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填空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第一讲地球与地图一、地球与地图1、赤道上经度相差10实地距离大约为111千米,其他纬线上经度相差10实地距离大约为111×千米。

经线上纬度相差10实地距离大约为111千米。

2、东半球的范围从200W向东到1600E。

3、球面两点的最短距离为两点之间的“大圆劣弧”,常见大圆为赤道、经线圈和晨昏圈。

北半球同一纬线上的最短距离向北偏,南半球同一纬线上的最短距离向南偏。

4、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就是该地的纬度。

5、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根据劣弧进行判断。

(劣弧即两点经度差小于1800)二、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读数值范围,判断地貌类型:海拔在200m以下,等高线稀疏的是平原; 海拔在200m~500m,等高线较稀疏的是丘陵; 海拔大于500m,等高线密集的是山地; 海拔在1000m以上,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稀疏的是高原; 四周等高线密集且数值大,中间等高线稀疏且数值小的是盆地。

(2)读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高密低疏,为凹坡,可通视;高疏低密,为凸坡,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3)读弯曲状况:等高线凸向高处的是山谷,凸向低处的是山脊(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4)读局部闭合等高线:等高线闭合,中高周低的地形类型是山峰;中低周高的地形类型为盆地;特殊情况,规律判读为“大于大的”为山坡上的小山丘或“小于小的”为山坡上的小洼地。

(5)基本特征:同线等高;同图等距;相邻两条等高线数值可以相等,如河谷两侧相邻的等高线,也可以递变;任意两条等高线一般不会相交,若相交或重叠则为陡崖。

2、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有关计算:(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先算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范围,再进行相减或(n-1)×d△H(n+1)×d(2)进行陡崖高度的计算:其相对高度(n-1)×d≤△H(n+1)×d(n为陡崖处重叠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加对点练习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加对点练习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1、天体的类型有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卫星、星际物质等。

2、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2、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见右图)4、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月球,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5、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名称和位置示意图(见右图)(1)距离太阳由近及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的轨道..之间。

(3)彗星运动时彗尾背向太阳延伸,离太阳越远,彗尾越短。

6、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是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7、八大行星按照结构特征可以分为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包括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

8、地球是太阳系中特殊行星的原因是存在生命。

9、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1)太阳光照稳定;(2)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内部条件:(1)适宜的温度(原因:日地距离适中);(2)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原因:地球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大气经过漫长的演化);(3)有液态水(原因: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量,地球内部温度升高,不断产生的水汽逸出地表,形成降水,最终形成原始的海洋)。

对点训练1.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是()A.恒星、星云 B.恒星、行星 C.星云、行星 D.行星、卫星2.地球在太阳系中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是指()A.地球上有高级生命的存在B.地球上有大气C.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D.地球的运动特征与其他行星不同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4.在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运动方向等方面与地球极为相似的行星,称为类地行星,下列属于类地行星的是()A.火星 B.土星 C.木星 D.天王星5.太阳系成员有()①太阳②星云③行星及小行星④卫星⑤彗星⑥流行体⑦行星际空间的气体与尘埃A.①②③④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⑦ D.①③④⑤⑥⑦6.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表面,这说明了人造天体可以离开()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7.不包含地球的天体系统是()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8.地球本身具备“金锁链条件”的原因是()①日地距离适中②体积质量适中③自转公转周期适中④稳定的太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9.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用箭头在地球公转轨道上表示出地球的公转方向。

人教版必修一高一地理上知识点要点总结

人教版必修一高一地理上知识点要点总结

高一地理〔上〕知识要点地理组第一章:行星地球〔注意:黑体表示为重点〕一:1.1节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包括:星云、行星、流星体、彗星以及一些星际物质〔如气体、尘埃〕。

距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距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球。

