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这一潭死水”——谈小学生习作素材的有效积累
为有源头活水来——谈作文写作素材积累
77“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需要循序渐进,这既是认知的规律,也是语言发展的规律。
要想写出精彩的作文,须多汇聚生活之泉,再走厚积薄发的习作之路。
一、积累生活经历,为习作储存活水《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学生写作,是要把他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想到的、所感受到的信息写下来,在引导学生写作时,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唤醒他的生活实际,这个过程在心理学上叫作表象。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要想“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其大脑中就必须有大量的、丰富的可唤醒的生活实际,要“积小流”“积跬步”,也就是要积累丰富的生活经历、丰富的素材。
如果把文章比作一片汪洋大海,那么这些生活素材就是汇成大海的一点一滴,且是常聚常新的活水。
(一)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主动浙江省宁波市大榭开发区第二小学 林 玲到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去体验生活、品味生活,才能找到创作的灵感。
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好奇心,主动去关注生活,这样习作素材库才会越来越丰富。
其次,动用所有感官去观察、感受生活。
我们要鼓励学生充分调动“眼睛、耳朵、嘴巴、鼻子、手”进行“五感”的全方位观察,谓之“五感法”;我们要让学生明白观察就是需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鼻子闻、用手触摸,这样才能更好地去感悟,感悟到的才够深刻。
所以,要想积累丰富的生活经历,就得调动自己的情绪,对周围的一切都要抱有好奇心。
(二)展开想象,做生活的见证者 “想象力是儿童特有的擅长的思维形式,也是儿童的个性特点。
”比如,孩子们看到扫把会说那是魔法师丢失了飞行器,他此刻一定在焦急地找寻;看到水中的鱼儿会说那是大自然的精灵,它们的到来会给人带来好运……这便是在感性材料基础上的再创造,其媒介便是“想象力”。
因此在教授低段年级时,教师可以多鼓励孩子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到了中段年级,则可以引导学生在所见所闻的基础上说说所感;而到了高段,学生在所见所闻所感之上还可以加入所思所想所悟,这样其对生活的再创造将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引源头活水浇灌作文之园——浅谈作文素材的积累
多 孩子 一提 到写 作 文就是 眉头 紧锁 、愁 容 满面 ,咬着 笔杆 ,搔 着后 脑 勺 ,半天 也憋 不 出几个 字 ,有 的甚至 无从 下手 ;有 部分 学生 勉 强 完 成任 务 ,写 的作 文空洞 无物 、不 尽人 意 。为何 写作 会成 为孩 子们 头疼 的 苦差 事 呢?究 其原 因 ,无外 乎是 学生 写作 资源 匮乏 ,没 有积 累 相关 的素 材 。俗 话说 : “ 巧 妇难 为无 米之 炊 。”作 文素 材犹 如可 以煮成 饭的 米~ 样不 可 或缺 ,是 写好作 文 的首 要条件 。 “ 问渠 那得 清 如许 ,为 有源 头 活水来 。 ”如何 让学 生 的作 文之 园充 满勃勃 生机 呢? 那 就需 要源 源 不断地 为 其注入 活水 —— 积 累作 文素 材 。怎样 引 导学 生积 累素 材 ,笔者 谈谈 自己粗 浅 的看法 。
用语 言 文字进 行表 达和 交 流的 重要 方式 ,是认 识 世界 、认 识 自我 、 累 ,才能 进行 加工 提炼 。唐 代诗 人杜 甫 曾说 : “ 读 书破 万卷 ,下 笔 进行 创造 性表 述 的过程 。这就说 明 写作 能力 的培养 是 何等 重要 ,可 如有 神 。”纵 观古 今 中外 的文学 大师 ,无一 不 是博 览群 书的 。如 果 以说 ,作文 占据 了语 文教 学的 半壁 江 山。然 而 ,在 农 村小 学 中 ,许 没有 丰厚 的文 化积淀 , 哪来 影响深 远 的作 品?小学 e a d i n g a n d w r i t i n g
, { - 语 丈
引源头活水浇灌作文之园
— —
浅谈作文素材 的积 累
杨 娇 菲
( 江 西省兴 国县 长 冈 乡合 富小 学 ,江西 赣 州 3 4 2 4 0 0)
“源头活水”何处觅——浅谈低年级习作素材的积累
反三 , 练习阅读 和作文的熟练技巧。 ”只是原封不动的积累书 中的文字
是不够 的,要想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拓展积累是 必不可少的 。如课 文中 出现 比喻句 、拟人句 、 反 问句等 ,我会让学生反 复朗读 ,理解句子这样
写会具体生动形象 ,同时会 问学生 :你会不会也像这样说一句话 呢?完
在平时的语文课上 , 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 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
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好词语 ,好句子 ,记录在小本上 ,并适当做些拓
展训练 。 ( 一 )从课本 中积 累素材
二 、 丰 富 学 生 生活 经验 ,积 累 生活 素 材
生活是五彩斑斓丰 富多彩的 , 身边 的人 、事、景都无时无刻不在发 生着变化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 、多留意 、多学习,从 中积 累素材 。 二年级了 ,孩子们开始记 日记、写一段话。为了帮孩子积累更多素 材,除 了多读书积累好词好句 ,我还要求他们观察 日 常生活中的一些小
找花粉。
我还要学生观察大 自然。观察四季变化 、观察下雨天 、观察蚂蚁搬
家、观察蚕食桑叶 、留意外出旅游时的见闻…… 这些校园的、家庭生活中的、大 自然中的一切,只要孩子有兴趣的 ,
“ 源头活水"何处觅
一
浅谈低年级 > - - j 作 素材 的积 累
马 囡
长安 区南街 小学 陕西
西安
7 1 0 1 0 0
【 摘 要】 很多 同学写作文时常感到头脑 空空,即使搜肠刮肚 , 也无从下手 , 主要原 因是缺乏写作素材 。 所谓素材,就是我们现 实生活中的原材料 , 也就是作 者看到 、听到、想到的各种 事物和现象。古语说得好 :“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 ”所以,为了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说 , 有 事可 写,有情 可抒,文思泉涌 ,妙笔生花 ,培养孩子发现素材和积 累素材就成 了关键。 【 关键词 】源头活水 低年级 习作素材
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作文教学的素材积累
