认知,无法现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产生了认识冲突,提出新的假设。
学生模仿古人,通过模拟实验去验证是否能得到生活现象一样的结果。
可是打破原有根深蒂固的认知,科普一个新的认知,是需要花费很长很长的时间。
直到麦哲伦环球旅行、人类通过卫星在外太空拍摄地球的形状,“地球是球体”才被所有的人们所认同。
同时,本节课也藏了一条暗线,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认识到地球是球体,更客观地认识自然现象,发现更多的自然规律。
本单元教学内容多数都是以“聚焦、探索、研讨、拓展”这4个板块开展的,并且每个探究实验一次科学建模。
因此每一节课都是从聚焦生活大问题开始,进行疑模、设模、建模、研模、拓模。
让学生亲身经历猜想、观察、分析、推理、发现的探究过程,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科学概念。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通过科普读物、视频、地球仪等对地球形状已比较了解,知道地球是球体。
所以本节课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没有目前科技的时候,古代人们是怎么认识地球的形状?教师引导学生去体会古代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
根据课外读本,三年级的孩子已经对古人的猜想与神话故事有一定了解。
《科学教案设计认识我们的家园——地球》
科学教案设计:认识我们的家园——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神奇而又脆弱的生态系统。
地球不仅是我们的家园,也是不存在于银河系内的唯一适宜生命的行星。
人们需要认识地球,了解地球的构成、特征和运动规律,以更好地保护地球、珍爱地球、开发利用地球。
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构成和基本特征。
2.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解释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
3.掌握地球内外各种环境要素,如气候、水循环、地质构造等。
4.培养学生保护地球的环保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地球的构成和基本特征。
2.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解释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
教学难点:1.掌握地球内外各种环境要素,如气候、水循环、地质构造等。
2.培养学生保护地球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举起地球仪,询问学生:“大家看看这是什么?”学生齐声回答:“地球!”教师继续问:“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可以从地球仪上看到,地球上有陆地、海洋、云朵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谈论它们的特色与相关知识。
2.讲解①地球的构成和特征:地球的构成主要包括地幔、地核和地壳。
地幔和地核是地球的内部层,而地壳是地球的外部层。
地球的特征包括大小、形状、自转、公转和轨道。
②地球的运动规律:地球绕日公转,公转一圈需要365.25天;地球同时还自转,自转一圈需要24小时,也就是一天。
地球每天会经历一次早晨、中午、傍晚和晚上,每年则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同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还决定了昼夜交替和日照协调。
③地球的环境要素:地球的环境要素包括气候、水循环、地质构造等。
气候的特征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风向等;水循环指地球的水资源如何回流不断自我更新;地质构造是地球地壳板块运动和地震、火山的原因等。
3.实践教师分发地球环保的小卡片,要求学生在小卡片上写下保护地球的一条措施,同时向同桌演讲并交流展示。
让学生形成环保的意识和行动习惯。
4.总结教师评论学生的表现,重点总结本次课所学习的地球的相关知识和环保知识,带领学生纪念人类的家园——地球,让学生感到为地球所做出的贡献的重要性。
《我们的地球》教案7篇
《我们的地球》教案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心得体会、工作报告、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申请书、读后感、作文大全、合同范本、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nsights, work report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application forms, post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 draf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我们的地球》教案7篇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我们的地球》教案7篇,这些教案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重要性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6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教案
.倾听不同的观点,收集证据,不断修正自己的认知。
一、教材分析学生知道地球是球体,但是他们并不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本课将引导学生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概过程,让学生体会人类探索未知的艰难,以及科技力量的发展对人们认识带来的影响。
本课有以下活动:1. 了解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2. 模拟常见的生活现象(航船行驶和月食现象)3. 了解麦哲伦环球航海探索研讨? -)霜想如果我们是古人,当我们站在大地上 时,你能霜测出地球可能是什么形状吗?很久很久以前,绝大多致的人认为天是I ■的.地是方的.这和人Q 观察到的现S10本相同.二、课堂反思活动1:了解古人对地球的认识1 .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古人,猜测地球的形状。
学生的猜测可谓是五花A 地球的形状JI 是方的吗? I一,• 人们还提出猜测,地球可能是球体。
八门,有说地球是平面的、也有说方的,还有人说地球是不规则的,不论学生说出什么形状,都可以要求他们说出这一猜测的原因。
2.当学生知道古人对于地球形状的猜想,可以追问学生古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测,让学生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
说到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并不支持“天圆地方”的猜测,可以让学生试着解释为什么帆船的航行和月食不能证明地球的形状是方的,为后续模拟实验做好铺垫。
.帆船航行这一现象学生很容易理解,月食这一现象对于学生而言比较有难度。
