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六年级小学品德与社会上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3地球村的居民粤教版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3地球村的居民粤教版
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第三课《“地球村”的居民》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地球村”的居民
单元
一单元
学科
品德与社会
年级
六年级
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说出人口增长的特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分析推理能力。
2、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分布、特点。
3、确立世界上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观念。
重点
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难点
通过了解人种与民族的分布及多样的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人种无优劣贵贱之分和国家无论大小都是平等的观念。
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小活动:考考你,你知道今年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吗?
根据联合国最新估计,截止目前世界人口已达76亿。中国以14亿居第一。
出示资讯:2016年二胎政策全面放开。
问:中国人口这么多了,为什么还要全面放开二胎政策?
中国人口基数大,但是近年来出现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
课堂小结
世界人口呈现快速的增长趋势,不同国家根据自身国情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我国之前实行了计划生育,但是随着近年来老龄化日趋严重,现在已经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大地母亲的子民,他们虽然肤色不同,相貌各异,但大家都拥有相同的平等和尊严。马丁的梦想是消除种族隔离政策,我们今天的梦想是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地球是人类的唯一家园。人们把地球亲切地称为“地球村”,而把自己称为“地球村的居民”。他们有着不同的肤色,说着不同的语言,信仰不同的宗教,生活在不同的聚落,有着不同的爱好,相同的是都生活在地球村。
让学生对地球村这个感念有个了解,这个是宏观意义上的“村”。

粤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13课《爱护我们的家园》(第1课时)教学设计

粤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13课《爱护我们的家园》(第1课时)教学设计

粤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13课《爱护我们的家园》(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爱护我们的家园》是粤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13课的主题。

本节课通过讲解我们国家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家园等方面,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知识,对家园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环保的概念理解不深,对如何具体的保护家园存在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认识到保护家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家园,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将环保理念付诸实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保护家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难点:如何让学生从实际行动出发,将环保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家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3.实践活动法: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视频、图片等。

2.准备环保活动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3.布置课堂环境,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我国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引导学生回顾家园的美好,激发他们对家园的热爱。

2.呈现(10分钟)讲解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让学生了解家园的重要性。

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环境变化,让学生感受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家中是如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

引导学生从实际行动出发,将环保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粤教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粤教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粤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提高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

(3)提高学生的沟通交往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社会的情感态度。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社会第1课:我们生活的社会大家庭第2课:社会规范与我第二单元:我与社会第3课:我的社会角色第4课:我与社会的互动第三单元:我们共同生活的国家第5课:我们伟大的祖国第6课:国家的象征与标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提高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

(3)提高学生的沟通交往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自觉遵守社会规范。

(2)如何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表演等表现,评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

3. 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评价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表现,考察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 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六、教学计划与进度1. 教学计划:(1)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社会(2周)(2)第二单元:我与社会(2周)(3)第三单元:我们共同生活的国家(2周)2. 教学进度:(1)第1-2周:教授第1单元,完成第1课和第2课的学习。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粤教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粤教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粤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粤教版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和特点。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2)运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

(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社区第1课:我们所在的社区第2课:社区的邻居第二单元:我们遵守规则第3课:生活中的规则第4课:遵守交通规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粤教版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和特点。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将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2)如何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参与实际场景的模拟,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实践能力评价: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以及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提升。

六、教学计划与安排第1周:第1课我们所在的社区第2周:第2课社区的邻居第3周:第3课生活中的规则第4周:第4课遵守交通规则七、教学资源与材料1. 教材:粤教版《品德与社会》上册2. 辅助材料: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剧本、多媒体课件等3. 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八、教学过程与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粤教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粤教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粤教版第一章:我与集体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集体的概念,认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

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积极参与集体的活动。

1.2 教学内容集体的定义和特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团队精神的培养1.3 教学活动讨论:什么是集体?集体有哪些特点?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分享自己的经历。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展示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第二章:我是中国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感到自豪。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2 教学内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爱国情怀的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2.3 教学活动图片展示:展示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对中国的了解,分享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制作文化作品:学生分组,根据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制作相关作品,展示并分享。

