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语中汉英语码转换

合集下载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透视网络流行语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透视网络流行语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透视网络流行语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发表时间:2013-11-08T16:34:33.50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3年第8期供稿作者:廉玉香[导读] 近年来,英语普及的程度越来越深,网络语言也渐渐的开始流行,因此出现了大量中文、英文结合的网络流行语言。

廉玉香天津青年职业学院 300191 摘要如今,网络技术迅速的发展,网民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多,据统计,截止到2013年1月底,我国的网民数量达到了5.6亿左右。

同时,网民的增多也使得网络语言逐渐的延伸和发展,这种网络语言来自于网友本身,虽然并不具有规范性,但却在网民中受到热捧。

笔者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网络流行语中的英文语码转换现象,希望对广大的相关工作者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网络语言语码社会现象一、网络流行语的含义网络流行语指的是网民在网络上进行交流的时候,所运用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使用这种语言的网民有两大特征,第一是年轻,第二是喜欢追逐流行。

如今,网络语言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网络中了,而是延伸到了社会语言中,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听见有的人的说,“打酱油、被雷到了、神马都是浮云”之类的话语,其中有一句“恨爹不成钢“成为了2010年度最流行的网络语言。

由此可见网民空前爆发的戏谑力以及网络的巨大力量。

二、网络流行语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一)对语料进行分析要知道什么是语码转换,首先我们要来看一组短语:1.你现在还在用这样的装备,你out了。

2.I服了you。

3.吃饭ing。

第一个句子中的out是一个英语词汇,也是一个简写词,原本为“out of time”,表示下台的,出局的,或者不合时间的。

但是,在网络语言中,人们却用它来表示“落伍、跟不上时代 ”的含义。

第二个句子中,出现了英语和中文两种不同的语言,其目的是在语用的环境下,根据需要来进行两种语言的转换,从而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第三个句子中的ing表示正在进行中的事情,通过汉语谓词性成分加英语词尾ing,这种在汉语中加入英语的做法,因为很新潮,所以受到大多数年轻网民的青睐。

