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 确定起跑线》教案
《确定起跑线》教案以下是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确定起跑线》的教案,供您参考: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能够确定跑道的起跑线位置。
2.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体育比赛中的起跑线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体育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1.跑道的组成及每圈的距离差。
2.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难点:每圈的距离差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实物演示法:利用跑道模型进行实物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跑道的组成和每圈的距离差。
2.讲解法:教师讲解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和步骤。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跑道的组成和每圈的距离差,帮助学生理解。
五、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体育比赛中的起跑照片,引导学生观察起跑线的位置,引入本课的主题《确定起跑线》。
2.新课学习:(1)介绍跑道的组成,包括直线段、弯道和终点线等。
(2)通过模型演示,让学生观察每圈的距离差,并理解其意义。
(3)讲解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和步骤,并举例说明。
3.巩固练习:(1)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4.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在体育比赛中的应用。
5.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与反馈1.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提问和练习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和步骤的掌握情况。
2.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1.理解跑道的基本结构和起跑线的设置原理。
2.掌握根据跑道长度和道次确定起跑线位置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赛精神。
二、教学重点•理解起跑线设置的原因和原理。
•掌握确定起跑线位置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如何根据跑道长度和道次正确计算出起跑线的位置。
•理解内、外道长度差异对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影响。
四、教学资源•教科书•跑道示意图•计算器•多媒体课件(包含跑道示意图和动态演示)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跑道结构和起跑线设置原理。
•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跑道示意图和起跑线设置过程。
•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计算,探究起跑线位置的计算方法。
六、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田径比赛的视频片段,特别关注起跑环节。
•提问:为什么运动员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知识讲解•介绍跑道的基本结构,包括直道长度、弯道半径等。
•讲解起跑线设置的原因:由于内外道长度不同,为保证比赛公平,需要设置不同的起跑线位置。
•推导起跑线位置的计算公式:外道起跑线位置= 内道起跑线位置+ 相邻两道间的长度差。
•举例说明如何根据公式计算起跑线位置。
3.巩固练习•提供不同长度和道次的跑道数据,让学生独立计算起跑线位置。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并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和验证答案。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起跑线设置对比赛公平性的影响。
•分享讨论成果,比较不同组的观点和见解。
5.课堂总结•总结起跑线设置的重要性和计算方法。
•强调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6.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自行查找田径比赛资料,了解更多关于起跑线的知识。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合理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围绕“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展开讨论,介绍如何通过设计一堂起跑线教学,帮助学生打牢基础,迈出学习的第一步。
【引言】教学中,确定起跑线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激发学习动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精心设计的起跑线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课堂的热情,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背景】在进行起跑线教学设计之前,我们应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需求。
只有了解学生的现状,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明确教学目标。
根据学科性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以指导教学的具体进程。
【教学内容】在起跑线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应该围绕教学目标展开,选择适合学生的、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同时,内容的安排应该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渐进式地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
【教学方法】起跑线教学设计的方法应该灵活多样,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可以运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是起跑线教学设计的具体过程,它包括开场导入、知识传授、讨论互动、巩固训练和课堂总结等环节。
设计教学流程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安排各个环节的时间和顺序。
【教学评价】在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中,教学评价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通过教学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总结】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是一项关键的工作,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恰当的教学设计,能够引导学生打好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和坚定。
