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论文:工伤保险的预防功能及其实现

合集下载

工伤预防和工伤保险

工伤预防和工伤保险

工伤预防和工伤保险工伤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导致的意外伤害或职业病,给受害者和企业都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因此,加强工伤预防和做好工伤保险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加强工伤预防意识,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生产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减少因设备故障引发的工伤事故。

其次,完善工伤保险制度,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为职工购买工伤保险,一旦发生工伤事故,能够及时足额地给予受害者工伤医疗补偿和伤残赔偿。

同时,要加强对工伤保险的宣传和解释工作,让职工了解工伤保险的相关政策和保障范围,增强他们的安全保障意识。

此外,要加强对工伤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及时发现事故隐患,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对于已经发生的工伤事故,要及时对受害者进行医疗救治,并依法进行工伤认定和赔偿,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最后,要加强对工伤预防和保险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工伤事故统计和报告制度,定期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工伤预防和保险工作的有效实施。

总之,工伤预防和工伤保险工作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是企业的合法权益。

只有加强工伤预防和做好工伤保险工作,才能有效降低工伤事故的发生率,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希望各企业能够高度重视工伤预防和保险工作,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工伤预防与工伤保险

工伤预防与工伤保险

工伤预防与工伤保险工伤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意外事故或职业病导致的身体损伤或健康损害。

工伤不仅给受害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也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不小的负担。

因此,预防工伤和建立健全的工伤保险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预防工伤是关键。

企业应该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对危险作业的监督和管理。

同时,企业也应该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具,确保员工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

另外,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也是预防工伤的重要举措。

其次,建立健全的工伤保险制度也是至关重要的。

工伤保险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制度,对于减轻受害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保障其基本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和企业应该共同为建立健全的工伤保险制度而努力,确保受害者能够及时得到合理的医疗救助和经济补偿。

此外,加强工伤事故的监测和统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工伤事故的监测和统计,可以及时了解各行业、各企业的工伤情况,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从而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

最后,要加强对工伤受害者的康复和帮扶工作。

对于因工伤导致的伤残或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应该给予必要的康复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重建信心。

同时,对于因工伤去世的劳动者,要给予其家庭必要的经济帮助,让他们能够渡过难关。

总之,预防工伤和建立健全的工伤保险制度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各方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完善工伤保险制度,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工伤保险预防

工伤保险预防

工伤保险预防工伤保险是指为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导致身体受伤或患病,造成伤残或死亡而支付一定医疗费用、伤残赔偿金或死亡补助金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的核心目标是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

因此,预防工伤事故是工伤保险的基础和关键。

首先,企业应加强工伤事故隐患排查。

隐患排查是预防工伤事故的前提和基础。

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巡检制度,对工作环境、工作设施、作业程序等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

同时,还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其次,加强职业健康监测和预防。

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病防护措施,并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通过监测和预防职业病,可以减少工人因职业健康问题而受伤或患病的风险。

再次,加强管理控制和培训。

企业应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应急能力,减少工人操作不当、违规行为等因素引发的工伤事故。

此外,加强对特殊岗位的管控和防范。

某些特殊岗位,如高空作业、高温作业、化学品操作等,存在较高的工伤风险。

对于这些岗位,企业应加强技术要求和操作规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对员工进行特殊岗位的安全培训。

最后,加强工伤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一旦发生工伤事故,企业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并尽快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通过事故调查,可以找出事故原因和责任人,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综上所述,工伤保险的预防工作是保障职工权益、减少劳动争议、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从源头上排查隐患,加强预防措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同时加强特殊岗位的管控和防范,确保工伤事故的最小化发生。

只有做好工伤保险的预防工作,才能真正保护职工的权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工伤预防工伤保险论文

工伤预防工伤保险论文

工伤预防工伤保险论文一、引言工伤是指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的身体伤害、职业病和意外伤害,它是工作环境和职业安全的重要指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增加,工作场所安全方面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显著。

因此,有效的预防工伤和保护工人的权益非常重要。

同时,工伤保险法的实施也成为保护劳动者利益的法律保障。

因此,本文将探讨工伤预防和工伤保险的必要性和实施效果。

二、工伤预防的必要性为什么需要工伤预防呢?因为它具有以下的必要性:1、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工伤预防旨在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避免因工作而受到伤害。

在工作中,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不容易发现,如果没有及时的预防措施,工人的身体很容易受到伤害,甚至会导致生命危险,这个时候,就需要工伤预防来保护工人。