网络中的中英语码转换现象

网络中的中英语码转换现象
科教 பைடு நூலகம் 化
・ 2 0 1 ・
网络 中的中英 语码转换现 象
郭 敏 朱瑞佳 ( 东北石 油大学外 国语 学院, 黑龙 江 大庆 1 6 3 3 1 8 ) 摘 要: 在文学作 品、 报刊杂志、 第二语 言课 堂中, 中英语码 转换 随处可见 , 更是存在 于网络世界 中。. - q - A说 中国网络语言的繁荣与英 C 语语码 的作 用密不 可分 。 网民 - - q ' C A 在 网络上 - . q - A 看到新闻、 C 电视转播的节 目、 广告等 等原在其他媒介 中出现 的东西。 本文通过摘录的方式 从 网络上收集 了新 闻报章、 广告 、 论坛 中的语码转换现 象及 出现 原因机制加 以分析 阐述 。
关键词 : 网络 ; 网络 语 言 ; 语码转换
语码转换 是指在人们 交际 中, 使用双语 或多语 的说话人 , 即能 趣 , 其 中就包括著名私募股权 机构银 湖( S i l v e r L a k e P a r t n e r s ) 。据消 够使用两种或两种 以上语码 的人 , 出于种种原 因在两种或多种语 言 息人士透露 , 在经过 了初步沟通后 , 知名 职业社交 网站 L i n k e d I n已 之间进行语码转换 。 网络是传输 、 接 收及共享信息 的虚拟平 台。 在 中 经决定退 出收购 Mo n s t e r 的争夺战 …… ( 搜狐 I 1 r 作者 : 凯 文 责 国网络语 言来源广 泛 , 多取材 于方言俗语 、 各 门外 语 、 缩略语 、 谐音 任 编辑 : 姜涛) 等【 l 】 。 因而出现的语 法转 换的频率较高 , 本文通过摘录的方式从 网络 例 5 、 6的新 闻报道 中出现的英语语码都与 I 1 1 科技术语相关。 网 上收集 了新闻报章 、 广告 、 论坛 中的中英语码转换 现象并 分析其 出 络 中的新 闻媒体使用 的人群 主要是受 过教 育的专业记者 、编辑 , 英 现的原因 。 语基础普遍较好 。记者报道是沿用 了原有 技术术语 , 原 因主要是这 1网络 中的 新 闻报 道 些科 技术语很难 在中文 中找 到有 意义 的、 恰 当的翻译 , 或 是本身就 网络 中的新闻有两种 , 一种是 是报纸在 网络 中的再现 , 如广州 没有 翻译 。这里作为记者的语言使用者一是 为了准确表达 ; 二是省 E t 报, 中国经 营报等各地报 纸在 网络上 的电子报纸 ; 一种是 各大 网 时 、 省事 、 简练 。 站上发布的新闻。首先我们来 看电子报 纸中的新 闻。 由于英汉 两种 语言在文化背景上差别很 大 , 中英 语中存在许 多 例 1 .这两天 , 在互联 网上没有 比“ i p h o n e G i r l ”O P h o n e G i r l 女 文化局 限词 ( c u l t u r e — b o u n d w o r d s ) 和部分对 等词( p a r t i a l e q u i v a l e n t ) 孩) 更 火 的人物 了 一看 到了谁是 ……网 友呼 吁停 止对 “ I P h o n e G i r l ” 嘲 上述 2个例子都是有关 I T业 的新 闻, 而计算机和 网络技术 的专 人肉搜索 。 ……我们 “ Ma d e i n C h i n a ” ( 中国制造) 。 ( 《 法新社说 , 这就 业术语是 网语 的最基本成分 , 一些 专业术语和专有名词没有恰 当的 是实践中的全球化》 O 8 , 0 8 , 2 9 ) 中英 文的翻译 , 它们在 目标 语 中没有表示 对应概念 的词 汇 , 或只是 例2 .后 P C时代之战 : N e w i P a d预示苹果创新枯竭担忧 。“ 后 部分概念相 同, 即使被 翻译成 中文 , 也往往 只是将其 进行 音译 而已。 P C时代 ”王者之 战 一苹果 已经推 出一些 新应 用程序来驳斥这种观 因此科技新 闻中的语码转换出现 的几乎全为专有名词 。除了 I T方 点。这些新应用程序包括新版 Ma c 照片编辑软件 i P h o t o 。接下来苹 面 的科技术语 , 网络上 的新 闻涉及 国内国际的体育 、 财经 、 娱乐 和其 果还会做什么还不清楚 , 但苹果也想 打破 这种界线的意图 已经很 明 他一些人文地理 、 旅游等方 面的内容 。 如例 4中 F a c e b o o k , L A N V I N, 显。( 2 0 1 2年 0 3月 1 1日 0 9 : 0 5 中国经营报 作者 : 董军 ) C H A N E L等。 这两个例子中 , 作为嵌入语 的英语符 合主体语 言汉语的语法结 统计 结果表 明 , 语码 转换在 不 同体 裁的新 闻中 , 出现频率 最高 构, 在句 中承担起句子成分所起 到的作用 。美 国作为网络科技 的倡 的是科技新 闻和娱乐新 闻, 出现最 少的是国 内新 闻。由此可见语码 导者 , 其语言也就成为 了强势语言 , 无论是 网站还是硬件 、 软件 的开 转换 的出现是与语言的正式程度有关 的。 发英语都是优先语言 , 因此 i P h o n e ,i P a d , P C , i P h o t o , Ma c 等有关用计 语码转换现象 一般 出现在非正式 的语境 。L i ( 1 9 9 4 : 2 9 ) 在其对香 算机科技方面的专业术语 采用英语嵌入反而更直观 、 生动。 港印刷媒体语码转换 的研究报告 中指 出 , 单语语言准则( m o n o l i n g u l a 例3 .C h i n g l i s h曾上热门词汇榜 百万北 京人 “ 我为英语狂” n o r ms ) 在 比较正式 的体裁 , 如硬性新 闻和社论 中是 占主导 地位 的【 引 。 2 0 0 5年末 , 全球语言监督会 曾公布年度 十大 热门词汇 。“ 中国 在上述 的 6个不同的例子中没有一例是关于政治 时事 的话题 , 一则 式英语” 位居第 四……然而 , 上这个榜单并不意味着荣誉 。“ 麻婆豆 此类话题涉及政治 、 二者语言 问题 比较 正式 。娱乐新 闻中出现 了很 腐” 被翻译成 “ B e a n c u r d ma d e b y a p o c k — m a r k e d w o ma n ” ( 满脸雀 多与外 国歌星 、 影星 、 影片 、 歌 曲、 流行杂志等 的名称有关 的语 码转 斑的女人 制作 的豆腐 ) , “ 童子 鸡” 翻译 成 “ C h i c k e n w i t h o u t s e x u K ] 换 现 象 。 l i f e ” ( 没有过性生活 的鸡 )这些让人 啼笑 皆非的英文 翻译不 仅都让 2网络 中的微博 、 广告 、 论坛及聊天 外国游客一头雾水 、 哭笑不得 , 还被媒体当成趣 闻加 以报道 。( 大洋 网络 中的聊天 、 微博及论坛 与新 闻不 同 , 涉及 的因素 比较 复杂 , 新闻 时 间:2 0 0 8 — 0 7 — 3 1来源:广州 日报 作者:邱瑞 贤 、 李颖 ) 因此在 中英语码转换的形式上也 比较 丰富。据 2 0 1 2年 1 月 1 6日, 例 3中的中英语 码转 换的出现 , 作者 主要 是通过引用来解释说 中国互联 网信 息 中心 ( C N N I C) 今 日在京发 布《 第2 9次中 国互 联 网 明, 这 里 更 多 是 功 能 方 面 的作 用 大 于语 法 形 式 。 总 的 说 来 电 子 报 纸 络发展状况统计 报告》 ( 以下简称《 报告》 ) 。《 报告》 显示 , 截至 2 0 1 1 上的新闻报道依然沿用书面语 的传 统 , 语法 比较规 范 , 只有在 引用 、 年 1 2月底 , 中国网 民规模突破 5亿 。互联 网普及率 较 2 0 1 0年提升 或是想要说明 、 解释 的时候提及 。我们再来看 看各 大网站 的新 闻 : 4个百分点 , 2 0 1 1 年 网 民全年 增长 5 5 8 0万 ,普及 率提升 四个 百分 例4 . 姚晨 巴黎时装周 之行获最高礼遇 当地 时间 3月 6日, 点 。过去五年 内助推 网民规模快速增长 的几类人群 中 , 以年轻人 占 应L A N V I N和 C H A N E L共 同邀请 出席 巴黎时装周 的姚晨 ,在观看 据主要部分 , 2 0 — 2 9岁是互联 网的主体 。学历方面 , 大专及 以上学历 完C H A N E L时装 秀 之后 便启 程 回国 ,结 束 了 自己的 巴黎 之 行 。 人群 中互联 网使用 率在 2 0 1 1 年 已达 9 6 . 1 %,过去五年 内高中学历 ( 2 0 1 2 - 0 3 — 0 7 1 6 : 1 7 : 5 1来 源 :网易 女 人 ) 人群 的渗透率增 长最为明显 , 2 0 1 1 年 网 民比重也 已经超过九成 , 达 例5 .凤凰 网 :f a c e b o o k改变世界 导读 : 2 0 1 2年 2月 , 全球最 到。 9 0 . 9 %。网络上年轻人及高学历 的人成 为主体 , 这就决定 了 网络 知识化 、 个性 化。 下面就摘录的各个 网站 的语料加 以 大社交 网络公司 F a c e b o o k 提交 I P O申请文件 , 启动上市进程 。此次 语言 的年轻化 、 I P O规模将 达 5 0亿美元 ,而 F a c e b o o k作 为备受期 待的网络巨头估 分析 。首先我们看各大网站的微博 、 日记。 值 也最高