第三章:遵守规则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性,认识到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的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权益。

3.2 教学内容规则的定义和作用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权益的培养3.3 教学活动讨论:什么是规则?规则有什么作用?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展示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权益,并制定相关规则。

第四章:安全第一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自己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安全规定,预防危险的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保护,遇到危险时能够采取正确的行动。

4.2 教学内容安全的重要性遵守安全规定的必要性自我保护的培养4.3 教学活动讨论:为什么安全最重要?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遇到危险时应该如何行动,并制定相关安全规则。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展示遵守安全规定的重要性。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粤教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粤教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粤教版第一章:我们生活的地球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如地球的形状、气候、资源等。

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地球的资源与可持续发展1.3 教学活动观看地球相关视频,了解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系统的认识。

组织学生进行地球资源利用的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1.4 教学评价学生能描述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学生能解释地球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学生能提出保护地球资源的具体措施。

第二章: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如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法律的情感。

2.2 教学内容我国的政治制度概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运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2.3 教学活动观看我国政治制度的相关视频,了解其基本概念和运行机制。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人民代表大会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公民素养。

2.4 教学评价学生能描述我国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

学生能解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学生能列举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我们生活中的科学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如食品安全、健康生活等。

培养学生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意识。

3.2 教学内容食品安全和营养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3.3 教学活动观看食品安全和营养相关的视频,了解其基本知识。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

组织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3.4 教学评价学生能描述食品安全和营养的基本知识。

学生能提出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议。

学生能解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第四章:我们社会的法律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法律体系,如宪法、刑法等。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纪守法的意识。

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上《10 你好,世界公民》教学设计

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上《10 你好,世界公民》教学设计

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上《10 你好,世界公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0 你好,世界公民》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文化的态度,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图片、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品德与社会素养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世界地理、文化常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通过活动、案例进行分析、思考。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某些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享、交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各国的主要文化、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学会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文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享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关爱他人,为成为世界公民做好准备。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各国的主要文化、风俗习惯、地理环境。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文化的态度。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

2.图片展示法:利用丰富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国文化、风俗习惯。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交流自己的观点。

4.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分组名单。

3.教学场地、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各国文化、风俗习惯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各国文化、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提出问题。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交流自己的观点。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文化。

粤教版_六年级品德及社会上册教案

粤教版_六年级品德及社会上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1、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思想及具体目标,全面完整地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课程目标。

2、教材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有机融合各相关学科领域的内容,积极探索综合课教材编写的体系、途径和方法。

教材内容的选材和呈现方式有助于启发教师的思维,引导教师学会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进而帮助教师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3、教材编写的内容和形式力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学习活动、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策略。

此外,教材编写还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城乡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资源,体现出范例式教材的特点。

二、教材的基本特色1、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学习兴趣、实际接受能力以及所处的地域特点,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入手,以他们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整合学习内容,力求使学生感到亲切、真实。

2、教材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依据逻辑关系,经过有机的整合,丰富和扩大了教学内容,突出了综合学习的特点。

此外,教材还特别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将目前社会上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学习活动的联系。

3、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构建学习单元主题设计贯彻面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原则,尽量选择富有生活性、趣味性的现实题材,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为学生所关注的问题。

4、新颖独特的呈现方式本套教材的编排方式新颖,通过大量富有真实感的照片和精美的插图,在潜移默化间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避免了枯燥、空洞的说教,有助于儿童亲近和理解社会,发展和完善自我。

采用此种呈现方式,既能够满足教师自主开发教材的需要,又能够满足学生实现多样化学习的需要。

三、具体措施由于品德与社会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

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上《13 爱护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

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上《13 爱护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

