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合集下载

理中汤(又名理中丸、人参汤)

理中汤(又名理中丸、人参汤)

理中汤(⼜名理中丸、⼈参汤)【原⽂】1.霍乱,头痛发热,⾝疼痛,热多欲饮⽔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者,理中丸主之。

《伤寒论》(386)2.⼤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伤寒论》(396)3.胸痹,⼼中痞⽓,⽓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枳实薤⽩桂枝汤主之;⼈参汤亦主之。

《⾦匮要略·胸痹⼼痛短⽓病脉证并治第九》【组成与⽤法】⼈参⼲姜⽢草,炙⽩术各三两以四物依两数切,⽤⽔⼋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升,⽇三服。

若脐上筑者,肾⽓动也,去术加桂四两。

吐多者,去术加⽣姜三两。

下多者,还⽤术。

悸者,加茯苓⼆两。

渴欲得⽔者,加术⾜前成四两半。

腹中痛者,加⼈参⾜前成四两半。

寒者加⼲姜⾜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枚。

服汤后,如⾷顷,饮热粥⼀升许,微⾃温,勿发揭⾐被。

【功效】温中健脾。

【医案】1.经期过长初诊:2005年8⽉2⽇。

黄某,⼥,35岁,⽉经紊乱近3个⽉,⽉经按期于7⽉22⽇来潮,⾄今12天未净,经量多,经⾊鲜,夹少量⾎块,⽆不适症状。

带下⽆殊,纳可,寐安,⼤便秘结。

8⽉1⽇⾎常规检查提⽰:⾎⼩板 36~74×109/L(正常值100~300×109/L),⾎⼩板压积 0.08(正常值0.12~0.212)。

B超检查:⼦宫三径46mm×41mm×49mm,⼦宫内膜厚度4mm,宫内节育环位置正常。

⽉经史:16岁初潮,27~30天⼀周期,3~10天净。

⽣育史:1-0-2-1。

⾆偏淡嫩,苔薄腻,脉细软。

西医诊断:⾎⼩板减少症。

治法:温中健脾⽌⾎。

⽅剂:理中汤合黄芪建中汤加味。

党参15g ⽩术9g 炮姜5g 炙⽢草6g 炙黄芪15g 桂枝6g ⽩芍12g 饴糖(冲)30g ⼤枣6个,3剂。

⼆诊:2005年8⽉5⽇。

经⽔8⽉4⽇晚上净,左侧头痛,⾆脉如上。

治法:补益⽓⾎。

⽅剂:归脾汤(《济⽣⽅》)加⽣⽩芍10g、蔓荆⼦10g、珍珠母20g,5剂。

白术的功效及作用及食用方法

白术的功效及作用及食用方法

白术的功效及作用及食用方法白术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中药药材。

食用白术有什么功效作用呢?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白术的功效及作用及食用方法,希望对你有用!白术的功效及作用用于脾胃虚弱:(1)食少、虚胀、便溏、神疲乏力,为补气健脾的常用药,配人参、茯苓等,如四君子汤。

(2)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大便泄泻,配干姜、人参,如理中汤。

(3)脾虚湿滞,泄泻便溏,配党参、扁豆、茯苓等,如参苓白术散2、用于脾虚水停所致的痰饮、水肿,为痰饮水肿的良药(1)痰饮证,配桂枝、茯苓,以达到化痰饮之功效(2)水肿,小便不利,配茯苓、泽泻,起到燥湿利水之功效3、用于气虚自汗,常与黄芪、浮小麦等配用4、用于脾气虚弱,胎动不安,常与党参、砂仁等配用。

白术的食用方法1、生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浸泡时间应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及白术大小适当掌握,泡后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2、炒白术: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候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

(每白术片100斤,用麸皮10斤)3、焦白术:将白术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取出晾干。

4、土炒白术:取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炒热,加入白术片,炒至外面挂有土色时取出,筛去泥土,放凉。

(每白术片100斤,用伏龙肝粉20斤)在《本草蒙筌》中记载:“白术咀后,人乳汁润之,制其性也,润过陈壁土和炒。

”;在《本草备要》中记载“白术,用糯米泔浸,陈壁土炒,或蜜水炒,人乳拌炒”,这也白术的两大食用方法。

可见,白术入食,历来已久。

白术可以泡水喝吗答案是肯定的。

白术药性平和,是去湿的上品。

中医建议,体内有湿气的人不妨用白术煮水喝,可以有效祛除湿气。

中医有一种祛湿方法就是燥湿,但这不是最主要的方法。

中医在长期的医疗保健实践中,总结出”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利湿,通过排尿的方法排出体内多余的湿,利湿祛湿方法为:用茯苓10克,白术10克煮水服用。

白术泡水利水消肿、固表止汗、除湿治痹宜生用;健脾和胃宜炒用;健脾止泻宜炒焦用。

加味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加味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加味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说到加味理中汤,大家都能猜到它是一种药方,但是这个药方的配方,以及它是用来治疗什么病的等等,基本都不知晓。

