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MRP管理)erp的管理思想
MRP,MRPII,ERP,MPS的概念
![MRP,MRPII,ERP,MPS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0041bb176c175f0e7cd137d7.png)
1 MRP,MRPII,ERP,MPS的概念MRP是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的英文简写,其中文含义是物料需求计划;MRPII 是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的英文简写,其中文含义是制造资源计划;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的英文简写, 其中文含义是企业资源计划;MPS是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的英文简写,其中文含义是主生产计划;2 MRP,MRPII,ERP的核心思想MRP的核心思想是把产品中的物料分为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按照需用时间的先后(优先级)及提前期的长短,确定各个物料在不同阶段的需求量和订单的下达时间,从而达到供需平衡的原则;MRPII的核心思想是以工业工程的计划与控制为主线的、体现物流与资金流信息集成得管理信息系统。
与管理会计集成,采用模拟法支持决策;ERP的核心思想是供需链管理、敏捷制造、精益生产、约束理论、价值链,强调人、机、物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
3 MRP系统中数据规范与精确性(P46—P47)数据规范化是实现信息集成的首要条件,规范化是准确性的前提。
在ERP中我们把各种管理数据分成三类,静态数据、动态数据和中间数据。
MRP是一种人机交互的管理信息系统,它提供的信息的价值在于人们能够利用它做出正确的决策或作为优化的依据来指导工作。
在一个管理信息系统中,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是输入数据,中间数据是经处理后的输出数据。
如果输入数据不可靠,那么加工处理后的中间数据也是不可相信的,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4 物料的类型与分类(P50)物料类型最基本的任务是在编制计划时说明物料的来源,MRP展开时根据物料类型决定对该物料生成加工计划还是采购计划,此外物料类型还要说明物料在计划中的特征;物料分类的基本作用是查询库存物料用,还用一项作用是同相关的会计科目相对应,说明物料的资产价值、成本及差异、体现物料同资金信息的静态集成。
MRPERP简介
![MRPERP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a3e45d9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1.png)
MRPERP简介在飞速进展的信息时代,企业竞争实力的积聚更加依靠于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的有机结合。
以制造业为代表,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ERP这种先进的集管理与信息技术于一体的管理系统,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是由美国加特纳公司(Gartner Group Inc.)最早提出的一种管理理念;它着眼于在不断进展的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拓展传统的企业管理系统MRPⅡ。
MRPⅡ是制造资源计划的简称,这种管理思想最初是美国IBM公司在研究装配型产品的生产与库存管理问题基础之上创立的,后来得到企业界的普遍认可,在制造业得到广泛应用。
ERP的进展经历了下列阶段:作为一种库存定货计划—MRP,即物料需求计划阶段,也称作基本MRP阶段。
作为一种生产计划与操纵系统—闭环MRP阶段。
作为一种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MRPⅡ阶段。
覆盖供需链信息集成的企业资源计划—ERP阶段。
MRP是在产品结构的基础上,运用网络计划原理,根据产品结构各层次物料的从属与数量关系,以每一个物料为计划对象,以完工日期为时间基准倒排计划,按提早期长短区别各个物料下达计划时间的先后顺序。
MRP作为一种库存定货计划,只说明了需求的优先顺序,没有说明是否有可能实现,它是MRPⅡ进展的初级阶段,也是MRPⅡ的基本核心。
闭环MRP在MRP的基础上增加了能力计划与执行计划的功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计划与操纵系统,从而把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
但是,闭环MRP还没有说清晰执行计划后给企业带来什么效益;这种效益又是否实现了企业的总体目标。
MRPⅡ实现了物流与资金流的集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产经营信息系统。
它要紧完成企业的计划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等功能,MRPⅡ能够在周密的计划下有效平衡企业的各类资源,操纵库存资金占用,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MRPII系统的普遍应用,与市场竞争的日趋猛烈,一些企业开始感受到传统的MRPII软件所包含的功能已不能满足企业全范围管理的需求,ERP理论应运而生。
生产与运作管理—MRP MRPII ERP
![生产与运作管理—MRP MRPII ERP](https://img.taocdn.com/s3/m/5872ee366f1aff00bfd51e48.png)
生产与运作管理—MRP MRPII ERP一、什么是MRP/MRPII/ERP?在50年代中期,计算机的商业化应用对企业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约在1960年,在美国出现了第一个计算机辅助编制的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简记为MRP)系统。
它根据生产计划、产品结构和库存记录对每种物料进行计算,指出何时将会发生物料短缺,并以最小库存量来满足需求同时避免物料短缺。
这种模拟对于制造业是普遍适用的。
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物料需求计划ERP对零部件和物料的控制是通过MRP展开进行的,因此MRP是ERP系统的核心模块。
生产计划和主生产计划的编制解决了企业要生产什么的问题的问题;物料清单表明了产品的构造;工艺路线说明了产品是如何生产的;库存管理则指出生产此类产已有了什么?还缺少什么?至于还必须制造什么?采购什么?及其制造与采购的数量与时间,则是MRP所要解决的问题。
MRP为生产和采购给出了详细的活动内容,这些活动反映了日常处理状况,以及按生产计划的需要所划分的时间阶段进行编辑,并产生报告。
这样,通过MRP 就将整体的主生产计划与详细的物料级计划联系在一起。
20世纪70年代,MRP经过发展形成了闭环的MRP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
