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物理第四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1 牛顿第一定律课堂合作探究问题导一、想实验的魅力活动与探究11.(1)如图所示,将轨道弯曲成曲线甲的形状,在轨道的一边释放一个小球,如果不存在摩擦力,小球将上升到哪里?若将轨道的倾角减小,弯曲成曲线乙的形状,小球最高将上升到哪个位置?路程是增大还是减小?假如将轨道弯曲成如图丙所示一侧水平的形状,这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2)根据以上“想实验”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2.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有哪几种情况?3.为什么说伽利略想实验方法是的,结论是可靠的?迁移与应用1关于伽利略想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的想实验是假想的,是没有依据的B.伽利略的想实验是在可靠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而创造出的一种推方法,是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伽利略的想实验有力地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D.现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已不再是想实验,是可以做的实验了(1)“想斜面”实验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2)“想实验”是一种思维活动,是人们在抽象思维中设想出的,而实际上无法做到的实验。
(3)“想实验”在自然的论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想实验”的方法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想实验”只不过是一种逻辑推的思维过程,它的作用只限于逻辑上的证明与反驳,而不能用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相反,由“想实验”所得出的任何推论,都必须由观察或实验的结果检验。
二、牛顿第一定律活动与探究2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怎样解“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2.牛顿第一定律指出“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应该怎样解?3.如图所示,当你在平直路面上骑自行车时,是否觉得用力不停地蹬,车才会匀速前进,一旦不用力蹬,车子就会减速,甚至停下呢?这与牛顿第一定律矛盾吗?试解释之。
迁移与应用2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1和2的两个小球(1>2)随车一起匀速运动。
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设车长无限,则两个小球()A.一定相碰B.一定不相碰.不一定相碰D.难以确定(1)定律的前半句话揭示了物体所具有的一个重要属性,即“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种性质叫惯性。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地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通过实验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3、理解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
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
教学重点:1、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正确理解。
2、科学思想的建立过程。
教学难点:1、力和运动的关系。
2、惯性的有关因素。
教学方法:讲练法,归纳法,实验法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斜面实验器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不同的物体运动情况为什么会不同呢?这个问题并没有做深入的分析,实际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是由它的受力情况决定的,有怎样的受力情况,就有怎样的运动状态。
这一章,我们就要来研究运动与力的关系,物理学中,把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理论,称作动力学。
(二)新课教学一、历史上人类对运动与力的关系的认识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描述运动的方法,也学过了力的基本知识,现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力和运动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请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
学生进行讨论师:在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过程中,很长一段时期,人们凭直觉认为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起来。
代表人物有古希腊的哲学家、物理学家亚里士多德。
这种错误的判断维持了近两千年。
直至三百多年前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才用实验否定了这种判断,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二、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学生活动:阅读 P68伽利略实验的过程,讨论伽利略如何用实验来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结论的,伽利略的结论又是什么。
师:伽利略用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的运动,即维持物体的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即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高中物理第四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课前准备】【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地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过程与方法1.通过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的正确理解.2.科学思想的建立过程.教学难点1.力和运动的关系.2.惯性和质量的关系.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观察、思考、归纳【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导入】在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包括司机)必须系好安全带,为什么?【新课讲授】牛顿第一定律【提问】怎样才能让小车运动起来呢?【回答】要用力去推它.【演示】【提问】从这个例子很容易得到:物体要运动,需要对它施加力的作用,那么力和运动之间关系如何呢?【回答】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用力去推,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提问】物体运动后撤掉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又如何?【回答】撤走力时,物体速度越来越慢,最终停下.【提问】相同条件下空中飞行的足球比地滚球运动的距离要长很多,地滚球为什么运动一会儿就停止呢?【回答】受到阻力.【提问】如果没有阻力的作用,足球将会怎样运动?【回答】将不会减速.【展示】让一个小球从斜面顶滑下,斜面末端分别放毛巾、棉布和木板,观察实验现象.【回答】当斜面末端的接触面越光滑,小球滑动的距离越远.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原因,因为摩擦力的存在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提问】如果没有摩擦力的作用,小球又将会怎样运动呢?【回答】如果没有摩擦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运动下去.一、理想实验的魅力【提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够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设问】伽利略对于“运动与力的关系”,构思出“理想实验”.将轨道弯曲成曲线ABC的形状,在轨道的一边释放一颗小球,如果不存在摩擦力,小球将上升到哪里?【回答】不存在摩擦力的话,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提问】若将轨道的倾角减小,弯曲成曲线,小球最高将上升到哪个位置?路程是增大还是减小【回答】同样上升到与原来点相同同高度,路程增大了.