只有确保学生在起跑线上站稳脚跟,才能为他们的学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请根据需要在此处列出参考文献,不超过三条)本文根据“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的主题,从背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第五单元 第09课时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五单元第9课时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学习任务一:了解田径场以及环形跑道的基本结构。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活动经验入手,选择学生熟悉的安排了学生最熟悉的100米和400米比赛的场景,充分体现了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400米为什么不在同起跑线上,怎么安排400米起跑线位置。
】➯情境导入,引“探究”1.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你在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田径赛场,观看过体育赛事?生汇报:在奥运场馆,亚运会,学校的操场等赛事和场地都见过田径赛场。
介绍:田径跑道是一种专门用于田径运动的场地,它是田径比赛中各个项目的主要场地之一,不仅为运动员提供了良好的跑步环境,也确保了比赛的公平性和安全性。
体育运动的好处多多。
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可以增强体质,愉悦心情,锤炼性格。
➯知识链接,构“联系”课件出示一些田径比赛的场面,唤醒学生的记忆。
1.提问:仔细观察奥运会上100 米和400 米起跑的画面,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100 米运动员在同一起跑线上,400 米运动员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①400米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吗?②工作人员是怎么安排400米起跑线位置的?2.有什么疑问吗?3.揭题: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运动场,一起探究如何“确定起跑线”。
➯新知探究,习“方法”教师课件展示:教材第78-79页例题的情境内容:一、学生独立自学,教师观察指导。
1.了解跑道结构:小组交流:观察跑道图,说一说,每一条跑道具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内外跑道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2.观察这几条跑道,你有什么发现吗?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1.(1)观图,了解田径跑道的结构。
【重点提示:400 m跑道含有弯道,每段弯道的长度不同,而终点却相同,如果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那么外圈跑道的同学跑的路程长。
】①田径跑道是由两段直道和两段弯道组成的。
②每条跑道的宽度都相等。
2.学生充分交流得出结论:①跑道一圈长度=2条直道长度+一个圆的周长②内外跑道的长度不一样是因为圆的周长不一样。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教案反思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教案反思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如何确定起跑线,并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了解起跑线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如何通过测量确定起跑线的方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测量问题;•发挥学生探究、思考与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通过问题导入,让学生了解起跑线的意义及重要性。
老师:同学们,你们是否想过怎样才能比赛时跑得更快,更有信心?需要什么帮助呢?学生:需要有起跑线亚!老师:那么起跑线是指什么呢?可以在学校里的田径运动场上找一找,在哪里标记的呢?2. 学生活动让学生利用尺子、线等工具,以及自己的身体尺寸,设计一种测量方法,并给出测量结果。
老师:好的,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究如何找到准确的起跑线,大家可以分成小组,在同伴的帮助下,一起测量,从而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学生活动分为以下步骤:•在学校田径运动场制定起点和终点;•自行设计测量方法并测量,记录每次测量结果;•讨论采用哪种测量方法,计算出最终的起跑线位置。
3. 教师辅助在学生完成测量后,教师对学生的测量方法及结果进行纠正和辅导。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测量方法或者测量数据错误的情况下的建议(如重新测量、调整参数等);•如果有些学生的测量方法及结果有错误的情况,老师也可以进行现场纠正。
4. 总结反思教学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其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测量误差的原因,并分析误差的大小;•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并向其他小组展示他们的测量方法和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为下一步教学提出建议。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学生参与度较高,能够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意识到了一些问题:•学生测量误差较大的情况较为普遍,也有些小组没有完成测量任务;•学生的组织能力有待提高,教师需要更加细致地指导。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第【1】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田径跑步比赛的录像,看看选手们在比赛中是如何起跑的。
2.发现问题: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同学们是否发现了问题呢?比如选手们如何确定起跑线的位置,起跑线应该放在哪里等等。
3.提出问题:根据观看录像的发现,我们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如何确定起跑线的位置?起跑线应该放在哪里?如何计算起跑线的位置?等等。
二、知识讲解,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介绍体育场及环形跑道的结构: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体育场及环形跑道的结构,让同学们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为后面的实践活动做好铺垫。
2.讲解确定起跑线的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图形测量的相关知识计算并确定400米跑道的起跑线。
3.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实践活动,通过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三、模型建立,初步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1.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数学活动:通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数学活动,建立确定起跑线方法的模型。
2.初步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如在中部操场跑道上摆放起跑位置等等。
