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的“绿”-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西湖的“绿”》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西湖的“绿”》教案及反思1. 教学目标1.了解杭州的西湖并学习了解西湖的“绿”;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珍爱绿色、保护生态的意识;3.通过课堂教学营造积极向上、热爱生活、尊重师长、乐于合作的良好氛围;4.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了解西湖的“绿”。
难点: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看法。
3. 教学准备1.课件2.黑板、白板3.教材、练习册4.展示板、标签、笔、颜料、剪刀5.课前准备:事先查找西湖的海报、照片等图片,制作PPT或者幻灯片展示。
4.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西湖的相关图片,和学生们互动让学生们描述,提示出“绿水青山”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Step 2. 学习了解西湖的“绿”通过教材P16-17,精讲西湖的“绿”。
带领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理解文中的词语、短语和句子,引导学生学习了解西湖的“绿”,了解西湖所保护的自然风景资源和生物资源,引导学生形成珍视生态、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
Step 3. 教师提问,培养学生对环保的认知1.提问:你曾经看过美丽的风景吗?你会想起什么风景?2.教师解答:我们在学习中认识到了西湖的“绿”,“绿水青山”就是我们美丽的风景,珍惜环境,从小做起。
Step 4. 活动1.小组活动:组织学生分成若干个优美自然风景的小组,并让同组学生自己构思并制作展板,呈现小组的形象,加深对环保的认知。
2.个人表达:邀请学生向全班几位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大自然的珍贵资源进行探讨,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互动交流。
Step 5. 小结通过观察和讨论,总结保护环境、尊重生命及珍爱生态的观念和意识。
5. 课后作业1.阅读练习册P16-17。
2.自己发现身边环境中的“绿”。
3.背诵课文。
6.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如下不足之处:1.教学准备方面不够完备,没有准备足够的图片和展示材料;2.授课过程中有些的时间安排不够精确定位,导致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3.活动的设计还有一定缺陷,缺乏足够的互动和交流。
语文 -西湖的“绿”_四年级语文教案
二、通读课文,畅谈收获:
1回读全文,自我.总结学习收获。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以及对生命的感悟,还要引导学生从领悟表达方法和语言上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三、读背说写,积累运用:
1举行朗读比赛:选择自己下换的段落,比一比谁读的好。
2.引导学生读文章,想画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3.领略西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出示课文插图)导入新课
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确杭州的风光之美堪称国内之最。这(指图)就是美丽的杭州西湖。有谁到过那个地方?能谈谈感受吗?
(二)范读课文
学生初步感受课文。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对三个事例加以概括,并请学生写在黑板上,共同进行评点。
三、自主选择,研读课文:
1快速读课文,想一想在这三个事例中,你最喜欢哪个事例?
2把喜欢相同事例的学生分别集中在一起,视学生多少再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请每组学生自己推选学习组长。
3明确学习小组任务及要求。
(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披文入境的教学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以学生的“春游”创设情境。“老师当导游,带你们到金华的双龙洞游玩,好吗?汽车开动着,看看那里的景色怎么样。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学们现在下车,我们一边登山一边欣赏这优美的景色吧广这一创设的春游情境不知不觉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兴趣盎然。
二、整体感知,拟定郊游
指导分段
自由读课文。
思考每个自然段都告诉我们什么。
由课题可知课文应该重点写樟树,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樟树。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4 西湖的绿》教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4 西湖的绿》教案
三、巩固。
1、出示写西湖的诗
文进行比较认
识。
(根据学生的资料
灵活进行。
)1、学生出示资料,
并进行学习。
让学生
掌握更多的
知识,了解
更多内容。
四、小结。
作者用了比较,
对比的手法描绘了
西湖的“绿”,赞美了“绿”的生机,“绿”的茁壮,这一切的美都是作者观察出来的,我们来时要多观察,多体会,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学生认真听老
师语。
帮助学
生小结巩
固,让他们
学会好的学
习方法。
五、布置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
的句子、段落。
学生按要求完
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帮助不
生巩固课上
所学。
树木
小径分外好看
西湖的“绿”溪水坚忍不拔美
青苔成熟茁壮
杨柳
新荷
教后记:
整体感悟课文大意之后,将学生分成三个旅游小组分别去访灵隐、苏堤和花港,这样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西湖不同的美,体会到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学生兴趣也浓。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西湖的绿9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西湖的绿9篇西湖的绿 1西湖的绿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由小编收集整理的《西湖的“绿”》阅读题目及其答案,欢迎阅读!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
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
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在冷泉亭上小坐,直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
亭旁溪水琤(chēng)瑽(cōng),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
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
不能一一去说。
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也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
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
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茵茵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
