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高考政治必懂哲学原理复习2

合集下载

09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 生活与哲学(考点背诵+ 易错易混知识+精选习题)专题二 新人教版必修4

09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 生活与哲学(考点背诵+ 易错易混知识+精选习题)专题二 新人教版必修4

09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生活与哲学(考点背诵+ 易错易混知识+精选习题)专题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考点知识背诵部分唯物论(辩证唯物论)部分:1.正确的自然观2.为什么人类社会是客观物质的?3.物质与运动的关系?4.规律的含义、规律客观性、普遍性的含义?5.规律客观性原理、主观能动性原理(合在一起也叫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6.为什么意识依赖于物质?7.意识的作用?8.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怎么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解实事求是四个字的分析?9.物质与意识的关系?10.物质决定意识原理?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合在一起称为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论部分:1.实践的含义、特征、分类?为什么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2.为什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为什么实践是认识的动力?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的来源和认识的途径分别是什么?3.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②③④;认识能反作用实践)4.真理的含义?真理客观性的理解?真理是有条件的理解?真理是具体的理解?5.认识的反复性的原因?认识具有无限性的原因?6.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二、易错易混知识部分1.哲学中的“物质”是对万事万物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 × )3.运动是指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 × )4.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 √ )5.离开物质谈运动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离开运动谈物质会陷入唯心主义,因而都是错误的。

( × )6.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 × )7.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高考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归纳高考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归纳每年的政治高考试题中,哲学占据的分值是非常大的,不管是选择题和主观题都会涉及到哲学的内容,那么你对哲学的知识内容掌握得够深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高考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归纳篇1专题一:辨证唯物论1.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强调物质)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组;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要求我们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强调意识)2.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总之,要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专题二: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3.联系含义及客观普遍性联系是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不过并非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客观性(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人们可以按照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4.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2008河北高考试题)整体与部分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强调整体: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

整体的性能状态影响部分的性能、状态。

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大局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强调结构: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具有全新的功能;反之有损整体功能的发挥。

要求我们善于“优化结构”。

强调部分: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由部分构成。

部分的性能状态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甚至关键的部分对整体的性能状态具有决定作用。

要求我们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5.因果联系原理原因与结果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的因果联系之中的。

政治哲学高考必背知识点

政治哲学高考必背知识点

政治哲学高考必背知识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注意其侧重点,做到方法论与世界观的统一)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1)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注意其侧重点在“决定”上)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又包括两个方面的原理):A.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它不仅能正确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注:作为分析大问题时不常用)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注意其侧重点在“反作用”上)政治哲学高考必背知识点21、哲学和时代的关系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②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还体现在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容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高中政治必背哲学知识点归纳(主观题)

高中政治必背哲学知识点归纳(主观题)

高中政治必背哲学知识点归纳(主观题)生活与哲学是一门重要的政治课程,其中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三个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则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组成部分。

在研究生活与哲学时,我们需要掌握以下范畴:物质、运动、静止、规律、意识、认识、实践、真理、联系、发展、矛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民群众、价值及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

第一部分是辩证唯物论,包括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等8条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

因此,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同时,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人也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因此,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在方法论方面,我们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实事求是,发挥主观能动性。

我们需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同时,我们需要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主观主义的表现。

总之,研究生活与哲学需要我们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和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实践检验和发展真理。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改变客观世界)2、〖方法论〗: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既不能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也不能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要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高中政治会考复习资料哲学部分

高中政治会考复习资料哲学部分

第二部分哲学常识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1.哲学⑴哲学的含义: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⑶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以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更好的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2.自然界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⑴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理由:第一,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第二,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所以说,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⑵指导意义: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⑶具体要求: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相处。

3.社会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⑴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⑵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⑶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4.物质⑴含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叫做物质。

⑵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⑶世界统一于物质。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5.意识⑴含义: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⑵宗教:从本质上看,宗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⑶为什么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①客观原因:最根本的是_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制约。

②主观原因:第一。

立场不同;第二。

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第三。

知识构成不同。

⑷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①原理内容: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展开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政治会考复习(哲学原理)