四、课堂小结,体会探索的乐趣;1.课堂小结:通过课堂小结,让同学们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
2.体会探索的乐趣: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活动和模型建立,让同学们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五、课后实践,确定中部操场跑道起跑线;通过课后实践,让同学们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确定中部操场跑道的起跑线。
比赛录像中展示了今年第32届巴西里约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和男子400米决赛,这些比赛都非常精彩。
在观看100米比赛的起跑照片时,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这些比赛都是赛跑,但是400米比赛的起跑线却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确定起跑线的方法,理解跑道内外圈长度的差异。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计算每条跑道的长度差异,并合理确定起跑线位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通过讲述一场田径比赛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起跑线的重要性。
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跑道的起跑线位置不同?如何确定起跑线的位置?二、新课讲解观察跑道结构:通过图片或现场观察,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由两条直段跑道和两个半圆形跑道组成。
计算跑道长度:引导学生理解,如果两个半圆形跑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圆。
可以先求出一个圆的周长,再加上两段直道的长度,这样就能求出每条跑道的长度。
分析跑道长度差异: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发现外圈的跑道比内圈的跑道要长,这是因为外圈的半圆形跑道半径更大。
因此,为了公平竞赛,起跑线的位置需要根据跑道长度的差异进行调整。
三、实践活动分组计算: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计算一条跑道的长度,并填写表格。
教师提供必要的数据和工具,如跑道半径、直道长度、π值等。
确定起跑线位置:根据计算结果,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跑道的长度差异,确定起跑线的相对位置。
四、总结提升汇总各组计算结果,进行全班交流,比较不同方法的优劣。
教师总结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强调数学在体育领域的应用价值。
五、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结合实际情况,观察附近的田径场,了解跑道的实际布局和起跑线的设置。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可以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能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优秀8篇)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优秀8篇)确定起跑线教学反思篇一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以《确定起跑线》一课为例数学课是以数学体系的理论知识为主,而数学实践活动课则好比是在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搭起的桥梁。
小学数学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安排,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好数学,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重新创造知识,感受数学的趣味,增强数学意识和运用意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大作用。
本文将以六年级上册的《综合实践课》的内容是“确定起跑线”为例,来谈谈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确定起跑线》是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后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
这节课是学生在认识了圆、学习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活动。
学生通过对跑道的认识、测量、记录、计算、推理等多方面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归纳和拓展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和掌握数学抽象、推理等思想,从而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玩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课程标准》对“综合应用”领域的总体要求是:“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由此可见,“应用”数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思考问题的方法应该是本节课的重心所在。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将本课的目标定位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半圆式田径跑道的基本结构,学会利用圆的周长等知识来确定起跑线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一、发现和提出问题。
田径场是学生很熟悉的地方,让学生联想曾经历的体育活动经验,意识到内圈跑道与外圈跑道有差别,400 米比赛起跑线不同才能公平,并自发的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5)》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5)》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起跑线的概念,并能够通过图形直观地展示起跑线的作用。
2.掌握如何在数轴上表示起跑线,并能够准确地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3.能够运用起跑线的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起跑线的概念和作用。
2.理解在数轴上表示起跑线的方法。
3.能够应用起跑线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确定起跑线展开,包括以下内容:1.起跑线的概念。
2.在数轴上表示起跑线的方法。
3.通过实际问题应用起跑线的解决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或实例引入起跑线的概念,并与学生互动讨论,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起跑线的概念教师在黑板上绘制数轴,说明起跑线的作用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起跑线对于解决问题的帮助。
3. 演示在数轴上表示起跑线教师通过示范的方式,展示如何在数轴上准确表示起跑线,并演示一些相关的例题,让学生跟随操作。
4. 学生练习学生进行练习,巩固起跑线的表示方法,并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起跑线问题。