那么,下面就来一一介绍一下。

【处方】人参白术甘草(炙)干姜(炮)干葛川芎各等分【制法】上为锉散。

【功能主治】治饮酒过多,及啖炙博热食动血,发为鼻衄。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5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处方】人参白术干姜(不炒)甘草(炙)半夏(制)茯苓橘红细辛北五味子各等分【制法】上药细锉。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化痰止咳。

治肺胃俱寒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7.5克,加生姜、大枣,水煎,空腹时服。

曾经解利者通用。

【摘录】《仁斋直指》卷八【处方】附子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吴茱萸肉桂当归陈皮厚朴各等分【制法】共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寒中三阴,躁热烦渴者。

【用法用量】浸冷水中,或煎汤俟冷后,以棉蘸抹胸口。

【摘录】《理瀹骈文》【处方】理中汤加陈皮、丁香各等分。

【功能主治】胃感寒,呕吐不止。

【摘录】《济阳纲目》卷十八【处方】人参3钱,白术1钱5分,干姜1钱(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陈皮1钱5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伤寒,直中阴经,腹痛,怕寒厥冷,或下利呕吐不渴,脉沉迟无力。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临服加木香(磨)1匙,姜汁少许同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二【处方】潞参5钱,白术3钱(土炒),炮姜1钱,附子2钱,扁豆3钱(炒),小半夏2钱,归身3钱(土炒),砂仁1钱半(炒),焦楂1钱半,木香5分(研),粟壳1钱半(蜜炙焦),生草8分,乌梅炭1钱,川朴5分(炒)。

【功能主治】脏腑虚寒,偶得暑热痢病,误服凉下太过之药,脾胃受伤,日久不能除根,仍然腹痛痢泻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揣摩有得集》【处方】西党参3钱,野于术2钱,炙草2分,干姜(炒黑)6分,归身1钱半,大枣3枚。

【功能主治】小产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华氏医方汇编》卷五【处方】人参2钱或5、6钱,白术2钱或5、6钱,扁豆(炒,研)2钱,陈皮1钱,干姜(炒)2钱,甘草(炙)1钱,当归2钱(滑泄者,土炒),木香4分,白豆蔻(去壳炒)1钱,茯苓2钱,白芥子(炒,研)8分。

附子理中汤的历史典故

附子理中汤的历史典故

附子理中汤的历史典故附子理中汤出自明朝方贤著的《奇效良方》中,构成药材:人参、白术、干姜(炮)、附子各10克,炙甘草5克。

适应证:中寒中湿,呕逆虚弱。

经常会有一些慢性腹泻的患者来我这看病,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再好的身体,也会难以忍受慢性的消耗、作痛的腹部,以及外出常频繁跑厕所的尴尬。

从西医的角度说,导致腹泻的因素有:情志、微生物感染等;而中医认为此病属于“泄泻”“痢疾”“肠风”“脏毒”范畴,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在牌胃和大小肠,脾虚、湿浊为该病的主要诱因。

找出病因后,治疗的过程中要做到标本兼顾,温中健脾,涩肠止利,化浊,我选择的基本方为“附子理中汤”,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加减。

一天,一个三十岁上下的女性带着自己的母亲来看病,她的母亲来看望她。

为了让食物更可口些,女孩烹调的食用油太多了,吃了一顿饭后,母亲就开始消化不良,要去厕所。

从吃过饭到来到我的诊所之前短短的几个小时,就去卫生间达到五次。

女儿担心母亲这样下去会脱水,便带她到我这里。

我看到她的第一眼,就发现她面色很白,神疲倦怠,好像连走路都要扶一把了,再看看舌苔,舌淡,苔薄白,把把脉,则脉沉细弱。

我问她是不是喜欢喝温热的食物,特别怕冷。

她说,你怎么知道,在家就知道吉林很冷,可没想到这么冷,把能穿的厚的衣服都穿上了,还觉得冷。

另外,她还说,在家里解大便的次数也比较多,一天有三四次,大多是清晨四五点钟的样子,一听到肚子咕噜咕噜叫了,就要立刻起床去厕所,解完大便后症状就消失了。

还有一种现象比较奇怪的是,每次吃完饭后,必然会要去厕所解大便,可人必须要吃饭,只好是这边吃完,那边拉,这种症状一拖就是二十多年,如果碰上次数特别多,就吃点止泻药,次数就会减少。

时好时坏,除了人瘦点之外,也没有其他毛病,她也没有在意。

根据她的表述,这属于牌肾阳虚,命门火衰,火不暖土。

我让她停服其他止泻的西药,给她开了6剂附子理中汤,用水煎服。

一个星期后,她的女儿再次来到我的诊室,高兴地说,母亲腹泻的次数明显减少了,而且以前每次腹泻前肚子都会咕噜咕噜响,现在也好了不少,只是,母亲明天就要回老家了,需不需要带点药回去?我为给她开了3剂附子理中汤,加炒淮山15克,黄芪20克。

【中医十大类方】理中汤

【中医十大类方】理中汤

【中医十大类方】理中汤人参三两(15g)白术三两(15g)干姜三两(15g)甘草三两(15g)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干姜配上人参、白术、甘草,便是有名的理中汤。

