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祥教授讲稿

合集下载

郭元祥教授PPT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

郭元祥教授PPT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

2.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应回答的基本 问题
(1)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指导思想; (2)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标准; (3)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内容; (4)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 (5)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结果的应用;
(6)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
3.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价值取向 ●发展性评价; ●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 ●表现性评价与差异性评价; ●“自我参照”而非“科学参照”; ●社会责任感与核心学科能力评价并重。
--萨特说:“人注定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宿命,人必 须自由地为自己作出一系列的选择,正是在自由的选择过 程中,人赋予对象以意义,但人必须对自己的所有选择承 担全部责任。”
3.实践的教育价值即对于人的生成的发展价值
●经验的改造与改组:形成经验;改造经验;重 组经验;
●关系世界的建立:“进入世界”并于对象化的 世界建立一体化的和谐关系;
●1960s-1970s,施瓦步的“实践:课程的语言”,确 立了实践的课程教学价值。
●1980s以来,国际上盛行的多样化的实践教育范式。
●实践学习:guided practice; independent
practice;
●实践课程:如美国和德国的设计学习(design learning)、应用学习(applied learning)、技术实 践课程、自然与社会研究(studie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即STS)、法国的动手 做(hands-on)、日本的综合学习时间(基于 课题的探究学习、社会参与的体验性学习, 2003年后更名为“综合活动学习”)。
●情境体验与理解能力 工具性实践
●工具体验与操作能力
●方法体验与思维能力 实践理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郭元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郭元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文章来自:青岛市教育科研网作者:郭元祥发布时间:2004-3-10 ]任何课程都具有特定的课程内容和形式。

课程内容是由课程的性质决定的,而课程形式反映了课程内容的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需要以整合的理念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处理好课程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助于克服实施过程中的形式化倾向。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调查发现,许多地方和学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为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四门课程分别地进行开设,并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化、教材化,教师对“预设性教材”的依赖性太强。

究竟如何处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各要素的关系,是困扰学校的一个突出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其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是什么?(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是学生的活动主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

这些所谓的“指定领域”是否就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综合实践活动是面向学生生活领域的课程,因而,其课程内容不应来源于书本,而应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来源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围绕问题来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而这一问题就是学生活动的主题。

从当前实施得比较好的一些案例来看,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都直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背景。

如“少儿拖把的研究与制作”、“生日如何过”、“吴地的传统节日”、“走进公共机构”等等,无不是学生从自身生活背景中提出的问题和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过程都是围绕问题和活动主题展开的。

因而,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不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等指定的领域,而是学生从省活动背景中或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与活动主题。

(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发展PPT教学课件

(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发展PPT教学课件

A3 信息手段与技巧 A4 学习与自我管理手段与技巧
A5 与他人合作的手段与技巧
——九大能力
(1) 收集、分析、整理信息(2) 交流思想和信息
(3) 安排和组织资源
(4) 与他人共同工作和从事集体工作
(5) 解决问题
(6) 使用数学思想和技巧
(7) 使用技术
(8) 随时根据需求进行学与教
(9) 理解和设计(生产)系统
郭元祥 博士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 核心成员 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项目组 负 责 人 (O.)
20032年0207/1月2/0920日 福州
1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孔子《论语》
选择了一种教育,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 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 社会经验。
●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案例:学生的感受
第一次调查日记:失败加失落 2001年 10月12日 星期四
这是我们第一次调查。我们一行四人风风火火地来到河南省林 业研究所。我们对工作人员提出问题后,他的回答却让我们大 吃一惊。原来他们只负责科研工作,而我们提出的却都是数据 问题,他对我们说:“你们的问题应该去问林业局。”得了!扑 了个空我们都十分失望,毕竟出师不利乃兵家大忌呀!我说: “我们真像一只没头的苍蝇啊,太鲁莽了!”
●课程性质
——经验性课程;
——实践性课程;
——综合性课程;
——三级管理的课程(国家规定、地方管理、
校本开发) 2020/12/09
6
●与学科课程的区别
学科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
严密的知识逻辑体系 生成的主题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反思与深化(郭元祥)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反思与深化(郭元祥)

