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政治文明发展史综合运用
(2010-2019) 十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4 全国卷开放式新题型(学生版)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历史专题24 全国卷开放式新题型1.(2019年全国卷ⅠT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2019年全国卷Ⅱ T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注:“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
(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3.(2019年全国卷Ⅲ T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汤姆叔叔的小屋》描写了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
主人公黑奴汤姆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逆来顺受,受尽折磨而死。
该书是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并被多次搬上话剧舞台。
《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黑奴吁天录》(1901年译)译者称“非代黑奴吁也”,鉴于“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删除了原著中部分宗教思想较浓的内容,增加反映孔孟思想的内容。
——据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等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10高考各省市历史真题分类汇编(41)
2010高考各省市历史真题分类汇编(41)(10年山东卷)35.(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图16为1950~1980年美国军费开支变化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导致A阶段军费上升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B阶段军费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2)中美关系在A、B两个阶段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答案:(1)主要事件:朝鲜战争。
原因:70年代经济危机,国力下降;实行全球战略收缩。
(2)A阶段: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中美对抗。
B阶段:中美逐渐结束对抗,走向缓和。
(若有不同表述,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此题比较简单。
第(1)问从美国1950~1980年军费开支变化图可以看出,在A阶段时间是在1950~1953年之间,这属于朝鲜战争时期。
B阶段是出于7 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由于美国陷入经济滞涨时期,经济发展缓慢导致军费开支下降;第(2)结合教材知识和图示提供的时间不难知道,A阶段中美关系呈现出的特点是新中国刚刚建立,美国企图扼杀新中国于摇篮里,中美处于对抗状态;B阶段中美关系走向缓和,逐步走向正常化。
(10年山东卷)34.(10分)【历史一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
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
……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谭嗣同《仁学》(1)材料认为“民”与“君”是什么关系?这种思想与哪位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最为相似?(6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思想在辛亥革命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
(4分)答案:(1)关系:“君”由“民”选举产生;“民”可废除“君”。
(若概括答出“主权在民”也可得分。
)思想家:卢梭。
(2)体现: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答出“三民主义”或“民权主义”亦可);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
2010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详解
2010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Ⅰ卷)历史试题解析第Ⅰ卷12.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
曹魏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西晋应为A.金德B.木德C.水德D.火德【答案】A【解析】全国卷自07年以来,第一题都将文史知识有效结合。
让很多人感觉不是在考历史。
此题信息较多,按其顺序,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五行”、什么是“相生相克”,这是解题难点之一。
所谓“五行相生”是指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所谓“五行相克”是指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如图所示)。
接下来的一个难点就是朝代更替怎样用“相生相克”关系进行“定位”。
考试中不妨“望文生义”,“克”应该是斗争对抗,如朱元璋通过起义推翻元朝建立明朝;而“生”则是一种和平过渡或在原有基础上的重建(一般是形式上的改名),如清朝是在原后金基础上建立的,由皇太极改为“大清”。
题干中“禅让”一词,很容易将西晋代曹魏理解为“相生”。
那么逆向推导,便可知西晋是由曹魏(土德)“生”的金德。
13.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
”这反映了A.宋代活字印刷术开始普及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北宋与契丹的关系紧张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答案】D【解析】材料中一直说的是“雕印”,并非活字印刷,可排除A项;材料中有“传之虏(对敌人的蔑称)中,大于朝廷不便”,但是由此并不能反映北宋与契丹的关系紧张,况且这句话也不是这段材料的主旨句。
此题的难度体现在B 项的干扰迷惑。
但是如果能注意到B项的表述是“完成式”,就可以排除。
欧阳修的上疏正是指出书籍出版业所存在的问题,还未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D项比较好的反映了材料之意,材料中的现象引起欧阳修的重视进而上疏强调雕印文集需经“官司详令”,足以看出“雕印文集已经影响到政府管理。
2010年高考历史真题中国近现代史按时期分类汇编
(2010安徽卷文综36)(2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国王亲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指马戛尔尼)前来祝嘏(福),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
(2010年四川卷文综15)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 A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史、天津卷文综历史、山东卷文综历史、安徽卷文综历史、上海卷文综历史、浙江卷文综历史、福建卷文综历史、广东卷文综历史、四川卷文综历史、重庆卷文综历史、江苏卷历史单科卷、上海卷历史单科卷、海南卷历史单科卷、山东基本能力测试历史试题、浙江自选模块历史试题。
一.半殖开始时期
(2010年山东卷文综11)图5为一位同学
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
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பைடு நூலகம்
(2010年上海卷文综10)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阿美士德”号对上海进行侦察和测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该条约是 D
