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文言文复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古诗词背诵、文学常识复习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古诗词背诵、文学常识复习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嘶哑2.锦幛(zhàng) 荇(xìng)藻蓬蒿(hāo) 蝼(lïu)蚁3.干瘪(biě) 淤(yū)滩驳(bï)船簇(cù)新胚(pēi)芽纤(qiàn)绳纤(xiān)维第二单元4.虔(qián)信慰藉(jiâ) 狼藉(jí)晨曦瞰(kàn)望5.羼(chàn) 蘸(zhàn) 阔绰(chuî) 颓唐营生格局大抵(dǐ) 绽(zhàn)出6.擀(gǎn) 嘬(zuō) 剜(wān) 檎(qín) 腌(ā)臜(zā) 捯(dáo)气唿(hū)哨隐匿(nì) 荣膺(yīng) 一气呵成妙手回春断壁残垣如坐针毡芒刺在背天伦之乐影影绰绰望眼欲穿名讳(huì) 酉(yǒu) 腻(nì)歪(wāi)7. 逮(dǎi)住无赖(lài) 戳(chuō)穿坯(pī)子乞丐(gài)伶俐(línglì)洋溢(yì)魁梧(kuíwú) 盛(chãng)满一气呵成:一口气做成。

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

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妙手回春: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

指医生医术高明。

断壁残垣:残垣:倒了的短墙。

残存和坍塌了的墙壁。

形容残败的景象。

如坐针毡:象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

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芒刺在背:芒刺:细刺。

象有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

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

天伦之乐: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

泛指家庭的乐趣。

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望眼欲穿:眼睛都要望穿了。

形容盼望殷切。

8.窒息巉(chán)岩骸骨吹毛求疵(cī)奄(yǎn)奄一息奄奄一息: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

只剩下一口气。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古诗词背诵文学常识复习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古诗词背诵文学常识复习

九年级下册:公输九年级下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年级下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词语解释二、翻译三、内容理解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九年级下册:古诗词默写1.关关雎鸠,。

,君子好逑。

(《关雎》)2.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蒹葭》)3.__________ ,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4.举杯邀明月,______________ 。

(李白《月下独酌》5.手中各有携,__________ __。

(杜甫《羌村三首(之三)》)6.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_____ ____。

(杜甫《登楼》)7.料知短兵不敢接,。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8.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 __ __!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吊影分为千里雁,_____________ ___。

(白居易《望月有感》)10.李贺《雁门太守行》赞叹壮士报国的志向的诗句:_______ ___ ___,_____ _______。

11.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用比喻描写山水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无限山河泪,。

(夏完淳《别云间》)九年级下册:文学常识1.《我爱这土地》: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诗人,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乡愁》:余光中,台湾诗人。

2.《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诗人,代表作有《雨巷》等。

3.《孔乙己》:选自《呐喊》。

鲁迅。

4.《变色龙》:契诃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5.《谈生命》:冰心,原名谢婉莹,现当代女诗人、散文家、翻译家。

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儿童文学集《小橘灯》。

6.《那树》:王鼎均,台湾当代作家。

7.《威尼斯商人》:选自《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喜剧天才”。

九年级语文期末质检文言文复习归纳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期末质检文言文复习归纳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期末质检文言文复习归纳★★21.陈涉世家★相关知识:《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部书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

《史记》不但文字缜密,记事详细,而且语言形象生动,人物性格鲜明突出。

作者把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传记列在“世家”里,足见他对陈胜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看重。

陈胜首事反秦,功大,故入“世家”。

鲁迅先生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解释、翻译重点词句,熟悉课文:1.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去;失望2.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你3. 发闾左谪戍渔阳征发;穷人;强迫守边4. 皆次当行编次5.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暗地里;驻扎;笼6. 失期,法皆斩。

按照法律7.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逃跑;同样8. 楚人怜之。

爱戴9. 为天下唱通“倡”,首发10. 此教我先威众耳。

威服;罢了11. 固以怪之矣。

通“已”12.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到处13.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屡次;恼怒14.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帮助;一齐15.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十分之六七16.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难道17.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筑;盟誓;用18.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下;率领;攻下19. 比至陈等到20. 将军身被坚执锐亲自;通“披”惩罚翻译:陈胜是阳城人,字涉。