政治会考复习(哲学原理)

高二政治会考复习(哲学部分)唯物论1、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一方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另一方面,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要求: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们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要求: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是意识决定物质。

辩证法1、事物联系普遍客观性的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客观性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因果联系的原理任何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之中。

方法论要求: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3、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的原理整体处于统师的决定性地位;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有时甚至还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方法论要求: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同时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方法论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5、矛盾普遍性的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要求: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两点论,防止片面性。

6、矛盾特殊性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方法论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高考政 治哲学原理考点解析

高考政 治哲学原理考点解析

高考政治哲学原理考点解析高考政治中的哲学部分一直是考生们重点关注的内容,哲学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对于取得高分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高考政治中常见的哲学原理考点。

一、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意味着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例如,我们的思想、观念、情感等意识内容,都是由我们所处的物质环境、社会生活等因素所决定的。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比如,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而消极悲观的心态则可能让我们陷入困境。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同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比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不能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

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我们不能主观臆造联系,但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比如,通过修建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加强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经济发展。

联系具有多样性,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三、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但新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会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同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高三复习主要哲学原理归纳政治试题

高三复习主要哲学原理归纳政治试题

高三复习主要哲学原理归纳-政治试题概述哲学原理是政治学研究的基础。

在高三历史、政治学习中,需要对主要哲学原理进行复习和归纳,以更好地理解政治学的相关知识。

本文将介绍五大哲学原理及其在政治学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相关政治试题进行模拟学习和考试。

五大哲学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重要体系。

在政治学中,辩证唯物主义表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领域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不能孤立看待。

同时,辩证唯物主义还强调了历史的观点,认为历史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社会经济因素所决定的。

政治试题:列举当前社会中的一个社会问题,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这个问题的发生原因和背景。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阐述历史和未来发展的哲学原理。

在政治学中,历史唯物主义意味着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而且通过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可以预测未来社会的演变方向。

历史唯物主义还指出,历史的进程是由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

政治试题:请简要介绍历史唯物主义的几个核心观点,并解释这些观点的重要作用。

基础理论基础理论是人类学科中的一种重要领域。

在政治学中,基础理论是基于某些已证明为真实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和预测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的方法。

基础理论还可以用来设计方案和控制预测变量。

政治试题:了解基础理论对政治学的影响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并举出一个应用基础理论的例子。

科学实证主义科学实证主义是一种强调通过进行观察和实验来证实人类社会定理的哲学原理。

在政治学中,科学实证主义通常用于研究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并通过数据收集,分析和实验来验证定理。

政治试题:探究科学实证主义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其局限性。

社会自由主义社会自由主义是一种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哲学原理。

在政治学中,社会自由主义意味着个人在社会中享有完全自由的权利。

这种自由主义的理念认为,个人对于自己的行为,选择和自由应该保留最高的权利。

高中思想政治复习提纲:哲学原理总结2

高中思想政治复习提纲:哲学原理总结2

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基本原理总结班级:姓名:学号: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2、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一方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另一方面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4、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但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实践和认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岐途)。

【方法论】我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也要重视认识的作用,特别是正确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2、真理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真理只能有一个。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总结(高考必备)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总结(高考必备)

高中哲学原理总结一、(辩证)唯物论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在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方法论】:⑴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⑵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因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物质和运动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3)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1)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2)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和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错误观点。

4、运动和静止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l)区别:二者含义不同;二者性质不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

(2)联系: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l)要求我们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既要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又要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5、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高考政治哲理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哲理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哲理知识点归纳高考政治学科中,哲学部分是考察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以下是对高考政治哲理知识点的归纳:哲学的基本概念哲学是研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它探讨存在的本质、世界的发展规律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而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或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意识的反映。

唯物主义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运动实现的。

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是孤立的、静止的,事物的发展是线性的、单一的。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实践和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通过实践检验和发展。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实践的循环往复、逐步深入的过程。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普遍性指的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特殊性则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量变和质变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质变。

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螺旋上升过程,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但这种否定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包含着旧事物的某些积极因素。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结束语通过对高考政治哲理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到,哲学不仅是对世界本质的探索,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