材料二 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2010年高考全国卷II文综历史试 题(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12.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
汉代被定为“火德”,通过“禅让”代汉的曹魏应为A. 金德B.木德C. 水德 D.土德【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五行相生的问题。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本题的关键词是“禅让”。
而“禅让”是指古代帝王让位给有才能的人,如尧让位给舜,舜让位给禹,反映了原始公社的民主制度。
根据五行相生: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火德”后应为“土德”。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3.唐高祖废汉代以来通行的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钱。
此后,“开元通宝”成为历代钱币的一种范式,其原因之一是A. 确立了钱币“圆形方孔”的形制B.采用了新的材质C. 改变了以重量定钱币名称的传统 D.铸造技术更精良【解析】据史实,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
最初的“开元通宝”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而一千文则重六斤四两。
从此,中国的币制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而发展为通宝币制,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
故本题答案为C。
14.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倍受青睐。
宋代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B.进士科主考试赋策论C. 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文选》中选录了自先秦到齐梁时期的许多诗文作品。
本题可以用排除法解答:首先自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就没丧失过独尊地位,故A不符合史实;其次唐宋时期,是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高潮时期,故C项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不符合史实;第三,唐朝人喜欢南朝文化太过牵强,应排除。
【历史】2010年新课标高考试题历史分类汇总必修2(解析)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2010年新课标高考试题历史分类汇总必修2(解析)整理张彦华2010年新课标高考涉及到历史的共有13套试卷,即山东文综卷、山东基本能力测试、全国文综卷、上海文综卷、上海历史卷、广东文综卷、江苏历史卷、海南历史卷、福建文综卷、安徽文综卷、浙江文综卷、天津文综卷、北京文综卷。
因各地使用的教材不同,分类汇总时,以人教版的教材体系为主。
答案有详细解析。
因时间有限,如有遗漏和错误,望广大同行指正、批评。
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
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
”材料反映明代福建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 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 此题考查论从史出,材料中“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
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有涉及到水路交通,但未能反映发达,其意图还是反映商品在流通而矣,故排除A;要反映成为全国经贸中心必须要有全国范围内的横向比较,材料显然没有,故排除C;要体现资本主义萌芽就要有雇佣关系,材料显然没有体现,故排除D。
材料主要反映的就是福建商品经济活跃。
4.(2010广东文综,13)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
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
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A.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B.井田制得以恢复C.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D.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A 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程度相当高的经济、政治、文化单位。
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
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地主依旧圈占的成片土地,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5.(2010江苏历史卷,4)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水排”主要应用于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邮箱:zxjkw@ 第 1 页共 31 页。
【大纲版】2010届高三下学期测试(文综历史部分二)
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高三文科综合历史部分测试(2)[原人教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题4分,共140分)12.避讳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化现象。
中国古代的避讳,就是出于对某些人物的尊敬或畏忌,不敢或不愿直呼其名,涉及到这些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
下面属于这种现象的是()A.秦始皇改正月为端月B.东汉时把刺史改为州牧C.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13.钱穆在《国史大纲》的前言、引论中说:“中唐以来之社会,……常易招致‘王室’与‘政府’之娇纵与专擅……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
”据此,我们作出的合理推断有()①明朝以前的“政府”并不完全统属于“王室”,明朝废除丞相后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②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我国古代的丞相制度历经六百多年后被废除③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④明朝以前的中国社会并非专制社会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14.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明清时期)从商致富的记载,但……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中国全史·商贾史》)。
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明清时期从商致富的现象多,是因为唐宋对“市”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突破了B.“营商致富的动机”包括经商积累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或用于子女科举入仕C.“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指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D.造成材料中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15.下表是《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 历史 专题24 全国卷开放式新题型 Word版含解析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历史专题24 全国卷开放式新题型1.(2019年全国卷ⅠT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本题是评论性的开放性试题。