2.天体系统:各天体相互吸引、绕转才形成天体系统。

地球月球层次:总星系恒星世界河外星系3.八大行星的排列: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它们的公转运动共同特点: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太阳系八大行星分类:〔1〕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2〕巨行星:木星、土星〔3〕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4.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记法:钻木取火〕5、地球的普通性普通性:八大行星都是不透明的近似球形的星体;本身一般不发射可见光;围绕自身的轴自西向东〔除金星外〕不停地自转;公转运动具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的特点。

6、地球的特殊性——生命的存在〔重点〕地球上宇宙环境①稳定的光照条件生命物质②平安的空间运行轨道存在的条件自身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液态水〕②质量体积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③原始海洋的形成生命的摇篮二:1.2节太阳队地球的影响1.〔P8〕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2.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

来源:部的核聚变反响。

3.对地球的影响:〔1〕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太阳能〔直接利用〕,煤、石油〔间接利用〕]〔2〕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

4.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外表、最亮〕。

5.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年〕,耀斑〔周期11年〕也是重要标志;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爆发生于太阳外表。

太阳黑子:影响气候〔降水量与黑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6. 对地球的影响耀斑影响大气电离层,影响短波通信太阳风:在高纬地区出现极光三:1.3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形状: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和地球的内部结构1. 地球的形状和尺度•地球是近似于一个椭球体,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离心力使得地球呈现赤道膨胀、极圈扁压的形状•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0076千米•经度和纬度是地球上表示位置的重要参考坐标系2.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个不同性质的层组成•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岩石壳层,包括陆壳和海壳•地幔位于地壳下面,是地球的中间层,主要由岩石和矿物组成•外核是地幔与内核之间的一层液态层,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内核是地球的中心,由固态金属铁和少量镍组成3. 地球的物质组成•地球的物质主要由元素和化合物组成•地壳中主要含有氧、硅、铝等元素•地球内部主要含有铁、镍等金属元素4. 地球的层状结构与地理环境•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决定了地球的热力和物质环境•地球作为层状结构的系统,不同圈层之间互相作用,形成了地球的地理环境第二节我国地理位置和地势地貌的特点1. 我国的地理位置•我国位于东经73°33′~135°05′,北纬3°51′~53°33′之间的东亚大陆的东部沿海地区•我国是世界上陆地面积第三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东亚的大国之一2. 我国的地势地貌•我国地势起伏较大,由东北地势较低逐渐升高向西南•我国的地貌类型丰富多样,包括平原、山地、高原和丘陵等•我国地势地貌的特点与我国地理位置、构造运动、气候和河流等因素有关3. 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非常复杂多样,包括气候、土地、水资源等方面的差异•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和社会发展等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第三节地理格局的产生与演变1. 地理格局和地理区域•地理格局是指地理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组合和分布关系的总体表现•地理区域是根据地理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点划分的区域单位2. 地理格局的产生和演变•地理格局的产生和演变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经济、政治、文化和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地理格局的形成和演变3. 地理格局的特征和作用•地理格局的特征包括规则性、不规则性、稳定性和变动性等•地理格局不仅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特点,还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以上就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的知识点的概要介绍。

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填空

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填空

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填空地理知识点填空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理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地球资源。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填空部分需要你根据题目自行完成。

1. 地球是由___(1)___、___(2)___、___(3)___和___(4)___四个圈层构成的。

2. 地球的形状是___(5)___,它的赤道半径约为___(6)___公里,极半径约为___(7)___公里。

3. 地球的外部层是___(8)___,它被分为___(9)___个大板块,这些板块不断地漂移和变动。

4. 地球上的水资源非常丰富,它主要分布在___(10)___和
___(11)___中。

5. 地球上最大的淡水湖是___(12)___,位于非洲大陆上。

6. 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___(13)___,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

7. 地球上分布着许多不同的气候带,其中主要有___(14)___、___(15)___、___(16)___和___(17)___四个气候带。

8. 地球上最大的洲是___(18)___,它的人口最多,有着众多的国家和民族。

9. 地球上还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地理景观,比如___(19)___、
___(20)___和___(21)___等。

10.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和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它包括物理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___(22)___等分支。