有的青苔,形状也很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一幅青绿的山水画。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
那是满地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婉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
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
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
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1.补充下面的词语。
古木( )( ) 苍( )欲( )心( )神( ) ( )珠( )玉裙袂( )( ) ( )然起( )2.照样子写词。
碧澄澄莽莽苍苍3.下面的句子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选一选。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西湖的“绿”》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西湖的“绿”》教案及反思篇一教学目的:⑴认识本课5个生字。
⑵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⑶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湖的“绿”的特点,领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⑷感受学校的绿,说一说。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和作者一起去感受西湖的“绿”,领会作者怎样抓住景物特点写出了自己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西湖的资料,如风光图片,文字说明。
⑴导入——走近绿上课之前教师请大家看一张照片,知道这是哪么?去年冬天,教师有幸去了称为“人间天堂”的美丽城市---杭州。
这是教师在西湖岸边拍的一张照片,想不想听听我对西湖的独特感受?“置身西湖,你不由得就融入了一种梦幻的境界。
尽管是冬季,但那如镜的湖面仍然薄雾氤氲,绿意盈眼。
两岸更是万枝婀娜,暗香浮动。
站在西子湖畔,一股或浓或淡的诗意便在你周身洋溢开来,即使是再豪放再洒脱的人,此刻也会变得妩媚多情起来。
”其实,西湖的美是说不尽道不完的,从古到今,许多文人墨客为西湖习题诗精选作文,例如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表现了西湖的妩媚多姿,欧阳修的《画船载酒西湖好》突出了西湖光影迷离恍如仙境。
而现代女作家宗璞在四次游西湖之后更是留下了独特的感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西湖,来领略她动人的风姿。
(板书:西湖的“绿”)⑵初读——感知绿请把书翻到14页,大家自由朗诵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读完告诉教师:你知道了什么?师:大家很会读书,一遍就抓住了文章的精华,那么作者主要描写了哪几处绿呢?生答师板书(灵隐——苏堤——花港)过渡:正如作者所说,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涧绿得闲。
灵隐、苏堤、花港的“绿”也各有各的风采,各有各的神韵。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3--5自然段,看看作者用了哪些语句来表现西湖的绿的?⑶画句——领会绿。
师:不到2000字的文章中,竟用了20多个绿字,而且毫不反复,如许了不起的文字功夫啊!你喜爱作者哪些描写?为什么?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描写绿的语句,领会一下。
探秘西湖的绿——小学四年级课堂教案
探秘西湖的绿——小学四年级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西湖的历史与特色2.了解西湖的植被及生态保护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西湖的植被及生态保护难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了解生物多样性与生物链三、教学准备1.电脑、投影仪2.幻灯片3.盆栽、陆地模型、西湖竹筏模型4.相关图片资料四、教学过程一、引入(1)呈现西湖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西湖的美丽。
(2)讲述西湖的历史,感受西湖的文化。
二、探究西湖的植被(1)呈现西湖的植被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区分各种植物。
(2)让学生用盆栽模拟植物种植,感受植物的生长过程。
(3)通过幻灯片等形式展示西湖的植被及特点,了解西湖的植被生态。
三、探究西湖的生态保护(1)展示西湖的陆地模型,了解西湖的周边环境。
(2)通过图片,了解西湖的生态环境,引导学生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3)通过西湖竹筏模型,了解西湖的水质状况及生物链。
(4)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西湖生态环境。
四、总结(1)回顾西湖的历史、特色及植被。
(2)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到的关于生态保护的知识。
五、课堂延伸(1)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生态保护活动。
(2)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观察植物、动物,了解生物多样性。
六、作业(1)在家园环境中观察植物。
(2)写一篇学习报告,总结自己学到的关于生态保护的知识。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充分引导学生了解西湖文化及植被情况,让学生更加关注生态保护。
通过盆栽、陆地模型、竹筏模型等形式,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在课堂延伸和作业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态保护活动,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长春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8.西湖的绿(优秀教案 教学设计)1
《西湖的绿》教案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1.《西湖的绿》是六年制小学语文长春版教材第八册第三版块的精读课文.2.第三版块的主题是《绿的世界》,共有两篇写景的文章。
本课主要描写了西湖灵隐的“绿”﹑苏堤的“绿”和花港观鱼看到的“绿”,体现了西湖山水的青春与活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描写,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3.内容主要通过对西湖“绿”的描写,选取一个独到的角度渲染西湖独特的美,使学生学会如何对景物进行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二)教材对象分析1.我校是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的一所农村小学,校园环境幽雅,学校管理规范,班级一直注重生活教育,培养学生负责,自律,诚信等自我管理的能力,我们的班训是:“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扎实学习”。
2.我所担任的班级是小学四年级,平均年龄在11岁,处在这个时期的学生认知水平有所提高,活泼天真,纯洁可爱,兴趣浓厚,喜爱运动,想象力丰富,但是儿童特征依然明显,在生理和心理上发育尚未成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还有待教师给予指导。