网络文本中的汉英语码转换探析

网络文本中的汉英语码转换探析

外, 有些 插入语标 志着话语的开始 、 的结束及 问候 。与实际 的面 话语 对面 的交际 中使用大量 复杂 的插 入语不 同的是 , 这些 短语或 句子都 很简单 . 究其原 圜, 是因为网络聊天用语 的特殊性 。口头的面对 面 这 的交 流 比较 随意 , 常省略问候语 、 经 结束语 , 网络聊 天的交 际双方 而
成 这样 了? … … ( J NNY 对 平 淡 一 生说 : 手 就 是 分 手 了 , 哎 3) E 分 人
讨好对 方或有 意突出与对 方的差别 , 会调整 自己的语 言或语体 。语 码转换 的基 本功 能在 网络聊 天这一 背景 下 同样存 在 。在搜集 到 的 10 0 条语码转换 对话 中, 新求 异 、 追 彰显 个性 2 条 , 2 经济便利 l 条 , 9 避免禁 忌 , 委婉礼 貌 l , 小或 拉大 差距 1 , 5条 缩 4条 显示 幽默 7条 ,
体, 即至少操两种语码 的能力 。 网络聊天 的特 点使汉英语码转换 成 为可能。本 文拟就分 析笔者摘取 的网络 聊天语料 , 对其从 结构和 功
能动机两个方 面进 行具体分 析。本文 的语料 主要来源 于 Q Q的聊天 记 录以及陶 园 B S 共摘 得含有汉英 语码转换 的对 话 10 。 B, 0 条
比较 高。 ( ) 三 在 言语交 际 中 , 际双方 总是 扮演一 定 的角色 , 交 懂得 两种或 多 种语码 的说话 者为 了完成 一定 的交际行 为 ,达到… 定的交际 目的 , 通常 会寻求 合适 的表达 来突 出 自己的言 内行 为 ,努力实 现言后 行 为 。有 学者【 为言语行 为者之所 以转换语码 是为 了要 顺应语 言现 认 实、 社会 规约和 心理动机 语言调 试理论则认 为说话 者为了赞 同或

Y流行歌曲的汉英语码转换_王素丹

Y流行歌曲的汉英语码转换_王素丹

第28卷第2期2007年4月衡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 f Heng yang N o rmal U niv ersit yN o.2V o l.28A pr.2007流行歌曲的汉英语码转换王素丹(衡阳师范学院大学英语部,湖南衡阳 421001)摘 要:语码(co de)是指人们用于交际的任何符号系统,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是一种方言、语体或语类。

语码转换(co de sw itching)是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变体。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中的普遍现象,在言语交际中,它是一种有效的交际策略。

语码转换不仅是一种讲话技巧,也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行为,它既传递语言信息又具有社会意义,反映说话人的社会背景、经济地位、文化素养、民族出身等方面的信息。

流行歌曲中语码转换的现象同样体现了其独特的语言功能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语码;语码转换;流行歌曲;中图分类号:H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0313(2007)02 0154 04作者简介:王素丹(1967 ),女,湖南衡阳人,副教授,硕士,从事英语语言学研究。

1.引言语码(co de)是指人们用于交际的任何符号系统,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是一种方言、语体或语类(Wa rd-houg h,1998:86)。

语码转换(code sw itching)作为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的现象,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就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

最早的研究者是G um perz (1982:60-61),他把语码转换分为两类:一种是情景型转换(Situat ional CS),指由于参与者、环境或话题的改变而引起的语码转换。

另一类是会话型转换(Conversational CS),即语码转换是由会话本身的因素引起的。

对语码转换的定义,不同的语言学家各有侧重。

F rao mkin(1998)的定义是:将一个单词或词组插入正在使用的一句话中,或在两种语言变体或语码间来回变换使用的现象。

广告语篇中的汉英语码转换分析

广告语篇中的汉英语码转换分析

广告语篇中的汉英语码转换分析作者:李德敏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10期[摘要]本文结合现实语料将广告语篇中的汉英语码转换分为轮换式和插入式转换两大类型,并对此种语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语码转换广告语篇原因[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049-01语码转换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通常指同一段话语中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方言)的“混合编码”,“语码转换既可以出现在同一句话中,也可以出现在话轮和话轮之间”。

作为广告主与消费者沟通商品信息的重要手段,广告语篇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语码转换现象。

结合众多现实语料,本文主要分析的是广告语篇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

一、广告语篇中汉英语码转换类型广告语篇中使用了汉语和英语两种语码的现象,我们称其为汉英语码转换现象。

从语言结构角度看,汉英语码转换可以分为轮换式转换和插入式转换。

(一)轮换式转换轮换式转换通常发生在句与句之间,轮换的方式比较均衡、整齐,如汉语→英语→汉语→英语→汉语。

广告的标题或广告口号经常使用该种转换。

如观澜湖高尔夫球会广告文案:MISSION HILLS GOLFCLUB;观澜湖高尔夫球会GUINNESS RECORDS WORLD’S NO.1 吉尼斯纪录世界第一球会。

(二)插入式转换插入式转换指的是在一个汉语分句中插入英语语码,直观体现为英语语码镶嵌在汉语语码中。

在笔者收集到的语料中,插入式转换占据了绝大部分,是广告语篇中使用最广泛的语码转换类型。

1.单词式插入。

顾名思义,单词式插入指的是将单词嵌入到另一种语码的语句或语篇中,插入的单词通常是大众比较熟悉、使用率较高的单词,如Good、Ok、Cool等;或是某些专业领域的特殊词汇,如mp3、DVD、GPS、CI等。

如长城汽车广告:都市智能SUV,哈弗H6荣耀登场。

2.词组式插入。

词组式插入指的是在汉语广告语篇中插入英语短语或词组,有时插入的只是一些可以帮助产生“洋化”效果但没有什么实质意义的辅助词语,如奥迪汽车广告:Audi Top Service奥迪卓悦服务,轮胎及冷却系统免费检查,完美呵护您的冬日出行。

论流行歌曲中的汉英语码转换_何木英

论流行歌曲中的汉英语码转换_何木英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论流行歌曲中的汉英语码转换何木英[四川师范学院外语系 讲师 四川南充 637000]提要: 在社会语言学中,语言、语域、方言、俚语等被称为“语码”。

语码的选择、语码间的转换或混合构成了社会语言学的重要内容。

我国大陆八九十年代流行歌曲中的汉语与英语夹杂使用的现象,可以用语码转换理论进行解释。

关键词: 流行歌曲 语码转换 社会语言学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J605近年来,我们听到越来越多的汉语流行歌曲中含有英语的词、句、段。

对此,有人乐观,认为这是语言发展的好势头;有人悲观,怀疑中国人的中文表达能力出了问题;有人亦步亦趋,一味模仿;有人则莫名其妙……。

但是,不管人们对此现象抱什么态度,它却真真实实地出现了,而且势不可挡地迅速流行开来。

歌曲是言语行为的形式之一,如今流行歌曲中出现语码转换现象,为社会语言学家提供了研究语言和社会的新素材。

关于语码转换的内涵,各家意见不一,但总的说来有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操双语或多语者在同一次会话中从一种语言转向使用另一种语言的现象(Herman1968,Rubin1968,Green-field1972,Laosa1975,Sankoff1980)。