以上就是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地理知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我们的地球吧!
(题目: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填空)。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填空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填空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填空自由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填空1. 地理:地理学是___地球和人类活动___的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2.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的两个基本分支,其中自然地理主要研究___自然环境___,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生态等方面的内容。

3. 自然地理中气候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它是指在长时间内___一定地域内___的气象要素的平均变化规律。

4. 气候由环境要素和气象要素组成,其中环境要素包括____,气象要素包括___、__、__、___等。

5. 地形地貌是地球表面在___空间___方向上的分布情况,它由四个基本地貌要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

6.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地貌对交通运输、定居和__等活动的影响十分显著。

7. 人文地理主要研究___人类活动___,包括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商业等方面的内容。

8. 人口是指___一定时期___内居住在一定边界内的人的总数,而人口密度则是指___一定面积___内的人口数量。

9. 城市是___人口、经济、文化___等方面高度集中、复杂而发达的区域。

10. 农业是指通过种植___、养殖___等方式从事农业生产的活动。

它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方式之一,并催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11. 工业是指人们通过加工___、制造产品___等方式从事工业生产的活动,它是现代化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交通是指人类在___地理空间___上的移动和物质运输的活动,它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经济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13. 商业是通过___商品交换___等方式进行的经济活动,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商贸及文化交流的功能。

14.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___观察、实验___、对比、统计、区域研究等,多学科交叉相融是其特点之一。

以上是高一地理必修一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填空,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填空题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填空题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课本P3图1.2)其他行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是、、、、、、、。

小行星带位于星与星之间,类地行星与巨行星之间。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⑴;⑵;⑶;⑷。

太阳风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⑵造成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运动方式围绕转动在椭圆轨道上围绕转动运动方向。

北极上空俯视为时针,南极上空为时针。

北极上空俯视为时针。

运动速度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两极点为零。

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15°∕h)。

近日点(每年1月初),速度远日点(每年7月初),速度平均1°/d,30km/s运动周期真正周期:一个恒星日=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真正周期:一个恒星年=直射点回归周期:一个回归年=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昼夜长短的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3.产生四季和五带南极上空俯视图北极上空俯视图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逆时针)二、太阳直射点移动6.22(夏至日)23°26′N★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秋分日)0°3.21 9.23 3.21(春分日)(春分日)23°26′S12.22(冬至日)★2..地球公转过程中二分二至点的判断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资料全(填空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资料全(填空题)

高一地理基础过关——填空题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1.宇宙环境是由、、、、、等天体和弥漫于星际空间的物质(气体和尘埃)组成。

2.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

3.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级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________,最低级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_____。

4.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排列是、、、、、、、。

5.太阳系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共同特征是、、6.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有:、、。

地球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与地球在中的位置,以及地球本身的条件如、、等有密切关系。

7.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的形式向四周发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

太阳辐射能维持地表的,是促进地球上的、运动和活动的主要动力,为人类的提供能源。

8.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为层、层和层。

9.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称为,周期约为年,其重要标志是和。

10.当黑子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进入地球电离层,引起电离层扰动,使无线电受到影响;太阳大气抛出的,扰乱地球磁场,使地球磁场出现“”现象;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进入地区的高空大气,与之碰撞产生美丽的。

11.地球自转方向为______;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时针方向旋转12.昼夜交替的周期周期为________小时,叫做。

自转的真正周期是日,时间长度为。

13.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地 _。

而线速度_ 处最大,随纬度增大而。

14.地球绕日公转的轨迹叫做轨道,又称________。

地球公转方向是,每年月初,地球运动到近日点的位置,速度,每年月初,地球运动到远日点的位置,速度。

15.地球上昼夜半球分界线称为___________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变为昼的分界线称_____,由昼变夜为的分界线称_____。

16.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________,一般是______时刻早,______时刻晚。

经度每隔______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______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主要讲述了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理坐标与地球的地理环境等内容。

以下是对第一章内容的详细概括:
一、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1. 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和人类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研究地球表层的空间分异和地球上的人类活动。