3.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字、阅读及理解的能力,对于本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自由的展开想象,同时能够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4.本课是一篇以“绿”为主题的写景文章,由于农村学生的视野有限,没有亲临其境,所以对于文中出现的各种不同的“绿”体会不是很深,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环境分析基于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我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湖“绿”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学习从独到的角度来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培养学生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能力。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西湖的绿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西湖的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理解西湖的绿的美丽与独特,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西湖的景色中。
运用讨论、分享的方式,让学生表达对西湖绿的感受。
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描绘美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绿之美。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西湖的绿,并将其表达出来。
2.如何将课文中的美景描绘运用到写作中。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教师展示西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2.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3.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跟读并解释。
学生组内分享生字词在课文中的运用。
4.课文理解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哪些西湖的景色?你们最喜欢哪一部分?”5.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西湖的绿的美丽与独特之处。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对西湖的绿有什么感受?”2.课文深入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美景描绘。
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写作练习教师出示写作题目:“请你们用一段话描绘一下你们心中的西湖绿。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课堂小结5.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请你们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尝试用一段话描绘西湖的绿。
”第三课时1.课后作业分享学生分享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2.课文复习教师带领学生复习课文内容。
3.拓展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拓展活动,如制作西湖手抄报、绘制西湖美景画等。
4.课堂小结5.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请你们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选择一个景物,用一段话描绘它的美丽。
《西湖的绿》教学教案
《西湖的绿》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湖的自然风光和绿色发展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学生对祖国大好春光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西湖绿的赞美之情。
2.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环境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2. 学会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色。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西湖的美景。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西湖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谈谈对西湖的印象。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体会作者对西湖绿的赞美之情。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分析环境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4. 合作探讨:小组内讨论如何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色,分享各自的见解。
5. 实践演练:学生动手写作,尝试运用所学方法描绘一处自然景色。
6.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西湖美景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七、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进行课文的阅读与理解,第二课时进行写作训练和作品展示。
八、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观察学生是否能体会到作者对西湖绿的赞美之情。
2. 评价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是否能运用所学方法描绘自然景色,语法、用词是否准确。
3. 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程度,观察学生是否能积极发表见解、与他人合作。
九、课后作业1. 回家后,找一幅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色图片,试着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
2. 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绿色发展理念,保护环境。
十、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西湖的绿教案设计
西湖的绿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西湖的绿》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西湖绿色的赞美之情。
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阅读理解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学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对写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 朗读与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深层含义。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西湖的绿》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西湖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西湖的美景。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西湖的绿》的作者和背景。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教师指名学生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并组词。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讲解字词的意思和书写。