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作文教学的素材积累发布时间:2021-03-30T07:03:34.073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3期作者:郑紫白[导读] 在学生的口里,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作文,作文,作人头疼”。
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见到的人和事很少,可提供的写作素材较少,加文化氛围本来就不浓,其父母一心只想着赚钱来养家糊口,对孩子学习方面的帮助很少。
因此写作文成了学生的一大难题,经常是提笔难下、无话可写。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第二实验中学在学生的口里,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作文,作文,作人头疼”。
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见到的人和事很少,可提供的写作素材较少,加文化氛围本来就不浓,其父母一心只想着赚钱来养家糊口,对孩子学习方面的帮助很少。
因此写作文成了学生的一大难题,经常是提笔难下、无话可写。
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改变作文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特点,更新教法,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使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素材的积累就尤为重要,我采取了以下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创设情景,激活思维。
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源泉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
”这番话充分说明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所以在作文教学时,我经常掌握适当的时机,精心创设“生活”——─教学情境,让学生有话可写,体验到习作的快乐。
一次,习作题目是?老师不在教室的时候?。
上课了,我前20分钟故意没进教室,站在教室外面学生看不见的地方,观察他们的举动,等教室乱作一锅粥的时候,我出现讲台上,什么也没说,在黑板上写下了本次习作的题目?老师不在教室的时候?,同学们都笑了,在我提出习作要求后,学生们都开始习作了,不到30分钟,作文就完成了,效果还不错。
“今天老师没在教室,我想:老师可能开会去了,可能家里有事,也可能在办公室和同事聊天呢?老师要是一下午都不来,那该多好啊!”你听,多么真实的想法。
“我们班的‘丁香花’竟一扭一扭地跳起舞来,笑声时起时落。
(最新)巧借课本“活水” 激活作文素材
(最新)巧借课本“活水”激活作文素材在高考的试卷中,作文一直稳坐“半壁江山”,甚至可以说“得作文者得高考”。
虽说作文对于想得高分的学生来说有着巨大的诱惑力,但是很多学生还是谈作文色变。
你看:一上作文课,还没等老师开口,下面就发出了一阵阵唏嘘声;每逢考试,有的学生作文写到一半就不知后面该写什么了,尽管抓耳挠腮、搜肠刮肚,也只能勉强完篇。
究其原因主要是"无米下锅",这个“米”就是丰富鲜活的写作素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可见,要想写好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必须要有一些“活水”储备。
这时,可能有人要质疑了,平时语文老师不是经常给学生印发写作素材吗?为什么学生写作时还是用不上呢?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老师平时印发的素材都是别人总结好的,而高中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对这些素材的处理也只是走过场似的粗略看看,印象并不深刻,再加上不是自己总结的东西很容易遗忘,所以很多时候只是在做无用功。
所以要想写起文章来左右逢源、一挥而就,必须要巧借“活水”,学会自己总结素材。
这篇文章我分别介绍从名著、课本以及学生做过的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中总结素材的方法。
(1)含英咀华,妙笔生花。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敏锐感觉。
”而要训练语感,最好的阅读材料就是名著。
名著,即指有价值的出名著作;经典,即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
散文大家刘白羽说:“每一部名著都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莽的宇宙。
”俄国作家赫尔岑在《给儿子的信》中也曾经说过:“莎士比亚和哥德抵得上整整一所大学。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的精神实质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和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阅读名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华章锦句,名人名事。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作文素材的选择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作文素材的选择内容摘要: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作文能力的培养很重要。
中学生的作文要想出新、出彩,素材的运用是关键,而素材的优劣也决定了文章的品味和优劣。
作文素材可以巧妙选择:从文本中去巧借素材,从阅读中去积累素材,从生活中去寻觅素材,关注热点筛选素材,从活动中挖掘素材,运用图书馆和便捷的网络搜集素材,巧用多媒体展示素材……只有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感受,多积累,写作时才能达到“源头活水奔涌而来”的境界。
关键词:作文能力素材选择阅读积累生活寻觅网络搜集多媒体展示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中学生的作文要想出新、出彩,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素材的运用,而素材的优劣也决定了文章的品味和优劣。
现今许多中学生胸中点墨少,腹中素材空,写出的作文不仅人云亦云,而选择的素材雷同。
曾经有疑问语文老师这样形容“作文选材雷同现象”:“古代文人每年一到6月7日就忙得不得了,屈原不停地在汩罗江跳水,项羽一次次地抹脖子,司马迁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受宫刑,韩信干脆赖在别人的胯下不起来……“这样颇为讽刺的语言后面,是老师们对雷同素材的反感与无奈,由此,同学们要明确一个概念——不要“雷同”素材,那“雷人雷得眼前一亮”的好素材该如何选择呢?一|、从文本中去巧借素材,以“巧”见长语文课本中所选的篇目,可以说篇篇有特色,都是文中的精品。