2. 地理学的特点:综合性、区域性、时空性、实践性。

二、地球的形状与运动
1. 地球的形状:地球呈近似于椭球的形状,地球两极比赤道略扁。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使得地球产生昼夜现象,公转使得地球形成四季变化。

三、地球的层次结构
1.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层次。

地壳分为大陆壳和海洋壳,地幔是地壳和地核的中间层,地核又分为外核和内核。

2. 地球的大气层:大气层是地球外围的气体包围层,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

大气层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

四、地理坐标与地球的地理环境
1. 地理坐标:地理坐标是地球上任意一点的经度和纬度的表示方法,经度表示东西方向的距离,纬度表示南北方向的距离。

2. 地球的地理环境:地球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

自然环境包括地球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人文环境包括人类的居住区、产业区、交通区和文化区等。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总结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l 天体: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星光闪烁——恒星;恒星卫士——行星;行星卫士——卫星;轮廓模糊——星云;一闪即逝——流星;拖着长尾——彗星;气体和尘埃l 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l 天体系统的层次: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总星系;最低一级天体系统:地月系。

宇宙包括总星系和人类未探测区域。

l 光年:计算天体间距离的单位。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l 运动特征:同向、共面、近圆l 结构特征:质量、体积、距离l 局太阳由近到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金星距地球最近l 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三、存在生命的行星①有适宜的温度——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因而有适宜的温度②有液态水;——内部物质运动、距离适中③有适量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因而有适量的大气④安全的宇宙环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l 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发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l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4H——Hel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生物的生成(光、热资源),促进水、大气的运动生产生活:太阳能、煤、石油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l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主要类型有黑子、耀斑,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

? 黑子:温度比其他地方低;? 耀斑:色球的某些区域突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

每当耀斑爆发会释放出很强的无线电波,大量的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以及高能带电粒子? 黑子、耀斑周期:11年,同步起落,体现太阳活动的整体性l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干扰地球磁场,磁暴现象;影响气候,图1.13注意:太阳对地球的最大影响是太阳辐射!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l 地球运动的两种形式:自转和公转l 地轴的方向: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l 自转的方向、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l 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太阳日24小时l 自转角速度:除两极,角速度相同,15度每小时。

根据高中地理必修一精编知识点总结填空题附答案

根据高中地理必修一精编知识点总结填空题附答案

根据高中地理必修一精编知识点总结填空题附答案知识点一: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形状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几何体。

根据观测和测量结果,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1千米,而极半径约为6356.8千米。

椭球体的几何体。

根据观测和测量结果,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1千米,而极半径约为6356.8千米。

知识点二:地球的结构地球主要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态物质,地幔是位于地壳之下的半流动地层,而地核则是地幔之下的固态。

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态物质,地幔是位于地壳之下的半流动地层,而地核则是地幔之下的固态。

知识点三:地理经度和纬度地理经度是指从地球上某点到地球参考子午线的弧长,用来表示东西方向的位置。

地理纬度是指从地球上某点到赤道圈的弧长,用来表示北南方向的位置。

知识点四: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己的轴心旋转一周的运动,它的周期为23小时56分04秒。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迹,完成一次公转约需要365.25个日子。

23小时56分04秒。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迹,完成一次公转约需要365.25个日子。

知识点五:地球的倾斜地球的轴线与黄道面之间的倾斜角称为地球的倾斜。

地球公转时由于倾斜的存在,导致了四季的变化。

知识点六:地球的大气层地球的大气层由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和外部层组成。

对流层位于地面上方,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臭氧层则位于平流层的一部分。

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和外部层组成。

对流层位于地面上方,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臭氧层则位于平流层的一部分。

以上是根据高中地理必修一精编知识点总结的填空题及其答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导语月考临近,为了方便广大同学复习,高考网为大家准备了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备考有帮助,以下是第一单元主要知识点。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体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星光闪烁--恒星;恒星卫士--行星;行星卫士--卫星;轮廓模糊--星云;一闪即逝--流星;拖着长尾--彗星;气体和尘埃
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
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总星系;最低一级天体系统地月系。