4. 理解课文学生讲述课文的大致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 讨论与交流学生分组讨论,谈谈对课文《西湖的绿》的感悟。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6. 朗读与表达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的表达。
学生尝试仿写,以“的绿”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7. 课堂小结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如抄写生字词、预习下节课文等。
8. 板书设计教师设计简洁直观的板书,突出课文《西湖的绿》的主题和要点。
9. 教学反思10.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学生预习下节课的课文,做好学习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在朗读和表达方面的表现。
4. 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感悟和保护意识。
《西湖的绿》教学教案
《西湖的绿》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概述1.1 课程目标1. 理解课文《西湖的绿》的主题和内容;2.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作品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文化素养。
1.2 教学内容1. 课文《西湖的绿》的阅读与理解;2. 分析课文中的自然描写和文化背景;3. 讨论西湖的环境保护意义和文化价值。
1.3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西湖的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3. 组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课文阅读与理解2.1 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西湖的绿》的主要内容和情节;2. 能够分析课文中的自然描写和文化背景;3. 能够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2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西湖的绿》;2. 分析课文中的自然描写,如绿水的描绘、植物的生长等;3. 探讨课文中的文化背景,如西湖的历史、传说和诗词等;4.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受。
2.3 作业与评估1. 要求学生完成课后阅读练习,回答相关问题;2. 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环境保护意识培养3.1 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2.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习惯。
3.2 教学步骤1. 引入西湖的环境保护意义,如水体保护、生态保护等;2. 分析人类活动对西湖环境的影响,如旅游开发、污水排放等;3. 讨论如何保护和改善西湖的环境,如减少污染、节约用水等;4. 引导学生制定个人的环保行动计划,如垃圾分类、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等。
3.3 作业与评估1. 要求学生完成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并提出具体的环保措施;2. 评估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计划的可行性。
第四章:文化素养提升4.1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2. 引导学生了解西湖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传承;3.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西湖的绿》教学教案
《西湖的绿》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西湖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背景,理解绿色在西湖景观中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1.2 技能目标学会欣赏自然景观,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培养环保意识和审美情趣。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西湖的基本情况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课文《西湖的绿》让学生感受西湖的美丽和独特。
2.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西湖的绿色景观特点,探讨绿色发展对西湖的重要性。
2.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西湖的绿色之美,提高环保意识。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讲解西湖的绿色发展理念和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西湖的绿色景观。
3.2 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西湖的绿色景观,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绿色发展对西湖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西湖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西湖的热爱。
4.2 讲解课文教师详细讲解课文《西湖的绿》,引导学生了解西湖的绿色景观特点和绿色发展理念。
4.3 观察实践组织学生观察西湖的绿色景观,让学生亲身体验西湖的美丽。
4.4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绿色发展对西湖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5 总结提高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绿色发展对西湖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五章:作业布置1. 写一篇关于西湖的绿色景观的作文。
2. 绘制一幅西湖美景图画,展示自己对西湖的理解和感悟。
3. 调查身边的环保行为,总结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绿色发展。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对西湖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解、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观察、表达能力的提升。
6.2 评价方法通过学生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参与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6.3 评价内容作业完成质量、课堂互动积极性、环保观念的体现、团队协作能力等。
普洱市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3.1西湖的绿教案2 长版四年级语文下册3.1西湖的绿教案2长版
文中有许多描写“绿”准确、生动的词语和句子,请摘抄下来,细细品味作者的写作奥秘。
四、拓展延伸,融化“绿"
1、找一找其他描写“绿”的文章或诗词读一读,体会一下不同作者眼里的“绿”。
2、仔细观察周围的“绿",模仿《西湖的绿》,写一篇《的“绿”》.