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运用哲学思维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高考政治常识专题复习(哲学常识)

高考政治常识专题复习(哲学常识)

高考政治知识专题复习(哲学知识)高考政治复习专题:哲学知识第一部分唯物论(一 )重要考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物质的含义,世界的客观性原理:自然界与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客观性。

3.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应,意识可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一样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一样的反作用。

4.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全部从实质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实质出发,建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脚踏实地。

5.人拥有主观能动性,尊敬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物质运动的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二 )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1.注意哲学上的物质观点与物质的详细形态、以及自然科学上的物质的差别。

2.物质的独一特征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二者是不一样的,前者是差别于意识而言的独一特征。

后者是指物质拥有的属性中最根本的是运动。

3.世界的根源是物质,这揭露了世界的根源。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这揭露了世界的共同属性和实质特点。

物质第一性,是相对意识第二性而言的。

意识是物质的反应,揭露的是物质决定意识。

4.意识的能动作用,第一表此刻人的意识能正确反应客观世界,其次表此刻意识能反作用客观事物。

前者不排挤意识对物质的反应有错误的方面,但重申能正确反应,要求人类不停探究,追求真谛。

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得出双方面:正确的意识促使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挡事物的发展。

5.物质决定意识是全部从实质出发的哲学理论依照。

从实质出发简单地说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物质出发,就是路线目标政策和理论与客观存在的事实相一致。

因此要反对从主观出发。

6.从实质出发要脚踏实地。

但从实质出发与脚踏实地又不是等同的。

前者的理论前提是物质决定意识,后者的理论前提是按规律做事。

7.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一致。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一定以按照客观规律为前提,不可以违反客观规律。

高考政治必背哲学知识点

高考政治必背哲学知识点

高考政治必背哲学知识点高考政治中,哲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模块,而哲学知识点也是必修的考察内容。

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哲学知识点,掌握它们的本质,才能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辩证法辩证法是哲学的一种基本方法和原则。

它认为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在高考中,考生需要掌握唯物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历史辩证法、形而上学辩证法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物质的,物质是统一的、无限的、永恒的,矛盾运动是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方法是辩证法。

唯心辩证法则认为思维是现实的反映,认知和现实之间是不存在绝对隔离的,同时承认思维具有客观性,即思维活动本质上是反映客观世界的一个过程。

历史辩证法认为历史是一个进化的过程,每个历史时期都存在着矛盾和斗争,这些矛盾一旦升级为对抗,就会引起历史的飞跃和变革。

二、社会思想史社会思想史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思想和文化的历史。

在高考中,我们主要学习的是西方的社会思想史,包括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文艺复兴哲学、启蒙运动、德国哲学、现代主义等。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起源,涌现出众多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亚派等。

中世纪哲学主要是以基督教哲学为主,以圣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内容主要是神学和教义。

文艺复兴哲学则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主张人类中心论和人文主义,代表人物有伦勃朗、莎士比亚、达芬奇等。

启蒙运动主张通过理性思考和科学研究来解决社会问题,代表人物有伏尔泰、洛克、黑格尔等。

德国哲学则是以康德、黑格尔、尼采为代表的思想流派,影响深远。

现代主义则是哲学史上新兴的流派,在现代产生,以西方国家为主。

三、伦理学伦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规范的哲学分支,也被称为道德哲学。

在伦理学中,我们需要学习的主要是行为规范、道德功利主义、德行伦理、人格利益哲学等基本理论和概念。

行为规范是由社会、道德和法律等制定的行为准则,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09年高考政治必懂哲学原理复习4

09年高考政治必懂哲学原理复习4

09年高考政治必懂哲学原理复习4(四)深化认识、发展认识1。

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只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把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 指导实践, 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使之得以修正和完膏,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2。

要不断地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①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只是对整个世界一个层次上的认识、一个方面的认识、一个发展阶段上的认识,而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 因此就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而言, 人的认识运动, 没有也不可能结束。

②一切把认识凝固、僵化的观点都是不科学的。

3。

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需要不断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得以完成。