MRP 基本原理是,将企业产品中的各种物料分为独立物料和相关物料,并按时间段确定不同时期的物料需求;基于产品结构的物料需求组织生产,根据产品完工日期和产品结构规定生产计划;从而解决库存物料订货与组织生产问题。
MRP以物料为中心的组织生产模式体现了为顾客服务、按需定产的宗旨,计划统一且可行,并且借助计算机系统实现了对生产的闭环控制,简称闭环MRP,作为一种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Closed-Loop MRP)。
MRPIIMRPII即制造资源计划。
它的基础--MRP即物料需求计划的思想早在40~50年代就已产生,只是到了60~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才逐步走向应用。
erp的名词解释
![erp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190ad50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9.png)
erp的名词解释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中文称为企业资源计划,它是一种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管理思想,旨在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ERP 的主要宗旨是对企业所拥有的人、财、物、信息、时间和空间等综合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 Gartner Group 公司于1990年提出,它是 MRP II (企业制造资源计划)下一代的制造业系统和资源计划软件。
除了 MRP II
已有的生产资源计划、制造、财务、销售、采购等功能外,ERP 还涵盖了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产品数据管理、存货与分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定期报告系统等多个方面。
ERP 系统支持离散型、流程型等混合制造环境,其应用范围也已经从制造业扩展到了零售业、服务业、银行业、电信业、政府机关和学校等事业部门。
通过融合数据库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查询语言、客户服务器结构、计算机辅助开发工具、可移植的开放系统等,ERP 系统对企业资源进行了有效的集成。
总的来说,ERP 是基于网络经济时代的新一代信息系统,它跳出了传统企业边界,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的资源,主要用于改善企业业务流程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MRP,MRPII,ERP,SCM,CRM的联系与区别
![MRP,MRPII,ERP,SCM,CRM的联系与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71c8f6609b6648d7c1c74618.png)
MRP,MRPII,ERP,SCM,CRM的联系与区别2011-1-8 23:28提问者:angellyk|浏览次数:1915次2011-1-9 12:22最佳答案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物料需求计划)是被设计并用于制造业库存管理信息处理的系统,它解决了如何实现制造业库存管理目标——在正确的时间按正确的数量得到所需的物料这一难题。
制造资源计划MRPⅡ(ManufacturingResourcePlanning)是以生产计划为中心,把与物料管理有关的产、供、销、财各个环节的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进行协调,使它们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其最终的目标是使生产保持连续均衡,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与资金的消耗,减少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从MRP发展到MRPⅡ,是对生产经营管理过程的本质认识不断深入的结果,体现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管理思想的不断融合,因此MRP发展为MRPⅡ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是从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发展而来的新一代集成化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它扩展了MRPⅡ功能。
ERP对MRPⅡ的扩展朝三个方向延伸:横向的扩展――功能范围的增加,从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管理到下游的客户关第管理;纵向的扩展――从低层的数据处理(手工自动化)到高层管理决策支持(职能化管理);行业的扩展――从传统的以制造业为主到面向所有的行业。
总结起来说,MRP→MRP II→ERP是一脉相承的发展过程,是对制造业的信息化管理的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ERP的管理思想逐步推及到其他行业以及行业的上下游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
从单一的企业角度来看,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
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的六大核心思想(9篇)
![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的六大核心思想(9篇)](https://img.taocdn.com/s3/m/8212cff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a.png)
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的六大核心思想(9篇)篇1: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的六大核心思想>---------------------------------------------------------------job shop--加工车间一种职能单位,它的工段或工作中心是围绕着不同类型设备或工序来组织的,如钻床、锻压机、车床、装配线等。
just-in-time (jit)--准时制生产指建立在力求消除一切浪费和不断提高生产率基础上的一种生产理念。
它覆盖了从产品设计直到产成品发送一整套的生产活动。
只要这些活动是出产一件最终产品所需要的,包括从原材料开始的各个在制品生产阶段,都必须向消除一切浪费、不断提高生产率的目标看齐。
准时制生产的主要思想有:尽可能地减少库存;产品质量追求零缺陷;通过缩短调整准备时间、等待队列长度,减少批量等来压缩提前期等等。
狭义上指在需要的时间把物料送达需要的地方。
它的实施是每道工序都与后续的工序同步,以使库存最少。
广义上适用于加工车间、流程生产以及重复型生产等所有生产类型。