板书设计:
3*现代诗二首
1.认读“巢、苇"等6个生字。
1、课文着重写了哪几处绿?请用一个词语概括那里“绿”的特点?
(灵隐—-苏堤-—花港观鱼)
2、自主探究,交流“绿”。
正如作者所说,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得闲。灵隐、苏堤、花港观鱼的“绿”也各有各的风采,各有各的韵味。请同学们选择自已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细细读一读,想想那里的绿有什么特点,等会儿在小组上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湖“绿”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4、领略欣赏西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和作者一起去感受西湖的“绿”,体会作者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了自己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感受“绿”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确,杭州的西湖,是祖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那湖光山色之美堪称国内之最.古往今来,多少人赞叹她,歌咏她,为她梳妆,为她打扮.你们瞧,这(指图),就是美丽的杭州西湖。有谁到过那个地方?能谈谈感受吗?老师也去过杭州西湖,想不想听听我对西湖的独特感受?(师谈感受)
三、体验积累,亲吻“绿”
1、模拟导游。(小组中以导游的身份相互介绍,并学以评价)
西湖是这么美,“绿”得如此神奇,每年慕名前来观赏的人成千上万.你能概括课文的描述当一回导游吗?好吧,心动不如行动,请你们选择一处景点,尽情地向游客展示西湖那别有韵味的“绿”。看哪一位导游最能打动游客的心,让他们倾心,一饱眼福。
西湖的绿教学设计三篇
西湖的绿教学设计西湖的绿教学设计三篇西湖的绿教学设计三篇篇一:《绿》教学设计《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语言鉴赏的能力和艺术的想象力。
2、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强烈情感。
3、学习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进行阅读欣赏。
教材分析:《绿》是一篇语言文字非常优美凝练的文章,要写好一种颜色本来就很难,作家通过自己的感觉和观察体验,竟能写得如此美丽,令人陶醉。
我想优美的文章要是太多的分析就破坏了美感。
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先带学生进入一个绿色的世界,欣赏了大量的关于西湖灵隐和花港观鱼两地的绿色的图片,用图片冲击学生的眼睛,然后通过自读来感悟全文,对全文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新课标的精神是激发学生的独立学习、主动学习的兴趣,先自学,再小组交流的形式有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
教学设想:我决定把这篇文章作为一个范例,借助这一名篇引导学生学会掌握鉴赏散文的方法,训练学生'整体认知'的阅读方法。
并把这篇文章放置到整个散文单元教学中去考虑,舍去旁枝,利用现有教材内容,紧扣文章语言点,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分析的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同学们,我们曾学过朱自清先生的叙事散文《背影》,见过那饱含深情的父亲的背影;也曾学过他的写景散文《春》,领略到那五彩斑斓的美丽的春光。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另一篇著名游记散文《绿》,体会那绿意盎然、充满活力的秋水之美。
好,让我们再次走近朱自清。
名: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地:原籍浙江绍兴,自称是江苏扬州人。
时:现代评: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毛某称颂他是“表现我国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
作:《绿》、《春》、《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过渡:那充满活力、绿意盎然的秋水之美,美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听课文朗读录音,完成以下两个任务二、披文入境,整体感知1.听朗读录音,完成以下任务(1)划出你认为文中重要的字词。
《西湖的绿》教案(通用3篇)
《西湖的绿》教案(通用3篇)《西湖的绿》篇1篇一设计理念:读赏结合,引导学生品味西湖“绿”的丰富多彩,通过读读﹑划划﹑想想﹑画画﹑说说等活动研读课文,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会写法,领略西湖的美丽。
设计特色:以“导游写解说词”为手段,通过准备和表述导游解说词等语文实践活动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了解西湖“绿”的特点,感受西湖的魅力。
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研读全文,了解课文顺序,明确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加以具体描写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湖“绿”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西湖的美丽。
教学重点:第一课时学字词,理层次,读通课文。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和作者一起去感受西湖的“绿”,体会作者怎样抓,学以致用。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运用形声字构字规律,启发学生学会本课大部分生字,学习部分词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大意,理清层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杭州西湖吗?对西湖的了解又有多少呢?(学生互相交流有关西湖的资料信息)2、愿意作为一名导游带领大家去西湖游玩一番吗?那就让我们为导游准备一份解说词,让我们去看看这人间天堂——美丽的西湖吧!(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二、展示,整体感知。
