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1》教学设计之二-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一 加与减:练习一》 公开课教案_0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一 加与减:练习一》 公开课教案_0

《练习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8-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巩固估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计算题:16-3-5= 15+2-4= 6+8-5=45+23= 54-26= 78+13=2.师问孩子第一行算式有什么特点?(生:20以内连加连减)第二行算式是什么特点?(生:100以内加减)二、新课:上周我们学习了100以内连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一下。

(师板书课题)1.先完成习题卡上的三道计算题56+21+18= 96-34-35=48+32-17=2.师;除了竖式算式还带来了9道竞赛题,大家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位同学完成的又快又好?(学生说题号师点开来答题)(1)口算:39-13+17=(2)判断:100-30-20=(3)判断:18+42-30=(4)填空:66-26+13=(5)判断:竖式是否正确(6)解决问题:比53多2个12的数是?(7)车上原有56人,下来27人,又上来19人,问:现在车上人是多了还是少了?现在车上有多少人?(8)李阿姨带了100元钱,买了一个玩具花了47 元,剩下的还够不够买一辆同样的玩具?(9)(图片)这只蝴蝶是用彩色笔帽做成的,用了46个红笔帽,34个黄笔帽,16个蓝笔帽,笑笑一共用了多少个彩色笔帽?学生抽题完成每道题,在答题过程中师引导学生总结注意事项:(1)看准数字,(2)看清符号,(3)相同数位要对齐。

3.能力提升:习题卡上有两道题(课本上的7、8两题)让生在答题卡上完成,师让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并讲解方法。

三、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四、作业:课本8页的练习。

【2019版新教材】高中数学A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全章节教案教学设计+课后练习及答案(名师推荐精编版)

【2019版新教材】高中数学A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全章节教案教学设计+课后练习及答案(名师推荐精编版)

【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数学A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教案教学设计+课后练习及答案1.1 《集合的概念》教案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是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此外,集合理论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感受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教学难点】对待不同问题,表示法的恰当选择.课前准备学生通过预习,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请分析以下几个实例:1.正整数1,2,3,;2.中国古典四大名著;3.2018足球世界杯参赛队伍;4.《水浒》中梁山108 好汉;5.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二)研探新知1.集合的有关概念(1)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简称为集).思考:上述5 个实例能否构成集合?如果是集合,那么它的元素分别是什么?练习1:下列指定的对象,是否能构成一个集合?①很小的数②不超过30 的非负实数③直角坐标平面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的点④ 的近似值⑤高一年级优秀的学生⑥所有无理数⑦大于2 的整数⑧正三角形全体(2)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a)确定性:设A一个给定的集合,对于一个具体对象a,则a或者是集合A 的元素,或者不是集合 A 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b)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一元素.(c)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顺序关系的,即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一样,我们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跟顺序无关.(3)思考1: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对学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答案:(a)把3-11内的每一个偶数作为元数,这些偶数全体就构成一个集合.(b)不能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a)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belongto) A,记作a € A(b)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not belong to) A,记作a A例如:A表示方程x2=1的解. 2 A, 1CA( 5)集合的表示方法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a)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

教案《练习课(第1~4课时)》教学设计1人教版数学五上(最新)

教案《练习课(第1~4课时)》教学设计1人教版数学五上(最新)

练习课▶教学内容完成教科书P60~61“练习十三”第3、10*、11*题。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熟练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能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字母表示数和求值的练习过程,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练习活动中,体会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

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教学难点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学习完这一部分的知识,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学情预设】预设1:我们学习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又可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

预设2:我们还学习了用字母可以表示以前学过的运算定律和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师:那么我们解题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上一节有关“用字母表示数”的练习课。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旧知识,帮助学生梳理前几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在练习中发现的易错点,为后面分类整理知识点提供素材。

二、整理知识点学生小组合作,整理本小节的知识点,并派代表交流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小结并在课件中出示。