第二,在主要使用一种语言的过程中穿插使用另一种语言组块(词、词组、句子或更大的语言单位),对于这种现象,有的社会语言学家认为是语码转换(Valdes-Fallis1978);有的则认为它仅是一种语码混合(Gumperz1977,Draser1980,et al)。

第三,指某一语言系统内各种语言变体之间的转换(Blom&Gum perz1972,Coapland1980,et al)。

流行歌曲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属于第二种类型。

本文拟对其原因、形式和功能作一些探讨。

一、语码转换的原因流行歌曲中出现英语语码这一新现象,其主要原因大致可以归纳如下:(一)社会原因 就社会原因而言,首先是国家的政策。

微博中的汉英语码转换分析

微博中的汉英语码转换分析

微博中的汉英语码转换分析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等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表达观点的重要渠道。

在这些平台上,人们会使用不同的语言和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其中,汉英语码转换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

在中,汉英语码转换通常指在一段文字中同时使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或者是在中文中夹杂着英文单词或缩写。

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因为人们在表达某些特定的概念、品牌、事件等方面时,发现中文无法完全准确地表达出来,或者是因为英文更加简洁、流行、国际化等因素。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汉英语码转换是一种语言现象,反映了人们对于不同语言和文化的认知和融合。

在中,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与现代社会中使用多种语言的需求和文化交融有关。

同时,汉英语码转换也反映了人们在语言使用方面的创新和灵活性,以及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方式的尊重和理解。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汉英语码转换在中也具有一定的传播优势。

在一些特定的话题或事件中,使用英文单词或缩写可以让信息更加简洁明了,而且更容易引起和讨论。

汉英语码转换也可以增加文本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当然,在中使用汉英语码转换也需要注意规范和适度。

如果过度使用英文单词或缩写,可能会让读者感到难以理解或产生阅读障碍。

也需要注意尊重其他文化和语言背景的用户,避免使用带有歧视或偏见的表达方式。

中的汉英语码转换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反映了人们在语言使用和文化交流方面的多元化和灵活性。

在使用中,需要注意规范和适度,尊重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用户,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包容的交流环境。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多种语言的使用相当普遍。

其中,粤语和英语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两种语言。

在教育、工作、生活等多个领域,这两种语言的使用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因此,语码转换在香港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香港粤语与英语的语码转换,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启示。

语码转换是指个体在使用一种语言时,有意识地切换到另一种语言。

浅析中文流行歌曲中的英汉语码转换

浅析中文流行歌曲中的英汉语码转换

浅析中文流行歌曲中的英汉语码转换中文流行歌曲中的英汉语码转换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

这种现象源于中文流行歌曲的特殊身份,一边需要表达中文的情感和文化,另一边又要在流行音乐市场上取胜。

因此,大量中文流行歌曲中都可以发现英文单词和词组的存在,这些英文单词和词组经常在歌曲中和中文相互转换,给听众带来了一种刺激的感觉。

为什么中文流行歌曲中要加入英文单词和词组呢?首先,英汉语码转换是一种表现文化交融的方式,由于英文是世界通用语言之一,因此在中文歌曲中加入英文单词和词组,可以表达出中西方文化在交融过程中的共通点,增强了歌曲的国际化程度,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听众,扩大歌曲的影响力。

其次,英汉语码转换可以增加歌曲的节奏感和层次感,通过在中文歌曲中加入英文单词和词组,可以增加歌曲的变化性,让歌曲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听众的听歌体验。

然而,英汉语码转换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歌词中添加英文单词和词组的过程中,可能会破坏歌曲的整体语言风格和诗意性,影响歌曲的艺术品质。

其次,过度的英汉语码转换可能导致歌曲流于商业化,失去了音乐本身的内在价值和文化内涵。

因此,在进行英汉语码转换时,歌曲创作人应该把握好度,合理地运用英文单词和词组,不能一味地追求商业成功,而忽略了音乐本身的内在品质。

另外,在中文流行歌曲中,英汉语码转换还有一种特殊的变体,即“国语流行英文歌曲”或“国语流行英文深度翻唱”。

“国语流行英文歌曲”是指那些通过对西方流行歌曲进行深度改编,制作成中文版本的歌曲。

“国语流行英文歌曲”在歌曲的改编处理上,通常会将原歌曲中的英文单词和词组进行翻译,或者直接替换成中文单词和词组,使得原歌曲中的英汉语码转换得到了更深入的展现。

“国语流行英文歌曲”既有“国语流行英文翻唱”的简单改编版本,也有在音乐编曲、歌曲创作等方面都经过深度改编的复杂版本,使得这种艺术形式呈现出极高的多样性。

总体来说,英汉语码转换在中文流行歌曲中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它既能够富有创意地表达文化交融的思想,又能够增加歌曲的节奏感和层次感。

论网络流行语中中英文混合语的语码转换现象

论网络流行语中中英文混合语的语码转换现象

论网络流行语中中英文混合语的语码转换现象
在网络流行语中,中英文混合语(即将中文和英文混合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网络使用者在使用中文和英文时的习惯,或者是为了表达特定的意思而使用的语言。

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候中文和英文会被混合在一起,例如在表达感受或情绪时使用英文单词,而在其他情况下使用中文。

这种语言现象被称为“语码转换”,意思是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不同的语言代码。

在处理这种中英文混合语时,有时候可能需要进行语码转换,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些语言。

这可能需要使用翻译工具或者请求其他人帮助理解。

在网络流行语中,中英文混合语的出现也可能是由于使用者希望在表达自己的意思时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在聊天时,使用者可能会使用中文和英文混合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或者使用英文单词来表达某些概念,因为这样可能更能让人理解。

另外,在网络流行语中使用中英文混合语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为了强调某些信息或者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例如,在网络广告中,可能会使用中英文混合语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以便更好地传递信息。

总之,中英文混合语是网络流行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可能是由于使用者的习惯或者为了表达特定的意思而使用的。

在处理这种语言时,可能需要进行语码转换,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些语言。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看网络流行语汉英语码转换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看网络流行语汉英语码转换

1942019年18期总第458期ENGLISH ON CAMPUS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看网络流行语汉英语码转换文/黄怡雯【摘要】随着中国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中国网民人数的激增,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愈发普遍。

本文融合网络流行语和汉英语码转换,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切入,根据当前网络流行语语料,客观分析其相关理论、表现类型及相关动因,帮助辩证看待网络流行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