课上我是先给学生介绍什么是月食,当学生理解后,就能分析为什么人们会认为活动2:模拟实验(1)模拟帆船进港和出港1.活动前要让学生明白地球仪和桌面分别模拟圆形的地球和方形的地球,当帆船进港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身;出港先消失的是船身,后消失是船帆这一现象就说明地球是球体。
只要明白这一关系,学生活动就比较轻松。
2.不论帆船在地球仪还是桌面上航行,要让学生明白观察的位置:如帆船进港学生要在帆船对面观察,出港则在帆船后面观察。
活动中总是有小组不注意观察位置,需要老师提醒。
分别找材料做模拟实验.手电周模拟太阳光,乒乓球/小木块模拟地球,白色平板模拟月球表面.(2)模拟月食现象1.前面的活动学生理解了月食的含义,那这一活动学生对学生而言就比较轻松;没有理解的话,就有一定难。
小学科学我们的地球模型(教案)
小学科学我们的地球模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形状;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二、教学准备:1. PPT演示;2. 地球模型制作材料:泡沫球、彩纸、丝绸布、细砂、丝线等。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世界,提问:“我们生活的地方是什么?”学生回答:“地球。
”2. 再问:“我们所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引导学生回答:“圆的,像一个球。
”步骤二:地球的形状和结构1. 使用PPT展示地球的形状和结构,解释地球由固体地壳、液态地幔和铁质外核、镁质内核组成。
2. 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地球的结构。
步骤三:制作地球模型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5人。
每个小组一起制作一个地球模型。
2. 给每个小组发放制作材料。
3.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制作:a. 将泡沫球作为地球的中心。
b. 用彩纸剪成海洋的形状,贴在泡沫球上。
c. 用丝绸布剪成陆地的形状,贴在海洋上。
d. 在陆地上适量撒上细砂,模拟山脉和平原的地貌。
e. 用丝线固定地球,做成悬浮模型。
步骤四:展示与交流1.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地球模型,并介绍地球的不同部分。
2. 学生之间进行模型展示和交流,了解其他小组制作的地球模型。
四、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2. 带领学生进行实验,通过旋转地球模型和光源模拟白天和黑夜的变化。
3. 引导学生思考与地球相关的保护环境问题,促进环保意识的形成。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制作地球模型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2. 学生能否正确展示地球模型并准确陈述地球的不同部分。
六、教学反思:1. 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是否能够充分地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 是否可以增加更多的实际观察和实验活动,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地球模型的理解?通过进行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形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且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小学科学21《我们的地球模型》(教案)
小学科学21《我们的地球模型》(教案)我们的地球模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形状和结构;2. 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规律;3. 通过实践操作,制作简单的地球模型;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规律。
三、教学难点:1.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规律的理解和掌握;2. 地球模型制作的实践操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图片、幻灯片、地球模型材料;2. 学生准备:图画纸、铅笔、彩色笔、剪刀、胶水、蓝T恤等材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了解地球的形状和结构(15分钟)1. 引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地球的外形,引导学生讨论地球的形状。
2. 讲解:向学生介绍地球的形状为近似于椭球体;并简单介绍地球的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3. 检查:随堂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出地壳、地幔和地核的位置。
第二节: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规律(25分钟)1. 引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我们有白天和黑夜?”并让学生思考。
2. 导入:通过简洁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讲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和原理,以及地球公转的概念和原理。
3. 观察实验:出示地球仪模型或图片,让学生分组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过程,并自主提问和回答。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规律,并进行板书。
第三节:制作地球模型(40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3-4人一组),每个小组分别领取制作地球模型所需的材料。
2. 制作: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根据教师的示范,使用图画纸、彩色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地球模型。
3. 表演:让学生将制作好的地球模型展示给全班,让其他学生和教师评价。
4. 解释:请学生解释自己制作地球模型的过程,以及自己对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理解。
5. 分享:每个小组成员向其他小组分享自己的地球模型制作心得。
6. 收尾:引导学生清理工作桌面和收集教室中的废弃材料。
小学科学31地球——宇宙的奇迹(教案)
小学科学31地球——宇宙的奇迹(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是宇宙中一个奇妙的星球,探索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2. 深入了解地球与其他天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宇宙观念和地球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对地球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掌握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2. 了解地球与其他天体的关系和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