【提问】假如将轨道右侧弯曲放平,这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回答】由于运动面是水平的,小球就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如果不存在摩擦力,将永远运动下去.【归纳】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断言:小球应该以恒定的速率永远运动下去.由此可推断,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的物体并不需要用外力来维持.【解说】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它突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能达到现实科学实验无法达到的极度简化和纯化的程度.伽利略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笛卡儿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明确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他还认为,这应该作为一个原理加以确立,并且是人类整个自然观的基础.二、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承接】伽利略对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作了准确的描述,但他并没有明确指出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笛卡儿在伽利略的基础上更近了一步,更为接近真理.牛顿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研究,系统地总结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即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提问】牛顿第一定律是最完善的,那么它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回答】两个方面:不受力时,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受力时,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提问】什么叫运动状态的改变?【回答】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改变称之为运动状态的改变.【提问】牛顿第一定律可不可以用实验来验证?什么时候可以看作不受力并举例说明. 【回答】不能.因为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受力但所受合力为零时可以看作物体不受力.比如:冰面上滑动的冰球、冰壶球.【强调】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我们把这个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提问】简述惯性定律和惯性的区别和联系.【回答】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所遵从的运动规律.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思考与讨论】从牛顿第一定律知,物体都要保持它们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或者说,它们都具有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但是这种这种“本领”的大小是不一样的.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点拨】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管物体处于什么状态,也不管物体是否受力以及受什么样的力,一个物体的惯性是不变的,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没有关系.任何物体都具有这样的本领,物体的这种本领的大小仅由物体的质量决定.比如,车床等一些机械,它们的质量很大,目的是使惯性增大,运动状态不易改变,另外两个物体总是质量小的运动状态改变起来更容易些.三、惯性与质量【提问】运动的火车比运动的自行车停下来要困难得多,可见物体的惯性即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本领,它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有什么关系呢?【回答】物体的惯性与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以改变.【设问】讨论、总结一下惯性的特点.【归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物体的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以改变;质量越小,惯性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科学漫步】【课时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历史上几位科学家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和研究.伽利略得到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方法.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惯性及应用惯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布置作业】【板书设计】1 牛顿第一定律一、理想实验的魅力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2.伽利略的观点3.笛卡儿的观点二、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三、惯性与质量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物体的惯性只与质量有关【教学后记】。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1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6 新人教版必修1
牛顿第一定律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外力来维持。
⑵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⑶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2.过程与方法⑴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能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对物理问题决不能主观臆断。
正确地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培养科学研究问题的态度。
⑵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认识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学以致用。
二、教材分析牛顿运动定律是整个力学体系的基石,而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提出惯性的概念,为定量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拉开了序幕。
与初中相比,主要有四方面的不同。
一是定律内容深浅不同:初中教材叙述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高中教材叙述为“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高中教材中的表述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它强调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突出了第一定律的独立性和重要意义,也为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做了一定的铺垫。
二是惯性的认识层次不同:初中强调一切物体都有惯性,高中侧重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三是实验的设计、探究及思维深度不同:初中为斜面小车实验;高中为伽利略理想实验,突出了理想实验这种科学方法的价值所在。
四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不同:初中对牛顿第一定律建立的历史一语带过,高中教材回顾了历史,让学生体会一个规律的获得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能够激发学生追求科学,勇于创新的情感。
三、学情分析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初步知道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惯性的概念,但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缺乏了解,对内容也是一知半解。
学生对于“质量是惯性唯一的量度”更是缺乏认识,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认为速度也是惯性的量度。