【关键词】汉英语码转换;社会语言学;网络流行语【作者简介】黄怡雯(1998-),女,汉族,湖北文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语言学。

例:祝你C位出道!该句中的C是英文单词center的缩写,特指“最中心、最重要的位子”,同汉语中的意思。

本句的意思是“祝你能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出道。

”至于缩略语,笔者亦举出一例:例:你有什么权利diss我?此句中的diss是英语单词 disrespect或disparage的缩略词,表示“不尊重、侮辱、诋毁”,在此句中替换汉语词语“诋毁”。

词语替换式汉英语码转换在网络流行语中非常普遍,常见的例子还有:心机girl,根本不care,I服了you,小case,WHO怕WHO等等。

2.语素替换式汉英语码转换。

语素替换式汉英语码转换是指把英语语言中的词素,例如前缀、后缀、曲折变化等应用到汉语的语句中去从而表达出其想要表达的特定含义。

例一:我昨天遇到了我的ex女友。

在这个句子中,英文前缀ex替代了中文的“前”,意为“我昨天遇到了我的前女友”。

例二:对面的女孩s,看过来!此句中,用英文的复数名词标志词之一“s”来替换汉语中表人物复数的标志词“们”, 用中西合璧的方法表达“女孩们”的意思。

例三:你真是美丽est。

此句中,用英文的形容词最高级表达的标志词后缀“est”替换汉语的类前缀“最”,表达“最美丽”的意思。

例四:他和她恋爱ing。

此句中,将英文中表示进行时态的动词后缀“ing”替换汉语表示进行时态的副词“正在”,意为“他和她正在恋爱”。

浅析从社会语言学角度透视网络流行语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

浅析从社会语言学角度透视网络流行语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

浅析从社会语言学角度透视网络流行语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1、社会语言学与网络流行语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是反映人类社会的一面镜子。

作为语言学分支的社会语言学指出,语言与社会共变,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既要从社会生活的变化来观察语言的变化,也要从语言的变化去探讨社会生活的变动和图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民数量的急剧上升,网络语言也逐渐成为一种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而广泛传播的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鲜活语言形式。

因此,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不仅有技术方面的因素,也是语言系统对社会现实最直接、最敏感的反应。

在大量网络流行语的频繁使用中,有一类流行语。

如“你out了”也被众多网民争相引用,并被评为2009年度最佳网络流行语之一。

此类流行语有其构成的特征,本文将用社会语言学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分析此类流行语的成因、色彩新意及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2、语料分析究竟何为“语码转换”?我们先来分析以下四组语料:语料1:老师:“上课喝啤酒?”学生:“老师,你out了!”语料2:“连这个你都不懂?I服了You!”语料3:“2004《时代风采》时尚模特评选活动正在启动ing”语料1中out一词在不同场合具有多种意思,可以作副词、形容词、介词、名词和动词。

“out”选取了在英汉词典中的解释“出外;在外;向外”,如今,这个词被赋予了“落伍了、不能与现行接轨了”的新意。

语料2中,在句内出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其目的是在语用环境下,根据需要进行两种语言的转换,以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语料3的特点是通过汉语谓词性成分加英语词尾ing(我们记作X-ing)来表达进行时态,“X-ing”形式有其独特之处:一方面,在汉语中介入英语的语素能给人带来新奇感,引起听觉和视觉上的新鲜刺激。

另一方面,较之于印欧语,汉语是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表示进行时态要通过状语和部分助词实现,比如“正在、着、呢”等,英语则是通过词尾的变化来达到其时态以及语法功能的变化。

浅谈网络语言中的英汉语码转换模式

浅谈网络语言中的英汉语码转换模式

以及 跟 网络 相 关 的 语 言 。 而狭 义 的语 言 。 是 指 网 民在 多 , 如b t w ( ) 1  ̄便 再 说 一 句 ) 1 、 g 2 g ( 要走 了) 等 都 是 经 常 中 的如 聊 天 室 、 Q Q空 间等 . 如:
( 2) 谁是 G 户型的, 咱 们 讨 论 一 下吧 ! BTW , 八 卦

进 行 解 释 和 分 析 是 最 合 适 的 根 据 S c o t t o n提 出 的 主

下 玉 山猪 . 他 们 选 了 亮 黑风 格 的 . 有 个性 … … ( 选 自
体 语 言 架 构 模 式 .含 有 语 码 转 换 的 话段 或语 篇 中 . 有 h t t p : / / h o u s e . f o c u s . c n / ms g v i e w/ 7 8 7 / 1 3 0 1 4 9 1 7 . h t m1 ) 种语码是基础语 . 另一 种 语 码 是 嵌 入 语 根 据 这 种 从例 ( 2 ) 中 明显 可 以看 出 . 主体 语 是 汉 语 , 而 嵌 入
安徽文 学
ANH UI W ENXUE 语


浅谈 网络语 雷中的英汉语码转换模式
黄 玉 荣
( 北 京 印刷学 院外语 教 学部 )
摘 要: 网络 的诞 生和发展 催 生 了 网
小雨点 . d o n’ t k n o w
关键词 : 网络 语 言 语 码 转 换 模 式