然而在学习时,学生多围绕字、词去掌握,把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反而忽视了作品在语言、形式、结构、思想感情等方面对自己写作上的作用。
在学习课文时,我要求学生要把课文与自己的生活、学习结合起来,能从很多课文中发掘题材,切身体会到一些写作的真谛。
刘熙载说;“兵非将不御,射非鹄不志”,因此材料非主题不从。
如课文《最后一课》普法战争可写的内容不计其数,怎样来表现法国人民的亡国之痛、对侵略者的憎恨和对祖国的热爱?都德没有去描写炮火纷飞的战场,没有去描写断瓦残垣的废墟,也没有去描写人们失去亲人的痛苦,而是巧选角度,通过一个平时爱逃学的小学生的眼睛,叙写了“最后一课”,将所要表达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策略
( 2 ) 家校联系 , 丰富习作素材库 。单
语文 教学 的终极 目标是形成 与发展
“ 作者通 过 哪些描写 写 出外 公对梅 花 图
靠校内的素材只是滴水之源 ,而广袤 的 大 自然与社会生活才是学生习作源源不
断的活水源 。学校每学期都会举行家长
学生 的语 文素养 ,而学生 的语文 素养 则 综合 体现在写作能力上 。因此如 何增 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脑 的愤怒 ……马上 提笔写下来 ,别忘 了 用上语 言、 神态和动作等描写 。 像这样 的 小练笔我穿插在 每节阅读教学课 ,有效
语文学 习唯有 实现听说读写 的有 机
整合 ,才 能使学生 把学到的基础知识 和
基本技能运用 到习作中 ,同时又让 习作 中形成 的知识技 能促进阅读教学 。叶圣 陶先生说 : “ 果 能善 读 ,自必深受所读 书
动一次( 爬山, 逛公园, 做饺子 , 旅游…… ) ,
实现 了读写结合 的教 学理念。当学完这 拍下 图片或写成 日记 ,每学期评 比 4个 篇课文后我及时 引导 同学们 梳理写作方 美好 家庭 , 图片展示在“ 班级 芳草地” 上。 式: “ 孩子们 , 请读 开头段与结尾段 , 看看 ③ 学 练一样 本 领 ( 书法 、 溜冰 、 弹琴 、 游 自己有什么发现 ? ” “ 老师 , 我发现作者开 泳 、 骑单车 、 跆拳道 ……) , 在六一 儿童节 篇点题 ,写 自己看 到梅花 就想 起了外祖 班级 文艺 晚会 中以表演或图片等方式加 父。 ” “ 老师 , 我发现作 者用了首尾呼应的 以介绍 , 由班集体评 出小小才艺之星 , 展 写作方法 , 使 文章结构更完整 ! ” “ 同学们
践 。只有走进 生活、 创造生活 , 才 有丰富
小学生作文素材库:如何积累和运用
小学生作文素材库:如何积累和运用如何积累和运用小学生作文素材作文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作文的写作训练,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然而,要写好一篇作文,积累和运用作文素材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如何积累和运用作文素材。
一、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和方法1. 阅读是最常见的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之一。
小学生可以阅读各种书籍、报纸、杂志等,从中获取大量的素材。
比如,读一本科普知识读物可以了解到很多有关自然科学的知识;读一本名人传记可以学习到名人的成功经验等。
通过不同的阅读材料,小学生可以获取到各种不同类型的素材。
2. 外出观察和体验也是积累作文素材的好方法。
小学生可以外出参观博物馆、展览馆、动物园等地,观察各种事物,体验不同的场景和情境。
例如,在动物园可以观察到各种动物的行为和习性,在博物馆可以学习到各种历史和文化知识。
通过外出观察和体验,小学生可以积累到很多写作的素材。
3. 记录是积累作文素材的有效方法之一。
小学生可以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比如,看到一朵美丽的花朵,可以记录下来;遇到一个有趣的故事,也可以记录下来。
这样,小学生可以在写作时,从自己的笔记本中获取素材。
二、运用作文素材的技巧和方法1. 合理组织素材。
在写作时,小学生要根据作文的要求,合理组织积累的素材。
例如,在描述一个人物时,可以按照外貌特征、性格特点、行为举止等方面进行组织,逐一展开描述。
2. 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
在写作时,小学生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可以用比喻的方式来描绘一个场景,用排比的方式来强调某些事物的重要性。
3. 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写作时,小学生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应该使用准确的词汇和语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同时,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使作文更加规范。
4.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生在运用作文素材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适度的艺术加工。
为有源头活水来——谈作文素质训练与材料积累
为有源头活水来——谈作文素质训练与材料积累文/杨兴满作文素质训练实验中有“六个环节”,即指导、积累、写作、评讲、小结和补救。
在作文素质训练的六个环节中,“材料积累”这一环节十分重要。
这一环节是解决用什么写的问题,即“写作之源”问题。
叶老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
”这充分说明了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从社会生活中广泛获取材料。
叶老还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这话言简意赅,表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因此既要指导学生热爱生活,又要指导学生搞好阅读。
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腹中无墨”的问题。
有了“墨”,自然能泼洒成文。
可见,“材料积累”这一环节在写作训练中多么重要。
我校在实施“遵义市中学生作文素质训练研究与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了“材料积累”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于是,学校课题组制定了“材料积累方案”,作为市总课题组的子课题,以期能解决“写作之源”的问题。
实践证明,效果是显著的。