3. 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和能力。
三、教学准备:幻灯片、地球模型、图片、视频资料等教具。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资料,激发他们对地球的好奇心,提出问题:“地球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让学生做出自己的猜想。
步骤二:探索地球(15分钟)1. 展示地球模型,介绍地球的基本结构:地核、地幔、地壳。
2. 通过图片或视频介绍地球的特征:地球是蓝色的,有大片的水域和陆地;地球有大气层,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
步骤三:地球与宇宙(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星球,我们身处在宇宙中的哪个位置?地球与其他天体有什么关系?2. 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讲解地球与太阳、月球的关系: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年有四个季节;月亮围绕地球旋转,形成月相变化。
步骤四:地球的环境问题(20分钟)1. 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介绍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全球变暖、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可能对地球和人类造成哪些影响。
2. 鼓励学生提出保护地球的方式和措施,如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等。
步骤五: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组织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或生态照片,引导他们思考这些景观或生态的形成与地球的关系。
2. 设计小组活动或实地考察,让学生深入了解地球与当地环境的关系,加深他们对地球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到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特征,还了解了地球与其他天体的关系以及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
我们的地球科学教案小班
我们的地球科学教案小班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能够通过活动体验地球的运动形式。
3.激发热爱地球,关心地球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生大体.上了解地球,激发他们热爱地球和保护地球的情感。
2.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以及地球的运转方式。
二.教学过程:1.导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太阳之间距离位居第三的行星是哪个吗?”学生会回答地球。
老师:“对,同学们答的太好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的地球。
”2.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解读以及对学生的要求。
是他们的学习具有动机性。
3.预习课文知识。
老师:“同学们首先请大家打开课本,反倒地球这课,请大家认真默读并自己预习课文。
在预习课文的同时,边看边想两个问题,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是什么样的?太阳系在银河系中地位是什么样的?你有五分钟的时间。
”预习过后找同学起来回答问题。
4.公布自测预习的答案。
地球在我们的眼里是个庞然大物,而在宇宙中,它只是极微小的部分。
如果把宇宙比喻成大海,地球就像汪洋中的一滴水银河系只是海涵无垠的宇宙中极小的一部分,而太阳系又是银河系中极小的一部分。
5.提出问题,观看视频。
老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地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呢?”有学生回答是运动的。
老师:“那么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却感觉不到呢?”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老师:“好了,同学们,这个问题老师也难以解释,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视频,看了这个视频,相信答案就在你的心里了。
”6.让学生观看环境污染的图片。
播放一些环境污染的视频。
此环节的设计在于唤起学生内心保护地球的意识和情感。
7.探究题的讨论,展示,补充质疑和点评,地球的内部包括哪些?三.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涉及充实,学生积极性高。
课堂互动较好。
观看动画学生们很是开心,不但看来动画片还长了知识,动画。
里关于地球运转方式的儿歌,脍炙人口,学生们可以很快学会,并掌握其中的知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形状》教案
6地球的形状一、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一个球体。
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3.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收集信息证据,推理、解释和描述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4.初步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
5.感受古人在认识地球形状过程中孜孜不倦的努力,提高科学探索的兴趣。
6.积极参与模拟实验,乐于与同学分享交流自己的实验发现。
7.了解技术的进步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然现象,发现更多的自然规律。
感受自然规律的发现需要经历不懈地探索。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感受人们在认知自然孜孜不倦的努力,体会技术进步对推动科学认知的帮助。
难点:推理、解释和描述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三、教学用具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小船模型(带桅杆)、瑜伽球、正方体、乒乓球、纸板屏、手电筒等。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四、相关资源【知识探究】海岸观船。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展示图片,聚焦问题。
【提问】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人类居住的地球是什么形状?【预设】球体。
【讲述】现在我们知道了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球体。
能够知道这个事实,得益于现代的科学技术,例如天文望远镜、卫星科技、航天科技等。
【展示】展示图片。