本题主要是要读懂材料中的观点。
根据“三、所谓对其本国己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虛无主义......”可以得出钱穆的主要观点是我们对待历史,不能从现有的社会环境及观念去评判过去,而应该从当时把当时的时代背景考虑进去,进而去辩证地看待过往的历史。
具体的史实论证可以结合比如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等史实。
既要看到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经及中国古代文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也要看到封建专制给当时的人们带去的压迫,以及对封建社会晚期中国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2019年全国卷Ⅱ T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注:“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
(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10年高考历史真题中国古代史按时期分类汇编卷
(2010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图1到图2的变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2010年上海卷历史1)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 A
一.先秦时期
(2010年新课标卷文综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C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2010年广东卷文综12)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
③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④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第 1 页 共 20 页
(2010年上海卷历史14)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 D
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 ②7世纪初期 ③20世纪初期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 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
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 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
(2010安徽卷文综11)求真、向善、塑美,既是人类追求的精神理念,也是人们奋斗的价值目标。下列选项与此相符合的是 A
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010年高考历史真题中国古代史按时期分类汇编
注:本套汇编含2010年高考历史真题卷全部历史试题,含全国Ⅰ卷文综历史、全国Ⅱ卷文综历史、新课标卷文综历史、北京卷文综历史、天津卷文综历史、山东卷文综历史、安徽卷文综历史、上海卷文综历史、浙江卷文综历史、福建卷文综历史、广东卷文综历史、四川卷文综历史、重庆卷文综历史、江苏卷历史单科卷、上海卷历史单科卷、海南卷历史单科卷、山东基本能力测试历史试题、浙江自选模块历史试题。
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经济社会发展史综合运用
2010年高考历史试卷分类汇编——经济社会发展史综合运用(10年广东卷)38.(28分)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简述市民群体的发展对宋代文学艺术的影响。
(6分)(2)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
早期的留学生主要前往欧美,20世纪初兴起留日热潮。
为何日本此时成为中国人留学的主要目的地?(8分)(3)近代中国工人群体产生于19世纪中期。
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为何能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人社会地位大幅度提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9分)(4)中国“农民工”群体在1978年后迅速扩大,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解读:(28分)(1)商品经济发展;反映市民生活的文艺作品大量出现,如《清明上河图》、宋词、话本等。
(6分)(2)明治维新,日本富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推动,留学日本较为便利。
(8分)(3)“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力量壮大;中国工人阶级具有革命性,在民族危机、学生运动、十月革命影响下,政治上觉醒。
新中国成立,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工业化。
(9分)(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
(5分)(10年新课标卷)40.(3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
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管局的两三倍。
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
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
“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大全政治文明发展史综合运用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大全政治文明发展史综合运用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政治文明发展史综合运用(10年上海历史卷)36. 德意志民族的战后45年下而三幅漫画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德国历史和国际关系的演变,请你为它们配上解说词。
(9分)答案1:结合图片简述战后两德的分合及其体现的国际格局变迁。
(9分)8226;图一:两人分离,无法握手,表示德国战败后,被盟军分区占领,雅尔塔体制形成。
图二:两人对立,各归其主,中间的隔离带变得更大。
两个德国已被柏林墙分开,分属美苏阵营,美苏对局面加剧。
图三:墙倒后,两人拥抱在一起,显示出团圆的惊喜之情,表示柏林墙倒塌,德国重新统一,冷战结束。
(10年上海历史卷)35. 从分散到整体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
问题:(1)写出地图上A、B两处所代表的古代文明。
(2分)(2)自1500年起,人类开始走出分散状态,到20世纪初世界已连成一体,叙述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13分)(1)答案1:A一两河流域或美索不达米亚;B一美洲印第安文明或玛雅文明。
(2分) 35.(2)史实(10分)答案1: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8226;15-16世纪,西欧国家开辟了新航路,进行早期海外殖民扩张,人类社会开始从分散的古代世界向整体的现代世界转折。
17-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美相继爆发革命,工业革命标志着工业社会的来临。
政治与经济革命巩固并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
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推向其他地区;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历史】2010年新课标高考试题历史分类汇总必修1(解析)
2010年新课标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总必修1(解析)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整理张彦华2010年新课标高考涉及到历史的共有13套试卷,即山东文综卷、山东基本能力测试、全国文综卷、上海文综卷、上海历史卷、广东文综卷、江苏历史卷、海南历史卷、福建文综卷、安徽文综卷、浙江文综卷、天津文综卷、北京文综卷。