【教学提示】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整理好本小节的知识点,在课堂上直接汇报交流,以便节省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整理本小节的知识点,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对本小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组合作整理知识点还可以培养学生分工协作的意识,方便学生取长补短。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60“练习十三”第3题。

学生自主完成后,教师指名口答。

【学情预设】学生会结合生活经验说出很多含义,如树上有20只小鸟,a只大鸟,树上一共有(20+a)只鸟等等。

只要合理,教师都要予以肯定。

【设计意图】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变抽象为具体。

练习题的教案

练习题的教案

练习题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练习题在教学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掌握编写练习题的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科书、笔记本、黑板、笔等。

2. 教学环境:安静、整洁、舒适的教室。

三、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或讲述练习题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练习题在学习中的作用。

2. 了解练习题的作用教师向学生讲解练习题在学习中的作用,如巩固知识、加强记忆、检验学习成果等,并通过实例说明其重要性。

3. 编写练习题的方法和技巧(1)确定练习题的目标教师首先明确练习题的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大纲确定练习题的内容和难度。

(2)合理设置题型教师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等不同的题型。

(3)编写练习题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编写符合学生能力水平的练习题。

在编写过程中,要注意题目的语言简洁明了、问题准确清晰,选项的干扰性适中。

(4)设置合理的题量教师在编写练习题时,要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适当的题量。

过多的练习题会造成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过少的练习题则不能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

(5)注重练习题的多样性教师在编写练习题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拓展题、思考题和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4.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题的自主学习,提倡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进行选择性做题,并及时纠正错题和不理解的问题。

5. 检查和评价学生的练习成果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交流、个人报告等形式,检查和评价学生的练习成果,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巩固和提高知识水平。

四、教学反思练习题是学生巩固和提高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在编写练习题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目标,合理设置题型和题量。

同时,要注重练习题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及时检查和评价学生的练习成果,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练习一》教学设计及反思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练习一》教学设计及反思   北师大版

《练习一》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法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品质。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四则运算的基本法则2.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基本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四则运算混合运算的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四则运算的基本法则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四则运算的基本法则,引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 讲解新课:讲解四则运算的基本法则,演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 练习巩固: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反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困惑。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练习情况:检查学生的练习题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和建议。

七、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是否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教学评价是否合理,是否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

2. 创设更多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3. 加强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九、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题。

2. 收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

十、教学资源1. 练习题2. 生活实际问题3. 教学课件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法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案《练习一》教学设计1人教版数学二上(最新)

教案《练习一》教学设计1人教版数学二上(最新)

5 练习一一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一。

(教材第8~10页)教学目标1.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

3.初步认识线段,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画线段(限整厘米数)。

重点难点重点: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画线段(限整厘米数)。

难点: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我们已经把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学完了,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收获吧!你愿意与大家分享吗?【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教学过程,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获,梳理知识结构】二自主探究师:今天,咱们首先回忆所学知识,把自己的收获、体会、快乐分享给每一个人,好吗?生1:我知道为什么要统一长度单位。

因为如果长度单位不统一,那么即使是测量相同的物体,测量的结果也可能不相同。

生2:我知道了“厘米”和“米”是国际上常用的长度单位。

生3:我知道了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生4:我知道课桌的长度大约是1米。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可是有一点大家没有注意到,总结知识点的时候,我们尽量按课本呈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才不容易漏掉哟!大家再想一想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生1: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生2:我还学会了,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积累的生活经验,就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生3:我知道了1米=100厘米。

师:再想想,你会不会测量线段的长度啊?线段有什么特点呢?谁来告诉大家。

生: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并且是可测量的。

师:这样一小节一小节地回忆,才能说得更全面,否则就把这一点丢了,是吧?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老师希望今后学完每一个单元,大家就这样积极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这也是我们良好学习习惯的一部分。