【过渡】古时候并没有这么高的科技,古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呢?又是怎样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呢?人类认识地球又经过了怎样的历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地球的形状”一探究竟吧。
【新知讲解】知识点:地球形状【展示】展示古代推测地球形状图片。
【讲述】古代没有高科技,人们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推测地球的形状,例如:古代印度人对地球的认识,是大地被四头大象驮着,站在一只巨大的海龟身上。
而古代中国人则有“天圆地方”的说法。
早在2000多年前的周代,就有“天圆地方说”又名“盖天说”,他们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意思是说,蓝天像一个半圆形的盖子,大地像块四方的棋盘。
【展示】展示图片。
【讲述】古巴比伦人则把大地想象成一个龟背隆起的空心山;古埃及人更相信神灵。
中班科学教案我们的地球
中班科学教案我们的地球中班科学教案:我们的地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培养他们对地球的关心和保护意识。
2. 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基本特征,如大小、形状、自转、公转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通过实物、图片和视频的展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特点。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合作小组讨论和展示,让学生彼此学习和分享。
二、教学准备:1. 地球仪、地图、磁带、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具。
2. 音乐播放器和相关音乐资源。
3. 小组展示的反光板、贝壳、沙子等道具。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大家一起跟着音乐摆动身体,感受大地的律动。
在音乐的引导下,学生们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例如伸展、转动、弯腰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导入地球的概念(10分钟)教师出示地球仪并解释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我们的身体、家庭、学校和自然环境都在地球上。
引导学生通过看地球仪和地图,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 观察地球的现象(15分钟)教师放映一段关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视频,并解释地球自转一天是24小时,公转一年是365天,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
4. 地球的形状(15分钟)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对比,让学生发现地球是一个类似于球体的形状。
教师引导学生用手触摸球体的表面,感受它的圆滑和曲线。
5. 小组合作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
每个小组负责收集有关地球的信息,例如地球上的动物、植物、水资源等。
学生们共同协作,利用图书馆资料和教室中的学习资源,以促进他们的团队合作和信息搜集能力。
6. 小组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用反光板、贝壳、沙子等道具展示他们收集到的地球信息,并口头描述他们的展示物。
教师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分享,同时提供建设性的评价和鼓励。
7. 总结和延伸活动(1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地球的基本特征。
教师提问学生:“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地球是如何自转和公转的?”,让学生口头回答,并使用地球仪进一步展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的地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能够通过活动体验地球的运动形式
3.激发热爱地球,关心地球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生大体上了解地球,激发他们热爱地球和保护地球的情感。
2. 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以及地球的运转方式。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太阳之间距离位居第三的行星是哪个吗?”学生会回答地球。
老师:“对,同学们答的太好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的地球。
”
2.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解读以及对学生的要求。
是他们的学习具有动机性。
3.预习课文知识
老师:“同学们首先请大家打开课本,反倒地球这一课,请大家认真默读并自己预习课文。
在预习课文的同时,边看边想两个问题:1.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是什么样的?2 .太阳系在银河系中地位是什么样的?你有五分钟的时间。
”预习过后找同学起来回答问题。
4.公布自测预习的答案。
地球在我们的眼里是个庞然大物,而在宇宙中,它只是极微小的一部分。
如果把宇宙比喻成大海,地球就像汪洋中的一滴水
银河系只是海涵无垠的宇宙中极小的一部分,而太阳系又是银河系中极小的一部分。
5.提出问题,观看视频。
老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地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呢?”有学生回答是运动的。
老师:“那么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却感觉不到呢?”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老师:“好了,同学们,这个问题老师也难以解释,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视频,看了这个视频,相信答案就在你的心里了。
”
6.让学生观看环境污染的图片。
播放一些环境污染的视频。
此环节的设计在于唤起学生内心保护地球的意识和情感。
7.探究题的讨论,展示,补充质疑和点评。
探究1:地球的内部包括哪些?
探究2:说说地球表面的圈层结构?
探究3:我们要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
8.观看介绍地球的科普片。
并要学生说出要领。
9.学科班长总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涉及充实,学生积极性高。
课堂互动较好。
观看动画学生们很是开心,不但看来动画片还长了知识,动画里关于地球
运转方式的儿歌,脍炙人口,学生们可以很快学会,并掌握其中的知识。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运用这种形式。
不足之处为介绍地球的时候,可适当加入一些知识,如地球的七大洲和五大洋,可将地球仪带到教室,与学生探讨。
是他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