因各地使用的教材不同,分类汇总时,以人教版的教材体系为主。
答案有详细解析。
因时间有限,如有遗漏和错误,望广大同行指正、批评。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2010山东文综)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
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C 宋朝时设置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其长官为宰相。
为制约宰相,又分别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掌行政、军政和财政,以分割宰相的权力,其目的是要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3.(2010北京文综卷,12)图6是一副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
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C 解答此题的解答需要看清地图抓住有效信息和必要的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沿革知识储备。
读图可知,信息有“涿郡”、“广阳国”、“上谷郡”等等,便可知道“郡国并存”,继而判断应为汉朝。
4.(2010福建卷,14)《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
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体现三省分权制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分做相权加强皇权B 此题考查三省六部制概念的掌握,根据材料和概念的理解,A、B、C三项均是正确的。
B 选项转换了概念,三省六部制不属于监察范畴。
5.(2010广东文综,12)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郡县制 B.宗法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B 古代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它保证贵族的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有利于凝聚宗族,“国”“家”结合起来,强化王权。
2010年高考历史真题中国古代史按大类分类汇编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2010年山东卷文综10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
①完善科举程序 ②创立行省制度 ③强化文化政治 ④世俗文学兴起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0年浙江卷文综16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
情况的是 C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要求八股考试方式
情况时想了解当时的都城他应该查阅的历史地图局部是 C w_w w. k#s5_u.c o*m
2010年江苏卷历史1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B
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
的王朝是 D
A秦朝 B隋朝 C宋朝 D明朝 2010年海南卷历史4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
要目的是 B
A提高行政效率 B强化君主集权
C分割宰相权力 D利于集思广益
要砸烂一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
时期有 D
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 ②7世纪初期 ③20世纪初期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2010年海南卷历史2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方式不尽相同。其中在农民战争基础上创建
2010年全国Ⅱ卷文综39题第5小题
5中亚地区历史上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纽带。列举汉、唐时体现这一纽带作用的具体史实。
4分
5汉朝——张骞通西域或甘英出使大秦、丝绸之路唐朝——玄奘西行取经或造纸术
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卷历史试题解析共11页word资料
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卷历史试题解析今年是北京市文综命题的第六年。
从考试的覆盖面上看,试题涉及三大块内容。
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其中,中国古代史部分占27分,中国近现代史部分占36分,世界史部分占37分。
根据新课改及教材模块特点,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大模块中,政治史、经济史基本上是均衡的,文化史占的比重少一些,这和我们的预期是基本吻合的。
试题类型仍然是两大类:选择题和主观性试题。
今年的试题变化也很大,跟往年相比,一方面,考得比较细,再认再现的内容比较多,考的点比较小,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比如说年代等;另一方面就是考的内容比较偏,离主干知识比较远,且不能让学生在进行深入的思考、推理后形成答案,我们传统上说的高考考“双基”基本上没能在这份试卷上体现出来。
总的来说,这份试题比往年试题的难度都大,但认真研究分析,将会对我们研究新课改下的历史备考起到积极的作用。
12 图6是一幅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
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解析]本题以汉初“郡国并行”的基本史实切人,既考查地方史,又考查考生的地图阅读能力。
汉初吸取秦亡教训,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推行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
到汉武帝时,颁行“推恩令”,削减封国,加强中央集权。
依据图中“涿郡”、“广阳国”、“上谷郡”等信息,便可知道是“郡国并存”,继而判断应为汉朝。
正确答案为C。
[启示]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阅读地图能力的培养,适当关注地方史内容。
13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
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e是A 荀子、董仲舒B 荀子、孟子C 商鞅、孟子D 韩非子、董仲舒[解析]本题考查文化模块第一单元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试题本身很简单,弄清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主张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汉代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主张加强君主专制;荀子和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商鞅是战国时期进行变法的法家代表人物,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政治文明发展史综合运用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政治文明发展史综合运用YUKI was compil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2009年历史高考试题分类汇编:政治文明发展史综合运用(09年辽宁卷)39.(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
碑的正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
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
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
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
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