今后面临的检验还很多,同学们需要继续努力啊!【设计意图: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会自己梳理知识,逐步建构知识网络,为今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三总结提升师:(课件出示本单元知识网络图)想想自己的收获有这么多吗?不足之处就要抓紧时间弥补,勤奋刻苦地学习才能赶上来。

初中数学初二数学下册《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初二数学下册《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教案、教学设计
-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如课本、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
-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开展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首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新课,如:“某工厂生产的产品,每件产品的成本为a元,每件产品的售价为b元,如果工厂希望每件产品的利润为c元,那么工厂至少需要生产多少件产品才能达到这个目标?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回顾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2.新课导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
3.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方法,发现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4.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应用,分享学习心得。
5.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巩固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理解。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完成作业,书写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2.对于思考题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提出独特见解。
3.作业完成后,学生应进行自我检查,确保解答正确,对疑问进行标注,以便课堂讨论时解决。
4.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特别是判别式的概念及其应用。
2.能够运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并理解公式推导的过程。
3.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二)教学设想
1.对于教学重点的突破:
-通过直观的图形展示,如一元二次方程的图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根与系数的关系。

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教案、教学设计
3.组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互相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数学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好奇心,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乐于探究的良好习惯。
2.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学会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勇于挑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成果展示: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其他组员进行补充。
(四)课堂练习
1.练习题设计: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涵盖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即时巩固。
2.练习过程: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反馈与评价:学生互相批改练习题,教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1.知识点回顾: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进行回顾,如判别式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2.方法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运用判别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4.课后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规律。
2.通过举例、练习和讨论,帮助学生掌握判别式的应用方法,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理解判别式的定义及其数学意义。

体育与健康《蹲踞式起跑(1)(2)》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体育与健康《蹲踞式起跑(1)(2)》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主要收获:1、自信心不断增强2、课的层次感分明,学、教、练能够相结合。3、能够达到满意的课堂效果。
主要不足:1、组织课的专业术语还有待提高。2、准备活动做得不够充分。3、蹲踞式起跑技术练习次数较少。
情分

采用模仿、练习、巩固三个教学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学生的学习能力。
叙写学习目标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坚持以“发展每一位学生”为中心,体现教学重点,突出教学
难点,本课按“导学、点拨、练习、评价”的教学步骤进行,并制定了以下教学策略:
1、本课在练习中采用了一些小游戏竞赛的教学策略。通过竞赛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参与足球技术学习的各种潜能,提高技术水平。
圆形队伍
加深体验
基本部分
1、分组看目标
任务板
激发求知欲望培养 主动
学习习惯
积 极 思 考相互交流
体会要领
巡回指导
小 组 围 拢
在小组长周
围听讲解
积极思考分组讨论
2、自主练习
培养组织能力激发学习热情
以 小 组 为单 位 自 由选 择 场 地及 练 习 形

自由练习
积极练习
体会动作要领
3、教师示范正 确 动作 解 决题 板 上
领做
充分放松
2、总结,下课
师生再见
归还器材
器材
标志物:4个 挂图:4幅放音机一部
练习密度:75%
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游戏形式来做准备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种宽松和谐环境中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基本部分教学中,先讲解示范,然后让学生根据要求练习,允许学生自由发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动作技术。

《 练习1》教学设计

《 练习1》教学设计

《练习1》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写作技巧,包括如何构思文章内容、组织文章结构、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思想等。

教学重点:1. 如何构思文章内容;2. 文章结构的合理安排;3.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思想;2. 如何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问题或者给学生展示一幅图片来引入本节课的写作主题,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例如,可以给学生展示一幅描绘大自然美景的图片,然后让学生根据图片展开自由写作。

二、讲解写作技巧1. 构思文章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头脑风暴、列出关键词、绘制思维导图等方法来构思文章内容,确保思路清晰明了。

2. 组织文章结构: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常见的文章结构,如记叙文的起承转合、议论文的提出论证反驳总结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文章的组织方式。