过渡:西湖在浙江省杭州市,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西湖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心目中美的象征,多少人说过写过,你愿意更胜一筹吗?1、师生共赏西湖美景。
(课件展示初夏西湖录像片段)2、交流感受,初步感知西湖的“绿”。
(请学生用一个字概括所看到的西湖美景,同时在课题中“绿”的下面板书▲)三、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过渡:为了能把导游的解说词写得更完美,只凭感觉不行,我们要认真研究手中的课文资料。
1、教师范读,思考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西湖的“绿”)2、明确学习任务:自由大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者借助工具书反复读读记记3、学生按自然段读文,检查预习情况。
《西湖的“绿”》教学设计3篇
I am a slow walker,but I never walk backwards. 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西湖的“绿”》教学设计3篇《西湖的“绿”》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西湖的“绿”》是一篇游记,一般教法是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但往往在教学中理性的成分多一些,满足于能概括出景物的特点,而具体地感悟和用心体验少。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应引导学生在后者下功夫。
设计特色引导学生多层次地深入体验西湖的“绿”。
教学流程一、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教师:《西湖的“绿”》这篇游记,写于40多年前。
几十年过去了,喜爱它的人不见少。
它到底有多大的魅力,你们想知道吗?在学生阅读兴趣激发起来后,教师要求学生按“阅读提示”自学,并在小组里交流。
二、整体感知,了解西湖的“绿”教师:这篇游记的魅力,就是写出了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她对西湖的独特感受是什么呢?(估计多数同学在初步阅读后会回答,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是“西湖的绿”。
)教师:作者宗璞是个擅长直接描写景物特点的人,她在__中直接用了二十多个“绿”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含有“绿”字的词语或描写“绿”的词语找出来,然后小组里交流。
先自读,再小组交流,然后小组汇报,老师把它写在黑板上。
(含有“绿”的词语或表示“绿”的词语有:绿、绿色、绿意、苍翠欲滴、绿得发黑、碧澄澄的、绿得幽、绿得野、绿得闲、绿茸茸、绿阴阴、青绿、苔绿)教师:一篇不到20__字的__中,作者用了20多个绿的,但是我们都一点也不觉得重复,多么了不起啊,请再读课文,让西湖的“绿”深入我们的心。
三、点上探究,体验西湖的“绿”教师:作者感慨地说,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得闲。
灵隐、苏堤、花港观鱼看到的“绿”又是怎样呢?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再想想那里绿得怎么样,也各用一个词语概括那里“绿”的特点。
在学生自读和小组交流基础上老师作适当点拨。
教师:灵隐“绿”得怎样?苏堤“绿”得怎样?在花港观鱼,看到的“绿”又是怎样?请根据你们的理解上来填写,再说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填。
长春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3.1西湖的绿》word教案 (6份,1份教学反思)
西湖的绿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1.《西湖的绿》是六年制小学语文长春版教材第八册第三版块的精读课文.2.第三版块的主题是《绿的世界》,共有两篇写景的文章。
本课主要描写了西湖灵隐的“绿” ﹑苏堤的“绿”和花港观鱼看到的“绿”,体现了西湖山水的青春与活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描写,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3.内容主要通过对西湖“绿”的描写,选取一个独到的角度渲染西湖独特的美,使学生学会如何对景物进行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二)教材对象分析1.我校是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的一所农村小学,校园环境幽雅,学校管理规范,班级一直注重生活教育,培养学生负责,自律,诚信等自我管理的能力,我们的班训是:“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扎实学习”。
2.我所担任的班级是小学四年级,平均年龄在11岁,处在这个时期的学生认知水平有所提高,活泼天真,纯洁可爱,兴趣浓厚,喜爱运动,想象力丰富,但是儿童特征依然明显,在生理和心理上发育尚未成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还有待教师给予指导。