中医治疗腹中虚寒的疾病,用药不离此方。

《伤寒论》用理中汤治疗发热头痛、身痛、恶寒、吐利,亦治大病后、喜唾。

《千金方》用治霍乱吐下、胀满、食不消化、心腹痛。

《赤水玄珠》用治小儿吐泻后,脾胃虚弱、四肢渐冷,或面有浮气、四肢虚肿、目合不开。

《三因方》用治伤胃吐血。

相传宋徽宗食冰太过,病脾疾,国医不效,后召名医杨介,以冰水煎理中汤而愈。

理中汤是治疗呈现里虚寒证的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方剂。

其中干姜与甘草,名甘草干姜汤,《伤寒论》用于治疗里寒证的烦躁、吐逆及肺中冷、眩晕、多涎唾。

所以加人参、白术者,想必因吐泻之后,胃肠道的功能受到损伤,出现消化力低下、营养不良的状态,如食欲不振、心下痞硬、大便稀溏、肌肉松软及精神萎靡、声低气馁等。

这种状态,中医称为里虚寒证。

这里的里,主要指脾胃,即消化吸收功能。

见里虚寒证的患者,全身状态比较差,或病程比较长,年老体弱者多见。

理中汤证如下:1.腹满腹胀、呕吐下利、大便稀溏、食欲不振、心下痞硬、或涎唾多而清稀;2.畏寒喜温、精神萎靡、口不干渴或口干而不思饮;3.舌质淡红、苔白或厚或腻、或滑。

——本方证多见于消化道疾患。

临床报道本方及加减方对慢性菌痢、慢性肠炎、过敏性结肠炎、急性吐泻呈虚寒者、婴儿腹泻、消化不良、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幽门痉挛、妊娠恶阻、胆道蛔虫、胆道术后胆汁分泌过多、慢性肝炎、顽固性腹胀、小儿肠痉挛、上消化道出血、便血等有效。

如慢性胃炎常表现为胃痛隐隐,口淡乏味,喜温喜按,受凉或进食生冷,劳累易诱发,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无力等,空军某医院内科认为此为虚寒证,用本方加减治疗慢性胃炎40例,结果治愈(胃酸恢复正常,自觉症状消失)21例,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胃酸不同程度改善)16例[1]。

白术——脾虚便秘大量用它能解决

白术——脾虚便秘大量用它能解决

白术——脾虚便秘大量用它能解决白术一药,习惯用于健脾燥湿,名方四君子汤中即取其意。

而《本草正义》却赞其“最富脂膏,故虽苦温能燥,而亦滋津液……万无伤阴之虑”。

我要谈的正是这一点。

大家用白术一般考虑苦温燥湿的多,而大多数健脾燥湿止泻的方子都少不了白术,有的加注用土炒白术。

实际上,白术的燥湿作用并不强,炒后也许好一些。

健脾燥湿最好的是苍术,腹泻时用30~50g,可立即起效。

白术则不一定。

我认为,白术生津的作用更强些。

临床上我常用其治疗脾虚便秘证收效甚捷。

《金匮要略》云:“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去桂加白术汤方:白术2两,附子1两,甘草1两,生姜1.5两,大枣6枚。

方中白术量最大,仲景此意甚明。

由于汗多伤津导致脾虚便秘,就加白术生津润肠通便。

可以说张仲景是第一个提出用白术生津通便的。

对此现代已故中医大家程门雪、任应秋等人的解释我认为都是错误的,并且还质疑仲景条文是错误的,而没有从临床实践角度去考虑,只是囿于苦温燥湿,故而出现了这种错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北京已故四小名医魏龙骧,通过临床实践,首先提出白术的主要作用是健脾生津,并将其用于脾虚便秘证,得到全国很多有识之士赞赏并验证,开创了白术新用之先河。

我也是从这里开始改变了对白术的狭隘认识,并从此将大剂量生白术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应用时少则30g,多则150g,并取得了屡用屡效的佳绩。

魏龙骧有一则医案:“高龄患便秘者实为不少。

一老人患偏枯,步履艰难,起坐不便,更兼便秘。

查其舌质偏淡,苔灰黑而腻,脉见细弦。

此乃命门火衰,脾失运转,阴结之象也。

处方以生白术60g为主,加肉桂3g,佐以厚朴6g,大便遂能自通,灰苔亦退,减轻不少痛苦。

类似病人,亦多有效,勿庸一一例举。

”魏龙骧还谈到:“便干结者,阴不足以濡之。

然从事滋润,而脾不运化,脾亦不能为胃行其津液,终属治标。

理中汤临床应用综述

理中汤临床应用综述

理中汤临床应用综述发表时间:2020-08-11T07:02:47.516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7期作者:张鼎哲1 刘朝霞*1(通讯作者)赵阳2 [导读] 理中汤(丸)首次记载于汉代方书之祖《伤寒杂病论》,具有温中散寒,健脾燥湿的功效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2青冈县人民医院黑龙江绥化市青冈县 151600摘要:理中汤(丸)首次记载于汉代方书之祖《伤寒杂病论》,具有温中散寒,健脾燥湿的功效。

