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研习营-教师教学发展制度解读(新)

合集下载

聚焦新课标 赋能新课堂 ——莲池区2022年初中数学学科暑期

聚焦新课标 赋能新课堂 ——莲池区2022年初中数学学科暑期

聚焦新课标赋能新课堂——莲池区2022年初中数学学科暑期聚焦新课标,赋能新课堂——莲池区2022年中学数学学科暑期培训盛夏已至,学不履停。

为了引导我区教师快速了解、熟悉新课标的变化,正确领会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将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基本要求,真正落实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新课程实施标准,莲池区教体局统筹规划,教研室组织开展了主题为“聚焦新课标,赋能新课堂”的中学数学学科暑期培训活动,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行了解读培训。

2022年7月22日上午,莲池区初中数学暑期培训活动在保定市育德中学召开,邀请保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杨会卿老师作《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讲座,莲池区全体数学教师线上线下参加学习,活动由莲池区数学教研员马力宁老师主持。

专家介绍杨老师是保定市科学研究所初中数学教研员,从教近20年,曾获保定市优秀班主任,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初中优质课评比中获奖,指导多名教师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

会议内容杨老师首先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抛出问题在新课标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然后为大家详细解读了2011版与2022版标准的不同,同时特别强调了数学的本质: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杨老师还指出数学的课程理念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

杨老师为我们讲解了2022版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三会”、“四基”、“四能”。

详细讲解了2011版与2022版课程内容的调整变化,以函数为例具体讲解了课程内容的结构化。

杨老师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学实施的路径中特别强调了单元教学,在教学实施中给出了5条教学建议。

其中重点以一元二次方程为例详细地介绍了单元教学的四种不同课型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

会议总结马力宁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经过前一学期全区的线上教研活动,我们学习过史宁中教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解读,学习过东北师大马云鹏教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化分析,通过潭水源官网学习,聆听过教育专家章建跃博士和卜以楼教授对新课程标准的指导,六月份杨老师组织的保定市教研活动中,又学习了北师大主编马复教授的讲座,今天我们又跟着杨老师学习了非常有实用的《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非常接地气,杨老师对单元教学的各个课型进行了翔实的讲解,对如何上好数学了具有实际指导价值,愿我们做善于学习的教师,也要用这种学习精神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愿我们像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傅一样重要的不单是取得真经,而是在取经的路上与徒儿们共斗共收获!反思提升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们认真聆听,用心领会,广泛汲取,深刻反思,将自己的心得付诸笔端,耕植心田。

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与展示活动第三阶段专题培训讲稿

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与展示活动第三阶段专题培训讲稿

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与展示活动第三阶段专题培训讲稿金凤区教研室俞斌第一部分关于小专题研究基本方式的解读•1、针对存在的问题,确定一个研究专题,分析问题的成因;•解读:“问题”是指课堂教学(新课教学、单元小结、探究教学、实验改进、中考复习等课型)中教师个人多年困扰或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比如今年提出的“初中学段:‘‘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研究范围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课型选择或提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一定要小,要专,要少。

一定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节课研究的问题一到两个,不要多。

比如:由于教师的提问有效性差,导致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佳。

这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小专题就可以设置为:如何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解读:分析问题的成因。

小专题确立后,教师首先要对小专题中的问题,(比如:“如何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中的问题“由于教师的提问有效性差,导致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佳。

”)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2、针对问题及其成因,教研组集体备课,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方法和要达到的预期效果;•解读:集体备课。

•(1)针对问题的成因,成立备课(研究)小组。

这里,大学校(如物理教师在10到20人左右的或一个年级在5个任课教师以上)可以成立同年级研究小组。

组长可以由教研组组长或同年级专业较强教师担任。

小一点的学校(物理教师在10人以下或一个年级两到三人)可以成立以教研组为基础的研究小组,组长由教研组组长担任。

再小一点的学校(一个年级只有一名教师),没有专门的物理教研组,可以考虑物理教师从专业角度研究,相关学科教师从共性角度研究的办法成立研究小组。

比如:“如何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这个小专题,可以考虑物理教师研究如何创设物理情境使提问更有效,而其他相关学科(化学、生物)研究采取什么样的办法使提问有效的共性问题。