2.综合实践的核心课程价值在于学生能力的系统
训练和整体提升。我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看成是 “能力生根”的课程。 ●逻辑思维能力(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 分类类比与比较、系统化与综合化、概念判断推理) ●基本学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规划能力、 总结能力、反思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 ●实践能力(社会参与与社会服务、动手操作 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 ●创新能力(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创新精神)
2.综合实践活动承担着人才培养模式更新的重 要任务 ●综合实践活动对建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 要价值,它有利于处理 ----好书本学习与生活学习的关系 ----校内与校外的关系 ----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公共知识与个人知识的关系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反思二:实践教育的教育价值观念 1.人的发展和良好教育要求“正式教育(formal education)”和“非正式教育(informal education)” 相结合; 2.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经验的不断改造 和改组的过程 ----经验具有两重意义:作为结果的经验、作为 过程 的经验。 ----经验有教育性和非教育性之分。经验要有教 育性,其基本条件是反思和理性化。
(3)“问题”是教师指导应贯穿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过 程始终的基本要素。 例如:从资料处理中发现与分析问题 搜集资料不限于让学生理解资料所表达的事实, 而要侧重引导学生思考“情景性的问题” 案例6. 美国一所中学的学生关于“航海问题探究”学习活动 中,搜集到了哥伦布的《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指 导教师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启发学生思考下列 问题: a.如果你是哥伦布,你将怎样说服国王资助你航海? b.和同学们组成小组,列出优秀的领导者说需要具备 的素质,并对自己的领导能力进行测试。 c.日志是一种表达方式。分析所搜集的资料,你能够列 举出撰写日志的要领吗?

“深度教学”如何真实发生

“深度教学”如何真实发生

“深度教学”如何真实发生作者:郭元祥来源:《今日教育》2017年第06期编者按:深度学习的缺失在当下中小学课堂已是不争的事实。

深度学习的发生离不开教学的组织与引导。

2007年始,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带领团队实施“深度教学”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旨在克服教学过程中表面、表层、表演的局限,引导学生深层、深刻、深度学习。

经历从理念到实践的一整套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转化,该深度教学实验促进深度学习真实发生。

为此,本刊就当下深度学习面临的问题,深度学习应当从怎样的知识观来认识和理解,以及深度教学如何促进深度学习等问题专访郭元祥教授。

深度教学走向实践,必须直面课堂变革的技术主义取向《今日教育》:您从2007年带领团队实施“深度教学”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目前已有湖北、江苏、广东、湖南等地近30所中小学加入实验学校联盟。

您认为开展深度教学应当直面的问题是什么?郭元祥:深度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焦点,也是难点。

为什么?近十年来,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十分活跃,各种教学模式、课堂策略和技术层出不穷,但大多的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改革策略停留于师生教学程序简单翻转和师生教学时间粗暴分配的层次上。

所谓“有效”也仅仅是对书本知识占有和解题能力的有效训练,学生的变化充其量仅仅是知识量的改变,这种所谓的课堂教学改革本质上是技术主义取向的。

中小学课堂缺乏深度教学,已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深度教学”实验旨在克服当前教学过程中表面、表层、表演的局限,引导学生深层、深刻、深度学习。

《今日教育》:当前学术界对深度学习的界定基本一致,即指主动的、探究式的、理解性的学习,要求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并迁移应用到真实情景中来解决复杂问题,进而促进学习者元认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高阶能力的发展。

您认为教师应该怎样理解深度学习的概念?郭元祥:深度学习是一种与浅层学习相对应的学习方式,它本质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

远程培训的学习总结

远程培训的学习总结

远程培训的学习总结我参加了国家高中新课程远程教育培训。

我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分三个时段,短短几天,坚持学完了通识培训的视频内容,对整个培训有了一个整体认识,在此,作一个阶段性的小结。

通过学习网上专家们的精彩讲授,网上互动交流,我深深地体会到这次培训的意义非同寻常,感觉国家高中新课程远程培训的重大意义,不但在于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而且带来的是全新的教育理论和理念。

我们传统的教育方针,也只能培养”传统人才”而扼杀了学生积极主动、创造、创新等好的一面.新课改倡导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的教学,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总的说来感慨良多,心得和体会可概括为几点,下面就是本人的学习总结:我学习了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的《课堂教学改革:理论反思与实践深化》专题讲座,觉得郭教授是一名具有开拓型、创新型的教育专家,特别他在报告中的四个反思切中现在课改的要害,立意高远,发人深省。

他所推崇的“5i教育”论对我国确立有效的课堂教学价值体系意义深远。

他的“深度教学”理论对我们探求更有效的教学理论有深远的引领作用。

提高了创新能力。

大家普遍感到通过这次学习,确实学到了新知识、新方法。

如省委党校领导和老师所讲授的课程,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同时也对黑龙江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两化”融合、促进产业转型提升的战略决策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通过创新知识的学习与更新,提升了对创新的认识与使命感。

大家认为,作为处及公务员要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要深入企业和基层,帮助企业改善管理、创新技术、开发新品,解决困难,通过开拓创新来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