现就有关方面谈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1.理脉探源方向明,源清流畅舟通行。
材料的来源,无外乎两种渠道。
一是社会生活材料,一是书本传说材料。
前者靠感受,后者凭阅读。
因此,我们可以将“写作之源”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直接的,即通过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从而认识生活、感悟生活,获取直接的生活材料。
由此而写来的文章,往往能达到情真意切,枝丰叶茂。
正所谓“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或给人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感。
故直接深入生活,获取大量可感性材料,对于写作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是间接地获取材料。
这主要来自于书本,当然也包括道听途说的轶闻逸事等。
对于中学生来说,从这一源头获取材料最为广泛。
鲁迅先生就有这样的写作体会,他说:“文章怎做,我说不出,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理和方法的。
”总之,生活是学生获取写作材料的主要源泉。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感悟生活与善于阅读,精于阅读是十分重要的,切不可小视之。
激活作文之水,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激活作文之水,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激发写作兴趣,激活作文之水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激活作文之水的第一步。
学生如果对写作没有兴趣,那么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是无法让他们有所作为的。
我们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树立写作的兴趣。
比如可以通过讲解优秀作文、分析优秀作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等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生的写作作品也需要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肯定,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冲动和创作欲望。
在激发写作兴趣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可以安排写作素材的积累、写作方法的指导、写作技巧的训练等。
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才能更好地激活作文之水,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写作是需要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的。
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比如可以通过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对问题进行思考,对素材进行整理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只有学生具备了较高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写作,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写作是一门严肃的学问,需要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
比如可以通过分析优秀作文、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规范、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应用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
只有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写作观念,才能更好地进行写作,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究其原因,我认为最主要是学生的素材积累太少。“问渠
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最头疼的事情,就是学生的习作。
究其原因,我认为最主要是学生的素材积累太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怎样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结合自己的实际,我谈谈自己的一点浅显看法。
一、注重阅读,在阅读中积累我校每周一节阅读课。
阅读课在学校阅览室、教室穿插进行,采取自由阅读和主题阅读相结合,我摸索出两种课型:主题阅读研讨课、名著赏析公开课。
主题阅读研讨课一般内容:围绕主题积累名言名人小故事——借助名篇重点赏读(如:惜时就选择朱自清的《匆匆》),具体步骤:初读,说发现的话——品读,说理解的话——选读,说创造的话——延读,说积累的话。
名著赏析公开课,先规定学生一月时间阅读指定的名著,摘抄相关回目、精彩片段、人物形象、读后感悟等,在此基础上,使用多媒体上名著赏析课,具体步骤:精彩情节展示会——赏析人物报告会——感悟主题交流会------写作特色研讨会。
通过这样的阅读,学生积累了不少素材,同时听说读写能力均有明显提高。
二、精彩一刻,让积累在平时中落实坚持语文课前3分钟说话训练,可以讲成语、今日见闻,讲名人小故事、名言警句,评名著、赏古诗;每天一名学生轮流进行,每位学生每期上台两次;要求大胆、大方、大声,脱稿表达,并邀请别人对自己当天的表现及时打分点评。
经过几次上台锻炼后,学生往台上一站,信心满满、滔滔不绝,训练有素。
坚持阅读每日美文一篇,写出60字简短感悟,天天坚持,既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又夯实语文基础,提高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写作素材也得到了积累。
三、美文摘抄,让积累在笔尖上落实名家名作,经典美文、满分作文、名言名句、精彩开头等等都是我的学生摘抄本上的常客。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鼓励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遇到好的文段摘抄在自己的美文本上,并利用早读时间反复朗读背诵,让其变为自己的东西。
总之,作文素材的积累,功在平时。
为有源头活水来——谈写作素材的积累
积 累写作素材不是简单 的收集 素材 .