3. 语言表达:通过举例分析、模仿写作等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让他们在写作中运用恰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三、实践操作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个写作主题,互相交流不同的观点和构思。

2.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题目进行写作练习,督促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写作技巧。

四、展示成果在写作练习结束后,可以邀请几名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评,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写作技巧。

五、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并强调写作的重要性以及不断练习的必要性。

同时,鼓励学生在平时多读多写,积累写作经验。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相信学生能够在写作方面有所提高,掌握基础的写作技巧,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愿大家在写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写越好!。

2024年小学语文《练习1》说课稿

2024年小学语文《练习1》说课稿

2024年小学语文《练习1》说课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XX小学的XX老师,今天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说课稿。

本次说课的内容是《练习1》,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所使用的教材是《练习1》,是语文学科的一份小学教材。

儿童在小学一年级学习语文,是从刚刚开始接触语言文字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学生对社会环境还不熟悉,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积累基础的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学会认识和书写汉字:“我、是、小、学、生”;2. 学会读、写和认读字母“a”、“i”;3. 学会朗读句子:“我是小学生。

”;4.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让学生正确书写汉字:我、是、小、学、生;2. 教学读音和认读字母“a”和“i”,并灵活运用;3. 教学句子“我是小学生”的朗读和拼读。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导入(5分钟):通过唱歌活动和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的示范,详细讲解汉字的书写顺序和正确读音,引导学生进行模仿;3. 训练练习(15分钟):教师通过练习册上的活动,让学生进行书写汉字和字母的练习,并进行互相检查和讨论;4. 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通过游戏和趣味活动,巩固学生对汉字和字母的学习,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5.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回顾和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课堂教学非常感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其中。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在书写汉字和字母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加强练习。

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和反馈还不够充分,需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让他们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

《前滚翻》教学设计(水平二)-小学生体育与健康通用教案

《前滚翻》教学设计(水平二)-小学生体育与健康通用教案

小学体育课《前滚翻》教学设计(水平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并乐于向同伴展示运动动作。

她们都比较活泼、思维反应敏捷,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强。

但是自我约束能力差,绝大部分同学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集体活动中与她们团结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单元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技巧的基本知识,通过多种练习的形式,使学生初步掌握技巧的基本动作。

通过学会单个动作,进而学习简单组合动作,并帮助和启发学生开展一些创意活动;发展学生体能,提高灵敏、协调能力;培养克服困难,团结协作,敢于在体育活动展示自我的精神。

一: 指导思想以新课标为依据,遵循“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师生共同愉悦的学习,活动氛围。

结合教材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充分感受体育运功的快乐;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探讨,互相合作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教材分析技巧是小学三至四年级体育教学的主要教材内容之一,比一二年级滚动与滚翻教材提高了动作的难度。

三年级学生是柔韧和灵敏素质发展的敏感时期,有一定的运动能力,但感知事物直接视听和形象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差,思维方式和认知事物往往离不开具体形象事物。

教学内容从学生喜爱的仿生动物开始,过渡到简便易行的单个动作,然后上升为适合学生实际的难度组合动作。

三:学练过程设计本课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分散与集中,友伴分组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师的启发诱导,学生自主尝试练习为主.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校”“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体育运功的愉悦,并能很好地掌握运动技能技巧。

1,课堂常规:培养良好的教学常规。

2,准备活动:教师创设游动物园情景,让学生模仿在游览过程中所见动物的走与跳.在音乐的伴奏下,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模仿动物的走与跳.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2 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2 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2 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2.说一说:(1)要想比谁跳得远,最重要的是什么?(2)怎么才能做到比赛公平?(3)怎样知道每只恐龙跳了多远?怎么知道谁跳得更远?天想比跳远,但不知道怎么比。

2.提问:你们能给它们出出主意吗?3.听学生发言,梳理学生交流的信息,板书学生的关键词:起点、距离、长度、终点……4.引导学生思考:(1)要想比谁跳得远,最重要的是什么?(2)怎么做到比赛公平?(3)怎样知道每只恐龙跳了多远?怎么知道谁跳得更远?5.小结:为了比赛公平,我们要确定起点和终点。