5. 实际问题应用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起跑线的概念解决,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式1.讲授与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提倡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探讨。
3.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与练习。
六、教学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和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七、教学延伸为了巩固和拓展学生对起跑线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扩展性的学习任务或实践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起跑线的概念。
八、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确定起跑线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在数轴上表示起跑线的方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灵活运用起跑线的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请同学们认真学习和复习,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向老师提问。
祝大家学习进步!。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活动课《确定起跑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活动课《确定起跑线》一、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起跑线。
2.能够准确画出起跑线。
3.能够应用起跑线概念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1.理解起跑线的含义。
2.准确画出起跑线。
三、教学难点1.应用起跑线概念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白板、黑板、彩色粉笔、教材PPT。
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教材。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入活动,提出问题:“什么是起跑线?如果你要确定一个起跑线,你会怎么做?”2.让学生自由发言,了解学生对起跑线概念的理解程度。
第二步:新知讲解1.通过教材内容,简要介绍起跑线的概念和作用。
2.通过示例,展示如何准确画出起跑线。
第三步:引导实践1.让学生根据给定的问题,尝试画出起跑线。
2.辅导学生检查和纠正自己的画法,确保画出准确的起跑线。
第四步:活动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起跑线的重要性和应用。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应用,加深对起跑线的理解。
六、课堂延伸1.给学生类似的问题,让他们在小组内一起探讨如何确定起跑线。
2.定期对学生进行起跑线绘制的练习,巩固知识。
七、作业布置1.布置作业:完成教材上关于起跑线的练习题。
2.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起跑线的实际应用场景。
八、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课教学中是否有不足之处?学生是否都掌握了起跑线的概念?2.学生反思:他们对起跑线还有哪些疑问?还需要继续加强掌握的知识点是什么?以上就是本节课《确定起跑线》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起跑线的概念和应用。
确定起跑线教案
确定起跑线教案教案:起跑线教学活动一、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理解和运用与起跑线相关的基础词汇。
2. 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起跑线”的概念。
3. 能够通过游戏活动感受到起跑线对比赛结果的影响。
4. 能够运用上述知识,描述和解决与起跑线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红、黄、绿三色纸牌。
3. 各种形状、颜色的小纸片。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约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起跑线的定义和作用。
通过举例子或展示图片,激发学生对起跑线的兴趣。
2. 概念讲解(约10分钟):通过PPT演示,用简单的词语和图片解释起跑线的概念和作用。
引导学生注意起跑线的示意图,以及在比赛中如何正确站在起跑线上。
3. 游戏活动(约2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起跑线游戏。
每个小组有三名学生,分别扮演运动员和裁判员。
裁判员将红、黄、绿三色纸牌打乱排序,分别给每位运动员一张纸牌。
裁判员口头发出“红灯停”、“黄灯警示”、“绿灯跑”的指令,运动员必须根据收到的纸牌以及裁判员的指令做出相应反应。
如果运动员没有在绿灯亮起前跑出起跑线,则判定淘汰。
最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员即为胜利者。
4. 总结(约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活动,让他们讨论起跑线对比赛结果的影响。
分享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指导他们总结起跑线的重要性和遵守起跑线规则的必要性。
五、拓展活动:设计另一款起跑线游戏,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创作游戏规则,来强化对起跑线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起跑线》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起跑线》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起跑线》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本课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增加的一个内容,是一节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课。
本册教材设计了“确定起跑线”这个数学综合运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如:圆的知识),动手实践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在教学本课之前,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圆的概念、圆的画法还有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等知识。
学生具备一定的小组自我探究的能力,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
学生对体育活动也很喜欢,相当一部分学生去过体育场,对体育场的跑道。
通过电视节目学生对起跑时运动员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的现象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具体这样做是为什么、相邻两跑道起跑线该相差多远呢?学生可能很少从数学的角度去认真的思考。
也很难通过经验和观察得到,需要学生收集相关的数据,具体分析起跑线的位置与什么有关。
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在跑半圈还是跑一圈“相邻跑道相差多远”这一点上有些困难。
教学目标