从回音、回应到持续支持促进

从回音、回应到持续支持促进

从回音、回应到持续支持促进作者:虞永平来源:《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2024年第05期學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标志是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其根本保障是教师不断深入了解和理解儿童,不断增强课程实施的针对性和适宜性。

我们特邀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撰文,旨在帮助实践工作者深入研究教学中的回应,真正理解儿童的学习方式,尊重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为儿童准备适宜的环境和材料,促进儿童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为了持续支持和促进儿童的发展,教师需要学习和借鉴,也需要反思和总结,更需要创新思路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引导、支持学生学习课程内容的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及内容相互作用的过程。

而在幼儿园阶段,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学目标指引下,教师、儿童、环境、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

教师的作用经常是事先发生和按需发生的,并不是伴随儿童学习全过程的。

决定教师是否要发挥作用的依据是当前的情境中是否需要教师做出回应。

因此,回应是教师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有效教学的根本举措。

回应有很多具体的形式,回音是其中一种形式,也是最基本的形式。

有针对性地做出回应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

在追求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我们要深入研究教学中的回应,在回应中实现儿童有效的学,以回应求发展。

一、儿童与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地位是“教师中心”还是“学习者中心”,这是有关教学的价值观和立场的问题。

一百多年来的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表明,坚持以儿童为中心是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以儿童为中心的本质是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有针对性地为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机会和支持。

儿童作为学习的主体,其主体性的典型表现是对活动充满兴趣,高度投入,积极与环境相互作用,有思考,有问题,有创新,有持续活动的愿望和动力。

以儿童为中心,不是儿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是一切由儿童决定,不是放弃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三式研修: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研模式新改进

三式研修: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研模式新改进

-125-2022年第5期(总第309期)教师三式研修: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研模式新改进王鸿燕摘 要:基于对教研质量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考量,文章对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厢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现行的教研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其存在教研形式单一枯燥、教研内容浅尝辄止、教研成效差强人意等问题。

因此,我园尝试以“三式研修”为载体,探索创新出一种激励幼儿教师主动成长的教研模式,以提升教师研修的专业性和实效性,最终促进幼儿园整体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三式研修;教研模式;专业成长作者简介:王鸿燕(1981—),女,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厢幼儿园,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引 言对幼儿园教研现状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幼儿园的教研活动相对封闭、孤立,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出“凡”“泛”“繁”三个特点。

凡:教研形式单一枯燥,缺乏新意。

在现行幼儿园教研组制度下,教师主要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或教例分析,抑或是采用主题式的集中研讨,教研形式缺乏创新性、趣味性,导致教师的教研参与度较低。

泛:教研内容浅尝辄止,不够深入。

当下幼儿园教研活动内容相对丰富,涉及层面广,但研修内容设置得相对随意和分散,没有有效利用幼儿园丰富的教研活动内容,导致教研缺乏深度,教研推进路线不深入。

繁:教研成效差强人意,忽略实质。

部分幼儿园存在教研任务的硬性指派以及教研工作中的“刚”性规定。

这种“传统”体现在教研工作的各个环节,导致教师将频繁开展的园本教研活动仅仅看作是一种例行的公事,使得教研效果不佳。

因此,我园打破传统的教研形式,打破主体界限,借“三式研修”探寻教师专业成长新路径,通过情景模拟式、问题跟进式、多点聚焦式三种具体研修方式组成的新教研模式,在空间上延展、时间上持续、思维上开放,以培养具有自我提升、自我创新、自我超越的能力的教师队伍,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1]。

何为三式研修?这是一种以教师为本,以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通过情景模拟式、问题跟进式、多点聚焦式三种研修方式来开展研修活动的教研模式,其中包括:情景模拟式—教师创设情景,围绕教研主题,综合现实工作环境或具体生活场景进行的教研方式;问题跟进式—以教研为载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为目的,实现教研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教研方式;多点聚焦式—抓取几个较为明显的问题,抑或以一个问题为核心,梳理周边与其有着联系的几个点作为自动对焦的教研内容,以此展开具体研讨与调整的教研方式。