前 言
语 码 转 换 是 指 在 同一 次 对 话 或 交 谈 中使 用 两 种
甚至更 多的语言变体f 祝畹瑾 , 1 9 9 2 : 1 9 7 ) 。它 可 以 存 语 码 转 换 中 的插 入 式 转 换 是 指 一 种 语 言 或 语 言 在 于 口语 或 书 面 语 中 。 作 为 一 种 常 见 的 语 言 现 象 , 变体 ( 嵌入语 ) , 包 括单词 、 词组 、 句子等 , 直 接 插 人 到 语 码 转 换 长 期 以 来受 到诸 多语 言学 家们 的广 泛 关 注 . 另 一 种 语 言 或语 言变 体 ( 主体语) 中. 而 不是 像 轮 换式 他们从语 法学 、 社 会语言学 、 心 理 语 言 学 等 不 同 角 度 语 码 转 换 一 般 出 现在 话 轮 中 网络 语 言 中的 插 入 式语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看网络语言中的汉英语码转换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看网络语言中的汉英语码转换
发展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的。虽然中国的网络语言 研究 起步 比较晚 , 研究 的范畴却 早 已超 越 了网络流 行语 的简 单收集 以及语言形 式 的简 单描述 。总的来说 , 网络语 言
交际中语 境是 动态存在 的 , 并不是一成不 变的 , 里不列 这
入研 究的范畴 , 而主要聚焦于话题 、 与者 以及交 际双方 参
功能 。
关键词 : 英汉语码转换 ; 社会 功能 ; 影响 因素
中图 分 类 号 : O H 文 献 标 识 码 : A
语码转换是语 言接触 的结果 , 指在 同一次对 话或 是 交谈 中使用两种甚 至更 多的语 言变体 或语 言代码 。出于
社会及政治原因 , 香港 人在 日常会话 中易 频繁 出现英汉
成果 。国外 比较有代 表性 的是 , nt P ne ( 英 国两 A i ady 对 a 所大学学生使用两 种语言方 言进行 网络 交际进 行研究 , 得 出网络语 言中语 码混用 更为灵 活多样 的结论 。H . . oJ
时候交际双方纯粹是将 其作 为消遣 的谈 资 , 语码转 换 的 高频使用能制造娱乐 效果 。还有一 种情 况 , 倘若交 际双
第1 2卷
第 2期
鸡 西 大 学 学 报
J RNAL OF J XIUNI RS T OU I VE I Y
V0 . 2 No 2 1 1 .
F b. 0l e 2 2
21 02年 2月
文 章 编 号 :62— 7 8 2 1 )2— l7— 17 65 (0 2 0 0 1 2
之间的关系。 1话 题 。 .
不同的话 题所承载 的社会 意义 是不 同 的, 网络交 在
际中 , 有些话题是 比较严 肃的 , 比如 有关 政治 、 科技 等 的 话题 , 如果在交际 中 , 过多的使用英汉语码转换 的话就会

日常会话中的汉英句内语码转换

日常会话中的汉英句内语码转换
的汉英句内语码转换
◆ 杨 永定
( 湖南省保靖民族中学)
【 摘要】句 内语码 转换是 日常会话 中普遍 的现 象, 指说话者在 同一个 句子 内没有停 顿或者话语指 示的情况下直接从 一个语码转换到 另一 个相邻 的语码 。文章 旨在 解释 日常会话 中句 内语码 转换 产生的动 因及主要 功能, 并且指 出人们要避 免对汉英 句 内语码 转换的滥 用而造 成 一 定 的 负面影 响 , 进 而提 出人 们 应 当要 用科 学 的 态度 对 待 日常会 话 中 的汉 英 句 内语 码 转换 。 【 关键词l句内语码转换 产生动 因 主要 功能 负面影响
引 言 国人都懂得如何表达以及 在某一情景 或环境 中该如何说 话。通常 , 中国人 与 性 有 密 切 联 系 的 言 语 。例 如 : 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 中的一个术语 , 是社会语 言学重点研究 的一个 不 习惯 直 接 表 达 一 些 与个 人 情 感 、 课 题 。 它 通 常 发 生 在双 语 者 或 多语 中 , 是 指 语 言 交 流 中 说 话 者 根 据 实 际 需 教授 : 平 时 应 该 多 听 一 些 学术 讲 座 , 有 必 要 的话 还 可 以 讨 论 讨 论 。 要 从 一 种 语 言 转 用 另一 种 语 言 的现 象 。 学生 : 对 了, 昨天上午的那个 关于 h o me s e x u l a i t y ( 同性 恋) 的讲座 , 我给 近年 , 随 着 中英 两种 语 言 的 接 触 不 断 强 化 , 人 们 的 日 常会 话 常 常 混 夹 误 了。 着英文成分。如我们在 日常生活 中, 经常发现 这样 的话语 : “ 我 a c t u a l l y很 在交际 中直接指出对方不足会使其 难堪 , 适时的转换语 码可避免 产生 喜欢 t r a v e l ” 。 正面冲 突, 因此 “ 你太 l a z y了 ” 比“ 你太懒了” 能 更委 婉 地 规 劝 对 方 。 二、 句 内语 码 转 换 产 生 的 动 因 4 . 营造浪漫 、 幽 默 和 异 国 情 调 气 氛 说话者往往通过语码转换创造一种新的风格 , 汉 语 表 达 中英 文 语 码 的 日常会话 中。 汉英句内语 码转换 的原 因有: 社会的 因素 、 心理 动机及语 言 的共 性 。 出现可 以帮助营 造一 种外来 气氛 。例如 , T o d a y我们考 试 了, E n g l i s h不及 1 . 社 会 因素 。 个体 的 人是 社 会 群 体 的有 机 组 成 部 分 , 在 特 定 的 语 言 环 格 。 明 天轮 到 我 做 p r e s e n t a t i o n了。 境 中, 其言语行为具有深刻的社会意 义。个 体的人在语境 的作用下会考虑 同时 。 由于 各 种 宣 传 的 思 想 。 英 文 语 码 与 浪 漫 情 绪 被 紧 密 地 联 系 在 一 到社 会 因 素而 从 事 语 码 转 换 , 达 到 表 达 交 流 的 目的 。 所 以 人 们 在 交 流 中 , 起, 且主要 出现在 日常会话 中。比如 , 很多年轻 人喜欢 用夹 杂着英 语的汉 就 会 遇 到 必 须 选 择 一 种 恰 当 的 语 码情 况 。 语写情书 , 这体 现 了 交际 者 对 异 族 语 言 的 青 睐 。 人们 用语码转换来表示 自己社会 身份 的改变。而且 随着社会 身份 的 四、 旬 内 语码 转 换 的 负 面 影 响 改变 , 他们 的英语知识也随之提高 , 与英语有联系 的社会 关系也随之增 多 , 如上所述 , 句 内语码转 换有 多种功 能。但我们 不能否 认 , 日常会话 中 使 用 英语 的倾 向性 。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这应 当 引起 我 们 的 注 意 。 2 . 心 理 动 机 。交 际 者 的 心 理 动 机 是 句 内语 码 转 换 的 内 在 因素 。 随 着 1 . 引 起误 解 及 交流 障碍 句 内语 码 转 换 的产 生和 理 解 , 是 语 言 社 团 内 说 话 者 和 听话 者 共 同语 言 全球化的加快 , 各个 民族 、 国家 间的交流 日渐频繁 , 语 言成为不 同民族 之间 交 往 的 一 个 重 要 因素 。其 中 。 英 语 的 使 用 较 为广 泛 。 在这种背景下 , 如 果 人 能力表现。一般而言 , 只有在双方 可 以理解 和熟悉 交谈 中的语 言 , 懂得 其 们 能 够 熟 练 掌 握 英语 , 就 会 显 示 出 比别 人 更有 明 显 的 优 越 性 。如 英 语 专 业 中 的含 义 , 语 码 转 换 才 有 意 义 。 如 果一 方 有 这 个 能 力 , 则 另一方没有 , 会 不 的 学 生 和 在 外企 工作 的职 员 常在 日常 会 话 中 夹 杂 着 英 语 , 不 停 地 进 行 语 码 可 避 免 地 产 生 交 流 障 碍 , 更 甚 者 导 致 心 理 不 适 问 题 。例 如 , 我 的 一 位 同 学 转换 , 其 目的 : 一 是担 心 听话 者 听不 懂 , 二 是 为 了 表 达 的 便 利 。 因 为 对 有 些 在 建 筑 工 地 上 对 一 农 民 工说 : “ 这样做 就好 了, m y f r i e n d ” , 当 时 这 位 农 民 工 字词 , 语码转换 的语言 会 表述地 精致 些 , 以此 来提 高 自己的 权威 的 主观 不知道 my f r i e n d的意思 , 以为骂人 的话 , 跟这位 同学吵了架 。现在 我们经 动机。 常在现实生活 、 电视媒体的各种节 目中看到 日常会话 句内汉英语 吗转换现 3 . 语 言 的 共 性 。 除社 会 和 心 理 因素 可 以影 响语 码 转 换 行 为 外 , 我 们 发 象 , 但是这种现象对交际者 、 旁听者、 观 众 会 带 来 不 理 解 和 尴 尬 。 有 时 不 恰 引起 对 方 反 感 。 现 汉 语 与 英 语 之 间 存 在 着 的语 法范 畴 及 嵌 入 成 分 、 位置 、 和 形态上对应 , 人 当 的句 内语 码 转 换 , 们 可 以从 两 种 词 库 中 任 意提 取 所 知 的 两种 语 言 都 适 应 的词 汇 。 因 而 容 易 出 2 . 汉 语 词 汇 的忘 记 现 句 内语 码 转 换 。 因 为长 期 进 行 句 内语 码 转 换 。 即使用英语单词 , 而不使用汉 语单词 , 人 三、 旬 内语 码 转 换 的 功 能 们从心 里词典 中容易提 出英语 单词 , 而 无法及 时提取 对应 的汉语 单词 , 甚 1 . 填补语言空 白。显然 , 中英 两种语 言不能 完全对等 , 两种语 言缺 乏 至造成汉语单词 的忘记现象。例如不少人会使用 I T 、 WT O、 MB A、 N B A等 英 完 全相 同 的语 义 或 范 畴 的 对 策 表达 也 造 就 了句 内语 码 转 换 的 产 生 。例 如 , 语单词 , 而 不 会使 用 相 对 应 的 “ 信 息技 术 ” “ 世 界 贸 易 组 织 …‘ 工 商 管 理 硕 字母 V( 单词 v i c t o r y的首字母) 用来描述胜利的手势 , 而用中文无法 如此 表 士 ” “ 美 国职 业 篮 球 联 赛 ” 。