1、通过该活动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2、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青春起跑线》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青春起跑线》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设计:“青春起跑线”是一部针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材。
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积极的情绪管理和健康的人际关系能力,旨在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素养。
下面是一节关于“自我认知”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2.学生能够正确评价自己的外貌和能力。
3.学生能够对困难和挫折保持积极态度。
4.学生能够积极面对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变化。
教学准备:1.课前准备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成员进行自我介绍和特长展示。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个与主题相关的短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自我认知”。
随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视频中的故事,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了解自己很重要?Step 2:活动1(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活动。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成员进行自我介绍和特长展示,其他组员要用肯定的语言和鼓励的眼神表达对其的认同和接纳。
Step 3: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你每个人的特长是什么?你觉得自己哪个方面做得特别好?你的家人、朋友和老师曾经给过你哪些肯定和表扬?Step 4:活动2(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小型的艺术展览。
每个学生准备一件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并简要介绍与其相关的特长和优势。
Step 5:反馈总结(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下列反思问题的讨论:你在参与小组活动和艺术展览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你认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有哪些?你觉得自己在自我认知方面还有什么需要改进之处?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并且认识到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小组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到被接纳和认同的感觉,提高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艺术展览的举办,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自己特长和优势的认知,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反思的环节,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起跑线说课稿范文
起跑线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1、《起跑线》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和距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数学中的基础知识点,而且起跑线在运动比赛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起跑线的概念,掌握起跑线的绘制方法②能力目标:在起跑线的应用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在起跑线的运用中,让学生感到数学的趣味和实用性。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起跑线的概念,能正确绘制起跑线。
难点是:应用起跑线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让学生观察、发现和思考,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究起跑线的概念和应用。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准备起跑线的相关图片和实物,以及几个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引发兴趣我将使用一个小故事来引入今天的课题:起跑线。
故事讲述了一个比赛中选手们如何利用起跑线确保公平和准确的起跑。
通过这个故事,我将激发学生对起跑线的兴趣,并让他们思考起跑线的作用和绘制方法。
环节二、观察实物,了解起跑线的概念我将带来一个实际的起跑线实物,并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它的特点和形状。
通过观察实物,学生将对起跑线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并从中推导出起跑线的概念和作用。
环节三、绘制起跑线的方法我将展示几个绘制起跑线的方法,包括直线、虚线和曲线等,让学生通过比较和探究,发现不同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同时,我将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绘图知识,自己绘制起跑线,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环节四、应用起跑线解决问题我将提出几个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起跑线的概念和绘制方法进行解决。
欢乐起跑线——幼儿园小班体育教案
“欢乐起跑线”——幼儿园小班体育教案随着人们对健康和体育意识的日益增强,幼儿园体育教育也越来越引人关注。
作为全身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体育教育既能帮助幼儿全面发展身体,又能提高智力、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更能激发幼儿广泛的兴趣和想象力。
本文将介绍一份小班体育教案——“欢乐起跑线”,帮助幼儿园教师更好地进行体育教学。
一、教学目标1、通过体育活动使幼儿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体及各部分功能。
2、通过体育活动,激发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3、通过体育游戏锻炼幼儿物理协调能力,加强心肺功能。
4、学会运用手和脚,寻找和发挥潜能。
5、通过体育游戏,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动态准备在幼儿准备前,教师通过音乐展现各种姿势,从而使幼儿学会手、脚与眼睛的协调动作,增强身体反应、强筋骨、刺激大脑。
2、启动活动用音乐进行集体唤醒和活动,动作要求快乐活泼,配合简单的拍手、跺脚和随手舞动,使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进入活动状态。
3、趣味赛跑在宽大平整的场地摆放起跑线,并在起跑线前摆放一些颜色不同的球,幼儿站在起跑线前进行比赛,看谁先穿过终点。
通过趣味性的比赛增强幼儿对运动的热爱,并锻炼身体和大脑的协调能力。