一、随着中小学新课程的实施,对于高中的教育也要有相应的新课程理念和标准为指导。

否则就会使学生的教育体系脱节、断层。

新课程标准符合我国“以人为本,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符合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历史潮流,把每个学生在现代生活中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实际操作等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注重健全人格最充分的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和任务。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提升数学运算能力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提升数学运算能力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数学运算能力作者:杜晓婷来源:《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20年第04期[摘要]“数与代数”的內容贯穿于初中数学的各个知识领域,在初中数学教学申有重要的地位,教师在开展初中“数与代数”的教学时,应聚焦数学核心素养,着力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规范学生的运算书写格式,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数学运算,数与代数[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0)11-0008-02一、问题提出《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明,初中阶段“数与代数”的学习内容主要含有理数和实数,方程和不等式,代数式和函数,在平时的教学和作业中可以发现,“数与代数”的内容贯穿于“图形与几何”“数据处理”“专题研究与实践”这些知识领域,由此可见,“数与代数”内容掌握与否决定了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能否高质量地完成基础题与部分中档题的解答,笔者所任教的班级大部分学生对运算法则掌握不清晰、运算方法的选择不恰当,常导致运算结果不正确,其数学运算能力有待提高,数学运算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运算能力不仅是运算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整合,还是一种数学的操作能力,更是一种数学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运算知识、运算技能的掌握,还要让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体验和经验,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而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提升能促进“数与代数”内容学习更有效地开展。

二、教学实践1.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数学素养的形成不是依赖记忆与理解,而是依赖感悟与思维,因此,“数与代数”的教学要抓知识的本质,教师可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从而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感悟知识的本质。

比如,在《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公式法》的教学中,一部分学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今后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都用公式法求解就行了吗?事实上,每个方程只有根据其不同的特征选择恰当的方法来求解方能事半功倍,为了让学生解开这个疑惑,笔者选取了方程x2-2x-14399=0让学生求解,大部分学生采用了公式法,解答过程如下:x2-2x-14399=0△=b2-4ac=(-2)2+14399x 4=57600通过自身的解题体验,以及教师对两种方法的展示,学生感悟出公式法尽管适用于任何一元二次方程,但不一定是最佳的解题方法,应选取适当的方法简化解题过程,从而有效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创设高效课堂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创设高效课堂

治学之法2013-07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创设高效课堂文/陈丽凤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指出:“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课堂教学实效,课堂教学做得扎扎实实,学生的发展也要扎扎实实。

”所以,英语教师应从构建和谐英语教学课堂入手,营造一个引发学生兴趣,焕发学生活力,激发学生创造的课堂,通过构建和谐英语课堂,促进学生发展和生命成长。

那么,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呢?一、改变旧有的教学思想传统的中小学课堂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

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教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学习任务了。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倾听。

听,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听!”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当他们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后,明显地带有被动学习的特征,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所以,一定得改变这种教学思想与模式,让教学课堂重新焕发活力。

二、改变自己的教学情感与态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及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

为此,在英语教学中,不妨试试以“三个带进”来优化教学氛围。

(1)把激情带进课堂。

总是以饱满、高昂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上好每一堂课,寓教于乐。

不管个人、家里有多大难以处理的事,都不把个人的情绪带到课堂。

(2)把微笑带进课堂。

在课堂上,要常常以自己的眼神、语调来表达对学生的爱,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3)把欢乐带进课堂。

常常用幽默、风趣的话语,甚至以委婉动听的歌声来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在乐学中渐渐做到会学、善学,得到教师的赏识,对学生的进步能起到较好的激励作用。

教师要多给学生以赏识鼓励,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每一个学生树立一个“I can!”的坚定信念。

教育信息化支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深入实施

教育信息化支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深入实施

基础教育参考·2020/02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都很强的课程,课程的实施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实践学习的过程。

学生自主性的实践学习通常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但传统的教育手段和策略已难以保证课程的深入实施。

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与深入为教育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促使作为新课程亮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更加立体化、多样化,有利于教师开发和完善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教育信息化促进综合实践教师专业成长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课程能否落实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很多教师而言也是新事物,需要从零开始,对课程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在偏远山区,由于学习资源和培训机会相对匮乏,互联网成为教师获取学习资源的主要途径。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早期,网上的课程资源较少,只能找到由华东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提供的一些课程解读以及一些相关实施方式方法的介绍,使教师们能够从理论上认识这门课程。

随着课程实施的进一步深入,网络资源不断丰富,既有了文本,也有了音像资源;既包括理论指导与课程实施相结合的郭元祥教授团队提供的视频课程,也涌现了大量优秀课例。

这些网络资源使教师们得以更方便、更近距离地学习课程理念并把握课程实施原则与策略,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教育信息化支撑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

实际上,尤其是在初期,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内容选择、实践操作等过程,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落实课程、提高活动质量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活动中仍处于主导地位。