网络用语中的中英语码转换现象

网络用语中的中英语码转换现象

2018年37期总第425期语言文化研究ENGLISH ON CAMPUS网络用语中的中英语码转换现象文/程婷【摘要】中英语码转换现象在目前的网络社交中已经非常普遍,很多人在微博、QQ等社交APP上聊天时常常使用中英混搭的聊天方式,比如,“我不care”、“我很good”等。

随着这种现象的普及,语言研究者开始对这种交流方式进行深入研究,了解说话者的心理状态,以及使用中英转换的原因。

【关键词】网络用语;中英语码;转换现象【作者简介】程婷,遵义医学院。

现如今,网络用语中的中英语码转换现象越来越普遍,很多人更愿意使用社交软件与人交流,这样的话,说话双方因为看不到彼此就不会有约束,说起话来更加随意,轻松。

随着上网人数的增多,人们之间的沟通越来越频繁,网络上开始出现中英混搭的聊天方式。

这种语言方式遵循了语言适应性原则,本文通过举出一些中英语码转换的例子对中英语码转换现象进行分析。

一、网络用语网络用语的产生来源于互联网,以互联网的应用为前提,网络用语得以发展。

网络语言分为三类:一是专业术语,即只会在网络上面出现的,只与网络有关的语言。

二是网络特别用语,指只在网络交流中或者网络使用中出现的词语。

三是人们在微博,QQ,微信等社交软件上使用的词语和符号。

之所以将网络语言与人们平时所说的语言区分开来,是因为它们之间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网络用语较为随意。

网络上的聊天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聊天不同,在社交软件上,因为交流双方并不能见到对方,说起话来比较轻松。

第二,网络用语较为轻松,诙谐。

交流双方为了能够将聊天进行下去,并且能够使交流双方保持愉快的心情,就要找一些能够引起对方兴趣的话题,并且交流的时候要尽量选择一些较为轻松诙谐的词汇。

第三,广大的网友在社交软件上交流可以使用表情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说话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这种表达方式往往不够准确,接收者可能不能真正理解说话者的意思。

而在社交软件上,通过表情符号的使用能够清楚地表达说话者的观点。

网络用语中的中英语码转换现象

网络用语中的中英语码转换现象

网络用语中的中英语码转换现象作者:程婷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8年第10期【摘要】中英语码转换现象在目前的网络社交中已经非常普遍,很多人在微博、QQ等社交APP上聊天时常常使用中英混搭的聊天方式,比如,“我不care”、“我很good”等。

随着这种现象的普及,语言研究者开始对这种交流方式进行深入研究,了解说话者的心理状态,以及使用中英转换的原因。

【关键词】网络用语;中英语码;转换现象【作者简介】程婷,遵义医学院。

现如今,网络用语中的中英语码转换现象越来越普遍,很多人更愿意使用社交软件与人交流,这样的话,说话双方因为看不到彼此就不会有约束,说起话来更加随意,轻松。

随着上网人数的增多,人们之间的沟通越来越频繁,网络上开始出现中英混搭的聊天方式。

这种语言方式遵循了语言适应性原则,本文通过举出一些中英语码转换的例子对中英语码转换现象进行分析。

一、网络用语网络用语的产生来源于互联网,以互联网的应用为前提,网络用语得以发展。

网络语言分为三类:一是专业术语,即只会在网络上面出现的,只与网络有关的语言。

二是网络特别用语,指只在网络交流中或者网络使用中出现的词语。

三是人们在微博,QQ,微信等社交软件上使用的词语和符号。

之所以将网络语言与人们平时所说的语言区分开来,是因为它们之间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网络用语较为随意。