原方主治为中焦阳虚,寒湿内阻等,清阳不升,浊气上逆等太阴脾虚寒证。

本方用途甚为广泛,现代临床多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病证,同时用于内科及儿科、妇科、男科等病证的治疗,表明理中汤(丸)的确为临床应用范围广泛、疗效值得推崇的中医经典方剂。

关键词:理中汤(丸);治疗案例;综述理中汤(丸)首次记载于汉代方书之祖《伤寒杂病论》,《伤寒论》第386条曰:“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汤(丸)主之”。

本方又称为人参汤(见于《金匮要略》卷上)、治中汤(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

本方的方药组成为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主治脾胃虚寒、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呕吐便溏、畏寒肢冷、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之证以及中阳不足,阴寒上乘之胸痹等症。

本方中人参:味甘微寒。

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干姜:味辛温。

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下利;白术:气味甘温,无毒。

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

除热,消食;甘草:味甘平。

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

本方虽然只有四位药物组成,但配伍精妙,功专温中祛寒,健脾燥湿,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各科疾病,收效甚佳。

现将近年来理中汤(丸)临床应用进展概述如下。

1.临床报道1.1循环系统:张赐兴等[1]以理中汤为主方(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临证化裁治疗脾胃阳虚型心悸患者60例,治疗前后病情好转程度有明显差异性,1个疗程(28天)后总有效率达91.7%。

理中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

理中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

14内蒙古中医药第39卷2020年12月第12期1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39No.122020骨折部位进行手法按摩或者进行闭合复位,然后通过影像学参照治疗结果,在常规治疗后结合接骨紫金丹继续进行治疗.可明显缓解临床的疼痛指数和肿胀的消失时间.从而加速创面的愈合。

接骨紫金丹的主要中药成分有大黄、当归、土鳖虫、骨碎补、地龙等.从中医的药理学来讲,骨碎补可改善身体的糖类和蛋片代谢,从而促进蛋白的钙化.加速新骨的形成;当归具有补气的功效,可补脾补肾、益气固表;地龙具有通络、利尿的功效。

结合多种名贵的中药材,可起到相互促进作用,使新骨进行再生,达到痊愈的目的叫此外,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接骨紫金丹使AKP的活性增加,对骨折患处有一定的消肿作用,可促进愈合。

因此,接骨紫金丹是一种便捷、安全的中医治疗措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4项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疼痛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接骨紫金丹治疗,可有效改善住院时间及消肿时间,加速创面愈合.减轻临床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综上.将接骨紫金丹用于四肢骨折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住院时间肿胀消失时间,促进骨折愈合.降低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曾政,蔡亲峰,周宗波,等.补肾接骨汤加减治疗四肢骨折后急性疼痛肿胀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6):625-627.[2]韩亚力,罗奕,曾佳学.桃红四物汤合防己黄竄汤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肿胀的疗效以及对骨折愈合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7):1707-1710.⑶高金宝,石晓云,张沉冰,等.补肾断续汤结合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31-34.理中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张川孙宏文**通讯作者:孙宏文(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江苏苏州215000)摘要目的:观察理中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

理中汤合四神丸配成各药材

理中汤合四神丸配成各药材

理中汤合四神丸配成各药材
四神丸:肉豆蔻6g 五味子6g 补骨脂12g 吴茱萸6g
理中汤:人参9g 干姜9g 甘草9g 白术9g
你好,中医中药的配方法无定法,没有一个很死板的规定.药的运用及其用量要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地域,病情轻重等实际情况斟酌.而且各个医生自身对用药的经验也会有不同,有的喜欢某一味会几味,可能会用重些,有的根据症状侧重也会加重某个药量.《伤寒论》里面理中汤四味药是等量的,原方大概各用15克,四神丸中吴茱萸,破故纸,五味子,肉豆蔻常用量是10克左右,上面八味药可根据病人的实际有所侧重或等份,上述药材常用量都在10克左右.希望这些能帮到你。

理中汤加减方有哪些?理中汤名医心悟与加减经验

理中汤加减方有哪些?理中汤名医心悟与加减经验

理中汤加减方有哪些?理中汤名医心悟与加减经验理中汤理中汤主理中乡,甘草人参术干婆;呕痢腹痛阴寒盛,或加附桂总扶阳。

(一)理中汤的组成与功效理中汤由人参、干姜、白术各10克,炙甘草8克组成。

水煎服。

本方具有温中散寒,补气健脾之功效。

是主治脾胃虚寒证的首选方剂。

临床应用以脾胃虚寒之吐、痢、冷、痛以及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细为其辨治之要点。

但外感发热、或阴虚内热者,均忌用。

凡属脾胃虚寒之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扩张、慢性结肠炎、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肝炎和慢性口腔溃疡等病症,用治有效。