(五)分析和综合相结合1。

事物的客观性质决定了在思维中必须进行分析与综合的相互结合。

2。

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原理:①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或过程分解为各个要素, 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和思考过程。

②综合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 组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和思考过程。

③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 我们既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的深入分析, 又要注意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

3。

贯穿于分析与综合相结合方法的核心是矛盾分析的方法。

(六)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1。

想像是一种令人惊奇的思维能力。

合理的科学的想像, 立足已知事实, 根据已知的规律, 充分发挥人的思维潜能, 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极为有益的。

2。

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面对实际, 敢于提出新问题, 解决新问题。

3。

培养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善于发现问题; 二是要敢于超越; 三是务必积累知识; 四是要正确对待灵感和顿悟;五是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三、实践(一)实践的基本特征1。

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2。

实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由实践主体、实践对象、实践手段有机结合而构成的实践活动, 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高考政治常识专题复习(哲学常识)

高考政治常识专题复习(哲学常识)

高考政治常识专题复习(哲学常识)高考政治温习专题:哲学知识第一局部唯物论(一)重要考点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迷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物质的含义,世界的客观性原理:自然界与社会及其开展规律的客观性。

3.人的看法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看法可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看法对客观事物的开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

4.物质和看法的辨证关系:一切从实践动身是人们正确看法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基本立足点,从实践动身,树立中国特征社会主义,实事求是。

5.人具有客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扬人的客观能动性的关系;物质运动的规律性与人的客观能动性的关系。

(二)考点中要留意的效果1.留意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物质的详细形状、以及自然迷信上的物质的区别。

2.物质的独一特性是客观真实性,物质的基本属性是运动。

两者是不同的,前者是区别于看法而言的独一特性。

后者是指物质具有的属性中最基本的是运动。

3.世界的根源是物质,这提醒了世界的来源。

世界的实质是物质,这提醒了世界的共同属性和实质特征。

物质第一性,是相对看法第二性而言的。

看法是物质的反映,提醒的是物质决议看法。

4.看法的能举措用,首先表如古人的看法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其次表如今看法能反作用客观事物。

前者不排挤看法对物质的反映有错误的方面,但强调能正确反映,要求人类不时探求,追求真理。

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得出两方面:正确的看法促进事物的开展,错误的看法阻碍事物的开展。

5.物质决议看法是一切从实践动身的哲学实际依据。

从实践动身复杂地说就是从客观存在的理想动身,从物质动身,就是路途方针政策和实际与客观存在的理想相分歧。

因此要支持从客观动身。

6.从实践动身要实事求是。

但从实践动身与实事求是又不是同等的。

前者的实际前提是物质决议看法,后者的实际前提是按规律办事。

7.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客观能动性是唯物论、辩证法和看法论的一致。

人的客观能动性的发扬必需以遵照客观规律为前提,不能违犯客观规律。

尊重客观规律必需发扬人的客观能动性。

高二政治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汇总(2)

高二政治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汇总(2)

高二政治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汇总(2)(注: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结合起来就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之中的重点)10.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原理内容】:<1>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2>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3>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4>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又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说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要靠自身努力,同时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说明企业发展既要转换内部经营机制,又离不开一定的外部环境;说明个人的成长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在条件的作用。

11.量变和质变相互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1>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2>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1>坚持适度原则,控制量变的限度<3>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3>要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对待有益的事情要重视量的积累,促成飞跃,而对于某些事情则必须坚持适度原则,防止盲目蛮干的思想和行为;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去实现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说明青年要把理想和苦干精神结合起来,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才能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说明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明显改变劳动力、土地和生产工具的数量,但是改变了劳动组织形式、具体分配形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就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巨大飞跃,从而证明了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的道理。

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

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

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一)什么是规律?规律就是事物外部实质的肯定的联络。

作为联络,规律异样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和发扬作用,一旦分开特定的条件,原有的联络进程中缀,规律就无法存在、无法发扬作用了。