2、减少人力资源的流失工伤导致工人的健康状况恶化,无法继续工作,甚至无法承担日常生活所需的花费,这会导致严重的人力资源流失。

进行工伤预防,能够减少工人的伤害,从而减少流失人力资源的数量,保持生产力。

3、节省成本在发生工伤后,雇主需要承担治疗费用、丧失工作能力的补偿、雇佣新员工等费用,而这些费用的支出会削弱公司的财务实力,因此,进行工伤预防,能够避免这些额外的支出。

三、工伤预防的实施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工伤预防的实施方法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通用的措施:1、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如果工人对潜在的危险因素没有充分的了解,那么发生工伤的风险就会变得非常大。

所以公司应该向工人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告诉他们如何发现并避免潜在的危险因素。

这个训练应该始终受到关注,并且需要保持更新,以确保工人的安全意识始终保持强烈。

2、引进必要的设备和工具在工业生产中,需要许多设备和工具来协助工人完成任务,这些设备和工具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避免安全隐患。

如果设备或工具使用不当,会给工人带来极大的危险,甚至导致工伤事故的发生。

因此,引进必要的设备和工具,有助于提高工人的安全。

3、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和有序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和有序,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够避免工人摔倒、电器短路等事故的发生。

工伤保险预防机制实践

工伤保险预防机制实践

工伤保险预防机制实践工伤保险是保障员工因工作引起的意外伤害或职业病而发生的医疗费用、伤残赔偿金、生活补助金等费用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为了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权益,各国都建立了工伤保险预防机制。

本文将介绍工伤保险预防机制的实践情况及其效果。

一、政府宣传教育政府在工伤保险预防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宣传工伤保险的相关知识,如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上宣传、组织开展工伤保险知识讲座等。

政府还会发布相关法规和政策,明确企业的责任和义务,推动工伤保险预防工作的开展。

二、企业责任落实企业作为工伤保险预防机制的主体之一,也需承担相应的责任。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工伤保险制度,并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企业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生产设备,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与健康。

三、职工参与合作职工积极参与工伤保险预防机制的实践对于保护自身权益至关重要。

职工应接受相关培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职工还应积极配合企业进行安全检查,并及时报告危险情况或隐患,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四、建立监管体系在工伤保险预防机制中,监管机构发挥着重要作用。

监管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企业按照法规和政策进行工伤保险工作。

监管机构还应定期发布工伤保险事故的统计数据,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升工伤保险预防工作的效果。

五、效果评估与改进工伤保险预防机制的实践需要定期进行评估与改进。

相关部门应对工伤保险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

评估结果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进一步提高工伤保险预防机制的效果。

工伤保险预防机制的实践在各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它不仅减少了工伤事故的发生,保障了职工的权益,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和竞争力。

今后,我们应继续加强工伤保险预防机制的实践,进一步提升职工的安全保障水平。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将工伤保险预防机制落到实处,才能更好地保障员工的权益,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工伤保险如何预防和处理职业病

工伤保险如何预防和处理职业病

工伤保险如何预防和处理职业病在职场中,职业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健康问题。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和促进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各国纷纷建立了工伤保险制度。

本文将重点探讨工伤保险在预防和处理职业病方面的作用和方法。

一、职业病的危害职业病是由于特定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因素引起的疾病。

长期暴露在有害物质、高温、高压等工作环境中,劳动者易受到职业病的侵害。

常见的职业病有尘肺病、职业性气管炎、职业性皮肤病等。

职业病的危害不仅给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而且也给个人和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二、工伤保险的重要性工伤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水平,并为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提供相应的赔偿和救助。

工伤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预防和处理职业病、维护劳动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三、预防职业病的措施1. 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评估通过对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2. 完善工作场所的安全设施和保护措施在工作场所合理配置安全设施,提供有效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头盔、口罩等,减少劳动者暴露在有害环境中的机会。

3. 加强劳动者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使其具备自我保护能力。

4. 健全职业病防治,提供就医和康复服务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体系,提供及时、有效的就医和康复服务,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四、处理职业病的步骤1. 及时报告和诊断职业病当劳动者出现可疑职业病症状时,应立即向单位上报,并尽快就医进行确诊。

2. 提起工伤保险赔偿申请患者应向所在单位提出工伤保险赔偿申请,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诊断证明、工作证明等。

3. 工伤认定和赔偿经过相关部门的工伤认定程序后,确定工伤性质和等级,并根据相应的赔偿标准给予赔偿。

4. 康复治疗和职业安置职业病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职业安置,调整工作环境或转岗等。

工伤保险制度论文

工伤保险制度论文

工伤保险制度论文一、引言工伤保险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保险制度,其作用在于保障工人在劳动期间因意外事故受到伤害时获得抚慰金和医疗费用。