与“短周期生产”、“无库存生产”、“零库存”意义类似。
国内文献有时也译作“及时生产”。
k>>---------------------------------------------------------------kanban--看板是个日语名词,表示一种挂在或贴在盛装在制品的容器上或一批零件上的标签或卡片,或流水线上各种颜色的小球或信号灯、电视图象等。
看板是揭示牌,可以作为交流厂内生产管理信息的手段。
看板卡片包含相当多的信息并且可以反复使用。
看板通常是装在透明的长方形乙烯封套中,为得是在工厂环境中保护卡片不受损坏。
常用的看板有两种:生产看板(或生产通知看板)和运送看板(或取货看板)。
生产看板指在一个工厂内,指示某工序加工制造规定数量工件所用的看板。
运送看板是指后道工序的操按看板上所列件号,到前到工序(或协作厂)领取的看板。
ERP的六大核心思想
![ERP的六大核心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8534076a1eb91a37f1115c79.png)
ERP的六大核心思想---------------------------------------------------------作为ERP的前身,MRP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90年代初发展成为MRPⅡ。
90年代中期,中国企业知道了什么叫ERP,但到了90年代末,虽然国内已有企业开始实施这一先进系统,但真正理解了ERP 思想的企业却不是很多。
其实对于企业来说,ERP首先应该是管理思想,其次是管理手段与信息系统。
管理思想是ERP的灵魂,不能正确认识ERP的管理思想就不可能很好地去实施和应用ERP系统。
那么,ERP的管理内涵是什么?其先进的管理思想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作为业内人士,笔者试从以下六大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给企业一些有益的启示。
帮助企业实现体制创新新的管理机制必须能迅速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劳动成本。
ERP帮助企业实现体制创新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帮助企业建立一种新的管理体制,其特点在于能实现企业内部的相互监督和相互促进,并保证每个员工都自觉发挥最大的潜能去工作,使每个员工的报酬与他的劳动成果紧密相连,管理层也不会出现独裁现象。
ERP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手段,它所改变的不仅仅是某个人的个人行为或表层上的一个组织动作,而是从思想上去剔除管理者的旧观念,注入新观念。
从这个意义上讲,不管是国外的ERP产品还是本土的ERP产品,关键看其管理思想是否新颖又实用,并且不脱离现实。
必须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企业中的确存在捧着“金饭碗”要饭的情况,即企业花巨资购买并实施了ERP系统,但却发挥不出该系统的作用,也就是说买而不用。
这样,不要说实现企业体制管理创新,连企业基本的信息化也很难实现。
“以人为本”的竞争机制近年来,许多企业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笔者不禁要问,什么叫“以人为本”?是不是企业以人为主导作用,就叫做“以人为本”?这种解释应该没有错误,但太笼统,会给企业员工造成模糊不清的认识。
erp
![erp](https://img.taocdn.com/s3/m/171f4e44b84ae45c3b358c31.png)
2、ERP是英文Enterprise Resourse Planning的缩写,中文意思是企业资源规划。
它是一个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识别和规划企业资源,从而获取客户订单,完成加工和交付,最后得到客户付款。
换言之,ERP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5、分析说明生产过程的组织原则。
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是指产品和它的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上的运动,自始至终处于连续状态,不产生或少产生不必要的中断、停顿和等待现象。
(2)生产过程的平行性所谓生产过程的平行性是指加工对象在生产过程的各工艺阶段和各工序上的生产应平行交叉地进行。
(3)生产过程的比例性生产过程的比例性是指生产过程中基本生产过程和辅助生产过程之间,基本生产过程中各车间、各工段、各工序之间以及各种设备之间,在生产能力上保持适合产品制造数量和质量要求的比例关系。
(4)生产过程的节奏性生产过程的节奏性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各个阶段,从投料到最后完工入库,都能保持按计划有节奏地进行,要求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生产大致相同数量或递增数量的产品,避免前松后紧,月初完不成任务,月末加班加点突击完成任务那种不正常现象的产生。
(5)生产过程的适应性所谓的生产过程的适应性,就是指当企业产品改型换代或品种发生变化时,生产过程应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也就是生产过程应具备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由一种产品的生产,迅速转换为另一种产品生产的能力。
6、1.什么是ERP?请结合教材及相关网站的评论,阐述对你对ERP 的理解。
答:ERP定义:ERP是一种企业内部所有业务部门之间、以及企业同外部合作伙伴之间交换和分享信息的系统;是集成供应链管理的工具、技术和流程,是管理决策和供应链流程优化不可缺少的手段,它有助于实现现代企业的竞争优势。
ERP的概念内涵和核心思想
![ERP的概念内涵和核心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f74c347f77232f60ddcca151.png)
ERP的概念内涵和核心思想ERP是企业资源计划,是企业管理上的宝书,但是对现在国内大多数企业来说,他是毒药,吃了会死了.核心思想是企业资源的最优利用,就是用最少的资源投入做出最大的产出. ERP的理念,原理和方法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或本质的原理和方法,对这套基本的管理理念,原理和方法的认识深浅,也直接影响到管理人员企业管理实践的效率和效果;其次,ERP才是一套企业管理应用软件,而这种ERP应用软件,是集成了ERP的核心理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先进企业的管理实践的一套应用软件。
再次,我们也要看到,正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了ERP理念,原理和方法的发展,没有信息技术的进步,ERP理念,原理和方法,只可能停留在空想阶段。