(二)加减方法①若虚寒甚者,加附子、肉桂,以加强助阳祛寒之力。

②若气滞停饮,加枳实、茯苓,以理气化饮。

(三)名中医用方心悟唐·孙思邈(唐代医学家)治中汤(即本方)治霍乱吐下、胀满食不消化,心腹痛。

若远行防霍乱作丸服或作散服。

若转筋者加石膏。

又四顺理中丸,已产讫可服此方,新生藏虚,所以养藏气也。

理中丸主霍乱临时方。

若吐多痢少者,取枳实加之。

若吐少痢多者,加干姜。

累吐痢干呕者,加半夏。

若吐痢大极转筋者,以韭汁洗腹肾,从胸至足踝勿逆,即止。

若体冷微汗腹中寒,加附子,吐痢悉止(摘自《千金方》)。

唐·王焘(唐代医学家)崔氏理中丸疗三焦不通,呕吐不食,并霍乱吐逆下痢,以及不得痢(意即下痢不畅)悉主之。

又延年理中丸(理中汤加大麦蘖炒黄)(摘自《外台秘要》卷六)。

宋·陈言(无择)(宋代医学家)病者因饮食过度伤胃,或胃虚不能消化,以致翻呕吐逆,物与气上冲,蹙胃口决裂,所伤吐出,其色鲜红,腹绞痛,自汗自流,名日伤胃吐血。

理中汤能止伤胃吐血者,以其功用最理中脘,分利阴阳,安定血脉,方证广如局方,但不出吐血证,学者自知之。

附子理中汤,治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

治中汤(即理中汤加青皮、陈皮)治太阴伤寒,手足温,自利不渴,腹满时痛,咽于,其脉尺寸俱沉细(摘自《三因极——病方论卷二、卷四》)。

经方_理中汤_临床运用体会_单宏敏

经方_理中汤_临床运用体会_单宏敏

166第11卷 第7期 2009 年 7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1 No. 7 Jul .,2009理中汤为常用温中方剂,出自《伤寒论》。

在临床中对于脾胃虚寒腹痛、泄泻、呕吐、吐血便血等疗效明显。

现就理中汤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1 理中汤加白芍瓦楞子方治吐血便血组成:党参12g,白术10g,炮姜炭8g,炙甘草6g,白芍9g,瓦楞子(煅酥透)15g。

水煎3次,分3次于饭前空腹时服,以利于肠胃吸收,见效较速。

党参力能补脾养胃,健运中气,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养血而不偏滋腻,无刚燥动血之弊。

白术味苦而甘,既能燥湿实脾,复能缓脾生津,且其性最温,为脾脏补气第一要药。

干姜大辛大热,温中散寒,即阳虚失血证亦不相宜,故须炮至黑透,还存温性,尤能吸着止血。

炙甘草味甘气温,能补脾胃之不足,对脾虚胃弱血虚等证,较为常用。

白芍柔肝止痛,养血敛阴,与甘草同用,能缓和腹中经脉挛急,止痛和营。

瓦楞子咸平,煅过则温,擅长制酸敛疡,又善止血散瘀定痛,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面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能促进愈合。

此6味组方,有参、术之补以固本培元,有芍、甘之缓以柔肝和胃,有炮姜、瓦楞子之收以敛阴止血,合为微温补中、缓急宁络之方,对治疗消化道溃疡及其他阳虚失血证,都可酌情选用。

其所以能愈阳虚失血之理,皆在补益脾胃,能使中阳得复,血有统帅,脾自统血而不妄行。

案1 伍某,男,47岁,2007年8月11日诊。

胃脘痛数年,经常反复发作,经钡餐造影,诊断为胃溃疡。

近因大量吐血、便血而住院,治疗3个月,病情好转出院,回家后,尚有嘈杂感。

前日,脘痛又作,泛酸,腹亦微痛,便溏灰黯。

观其面色苍白而黄,声低气怯,四肢乏力不利于行动,诊脉微细,舌质淡,舌边有齿印,苔白。

证属脾阳虚不统血,溃疡面络伤,用理中汤加味。

党参10g,焦白术10g,炮姜炭8g,炙甘草8g,白芍12g,煅瓦楞子20g,3剂。

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理中汤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有点陌生的,其实它是一种中药方剂,对一些特定的疾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一起来看一下。

干姜(炒)苏子厚朴
理中汤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有点陌生的,其实它是一种中药方剂,对一些特定的疾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一起来看一下。

干姜(炒)苏子厚朴(姜汁炒)官桂陈皮甘草(炙)各3克沉香木香各1.5克(水磨入)
茯苓(去皮)良姜各2.1克乌梅1个
【制法】上药锉为一剂。

【功能主治】治寒泄,悠悠腹痛,泻无休止,色青,脉沉迟。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枚,灯草1团,水煎,温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槟榔(锉)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益智(去皮,炒)1两,桂(去粗皮)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半夏(姜汁制)1两,沉香1两(锉)。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患后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大枣2个(擘破),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处方】人参(去芦)、白术、干姜、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加木香(煨)、肉豆蔻。

【功能主治】产后虚证,下痢纯白,腹痛,里急后重,手足冷。

【用法用量】每服3钱,陈米、盐、乌梅煎,空心服。

生活常识分享。

理中汤——精选推荐

理中汤——精选推荐

理中汤理中汤是由⼈参、⽩术、炙⽢草、⼲姜等组成的药物。

具有治疗脾胃虚寒证,⾃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及中寒霍乱,阳虚失⾎,如吐⾎、便⾎或崩漏,胸痞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四肢不温。