然而,尽管该制度的意义重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劳动方式的多样化,该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制度背景、制度的优缺点、待改进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二、制度背景1. 工伤保险制度的概念和意义工伤保险制度是一种社会保险,以支持在工作过程中有工伤发生的员工。

其核心目的是为了改善生命更坏的工人的经济状况,使他们在发生意外事故时得到应有的医疗费用和抚慰金。

工伤保险制度的推行有利于保护工人的权益,同时也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2. 工伤保险制度的历史工伤保险制度源于19世纪的欧洲,最初目的是为了保护在工作场所背负人身伤害风险的工人。

1908年英国通过了第一个工伤保险法案,随后该制度在各国得到普遍实行。

中国的工伤保险制度则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最初只是面向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经过多年的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项全民社会保险制度。

三、制度的优缺点1. 优点(1)丰富了劳保制度:该制度的推行丰富了我国的劳保制度,并实现了国家和社会对工人权益的保护和关心。

(2)提高了工人的社会地位:工伤保险制度的实现,不仅使工人在工作中获得安全保障,还有助于提高其社会地位和认可度。

(3)对企业经营有利:该制度的实行有利于企业的稳定运营,降低了经营风险,并使企业的生产管理更加规范和安全。

2.缺点(1)亏损风险:由于工伤保险的理赔经费全部来自社会保险基金,企业和工人所缴纳的保费远远无法承担全部理赔费用,因此社会保险基金存在较大亏损风险。

(2)缺乏实质性帮助:虽然该制度提供抚慰金和医疗费,但仍不能解决受伤工人的长期生计问题,缺乏实质性的帮助。

(3)管理不规范:由于当前工伤保险制度管理混乱,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造成了部分工人和企业的不公平待遇。

四、待改进的问题1.多元化的劳动方式对制度改革提出挑战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劳动合同范围已经扩大到手工业、家庭服务等行业,传统的工伤保险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劳动生态的需求,需要加强制度更新改革,在制度框架上进行创新,使之适应劳动力的现代化进程。

对工伤保险和工伤预防相结合研究

对工伤保险和工伤预防相结合研究

对工伤保险和工伤预防相结合研究工伤保险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它为受到工作伤害的劳动者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帮助其应对医疗费用和工伤造成的损失。

对工伤保险和工伤预防相结合研究的重要性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工伤预防是防止和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它不仅能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还能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对工伤保险和工伤预防相结合研究的具体措施和效果还需要不断的探讨和实践。

工伤预防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协作。

在工伤预防过程中,企业、政府和个人都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企业需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章,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政府需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执法,加大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度。

个人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如何将工伤保险和工伤预防相结合,推动两者的良性互动,提升工伤保险和工伤预防的效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应加强对工伤预防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增强安全意识。

建立健全的工伤预防体系,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力度,推动企业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应加大对工伤事故的赔偿力度,提高受伤员工的工伤保险待遇,增强其安全保障感。

应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工伤保险和工伤预防相结合的研究和实践,推广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和做法,提高企业对工伤保险和工伤预防的认识,促进两者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工伤保险和工伤预防相结合研究的关键在于整合资源,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工伤保险和工伤预防工作的深入开展。

工伤保险是对受伤员工的一种经济赔偿,而工伤预防则是从根本上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两者相结合,可以为企业和员工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

在推动工伤保险和工伤预防相结合研究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携手合作,形成合力,共同为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而努力。

我国工伤保险预防机制的实践分析

我国工伤保险预防机制的实践分析

我国工伤保险预防机制的实践分析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伤事故频发已经成为我国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工伤事故,我国不断完善工伤保险预防机制,力求降低工伤事故的发生率和减轻劳动者因工伤而造成的损失。

本文将结合我国工伤保险预防机制的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工伤保险预防机制的建立我国工伤保险预防机制的建立源自政府对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高度重视,也是对工伤事故频发的现实情况做出的积极应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和《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为工伤保险预防机制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依据,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我国出台了《安全生产法》,明确了各级政府和企业对安全生产的责任,并将工伤保险预防纳入了全面安全生产责任制之中。

2.建立工伤事故报告和调查制度。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工伤保险所报告工伤事故,并接受调查。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工伤事故的隐患,有效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

3.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

政府和用人单位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用人单位的安全管理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

1.工伤保险预防机制的实践突出了预防为主的原则。

《工伤保险条例》明确提出了“预防为主,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强调了预防措施对工伤保险工作的重要性。

我国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工伤事故报告和调查、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有力地减少了工伤事故的发生。

2.工伤保险预防机制的实践加强了用人单位的安全责任。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确保劳动者的安全健康。