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引导,配合实验、结合生活事例来澄清概念。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力和运动关系的过程,常常形成与亚里士多德相似的观点,且根深蒂固。
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4.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4新人教必修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进一步理解伽利略的研究结论,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惯性,什么是力。
2.过程方法目标:实验与思考相结合的思想方法。
理想实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学会从纷繁的现象中探求事物本质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二、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惯性概念。
三、教学难点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验证。
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四、教学方法学生阅读,学生动手呈献事实,观察。
思考。
教师讲解。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练习。
五、教学器材电脑投影一些个小物体桌面大小两个钢球六、教学设计(一)从亚里斯多德到伽利略1.介绍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Greek: Ἀριστοτέλης Aristotélēs) (384 BC - 322 BC)亚里士(斯)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
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介绍伽利略伽利略(1564~1642)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意大利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
也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他是为维护真理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战士。
恩格斯称他是“不管有何障碍,都能不顾一切而打破旧说,创立新说的巨人之一”。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地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自主学习】1.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认真阅读教材p68页完成下列问题)代表人物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儿2.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
4. 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课堂探究】知识点一、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认识(1)静止的物体若没有力的作用就运动不起来;(2)运动的物体若去掉推力,就会停下来,但是不是去掉推力,物体就立即停下来?(3)设想:若果接触面光滑,物体将会怎么样?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①(实验事实)两个斜面,小球从一个斜面的某一高度滚下,将到达另一个斜面的某一高度②(科学推想)若另一个斜面光滑,则小球一定会滚到另一斜面的高度③(科学推想)若降低另一个斜面的坡度,则小球高度,不过,在另一个斜面上将滚得更远④(科学推想)若把另一个斜面改成光滑的水平面,则物体将。
理想实验是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的一种科学方法。
练习1:伽利略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规律,有关的实验程序内容如下:(1)减小第二个斜面的角度,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2)两个对接的光滑斜面,使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的高度。
(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处于水平位置,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请按程序先后次序排列,并指出它究竟属于可靠事实,还是通过思维过程的推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 B.事实2→推论1→推论3→推论4C.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 D.事实2→推论1→推论4知识点二、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的总结:一切物体总保持状态或状态,除非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推荐学习]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的基本思路、主要推理过程和结论。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3.知道什么是惯性,理解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会正确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学习重点:1.运动和力的关系2.影响惯性的因素自主学习(独学、质疑)一、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探索历程: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是动力学的基本问题。
人类正确认识这个问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1.十七世纪前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必须_________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______,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①时间:公元前。
②基本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
③根据:经验事实一用力推车,车子才前进;停止用力,车子就要停下来。
④所用方法:观察+直觉(由生活经验得出直觉印象)。
⑤错误原因剖析:没有对所观察的物理现象进行深入地分析。
只看到对车子施加的推力,而未考虑车子还受到摩擦阻力作用。
停止用力(即去掉了车子前进的动力),车子并没有立即停下来,还要向前发生一段位移;只是由于摩擦阻力的作用,才最后停了下来。
路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车子向前发生的位移就越大,假若没有摩擦阻力,车子将一直运动下去,这说明车子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而恰恰是(阻)力的作用,才使车子由运动到静止,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⑥危害:在亚里士多德以后的两千年内,动力学一直没有多大进展,直到十七世纪才受到伽利略的质疑。
这是为什么?原来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与日常体验有相同之处,易于被人们接受,直接的生活经验使人们总是把力和物体运动的速度联系在一起,这种认识从孩提时代就开始了,如当拉着玩具小车前进的时候,给人的直接体验是:只有用力拉小车,小车才会前进;停止用力了,小车就会停下来;用力大的时候,小车就运动得快些;用力小的时候,小车就运动得慢些;往哪个方向用力,玩具小车就向那个方向运动等等,好像没有力的作用,物体运动不可能维持,力决定着物体运动的快慢,还决定物体运动的方向。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3 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 3 节牛顿第二定律【学习目标】1.熟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能够指出各个物理量的意义。
2.说出力的国际单位“牛顿”是怎么定义的。
4.熟练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相关的简单计算。
【预习案】一、牛顿第二定律1. 内容: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跟成正比,跟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方向相同。
2.表达式:_____二、力的单位1.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单位是_____,符号_____。