现⽤于急、慢性胃炎,胃窦炎、溃疡病、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组成⽤法]⼈参6~12g、于姜6~12g、炙⽢草6~12g、⽩术6~12g。

制丸法:上四味10倍量,共研细末,过筛,炼蜜为丸,每丸重9g,⽇⼆次,每次l丸。

汤法:上四味,以⽔煎服,⽇三次。

[⽅证]1.腹满腹胀、呕吐下利、⼤便稀溏、⾷欲不振、⼼下痞硬、或涎唾多⽽清稀。

2.畏寒喜温、精神委靡、⼝不⼲渴或旧⼲⽽不思饮。

3.⾆质淡红、苔⽩或厚或腻或滑。

[现代应⽤]1.以腹痛、腹泻为主诉的消化系统疾病多见本⽅证,如急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胆道蛔⾍症、肠易激惹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痢疾等。

2.虚寒性疾病多伴有津液不摄,分泌亢进,临床表现为多涕、多涎、多尿、遗尿、胃酸多、痰多、妇⼈带下多等分泌物增多⽽清稀不臭者,运⽤理中丸(汤)的机会较多。

可见于过敏性⿐炎、⼝腔炎、前列腺增⽣症、消化性溃疡、胆汁返流性胃炎、慢性⽀⽓管炎、阴道炎、盆腔炎等。

怠慢性湿疹、⽪炎等渗出物较多时也有本⽅证的可能。

3.各种⾎证,如⽀⽓管扩张、上消化道出⾎、过敏性紫癜、⾎⼩板减少性紫癜、失⾎性休克、功能性⼦宫出⾎症等见出⾎量不多、⾎⾊暗⿊⽽质稀者,也有运⽤本⽅的场合。

4.以胸痛为主诉的疾病,如⼼绞痛,风湿性⼼脏病、冠⼼病等。

[经验参考)⽔⽅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主要治疗⽅向,如《伤寒沦汇要分析》载俞长荣⽤本⽅治疗⼀⽔肿病新瘥的35岁⼥性,⾯部仍有轻微浮肿,⾯⾊淡黄,唇⾊不荣。

近⽇胃脘作痛,绵绵不休,门中⼲燥,⼤便3⽇未通,脉象沉涩,⾆⽩⽽⼲,服理中汤⼀剂⼤便得通,⼝⾆转润,胃痛减。

门⼈问及:⼝燥便秘⽽⽤理中汤,岂不怕便燥结更甚吗?俞⽒答:此证乃脾虚中阳不振,运化失司,⽔津个布。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白术的功能主治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白术的功能主治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白术的功能主治白术(zhú),拉丁学名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

别名桴蓟,于术,冬白术,淅术,杨桴,吴术,片术、苍术等,属于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白术的功效与作用的资料,欢迎阅读。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本品为常用中药。

始载《神农本草经》,原名“术”(包括苍术、白术)。

陶宏景曾提及术有白术、赤术二种。

至寇宗爽谓:有苍术、白术之分。

来源: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

多为栽培,亦有野生。

产地:主产于浙江、江西、湖南、安徽。

此外四川、福建、江苏等地均有引种。

性状鉴别:本品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条块状,大小均有,长5~10厘米,直径1.5~5厘米。

表面黄褐色,或微带棕色。

有细密的纵皱纹,全体多有瘤状突起,瘤突先端有深褐色下陷的盘状芽痕。

主根下端稍粗,瘤突较大,向上渐细瘤突较小,顶端常有一段柴质茎基。

下部有明显的根痕或须根残留。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有散在的小油点,中央多有裂隙,导管群放射排列,形成层环状。

气香特异,味甘微苦辛,略带粘液性。

以个大整齐,表面黄褐色,断面黄白色,质坚实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苍术醇,另含白术酮、维生素A类物质等。

功效与作用: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其作用为:1、健胃。

助消化,对止呕止泻有一定作用,但常需配消导药或利水渗湿药。

2、利尿。

作用较明显而持久,可能是由于抵制肾小管重吸收机能,增加钠的排泄。

3、镇静。

动物实验表明,所含挥发油小量有镇静作用。

此外,临床观察白术还有止汗、滋补、安胎等作用;实验证实有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元减少的作用。

又白术挥发油对动物肿瘤生长有抑制作用,其对小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31%~49%[《医学学报》,10(4):199,1963]。

炮制:切片生用,麸炒、土炒、炒焦。

性味:甘、苦、微温。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燥湿利水,止吐泻,止汗,安胎。

中药白术性味归经、功效作用及应用

中药白术性味归经、功效作用及应用

中药白术性味归经、功效作用及应用中药白术说明中药白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

主产于湖北、湖南、浙江、江西、福建等省也有栽培。

冬季采挖,去净泥土和地上部分,晒干或烘干。

用时经水或米泔水浸软切片。

生用或麸炒、土炒用。

中药白术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白术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

白术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白术主治:用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痰饮水肿,表虚自汗,胎动不安。

中药白术作用1、调节身体免疫力作用2、降血糖作用3、降压作用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5、镇静作用6、抑制血小板聚集7、抗肿瘤作用8、保护肝脏的作用9、利尿作用中药白术功效的应用(仅供参考)1、白术能益气补脾、固表止汗。