(板书课题)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引入上节课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恐龙设立跳远比赛的活动,学生会认识到确定起点和终点对比较来说是十分关键的。

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2:青蛙跳远比赛1.试一试:每人领一个塑料青蛙玩具,让学生在桌上练习青蛙跳远。

2.说一说:你怎么知道青蛙跳了多远?3.说一说:怎样和别人的青蛙比较距离呢?教师活动21.恐龙们比赛跳远场地不够大,所以它们委托了跳远能手青蛙来代替它们比赛。

2.教师分发玩具青蛙,每人一个,让学生练习青蛙跳远,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让青蛙跳跃一段距离。

3.提问:你怎么知道青蛙跳了多远?引导小结:在青蛙起跳点画一条线表示起点,在青蛙落地点画一条线表示终点,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就可以表示青蛙跳了多远。

4.怎样和别人的青蛙比较距离呢?我们通过画线的方式记录了青蛙跳远的距离,但是无法方便地与别人青蛙的跳远距离进行比较。

为了方便,我们可以在纸带上记录青蛙跳远的距离,然后剪下来和别人的进行比较。

课件展示:全班要统一比赛标准。

4.试一试:确定青蛙跳远的公平比赛规则。

5.比一比:(1)谁的青蛙跳得远?在纸带上画上起点、终点及时记录,每轮跳3次。

(2)小组内比较,确定“哪只青蛙跳得最远”。

5.比赛任务及要求:(1)画一条起跳线,看清青蛙的头要对齐起跳线。

(2)弹跳青蛙,注意在青蛙的尾部画一条终点线。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教案(共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教案(共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教案(共3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交流速读的方法。

2.根据提供的句子,能写出主要意思;用通顺的话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3.积累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教学重点】1.根据提供的句子,能写出主要意思。

2.用通顺的话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对名言和诗句的理解,能灵活运用名言警句。

【课前准备】1.收集有关少年立志、好学、惜时、求索的名人名言等以供交流。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

1.同学们,最近几天,我们学习了几篇让我们受益匪浅的课文,这些课文篇幅都较长,我们在阅读时得有速度,那么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大家掌握了哪些速读的好办法呢?2.学生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你读了本单元课文,还有哪些发现?有哪些独特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小结:我们速读课文时,要注意力集中,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字一字地读,也更不要回读。

我们还可以跳过不理解的字词。

如果能带着问题,抓住关键词句,速度会更快,内容把握会更准确。

【设计意图】做到有一定的速度读书,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感,训练学生的思维。

通过之前课堂上四篇课文的训练,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这时就要把初步感知的零散信息归结起来。

二、词句段运用。

(一)读下面的语句,写出主要意思。

1.根据例句读懂题目要求。

(指名交流)2.出示例句: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

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廉颇对蔺相如不服气)(1)指名读例句。

(2)从例句中你知道了什么?(3)小结:括号内的句子是对括号外句子的意思的简要概括。

3.小组合作,根据语句写出主要意思。

4. 指名学生全班交流。

预设:第二句:手电筒的光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

第三句:地道数量多,式样多,范围广。

总结:及时概括语句的意思,能够帮助我们加快阅读的速度。

小学语文一年级《练习》教案(1)

小学语文一年级《练习》教案(1)