4、趣味接力幼儿在球场上协作完成绕某些橘色圆点或绕在父母团队的旗子周围作接力赛,通过比赛加强幼儿间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万人跳绳小班幼儿园也适合增加跳绳的课程,在在球场上拿出跳绳,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起跳绳,增加幼儿的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
三、教学方法1、情景活动法利用不同的情景来反映生活中的情境,帮助幼儿掌握生活所需的技能与常识。
2、游戏教学法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帮助幼儿获得更多的验,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使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中得到全面发展。
3、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幼儿自主探究、发现,以及教师引导、指导,使幼儿习得知识、获得新技能、培养好习惯。
4、竞赛式教学法在游戏的基础上增加竞争,增强幼儿的竞赛意识,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热情,使幼儿在快乐中学会合作和竞赛,培养克服困难、不断进步的奋斗精神。
起跑线数学教案
起跑线数学教案标题:起跑线数学教案设计一、课程背景与目标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工具。
在幼儿教育阶段,我们希望通过“起跑线数学”课程,帮助孩子们建立初步的数学概念,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本教案主要涵盖以下几个部分:1. 数的认识:通过实物、图片等方式,让孩子们认识数字,并理解数字所代表的数量。
2. 数的比较:通过游戏等形式,让孩子们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3. 图形的认知:通过绘画、拼图等活动,让孩子们认识各种图形,了解图形的基本性质。
4. 空间感知:通过搭建积木等活动,让孩子们感知空间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以生动的故事或游戏导入主题,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新知:教师引导孩子们观察、操作、思考,逐步理解新的数学知识。
3. 巩固练习:通过做游戏、画画、摆弄积木等活动,让孩子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4. 总结提升:教师带领孩子们回顾学习内容,总结学习收获,提出进一步的思考问题。
四、教学策略1. 以学生为主体: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2. 以生活为教材: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情境中,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应用。
3. 以活动为载体: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五、教学评估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估:1. 过程评估: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结果评估:通过作业、小测验等方式,检查孩子们的学习成果。
3. 反馈评估:收集家长和孩子们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教学反思每次课程结束后,我们都将进行教学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下次课程中进行改进。
七、教学资源我们将充分利用教具、多媒体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孩子在“起跑线数学”课程中,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建立起对数学的热爱和自信。
起跑线说课稿
起跑线说课稿1. 引言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孩子们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作为老师,我们的责任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为此,我准备了一堂关于起跑线的话题课,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心态。
2. 课程设计(1)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a. 了解起跑线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b. 掌握赛跑的技巧和策略;c. 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d. 培养积极向上、不怕困难的心态。
(2)学习内容a. 起跑线的定义和作用;b. 赛跑的基本规则和技巧;c. 团队合作与协作的重要性;d. 成功案例分享和讨论。
(3)学习方法a. 听讲与观摩: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介绍起跑线的概念和应用;b. 实践与体验:学生分组进行赛跑实践,并进行技巧指导和分享交流;c. 合作与分享:学生分享团队合作的体会和成功案例。
3. 教学过程(1)导入与展示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场赛跑比赛的精彩镜头,引起学生的兴趣。
随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赛时,选手们都是从哪里起跑的呢?起跑线有何作用?”(2)知识讲解通过幻灯片或黑板,向学生介绍起跑线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起跑线对于比赛的重要性。
同时,引入赛跑的基本规则和技巧,让学生明白成功需要技巧的支持。
(3)实践与体验将学生分组,进行赛跑实践。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比赛,其他成员担任观察和鼓励的角色。
比赛结束后,老师进行技巧指导,让学生感受到技术对于赛跑的重要性。
(4)合作分享学生根据小组比赛的经验,分享团队合作的体会和成功案例。
鼓励学生互相倾听、鼓励和肯定,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5)案例分享和讨论老师分享一些成功人士起跑线的故事,并引导学生分析起跑线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进行讨论和分享。
4. 总结与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起跑线的概念和作用,还培养了赛跑技巧、团队合作和积极心态。
他们明白成功需要付出努力和克服困难,同时也学会了欣赏他人的成功,从中受到启发和激励。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教案
确定起跑线【教学目标】1.知识与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田径场跑道的结构。
(2)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会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所走弯道的距离,知道“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要长”,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活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能根据起跑线设置原理正确计算起跑线的位置。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圆的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起跑线位置的设置与什么有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喜欢运动吗?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一段视频,这是我国第十二届全运会200决赛视频。