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上《13 爱护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爱护我们的家园》是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家园。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此外,学生对家园的热爱是天然的,但如何将这种热爱转化为具体的环保行动,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学会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家园的热爱,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学会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具体的环保行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践行环保行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环保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

3.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讨论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具体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行动,互相借鉴,巩固所学知识。

粤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6课《世界风情》教学设计

粤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6课《世界风情》教学设计

粤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6课《世界风情》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世界风情》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各国不同的风情和文化,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活动建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和交流。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世界地理、文化知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自主获取信息。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某些国家的风情和文化了解不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不同的风情和文化特点,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国家的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不同的风情和文化特点。

2.难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国家的文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不同国家的风情。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3.任务驱动法: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共同探究、交流和总结。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国家的风情图片、视频等素材。

2.设计好课堂任务和活动,准备好相关资料。

3.安排好课堂时间和教学流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不同国家的风情,引导学生关注和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世界各国不同的风情和文化特点。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了解。

3.操练(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根据课堂任务,深入探究、交流和总结。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4.巩固(10分钟)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教师总结并强调重点知识点。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角色扮演、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粤教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粤教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粤教版第一章:我与集体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集体的概念,认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

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积极参与集体的活动。

引导学生学会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1.2 教学内容集体的定义和重要性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活动的参与和贡献1.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分享在集体中的经历。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在集体中的合作与贡献。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完成集体活动任务,培养合作精神。

第二章:我与社会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的概念,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

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关心社会问题。

引导学生学会与社会互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2.2 教学内容社会的定义和重要性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互动的技巧和方法2.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分享在社会中的经历。

社会调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完成社会互动任务,培养与社会互动的能力。

第三章:我与国家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家的概念,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一员。

培养学生热爱国家,为国家做贡献的意识。

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增强国家认同感。

3.2 教学内容国家的定义和重要性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国家的历史和文化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分享在国家中的经历。

历史故事讲解: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培养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文化体验:让学生了解国家的文化,增强国家认同感。

第四章:我与规则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规则的概念,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自觉维护秩序的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制定规则,参与规则的制定过程。

4.2 教学内容规则的定义和重要性遵守规则的方法和技巧制定规则的流程和原则4.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规则的重要性,分享遵守规则的经验。

情景模拟:让学生参与情景模拟,体验遵守规则和维护秩序的过程。

粤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爱护我们的家园

粤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爱护我们的家园

爱护我们的家园【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资源是有限的,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2.简单了解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为了保护环境所采取的措施。

3.了解一些环保卫士的感人故事,感受他们为保护环境付出的努力和牺牲。

【教学重难点】1.知道地球资源是有限的,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2.简单了解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为了保护环境所采取的措施。

【教学过程】【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活动一:古老的环保故事有这样一则古老的故事。

古时候,在我国江南某地有一个小官吏。

一天,他接到一个出差的任务,是到当时的京城去送文件。

他骑着一匹马匆匆上了路,傍晚,他歇宿在一个旅馆里。

旅馆里有一口水井,井水冬暖夏凉,还有一丝淡淡的甘甜。

小官吏喝着井水,感到旅途的辛劳减轻了不少。

这口井为南来北往的人增添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但这个小官吏是个自私自利的人,第二天早上他离开旅馆时,顺手便把马吃剩下的残草败根倒在了水井里。

过了一个月左右,小官吏从京城办完事回来,又来到这家旅馆。

他赶到这里时,天已完全黑了,经过一天的长途奔波,小官吏感到又累又渴,他便从水井里打水上来喝。

由于天黑看不清水桶里的水,小官吏又渴得够呛,喝起水来如同牛饮一样,结果喝进去一根草杆。

草杆卡在小官吏的喉咙里,吞又吞不下,吐又吐不出,不一会儿,小官吏就一命呜呼了。

而这草杆正是他前次来的时候,倒在水井里的。

古人为了吸取小官吏的教训,便告诫后人说:“千年井,不反唾。

”这就是告诫人们不要弄脏水源的意思。

原来,我国古人早就懂得了保护水资源、爱护自然环境的道理。

1.这个古老故事的用意何在?2.不爱护水源,首先遭到惩罚或报应的会是谁?3.如果你家在农村,请参加几次清洗水井的工作,看看水井里有些什么污染,使自己懂得以后应注意什么;如果你的家在城市,请参观一次自来水厂,让水厂的叔叔、阿姨介绍一下自来水是怎样引到你家的。