还要说明一点的就是,对ERP软件的摸索和学习,可以体会和学习到ERP的一些管理方法,而这种通过摸索ERP软件来学习ERP管理方法的学习方式,实践证明,虽然有一定做作用,比如,可以使一些业务知识结构化和模块化,但实际上并不一定是最有效率和效果的;真正学习ERP管理的方法,应该是先对企业管理及企业业务及财务有一定的了解,掌握ERP的基本理念,原理和方法,然后再进行ERP软件的摸索和学习,这样才可迅速掌握ERP软件的功能,同时,对ERP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要搞明白的是,ERP理念,原理和方法是核心,而ERP软件从本质上来说,只是工具,它可以帮助大家理解管理的方法,但工具毕竟只是工具,只是实现目标的手段,目标和实施目标的手段不要搞混,手段可以多样化,但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掌握ERP的理念,原理和方法。
好,让我们回到主题上来,既然我们已经理解了,ERP不光是一套软件,而是企业管理的理念,原理和方法,那我们应该如何理解ERP的这套理念,原理和方法呢?方法体现原理,原理体现理念,也就是说,理念派生很多原理,同时,原理演伸的方法就更多了,对于原理和方法,我们可以在以后的时间里,和大家一起探讨,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ERP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在了解和掌握了核心理念的基础上,再来学习原理和方法,就比较容易了。
ERP——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方向
![ERP——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c26cb1ceda38376baf1fae0a.png)
ERP——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方向企业资源计划(ERP_—Enterprise ResourceP,ann,ng)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它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是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
一、ERP的发展进程EnP是一个庞大的管理信息系统,EnP发展有四个主要的阶段,目口MRP阶段、闭环MnP系统阶段、M即Ⅱ阶段及ERP阶段。
1删阶段MRP是在产品结构的基础上,运用网络计划原理,根据产品结构各层次物料的从属和数量关系,以每一个物料为计划对象,以完工曰期为时间基准倒排计划,按提前期长短区别各个物料下达计划时间的先后顺序。
MnP回答4个问题:要生产什么;要用到什么,已经有了什么;还缺什么,什么时候下达计划。
MRP作为一种库存定货计划,只说明了需求的优先顺序,没有说明是否有可能实现,它是MRPⅡ发展的初级阶段,也是MRPⅡ的基本核心。
其逻辑流程图如图1所示。
2.闭环MRP系统阶段MRP能根据有关数据计算出相关物料需求的准确时间与数量,但它还不够完善,其主要缺陷是没有考虑到生产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和采购的有关条件的约束。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MRP系统发展为闭环MRP系统。
闭环MRP系统除了物料需求计划外,还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作业计划也全部纳入MRP,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
其逻辑流程如图2。
3. tMRPH阶段闭环MRP系统的出现,使生产活动的各子系统得到了统一。
但在企业管理中,闭环MRP所涉及的仅是物流,而与物流密切相关的还有资金流。
故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把生产、财务、销售、工程技术、采购等各子系统集成,称其为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nng Resource Planning)系统,即为MRPⅡ。
MRPⅡ的基本思想就是把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最优的角度出发,通过运用科学方法对企业各种制造资源和产、供、销、财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和控制,使他们得以协调发展,并充分地发挥作用。
ERP的管理思想ERP管理思想
![ERP的管理思想ERP管理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e0be8716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0.png)
ERP的管理思想ERP管理思想人们对ERP已经听得很多了,但究竟什么是ERP在业界内似乎还缺乏一个比较深层次的一致认识。
这里谈谈笔者的理解,欢迎共同研讨,取得共识。
MRP是ERP的核心功能只要是"制造业",就必然要从供应方买来原材料,经过加工或装配,制造出产品,销售给需求方,这也是制造业区别于金融业、商业、采掘业(石油、矿产)、服务业的主要特点。
任何制造业的经营生产活动都是围绕其产品开展的,制造业的信息系统也不例外,MRP就是从产品的结构或物料清单(对食品、医药、化工行业则为"配方")出发,实现了物料信息的集成——一个上小下宽的锥状产品结构:其顶层是出厂产品,是属于企业市场销售部门的业务;底层是采购的原材料或配套件,是企业物资供应部门的业务;介乎其间的是制造件,是生产部门的业务。
如果要根据需求的优先顺序,在统一的计划指导下,把企业的"销产供"信息集成起来,就离不开产品结构(或物料清单)这个基础文件。
在产品结构上,反映了各个物料之间的从属关系和数量关系,它们之间的连线反映了工艺流程和时间周期;换句话说,通过一个产品结构就能够说明制造业生产管理常用的"期量标准"。
MRP主要用于生产"组装"型产品的制造业,如果把工艺流程(工序、设备或装置)同产品结构集成在一起,就可以把流程工业的特点融合进来。
通俗地说,MRP是一种保证既不出现短缺,又不积压库存的计划方法,解决了制造业所心的缺件与超储的矛盾。
所有ERP软件都把MRP作为其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块,MRP是ERP系不可缺少的核心功能。
MRPⅡ是ERP的重要组成MRP解决了企业物料供需信息集成,但是还没有说明企业的经营效益。
MRPⅡ同MRP的要区别就是它运用管理会计的概念,用货币形式说明了执行企业"物料计划"带来的效益,实现物料信息同资金信息集成。
企业资源计划ERP的管理思想
![企业资源计划ERP的管理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6f8c4ed31a37f111f0855b4f.png)
本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IT分析公司Gartner GroupInc.根据当时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IT(InformationTechnology)的发展和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需要,预测在信息时代今后制造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即将发生的变革,并提出了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Resource Planning这个概念。