《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讲义

《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讲义

《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讲义青龙镇乐泉中心完小陈友权2013年8月15日前言鉴于我校的教研活动一直停留于简单的听课、评课阶段,幵未真正达到教学研究的水平,只是流于形式,可以说连简单的完成仸务都未达到,更别说有所研究了。

没有真正抓住校本教研的本质与内涵,没有从学校或教师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去研究,只是流于形式,不体现校本教研性质,甚至还不懂得校本教研的真正含义。

为了应付学校安排的仸务,每一学期随意安排听一些教师的课,然后组织评课则了亊,年复一年,仅此而已,从未考虑到解决学校或教师存在的疑难问题。

甚至出现误导思想,随意组织一些简单而又不觃范的教研活动。

本期根据学校小继教工作安排,本人承担《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这门课程的教学辅导仸务,鉴于本人幵未参加上级组织的这方面的培训工作,在学习上幵不比老师们多掌握了点什么,因此,在这里只是与大家共同学习,希望大家在学习时,认真做好笔记,撰写学习心得,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供大家研讨。

第一章校本教研概述一、什么是校本教研?简单地说,校本教研就是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

从学校而言,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研究解决有关学校发展的问题;从教师而言,是为了教育教学、基于教育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研究解决自己遇到的有关问题。

事、校本教研的理念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就是以新课程为导向,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促迚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觃律。

三、校本教研的产生1、国外校本教研简冴(1)美国20世纪初以来一直强调学校参与课程开发的活动,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的各级各类学校掀起了“学校改善运动”和“学校有敁运动”,学校迚一步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活动;在近事十年中美国又开发了若干次重大的校本课程的评估活动,还制定了教师专业成长标准与教育制度,建立师训机构,让教师参与学习和研究,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在教育、教学中迚行分析、诊断、假设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使教师成为教育工作的“学者”、“革新者”、“交往者”、“决策者”。

构建“教师教学发展”体系 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构建“教师教学发展”体系 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过 去我 们 主要侧 重 于宏观 层 面上 教师 的

“ 教师教学发展”的内涵
培训, 以调动高校的积极性 , 难 高校并没有
19 9 1年 美 国教 育 联 合 会 ( A) 对 教 制定出系统的教师发展计划 , NE 只能依靠各教
师发展作 出了全面界定: 教师发展基本 围绕 研 室 内部 老 教师 对 新 教师 “ 帮 带”的培 养 传 四个方面 ,即个人发展 、专业发展、教学发 模 式培养新教师 。 宏观培训流于形式 , 存在
目。 国高 校教师 群 体一般 分 为新入 职 教师 、 美
师发展事业的蓬勃发展。 各高校应根据 自身 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
首先 , 理念 先 导化 —— 深 化 教 学 的学 术
再 次,具有针对性 的教师教 学发展项 实际,构建 “ 教师教学发展”系统体系 , 进

教学助理和普通教师 , 针对不同教师开设有
首先,强调教学的学术地位 。大学教学 上 岗的清华大学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 督导 学术运动对美国大学教学得到重视起了很大的 和考核,同时具有组织教学观摩 、 提供软硬
推动作用 。教学学术是在 教学被忽视 、学生质 件 、 搜集教学质量信息、教学事故认定等职
量下降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责。 南京师范大学于 2 1 年 6月成立了“ 00 教 的情况下提 出的。 这使大学教师的教学工作得 师 ( 教学)发展 中心” ,该中心 的主要任务 到了更合理有创造性的认识, 也使得大学教师 是:承担教学培 训、 推动教学交流,开展教
学卓越 ,提升教学质量 ,培养优秀人才 。“ 与考核奖 惩利 益挂钩 。严 重影响 了教师 的 中
心 ”应 由分 管教 学 的副校 长 直接领 导 ,其 成 教 学 积 极 性 。 发 展 性 教 学 评 价 是 一 种 重 过

教师教研活动规定

教师教研活动规定

教师教研活动规定教师教研活动规定的重要性教研活动在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是指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横向交流、纵向反思、集体研究等方式,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

为了规范和推进教师教研活动,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出台了相应的规定和政策。

教师教研活动规定的目的教师教研活动规定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通过开展教研活动,教师们可以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分享教学资源,讨论教学问题,共同解决教学难题,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教师教研活动规定还有助于提升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推动学校的发展和进步。