【第二课时】活动二:世界上只有一个地球,请爱护我们的家园活动目的:用我们的热情与我们的知识共同为环保事业尽一份力,让更多的人了解环保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加入环保之中。

粤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1.1蓝色的星球教案

粤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1.1蓝色的星球教案
从大的方面介绍我们所处的世界,开拓学生视野。
对中国在探索太空中取得的进步进行讲解,有助于增进学生的爱国热情。
让学生对地球有进一步的了解。
人类历史长河中有很多的人为了得到正确的认知而付出努力。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大概形态。
让学习加深对地球七大洲四大洋的记忆。
视频有利于学生理解水循环的内容。
通过案例让学生明白水资源是匮乏的,我们要爱惜水资源。
列举中国自主研发的“天舟一号”的例子,说明中国在对太空探索中取得的成绩。
介绍地球的基本知识,让学生知道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播放自然纪录片视频:地球
讲述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我们现在认为的常识,其实是由很多人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探索所得出来的结论。
讲述地球的特点,大部分地区是被海洋覆盖,陆地被划分为七大洲,海洋被划分为四大洋,介绍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面积。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从浩瀚的宇宙谈起,用生动的影像展示宇宙,太阳系和地球的特点。看到我们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讲授新课
宇宙是浩瀚的,太阳系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它含有8颗行星,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太阳系的其中一颗行星。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太空的探索。在太空吃东西,种菜,做实验等等。
通过视频直观地看到我们的生活用水是怎么来的,污水处理是怎么回事。
课堂小结
板书
宇宙—太阳系—地球
快递小哥“天舟一号”
七大洲
四大洋
水的循环—不要让眼泪成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
水资源匮乏
海水蔬菜
拓展知识:海水蔬菜。
学习宇宙的概念,知道我们所见世界其实只是宏观世界的一小部分。

广东教育出版社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广东教育出版社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单元美丽的地球1 蓝色的星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

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重点难点: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1.请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

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

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地球1.出示杨利伟的图片资料。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有关报道和资料。

2.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3.提出疑问: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步结论。

(二)探究学习——地球的形状与面貌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2.学生交流。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

3.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学生观察总结,教师补充。

4.引导学生说说地球仪的主要构成。

学生发言后,简单介绍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线、纬线、赤道、北极、南极。

5.地球表面真实的原貌是怎样的呢?读新闻链接,加加林的描述,讨论。

6.小组比赛:在地球仪上找大洲大洋。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活动:《科学畅想,遨游太空》分若干小组,每小组模拟乘坐一架飞船,飞船名称由各组自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粤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1课蓝色的星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

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重点难点: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1.请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

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

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地球1.出示杨利伟的图片资料。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有关报道和资料。

2.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3.提出疑问: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步结论。

(二)探究学习——地球的形状与面貌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2.学生交流。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

3.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学生观察总结,教师补充。

4.引导学生说说地球仪的主要构成。

学生发言后,简单介绍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线、纬线、赤道、北极、南极。

5.地球表面真实的原貌是怎样的呢?读新闻链接,加加林的描述,讨论。

6.小组比赛:在地球仪上找大洲大洋。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活动:《科学畅想,遨游太空》分若干小组,每小组模拟乘坐一架飞船,飞船名称由各组自定。

要求将本课学习的只是进行串联,模拟宇宙飞行,说说看到的情况。

必须反映的内容是:地球形状特点,宇宙中的星球。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

2.通过对麦哲伦环球航行等事例的学习,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意志品格,深化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