近几年来,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IT技术的飞速发展,Internet/Intranet 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人类已从工业经济时代跨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顾客需求瞬息万变、技术创新不断加速、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些构成了影响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三股力量:顾客(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和变(Change)(简称3C)。
过去在工业经济时代通过规模化生产以降低成本的大型企业已难以取得今天市场上的竞争力,过去在工业经济时代的商业规则、"科层制"管理模式和以MRPII应用为主的管理手段已经不再适用于今天企业的发展,甚至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存。
为了适应以"顾客、竞争和变化"为特征的外部环境,企业必须要进行管理思想上的革命(Revolution)、管理模式与业务流程上的重组(Reengineering)、管理手段上的更新(Reform)(汉普公司称之为3R),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以业务流程重组BPR (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模式革命和以ERP系统应用为主体的管理手段革命。
一、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的发展历程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是一种主要面向制造行业进行物质资源、资金资源和信息资源集成一体化管理的软件系统。
为了完整地了解企业资源计划ERP这个概念,需要首先回顾一下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的发展历程。
MRP,MRPII&ERP
![MRP,MRPII&ERP](https://img.taocdn.com/s3/m/e1b6b6d080eb6294dd886cad.png)
MRP, MRPII和ERP一基本定义1.1 MRP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物料需求计划)是在产品结构的基础上,运用网络计划原理,根据产品结构各层次物料的从属和数量关系,以每个物料为计划对象,以完工日期为时间基准倒排计划,按提前期长短区别各个物料下达计划时间的先后顺序。
换句话说,要使计划做到在需用的时刻所有物料都能配套备齐,而在不需用的时刻又不要过早地积压,从而达到减少库存量和占有资金的目的。
通俗地说,MRP是一种“既要降低库存,又要不出现物料短缺”的计划方法。
这也是国外“生产与库存管理”的原始含义——就是说,既要保证生产又要控制库存。
保证生产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控制库存是为了降低成本。
1.2 MRPII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 制造资源计划)是在MR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把物流和资金流统一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生产经营计划管理系统。
1.3 ERPERP(Enterprises Resources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是在MRPII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是统一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
二 MRP的发展MRP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作为一种库存定货计划——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即物料需求计划阶段,或称基本MRP阶段。
作为一种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闭环MRP阶段(Closed-loop MRP)。
作为一种企业经营生产管理信息系统——MRPII阶段。
企业资源计划——ERP阶段。
表2.1说明了MRPII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和相关生产管理技术发展的关系。
2.1 从订货点法到MRP早期的物料库存计划通常采用定货点法,它始于30年代初期。
定货点法是一种使库存量不得低于安全库存的库存补充方法,物料逐渐消耗,库存逐渐减少。
erp名词解释详解
![erp名词解释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e73676d276eeaeaad1f330c9.png)
ERP名词解释一、一般性名词:1.企业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ERP),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定义:管理思想:ERP是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ner Group Inc.提出了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管理思想;软件产品:是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4GL)、网络通讯等信息产业成果,以ERP 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管理系统: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2.物料需求计划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MRP)指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产品构成进行管理,借助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及系统对客户订单,在库物料,产品构成的管理能力,实现依据客户订单,按照产品结构清单展开并计算物料需求计划。
实现减少库存,优化库存的管理目标。
3.物料需求计划II物料需求计划II(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II,MRP II)指在企业技术、管理和经济上有效地建立起来的一个过程,贯穿于市场经销、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生产计划、物资供应、生产作业与控制、仓储管理和财务成本等环节。
4.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指从原材料采购直到产成品销售,供应链管理设计、计划、控制可能因素并同时协调与优化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着重供应商、制造商、批发零售商以及服务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协调处理。