这一措施对用人单位形成了有效的约束和监督,使得用人单位更加重视安全生产,有效预防了工伤事故的发生。

3.工伤保险预防机制的实践促进了全社会的安全意识。

政府和用人单位在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劳动者的安全防范意识得到了提高,用人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度明显提高。

工伤保险如何预防和处理职业伤害

工伤保险如何预防和处理职业伤害

工伤保险如何预防和处理职业伤害工伤保险是一种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保险制度,它提供了一种经济保障,以弥补因工作引起的事故或职业疾病而导致的医疗、伤残和死亡的损失。

预防和处理职业伤害是工伤保险制度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工伤保险如何预防和处理职业伤害,并提出一些相关的实用建议。

一、预防职业伤害的重要性预防职业伤害是确保劳动者健康与安全的基本前提。

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职业伤害的发生率,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减少经济损失和社会成本。

因此,预防职业伤害不仅仅是对劳动者的保护,也是对整个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二、预防职业伤害的策略1.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供全面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对于预防职业伤害至关重要。

雇主应该向员工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以便他们了解和掌握正确的劳动保护知识和技能。

此外,应该定期组织安全演习和紧急逃生训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和自救能力。

2.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对于预防职业伤害至关重要。

雇主应该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职工的工作条件符合安全标准。

同时要加强职业病防治,减少有害因素对员工的影响。

例如,安装通风设备、戴防护用品等,有效降低职业病发生的风险。

3.推行科学的工作安排合理的工作安排对于预防职业伤害起到重要的作用。

避免劳动强度过大、超时工作和连续作业等,降低劳动者疲劳和身体损伤的风险。

此外,提供必要的休息和休假制度,以促进劳动者身心健康。

三、处理职业伤害的流程1.就医治疗和休假一旦发生职业伤害,受伤员工应及时就医治疗,并向雇主报告。

雇主负责为受伤员工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障,并根据伤情情况给予适当的休假安排。

同时,员工也应积极配合医疗机构的治疗和康复计划。

2.报案和调查雇主在受到员工工伤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并向相关部门报案。

调查的目的是确定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3.赔偿和保险理赔根据工伤保险制度,受伤员工有权获得相应的赔偿和保险理赔。

工伤保险论文

工伤保险论文

工伤保险论文工伤保险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保险制度,用于保障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或职业病的风险。

它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将从工伤保险的定义、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工伤保险的定义工伤保险是指在用人单位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发生意外伤害或职业病,造成死亡、伤残或劳动能力丧失,由用人单位按一定标准支付医疗费、伤残补助金、丧失劳动能力补助金、死亡抚恤金等费用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旨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缓解工伤带来的经济负担,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伤保险的作用工伤保险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劳动者权益:工伤保险为劳动者提供了一种保障,当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或职业病时,可以享受到一定的医疗费用、伤残补助金等费用,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2. 提高用人单位安全生产意识:工伤保险对用人单位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促使他们加强安全生产措施,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只有保证安全生产,才能为劳动者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3.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伤保险的实施使劳动者在面临工伤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救助,缓解了劳动者的经济压力,减少了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发生,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三、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法尽管工伤保险制度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标准不够统一: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工伤保险标准存在差异,导致一些劳动者在得到保障方面存在不公平现象。

解决方法应该是建立统一的工伤保险标准,从而提高保障的公平性。

2. 执法力度不够强力:一些用人单位在工伤保险方面存在违法行为,不给予劳动者应有的保险赔偿。

政府应该加大对工伤保险的执法力度,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障。

3. 行业职业风险评估不足:一些行业存在较高的职业风险,但是目前的职业风险评估不够科学,导致一些劳动者在工作时暴露在危险环境中。

工伤预防工伤保险论文

工伤预防工伤保险论文

工伤预防工伤保险论文一工伤预防的资金和科技保障1工伤预防的资金投入德国工伤保险同业公会不但设有专门的机构进行工伤预防管理,而且对事故预防的投入也是逐年提高。

工伤预防的资金支付可以用于有利于工伤预防的一切方面,包括培训、事故预防规章的制定和出版相关的出版物、事故预防人员和物资的支出、用于应急救治的职业安全健康服务,等等。

根据德国同业公会统计,德国工伤保险用于工伤预防的支出在10年前就已经超过了用于工伤赔偿和急救的支出。

在2021年全德国法定工伤保险125.29亿欧元的总支出中,用于工伤赔偿和急救的费用占6.8%,用于工伤预防费用则达7.1%。

此后的十年间,德国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结构一直保持了这样的态势:工伤预防费用在基金支出中一直占有最高的比例,高于赔偿和急救费用。