2. 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翻译: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停止耕田到田垄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

3.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翻译: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4. 天下苦秦久矣。

翻译:天下苦于秦的统治已经很久了。

5.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必背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18 .《公输》文学常识1.墨子,名翟,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墨家学派创始人。

2.本文选自《墨子·公输》。

《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述墨子言行的辑录。

文言词语1)夫子何命(吩咐,见教)焉为(表疑问语气)为(替,给)楚造云梯之械0)将以(凭借)攻宋1)子(夫子,即先生、老师)墨子闻之2)起(出发、动身)于(从)鲁3)北方有侮(欺侮)臣(秦汉以前一般人称呼自己时的谦称)者,愿借子(您,对男子的尊称)杀之4)公输般不说(通“悦”,高兴)5)请(相当于“愿”,“请允许我”)献(奉送)十金(先秦二十两为一金)6)吾义(善良坚持正义)固(坚决)不杀人7)请说(解释)之8)不可谓智(聪明)9)不可谓仁(对人亲善、友爱)10)不可谓忠(忠诚)11)争而不得(获得,即达到目的)12)不可谓强(坚强)13)不可谓知类(明白事理。

知,知道、懂得)14)公输盘服(佩服、信服)15)然(既然这样),胡(为什么)不已(停止)乎16)吾既已(已经)言之王矣17)胡不见(引见)我于王18)舍其文轩(装饰华美的车。

文,彩饰;轩,有篷的车)19)邻有敝舆(破车。

敝,破旧;舆,车厢)20)邻有短褐(粗布衣服)21)舍其粱肉(好饭好菜)22)此为何若(怎样的)人23)此犹(好像)文轩之与(同,跟)敝舆也24)犀(雄性的犀牛)兕(雌性的犀牛)麋鹿满之25)无雉(野鸡)兔鲋鱼(像鲫鱼的一种小鱼)者也26)宋无长(剩余,多余)木27)臣以(认为)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28)虽然(虽是这样),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攻下,夺取)宋29)子墨子解(卸下)带为(当作)城30)以牒(木片)为械31)九(指多次)设攻城之机变(巧妙的方式)32)子墨子九距(通“拒”,抵抗)之33)子墨子之守圉(通“御”,抵挡)有余34)公输盘诎(通“屈”,理屈)35)吾知所以(用什么……方法)距之矣36)楚王问其故(原因)37)公输子之意(心意,想法)38)在宋城上而待楚寇(入侵)矣39)虽杀臣,不能绝(尽)也阅读理解1.楚国攻宋的借口是什么?公输盘为楚造云梯。

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下册(上册部分)文言文知识汇总

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下册(上册部分)文言文知识汇总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课本古诗文篇目10.《岳阳楼记》范仲淹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注释】记:一种文体。

可以写景、叙事,多为议论。

但目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政治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念)。

(1)选自《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苏州吴县(现江苏省吴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就是旧县城西门城楼,楼高三层,下临洞庭湖,气势雄伟,始建于唐朝,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

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其前身三国时期吴国鲁肃的阅兵台。

张说在那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它跟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2)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

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3)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jùn):滕子京降职任岳州太守。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 九下 5 邹忌讽齐王纳谏测试(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 九下 5 邹忌讽齐王纳谏测试(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九年级(下)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1)把握“三叠”式结构,体会其别致精美。

文章有“比美”“进谏”“赏谏—朝齐”三个段落。

“比美”中的“三问”“三答”展现了“比美”的过程,“三思”揭示了邹忌在“比美”中遭受蒙蔽的原因;“进谏”中的“三比”比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赏谏”中的“三赏”“三变”演绎了齐王从善如流的魄力以及“战胜于朝廷”的辉煌。

文章“三叠”式结构的运用,彰显了整齐对称之美。

(2)理解类比说理、委婉讽谏的劝说艺术。

采用类比的方式说理是本文最显著的特点,邹忌是以自身经历与齐王“之蔽”进行类比的。

邹忌讽谏齐王时,先从自家“比美”的趣事侃侃道来,通过“三比”,顺理成章地推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这种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的类比进谏,不能不让齐王欣然领悟,从而接受群言,而使齐国大治了。