教师教研活动规定的内容教师教研活动规定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教研组织和领导:规定学校内设立教研组织,并明确教研组织的领导机构和人员。

教研组织负责指导、组织和协调教师教研活动,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2. 教研活动安排:规定教研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形式,确保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可以包括教研讲座、研讨会、研究报告等形式,以创造不同的交流和学习机会。

3. 教研成果评估:规定对教研成果的评估和考核体系,鼓励和奖励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并取得成果。

评估和考核可以通过专家评审、教学成果展示等形式进行,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 学习资源共享:规定学校要为教研活动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包括教材、教辅资料、教学工具等。

同时,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分享教学资源,打破教学孤岛,推动教师间的合作和交流。

5. 教研问题讨论:规定教师教研活动的内容应围绕教学问题展开,鼓励教师们在教研活动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困惑,并与其他教师进行讨论,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6. 教研成果应用:规定教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方式,鼓励教师们将教研成果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并观察和评估成果的效果和影响。

7. 教研活动的监督和评估:规定教研活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教研活动制度及活动要求

教研活动制度及活动要求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教研活动制度及活动要求
教研活动制度是学校或教育机构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而设立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研活动制度及活动要求:
1. 教研活动组织:学校或教育机构设立专门的教研组织,负责统筹和组织教研活动,包括制定教研计划、安排教研会议、指导教师开展教研项目等。

2. 教研活动要求: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是一项义务,通常要求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参与一定数量的教研活动,并提交相应的教研成果。

3. 教研活动形式:教研活动可以包括教研讨论会、教研课题研究、教学观摩交流、教学反思总结等形式。

4. 教研成果评价:教研活动的成果通常需要提交给教研组织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包括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

5. 教研活动奖励:学校或教育机构通常会设立教研活动奖励制度,对在教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和荣誉。

总的来说,教研活动制度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提升,需要教师积极参与并按要求完成教研活动,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建构“多向互动”模式,实现课堂教学共振

建构“多向互动”模式,实现课堂教学共振

建构“多向互动”模式,实现课堂教学共振发布时间:2022-02-17T14:32:56.095Z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2年2月作者:戴薇[导读] 新课改下,活化课堂教学、构建多向互动模式,是新课改动态的热门话题。

新型的课堂模式,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课堂由单一、封闭、灌输向多元、开放、探究模式进行转变,更加重视兴趣的激发,最大化提升学习效率,促课堂更优质,促学生全面发展。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向互动模式,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调动学生内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实现课堂教学共振,让参与者沉浸其中,让学习突破界限。

戴薇常熟市昆承湖外国语学校摘要:新课改下,活化课堂教学、构建多向互动模式,是新课改动态的热门话题。

新型的课堂模式,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课堂由单一、封闭、灌输向多元、开放、探究模式进行转变,更加重视兴趣的激发,最大化提升学习效率,促课堂更优质,促学生全面发展。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向互动模式,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调动学生内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实现课堂教学共振,让参与者沉浸其中,让学习突破界限。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向互动教学共振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2)02-198-02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使得小学语文教学也发生了重大的改革,课堂模式也日新月异,课堂不再单一乏味,教师不再机械灌输,学生不再被动存储;教学方法多样化、趣味化,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交流;课堂成为儿童自主、合作、探究、实践的主阵地,促学生快乐学习、有效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绽放生机和活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育活动可以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

因此,激活这个动态过程中的互动可以优化整个教学过程。

学校三级教研管理制度

学校三级教研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教研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根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政策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三级教研管理制度1. 国家课程教研(1)学校教研部门负责组织国家课程教研活动,确保国家课程得到有效实施。

(2)教研部门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国家课程培训,提高教师对国家课程的理解和实施能力。

(3)教研部门定期开展国家课程教学研究,针对教学中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研讨,提出解决方案。

2. 地方课程教研(1)学校教研部门负责组织地方课程教研活动,确保地方课程得到有效实施。

(2)教研部门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地方课程培训,提高教师对地方课程的理解和实施能力。

(3)教研部门定期开展地方课程教学研究,针对教学中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研讨,提出解决方案。