之所以将工伤预防置于首要地位,是因为工伤预防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工伤救治、赔偿和康复的费用,可以减少长期的伤残待遇支付;劳动者也不会因为工伤或职业病退出劳动领域而继续作为工伤保险受保者;保证了工伤保险供款和基金的充足性,达到了制度的良性循环,这是提高制度运行效率的治本之策。

由此可见,德国工伤保险对工伤预防的重视,是源于对制度规律和制度根基的深刻认知,是源于对制度本质的把握。

图1反映了近三十年来德国法定工伤保险制度中工伤预防费用的支出趋势,可以看出德国工伤预防的基金支付趋势及其在制度中日益提升的地位。

还应指出的是,工伤预防支出仅仅是工伤保险管理机构即同业公会用于工伤预防的费用支出,而对于同业公会的会员单位——企业而言,还必须依法采取工伤预防措施。

而各用人单位用于工伤预防的支出通常都大于同业公会的支出。

可见,德国工伤保险的制度效果并不是“上天的恩赐”,而是源于同业公会及用人单位对工伤预防“不计成本”的投入,而这都是建立在追求零工伤的建制理念之上。

2科研和制度执行力的保障从法制建设到科学研发、从制度建设到环节落实,预防优先都具有充分的体现。

除直接的工伤预防支出(包括企业安全检查、职业安全咨询、劳动者安全培训等措施)外,同业公会还花巨资在工伤预防科学研究上,对职业安全标准与工伤预防科学研究的投入毫不吝惜。

工伤保险的论文

工伤保险的论文

工伤保险的论文工伤保险是一种国家和社会为雇员提供的一种针对工伤所设立的社保制度。

其目的是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预防工伤的发生,减少工伤的伤害,并为工伤员工提供相应的赔偿和医疗救助。

本文将探讨工伤保险的定义、发展、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工伤保险是指在工作中因意外事故或职业病导致劳动者身体上的损害或健康状况下降,由工伤保险制度向其提供医疗治疗费用、伤残津贴、生活护理津贴和丧葬补助等各种保障和赔付。

工伤保险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欧洲工业革命时期。

工业化进程中,工人在危险的工作环境下工作,容易发生事故。

为了保障工人的权益,工伤保险制度应运而生。

工伤保险在国际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相应的工伤保险制度,如德国的工伤保险和意大利的意外事故保险。

这些制度通过法定措施,为工人提供了全面的保护措施,并加以监管和执行。

通过这些制度的支持,劳动者可以免于承担意外事故和职业病造成的经济负担,获得及时的医疗保健服务,并获得合理的经济赔偿。

工伤保险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工伤保险可以减轻工人和雇主的经济负担。

对于工人来说,遭受工伤意味着可能失去工作能力,无法继续工作,并可能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

而对于雇主来说,工伤事故不仅会增加劳动力成本,而且会对企业的声誉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通过工伤保险的赔付,可以减轻这些经济和社会负担。

其次,工伤保险可以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安全意识。

由于工伤保险可以为工人提供赔偿和医疗救助,使其更加放心和安全地从事工作。

同时,工伤保险还要求雇主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设备,并强调防范和预防工伤的重要性。

这促使雇主更加重视和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降低工伤的发生率。

然而,工伤保险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工伤保险涉及大量的理赔和医疗费用,管理和监管难度较大。

一些不法分子可能利用工伤保险来进行骗保行为,对制度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构成威胁。

其次,一些制度设计的不合理也限制了工伤保险的发展。

工伤与工伤保险的论文

工伤与工伤保险的论文

工伤与工伤保险的论文
工伤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导致的意外伤害或职业病。


伤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旨在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发生意外伤
害或职业病时的权益,提供相应的经济补偿和医疗救助。

首先,工伤保险的建立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在现代社会,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日益复杂,工伤事故时有发生。

如果
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劳动者一旦发生工伤,将面临经济困境和医
疗困境。

因此,建立健全的工伤保险制度,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
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工伤保险的实施可以促进企业安全生产。

根据工伤保险制度,企业需要支付工伤保险费用,这也就意味着企业需要对员工的安全
生产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和监督。

只有保障了员工的安全,企业才
能避免因工伤事故而导致的经济损失,同时也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
极性和生产效率。

另外,工伤保险的实施也可以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在工伤保险制度下,一旦发生工伤,劳动者可以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和医疗救助,
这有助于减轻劳动者和其家庭的经济负担,保障其基本生活。

同时,这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避免因工伤而导致的不公平现象
的发生。

总之,工伤与工伤保险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

建立健全的工伤保险制度,不仅可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促进企业安全生产,还可以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因此,我们
应该不断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加强对工伤问题的预防和管理,共同
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劳动者的全面保障,推动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工伤保险 工伤预防