使质量为1 kg的物体产生 1 m/s2的加速度的力,称为 1 N,即 1 N=___________。
2.比例系数 k 的意义①在 F=kma 中,k 的选取有一定的__________。
②k 的数值与 F、m、a 各量的单位有关。
在国际单位制中,即 F、m、a 分别用____、____、____作单位,则k=1,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__________。
3.关于加速度的方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B.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C.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牵引力的方向相同D.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探究案】一、对议1.在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 F=ma 中,哪些是矢量,哪些是标量?2.从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我们用力提一个很重的箱子,却提不动它。
这跟牛顿第二定律有没有矛盾?应该怎样解释这个现象?3.试结合下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六性。
力是产生_______的原因因果性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______ 的方向总是相同矢量性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同时_____,同时_____,同时_____ 瞬时性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个力都能独立地产生各自的_______独立性加速度、合外力、质量是针对_________而言的同体性4..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 F=ma 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由 F=ma 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B.由 m=F/a 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C.由 a=F/m 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D.由 m=F/a 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到的合外力而求得5.一个物体受到 F1=4N的力,产生 a12m/s2的加速度,要使它产生 a26m/s2的加速度,需要施加多大的力?【自主区】【使用说明】教师书写二次备课,学生书写收获与总结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5 牛顿第三定律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 5 节牛顿第三定律【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至少三个例子。
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不受物体运动状态和参考系等的影响.3.会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预习案】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定义:两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的,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我们可以把其中的任意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则另一个力叫。
2、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3、几对常见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作用在上。
2、表达式:(作用力)F=-F'(反作用力),式中的“-”表示方向。
探究案演示实验现在我们知道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①用手拉弹簧秤 A 之前,两弹簧秤的示数均为零,说明两弹簧秤间无作用力;当用手拉弹簧秤 A 时,可以看到两个弹簧秤的指针移动.弹簧秤 B 的示数指出弹簧秤 A 对它的作用力 F 的大小,而弹簧秤 A 的示数指出弹簧秤 B 对它的反作用力 F,的大小.可以看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是的;改变手拉弹簧的力,弹簧秤的示数也随着,但两个示数总.这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总是,并且总是产生,同时,同时.②分析弹簧秤 B 受到 A 的拉力 F 方向和弹簧秤 A 受到 B 的拉力 F方向,这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总结(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的一对力.(2)任一物体既是对另一物体的施力物,同时也是另一物作用的受力物.班级:小组:姓名:教师评价:组内评价:(3)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中,任何一个力都可作为作用力或者反作用力.例1.如图所示,P与Q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下面哪一对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A.P 所受的重力和 Q 对 P 的支持力B.Q 所受的重力和 Q 对P 的支持力C.P 对 Q 的压力和 Q 对 P 的支持力D.P 所受的重力和 P 对 Q 的压力练1、(多选)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火点发射,下面关于卫星与火箭上天的情形叙述正确的是()A.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D.飞行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例2.物体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则()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性质的力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练2、(多选)如图所示,水平力 F 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的墙上,静止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作用力 F 跟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作用力 F 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物体的重力跟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组议:解决对议遗留问题和我的疑问【自主区】【使用说明】教师书写二次备课,学生书写收获与总结。
河北省南宫市奋飞中学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4.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亚里斯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论述及存在的错误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有关现象
(3)知道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知道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4)用惯性概念解释有关实际问题。会识别惯性系和非惯性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体会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关系的思想方法,了解理想实验的作用
对牛顿第一定律发现过程中的科学方法的体会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所述内容在初中课本上已涉及到,初中课本中用到的标题是惯性定律,所以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关键是如何让学生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对力和运动的关系,从日常经验出发,人们往往会产生错误的认识,所以使学生建立起运动改变的原因在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观点,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在对惯性的学习中,这仍是学生难于理解的问题。许多学生把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状态的性质与物体在这种状态下的特点混为一谈。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为什么将牛顿第一定律称为惯性定律?