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纪念碑正面和背面镌刻的文字都包含着对逝者的价值评价,其依据有何不同这种评价差异反映了价值判断的什么特点(14分)从这座奇特的纪念碑,说明文化遗址保护的文化意义。
(12分)【答案】(1)纪念碑正面的文字是对麦哲伦的评价,评价依据是他领导了第一次环球航海,对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纪念碑背面的文字是对拉普拉普的评价,评价依据是他领导反侵略斗争,对祖国做出了贡献。
价值判断具有相对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求不同,价值判断也就不同,会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作出不同甚至相反的判断;价值判断的相对性并不否定价值判断的客观性,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文化遗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址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址对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文化遗址对于还原和客观评价历史具有史实证据的价值。
2010年全国课标卷文综试题(历史部分)
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试题(历史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0分)1.(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4题)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2.(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5题)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3.(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6题)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
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4.(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7题)表2 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表2反映了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5.(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8题)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
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是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
根据以上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6.(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9题)图四是英国1782年的一幅漫画。
此漫画反映了()A.英国国际地位下降B.英美关系亲近友好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D.英国愿与美国和解7.(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30题)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
2010年6月8日全国各地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及详细解析(全国卷ⅱ)
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及详细解析(全国卷Ⅱ)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4分)1.(4分)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
汉代被定为“火德”,通过“禅让”代汉的曹魏应为()A.金德B.木德C.水德D.土德2.(4分)唐高祖废汉代以来通行的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钱。
此后,“开元通宝”成为历代钱币的一种范式,其原因之一是()A.确立了钱币“圆形方孔”的形制B.采用了新的材质C.改变了以重量定钱币名称的传统D.铸造技术更精良3.(4分)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倍受青睐。
宋代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B.进士科主考试赋策论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4.(4分)宋人刑昺上疏称:“大臣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
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5.(4分)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谓《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后山把菊花看。
”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
以其日祭天。
伴使把菊逼酌酒相劝。
”从中可以得知()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6.(4分)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
”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A.天赋人权B.主权在民C.君民共主D.民贵君轻7.(4分)据统计,到195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总额比1949年12月增加了12倍以上,这反映新中国()A.迅速实现经济稳定B.经济状况根本好转C.合理调整了工商业D.人民收入迅速增加8.(4分)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2010高考各省市历史真题分类汇编28
2010高考各省市历史真题分类汇编(28)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知识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1.(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13题)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
”这反映了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解析】D题中多次出现“雕印”一词,说明当时雕版印刷术比较普及,由此可排除A项;再由题中信息主要涉及宋人“议论时政之言”,并不足以说明当时北宋与契丹的关系,C项亦可排除。
B项有较强的迷惑性,但由“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可知当时宋朝政府并未对书籍出版业进行有效的管理;而由“大于朝廷不便”的信息,可知如当时“议论时政之言”广为流传的话,则对宋朝政府的统治会带来不利影响。
故D 项为正确答案。
2. (2010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15题)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这说明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解析】C解答此题,注意题中关键词“今(雕)板……之幸也”,说明,是由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儒学的发展。
故C正确。
3.(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40题)(24分)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衰”。
张仲景记述道:“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
“但竞逐荣势……惟名利是务。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