生:欣赏。
师:你看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问题呢?请大家畅所欲言。
(师指名回答)。
生:回答。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在进行200米或400米比赛时会将各跑道的起跑线依次向前移。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怎样确定起跑线呢?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确定起跑线这一课。
板书:确定起跑线。
3.确定起跑线的简便方法。
师:我们刚才的计算用了很长时间,有没有简便方法呢?生:小组讨论。
师:抽生回答。
相邻跑道差距其实就是谁的长度之差?生讨论回答:相邻跑道差距其实就是相邻圆周长之差。
推导公式:第二道圆周长与第一道圆周长相差。
72.6 1.252π72.6π75.1π72.6π2.5π=+⨯⨯-⨯=-=()(也就是道宽×2×π)。
4.交流小结:相邻跑道的差距=道宽×2×π二、巩固练习。
200米赛跑,道宽为米,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线要比前一条跑道提前多少米?三、全课小结。
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师:同学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可真不少,如果你是教练,你会对运动员提什么建议呢?其实,在田径运动场上还有很多相关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关的资料:1.跑道线的位置:跑步的时候,我们并不是压在边线上跑,而是在跑道的正中间跑。
起跑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起跑线教学设计“起跑线”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起跑线”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与体育第页教学内容。
二、设计思路、设计理念: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明确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着眼于优化课堂教学,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探索向纵深发展。
、教材分析:“起跑线”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与体育第页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概念和周长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
通过该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从而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学情分析:“起跑线”这一知识点,以前在小学阶段从未涉及到,这是本教材第一次将其引入小学课堂,本教学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只有朦胧的认识,生活中有应用,但没有被明确提出过,学生缺少该部分知识的生活经验。
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到圆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经历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所走弯道距离的过程,了解“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长”。
、能力目标: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活动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知识在体育中的应用,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圆的相关知识计算教学难点:结合具体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让学生回想已知圆的直径,求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指名回答()计算:一个圆的直径是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让学生回想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指名回答()计算:一个圆的半径是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这是一个一面靠墙,另一面用竹篱笆围成的半圆形花坛,这个半圆的直径是米,篱笆长多少米?(二)问题情境课件出示:运动场跑道图、提问:在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所在的起跑线位置是不一样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交流(三)建立模型、出示教材页情境图(把笑笑和淘气换成小狗和小兔理解)、让学生读题目,理解题意(引导学生明确图10m和1m表示的含义)、合作交流学习,逐一解答问题()、小狗走过的路程:××÷(米)()、小兔走过的路程:××()÷(米)()、两只小动物所走的路程差:—(米)()、如果小狗和小兔进行跑步比赛,小狗从想从点跑到点,小兔想从点跑到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制上册第75—76页。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增加的一个内容。
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概念和周长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
本册教材设计了“确定起跑线”这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在教学本课之前,我调查发现学生对体育活动很喜欢相当一部分学生过去体育场,对跑道并不陌生。
通过电视节目学生对起跑时运动员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现象有一定认识,但具体这样做是为什么?学生可能很少从数学的角去思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所走弯道距离的过程,了解“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要长”,从而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 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通过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能根据起跑线设置原理正确计算起跑线的位置。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圆的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起跑线位置的设置与什么有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观看短片:
(1)2007年日本大阪第11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决赛场面;
(2)2007年日本大阪第11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决赛场面。
师:看了这两段比赛短片,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和大家一起研究呢?(组织学生交流)生1:100米跑运动员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400米跑运动员为什么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
生2:400米跑的起跑线位置是怎样安排的?外面跑道的运动员站在最前,这样公平吗?