(3)惯性与质量
4、惯性参考系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在桌面上推进木块(或板擦)从静止使之向前运动,用力推出,木块向前运动一段间隔后中止。
推力撤掉,还要向前运动,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符。
批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让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滚下后分别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玻璃表面上运动,每次记下小球停下时的位置。做标记的位置是什么位置?(停下来的位置)
实验次数
表面材料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4.5牛顿第三定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2021学年)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4.5牛顿第三定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北省邢台市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4.5 牛顿第三定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北省邢台市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4.5 牛顿第三定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四章4。
5牛顿第三定律【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并能应用它解释生活中的问题.3.能区别平衡力和作用力、反作用力.【学习任务】要点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1.同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2.同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产生的机理相同,因此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例如:物体受的支持力与其反作用力(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均属于弹力.3.异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各自产生效果,永远也不存在相互抵消、两力平衡的问题.4.对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对称的,等大,共线反向;作用力也可叫反作用力,作用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也是反作用力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如A作用B与B作用A“对称”.要点二、填表比较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补充学习材料】1一小球用一细绳悬挂于天花板上,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所受的重力和细绳对它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小球对细绳的拉力就是小球所受的重力C.小球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地球上D.小球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细绳上2.物体静止于一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物体所受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4、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一定互相抵消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一定相等,方向一定相反5.一个大人跟一个小孩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人把小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不正确的说法是( )A.大人拉小孩的力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B.大人与小孩间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C.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大小一定相等D.只有在大人把小孩拉动的过程中,大人的力才比小孩的力大,在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6.用水平外力F将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而保持静止状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重力与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平衡。
高中物理 4.1牛顿第一个定律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以及科学思想的建立过程。
难点:力和运动的关系;惯性和质量的关系。
预习案【自主学习】1.伽利略理想实验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伽利略通过和科学推理,得出的结论是: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就将以这一速度运动下去。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由静止变为或由变为静止。
如果物体的大小或方向变了,也就是说,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2.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总保持状态或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
惯性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状态或状态的性质。
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
量度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是物体的,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符号是,国际单位是。
3.在杂技表演中有一个节目叫“季公开石”,让一个人躺在两个凳子上,找一块大石压在人身上,然后另一个人用大锤砸石头,把石头砸成几块,这个节目所选石头,在人能承受的范围内,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为什么?4.找两个瓶子,内盛水,一个小铁球,一个与小铁球体积相同的小泡沫塑料球、两根绳子。
将它们系好,小铁球下沉,瓶子正放,泡沫球上浮,瓶子倒放(如图)。
当瓶子突然向右运动时,观察比较小球的运动状态。
说出你观察到的现象并进行解释。
【学始于疑】探究案【合作探究一】力和运动的关系问题1:相同条件下空中飞行的足球比地面滚动的足球运动的距离要长很多,地滚球为什么运动一会儿就停止呢?原因是什么?问题2 :伽利略对于“运动与力的关系”,构思出如图所示的“理想实验”.将轨道弯曲成曲线ABC的形状,在轨道的一边释放一颗小球,如果不存在摩擦力,小球将上升到哪里?若将轨道的倾角减小,弯曲成曲线ABD或曲线ABE,小球最高将上升到哪个位置?路程是增大还是减小?如将轨道弯曲成一侧水平及曲线ABF的形状,这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问题3 :笛卡尔对于伽利略的观点的补充和完善?归纳总结【合作探究二】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问题1 :牛顿第一定律可不可以用实验来验证?什么时候可以看作不受力?举例说明。
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课题1 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1、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导思想,感受物理思维方法2、能熟练掌握并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解决简单问题3、能够区分惯性定律与惯性,了解惯性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活动方案活动一:通过阅读教材第68页相关内容用自已的语言概括回答以下问题,了解人类对力和运动的认识发展历程,体会理想实验的魅力;根据生活中的经验,思考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关于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各个物理学家的观点分别是: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2、伽利略的观点:3、笛卡尔的观点:4、牛顿的观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基本思路: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给你的启示有:活动二:通过实验演示及知识回顾,掌握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概念;观察演示气垫导轨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归纳结论。
同时阅读教材69页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力与物体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3、惯性的定义:4、惯性定律与惯性之间的关系:5、惯性与质量之间的关系:6、思考生活中的那些现象可以用惯性来解释:课堂反馈:1、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让它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C.两个物体只要质量相同,那么惯性就一定相同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2、火车在长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原处,这是因为()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火车一起向前运动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人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火车一起运动C.人跳起后,车继续前进,所以人落下必然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的距离不易观察出来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具有相同的速度3、下面的实例属于惯性表现的是()A.滑冰运动员停止用力后,仍能在冰上滑行一段距离B.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自行车,为维持匀速直线运动,必须用力蹬自行车的脚踏板C.奔跑的人脚被障碍物绊住就会摔倒D.从枪口射出的子弹在空中运动4、一天,下着倾盆大雨,某人乘坐列车时发现,车厢的双层玻璃内积水了,列车进站过程中,他发现水面的形状如图中的……….( )A、 B、C、 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行驶的汽车比它减速行驶时的惯性小B.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火车静止时惯性大C.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1/6,故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惯性减小为1/6 D.为了减小机器运转时振动,采用螺钉将其固定在地面上,这是为了增大惯性6、下面几个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B.当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C.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一定受到外力作用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7、关于惯性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C.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开始运动,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D.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始终保持运动状态才有惯性、课题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学习要求】1.了解实验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了解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