工伤保险 工伤预防

工伤保险工伤预防
工伤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的意外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所致的身体损害,是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所遭受的伤害。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实行了工伤保险制度,对工伤进行了保障和预防。

首先,工伤保险制度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之一。

工伤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是国家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时能够得到及时治疗和合理补偿而建立的一项制度。

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时,可以通过工伤保险获得相应的医疗费用、康复费用、工亡抚恤金等各项补偿。

这为劳动者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其次,工伤预防是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

工伤预防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工伤预防包括从源头上预防、全过程预防和终端控制等多方面措施。

首先,要从工作环境上进行预防,采取各种安全防护措施,保障劳动者在安全的工作环境中工作。

其次,要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最后,要加强对职业病的防控,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职业病。

总之,工伤保险和工伤预防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

通过健全的工伤保险制度和有效的工伤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希望各个企业和社会各界能够重视工伤保险和工伤预防工作,共同为劳动者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工伤保险如何预防工伤

工伤保险如何预防工伤

工伤保险如何预防工伤工伤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意外事故或职业病导致的身体损伤或健康损害。

工伤不仅给受害者带来身体和心理的痛苦,也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不小的负担。

因此,预防工伤是非常重要的。

而工伤保险作为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为工伤职工提供经济补偿和医疗保障,也应当积极参与工伤预防工作。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预防工伤呢?首先,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具,正确操作机械设备,学会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降低发生工伤的风险。

其次,加强安全管理。

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再次,加强劳动防护。

企业应当为员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具,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保障员工在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此外,加强对特殊岗位的管理。

对于一些高风险、高强度的特殊岗位,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确保员工的安全生产。

最后,建立健全工伤保险制度。

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为员工提供在工伤发生时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障,减轻员工因工伤而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员工的安全保障感和工作积极性。

总之,预防工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员工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面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安全管理、加强劳动防护、加强对特殊岗位的管理、建立健全工伤保险制度等措施的综合配合,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工伤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希望各方能够高度重视工伤预防工作,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工伤保险专项论文

工伤保险专项论文

工伤保险专项论文工伤保险是指雇主为职工在工作期间或者因工力行的损害而支付医疗费用、康复费用、护理费用等保障费用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的实施,旨在保障职工在工作期间所发生的工伤事故所引发的损失,使受害职工或其家属能够得到相应的赔偿和救助,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保护职工的权益。

工伤保险专项论文就是围绕工伤保险这个主题展开的一篇研究论文,对工伤保险制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探究其优缺点、实施问题以及相关政策的完善与发展方向等。

一篇700字的工伤保险专项论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工伤保险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介绍工伤保险的概念和作用,阐述工伤保险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

2. 工伤保险制度的现状分析。

对当前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参保人数、保障范围、保障水平等方面的数据和指标。

3. 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分析工伤保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职工参保率不高、鉴定标准不明确、赔偿额度偏低等,进一步挖掘问题的根源。

4. 政策建议和改革思路。

针对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改革思路,如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加强职工参保宣传等,以进一步提高工伤保险的覆盖率和保障水平。

5. 工伤保险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工伤保险制度的研究,分析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促进劳动力市场稳定、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等。

6. 工伤保险制度在其他国家的经验借鉴。

对比其他国家的工伤保险制度,分析其经验和做法,为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提供参考和借鉴。

综上所述,一篇700字的工伤保险专项论文可以从基本概念、现状分析、问题分析、政策建议、影响分析和国际经验等方面展开,力求全面深入地探讨工伤保险制度的相关问题。

工伤预防作用

工伤预防作用

工伤预防作用
工伤预防是保护劳动者健康的重要举措,它不仅关乎个人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发展。

工伤预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工伤预防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首先,工伤预防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健康水平。

工伤是由于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等因素导致的意外伤害,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而通过加强工伤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其次,工伤预防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工伤事故不仅给劳动
者带来伤害,也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一旦发生工伤事故,企
业不仅要承担赔偿责任,还会影响生产进度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因此,加强工伤预防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工伤预防有助于改善社会和谐稳定。

工伤事故的发生不仅给
劳动者和企业带来损失,也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通过加强工
伤预防,可以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总的来说,工伤预防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关系到劳动者的身
体健康,也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我们
应该高度重视工伤预防工作,加强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的监管和改善,为劳动者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浅议工伤预防

浅议工伤预防

浅议工伤预防
工伤预防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职工的身体健康和企业的生产安全。

在日常生产中,工伤事故时有发生,给企业和职工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因此,加强工伤预防,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要加强安全教育。

企业应该定期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让员工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只有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才能有效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