在教育信息化支撑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使教师能够对学生各阶段的活动提供更及时、更恰当的支持与帮助。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生来就具有学习的潜能和动力,并能确定自己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技能,而是教育信息化支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深入实施殷郭丽作者简介院郭丽袁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实验小学袁E-mail 院fsqygl2005@ 渊辽宁抚顺袁113300冤[摘要]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与深入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有效途径遥以偏远山区学校为例袁说明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成长袁合理开发并不断完善课程资源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袁并对当前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反思遥[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曰综合实践活动曰课程实施窑信息技术应用窑41创设一种有利于自由学习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学习所需要的一切。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关系之欧阳家百创编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关系之欧阳家百创编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关系欧阳家百(2021.03.07)课程简介本专题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明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一方面阐明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相互联系,通过案例中二者的相互转化、延伸与渗透等来揭示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之间的本质联系,说明二者整合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通过归纳对比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在目标、内容、方式等各自的特点,揭示二者的区别,说明二者整合的必要性。

本专题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探讨实现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条件与操作要领。

学习本专题的主要目标:使老师了解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区别与联系;领会二者的整合对于深化学习、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意义;掌握二者相互结合、渗透或延伸等的方法。

本专题的特色:以案例分析为主体,配合专题讲座、问题讨论等多种课程形态构成一个理论性和情境性、学习思考与实践体验相结合,体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原则的课程体系,它不仅有助于教师通过案例学会处理类似情景下的教学与活动,实现近迁移;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教师在感性与理性的交相呼应中能够举一反三,在新情境中运用所学原理,实现远迁移。

学习要求1 、学思结合:( 1 )认真收看专题讲座,理解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联系与区别,领会二者整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思考促进二者整合的条件,回答思考题,并积极参加讨论。

( 2 )认真收看案例及评析,思考案例中的实践经验,哪些是可以借鉴的,哪些是还可以改进的。

如果由你来设计,你会怎样做。

回答思考题,并积极参加讨论。

( 3 )阅读参考资料,通过有关论文与案例的学习,开阔眼界,丰富思路,掌握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知行统一:结合自己所承担的课程,运用自己在本专题中学到的知识与方法,设计一则教案体现学科教学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得到延伸、综合、重组等;或体现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学科教学的渗透得到提升、拓展和加深的教案。

然后交流、改进,并力争加以实施。

国培计划工作总结_1

国培计划工作总结_1

国培计划工作总结国培计划工作总结1我校在教师进修学校“国培”领导小组的指导和支持下,12月至1月9日,为期一个多月网上在线学习的培训工作即将顺利结束。

通过本次学习,使我们许多农村教师的执教观念有了变化,对新课程改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现简要总结如下:一、主要做法和经验我校自“国培计划农远培训项目”远程培训启动后,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学校及时成立了“国培计划”领导小组,职责明确、分工协作。

由教务处牵头制定红土坡中心学校“国培计划”实施方案,为了让大家明确培训要求和培训的重要性,在教师会上做了发动、部署与安排。

并且指定计算机操作熟练的教师做好设备维护管理。

本次培训我校共涉及语文、数学、英语、体育4个学科,参训教师4人。

考虑到网络设备等因素,我校安排了中心完小的教师参与培训,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有组长负责联系、督促,确保每一位教师在培训时间内,能按时注册、正常收看视频讲座、认真完成学习、认真做好笔记、认真完成专题讨论和认真提交作业和认真总结等任务。

到目前为止,我校顺利完成了预定的各项培训任务。

二、培训的收获首先,先进的理论知识,是教师完善自我的有利保证。

对于广大农村教师来说,由于受客观现实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很多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恐怕也是初次参与这样的大型培训,对知识结构的更新也是需要亟待解决,对于那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认识把握也只是停留在自己的模糊层面上,因此在教学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他们最感兴趣的是在网上与专家与同仁互动式交流、评论,在交流、评论中教师共同探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大家的观点来得更直接、更朴素、更真实。

在交流中得到启发,得到快乐,还提高了自身文化素质。

本次培训学习了几位专家的讲座内容,几位专家的讲座可谓: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

学了之后确实获益匪浅。

而国家的远程培训无形之中解决了教师的这种后顾之忧。

在课时安排上,每个专题都设置了一定学时的理论研讨,为学员的理论学习提供了发展的可能。

学校基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建设

学校基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建设

2019/8/15
35
1.实践基地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1)突出实践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 空间优势,对学段实践环节做整体规划
--研制基地实践学习标准
--不同年级基地课程模块化
--突显实践活动的操作性、体验性、技 术性
2019/8/15
36
(2)优化基地课程结构
课程类别 劳动实践 技术实践 社会体验 主题探究 专项训练
2019/8/15
19
二、“学校+基地”综合实践活动的模 式
1.突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瓶颈,加强实践 环节,凸现“实践”本质
●综合实践活动实践资源开发与利用不足;
●综合实践活动局限于“课堂”和“校园”;
●实践学习的体验性、方法目标与规范、实践能 力表现存在局限;
●综合实践活动中社会参与、社会实践不够;
23
沃特的葛雷制(Gary system)
1.以杜威思想为依据,以具有社会性质的作业为学校 的课程。
2.把学校分为4个部分:体育运动场、教室、工厂和 商店、礼堂。课程也分为4个方面:学术工作,科 学、工艺和家政,团体活动,体育和游戏。因此亦 称为“工读游戏学校”。
3.二重编制法:将全校学生一分为二,一部分在教室 上课,另一部分则在其它场所活动。上下午对调。 废除寒暑假和星期日,昼夜开放。
(1)实践教育基地课程呈现多样化的态 势,但标准化程度不够。 --素质拓展训练 --军事素质训练 --简单手工技术 --专题教育活动Leabharlann 2019/8/1534
(2)基地实践教育与学校综合实践活 动课程的实施脱节
--学校实践课程与基地实践课程在课 程目标、活动内容与学习方式上关联性 不强;学校和基地缺乏对学生实践素质 的连续性、一致性影响;