5.BPR业务流程重组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BPR)指运用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大幅度改善业务流程绩效的革命性方法。
ERP的六大核心思想
![ERP的六大核心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f0e92d04de80d4d8d15a4fba.png)
ERP系统中的计划体系主要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流需求计划、能力计划、采购计划、销售执行计划、利润计划、财务预算和人力资源计划等,而且这些计划功能与价值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另一方面,ERP系统通过定义事务处理(Transaction)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在事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从而实现了根据财务资金现状,可以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并进一步追溯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和实时做出决策。
“以人为本”的竞争机制
近年来,许多企业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笔者不禁要问,什么叫“以人为本”?是不是企业以人为主导作用,就叫做“以人为本”?这种解释应该没有错误,但太笼统,会给企业员工造成模糊不清的认识。ERP的管理思想认为,“以人为本”的前提是,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竞争机制,仅靠员工的自觉性和职业道德是不够的。因此,应首先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竞争机制,在此基础上,给每一个员工制定一个工作评价标准,并以此作为对员工的奖励标准,使每个员工都必须达到这个标准,并不断超越这个标准,而且越远越好。随着标准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也必然跟着提高。这样“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就不会成为空泛的教条。
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借助IT技术,ERP系统得以将很多先进的管理思想变成现实中可实施应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但如果ERP一味固守原有的管理思想,只停留在企业内部流程的管理上,将不能适应电子商务时代资源优化及企业间协同发展的需要。由于IT技术与现代管理思想的不断发展,业内有些人士认为ERP过时了,CRM将应运而生,并有取代ERP之势。实际上,CRM的价值在于突出了客户服务与支持、销售管理、营运管理等方面的重要性,它完全可以被视为广义ERP系统的一部分,两者完全可以形成无缝的闭环系统,为企业在电子商务时代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什么是ERP、mrp
![什么是ERP、mrp](https://img.taocdn.com/s3/m/926a987b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5.png)
什么是ERP、mrp什么是ERP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提供决策运⾏⼿段的管理平台。
ERP系统集中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於⼀⾝,成为现代企业的运⾏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存、发展的基⽯。
进⼀步地,我们可以从管理思想、软件产品、管理系统三个层次给出它的定义:1.是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er Group Inc.提出的⼀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基础上进⼀步发展⽽成的⾯向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管理思想;2.是综合应⽤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向对象技术、图形⽤户界⾯、第四代语⾔(4GL)、⽹络通讯等信息产业成果,以ERP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3.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物⼒、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具体来讲,ERP与企业资源的关系、ERP的作⽤以及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的关系等可以表述如下:1. 企业资源与ERP⼚房、⽣产线、加⼯设备、检测设备、运输⼯具等都是企业的硬件资源,⼈⼒、管理、信誉、融资能⼒、组织结构、员⼯的劳动热情等就是企业的软件资源。
企业运⾏发展中,这些资源相互作⽤,形成企业进⾏⽣产活动、完成客户订单、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企业价值的基础,反映企业在竟争发展中的地位。
ERP系统的管理对象便是上述各种资源及⽣产要素,通过ERP的使⽤,使企业的⽣产过程能及时、⾼质地完成客户的订单,最⼤程度地发挥这些资源的作⽤,并根据客户订单及⽣产状况做出调整资源的决策。
2. 调整运⽤企业资源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便是合理调整和运⽤上述的资源,在没有ERP这样的现代化管理⼯具时,企业资源状况及调整⽅向不清楚,要做调整安排是相当困难的,调整过程会相当漫长,企业的组织结构只能是⾦字塔形的,部门间的协作交流相对较弱,资源的运⾏难於⽐较把握,并做出调整。
erp课后答案
![erp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c43ec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d.png)
第一章1、ERP MRP MRP2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是以物料计划人员或存货管理人员为核心的物料需求计划体系,它的涵盖范围仅仅为物料管理这一块。
主要用于非独立性需求(相关性需求)性质的库存控制,是一种保证既不出现短缺,也不积压库存的计划方法。
MRP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编制生产与实行控制的系统,它不仅是一种新的计划管理方法,而且也是一种新的组织生产方式。