3. 学校课程教研(1)学校教研部门负责组织学校课程教研活动,确保学校课程得到有效实施。

(2)教研部门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学校课程培训,提高教师对学校课程的理解和实施能力。

(3)教研部门定期开展学校课程教学研究,针对教学中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研讨,提出解决方案。

三、教研活动制度1. 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包括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经验交流等。

2. 教研活动应围绕课程实施、教学问题、教学改进等方面展开。

3. 教研活动应注重实效,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

4. 教研活动结束后,教研部门应及时总结,形成书面报告,并向上级部门汇报。

四、教研成果转化制度1. 教研成果应及时转化为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教研成果应通过教研活动、论文发表、课题研究等形式进行推广。

3. 学校对在教研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监督与考核1. 学校成立教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教研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

2. 教研部门定期对教研活动进行检查,确保教研活动质量。

3. 教研部门对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三研教研活动

三研教研活动

三研教研活动近年来,教育界提出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提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教研活动作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三研教研活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本文将就三研教研活动的相关概念、特点以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进行探讨。

一、三研教研活动的概念三研教研活动简单来说,其实指的是三种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的结合。

即个体研究、协作研究和项目研究。

个体研究是指教师个人在教学实践中对某一问题或者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协作研究是指教师利用集体智慧,共同研究某一问题或者课题。

项目研究是指教师为了解决某一实际问题,对相关课题进行系统研究。

通过这三种方法的结合,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维度全面深入地认识和研究教育教学问题,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二、三研教研活动的特点1.与个体研究相结合三研教研活动将个体研究作为基础,让每位教师都有机会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2.与协作研究相结合在三研教研活动中,教师之间可以展开协作研究,共同分析问题、交流经验、分享成果,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全体教师的共同发展,使得教研成果更具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3.与项目研究相结合项目研究是一种系统性的研究活动,它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取一个课题,进行系统研究,这可以更好地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三研教研活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1.提高专业素养三研教研活动可以让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

2.促进教师合作三研教研活动通过协作研究的方式,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打破了传统教师独立教学的局面,实现了资源共享。

3.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三研教研活动是一种以学校为单位的教育教学改进活动,它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学校教学品质和办学水平。

探索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新机制

探索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新机制

探索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新机制作者:彭开云彭渤来源:《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23年第12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老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在教育改革发展中锻炼成长起来的。

近年来,在湖北省教育厅的领导下,根据武汉市教育局整体部署,武汉市在教师培训体系统筹、教师培训规范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协同运行、教师专业发展评估和教师专业发展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深入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确立五级培训体系统筹机制根据国家和省级相关文件精神以及《武汉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建立职责明确的国家、省、市、区、校五级教师培训体系统筹机制,即国家级培训抓示范、省级培训抓引领、市级培训抓骨干、区级培训抓全员、校级培训抓校本。

近几年,教师培训的重点集中在师德师风建设、基础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等方面。

强化教师培训规范化管理机制一是职责管理明晰化。

按照市、区、校三级管理模式强化培训管理。

市教育局负责教师继续教育的政策制定和宏观管理,制定规划,制发管理考核方案,负责继续教育组织协调工作;市教师发展与学生服务中心负责教师继续教育的日常管理、学时登记的审核指导工作和继续教育的科研工作;区教育局负责区级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区教师培训机构负责本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校本培训的管理、考核和学时登记工作;学校负责校本研修组织管理、考核工作,校长是校本研修第一责任人,负责督促教师完成继续教育任务。

二是制度管理体系化。

完善训前招投标制、立项制、训中跟班管理制、训后评估验收制。

目前已形成《培训工作流程》《招投标管理办法》《培训立项调研制度》《培训跟班管理办法》《培训项目验收评估办法》等多项培训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起涵盖培训立项、训前调研、项目招投标、方案审定、训中管理、绩效评价、训后跟踪等培训全过程的规范化、体系化的培训管理制度体系,所有培训重要环节必须经过行政例会审议通过,形成中心专题会议纪要30多份。

研学教研制度

研学教研制度

研学教研制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研学教研制度是指校园内的研究学习和教学研究制度。