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一 第四章:4.1牛顿第一定律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课题] 4.1 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 1. 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3. 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学习重点] 1.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的正确理解.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的理解2. 牛顿第一定律及其应用一、知识链接:1.什么叫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2.怎样才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二、[自学导航]任务一:1.对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亚里士多德是如何认为的? 这种观点正确吗?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伽利略认为在运动和力的关系上,将人们引入歧途的原因是什么?3.伽利略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了猜想:“当球沿水平面运动时,它的速度应该不增不减.”但是,实际上小球是如何运动的? 为什么会这样? 怎样才能使小球运动的更远? 伽利略由此推断的结论是什么?4.伽利略为了说明他的思想, 设计了斜面实验,这个实验需要的理想条件是什么? 是怎样进行实验的? 在伽利略斜面实验中, 若将第二个斜面放平,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5.为什么说伽利略的实验是个“理想实验”?法国科学家笛卡尔对力和运动的关系是怎么认为的?任务二、6.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儿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动力学的一条基本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牛顿定律又叫惯性定律,惯性是指什么?7.为什么说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为什么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什么样的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什么时候可以看作物体不受力?任务三、8.牛顿第一定律涉及的两个重要的物理概念是什么? 为什么说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质量? (物体抵抗运动状态改变的“本领”与质量有关.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是否受力以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9.在小车上竖放一长条木块,让小车在光滑玻璃板上运动,前面固定一个物体,当车被物块挡住时,车上的木块会向前倾倒,为什么?三、小结: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第一定律与伽利略和笛卡儿的观点相比,第一定律更全面、更完善.2.第一定律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不受力时,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受力时,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 结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即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 1 - / 23.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理解时可认为不受力和合力为零的效果是一样的,如果某个方向不受力,那么在这个方向物体也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4.牛顿第一定律虽然描述的是一种理想化状态,但它却正确揭示了自然规律.包含以下几层意思:①描述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或者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②阐明了力的科学定义: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它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产生和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③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揭示了物体普遍具有的属性──惯性.四、达标训练1.(多选)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依靠实验事实,直接归纳总结得出的B.牛顿第一定律是以可靠实验为基础,通过抽象出理想化实验而得出的结论C.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推论( )A.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其它外力作用B.惯性就是质量,惯性是一种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的特性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D.力停止作用后,物体就慢慢停下来3. 如果正在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的重力忽然消失,那么它的运动状态应该是()A.悬浮在空中不动B.运动速度逐渐减小C.作竖直向下的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4.(多选)下列事例中利用物体惯性的是()A.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的助跑运动B.跳伞运动员在落地前打开降落伞C.自行车轮胎做成凹凸不平的形状D.铁饼运动员在掷出铁饼前快速旋转5.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刹车时,乘客的身子会向前倾斜,是因为汽车有惯性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C.物体的惯性只有在物体速度改变时才表现出来D.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是否运动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力无关6.(多选)门窗紧闭的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一人竖直向上跳起后仍落回原处, 这是因为( )A.人起跳后,车厢底板仍然对他有向前的推力B.人起跳后,车厢中的空气对他有向前的推力C.人起跳后,在火车运动方向上仍具有与火车相同的速度D.人起跳后,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7.(多选)关于惯性,下述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惯性除了跟物体质量有关外,还跟物体速度有关B.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惯性C.乒乓球可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D.战斗机投人战斗时,要丢掉副油箱,减小惯性以保证其运动的灵活性8.(多选)对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我们应该认识到()A. 要使物体运动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物体将静止B. 伽利略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C. 只要依靠推理就一定可以得到正确结论D. 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是它建立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9. 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其中有一个是经验事实其余是推论.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作持续的匀速运动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②③①④(只要写序号即可)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 2 - / 2。
高中物理第四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信息化教学设计前言: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熟悉信息技术和教学环境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习者的特征,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习过程的最优化;即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运用系统的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评价等学习环境进行科学设计,创设学习程序的过程。
它是“信息化教学〞的设计,而不是“信息化〞的教学设计;是面向过程和基于资源的设计,突出“学〞。
在这次的教学活动中,本人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并运用大量多媒体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形象而深入的分析;以使学生对本节的内容能有更清晰的认识与理解。
一、教材分析1、整体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高中物理必修一中第三章第一节的知识,是力学的三大核心定律之一。
它是对质点而言的,是研究单个物体的运动定律的,是学习动力学知识的三大基石之一,即对以后的学习起到铺路石的作用。
本节教材首先对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做了历史性的回顾,并着重介绍了伽利略研究这一关系的思想方法和卓越贡献。
然后才讲述了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的具体内容。
从本节知识的编排体系可以看出,编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科学史发展以及科学家探索发现知识的角度,看待并理解物理中的定律。
从而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以及实事求是、注重实践的科学作风。
2、重点与难点分析本节教材的中心议题是力是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具体内容。
本节的教学难点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分析推理过程以及对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二、学习对象分析在设计本课之前考虑到面对的是刚涉入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既然被分到同一个班,那么他们对初中的只是掌握程度应该相同。
并且对于学生们一下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同学们并不希望机械化地去应付考试,而更希望将知识提高到能力和技巧的这个层次上来;二是希望物理教学可以激发起兴趣,而不成为学生的负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目标】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地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自主学习】
1.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认真阅读教材p68页完成下列问题)
2.牛顿第一定律:
惯
性:;
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
4. 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课堂探究】
知识点一、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认识
(1)静止的物体若没有力的作用就运
动不起来;
(2)运动的物体若去掉推力,就会停
下来,但是不是去掉推力,物体就立即
停下来?