更重要 的是 还要对这些材 料进行 “ 加工 ” , 把材料 变 “ 活” , 转化成 自己的 东西 , 为我 战士一样 , “ 召之即 来 , 来则 能战 . 战则 能
( 一) 对素材要分 门别类 , 归纳整理 。
我们现 实生活 中的原材 料 , 也就是作者看 演出 , 逛街 ……这些 家庭 活动可 以让我们 到、 听到 、 想到 的各种事物和现 象。 朱熹诗 对生活获得新 的的感受 和体 验。 我们还可 云。 问渠那得清如许 , 为有源头 活水来。” 丰富的素 材就是 写作 的“ 源头活水” 。 所 以
作素材。
以更 多地 融入社会 , 例如 , 参加 志愿者 活 所 用 。 使它们就像 能随时听候 命令 出征 的 动, 义务劳动 , 让座 , 捐钱捐 物 , 帮助有需
们豁然开朗 , 会让我 们接触到更广 阔的空
要想写作文得心应 手 ,平 时就要积累 写 要 的人等等。主动参加各种 活动 , 会让 我 胜 ” 。怎样 “ 加工 ” 积 累的材料呢? 积累写作素材包括 两大 部分 , 收集素
定 作文好 ,作 文好 的学生 肯定 爱看书。
这两种情况 的区别取 决于 : 抱着怎样 的心 就 像 把 游 兵散 勇 收 编训 练 成 正 规 军一
态去看书。 消遣性 的阅读 只会 如有些 学生
材和“ 加 工” 素材。
一
间。 收 获不同的见 闻感 受 , 获得 形形色 色
的不 同类型的原始素材 。 当写作需要 时 ,
俗话说 : “ 好 记性不如烂 笔头 。” 所有
积 累的素材必须 要记 录下来。 生活 中的所 见, 所闻. 所想 , 要 及时记 录下 来 , 写成 日
为有源头活水来——谈作文素材的收集
二 、 开 自己的 世界 。 寻 找水 源 打 去
最 遗 蘸 i 生 阅 ,他 在 海 遨 。 有 佳 鳝 囊蘸 彝 多 读让 们 书 里 游 只
书籍才能 把建鞫蠲 § 和漫长的 枣 悯 时间 转交给你, 才能把一切
高贵 的生命 和早 已飘散 的信号传递 给你。因此 在每个学期之
爱玩是孩子 的天性 , 特别 是农村的孩子 阮的花样更 多。 我们何不就地 取材 , 让他 们把这些新鲜 的“ 潘永 ” 到课 堂上 搬
来 ?如 : 端午 节那天 , 我组 织学生回去做份蛋 食 , 并在课堂土~
一
毒 棚 苯。 些 活水” “ 借” “
l 誓 懑 曩
茂警淄 时间和活动空间由于他们的自身特点受到 定的麟 数其思维和视野不够开阔, 5 季 知识面不够宽广,
很 多新鲜的 、 生动的材料 。学生雠 罨路 开 阔了 , 素材 充 实 了, 写起 作文来 自然会 有声有 色。 2让 课堂 与生 活接 轨 . ■ 0
港誊 听 逊馏髑
稀, 顿时瞪圆了眼睛傻站在那
儿… 通 莺 … 过自
真实才最能孵
鹄 簿
写 么 呀, 有 样的 是多 真实 只 这
选 择 能 力 。清 代 学 者 朱 熹 有 诗 日 :问 渠 哪 得 清 如许 , 有 源 “ 为
课 堂 连 线
不 停。” 教师不妨利用 学生的 这 种好奇心 , 鼓励他们 在课余 时间多与生活接触 , 多观察生 活 。 除 了 生 活 , 们 还 要 让 大 我
自然 成 为 我 们 作 文 教 学 的 天 然 素材 库 。 自然 的 一 景 一 物 大
情
小 学生 由于年龄较 小 、 对外 界感知 较少 , 导致 头脑 中的 表 象不多 , 表象是想 像 的材 料 , 而 表象 的数量 和质量 直接影 响着想像 的水平 。因此 , 每次课 堂作文时 , 学生往往在写 什么 上 花费很 长时间 ,甚至冥思 苦想 到下课 时仍 没有 明确 的 目 标。 最后 只好胡乱写一篇 , 交上去作罢 。 这样 的学生其作 文水 平可想 而知 。那我们何不打开课堂 , 把活水引进来?