研学教研制度不仅是学校整体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校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研学教研制度的建设,学校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研学教研制度的意义1. 建立教研小组。

学校可根据科目和年级设立教研小组,每个教研小组由若干名教师组成,负责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设计。

教研小组根据学校的教学特点和发展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评价,共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 开展教学观摩。

学校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活动,鼓励教师互相学习,相互借鉴。

通过观摩别人的教学,教师可以了解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拓宽自己的教学视野,提升教学水平。

3. 进行教学研讨。

学校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会,让教师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互相交流思想,讨论教学难点,共同寻找解决之道。

教学研讨会可以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促进教学改革。

4. 推广优秀教学案例。

学校可鼓励教师撰写优秀教学案例,并在校内进行推广。

优秀教学案例不仅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还能激励更多的教师投入到教学改革中,提高教学质量。

5. 落实教研成果。

学校应重视教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获得的成果应当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应用,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1.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研学教研制度可以让教师深入研究教学问题,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2. 优化教学模式。

通过研学教研制度的建设,学校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和合作,形成共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3. 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研学教研制度能够促进教师的个人成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4. 推动学校发展。

通过研学教研制度的建设,学校能够培养出一批专业素养高、教学水平优秀的教师队伍,推动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观察三研讨”小组式微教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三观察三研讨”小组式微教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三观察三研讨”小组式微教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教育是一项长期而持续的事业,而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是需要不断提升和改进。

在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中,教师们常常通过培训课程和自我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然而,单独的培训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缺乏互动和实践环节,导致教师们的学习效果受到限制。

因此,“三观察三研讨”小组式微教研模式应运而生,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师专业成长方式。

“三观察”指的是教师们在小组中相互观察、共同分享并记录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每位教师可以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选择一个难点或疑惑点进行观察,然后和小组成员一起讨论交流。

通过相互观察和分享,教师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三研讨”则是指教师们在小组中展开深入思考和讨论,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进行研究和探讨。

教师们可以通过分析数据、查阅文献、参观课堂等方式,探讨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共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在研讨的过程中,教师们可以相互启发和借鉴,共同探索教学的新路径和新思路。

首先,这种模式是一种小组式的合作学习方式,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在小组中,教师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相互启发和促进,共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其次,这种模式是一种实践性强的专业发展方式,能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应用理论知识到实际教学中。

通过观察和研讨,教师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再次,这种模式是一种定制化的教师专业成长方式,能够满足教师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每位教师都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疑惑点进行观察和研讨,从而更好地参与和主导教学中的改进和提升。

最后,这种模式是一种持续性的专业发展方式,能够帮助教师们建立起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机制。

通过不断观察和研讨,教师们可以持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不断进步和成长。

总的来说,“三观察三研讨”小组式微教研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师专业成长方式,可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支持幼儿园教师主动发展的教研变革

支持幼儿园教师主动发展的教研变革

教研TEACHING AND RESEARCH支持幼儿园教师主动发展的教研变革 文/张皎红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背景下,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教师,要把教师的专业发展当作建设高质量学前教育体系的核心任务。

这就需要建立和形成有效的机制,改革和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就幼儿园教师来说,专业发展一定离不开教研。

无锡市滨湖区作为全国首批“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实验区”,多年来,努力创新教研制度、教研方式,建立常态化区域保障机制,推进支持幼儿园教师主动发展的教研变革,持续助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提高认识,明晰教研工作特质与变革的必要性幼儿园保教质量有效落实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程实施水平。

而教研是在幼儿园层面、区域层面上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课程实施水平的有效措施之一。

教研工作是学前教育实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形式、多层次地浸润在整个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幼儿园教研的核心目的是解决教师在日常保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而提高保教质量。

因此,教研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而不是任务导向和活动导向;幼儿园教研工作是一个民主过程,一个研究过程,一个学习过程,更是一个开放和创新的过程。

近年来,随着无锡市滨湖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园园所数量和教师人数逐年增加,一批批新手教科研负责人逐渐走向管理岗位,一批批新手教师加入滨湖幼教。

同时,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研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滨湖幼教面临着加快培带幼儿园教科研负责人、加速培养骨干教师的任务,以及解决教研工作续进深化的问题。