故事复述邹忌从与徐公比美的日常小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他以自身经历,讽谏齐威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

齐威王从谏如流,齐国终大治。

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1. 通假字孰视之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 2. 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朝服.衣冠原意为:衣服,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 (2)名词作状语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原意为:脸,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 (3)动词的使动用法闻.寡人之耳者原意为:听到,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 3. 一词多义(1)朝:①朝.服衣冠2014____________②于是入朝.见威王F____________③皆朝.于齐 ____________(2)谓:①谓.其妻曰F____________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F____________③予谓.菊(《爱莲说》) ____________④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____________⑤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____________(3)甚:①君美甚.F____________②王之蔽甚.矣F____________③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____________(4)美:①徐公不若君之美.也F____________②吾妻之美.我者 ____________③才美.不外见(《马说》) ____________(5)下:①乃下.令F____________②受下.赏F____________(6)上:①受上.赏F ____________②上.书谏寡人者F____________③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某某楼记》)____________④苔痕上.阶绿(《陋室铭》) ____________4. 重点实词(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____________纳F:___________谏:____________(2)邹忌修.八尺有余修:____________2014(3)而形貌昳丽..昳丽:__________(4)窥.镜窥:____________(5)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____________(6)徐公何能及.君也及F:___________(7)旦日..,客从外来旦日:__________(8)明日..徐公来明日:__________(9)又弗如远.甚远:____________(10)私.我也/臣之妻私.臣私:____________(11)于是入朝见.威王见F:___________(1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F:___________(13)皆.以美于徐公皆:____________(14)今齐地方..千里地方F:_________方F:___________(15)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宫妇:__________左右:__________(16)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莫:____________(17)王之蔽.甚矣蔽:____________(18)王曰:“善.。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含答案)

《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梳理一、文学常识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此书与《大学》、《论语》、《中庸》合称为“四书”。

我们还学过他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词语积累1.通假字。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②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③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通“德”,思惠,这里是“感激”之意)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2.一词多义(1)于①所欲有甚于生者(介词,比)②万钟于我何加焉(介词,对于)而①蹴尔而与之(连词,表修饰,可不译)②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却,可是)为①乡为身死而不受(介词,为了)②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动词,接受)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动词,做、采用)3.词类活用患①故患有所不辟也(动词作名词,祸患,灾难)4.古今异义①一豆羹古义: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今义:豆子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古义:一种量器。

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③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益处今义:增加三、重点词语解释1.鱼我所欲也2.二者不可得兼(兼:同时)3.故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取得)4.故患有所不辟也(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5.行道之人弗受(弗:不)6.乞人不屑也(不屑:因轻视而不可接受)8.妻妾之奉(奉:侍奉)9.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假如,假使)10.贤者能勿丧耳(丧:丢掉)11.蹴尔而与之(蹴:用脚踢)12.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有什么益处,加:益处)13.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停止,放弃)14.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本来的思想,天性)15.一箪食(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16.一豆羹(豆:古代盛饭或其他食品的器皿)17.所恶有甚于死者(恶:厌恶)18.舍生而取义者也(义:正义)1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形容位高厚禄)20.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四、理解性默写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文言文汇总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文言文汇总

七年级上1、《论语》六则《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为政》)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卫灵公》)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述而》)【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 (唐代)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虽有嘉肴 - 古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节选自《礼记学记》)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九年级两册文言文的知识点归纳《陈涉世家》一、字意(1)通假字1.发闾左适戍渔阳(适通谪)2.为天下唱。

(唱通倡)3.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4.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二、词语归类(1)实词总结为①作,当。