其次,要加强安全设施建设。

企业应该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如防护网、安全带、安全标识等,确保员工在工作时能够有一个安全的环境。

另外,定期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

再次,要加强安全管理。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要及时整改,确保员工的安全。

此外,要加强职业卫生保护。

企业应该加强对职业卫生的管理,定期进行职业卫生检测,确保员工的健康。

对于有毒、有害、高温、
高压等工作环境,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

最后,要加强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员工在突发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能力,减少事故损失。

总之,工伤预防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需要企业高度重视。

只有加强安全教育、安全设施建设、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保护和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才能有效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确保企业的生产安全。

希望企业能够重视工伤预防工作,为员工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伤保险论文:工伤保险的预防功能及其实现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工伤保险预防功能发挥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工伤保险预防功能对策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贵州金沙县新华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平顶山矿难爆炸事故......一起起安全事故,许多鲜活的生命瞬间陨灭。

面对如此惨痛的教训,除了对相关责任人依法处理外,更重要的是应该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安全生产的坚固防线。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具有四大功能:经济补偿、工伤预防、分散风险和工伤康复。

因此,工伤保险应该在预防工伤事故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更注重工伤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对预防功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国际经验和发展趋势告诉我们,重视工伤保险的预防功能,防患于未然,对于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有着重要意义。

一、工伤事故预防的理论分析工伤事故作为经济生活中的副产品,虽然其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事故的发生率与雇主、雇员等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之间却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关系。

因此,采取切实措施,强化工伤事故预防,对于降低事故发生率,防患于未然,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一项研究表明:在美国,发生工伤事故后,雇主仅仅负担所有直接和间接成本的11%(也就是其参加工伤保险缴纳的保险费),而80%由工人负担,另外的9%由纳税人负担。

对雇主来讲,其没有承担所有的工伤事故成本,而是将大部分成本转嫁给职工和社会,自己仅仅承担了很少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如果其重视并且投入一定资金用于事故预防,则成本由自己承担,而收益却由社会和职工分享,即预防事故的投入具有外部性,工伤事故的预防支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

从企业层面上说,如果依靠其自觉来实施对工伤事故的预防,可能会出现事故预防供给不足的问题。

因此,需要从制度层面上,强化企业对职业安全问题的重视,而工伤保险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世界发展趋势来看,存在着一种将工伤事故预防与工伤保险融合的趋势,在工伤保险中强调其预防功能。

通过工伤保险预防功能发挥,强化企业注重事故预防的动机。

世界上最早的有关工伤预防的工伤保险立法是1912年美国马塞诸萨州实施的工人工伤补偿立法,开始利用工伤补偿基金从事工伤预防。

不过,该法案的直接目的仍然是对工伤职工的补偿。

但是,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国开始重视工伤预防的重要作用,确立了以工伤预防与工伤补偿及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功能定位,并成为工伤保险立法的重要趋势。

二、工伤保险与工伤事故预防相结合的实现途径为了强化企业的事故预防意识,激励企业更加重视职业安全问题,工伤保险大有可为。

概括来讲,工伤保险发挥预防功能的途径主要有:1、加强外部监管。

采取外部监管,会产生一定的成本,包括监管的直接成本和由于监管失误造成的间接成本。

因此,对于监管效率的研究学者存在争议。

但是,客观来讲,政府的外部监管对于预防工伤事故还是有重要作用的。

比如加拿大的安大略湖地区通过加强外部监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其成本—收益比为1:2。

具体来说,该地区2004年通过雇佣200名监管人员,使其每10万职工所拥有的监管人数从2003年的3.8人,提高到5.4人,为此,每年要支出2400万美元。

他们通过对6000个最易发生事故的岗位的监管,可以节省约4500万美元的保险赔偿。

2、采取差别费率。

所谓差别费率,事实上就是依据企业的经验情况实行不同的工伤保险费率水平,从而对企业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产生激励作用,同时通过高费率对不重视职业安全的企业实行惩罚。

一般对差别费率的制定有两个步骤:第一,依据不同行业的工伤事故发生情况,来确定该行业的费率限额;第二,在此基础上,依据同一行业不同企业的历史记录确定相应的费率标准。

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讲,通过实行差别费率对企业激励发生作用的边界为:企业增加职业安全设施的投资等于所产生的经济收益(即其降低的保险费支出)。

3、增强职工的职业安全保护意识。

通过对职工安全方面的教育、宣传和培训,使其认识到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性,增强其安全保护的意识,比如职工拒绝到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场地工作。

通过此种方式,也可以起到预防工伤事故的作用。

除此之外,对职业安全方面的研究也是十分重要的。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各国对于职业安全研究的投入比重大约为工伤事故直接成本的0.5%,但是总体而言,对于此项的开支仍有较大的拓宽空间。