知识的解构教育中知识问题的基础

知识的解构教育中知识问题的基础

●知识的能力转化条件 --知识作为能力发展的基础,转化为能力 是有条件的:知识之逻辑要素的习得;知识 的应用。 --在多样化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体验、 探究、实践、操作)中训练并发展能力。 --能力的培育过程是一个开放的教学过程。 --不同学科能力的培育方式具有学科特性。
(2)进入世界的知识:对人性的引导 ●“关于世界”的认识不等于人能够“进 入世界”。“进入世界”表现为两个层次:一 是个体真正进入前人的精神生活世界,二是个 体真切地参与现实世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前者以“认识”为基础,后者以“实践”为基 础。 ●“进入世界”的知识,涉及的是人生、 命运和幸福层次的问题。价值性、主观性、建 构性乃其根本特性。
●知识解构的教育意义 a.进入知识的内部,揭示知识的构造,及其对人 的发展价值; b.由“对象化”的知识理解走向“主体性”的知 识理解,消解知识教育的危机(“物性”教学的 “非我”现象),推进“自我感”的知识教育, 实现知识发展人的“本我”“唯我”和“自我” 的价值。
二、知识的解析:符号编码
1.什么是知识 (1)哲学的理解 主流的知识理解是传统认识论或哲学认识论的观点, 即所谓知识,“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 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①“知识是人类认 识的成果,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又经过实践检验 的对客观实际的反映。”②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T),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525。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 哲学Ⅱ(T),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1169。
(2)逻辑形式 知识的逻辑形式是指知识所内聚的“一种理性的心 智”。追求知识不仅仅在于获得外在的知识符号表征, 更重要的是获得知识外衣后来隐喻的“逻辑形式”。

2023年远程培训工作总结

2023年远程培训工作总结

2023年远程培训工作总结2023年远程培训工作总结1磨课阶段,老师们热情高涨,利用上课,放学后的间隙,除了要备好课,给学生批改作业,更不忘研修,积极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网上交流,电话交流,为了更好地交流,我们研修组又组织了一次很正重的研讨会议,本次备课研讨会议上,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各个方面对这次教学设计提出了不同的修改意见。

我组教师充分发挥才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备课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和讨论,让我们对备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只有吃透教材,深挖教材,才能更好的把握教材,运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让老师们更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没有几次苦打磨,哪得好课放光彩”,一节好课是经过多次的修改,打磨才能出来的。

在大家的团结努力之下,顺利完成了我们的磨课学习,给研修画上了一个圆满又意犹未尽的音符。

2023年远程培训工作总结2为了切实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从根本意义上拓展教师的视野、领会新课改的内核,从而提升我校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响应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暑期中西部农村教师国家级远程培训的通知》的号召,在教委成职教、教研室的指导下,从7月25日至7月30日,我校组织全体语文、数学教师分别参加了语、数两个学科的远程培训,现将六天的学习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一、领导高度重视为保证本次培训工作卓有成效,接到紧急通知后,学校领导马上召开专题会议,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案以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因地制宜、高屋建瓴,成立了以教科室主任张永祥为组长,政教处主任游华祥为辅导老师,彭华仿、王亮波为语文、数学班主任的远程培训专班,并决定以学校两个设施完备的电脑室作为培训基地。

7月25日,远程培训班如期、顺利的拉开了帷幕。

二、教师积极参与通知发出之日,全体语文、数学教师踊跃报名参加,至培训班开班,全校语数老师悉数到班。

他们牺牲暑期难得的休息,克服炎炎夏日的高温,抛却众多缠身的琐事,将全身心的热情投注到远程培训之中。

研究性学习自主设计展示

研究性学习自主设计展示
案例2
3.挖掘课程价值从深入追问做起。
包装的学问 学生汇报:我国包装回收情况,(废纸、废玻璃、塑料瓶、 铝罐、锡罐)除废纸回收达到70%外,其它都不到 20%;国外包装回收的情况: (废纸70%、废玻璃 95%、塑料瓶80%、铝罐80——90%、锡罐75%) 教师引导:数据如何得来的?学生回答从哪里哪里得来的。 老师表扬,“不错,可以运用多种渠道来搜集信息。”然 后 过渡到另一个小组汇报。
(三)能力生根,掌握一套理论