教学准备:1.地球仪、世界地图。

2.搜集环球航行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大洋大洲1.复习地球仪知识,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比例示意图,在地球仪上辨别世界的大洲大洋。

2.大洋大洲概念比较。

通过读图,知道什么是大洋,什么是大洲。

3.出示东西半球图,指导学生从东西半球图,区分陆地和海洋,认识七大洲、四大洋。

在地图上确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同时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中的最大和最小。

4.各小组借助地球仪和世界地图,找出各大洋大洲的位置。

通过地图的判读,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不同角度了解世界各大洲大洋的分布,然后对东西半球间,南北半球间陆地面积大小进行比较,得出:东半球陆地面积大,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二)探究学习——形形色色的环球旅行1.根据课前预习和课前搜集的资料,学生交流:“我所了解的麦哲伦”。

2.生朗读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故事资料,根据教材提供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示意图,说说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主要是从哪个大洲出发,经过哪些大洋大洲,最后到达哪里。

3.讨论: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的重要意义是什么?4.交流其他航海故事。

如:英国28岁的女航海家艾伦麦克阿瑟打破世界记录驾帆船71天环游世界。

5.活动:我是小小环球航行家。

以小组为单位,按照麦哲伦航海路线示意图,结合对所经过地区自然风貌或风土人情的大概了解进行情况介绍。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海洋拥有人类重要的食物和能源资源,激发热爱海洋的情感。

2.通过对海洋资源利用历史与现状的了解,知道海洋资源正面临短缺,在频频告急,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如何保护海洋资源。

教学准备:调查自己家餐桌上的食物来源。

了解海洋资源利用历史与现状。

教学过程:(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海洋看课本图片资料,了解海洋资源。

(二)探究学习——神秘的海洋1.汇报:我家餐桌上的食物调查。

说说经常出现在人们餐桌上的食品,然后将这些食品进行划分。

2.小结:海洋是人类当今和未来开发的重要领域,是人类开发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场所。

3.说说对未来开发海洋的想法。

(三)知识拓展——了解我国保护海洋资源的相关法规。

1.资料展示:海洋资源利用历史与现状小结:海洋资源正面临短缺,频频告急。

2.自己仿写“海洋资源告急”。

3.阅读课文小资料:我国保护海洋资源的相关法规。

4.讨论:(1)在这部最早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法中,提到了一些保护资源与环境的具体措施,你觉得这些措施的提出,体现了我们祖先怎样的观念?(2)这些措施在今天还有用吗?如果今天再次制定,你认为还需要补充哪些方面的条例?5.你还知道哪些我国保护海洋资源的相关法规?学生交流,老师补充。

6.如果家乡的海洋资源遭到破坏,你会通过什么途径来保护它们?第2课地球上的陆地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上的七大洲及其分布和位置,知道地球的经线、纬线、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和赤道。

2.知道地球上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及其基本特征,了解地球丰富的自然资源,感受地球的神奇和美丽。

3.感受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教学准备:课件,地球仪。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地球上的陆地学生课前准备:地球仪,了解有关地球知识。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认识地球表面。

(课件显示陆地和海洋,并能显示四大洋和七大洲);2.麦哲伦的“地圆说”。

(课件显示环球航行线路);3.揭示课题:地球上的陆地。

二、初步了解有关地球知识。

1.分组观察地球仪,你看到了什么或有什么发现?(课件显示地球仪)2.根据学生的发现随机渗透相关地球知识:1)七大洲(课件显示其分布及位置并能链接相关知识,如第9页的小资料)完成表格(写在课本):2)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又称子午线。

0º经线叫本初子午线。

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也就是与经线垂直的线称作纬线。

0º纬线叫赤道。

(第10页小资料了解赤道)(课件能闪烁显示并点击就弹出定义)3)东西半球:习惯上根据西经20º和东经160º的经线圈的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课件显示)4)南北半球: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课件显示)3.你还知道关于地球的哪些知识呢?(让学生介绍)三、了解有关人类探索地球的故事。