“若为佣耕。

”②担任。

“为屯长。

”③是。

“号为张楚。

”④作为。

“为天下唱。

”⑤制,建造。

“为坛而盟。

”行①(háng)行列。

“皆次当行。

”②做,进行。

“乃行卜。

”③行进,行军。

“行收兵。

”次①编列。

“皆次当行。

”②停留,驻扎。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当①值,承担。

“皆次当行。

”②应该。

“不当立。

”③在,正当。

“当此时。

”举①起事,发动。

“举大计”。

②立。

“死即举大名耳。

”(2)虚词总结之①往。

“辍耕之垄上。

”②助词。

“怅恨久之。

”③的。

“鸿鹄之志。

”④代词。

“二世杀之。

”(代人)“然足下卜之鬼乎!”(代事)“皆下之。

”(代地方)以①因为。

“扶苏以数谏故。

”②认为。

“或以为死。

”③把。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④用。

“以激怒其众。

”⑤表界限。

“徇蕲以东。

”⑥已经。

“固以怪之矣。

”也①表判断。

“吾闻二世少子也。

”②表诘问。

“何富贵也?”乃①于是,就。

“陈胜吴广乃谋曰。

”②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固①本来。

“固以怪之矣。

”②必定。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而①表前后两部分是转折关系。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②表前后是承接关系。

“夺而杀尉。

”③表前后是方式与目的关系。

“为坛而盟。

”④表前后部分在时间上有先有后。

“收而攻蕲”。

三、翻译1、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4、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5、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四、问题1、表现陈涉年轻时就有非凡抱负的一句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本段叙述了陈胜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有什么作用?为以后领导起义作伏笔。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PPT 人教版 (共61张PPT)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PPT 人教版 (共61张PPT)


四、词类活用
1、吾义固不杀人
名作动词,坚持道义
2、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名词用作动词,入侵
3、不能绝也
形作动词,杀尽,杀绝
五、古今异义
1、吾义固不杀人 古:从来,本来; 今:坚固 2、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古:用来……的方法 今:因果关系连词
3、荆之地方五千里。 古:两个词,土地方圆 今:区域、位置、和中央相对的行政区 4、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古:虽然这样 今:转折关系连词的前半部分
五、重点虚词 而 舍鱼而取熊掌 表并列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 表转折 不辩礼义而受之 表承接 蹴尔而与之 表修饰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比 对

宫室之美 的 人皆有之 代词,代这种心 呼尔而与之 代词,代他
六、重点句翻译
1、则凡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得生者何不用也
那么凡是能够求生的手段有什么不能采用的呢?

国恒亡: 国家 行拂乱其所为: 违背

入则无法家拂士: 同“弼”,辅

五、词类活用
1.饿其体肤:使……经受饥饿 2.行拂乱其所为: 违背、扰乱 使……惊动、使……坚韧 3.动心忍性: 4.必先苦其心志: 使……痛苦 5.劳其筋骨:使……劳累 6. 空乏其身: 使……资财缺乏
六.重要虚词

亲戚畔之 代词 他 三里之城 助词 的 寡助之至 动词 到 攻亲戚之所畔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 子独立性
六、重点虚词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表承接
而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表转折,却
起于鲁
介词,从
于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在……方面 胡不见我于王 介词,向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代词,这样 代词,这件事 请说之 代词,代破车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之 宋何罪之有 助词,标志宾语前置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助词,用于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文言文全解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文言文全解

1.《公输》一、文学常识选自《墨子·公输》,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是一本论辩性散文集。

墨子,名翟(不写“瞿”),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其思想主张是“兼爱”(既爱自己和祖国,也爱别人和别国)“、“非攻”(反对掠夺性战争)“。