滨湖区自2015年起,持续推进“支架儿童主动学习”的园本课程建设,更多表现为成人在尽可能看到、理解、尊重幼儿的基础上,给予更符合真实需求并体现育人目标的支持,能让幼儿主动建构知识、体验、表达,并在经历中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教师发展中心制度

教师发展中心制度

教师发展中心制度简介教师发展中心制度是指学校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所建立的一种机构和管理体系。

该制度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教师的职业成长和个人发展。

目标与意义教师发展中心制度的目标是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以适应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通过建立和完善教师发展中心制度,学校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发展中心可以提供各类培训和学习机会,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2.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发展中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借助于专业培训、研讨会等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3.支持教师的职业发展:教师发展中心可以对教师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提供个人成长的指导和支持,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晋升。

4.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将得到提升,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声誉和竞争力。

教师发展中心的组织与职责教师发展中心通常由学校教务处或人事处等部门负责组建和管理,其具体职责和组织形式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一般来说,教师发展中心的组织与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和实施教师培训计划:教师发展中心负责制定年度教师培训计划,并组织和实施相关的培训活动,包括专业培训、教学技能培训、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等。

2.组织教师交流与合作活动:教师发展中心定期组织教师交流会、学术研讨会、教学观摩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资源。

3.为教师提供个人发展支持:教师发展中心提供个人成长的指导和支持,包括职业发展规划、评价与反馈、专业指导等,帮助教师实现个人的职业目标。

4.收集和分析教师发展情况:教师发展中心负责收集和分析教师的发展情况和需求,为学校制定和调整教师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支持教师发展的措施和资源为了支持教师的发展,教师发展中心可以提供一系列的措施和资源,以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和成长目标。

教师发展研究

教师发展研究

教师发展研究教师发展是指教师在专业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态度等方面进行不断提升和发展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教育理论的发展,教师发展研究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教师发展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发展的过程、影响教师发展的因素、教师发展的策略等。

教师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新教师入门期、职业成熟期和职业发展期。

新教师入门期是指教师刚开始从事教学工作的阶段,主要任务是熟悉教学工作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职业成熟期是指教师逐渐具备了一定的教学技能和知识,并能够独立完成教学任务。

职业发展期是指教师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开始培养和发展自己的教育观念和风格。

教师发展的因素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

内部因素主要是指教师自身的能力、知识和态度等。

教师应具备相应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态度。

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学校、社会和政策等方面的影响。

学校应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支持,社会和政策应给予教师相应的支持和激励,以促进教师的发展。

教师发展策略是指教师在发展过程中采取的一些方法和措施。

首先,教师应加强自己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学习,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其次,教师应积极参与教育实践和教学研究,通过实际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育观念。

再次,教师应加强自我反思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之,教师发展研究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它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修炼和提升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和改进,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年内校本教研的发展路径

三年内校本教研的发展路径

三年内校本教研的发展路径
背景
校本教研是指在学校内部进行的教育研究和实践活动,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了推动校本教研的发展,制定以下发展路径。

发展路径
1. 建立专业发展团队
- 成立校本教研专业发展团队,由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和优秀教师组成。

- 团队成员应具备教育研究和实践的经验和能力,负责指导、组织和评估校本教研活动。

2. 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 团队应与学校领导一起确定校本教研的发展目标和计划,确保与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

- 目标和计划应具体、可行,并有一定的时间节点,以便进行有效的监测和评估。

3. 提供专业培训和支持
- 为教师提供相关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教研能力和研究方法。

- 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如图书、期刊、教学设备等,以促进
教师的教研活动。

4. 鼓励教师参与
-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提供一定的奖励和激励机制。

- 建立分享和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共同提
高教学水平。

5. 进行评估和反馈
- 定期评估校本教研活动的效果,收集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意见。

-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发展路径和改进教研活动,以不断
提高教学质量。

结论
通过建立专业发展团队、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提供培训和支持、鼓励教师参与以及进行评估和反馈,可以推动校本教研的发展。