(3)设想:若果接触面光滑,物体将会怎么样?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①(实验事实)两个斜面,小球从一个斜面的某一高
度滚下,将到达另一个斜面的某一高度
②(科学推想)若另一个斜面光滑,则小球一定会滚
到另一斜面的高度
③(科学推想)若降低另一个斜面的坡度,则小球
高度,不过,在另一个斜面上将滚得更远
④(科学推想)若把另一个斜面改成光滑的水平面,则物
体将。
理想实验是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的一种科学方法。
练习1:伽利略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规律,有关的实验程序内容如下:
(1)减小第二个斜面的角度,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2)两个对接的光滑斜面,使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的高度。
(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处于水平位置,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请按程序先后次序排列,并指出它究竟属于可靠事实,还是通过思维过程的推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 B.事实2→推论1→推论3→推论4C.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 D.事实2→推论1→推论4知识点二、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的总结:一切物体总保持状态或状态,除非
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①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力不是,力是。
②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是在可靠的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利用逻辑思维对事物进行分析的产物,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③提出了惯性的概念,它在牛顿运动定律中有极其重
要的地位。
知识点三、惯性
1、物体的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是否受力均无关;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越大,惯性就越大;越小,惯性就越小。
①任何物体都有惯性,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错误的
说法:只有在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时才有惯
性)
②惯性不是一种力(错误的说法:物体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所以要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
③惯性有大小,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惯性就大;或者说: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错误的说法: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练习2:一列在平直铁路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当车厢里的人看到车厢内水平桌面上的小球突然向前运动时,说明火车是突然加速还是突然
减速运动?【要点突破】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惯性的两种表现形式
①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②物体受到外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惯性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较难改变;惯性小,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四点说明
①明确惯性的概念: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②揭示力的本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理想化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状态,而物体不受外力的情形是不存在的。
在实际情况中,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零,与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表现是相同的。
④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是相互独立的。
力是如何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问题由牛顿第二定律来回答。
牛顿第一定律是不受外力的理想情况下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而总结出来的,而牛顿第二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
【节末检测】
1.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推论()A.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其它外力作用
B.惯性就是质量,惯性是一种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的特性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D.力停止作用后,物体就慢慢停下来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证明了()
A.要物体运动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物体将静止
B.要物体静止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物体就运动
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3.关于惯性,下述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惯性除了跟物体质量有关外,还跟物体速度有关
B.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惯性
C.乒乓球可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
D.战斗机投人战斗时,必须丢掉副油箱,减小惯性以保证其运动的灵活性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B.小球由于重力的作用而自由下落时,它的惯性就不存在了 C.一个小球被竖直上抛,当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小球受到了向上的推力D.物体的惯性是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无关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基本属性B.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C.物体运动快,惯性就大D.惯性大小用物体的质量大小来量度6.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依靠实验事实,直接归纳总结得出的B.牛顿第一定律是以可靠实验为基础,通过抽象出理想
化实验而得出的结论C.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7.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
B.百米赛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惯性,停下时就没有惯性了
C..物体没有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受外力作用后惯性被克服了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