本文通过记叙墨子止楚攻宋的行为,重在阐发其“非攻”的思想主张。

二、句读停顿1、荆之地/ 方五千里,宋之地/ 方五百里2、公输盘之攻械/ 尽,子墨子之守圉/ 有余三、字词解释1、通假字①“说”通“悦”,高兴(公输盘不说)②“距”通“拒”抵挡(子墨子九距之 / 子之所以距我)③“圉”通“御”,抵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④“诎”通“屈”,理屈(公输盘诎)2、一词多义①之: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代词,这类)子墨子闻之 / 请说之 / 言之王 /(代词,代这件事)而欲窃之(代词,代它)愿借子杀之/ 九距之(代词,代他)荆之地 / 宋之地 / 江汉之鱼鳖鼋鼍 / 攻城之机变 / 公输盘之攻械尽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子之所以距 / 公输子之意 / 臣之弟子(助词,的)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主谓之间,不译)②而: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 公输盘诎,而曰(表承接)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宋无罪而攻之 / 知而不争 / 争而不得(表转折)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 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 邻有糠糟而欲窃之(表转折,一说表承接)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表修饰,一说承接)③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给,替)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制造)公输盘为我为云梯(给)(制造)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当作,作为)为与此同类/ 必为有窃疾矣/ 此为何若人/ 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是)夫子何命焉为(“焉为”合用,表疑问语气)④以:将以攻宋(拿,用)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以为,认为)以牒为械(把,用)吾知所以距子矣/ 吾知所以距子矣(“所以”连用,用来……的方法)⑤于:起于鲁(从)而至于郢(到)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今有人于此(在)胡不见我于王(向)⑥然: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这样)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然而)⑦说:公输盘不说(通“悦”)请说之(解说)⑧见:见公输盘(会见)胡不见我于王(引见)子墨子见王(拜见)于是见公输盘(召见)⑨争: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争夺)知而不争 (劝谏)⑩类:不可谓知类 (事理)为与此同类 (类别)四、古今异义1、吾知子之所以距我:用来……的方法(古);表结果的因果关系连词(今)。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全解(实用!)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全解(实用!)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全解古诗词:•渔家傲·秋思/范仲淹•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满江红/秋瑾•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过零丁洋/文天祥•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文言文:•鱼我所欲也/《孟子》•送东阳马生序(前两段)/宋濂•曹刿论战/《左传》•出师表/诸葛亮九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鉴赏品析1.背景与主题。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宋与西夏交兵,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这首词即作于这一时期。

词人借凄凉的秋景来抒发自己戍边时思乡的愁苦之情。

这首词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也描写了戍边将士功业未成、思乡念亲等复杂矛盾的心情。

2.赏析下列词句。

①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开头作者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特殊的环境。

时间是秋天,地点在边塞,风景只有一个“异”字。

“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装;古人相传,北雁南飞,到衡阳而止,衡阳城南有回雁峰,样子很像回旋的雁。

“秋来”满目萧条,“风景”越发“异”得难忍,所以雁儿毫不留恋地非飞走不可。

这里表面写的是雁,实是写人——连大雁都不愿在这儿呆下去了,更何况人?但是,边塞军人毕竟不是候鸟,他们身负重责,要坚守边塞。

②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声”,指边地的风号、马鸣、羌笛之声,这是写声音的,这声音富有边塞地区的特色。

“四面边声连角起”,就是军中号角吹动,四面八方的边声便随之而起。

在这里,作者是把军中的号角作为主体来写的,它带动着边地的一切声音。

这就是说,边地“雁去”了,边地的驻军没去;不但没去,而且用他们的号角,与边地的人民紧紧相连。

九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必背古诗文言文

九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必背古诗文言文

九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必背古诗文言文
九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必背古诗文言文包括:
1.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
2.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
3. 《武陵春》(宋)李清照
4.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
5. 《观刈麦》(唐)白居易
6. 《月夜》杜甫
7.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8. 《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9. 《破阵子》(清)龚自珍
1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等。

以上是九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中的一些重要古诗文,学生需要重点掌握。

当然,教学大纲和教材版本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内容应以最新的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为准。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一、初中文言文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论语十则》)女:通“汝”,你。