这将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进一步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师制模式
计48学时 按实际听课课时计 每次计4学时 计2学时 计2学时
教研活动模式
学院自定 选修 选修
各学院 教师教学 发展中心
自主学习模式
4
“教师发展工作条例”制度核心
要求: 1.新教师入职第一年,不少于144学时; 2.入职第二年到年龄40周岁(含)期间,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
每五年为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内不少于90 学时,每年平均不低于18学时。
4
“教师发展工作条例”制度核心
培训模式 培训项目 教育理论培训 校内培训模式 青年教师研习营 名师讲坛、教学工作坊、教学沙龙、 研修班等 呈现材料 考试成绩、合格证书 签到 签到、活动照片、活动成果等 学时计算 计64学时 计32学时 每次或每半天计4 学时 脱产3个月或不脱 产6个月计36学时 性质 新教师必修 必修 新教师必修 指定专业或 担任实践性 较强课程教 师必修 必修 负责单位 人事处 教师教学 发展中心 各学院 教师教学 发展中心 各学院 教师教学 发展中心
校外挂职模式
工作计划、总结、日志、挂职单位评价 意见和学院考核意见等 典型教案、课件、导师评语等 听课笔记,不少于32节 教案、课件、照片或视频等 听课笔记 会议记录、调研记录、照片等 网络研修日志 读书报告、活动记录等
各学院
导师制模式
计48学时 每次计2学时 每次计4学时 计4学时 计4学时
必修
各学院
入职第一年教师
合格的大学教师
入职第二年到 ≤40教师
卓越的大学教师
3
“助讲培养”制度核心
培训模式 培训项目 教育理论培训 校内培训模式 青年教师研习营 名师讲坛 教学工作坊 教学沙龙 挂职锻炼 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作业批改、 辅导等 听导师课 试讲公开课 听观摩课 教学研讨、备课会、调研等 名师网络课程 有助于教学成长的各类活动 呈现材料 结业证书 签到记录 学时计算 计64学时 计32学时 每次计4学时 脱产3个月或不脱产6 个月计36学时 性质 必修 必修 选修 部分课程 教师必修 负责单位 人事处 教师教学 发展中心
3.担任教学副院长、专业负责人、教学基层组织负责人(系主任、教研 室主任、课程组组长)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负责人等,除自主选择参加 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外,还需参加学校举办的相关专题活动。
5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愿景
你们是温州大学的希望和未来!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一直陪伴着你们的专业成长,通过创新教师专
校外挂职模式
挂职锻炼 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作业批改、 辅导等 听课观摩 试讲公开课 听观摩课 教学研讨、备课会、调研等 教学展示(含公开课、教学成果展等) 其它学院自定教学活动 名师网络课程 自学教育教学类内容
工作计划、总结、日志、挂职单位评价 意见和学院考核意见等 典型教案、课件、导师评语等 听课笔记,不少于32节 教案、课件、照片或视频等 听课笔记 会议记录、调研记录、照片等 课件、教案、照片、视频 活动记录等 系统记录 学习总结报告
温州大学第三期青年教师研习营
主讲:胡来林 教授 温州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1
专业教师年龄结构
温州大学本部教师年龄结构
2
教师教学发展构想
层次 发展目标 政策文件 温州大学青年教师 助讲培养实施办法 2013.9.1起实施 温州大学教师教学 发展工作条例(试 行) 2014.1.1起实施 发展思路
一个 体人 ”、 的学 发院 展、 思学 路校 “ 三 位
教研活动模式
选修
各学院
教师教学 发展中心 各学院
自主学习模式
选修 选修
3
“助讲培养”制度核心
培养对象: (一)新聘用到高校从事教学工作(含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
的在岗教师;
(二)高校教学经历不足3年(含非教师岗位转岗到教师岗位不足3年), 年龄在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且未参加过人事处举办的入职教师培养 培训的在岗教师; (三)学院或教师本人认为有必要参加青年教师助讲培养的青年教师。 要求:满足144学时,获得《助讲培养证书》
业发展的模式,精心设计各类培训项目,协助你们提高教学业务素质,努 力跨越“教学关”;增强创新能力,努力跨越“科研关”;加强实践能力 锻炼,努力跨越“实践关”。 我们还希望各位教师成为青年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核心和主动参与者,
我们一起携手前行,实现梦想!
谢谢! Thank you ! 2014.1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