将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一方面,通过事故预防减少事故发生,从而减少了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也就减少了工伤赔付,社会保险机构可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工伤事故预防的宣传教育和支持企业改造有关设备设施、促进工伤事故预防项目的建设,使工伤保险进入良性循环发展的状态;另一方面,工伤保险的事故预防是用经济、法制、技术、管理等一切手段对企业安全生产进行有效约束,而不是干预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它能够把安全监督的外部压力和企业的内在动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事故预防的新机制,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的环境,降低企业的风险等级,降低企业所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率,从而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的积极性;第三,事故预防保护了职工免遭工伤和职业病的威胁,为职工创造了安全舒适的生产环境,从而使职工安心踏实地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第四,成功的工伤预防减少了社会整体资源的破坏,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对安定社会和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同时树立了政府的良好形象。

三、我国工伤保险预防功能的现状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第一条规定了工伤保险的功能为: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

但实际上我国工伤保险的预防功能的发挥存在着如下问题:1、工伤预防费用支出不明确。

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着手对工伤保险制度进行改革。

1996年8月,在总结各地试点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首次明确将工伤预防作为工伤保险制度的组成部分。

客观来讲,试行办法对工伤保险预防费用的规定,对于促进工伤事故的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2003年4月通过的《工伤保险条例》却没有改革完善关于预防支出的相关规定,反而出现了倒退。

2011年1月1日生效执行的《工伤保险条例》依然如此。

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各地方可以根据当地基金的支付能力,在基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费用作为工伤预防费。

这不仅意味着预防支出的减少,对各个地方机构来说用于工伤保险事故预防的支出项目是可设可不设的,也意味着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将偏离通过建立工伤保险制度促进安全事故预防的目标,这与现代工伤保险制度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保障政策的目标也是背道而驰的。

2、工伤保险差别费率制度不健全。

我国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机制的行业差别费率与浮动费率机制没有完全形成,未能有效地发挥经济杠杆预防事故的作用。

差别费率划分过粗,档次较少,最少的省份仅2档,最多的大连市也就15档,差别费率从0.1%-3.6%;而德国多达700多个费率档次,差别费率从0.71%-14.38%,韩国有67个费率档次,差别费率从0.4%-28.6%。

如此少的费率档次根本不可能真实地反映各类行业的风险,达不到费率与风险相关联的目的。

我国目前的浮动费率机制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浮动范围和评价指标还未形成比较科学的模式,目前仅依靠地方劳动保障部门自行根据本地的情况粗略规定,未能有效地发挥浮动费率对事故预防的激励机制。

3、行政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在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行政管理机构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而职业安全的主管机构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他们之间由于存在部门分割,无法有效实现工伤保险的事故预防功能的发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企业的安全监管、政策法规的制定、职业安全方面的研发等,而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工伤保险四项功能的实现。

事实上,正如第一条所说,之所以出现工伤预防费用支出方面的倒退,客观上也与负责工伤保险的机构和负责劳动安全监察的机构分割有关。

事实上,在1996年制订试行条例时劳动保障部门是拥有安全监督管理权的。

四、政策建议为了适应当今世界将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的趋势,充分发挥我国工伤保险的预防功能,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1、明确工伤保险费用在预防事故方面的支出比例和资金使用渠道。

工伤保险基金除依据规定支付工伤职工医疗费用、抚恤补偿外,还应致力于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安全卫生检测检验及安全教育培训等事故预防工作。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提取事故预防必要费用,可以更为直接地支持工伤事故预防活动。

2、逐步完善差别费率制度和浮动费率制度。

通过积累关于各行业不同企业的事故发生概率的资料,逐步细化行业划分类别,拉大不同风险等级企业的缴费率,同时通过合理的浮动费率制度,形成对企业的激励和惩罚机制。

3、整合政府行政资源,建立适于工伤保险预防功能实现的管理体制。

我国将安全生产监督职能从劳动保障部门独立出来,建立专业性的监管部门,体现了国家对维护生产安全,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责任感。

但是,这也客观上造成了一定的不协调和弊端。

为此,笔者建议建立两机构的协调合作机制,在政策制定、实际运作方面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工伤保险在预防事故方面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1]cam mustard.scd: cooperation between insurance and prevention. safety science monitor . 2005(9).[2]谭浩娟.工伤保险三大功能中预防地位的演变.财经政法资讯.2005(5)[3]cam mustard.scd: cooperation between insuranceand prevention. safety science monitor. 2005(9).[4]罗云、李英芝、董江勇. 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的探讨.劳动保护.200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