用于脾虚气弱,肌表不固的自汗,常与黄芪、麻黄根同用。

2、白术甘温,补气健脾之功较佳。

用于脾胃气虚,运化失常所致的食少便溏、脘腹胀满、倦怠无力等,常与补气健脾的人参、茯苓同用,如四君子汤。

用于脾胃虚寒的脘腹冷痛、大便溏泻,与人参、干姜同用,如理中汤。

如用于脾胃虚弱又兼食积气滞所致的食欲不振、脘腹痞满,用健脾的白术与消痞除满的枳实同用,即枳术丸。

3、白术有补气健脾、安胎之功。

用于妊娠脾虚气弱的胎动不安。

如有内热者,可配黄芩以清热安胎;兼气滞胸闷腹胀者,与苏梗、砂仁同用,兼气虚少气无力者,与党参、炙甘草同用;兼血虚头晕心慌者,与熟地黄、当归同用;兼胎气不固,腰酸腹痛者,与杜仲、续断等同用。

4、白术既能补气健脾,又可燥湿利水,。

用于脾虚失运,水湿停留所致的痰饮,与桂枝、茯苓同用,即苓桂术甘汤。

用于脾虚水湿内停的水肿、小便不利,与大腹皮、茯苓皮同用。

中药白术用法用量参考燥湿利水宜生用,补气健脾宜炒用,健脾止泻宜炒焦用。

用量:5-15克。

党参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党参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党参白术的功效与作用1、助血管党参中含有降血脂,血压,消血堵的物质,从而对冠心病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都有一定的改善预防作用。

人们在平时服用能远离“三高”的危害。

2、助血液党参能够促进人体内血液循环,同时还有造血再生,促进红细胞生长的作用。

从而有效帮助人们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身体素质。

3、助消化党参不但能够补气,而且还能平衡消化系统。

喝党参熬制的汤可以促进肠胃消化,以及胃液的分泌。

从而让人们不但能够胃口大开,而且还能预防胃溃疡等肠胃疾病的发生。

4、助头脑据科学研究表明,服用党参后的小白鼠学习记忆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所以人们服用之后,可以帮助提高学习能力,并且有安神静气,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

1、清肺金,补元气,开声音,助筋力:党参一斤软甜者,切片,沙参半斤切片,桂圆肉四两。

水煎浓汁,滴水成珠,用磁器盛贮。

每用一酒杯,空心滚水冲服,冲入煎药亦可。

《得配本草》上党参膏2、治泻痢与产育气虚脱肛:党参去芦,米炒二钱,炙耆、白术净炒、肉蔻霜、茯苓各一钱五分,怀山药炒二钱,升麻蜜炙六分,炙甘草七分。

加生姜二片煎,或加制附子五分。

《不知医必要》参耆白术汤3、治服寒潦竣剂,以致损伤脾胃,口舌生疮;党参焙、黄芪炙各二钱,茯苓一钱,甘草生五分,白芍七分。

白水煎,温服。

《喉科紫珍集》参耆安胃散4、治小儿口疮:党参一两,黄柏五钱。

共为细末,吹撒患处。

《青海省中医验方汇编》1、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

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2、药理作用:1、利尿作用:具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

2、降血糖作用。

3、强壮作用:有健脾胃、壮身体和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

4、抗凝血作用:白术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5、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白术有血管扩张作用。

6、抗肿瘤作用。

7、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

8、抗菌作用。

9、促进造血功能。

10、促进蛋白质合成作用。

家秘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家秘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家秘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相信很多朋友的身体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那种不适的感觉是最痛苦的事情,怎么样能改善这样的现象呢?中医方剂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家秘理中汤的制作方法。

【处方】
人参、白术3钱,干姜(炮)1钱半,甘草(炙)1钱,附子1钱。

【功能主治】
中寒呕吐,阴盛格阳,不纳药者。

【用法用量】
方中人参,用量原缺。

【摘录】
《会约》卷十
服用家秘理中汤来进行治疗是个缓慢的过程,但是只要积极接受治疗并乐观应对,肯定会有疗效的。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补气健脾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补气健脾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补气健脾白术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中药药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疾病治疗方面有着突出的效果,能够燥湿利水,健脾益气,还能止汗,安胎。

那么,白术的功效与作用怎么样?下面,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下。

目前滥用中药进补的现象也非常严重,很多人误以为中药毒副作用小,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其实,大错特错,中药进补也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体质来选择的,讲科学的,不能乱吃,否则既花了钱,又伤了身体,很划不来的,中药用在需要的人身上就是补品,用在不需要的人身上就是毒药,如果补得太过了就会适得其反。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白术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

用于脾胃虚弱:(1)食少、虚胀、便溏、神疲乏力,为补气健脾的常用药,配人参、茯苓等,如四君子汤。

(2)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大便泄泻,配干姜、人参,如理中汤。

(3)脾虚湿滞,泄泻便溏,配党参、扁豆、茯苓等,如参苓白术散2、用于脾虚水停所致的痰饮、水肿,为痰饮水肿的良药(1)痰饮证,配桂枝、茯苓,以达到化痰饮之功效(2)水肿,小便不利,配茯苓、泽泻,起到燥湿利水之功效3、用于气虚自汗,常与黄芪、浮小麦等配用4、用于脾气虚弱,胎动不安,常与党参、砂仁等配用。