教师自我评价
教学目标达成度
评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是否 有效传递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课堂氛围营造
评估本节课的课堂氛围是否积极、活 跃,学生是否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
中学习。
教学方法有效性
反思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 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主动性。
教学不足与改进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不足之处,思考改 进的方法和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和 效果。
04
学生反馈如何
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课 堂和教学内容的看法,是否有任
何困惑或不解。
改进措施
调整教学目标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目标,使之更符合学生 的实际需求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增强课堂互动
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 课堂氛围。
ABCD
优化教学方法
尝试新的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 的学习需求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表现评价
课堂参与度
作业完成情况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能够 积极回答问题,是否能够主动参与小组讨 论。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度和质量,了解学生 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学习进步
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比较学生不同时间段的表现,评估学 生的学习进步和成长。
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表现,是否能够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直观 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提高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讨论、 交流、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 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情境教学法
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增强情 感体验和语言运用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鸽巢原理例1、例2》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鸽巢原理例1、例2》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鸽巢原理例1、例2》人教新课标在教学设计中,我以六年级下册《鸽巢原理例1、例2》为例,详细描述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鸽巢原理的应用。

具体包括两个例题:例1是关于将一些物品放入鸽巢中的问题,例2是关于将一些人分配到不同组别的问题。

通过这两个例题,学生可以理解并掌握鸽巢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一是让学生理解鸽巢原理的概念,二是培养学生运用鸽巢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鸽巢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鸽巢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具以及一些与鸽巢原理相关的图片和实例。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如一群鸽子停在巢上,引发学生对鸽巢原理的思考。

2. 讲解:我详细讲解鸽巢原理的概念和应用方法,通过例1和例2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鸽巢原理的基本原理。

3. 练习:我设计了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鸽巢原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下鸽巢原理的定义和例题的解题步骤,以便学生跟随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有关鸽巢原理的应用题,要求学生独立解决并写出解题过程。

作业题目如下:例题:假设有一个班级有30名学生,现在要将这些学生分配到5个小组中,每个小组至少要有1名学生。

请运用鸽巢原理,找出所有可能的分配方案。

答案:方案1:1个小组有10名学生,其余4个小组各有5名学生;方案2:2个小组有6名学生,其余3个小组各有4名学生;方案3:3个小组有5名学生,其余2个小组各有4名学生;方案4:4个小组有4名学生,另1个小组有6名学生;方案5:5个小组各有3名学生。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一》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2页)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一》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2页)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一》教学设计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多位数的读、写的练习
练习一第1题:先回顾计数单位的顺序,再根据书中的数据说说它们是几位数,最高位在什么位上,并进行读、写。

二、多位数的改写
练习一第2题:先复习多位数的不同数位上数字的不同意义。

再进行数的改写。

三、读写游戏。

同桌间进行的游戏:第1步一个同学读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交换角色;第2步一个同学写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

在同桌练习的基础上,可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多位数比大小
做第4题:完成后说说比较的方法。

(一)组数游戏:
请每个同学准备一些数字卡片;然后请学生代表提出组数的要求,根据要求每个同学都摆一摆;接着,选择一部分学生所摆的数,供全班观察讨论。

2017-2018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二)有关近似数的练习
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板书设计:练习一
级万级个级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万万万
13820000
计数单位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2017-2018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八年级《练一练体能》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练一练体能》教案、教学设计
4.引导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理念,将体能锻炼融入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5.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在锻炼过程中互相鼓励、互相支持。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发育迅速,体能需求较大。他们对体育活动有较高的兴趣,但部分学生对体能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锻炼的意识。此外,学生在体能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学生体能较好,而另一部分学生体能较弱,需要针对不同学生制定合适的锻炼计划。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八年级《练一练体能》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体能的定义,认识到体能对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的重要性。
2.掌握体能的分类,包括有氧耐力、无氧耐力、速度、力量、柔韧性等。
3.学会制定适合自己的体能锻炼计划,并能运用到实际锻炼中。
4.掌握基本的体能锻炼方法,如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循环训练法等。
3.重点: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难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利用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采用分组教学,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掌握体能锻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自主锻炼的能力。
难点:如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合适的锻炼计划,使他们在体能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2.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能锻炼观念,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锻炼中的困难和挫折,保持积极的心态,持之以恒。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浪花》教学设计之二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浪花》教学设计之二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浪花》教学设计之二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认识本课8个生字和3个词语,认识“耍、痒、丫、泪、壳、蓝、淘、娃”8个字。