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

(《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帖:通“贴”。

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

(《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

(《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八文言文阅读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八文言文阅读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4.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受到怎样的启发。 __示例:我们青少年学习时,要把心思用在读书、学习上,要专心致 志,一丝不苟,不能心有杂念和别人在生活方面攀比。这样才能学有所 获,学有所成。__
乙【参考译文】 亭林先生(顾炎武)从少年到老年,手中时时刻刻都不放下书本,出门 在外就一头骡子、两匹马捆绑书籍随身携带。遇到边关堡垒,就呼喊老 兵到路边酒肆与他一起痛快地喝酒,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考察当地的 地理状况。如果这些情况与以前所听到的不一致,他就详细地写下来, 必定要没有疑问才作罢。骑在马上没有什么事情,他就在马鞍上默诵诸 经的注疏。遇到老朋友,也好像不认识一样。即使跌倒坠入悬崖深谷, 也不后悔。他对学问精心勤奋到如此程度,难怪他的学问博大精深,其 他人无法与他抗衡了。
行至半路,小书僮跌倒,捆书的绳子断了,书籍散乱一地。小书僮坐 在地上哭了起来。待到将书整理好,捆好,前方的城门已经下锁关闭了。 我忽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思索渡者先前的话,觉得近似哲理:世上 凡急于求成、鲁莽行事者,反倒往往是自取其败,最终大都类似我这种 日暮途穷而无所归宿的结局。
二、对比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 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 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 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注释】①奚:书童。②木简束书:旧时一部书包括多册,上下各放 一块木简,再用带子捆扎。③阖(hé):关闭。④仆:跌倒。⑤牡下:城门 锁上了。牡,钥匙。⑥爽然:
10.文章叙述了作者从小港到蛟川城的过程,下列选项不符合文章内 容的一项是( C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原文与翻译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原文与翻译

精品文档.《乡愁》 余光中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不如人心所向。

(比如有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从四面围攻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了有利的天气时令,可是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却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地去,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振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于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优势,攻打连内外亲属都反对的寡助之君。

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生于安乐,死于忧患》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yu 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 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áo)举于海,百里奚(x ī)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f ú)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文言文复习语文备课组时间:2013-3- 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的文言字、词、句。

2、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文言归类(一一词多义1.为:(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2夫子何命焉为(3吾从北方闻子为梯(4必为有窃疾矣2.之:(1愿借子杀之 (2请说之(3宋何罪之有 (4荆之地方五千里(5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6三里之城(7委而去之 (8多助之至(9子之不知鱼之乐 (10庄子往见之(11肉食者谋之 (12公与之乘(13公将驰之 (14齐国之美丽者也(15吾妻之美我者 (16孰视之(17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18虽我之死(19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20操蛇之神闻之3.固:(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3吾义固不杀人 (4子固非鱼也(5我非子,固不知子矣4.故:(1既克,公问其故 (2彼竭我盈,故克之(3桓侯故使人问之 (4温故而知新(5并驱如故5.方:(1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2宋之地方五百里6.类:(1不可谓知类 (2为与此同类7.然:(1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2然臣之弟子三百人8.见:(1见公输盘 (2胡不见我于王9.虽:(1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2虽杀臣,不能绝也10.城:(1三里之城 (2城非不高也11.是:(1是亦不可以已乎 (2是天时不如地利也(3斯是陋室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12.拂:(1行拂乱其所为 (2入则无法家拂士13.士:(1管夷吾举于士 (2入则无法家拂士14.与:(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呼尔而与之15.而:(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2蹴尔而与之(3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4而山不加增(5聚室而谋曰16.于:(1所欲有甚于生者 (2万钟于我何加焉(3皆以美于徐公 (4战于长勺(5皆朝于齐 (6告之于帝(7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8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9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0于是鸱得腐鼠 (11夫鵷发于南海17.得:(1二者不可得兼 (2所识穷之者得我与 18.尔:(1呼尔而与之 (2与尔同销万古愁 19.间:(1时时而间进 (2又何间焉20.孰:(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孰视之21.美:(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22.且:(1年且九十 (2且焉置土石23.曾:(1曾不若孀妻弱子 (2曾益其所不能24.加:(1而山不加增 (2弗敢加也(3万钟于我何加焉 (4既加冠25.险:(1吾与汝毕力平险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6.始:(1始龀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7.焉:(1且焉置土石 (2始一反焉28.为:(1乡为身死而不受 (2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29.则:(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2入则无法家拂士 30.发:(1舜发于畎亩之中 (2发于声31.以:(1必以分人 (2何以哉(3以牒为械 (4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32.夫:(1夫战,勇气也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予观夫巴陵胜状33.从:(1民弗从也 (2战则请从34.其:(1公问其故 (2吾视其辙乱(3其乡人曰 (4其如土石何35.再:(1子墨子起,再拜 (2再而衰,三而竭 36.朝:(1朝服衣冠 (2于是入朝见威王(3皆朝于齐37.安:(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2安能辨我是雄雌 (二词语古今义1、子墨子起,再 . 拜古义今义2、吾知所以.. 距子矣古义今义3、又何间 . 焉古义今义4、肉食者鄙 . 古义今义5、牺牲.. 玉帛古义今义6、小大之狱 . 古义今义7、三里之城 . 古义今义8、池 . 非不深也古义今义9、委 . 而去之古义今义10、亲戚.. 畔之古义今义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动心忍性3.理解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图解。