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运动场,用我们以往所学的知识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了解比赛的时候各跑道的起跑线是如何确定的。
(板书课题:确定起跑线)
二、观察跑道、探究问题:
(一)观察,明确差距:(出示完整跑道图)
师:观察这个图,每条跑道一圈的长度相等吗?
生:不相等。
师:差别在哪里昵?
生:差别在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的弯道路线长,内圈的弯道路线短。
终点相同,如果
在同一条起跑线,外圈的运动员跑的距离比较长。
师:所以,比赛的时候,为了公平,外圈的起跑线位置应该靠前一些,保证每个运动员都跑完相同的距离。
(二)分析,确定思路:
1.小组交流:观察上图,每一条跑道具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汇报:每一条跑道都是由两个直道和两个半圆形跑道组成的。
师:85.96米是指哪部分的长度?
生:指每一条直道都是85.96米。
师:既然每一条直道都是85.96米,也就是说,跑道的长度与直道无关,为了便于我们更好的观察,我们暂时将直道拿走,可以吗?
(课件演示:直道消失,屏幕上只剩下左右两个弯道。
)
师:左右两个半圆形的弯道合起来是什么?
生:合起来是一个圆。
(课件演示:每条跑道左右两个弯道合成一个圆动画。
)
师:现在每一圈跑道的长度可以看成什么呢?
生:因为两个半圆形跑道合起来就是一个圆,所以每条跑道的长度可以看成是两条直道的长度与圆的周长的和。
(板书:跑道一圈长度=2条直道长度+圆周长)
2.小组讨论:
怎样找出相邻两个跑道的差距?
汇报小结:
⑴分别把每条跑道的长度算出来,也就是计算2个直道长度与一个圆周长的总和,再相减,就可⑵因为跑道的长度与直道无关,只要计算出各圆的周长,再算出相邻两圆的周长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邻跑道的差距。
(三)计算,得出结论。
师:计算圆的周长要知道什么?
生:直径
师:第一道的直径为72.6米,第二道是多少?第三道呢?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方法一:计算完成下表。
1 2 3 4 5 6 7 8
直径(m)72.6 75.1
周长(m)228.08 235.93
全条(m)400 407.85
相差(m)
方法二:
75.1×3.14-72.6×3.14=7.85(m)
77.6×3.14-75.1×3.14=7.85(m)
(引导学生将3.14159换成π进行计算)
师:刚才大家通过计算已经知道了400米跑相邻两个跑道长度大约相差7.85米,也就是相邻跑道的起跑线应该相差7.85米。
哪一种方法更快更简便呢?
生:第二种方法更简便。
师:如果我们在计算圆的周长时直接用π来表示,看你有什么发现?
(72.6+1.25×2)π-72.6π
=72.6π-72.6π+1.25×2×π
=1.25×2×π
(75.1+1.25×2)π-75.1π
=75.1π-75.1π+1.25×2×π
=1.25×2×π
生:相邻跑道起跑线相差都是“跑道宽×2×π”
(板书:400米跑相邻起跑线相差:跑道宽×2×π)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起跑线的确定与什么关系最为密切?
生:与跑道的宽度关系最为密切。
师(小结):同学们经过努力终于找到了确定起跑线的秘密!对了,其实只要知道了跑道的宽度,就能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师:同学们真利害!可是某一次比赛时裁判调整了跑道的宽度,你能帮裁判再计算一下相邻两条跑道的起跑线又该相差多少米吗?
400米的跑步比赛,跑道宽为1.5米,起跑线该依次提前多少米?如果跑道宽是1.1米呢?
2.在运动场上还有200米的比赛,跑道宽为1.25米,起跑线又该依次提前多少米?
生1:跑道宽与前面的400米一样,我可以用前面算的7.85米除以2,是3.925米。
生2:200米的比赛运动员只跑了一个弯道,只增加了一个跑道宽,直接用“道宽×π”就可以,即1.25×3.14=3.925(米)。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巧妙,谁的更实用呢?
四、全课小结:
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