2、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浪花给我带来的快乐,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l、认识生字和会认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浪花给我带来的快乐,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l、理解重点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想像、感受浪花给我带来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电脑大海图:问:这是哪儿呀?谁去过?海边好玩吗?你能把在海边玩时的高兴的事讲给大家听一听吗?(学生拿着照片给大家讲。

)3、出示电脑小女孩在沙滩玩时的图:你们看小姑娘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你们想不想和她一起玩儿,那个姑娘想听听你们读书,行吗?4、自己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5、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他们的读音是否正确?6、小姑娘这有几个词语看谁读得准确。

电脑出示词语:浪花玩耍笑了跑来唱歌眼泪送给贝壳淘气娃娃小脚丫放电脑录音:你们读得真准!我答应和你们一起玩。

二、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一段:1、教师范读第一段:刚才大家读得挺好的,老师也不想落后呀?给我个机会读读书行吗?老师读第一自然段,你们听听哪儿读得好?通过老师的读你体会到了什么?(浪花迈着轻轻的步了走来的轻轻的读得好,体会浪花迈的步子很轻。

)板书:轻2、浪花怎么轻轻地走来?请同学表演。

3、浪花迈着轻轻的步子指的是什么?(浪花涌上沙滩的响声很小。

)读的时候声音要轻一些,自己着读一读。

4、指名读。

5、还有哪儿读得好?(悄悄地弄痒了我的小脚丫)板书:悄6、真的有人弄痒了它的脚丫吗?那指的是什么?小女孩的表情什么样?(当浪花轻轻的溅到脚上。

给人一种庠庠的感觉。

)7、那这句话应该怎么读呀?8、学生练习读。

9、还有哪读得好?(浪花笑着跑回家。

)板书:笑跑10、“浪花笑着跑回家”的“笑着”指的是什么?(浪花卷上来发出的声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景忠
一、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共有7道题。

1-3题是字词语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辨析形状相近的6组偏旁,写出并熟记这些偏旁的字;能熟练地运用三种查字典的方法查字;通过把词语补充完整,熟悉一些常用成语,以便正确运用。

4-6题是句的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改正用词有错误的一类病号;理解前后句意主上的联系,仿照原句用关联词语正确地造句,提高遣词造句能力读、背三条惜时格言,学会运用。

第7题是阅读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读懂短文,知道一件事的经过,并能为事情经过部分列简要提纲。

二、教学目标
1.能人辨形状相近的6组偏旁并熟记所组成的字,熟练地运用音字、部首、数笔画三种查字法查字。

2.能改正句子中不恰当的用词,注意遣词的准确性。

3.能仿照例句,运用“只有……才……”“只要……就……”造句
4.能背诵三条惜时格言。

5.知道短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并能给其中的经过部分列出简要提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阅读短文,知道文按什么顺序材料,为短文的事情经过部分列一个简要的提纲。

教学难点:为短文的事情经过部分别一个简要的提纲。

四、教学准备:小卡片,成语词典。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指导并完成第1-4题。

(二)教学过程
1.指导练习第1题。

(1)读题审题。

让学生明白这道题要求我们正确辨析形状相近的6组偏旁,写出带有这些偏旁的汉字,以便在今后识字、写字时记住差异,防止混淆,避免差错。

(2)口头练习。

让学生口头说说,可多说一些,相互纠正错误。

学生有困难时,教师加以指点。

(3)完成作业。

交流反馈,要特别注意“日”字旁的字写“曰”字头的字别混淆,如:“是”是日字旁,“冕”是曰字头。

参考答案:
曰——曰字头(冒最曼冕)
日——日字旁(明是时晌)
廴——建字旁(建延廷)
辶——走之儿(造过还送)
宀——宝盖儿(宇定宾家)
穴——穴字头(空穷宾家)
亻——单人旁(依们伸仁)
彳——双人旁(行律德得)
贝——贝字底(贡员贪贯)
见——见字底(觅览觉)
2.指导练习第2题。