宇宙包括总星系和人类未探测区域。

光年计算天体间距离的单位。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运动特征同向、共面、近圆
结构特征质量、体积、距离
局太阳由近到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金星距地球最近。

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请下载附件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本地下载在线阅读New!)相关阅读。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填空题解读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填空题解读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形成天体系统。

★3. 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课本P3图1.2)其他行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1. 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是、、、小行星带位于星与星之间,类地行星与巨行星之间。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⑴;⑵;⑶;⑷。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⑵造成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南极上空俯视图北极上空俯视图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逆时针)二、太阳直射点移动6.22(夏至日)23°26′N★1.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秋分日)0°(春分日)(春分日)23°26′S12.22(冬至日)★2.. 地球公转过程中二分二至点的判断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

3.. 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㈠昼夜交替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反之是线。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复习知识点答案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复习知识点答案

答案:一、知识要点
第一节1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 2(1)相互吸引、相互绕转(2)4 银河系(3)太阳系 3(1)地球火星土星海王星(2)同向性、共面性、近园性(3)abcd ef (4) 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
第二节
1、氢、氦 6000K
2、电磁波太阳辐射 3(1)光球、色球层和日冕层①② 11
(2) 短波通信(干扰电离层)、磁暴(干扰地磁场)、产生极光(带电粒子流与高空大气碰撞)、自然灾害
3、(1)23度26分(2)太阳辐射
界面横波纵波速度都增大地壳地幔(3)、消失降低固液古登堡界面
(4).岩石外核内核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2, 大气圈
水圈生物圈 3,大气水岩石圈
基础练习
ACCBD ABDBB ADDBA ACCAD BCBAA D
26,(1)12.22 (2)12时 12小时(3)D C (4)D>A>C>B 相等(5)A>D>B>C C<D<A<B
27,(1)北极星66°34′ 黄道面(2)6月22 冬至(3)CD
(4)南北回归线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
28,(1)略(2)略(3)正圆 B 慢
29,(1)120°w 23°26′N(2)6 月22日冬(3)晨(4)北回归线及其以
北地区昼大于夜且昼最长夜最短短
30、(1)光球温度强弱(2)正相关性(3)负相关性(4)1915年以前负相关 1915年以后正相关(5)黑子多少 11。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练习填空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练习填空

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检测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1.常见的天体类型闪烁的恒星、 、 、 、 、 。

2.运动中的天体 、 ,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4.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 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5.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为 、 、 、 、 、 、 、 。

6.八大行星的公转特征: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 ,均为 ;公转的轨道面具有 ;公转的轨道形状具有 。

7.八大行星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属于巨行星的是 天王星和海王星属于 。

小行星带位于 轨道和 轨道之间。

8.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⑴ (太阳处于壮年期,八大行星和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⑵ (原因: 、 ) ⑶ (原因: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原始大气经过漫长演化)⑷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概况: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 ,主要成分是 和 ,表面温度约为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 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

3.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 资源,维持着地表 ,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主要 。

总星系其他行星系 其他恒星系4.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 。

5.太阳的大气层结构从里到外分为 、 和 。

其中,只有 是人们可以用肉眼直接观测到的。

6.太阳活动最主要的两种类型是 和 ,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7.黑子发生在太阳的 层,其现象是 ;耀斑发生在太阳的 层,其现象是 。

太阳活动的周期是 年。

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⑴引起地球大气层扰动,影响 ;⑵扰乱地球磁场,出现 现象;⑶作用于 地区的大气,出现 ;⑷影响地球自然环境,诱发 。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 ,地球赤道周长约 。

2.纬线是指地球仪上与 平行的线,纬线指示的是 方向;经线是地球仪上连接 的线,又叫做 ,本初子午线是 ,经线指示的是 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
(课本P3图1.2)
其他行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是、、、、
、、、。

小行星带位于星与星之间,类地行星与巨行星之间。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
⑵;
⑶;
⑷。