小学语文论文破解“泛积累” 提升利用力——“小学生习作素材有效积累与运用”实验后记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陈育红(上杭县珊瑚中心小学( 福建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福建上杭364225)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让学生通过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形成学习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致力所在。
然而,小学生习作教学质量的严重滞后,极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这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习作素材的积累与利用一直处于盲目与无序状态。
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从实践层面看:教师们都知道指导学生积累素材对提高其习作效率的重要价值,但具体到指导如何进行积累时则多是“天女散花”,宽泛繁杂,看似面面俱到,五彩缤纷,到得用时学生却因眼花缭乱,不知采用哪一朵而茫然失措。
从理论层面看:无论是教育杂志还是其他媒体,研究该让学生积累什么,如何积累者众;研究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习作素材的有效积累和利用”者寡。
这种“泛积累”现象,就人的往后发展而言不无裨益,但在小学阶段却客观造成了积累与运用的“两张皮”效应。
它不仅无益于习作教学效率的提高,反而客观地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自然会落个“事倍功半”的结局。
而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教者疏忽了小学生的基本认知规律,忘却了“强化积累是途径,有效利用积累才是目的”这一基本常识。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对小学语文教材的习作教学内容深入研究后发现:整个小学阶段习作训练范围变动不大,习作要求则呈螺旋式渐次提高。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决定花大力气进行以“小学生习作素材的有效积累与利用”为课题的研究。
该研究旨在促成学生逐步养成依照一定的目标指向,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以实现高效利用平时所积素材直接为习作服务之目的,并借此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选材成文的能力,使“磨刀不误砍柴工”成为现实。
激活写作的一池春水2
积极思维激活写作“一池春水”摘要:本文针对学生平时写作文章时常常出现字数不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情况,提出解决方法。
多读书多收集写作素材。
学生写作素材的来源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生活,二是教材,三是阅读。
生活是直接来源,阅读是间接来源。
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取素材,激发自己的写作灵感。
通过阅读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首先是课内阅读,“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其次,在教材中挖掘素材,教材是学生接触得最多的阅读材料,课文中也同样有很多好的素材可以挖掘。
最后,在阅读中扩充素材。
素材的获取不仅可以从课本,也可以来源于课外,比如电视、广播、电脑。
从各个方面获取素材。
学会举一反三,一材多用。
关键词:写作素材的来源、素材与生活同步、教材、阅读、“一题多做、一材多用”学生为写作准备素材,常常感到茫然无措,无从下手。
一是方向模糊,一是范围太大。
素材往往是复杂的、宽泛的、零碎的、不系统的。
学生在写作时起笔来,立刻头脑空空,虽然感觉题目简单却又不知如何下笔。
解决的捷径只有一个,多读书多收集写作素材。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
”可是,我们很多同学没有读书的习惯,甚至连报纸也不看,写作上的无能也就不足为怪了。
*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
知识是引导我们走向“能力”巅峰的灯火,思考能使知识的灯火更加明亮。
想写出高水平的文章,必须先收集写作素材。
学生写作素材的来源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生活,二是阅读。
生活是直接来源,阅读是间接来源。
首先,素材与生活同步,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丰富人生体验,提高感悟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这就是语文学科有别于其它科目的独特魅力。
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是无穷无尽的,只要善于抓住其中一个闪光点,就能激发心灵深处的灵感。
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镜头,以及在学校、家庭、社会出现的丰富多彩并具有典型意义的场景、事件和人物,用随笔的形式把这些材料记录下来。
浅谈小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
浅谈小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摘要】造房子要有图样和材料,写文章也是如此,要审题、立意、选材、列提纲。
看眼下孩子们的作文,总觉得他们的作文要么过于成熟,要么是无事可说,感受不到他们的那份纯朴的童真,那份真诚的童情。
那么我们该如何帮助弦子们提高作文水平呢?本文谈一下个人看法。
【关键词】小学生;写作素材;积累著名作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强调:“训练学生习作,必须注重倾吐他们的积蓄。
”他认为“通常作文,朐中先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是很自然的。
”叶老“倾吐积蓄”的论述,揭示了作文的实质。
因为作文.并不是一提笔就能写就的,是“吸收事物——形成认识——语言表达”的能力过程。
积蓄就是吸收,包括吸收事物及形成的认识,倾吐是表达,用文字符号(或口头语言)表达所认识的事物及所发生的情思。
有积蓄才有倾吐.积得多,吐时才能左右逢源。
那么,小学生能不能做到材料的积蓄呢?或者说他们是否善于积累习作素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加强指导,从而带动学生积极地积累写作素材。
1、阅读积累法自然环境海阔天空,社会生活瞬息万变,火千世界内容丰富,人们靠直接观察所获的材料,只能是凤毛麟角,必须借助间接观察大量补充。
间接观察的重要手段就是阅读。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凑”。
这些古语,既通俗又生动地告诉了我们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阅读可以使学生掌握大量的课外知识,获得间接的生活经验。
写作时就可以从中吸取材料。