MRP的出现和发展,引起了生产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变革。
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MRPII),它是对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资源进行有效计划的一整套生产经营管理计划体系,是一种计划主导型的管理模式。
MRPII 是闭环MRP的直接延伸和扩充,是在全面继承MRP和闭环MRP基础上,把企业宏观决策的经营规划、销售/分销、采购、制造、财务、成本、模拟功能和适应国际化业务需要的多语言、多币制、多税务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接口等功能纳入,形成的一个全面生产管理集成化系统。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它是当今最先进的一种企业管理模式,在体现先进企业管理理论的同时,也提供了企业信息化集成的最佳解决方案它把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统一起来进行管理,以求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MRPⅡ是以MRP为核心,覆盖企业生产活动所有领域、有效利用资源的生产管理思想和计算机管理系统。
它解决了企业物料供需信息集成,但是还没有说明企业的经营效益。
MRP Ⅱ同MRP的主要区别就是它运用管理会计的概念,用货币形式说明了执行企业“物料计划”带来的效益,实现物料信息同资金信息集成。
衡量企业经营效益首先要计算产品成本,产品成本的实际发生过程,还要以2、ERP的核心管理思想?ERP的核心管理思想是供需链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RP的管理思想MRP是ERP的核心功能只要是"制造业",就必然要从供应方买来原材料,经过加工或装配,制造出产品,销售给需求方,这也是制造业区别于金融业、商业、采掘业(石油、矿产)、服务业的主要特点。
任何制造业的经营生产活动都是围绕其产品开展的,制造业的信息系统也不例外,MRP就是从产品的结构或物料清单(对食品、医药、化工行业则为"配方")出发,实现了物料信息的集成——一个上小下宽的锥状产品结构:其顶层是出厂产品,是属于企业市场销售部门的业务;底层是采购的原材料或配套件,是企业物资供应部门的业务;介乎其间的是制造件,是生产部门的业务。
如果要根据需求的优先顺序,在统一的计划指导下,把企业的"销产供"信息集成起来,就离不开产品结构(或物料清单)这个基础文件。
在产品结构上,反映了各个物料之间的从属关系和数量关系,它们之间的连线反映了工艺流程和时间周期;换句话说,通过一个产品结构就能够说明制造业生产管理常用的"期量标准"。
MRP主要用于生产"组装"型产品的制造业,如果把工艺流程(工序、设备或装置)同产品结构集成在一起,就可以把流程工业的特点融合进来。
通俗地说,MRP是一种保证既不出现短缺,又不积压库存的计划方法,解决了制造业所关心的缺件与超储的矛盾。
所有ERP软件都把MRP作为其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块,MRP是ERP系统不可缺少的核心功能。
MRPⅡ是ERP的重要组成MRP解决了企业物料供需信息集成,但是还没有说明企业的经营效益。
MRPⅡ同MRP的主要区别就是它运用管理会计的概念,用货币形式说明了执行企业"物料计划"带来的效益,实现物料信息同资金信息集成。
衡量企业经营效益首先要计算产品成本,产品成本的实际发生过程,还要以MRP系统的产品结构为基础,从最底层采购件的材料费开始,逐层向上将每一件物料的材料费、人工费和制造费(间接成本)累积,得出每一层零部件直至最终产品的成本。
再进一步结合市场营销,分析各类产品的获利性。
MRPⅡ把传统的帐务处理同发生帐务的事务结合起来,不仅说明帐务的资金现状,而且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例如将体现债务债权关系的应付帐、应收帐同采购业务和销售业务集成起来、同供应商或客户的业绩或信誉集成起来、同销售和生产计划集成起来等,按照物料位置、数量或价值变化,定义"事务处理(Transaction)",使与生产相关的财务信息直接由生产活动生成。
在定义事务处理相关的会计科目之间,按设定的借贷关系,自动转帐登录,保证了"资金流(财务帐)"同"物流(实物帐)"的同步和一致,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料信息的状况,便于实时做出决策。
ERP是一个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它必然体现物流信息同资金流信息的集成。
传统的MRPⅡ系统主要包括的制造、供销和财务三大部分依然是ERP系统不可跨越的重要组成。
所以,MRPⅡ的信息集成内容既然已经包括在ERP系统之中,就没有必要再突出MRPⅡ。
形象地说,MRPⅡ已经"融化"在ERP之中,而不是"不再存在"。
总之,从管理信息集成的角度来看,从MRP到MRPⅡ再到ERP,是制造业管理信息集成的不断扩展和深化,每一次进展都是一次重大质的飞跃,然而,又是一脉相成的。
那么,ERP同MRPⅡ的区别是什么呢?世界经济形势、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都是在不断发展的。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形成,以面向企业内部信息集成为主的MRPⅡ系统已不能满足企业多元化(多行业)、跨地区、多供应和销售渠道的全球化经营管理模式的要求。
进入90年代,随着网络通信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一些跨国经营的制造企业开始朝着更高的管理信息系统层次——ERP迈进。
需要再次指出的是——MRPⅡ不是"过时了",而是"不够了",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求了。
ERP是由美国加特纳公司(Gartner Group Inc.)在90年代初首先提出的,那时的ERP概念的报告,还只是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供需链管理,推论各类制造业在信息时代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变革;当时,Internet的应用还没有广泛普及。
随着实践和发展,E RP至今已有了更深的内涵,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特点,也是ERP同MRPⅡ的主要区别:1. ERP是一个面向供需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的管理信息集成。
ERP除了传统MRPⅡ系统的制造、供销、财务功能外,在功能上还增加了支持物料流通体系的运输管理、仓库管理(供需链上供、产、需各个环节之间都有运输和仓储的管理问题);支持在线分析处理(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OLAP)、售后服务及质量反馈,实时准确地掌握市场需求的脉搏;支持生产保障体系的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设备维修和备品备件管理;支持跨国经营的多国家地区、多工厂、多语种、多币制需求;支持多种生产类型或混合型制造企业,汇合了离散型生产、流水作业生产和流程型生产的特点;支持远程通信、Web / Internet / Intranet / Extranet、电子商务(E-commerce、E-business)、电子数据交换(EDI);支持工作流(业务流程)动态模型变化与信息处理程序命令的集成。