太阳风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通讯衰减或中断;
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现象;
⑷两极地区产生;
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运动方式围绕转动在椭圆轨道上围绕转动
运动方向。

北极上空俯视为时针,南极上空为时
针。

北极上空俯视为时针。

运动速度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两极点为零。

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15°∕h)。

近日点(每年1月初),速度
远日点(每年7月初),速度
平均1°/d,30km/s
运动周期真正周期:一个恒星日=
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
真正周期:一个恒星年=
直射点回归周期:一个回归年=
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
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产生四季和五带
南极上空俯视图北极上空俯视图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逆时针)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
6.22(夏至日)
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秋分日)
0°3.21 9.23 3.21(春分日)
(春分日)
23°26′S
12.22(冬至日)
★2..地球公转过程中二分二至点的判断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
球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线,反之是线。

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 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或“=”)0°,夜半球上(“>”、“<”或“=”)0°,晨昏线上(“>”、“<”或“=”)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
★㈡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即1°=)
2.地方时计算方法: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说明: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西——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②经度差的计算:同异——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

③计算步骤:确定两地经度差;换算两地时间差;判断两地东西方向;带入计算。

3.昼夜长短的计算
⑴昼弧:任一纬线落在半球内的部分。

⑵夜弧:任一纬线落在半球内的部分。

⑶计算:①昼长=昼弧对应的经度数÷15°=(12-日出时刻)*2;
②夜长=夜弧对应的经度数÷15°=(日落时刻-12)*2。

㈢区时的计算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区数差
说明:①时区数的计算:时区序号=当地经度数÷15°,所得余数<7.5,则即为时区序号;所得余数>7.5,则为时区序号。

②时间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

③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同为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偏东;同为西时区,时区数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时区偏东时间早)
★㈣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和步骤
1.标自转方向,判断晨昏线
2.定日期:
⑴北极圈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出现极夜)为月日;
⑵北极圈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出现极昼)为月日;
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月日或月日。

3.时间计算:
⑴找特殊时刻点:
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点;
②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点;
③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
④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

⑵依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推算时间。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⑴由日期定直射点的纬度:春秋分日——0°;夏至日——;冬至日——
⑵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偏移规律:北半球向偏,南半球向偏,赤道上。

2.判断方法:北半球用手,南半球用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所示方向为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

四、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⒈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参看课本P19)
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夜,且纬度越高昼越。

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

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夜,且纬度越高夜越。

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

⑶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各地均为时日出,时日落。

⑷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春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春分到夏至极昼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夏至到秋分极昼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秋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秋分到冬至极夜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冬至到到次年春分极夜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
★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⑴纬度变化: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⑵季节变化: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值。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⑴计算公式:H = 90°-纬度间隔
说明: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间隔计算遵循同减异加——所求点与直射点同在北半球或同在南半球相减,在不同半球相加。

⑵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比较: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即与直射点纬度间隔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

五、四季更替和五带
1.四季划分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变化。

2.划分的方法有三种:
★(1)物候四季:3、4、5月为季,6、7、8月为季,9、10、11月为季,12、1、2月为季。

(2)传统四季:以“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始点。

(3)天文四季:以“二分二至”为起始点。

3.五带的划分依据是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界限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4.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之间的关系
⑴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

⑵如果黄赤交角变小,南北回归线度数变,极圈纬度增,从而使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温带范围。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南北回归线纬度变,极圈纬度,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温带范围。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
地震波传播速度传播介质穿过不连续面速度变化
横波(S波)慢穿过莫霍界面横纵波速度均;穿过古登堡界面
横波,纵波速度突然。

纵波
(P波)

A B C D
E F G H
圈层名称位置厚度特点
莫霍界面以上平均厚度17千米由岩石组成,大陆,大洋
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

2800多千米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层古登堡界面以下3400多千米接近液态,横波不能穿过
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主要成分
(连续但不规则)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大气水、生物水,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生物圈(最活跃) 占有的底部、的全部和的上部
A B
C D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