指导阅读可以从两个方而人手:1.1注重教材因为教材是阅读的凭借,是写作的典范。
无论是词汇的积累、句式的表达、修辞的运用、知识的传授,篇章结构的学习都离不开教材。
1.2广泛阅读记得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写作的经验,他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
所以说,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也是积累材料的有效途径。
作为教师,首先要指导他们学会选择有益的课外阅读。
读物必须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一些“之乎者也”,孩子们读起来如同“嚼蜡”。
挖掘写作素材渠引出写作活水来
挖掘写作素材渠引出写作活水来【摘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写作是一个由积累到迸发的过程。
学生写作前准备的不仅仅是情感的触动还有辅助的语言、观察的细节。
只有内心的情感、语言累积、观察到一定程度,才能文思迸发,表达酣畅。
但是,目前我们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对于写作前的准备却处于无序化、随意化状态,使积累不能有效为写作服务。
针对这种情况以下作者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聊聊写作前有序积累素材的重要性以及积累指导方法。
【关键词】写作素材有序积累提升大家都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离开了积累就犹如烹饪时缺少了原材料——大米,无形之中将写作变成了“强人所难”的事情。
积累于写作很重要,在当前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关于训练写作积累的方法也确实不少,如“句段仿写”、“日记周记”、“好词佳句摘抄”、“扩大课外阅读”等等分别从写作技巧积累、写作素材积累、写作话题积累等方面对写作做准备。
这些方法也确实或多或少地增加了学生的写作积累量,但却没有根本上解决学生创作时抓耳挠腮的现状,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写作积累的无序化、随意化状态导致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积累与运用联系不紧密如果说积累是手段,那么运用便是目的。
如果说积累是根基,那么运用便是积累上开出的花蕾,积累是为运用服务的,是一个针对性、目的性很强的过程。
但是在写作训练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却容易忽视两者之间的归属关系。
我们让孩子写日记、做摘抄,却没有考虑将日记的素材、摘抄的词句与每一次写作内容挂钩;我们让孩子扩大阅读,却没有将阅读范围与每一次的写作方向做有效的统一。
漫无目的的积累即便积累了意义何在呢?(二)积累无序化问题突出积累的无序化是指在日常写作实践中,对积累环节没有做有意识地有序的安排。
主要体现在在单元学习时忽视积累的顺序应是“积累目标”——“积累过程”,我们往往习惯按照教材编排顺序从课文到作文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得在单元前期的积累缺少核心主题的引导,前期积累变成无的放矢。
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学生如何有效积累作文素材
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学生如何有效积累作文素材发表时间:2019-11-21T13:26:48.81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8期作者:王峰[导读] 那么,学生如何才能有效地积累作文素材呢?我认为主要有三条基本途径。
山东省平度市蓼兰镇吴庄小学山东青岛266731教学中,每当上作文课时,学生的表情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学生发愁的主要原因不是他们不想好好写,而是他们无从下笔,不知如何写具体、写生动。
究其原因,这种“愁”主要源于没有作文素材积累。
那么,学生如何才能有效地积累作文素材呢?我认为主要有三条基本途径。
一、观察积累观察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途径之一。
对生活观察得越细致,感受就越深刻,描写的事物才会越生动鲜活。
我们生活的空间大至社会、自然,小至学校、家庭,处处蕴藏着习作素材。
一场雨雪、一顿美餐、一次游戏、四季变化都可入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我们生活的环境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即使每天往返于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路上,只要留心观察,也能发现写作的素材。
平时,我们要求学生亲自去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想一想等都是指导学生观察的具体体现。
观察的目的在于捕捉客观事物的特征,发现事物的共性与个性。
要在观察中有所发现、有所积累,就必须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力量,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这样,才能有计划、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事物,全面准确地认识客观事物,丰富、积累写作的素材。
常用的观察方法有:有序观察、想象观察、比较观察、机遇观察,它们既独立存在又相互补充,须综合加以运用。
二、体验积累体验积累就是引导学生用身心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在实践中积累素材。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只有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去体验,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把活动的过程、细节及活动的体验、感受把握好,写作时才能表达出真情实感。
丰富的生活、真情的体验是积累写作素材的又一重要途径。
1.感受多彩的校园生活。
学生的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内容丰富的课程、风格各异的老师、活泼可爱的同学以及多姿多彩的课内外活动,都是小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积累素材的好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铁”很 多小事 , : 很多心情 , 多灵感 很 稍纵 即逝 , 以 , 所 要像老 师这样 , 时 随 抓录 , 这就是 “ 日积月 累” 成就 “ 美妙 写
作” ! 接下来的 日子 ,我又制作 了一些 若 一个 “ 水磁 场 ” 诱使 着 ~条 条 “ , 鱼
升。 于是 , 我们将 目光和行动聚焦于作 前素材积 累 , 有效地予以激 活 :
切事物都会 因此 而变得 “ 刺激 ”宛 ,
图 XUN XA J丽 X N IUE U AEKI E OYAA B O
课 堂 新 探
。
精美 的幻灯片 , 绍~些有 关 “ 累 ” 介 积 的准确、 简洁而生动的知识 , 比如积 累
的目标阐述、 积累的方法指导等 , : 如 【 积累知识 1 】 为什么积累?