作为导师,必须熟悉研究的基本方法规范,我们 不一定要把所知道的全部教给学生,系统地讲给学 生,但是在观察学生研究的过程中以及与学生共同
研究的过程中间,他们在研究方法上出现了哪些问
题,我们必须清楚,能够判断并及时给予指导,这 是最关键最核心的要求。具体来说,教师对以下问 题的理解与掌握是对学生进行主题活动指导的前提。
作为导师,学生研究什么不一定要懂,但怎样研究,大概要懂。
(二)能力生根,把握课程目标
作为一门体验性的、实践性的、综合性的课程,综合
实践活动在课程目标上,具有比较突出的能力目标
取向。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说“通过某某
主题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来表
达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目标的预设,而需要 明确地提出发展学生哪些能力、分解为哪些类型和 层次,在不同的活动主题实施中,要达到哪些质性 的要求。
崔允漷教授
第三个问题:我们的学生花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都 是跟学科打交道的,语数英政史地物化生体育艺术技术, 我们有没有这样的一门课程,不是跟学科打交道,而是 跟他自己生活的社会打交道? 最后一个问题:我们总是把课程理解为知识,理解 为教材,我们能不能把课程理解为机会,理解为经历。
释题:能力生根,从深化实践做起

2023年“国培计划”培训总结

2023年“国培计划”培训总结

2023年“国培计划”培训总结2023年“国培计划”培训总结1十五天的学习时间如弹指一挥,转眼即逝,而在这短短的学习时间中,我所学得的教学理念和知识,我相信我一定会受益终生。

首先,专家们的讲座让我改变了陈旧的教学观念.我从事学前教育的时间不长,之前都在中小学任教.头脑中觉得幼儿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大同小异,不就是教师教学生学吗而听了专家们的讲座以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完全是错误的,这种教育方式无形当中扼杀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无论是哪种教学,都不能抹杀孩子们主动探索的天性,否则都是一种失败的教育。

我以后要改变这种“小学化”的教学模式,创造有利于让他们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探索中学习,在交往中学习。

其次,各个专家的现场教学给了我很多启发。

夏俐蕴老师的绘画课让我受益匪浅。

它告诉我,绘画课不是教学生“依葫芦画瓢”,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艺术家。

只有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的东西才是最纯真最美好的,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否则只能是抹杀幼儿的创造力。

来自南京的陈静奋老师也给我们带来了一节全新的音乐课。

以前一直以为音乐课不就是教学生学谱唱歌吗?以前我们的音乐老师就是这样教我们的,而听了陈老师的课,我才知道音乐课也可以有故事、有动作、有创编、有互动......原来学习完全可以变成游戏,原来学习也可以这么轻松愉快。

来自上海的张皓老师给我们上的体育课更让我耳目一新。

他让我明白了体育课不只是锻炼学生的身体,它里面也可以包含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孩子们从中获得的是身心的愉悦,是思维的开启,是能力的提升。

第三,去幼儿园的跟班学习,让我更直观的明白了什么叫“学前教育改革”。

走进师大实验幼儿园,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美丽的操场,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跟着老师欢快地做早操。

老师们亲切和蔼、多才多艺,把教室的各个区域布置得美丽精致。

“宝宝超市”、“建构区”、“装扮区”、“医院”、“银行”......每个角落都装扮得惟妙惟俏。

固其根本浚其源泉顺其天性——浅谈基于“深度教学”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策略研究

固其根本浚其源泉顺其天性——浅谈基于“深度教学”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策略研究

固其根本浚其源泉顺其天性——浅谈基于“深度教学”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策略研究摘要:新课程改革反复强调学生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新教材的来袭,大容量的教学内容,课堂有效性与深度教学成为了当下的热点话题。

深度教学倡导回归学习的本质,让学习真正发生,它与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机融合有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知识学习让核心素养的转化的目标。

笔者结合日常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认为基于“深度教学“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策略在于”固其根本、浚其源泉、顺其天性“。

关键词:深度教学;高中语文;有效课堂;固其根本;浚其源泉;顺其天性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们都会说:“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学生都不会?而我明明已经讲得非常明白,最后的结果是我筋疲力尽,学生却收效甚微。

”育人是一门学问,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就能实现的目标,尤其是新课改后,各大学科对学生的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具体的情境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拓展迁移运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也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多次提及的重要概念。

如何才能有效实现?郭元祥教授在《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活动及其形态优化》一文中提到:“唯有‘人-知相遇',把知识带入学生生命里,才能为核心素养的生成提供观念基础,它与深度教学的本质是一致的。