(课件介绍)1.1911年人类第一次踏足南极。

2.我国的科学考察队在南极先后建立长城站和中山站。

3.你还知道人类的哪些探险故事?从这些故事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第二课时主要地形地貌及分布与特征学生课前准备:地图,收集地球不同的地形地貌的图片。

一、观看地球上的陆地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

1.图片欣赏,包括第12页的六幅图。

2.介绍地球上主要的地形地貌,如高山、盆地、平原、高原、湖泊、沙漠等。

(学生能结合课本的六幅图逐一介绍)3.你看到地球陆地上有哪些地形地貌?二、认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

1.学习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

1)观察地图上南美洲巴西的一块凸出的部分和非洲西海岸凹进去的部分的关系。

2)学习《由世界地图萌生的发现》。

(课件显示其发现过程)2、小辩论:你认为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是空想还是有科学根据的呢?三、小组合作探究,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交流所收集的地球的地形地貌图片及简介。

2.分组制作图片展板。

第三课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陆地资源和利用学生课前准备:收集不同地区的人们的不同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一、了解陆地的丰富资源。

1.以课本四幅图简介石油、矿产、水力、森林等资源。

(课件显示)2.介绍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并完成练习:(课件显示)3.新闻链接:(课本第14页),讨论:面对日趋减少的资源,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二、了解不同地区人们的不同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1.课件介绍第15页三幅图及小资料,完成下表:2.分组介绍你还知道的不同地区的人们的不同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三、探究活动:为什么荷兰是风车之国?1.在地图上找出荷兰的地理位置。

(课件显示)2.分析其地形特点。

3.风车在当地的作用。

4.总结: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对一个国家及人民生活、生产的影响。

第3课地球村的居民教学目标:一、知道世界上主要的人中及其分布,探究不同的种族有着不同的体貌特征,树立种族平等的观念。

二、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了解他们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感受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的生活,尊重谈们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

三、知道有关联合国的基本知识和世界主要国际组织。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准备1.教师:绘制有关的影片和幻灯片。

2.学生:收集有关人口增长过快的图片资料。

收集世界三大人种的图片资料。

收集世界主要国家的国旗及情况,世界具代表性的政府间组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地球是人类的家园。

人们把地球亲切地称为“地球村”,而把自己称为“地球村的居民”。

他们有着不同的肤色,说着不同的语言,信仰不同的宗教,生活在不同的聚落。

1999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报道:椐新华社萨格勒布10月12日电,波黑时间12日凌晨零时02分,一名3.6千克重的男婴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的一家医院降生,成为地球上的第60亿位居民。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专程来到萨拉热窝看望地球村第60亿位居民的男婴。

在20世纪下半叶,地球村的居民急剧增长,以至人们惊呼“人口爆炸了”,人口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

讲授新课提问:你知道现在地球上有多少人吗?地球上的人口总数是怎样变化的呢?活动1:让学生根据他们平时的了解展开讨论。

活动2: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讨论完成课本16页的表格,计算出每增长10亿人需要的时间,再说说从这张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呢?为什么人口增长的速度来越快?对于人口增长的问题,各国政府又根据自身的国情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问:(1)从1830年到1999年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需要的时间有何变化?(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

)(2)这种时间的变化,说明了人口增长的速度有何变化?(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师:人总要居住在一定的空间,人口在空间上的表现,即人口分布。

世界各地人口是怎样分布的呢?为什么要这样分布?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探讨的问题。

活动:把全班同学分成三组,每组同学要根据课本内容自编、自导、自演一个节目。

要求各组要推荐三名以上善于表演的同学分别扮演白、黑、黄三种人进行表演,重点说出三大人种的在体质方面的特征,在全球的分布,人的体质特征与原居住地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