导, 如按一定顺序观察蜗牛的身体 ; 借 助放 大镜重点观 察蜗牛壳 , 发现 壳上 螺 线 的秘 密 ; 准备 几样 食物 , 观察 蜗 牛 的进食情况 ;让 小蜗牛在 木棒、 棉
读 ,或者是 素材 的积 累,只要持之 以 恒, 收获定是惊人的 , 难就难在坚持。
学生语 言“ 陌生化 ” 的这条羊肠小道 上 走得久 了, 自然会在春 日暖雨蔓延的新 绿中沾染满 身沁人心脾 的芬芳 ,又何 愁学生习作 的创意不能层层 出新呢 ! ( 浙江省温蛉市泽国三小 3 5 0 1 0】 7
把一篇 写“ ” 伞 的文章情节照搬 下来 ,
写 了( 外婆 、 妈妈 、 师 ) 老 送我 回家 , 在 路上 , 雨下得很大 ,我 ” “ 却发觉 自己的 衣服是干燥 的, 而旁边 的( 婆、 外 妈妈 、 老师 ) 的肩膀 却早 已经湿透 了。 简直是 如 出一辙 。 这不 由得让我们深刻反思 :
学生们 看了 , 有些疑 惑。 我说 : 昨天 , 有 些好奇 、好学 的孩子 问老师写作的法
宝, , 瞧 这就是 “ 法宝 ” 翻开其 中的~ 。 本, 密密麻麻 , 载的全是 日常琐事 : 记 今 天带 着女儿去稻 田边收集 野草 , 编 难道生活已经让学生变得麻 木不仁? 他 们熟悉 的生活情节—— 父母送 到校门 口的殷切身影 ,目光里 杂糅 的万般 期 许 ; 回家时焦灼 的眼神 ; 晚做功课 迟 夜 时灯光下投射在身旁的影子……都成 了生活 中陌生的风景么?为什 么不烧
心情 ……学生看得趣味盎然。 我说 : 这
只是老师每天花三五分钟记下的一点 点东西 , 不过 天长 日久 , 是一笔非常 就 可观 的“ 资料财 富”我 的文章雏形 、 , 文
作前积 累被喻为是 “ 死水一潭 ” 。
如何救活这潭 水——让 “ 水质 ” 变
优 良、 “ 源 ” 让 水 更充 沛 , 终年 潺潺 不
作工程 的源头环节往 往收效甚 微。 名 目各异 的“ 蜜本 ”摘 记卡 ” 日复一 采 “ ,
日的被 动积 累, 目摘抄 , 盲 却是片面注 重语 言的积累 ,再加上不整理 ,不疏 通 , 学以致 用 , 不 最后 只是劳而 无功。
意识
~
次教学间隙,几个 女生拥上来
用羡慕 的话气 问 : 周老师, 为什 么那 你 么爱写作? 的文章怎 么写得那么好? 你 ( 曾经 让她们欣 赏 了我 写的一些 生 我 活小随笔 , 没想 到被他们记住 了。 还有 好 多细心的孩子 ,竟 然偷偷 闯入我 的
所以 , 习作教学中 , 在 我们要指导 学生去发掘陌生的题材 , 追溯 “ 如有 雷 同, 实属巧合 ” 的病 因 , 开启智慧 , 把思 想放在阳光下晾晒 , 敞开心扉说话 。 总之 , 习作教学 只有 牵手 陌生化 ,
一
有路 , 走的人 多了, 也便成 了路 。 写作 ” 教学何 尝不是如 此?如果我们在培养
死水 "
— —
谈 小学生 习作素材 的有 效积 累
口 周 晔
一
直 以来 ,作前积累—— 整个 习
一Leabharlann 、榜样诱导 。 活学 生素材 积累 激
织了一个不太像样的草环 ; 中午 , 品尝
到了一道私房小菜 ,味道绝佳 :看 电 视 ,采集到 了很好 的一 条广告 语 , 摘 录: 人生就像 一场旅行 , 不必在意 目的 地 ,在乎的是沿途的风 景和看风 景的
诱导他们主动积 累? 于是第二天 , 我带去了我的“ 神秘 礼物 ” ——五六本 巴掌大小的小本本。
思灵感全都来 自这儿 ;这个宝 贝还 有
另外一个乐趣 , 闲暇时翻翻 , 你会发现 过去发生的事又如 电影般 “ 重现” 其 , 乐无穷……趁学生羡慕之际 , “ 我 趁热
生 自己掘 井 引水——学 会 积 累 的方 法 ,源源不 断地从生活 中主动积累素 材 ,让学生的写作水到渠成 ,逐步提
的想象如仙人掌般纷然地 向四面八方
伸展。鲁迅先生 曾说 :其 实地 上本 没 “
又如 : 要求 学生 写令 你感 动的一
件事。结果大部分学生不是 写 自己生 病 了爸爸 ( 妈妈 ) 熬夜 照顾 “ ”就 是 我 ,
到 “ 十八 九度 ” 三 就体现 不 了爱? 淋 不 湿 了衣服回到家就少了几分 情?
烦老 师; 二 : 序 瞪眼神功 ; 三 : 序 魔鬼教
官 )老顽童》 戴老 师的魅 力》 咱班的 《 《 《 “ 活宝”《 》风火班主任》“ 《痘痘” 老师》 。 等
题 目变 了, 题材也就各不雷同 , 收到了 匠心独运 的效 果。
儿” 狂奔 , 并深深嵌于真情的文字世 界
里。 习作教学只有牵手陌生化 , 我们才 能聆 听到 “ 花开 的声音 ”才能 让学 生 ,
息 ,水 ” “ 到而文成 ,水” “ 优而文活? 这里 面不仅要 有语言 的积 累 , 更 要 引入生活的积累、 思维的积累、 情感
的积 累 , 至 , 甚 我们 最 终 的 目 的是 让 学
“ 博客 ” 留下 了“ , 小脚 丫”灵感 瞬间而 ) 起—— 何不利 用 自己的 “ 样 ” 应 , 榜 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