此外,还支持企业资本运行和投资管理、各种法规及标准管理等。
事实上,当前一些ERP软件的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制造业的应用范围,成为一种适应性强、具有广泛应用意义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但是,制造业仍然是ERP系统的基本应用对象。
2. 采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最新成就。
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是ERP同MRPⅡ的又一个主要区别。
ERP系统除了已经普遍采用的诸如图形用户界面技术(GUI)、SQL结构化查询语言、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面向对象技术(OOT)、第四代语言/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客户机/服务器和分布式数据处理系统等等技术之外,还要实现更为开放的不同平台互操作,采用适用于网络技术的编程软件,加强了用户自定义的灵活性和可配置性功能,以适应不同行业用户的需要。
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使ERP 系统得以实现供需链管理的信息集成。
3. ERP系统同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称BPR)是密切相关的。
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和实时性,扩大了业务的覆盖面和信息的交换量,为企业进行信息的实时处理、作出相应的决策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为了使企业的业务流程能够预见并响应环境的变化,企业的内外业务流程必须保持信息的敏捷通畅。
正如局限于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是不可能实时掌握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动态一样,多层次臃肿的组织机构也必然无法迅速实时地对市场动态变化做出有效的反应。
因此,为了提高企业供需链管理的竞争优势,必然会带来企业业务流程、信息流程和组织机构的改革。
这个改革,已不限于企业内部,而是把供需链上的供需双方合作伙伴包罗进来,系统考虑整个供需链的业务流程。
ERP系统应用程序使用的技术和操作必须能够随着企业业务流程的变化而相应地调整。
只有这样,才能把传统MRPⅡ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应变性(Active)"上升为ERP系统通过网络信息对内外环境变化的"能动性(Proactive)"。
BPR的概念和应用已经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与需求市场和供应市场整个供需链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的重组。
ERP侧重于各种管理信息的集成,而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侧重于技术信息的集成,它们之间在内容上有重叠但又是互补的关系。
制造业是否实现ERP系统,什么时候实现,取决于企业的性质、规模以及发展和经营战略的需要。
但是不论如何,都应从ERP的高度来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
作为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从实施MRPⅡ入手,仍然是绝大多数企业必要和可行的方案。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ERP的核心管理思想是供需链管理。
供需链按原文Supply Chain直译是"供应链",但实质上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含有"供"与"需"两方面的双重含义,"供"与"需"总是相对而言、相伴而生的;国外也称Demand/Supply Chain。
在市场经济下,供应总是因为有了需求才发生的,没有需求,何谈供应?因此,译为供需链更为确切。
作为供应系统,通常是指Logistics(后勤体系)的内容,后勤体系是"从采购到销售",而供需链是"从需求市场到供应市场"。
以集成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著称的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协会(APICS)从1997年起,将生产与库存管理资格(CPIM)考试增加了供需链管理的内容,并在7个主题中列为第一(其余主题依次为:库存管理,JIT,主计划,物料需求计划,生产作业控制,系统与技术),说明其重要性。
供需链管理的考试内容有四个方面:1. 经营范围的概念:供需链的要素;运作环境;财务基础;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准时制生产(JIT);全面质量管理(TQM);MRPⅡ、JIT及TQM之间的关系。
2. 需求计划:市场驱动;客户期望与价值的定义;客户关系;需求管理。
3. 需求与供应的转换:设计;能力管理;计划;执行与控制;业绩评价4. 供应:库存;采购;物资分销配送系统。
从以上考试内容可以看出供需链管理思想的重点,它兼顾"供"与"需"两方面的环境。
企业为了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先要有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客户,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原材料和配套件以及协作件的供应商。
企业同其销售代理、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已不再简单地是业务往来对象,而是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是现代管理观念的重大转变。
这种合作伙伴关系组成了一个企业的供需链,是"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的核心思想。
当遇到有特定的市场和产品需求时,企业的基本合作伙伴不一定能满足这类新产品开发生产的要求,这时,企业会组织一个由特定的供应和销售渠道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的供需链,形成"动态联盟"(或称"虚拟工厂"),把供应和协作单位(包括产品研究开发)看成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同步工程",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入市场,这是"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的核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