下面为您介绍用白术治疗骨质疏松的食疗,来看看吧。

菜系及功效:骨质疏松食谱口味:咸鲜味工艺:煮白术猪肚粥的制作材料:主料:猪肚300克辅料:粳米60克,白术60克调料:盐3克,小葱10克教您白术猪肚粥怎么做,如何做白术猪肚粥才好吃1、将猪肚洗净;2、将白术纳入猪肚内;3、然后在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至猪肚熟烂,汤浓;4、将粳米淘洗干净后置于猪肚汤中熬煮成粥;5、待粥将熟时再加入适量盐、葱花调味即可。

健康提示:白术具有健脾养胃之功效,适于中老年骨质疏松症及纳食不佳、便秘患者食用。

此外,白术还有抗癌的功效,下面一起来了解下白术的抗癌药方。

白术抗癌的药方:白术有直接杀伤肿瘤的细胞的效果,其抗肿瘤作用跟它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密切相关。

【精讲伤寒】刘渡舟老先生:理中汤类的加减证治,内附医案3则

【精讲伤寒】刘渡舟老先生:理中汤类的加减证治,内附医案3则

【精讲伤寒】刘渡⾈⽼先⽣:理中汤类的加减证治,内附医案3则⼤师讲经典导读理中汤类,指的是理中汤、丸,桂枝⼈参汤,⽢草⼲姜汤三个⽅剂⽽⾔。

这三个⽅⼦,应以理中汤为代表,其他⽅剂则是由理中汤加减变化⽽成。

本⽂为⼤家总结了刘渡⾈⽼先⽣应⽤理中汤、桂枝⼈参汤,⽢草⼲姜汤治疗疾病的临床经验。

3分钟读完,你就能学会理中汤的临证加减经验。

理中汤是治疗太阴脾⽓虚寒证的主⽅。

脾居中州,依赖脾阳的运化功能⽽升清降浊,运化⽔⾕精微⽽为后天之本。

若中阳虚衰,脾阳不运,则寒湿不化,升降不利,即形成了太阴为病。

其症状表现为:腹泻益甚,腹胀不减,时腹⾃痛,不欲饮⾷,脉沉迟⽆⼒,⾆淡苔⽩。

治⽤理中汤温中暖寒,健脾运湿,使腹泻⽌则病愈。

理中汤(⼜名⼈参汤),由⼈参、⽩术、⼲姜、炙⽢草组成。

⽅中⽤⼈参、⽢草以补脾⽓之虚;⼲姜、⽩术以温脾寒⽽化湿。

服理中汤后,要经⾷顷的时间,须饮热稀粥升许,避寒保温,勿揭⾐被。

理中汤有随证加减之法,录之以供参考若兼见脐上筑的(即脐上悸动之意),为肾⽓发动之兆,应去⽩术⽽加桂枝降逆平冲;若呕吐频繁的,为胃⽓上逆之候,则应去⽩术⽽加⽣姜和胃⽌呕;若腹泻为甚的,虽然有吐,还得⽤⽩术补脾以⽌泻;若⼼下悸⽽⼩便少者,则为夹有蓄饮之征,可加茯苓以利其⼩便;若⼝渴⽽欲饮⽔的,则属脾虚⽽津液不布,则应增加⽩术的剂量,补脾以⾏津液;若中寒甚⽽腹痛者,则应增加⼲姜的剂量以暖脾寒;若腹不疼⽽胀满为甚的,则应去掉⽩术,⽽加附⼦以助阳消阴寒之凝结。

⾄于理中丸,它的药物同理中汤⼀样,只是改汤剂为蜜丸如鸡⼦黄⼤。

以沸汤和丸研碎,温服,⽇三丸、夜⼆丸为准。

若服药后腹中未热者,亦可增加到三四丸,量病情轻重⽽定。

理中丸的适应证有⼆:⼀是治吐泻⽽不饮⽔的寒性霍乱;⼆是治⼤病瘥后,胸上有寒的“喜唾” 之证。

医案⼀则余在青年时期,⼀次因⾷⽣冷⽽致脾寒作泻,乃就医于某⽼中医。

诊毕授以理中丸,嘱⽈:⽩天服三丸,夜间服⼆丸。

余服药⼀⽇,下利依旧,腹中仍疼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术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春夏交际是人抵抗力最差的一个时刻,这个时候的我们很容易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中药方剂在这些小病症上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下面我们来介绍一种中药方剂白术理中汤。

【处方】
茯苓、白术、甘草(炙)、干姜各等分。

【功能主治】
脏中积冷,立夏后泄泻时作,或小腹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4钱,水煎服。

【摘录】
《万氏家抄方》卷一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白术理中汤的一些介绍,不过要注意,虽然白术理中汤适合各年龄段人群食用,但也不是适合所有人。

我们要根据自身的体质情况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