(1)读题审题。

让学生明确完成作业分两步:①按指定的查字典的方法先在字典里查到
带点的字(注意别搞错大写字母、部首和笔画)。

②按带点字所在词句,据词定义,在字典里选择正确的解释。

(2)完成作业。

教师巡视指导时,重点帮助未能熟练地查字典的学生,并注意发现纠正一些带有代表情的错误。

(3)交流反馈。

在反馈中纠正作业中的错误。

参考答案:满腔:(q)动物身体中空的部分。

沸腾(f)开、滚,液体受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气化形成气泡冲出液体表面的现象。

妙用:(m)奇巧、神奇。

(2)虚实:空、空虚。

懒惰:懈怠、跟“勤”相反。

疑惑:不明白对与不对。

(3)奉命:接受。

晋冀察:河北省的别称。

3.指导练习第3题。

(1)了解题意。

让学生了解:除了最后一个词语,可以补充成语(昂首阔步),也可以补充一般词语(昂首挺胸),其他5个均系成语。

前三个是间隔填空,后三个是最后两字填空。

(2)完成作业。

指定两名学生在6张小卡片上完成作业,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对词(成)语熟悉的可直接填空,有困难的可从有关课文或成语词典中找答案。

(3)交流反馈,纠错误。

以小卡片出示确答案:斩(钉)截(铁)惊(天)动(地)粉(身)碎(骨)全神(贯注)神机(妙算)昂首(阔步、挺胸)
4.指导练习第4题。

(1)读题审题。

让学生明确这是改病句的练习。

①先用“——”划出句子中用得不恰当的词语;②然后正确的词语填入句末的括号里;③比较原来的词和换上的记号,说说为什么必须换。

(2)师生讨论第(1)句。

划出“沉静”,“沉静”是安静、平静的意思。

指挥灭火应该镇静,不慌乱。

所以应改用“沉着”一词。

(3)完成作业。

让学生按上述两步揭示的方法改病句。

(4)交流反馈。

交流时各自说明理由,纠正错误。

出示参考答案:①沉静改沉着②崇高改崇敬③愿望改希望④保持改坚待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指导完成第5-7题。

(二)教学过程
1.指导练习第5题。

(1)读题审题。

读读想想,明确要我们用来造句的两对带点词的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2)剖析例句。

明确照样子用这两对关联词造句必须先分清原来句子前后两个分句子意义的联系,并搞清(1)(2)两个句子前后分句关系的不同之处。

指名几个学生口头造句。

(3)完成作业,反馈纠正。

教师可点出巡视中发现的错误,让学生讨论纠正。

正确答案举例:只有先识了字,才能够读书、写文章。

只要天下雨,地上就会湿。

2.指导练习第6题。

(1)熟读理解。

让学查词典搞清:格言是带有规格标准、含有劝戒意义的话。

再通过读读、想想、讲讲,明白这三条格言都是劝戒人们珍惜大好阴,不要虚度年华的。

(2)练习背诵:①自己试背,②指名背(评价),③集体背,④抄写或默写格言。

3.指导练习第7题。

(1)独立阅读。

带着问题读读、想想、划划、与同桌仪仪。

(2)完成作业。

第(1)题可提示回答,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第(2)题可提示从第2自然段到第5自然段写了事情的经过。

这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安排材料的?第(3)题可抓住说明4个自然段意思的最简词句来列提纲。

(3)交流反馈,出示答案:
①短文写了那年夏天在北京,一下午两点钟,邓颖超奶奶来看望我们,并鼓励我们要刻苦
学习的一件事。

③简要提纲:a、邓奶奶来了b、邓奶奶抱起我c、邓奶奶跟我们交谈d、我们和邓奶奶一起拍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