深度教学理论中所倡导“让学习真正发生”就是呼唤回归教学的本质,让教师真正进入教学过程,遵循学生个体发展规律,固其根本,浚其泉源,顺其天性,从而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情感体验、意志活动和精神活动。

无独有偶,曹志红在《基于“深度学习“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策略研究》一文中关于深度教学的看法也是大同小异的,注重个体发展规律与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迅速学会学习。

下面笔者结合日常教学案例与思考,就“深度教学”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策略研究的探讨,发表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固其根本是“深度教学“背景下有效课堂开展的前提何谓“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里有这么一句话:“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关系之欧阳数创编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关系之欧阳数创编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关系课程简介本专题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明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一方面阐明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相互联系,通过案例中二者的相互转化、延伸与渗透等来揭示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之间的本质联系,说明二者整合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通过归纳对比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在目标、内容、方式等各自的特点,揭示二者的区别,说明二者整合的必要性。

本专题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探讨实现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条件与操作要领。

学习本专题的主要目标:使老师了解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区别与联系;领会二者的整合对于深化学习、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意义;掌握二者相互结合、渗透或延伸等的方法。

本专题的特色:以案例分析为主体,配合专题讲座、问题讨论等多种课程形态构成一个理论性和情境性、学习思考与实践体验相结合,体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原则的课程体系,它不仅有助于教师通过案例学会处理类似情景下的教学与活动,实现近迁移;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教师在感性与理性的交相呼应中能够举一反三,在新情境中运用所学原理,实现远迁移。

学习要求1 、学思结合:( 1 )认真收看专题讲座,理解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联系与区别,领会二者整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思考促进二者整合的条件,回答思考题,并积极参加讨论。

( 2 )认真收看案例及评析,思考案例中的实践经验,哪些是可以借鉴的,哪些是还可以改进的。

如果由你来设计,你会怎样做。

回答思考题,并积极参加讨论。

( 3 )阅读参考资料,通过有关论文与案例的学习,开阔眼界,丰富思路,掌握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知行统一:结合自己所承担的课程,运用自己在本专题中学到的知识与方法,设计一则教案体现学科教学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得到延伸、综合、重组等;或体现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学科教学的渗透得到提升、拓展和加深的教案。

然后交流、改进,并力争加以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关系陈爱苾“概述”和“具体操作”两个专题在理论和实施层面上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学习和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读郭元祥教授:《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及其生成》2011年4月,作为普通与会者,在新疆举办的全国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上有幸聆听了教育部课程改革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负责人郭元祥教授所作的专题报告《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及其生成》。

会后,细细品味,觉得回味绵长。

现选其要义、妄加咀嚼、斗胆研读,取其精华、与大家分享。

其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临新的形势和使命:郭元祥教授从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局着眼,敏锐地觉察到我国的基本教育课程改革必将会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大发展、大飞跃。

因为,“建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基础教育中长期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标”,从而引发“我国基础教育正在经历由‘普及’走向‘提高’的发展阶段。

‘提高’的目的是提升教育质量;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质量的根本途径。

”如果我们能够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就可以发现,“建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基础教育中长期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标”,也是贯穿始终的必经之路。

尤其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今天,其意义尤其显得重大而紧迫。

其二,“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和谐教育。

和谐教育必须关注中小学生的成长方式。

”由于“国际局势发生一系列变化、国内自然灾害频发、社会变迁加剧,给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

教育日益成为一个高厉害的社会领域,社会、家庭、学校必须为儿童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优良的环境。

”请注意:“中小学生的成长方式”和营造是他们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其重大历史意义和时代紧迫感已经被我国上上下下各级党政领导、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阶层有识之士形成共识。

那么,作为基础教育学科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乃至语文、数学等等,必将处在风口浪尖之中首当其冲!我们应当何去何从?难道还不值得我们殚思竭虑吗?其三,“我国正在加紧制定《2020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建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党中央决定,要加强对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实践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承担着人才培养模式更新的重要任务”。

诚哉此言!由于目前我国的高考选拔制度仍然未能完全摆脱“千军万马争夺独木桥”的机制,素质教育的“实施纲要”还大多停留在“文件号召”、“一般要求”的“软性指标”里,并祸及基础教育。

使得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越来越重、书包越来越重、“眼镜少年”越来越多、身体素质越来越弱。

再不“建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今后我们的国家有了更加先进的航天飞船,却选拔不到素质全面、品学兼优、身心健康的航天员,如何了得?其四,“综合实践活动对建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处理好书本学习与生活学习的关系校内与校外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公共知识与个人知识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这句话,突显了综合实践活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创生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我们应当为此做好哪些思想上、意识上、学术上、能力上的充分准备呢?其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回答的四个元问题:(1)为什么必须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与价值问题);(2)综合实践活动究竟要赋予学生什么?(课程目标问题);(3)综合实践活动要引导学生经历哪些学习过程?(学习方式问题);(4)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达成了哪些?(课程评价问题)。