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写出其医学著作的名称并概括该著作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政治文明发展史综合运用
(10年上海历史卷)36. 德意志民族的战后45年下而三幅漫画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德国历史和国际关系的演变,请你为它们配上解说词。
(9分)
答案1:结合图片简述战后两德的分合及其体现的国际格局变迁。
(9分)8226;图一:两人分离,无法握手,表示德国战败后,被盟军分区占领,雅尔塔体制形成。
图二:两人对立,各归其主,中间的隔离带变得更大。
两个德国已被柏林墙分开,分属美苏阵营,美苏对局面加剧。
图三:墙倒后,两人拥抱在一起,显示出团圆的惊喜之情,表示柏林墙倒塌,德国重新统一,冷战结束。
(10年上海历史卷)35. 从分散到整体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
问题:(1)写出地图上A、B两处所代表的古代文明。
(2分)
(2)自1500年起,人类开始走出分散状态,到20世纪初世界已连成一体,叙述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13分)
(1)答案1:A一两河流域或美索不达米亚;B一美洲印第安文明或玛雅文明。
(2分)35.(2)史实(10分)答案1: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8226;15-16世纪,西欧国家开辟了新航路,进行早期海外殖民扩张,人类社会开始从分散的古代世界向整体的现代世界转折。
17-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美相继爆发革命,工业革命标志着工业社会的来临。
政治与经济革命巩固并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
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推向其他地区;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答案2:仅运用与问题缺乏关联性的边缘知识进行回答。
(按与题意相符程度给分)8226;早期殖民扩张、英国革命、工业革命、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德国统一、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的具体内容。
(10年上海历史卷)14.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
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②7世纪初期③20世纪初期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③
解析:D。
中国史内容的考察,20世纪初期主要指新文化运动,属于第一种,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可以指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7世纪初期中国处于唐朝刚刚统一,没有变革和动荡。
(10年上海历史卷)8某统治者拥有征税权,可以组织军队,常常援引“凡使君主高兴的就具有法律效力”的古谚。
这位统治者是
A.军事强人
B.专制君主
C.等级君主
D.立宪君主
解析:此题以考察政治制度为主。
等级君主制时期,司法和军事权力渐渐集中到中央,等级代表会议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
立宪君主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没有征税权和组织军队的权力。
军事强人更不是了,由此选择B。
(10年上海历史卷)7.人们往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右图).它反映了西欧中世纪某个阶段的政教关系。
其持征是
A.教皇拥有无上的权威
B.教皇成了君主的人质
C.教皇和君主各持权柄、互不干涉
D. 教皇和君主互相依存、互相利用
解析:D。
此题考察第1分册第14课王权与教权的关系。
(10年天津卷)13. (16分〉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十六条(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 ...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
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并阻止其他任何... ...联盟会员国或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
一一《国际联盟盟约》材料二依照顾问会议所提办法,设立一种特殊制度治理东三省,……此项为满洲而设之自治制度,拟仅施行于辽宁(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
一一李顿“国联调查团”报告书
(1)材料一中,国际联盟提出了哪些维护和平的原则?
(2分〉结合材料一、二全面评价国际联盟的作用。
(4分〉
答案:集体安全;经济制裁。
对维护和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从李顿调查团主张“满洲自治”来看,国联未能有效地制裁侵略、维护和平。
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
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
历史阐释/把历史事件、人物、观念等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解释。
考试内容:战争与和平(国际联盟)。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解答。
材料三《非战公约》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盛行"和平主义"的形势下,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中的产物。
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交,也没有解决裁军问题。
但是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重要文件,因为它强调了不侵犯的原则。
然而,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一一袁明《国际关系史》
(2)依据材料三分析《非战公约》产生的背景。
(2分〉为何“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2分〉
答案:一战后和平主义盛行;欧美政治需要。
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列强各自的“保留条件”,成为以后战争发生的隐患。
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
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
历史阐释/把历史事件、人物、观念等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解释。
考试内容:战争与和平(《非战公约》)。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解答。
材料四联合国宪章确定的宗旨和原则,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必须得到切实遵循。
应该鼓励和支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也事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
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界难享太平。
一一摘自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3 )依据材料四指出应如何实现联合国宗旨? (2分〉请谈谈中国在新时期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
(4分〉
答案:在联合国框架下,和平协商、共同发展、加强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参加维和行动等。
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
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
历史阐释/把历史事件、人物、观念等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解释。
考试内容:战争与和平(新时期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