4.理解受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

2.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特点,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3.通过列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减数分裂过程中, 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 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精子的形成(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解决办法 ](1讲清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弄清减数分裂中各个时期的特点及变化。

(2讲清减数分裂过程在图解上的特点及染色体、 DNA 的规律性变化。

(3利用多媒体以动画形式表现减数分裂的全过程。

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 DNA 的数目变化[解决办法 ]在弄清教材图中所画的染色体、 DNA 数量及变化的基础上,再总结减数分裂过程中它们的变化规律。

3.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1染色体在精原细胞时就复制了,为什么在联会时,图上的染色体形状仍和精原细胞时一样,没有把染色单体表示出来?[解决办法 ](1讲清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是一个逐渐螺旋化变粗的过程,联会时,染色体螺旋化程度低, 光学显微镜下还看不清有染色单体, 四分体时期, 螺旋化程度高, 染色体变粗了, 才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染色体有两条单体。

(2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来看,染色体数目没增加,却平均分到两个细胞中。

从教材 P103图上看,第一次分裂中,每个细胞有 4条染色体,分裂完成时,每个细胞就只有两个染色体了。

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开。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谈话法。

五.教具准备精子的形成过程 (挂图或相应的静止图像,以及整个过程的动画图像 ,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对比图,(详图见教案卵细胞形成过程 (挂图或相应的静止图像, 减数分裂图解(即教材 P17图 2-2或整个过程的动画图像,受精过程(录像,生物的生活史图解(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 DNA 的染色体数目变化图解,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比较表。

六.学生活动设计1.回顾细胞分裂方式。

2.阅读减数分裂概念,找出减数分裂的特点。

3.推论联会,四分体时期染色体、 DNA 及染色单体的数量。

4.分析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

5.观察并发现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的特点,学会判断区别这两种分裂方式。

6.根据挂图,复述精子形成过程。

7.比较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找出二者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8.总结减数分裂各个时期 DNA 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

9.对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列比较表。

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多媒体教学银幕上显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者生是故所欲有甚于皆被绮绣生同舍退亦忧进亦忧是心也是非独贤者有志之不立患且人有所不辟也患故鱼而取熊掌者也舍俨然舍屋 D 、 , C 、 B 、 A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数有功楚将为项燕为妻妾之奉为之为今其人于刻唐贤今人诗赋死者在精巢中, 通过有丝分裂产生了精原细胞。

根据有丝分裂的特征, 可知精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存在一个什么关系? (要求学生答出:相同。

在精原细胞时期, 进行了染色体复制。

此时相当于有丝分裂的哪一个时期?(要求学生答出:间期。

复制的结果,染色体由 (板画,也和有丝分裂间期一样,染色体是细丝状,用光学显微镜是看不到的。

而不是图上画的这个样子。

复制完成后,细胞开始进行第一次分裂, 此时的细胞,叫初级精母细胞。

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叫联会。

所谓的同源染色体,指减数分裂时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指图说明,使学生弄清楚图上谁和谁是同源染色体, 还可以利用指头作比喻, 如果一个手指表示一个染色体的话, 两只手合在一起,则两个大拇指,两个食指等相应的手指都分别是同源染色体。

联会后, 染色体进一步螺旋化变粗, 逐渐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每个染色体都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每对同源染色体则含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叫四分体。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说说文中画线句子中的“是心”具体指什么?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填空。

(1 作者将 ________ 比作鱼, 将 ________比作熊掌, 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 应 ________。

(2孟子说:“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此处的“大丈夫” 与文中的“ ________”这个词含义相同。

6、孟子认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

请举出你所了解的一位“贤者” ,并写出他的一句表明气节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 ________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第②段为例加以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选文第③段紧承上文从正反两方面加以推论,其中从正面进行推论的是哪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