3.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字、阅读及理解的能力,对于本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自由的展开想象,同时能够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4.本课是一篇以“绿”为主题的写景文章,由于农村学生的视野有限,没有亲临其境,所以对于文中出现的各种不同的“绿”体会不是很深,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环境分析基于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我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湖“绿”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学习从独到的角度来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培养学生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能力。
《西湖的绿》教案
《西湖的绿》教案《西湖的绿》教案《西湖的绿》教案一、激趣引入上学期我们学过《桂林山水》领略了“天下第一”的美景,而“西湖”也是祖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古往今来,曾有多少文人墨客赞叹她,歌咏她,为她梳妆,为她打扮。
那你课前搜集了哪些关于西湖的资料。
(生交流)当年,白居易修筑了“白堤”,留下了《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苏轼苏东坡修筑了苏堤,留下了《饮湖上初晴雨后》:“水光潋滟晴方好……”的诗句。
60年代初,北京现代女作家宗璞,原名冯钟璞,再次来到了西子湖畔,她另辟蹊径,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游记《西湖的绿》。
(板书课题)①大家齐读课题:西湖的绿②从课题看,你认为课文重点要写什么呢?(绿)这节课我们就随作者一同去看看人间的'天堂—美丽的西湖,走进西湖,感受西湖的绿。
二、探究课文(一)初读感悟:1、轻声读文轻声读一读课文,将预习时圈画的生字的音读准2、知名读文,纠正字音。
3、自由读文:自己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思考:① 课文以什么为线索?(以游览的顺序)② 课文重点写了哪几处的绿?(灵隐——苏堤——花港观鱼)哪个自然段写了什么?4、默读课文:课文以“绿”为题,写了灵隐、苏堤、花港观鱼的绿。
文中作者都选取了哪些事物表现绿的。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圈画,看你能发现每一段中多少含有“绿”或“表示绿”的词:(我在第1段发现了几个绿,还有表示绿的词“×××”5、汇报交流:(二)再读探究1、正如作者所说:“黄龙洞绿的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
灵隐、苏堤、花港观鱼的“绿”,也各有各的风采,各有各的韵味。
请同学们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想一想那里的绿有什么特点。
(学生选内容,找句子,圈词语,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交流。
)2、汇报① 先报你说的是哪里的绿②再读读你认为最能体现“绿”的特点的句子③谈谈自己的感受④抓住点词语感悟三、小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我们初次领略了西湖的美景,就已被陶醉,下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西湖,去欣赏作者眼中西湖独特的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湖的“绿”-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案示例一
4、西湖的“绿”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湖“绿”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景色之美堪称国内之最。
(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美丽的杭州西湖。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领略西湖的美。
二、教师范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画出自己不会读、不理解的字词。
三、自学课文
1.认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
2.想一想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的特点,写出了自己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四、小组交流
(重点讨论第2题。
作者抓住了西湖“绿”的特点,作了具体的描绘:一是雨中去访灵隐,看到的西湖的“绿”;二是漫步苏堤,看到的西湖的“绿”;三是在花港观鱼,看到的西湖的“绿”。
每一次看到“绿”,给作者的感受也不一样。
雨中去访灵隐,作者抓住了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此外还有溪水:“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漫步苏堤,作者抓住了树木身上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阴阴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
”这种苔绿,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
在花港观鱼,作者抓住了满池的新荷。
与初春的杨柳嫩枝的新绿相比,“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
”)
五、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1.指名读;
2.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西湖“绿”的美。
六、听课文朗读录音
1.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下来。
2.找一找其他描写西湖的文章或诗词读一读,体会一下不同作者眼里的西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