”上述几个问题,是实施与创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与前提。

这些“元问题”不解决,任何课程制度、计划、方案都成了一句空话、一纸空文。

答案不是现成的、更不可能从天而降,它蕴涵在每一个教师的课程意识里、潜藏在每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中。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选择:教育教学实践、教育科学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达成了哪些?(课程评价问题)如何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理念1、评价的整体观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整体观要求在评价中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使它们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贯彻到活动进行中去。

一方面,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如研究报告、模型、主题演讲等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另一方面,注重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主体是多元的。

教师、学生、校外指导者都可以作为评价者。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性的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评价,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多元方式。

对学生的各种活动方式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不仅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自己所学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

评价者要尽量使用家长、学生及一般人能理解的语言描述学生的表现,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

3、评价内容的过程性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重视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进行评定的作业应该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仅是针对他们得出的结论。

即使最后结果按计划来说是失败的,或者没有得出所谓的“科学”结论,只要学生经历的活动过程,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形成了一定的认识,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经验,就应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要重视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的宝贵经验的发展价值。

通过肯定其活动价值,营造体验成功的情境。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重视过程。

注重坚持“学生自我参照标准”,而不是“科学参照标准”或“成人参照标准”,即注重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和发展程度,而不是以科学发展的水平,或者成人的认识水平来评价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最终结构的科学性。

这是注重过程评价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二)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

但无论何种方式,其运用的先决条件为观察。

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基础,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各种评价方式运用的基本要求。

在具体操作中,“成长记录评定”与“协商研讨式评定”等方法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评价方法。

教师在运用这些方法时要注意用文字说明学生活动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师应指导或要求学生及时保存活动过程的经历,及时总结活动过程的实际体会。

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评价方式有汇报、成果或作品展示、研究报告答辩、演示、表演、竞赛、评比等。

(三)评价的基本内容(1)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

它可以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许多外显行为表现出来,如是否认真参加每一次课题组活动,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做好资料积累和分析处理工作,主动提出活动设想、建议,在学习中不怕困难和辛苦;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精神,主要对学生在参与小组及班级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价,如是否乐于帮助同学、主动和同学配合、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和意见,对班级和小组的学习作出积极的贡献等。

(2)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考察学生在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可以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和结果中实际表现予以全面和客观的评价,也可以通过学生参与活动前后的比较和几次活动的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

(3)学生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主要评价学生对查阅资料、实地观察记录、调查研究、整理材料、处理数据、运用工具、操作工具、交往与表达等方面技能、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水平。

另外,还要注重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的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侧重于对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规划、管理、指导等方面的能力、实效。

(四)评价指标的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一般是由评价项目和权重两个方面构成的。

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评价项目主要包括两个纬度的评价项目:第一是活动过程的要素,主要涉及行为能力或基本的发展状况。

包括:活动主题或活动项目的选择和确定的状况。

要评价学生活动主题或活动项目的意义、学生在主题或项目选择和确定中的作用。

活动方案的制定状况。

要评价学生制定活动方案的能力、活动方案本身的合理性程度、活动方案的具体化程度等。

活动过程的具体行为方式。

要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如行为的合理性、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具体的操作方式、参与实际情境的深度、文献资料、具体事实材料的搜集情况等。

活动的总结情况。

要评价学生的活动报告、成果或产品等状况。

第二是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感发展,主要涉及行为所反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

包括: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状况。

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精神。

学生各种良好思想意识的发展状况,如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安全意识、效率意识等等。

在划分出评价的各种类别后,要根据评价的重点,赋予不同的评价项目不同的权重系数,综合评价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的发展状况。

(摘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以上所述,只是一些并不成熟的解读与感悟,敬请各位同仁斧正。

谢谢!教学三诀:放、陪、法一、放:安全、严谨、三改的放手(一)前提:1.安全: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

2.严谨:教学是严谨设计的放手。

教学成败在进教室之前,而非之后。

(二)三改:空:父母全能,子女无能;师长天才,学生白痴。

少:教少学多:教学少、学得多,给钓竿而非鱼吃。

慢:慢比快难教,从容而非赶进度。

二、陪:安心、引导的陪伴(一)陪伴学生:予信心、支持、关怀,放手非放生。

原则性引导、示例,但非给答案或干扰。

(二)家长信心:人在、心在教学,免家长疑虑,免意外困扰。

(三)学校安心:观点转、家长疑、学校乱三、法:常规、荣誉的法则(一)常规:放后亦乱,放而不乱在法;放手非放任。

学生需要常规引导,而非放任。

(二)荣誉:以荣誉制度、小組竞赛来激励守法;脑放口收行收,鼓励好的可以惩罚不好的(三)坚持:温柔的坚持,执法从严;宣示法规,口不出恶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