例如,商品消费和商品交流是价值规律存在的条件,由于价值规律所要求的等价交流作用只能在商品交流进程中发扬。

所以,一旦商品经济不复存在,价值规律也就失掉了存在的条件,不能发扬作用了。

规律存在和发扬作用的条件性进一步说明了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同物质一样,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不论人们能否看法它,喜欢它,它都存在着,都在起作用,人们不能恣意发明或许消灭规律,必需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否那么,必将一事无成,还要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正象物质具有可知性一样,规律是可以被看法的。

人们经过发扬客观能动性,看法事物的规律,可以对事物的开展趋向和方向作出迷信的预见,从而指点自己的举动,改造世界,为人类造福。

当规律发作作用对人们形成危害时,人们可以应用对规律的看法。

改动或创作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作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甚至变害为利。

由此可见,看法规律必需看法规律发作作用的条件对规律的存在和起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二)形而上学和辩证法是两种基本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形而上学是用孤立、运动、片面的观念看效果的一种思想方法,自古以来就存在着,至今,这种思想方法对人们依然有着普遍的影响。

人们总是喜欢用形而上学的观念看效果,由于它省力气,有人说形而上学思想是懒汉思想,不无道理。

仔细剖析起来,形而上学的影响存在着看法的和社会的根源。

从看法上看,我们周围世界的相貌是扑朔迷离的。

它既是一致的,又是多样的;既是运动的,又是相对动摇的;各种事物、现象间既是彼此依赖的,又是相互区别的。

因此,人们很难片面地看法自身所处的环境。

如假定只是依据自身的理性体验而把上述情形中的任何一面孤立和运动起来,就肯定会得出形而上学的结论。

高考政治重要的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考政治重要的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考政治重要的哲学知识点总结高考政治重要的哲学知识点总结哲学的政治课本内容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点知识,但是这个部分的知识点偏偏是高考必考的一个考点,所以各位小伙伴都将哲学的知识点熟记好。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必背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高考政治哲学知识一、唯物论部分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辨证唯物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表现: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客观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1)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2)还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必须要首先承自然界的客观性,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原理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4、规律客观性的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抗拒的。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主观主义。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1)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3)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人们办事情的过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而要把事情办好,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年高考政治必懂哲学原理复习2
(四)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1。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都是整体和部分的统一体。

2。

整体和部分既相区别又相互联系。

(1)二者的内涵不同;(2)二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 统帅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部分之间能否以合理的结构构成整体,直接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

(3)相互联系:①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②二者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起决定作用;③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

方法论:①要树立全局观念, 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 寻求最优目标。

②搞好局部, 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二、运动和发展
(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

哲学上讲的运动就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2。

运动和物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③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3。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①哲学上讲的静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②静止是一种不显着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而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是绝对的;③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二)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1。

运动和发展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

2。

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①发展就是新事物不断产生, 旧事物不断灭亡,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②发展的实质在于进一步揭示了万事万物各种运动变化所包含的趋向性,即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运动变化趋向才是发展。

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③要明确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即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3。

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①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②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③要坚持与时俱进, 培养创新精神, 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三、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一)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1。

事物自身所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

对立与统一是矛盾的基本属性。

①" 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 斗争性"。

②" 统一"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又叫" 同一性" 。

它包括两种情形。

第一,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第二, 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3。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②矛盾是一切客观事物所固有的, 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4。

方法论:①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②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

矛盾具有特殊性。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其一, 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其二,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其三, 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2。

方法论:要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 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是人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要反对“一刀切”“一风吹”等形而上学的错误。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

这里的普遍性(共性)是指同类事物共同具有的状态、属性和变化规律。

特殊性(个性)是指同类事物中各个事物所具有的,在状态、属性和发展规律方面的不同特点。

2。

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②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2)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3。

方法论:(1)应遵循从特殊到普遍, 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2)要学会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四)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1。

复杂事物发展中所包含的许多矛盾,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

其中处于支配地位, 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

2。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

方法论: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五)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1。

事物内部的矛盾双方,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有着主、次方面的区别。

其中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反之,叫做次要方面。

2。

矛盾的主次方面对立统一。

它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

方法论: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 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 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4。

我们懂得了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就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或均衡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