网络上的聊天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聊天不同,在社交软件上,因为交流双方并不能见到对方,说起话来比较轻松。

第二,网络用语较为轻松,诙谐。

交流双方为了能够将聊天进行下去,并且能够使交流双方保持愉快的心情,就要找一些能够引起对方兴趣的话题,并且交流的时候要尽量选择一些较为轻松诙谐的词汇。

第三,广大的网友在社交软件上交流可以使用表情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说话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这种表达方式往往不够准确,接收者可能不能真正理解说话者的意思。

而在社交软件上,通过表情符号的使用能够清楚地表达说话者的观点。

[硕士论文精品]中国时尚语篇中的英汉语码转换现象初探

[硕士论文精品]中国时尚语篇中的英汉语码转换现象初探

中国时尚语篇中的英汉语码转换现象初探摘要语言是人类文明和发展的产物,它直接反映着人类活动与社会的发展状况。

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使得语言频繁接触。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的一种普遍现象,它频频出现在双语或多语社区人们的日常交际中。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日益增加的中西文化接触,中英语码转换不但经常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而且在文学作品、报纸杂志等书面语篇中也被广泛使用。

在语码转换这一研究领域,西方语言学家们关注的焦点是会话语码转换,研究的重点主要在社会语言学、结构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及会话分析等方面。

对于书面语码转换研究相对较少,而且研究的主要是文学作品或报纸中的语码转换。

对于单独研究以服饰、美容、家居等时尚语篇中的英汉语码转换现象的还非常少。

因此本文选此角度来研究语码转换,旨在对时尚类语篇中出现的英汉语码转换现象,从类型、特点、动因等方面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从这一特殊的语体和角度加深对该理论的理解,并且拓宽语码转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本文选取了国内三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时尚杂志《上海服饰》,《现代服装》、‘时尚家居》做语料来源。

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所收集的语料进行了比较,分类,综合和归纳,从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角度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细致研究。

本文共包括五章:第一章作为引言,简要概述了论文选题根据、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并概述了论文结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分别从语码转换的定义,类型,和国内外对此领域的研究等方面对语码转换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三章是语料描述,其中介绍了语料的来源、收集及处理等问题:第四章是语料分析,详细分析了语码转换的类型、特点及动因。

第五章作为总结,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发现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通过分析和研究,作者发现:(1)从转换的类型上看,时尚语篇中的英汉语码转换从单词、短语、小旬到段落呈现多层次化。

从单词的词类上又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不同形式和类型,文中对其做了详细介绍.(2)在转换的特点上,文中归纳了时尚语篇中普遍存在的4个典型特点:同一语篇中语码转换的发生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关于栏目名称、品牌名称及标题的语码转换大卷发盘发技巧图解/a/faxingsheji/2010/0801/135_2.htmlAStudyofChinese-EnglishCode-switchinginFashionDiscourseAbstractLanguageistheproductofhumancivilizationandhistoricaldevelopment.Itdirectlyreflectspeople’sactiviti铝.interactionsandsocialconditions.Thefrequentc咖mulIitiesforthepolitical,economicandculturalcontactamongdifferentspeechpurposesunavoidablyleadstothelanguagecontact.Code-switchingisoneoftheoutcomesofthislanguagecontact.Itffequanflyappearsinpeople'sdailyeommxmicationofnativebilingualormultilingualcommunities.Withtherapidandtheincreasinglyfrequentcontactwiththew髓terngrowthofChineseeconomyculture,Chinese,Englishcode-switchinghasColnetobeacoiilnlolloccu弱幢ncenotwrittendiscoursessuchonlyinpeople'sdailyconversations,butalsoin80meChinesea8literaryworks,newspapersandmagazines.Inthefieldofcode-switchingstudies,researchesmadebyw髂ternscholarsaremosnylocalizedintheanalysisofconversationalcode-switching.Themainapproachesthathavebeenadoptedincludesociolinguistics,psycholinguistics,structurallinguistic疆,pragmaticsandconversationalanalysis.However,littleattentionhasbeenpaidtothestudyofwrittencode-switching.Evensuchlimitedstudiesmainlyfocusontheapplicationofcode-switchingth∞riesinsomeliteraryworksornewspapers·Atpresent,thestudio.ofChinese-Englishc,ode-switchinginfashiondiscoursesuchasdresses,make-ups,furnishingsetc.remainatarudimentarystage.Therefore,thisthesischoosesthisgenretostudycode-switching,aimingtomakeadetailedanalysisoftheapplicationofChinese-Englishcode-switchinginfaskiondi∞otwse,includingthetype9featuresandmotivationsofthispl地∞m∞o也Thisthesisistargetedtobroadeathestudyofcode-switchinginthehopeofdeepeningthetheoriesandwideningtheirapplicationinreallife.Thedatasourceofthisthesisincludesthreedomesticinfluentialfashionfii卷发盘发技巧图解/a/faxingsheji/2010/0801/135_2.htmlpeople’Smindtopursueforeignproductsinfashion.Secondly,asforthelinguisticmotivations,itischaracterizedbyquotation,repetition,gap-fillingandconvenience.What’Smore,it锄makethelanguagecasualandlively,andperfectlyfitsthefeaturesoffashions.Keywords:code-switching;fashiondiscourse;types;feamres;motivations卷发盘发技巧图解/a/faxingsheji/2010/0801/135_2.htmlAcknowledgementsI锄intendedtothankmanypeoplewhohavehelpedmebothdirectlyandindirectly.Icanonlymentionafewofthemhere.MycordialgratitudegoesfirsttoProfessorLuJia,mysup盯visor,whohasspentmuchofhervaluabletimecommentingonthisthesis.Hercomments,criticismsandvaluableadvicewereprecioustomeinmywritingofthisthesis.Iammovedbyherresponsibilityandcarefulness.Itisbeyondimaginationthatthisthesiscouldbepresentedinthisformwithoutherhelp.Myheart-feltrespectisalsoextendedtoalltheteachersintheForeignLanguageDepartmentTheirinformativeandfascinatinglectureshavegreatlybroadenedmyviewoffinguistics.Lastbutnotleast,1wouldliketoexpressmysincerethankstomyfamilyfortheirunf-枷ingsupportinmypursuitofstudy,andmyboyfriend,whohasgivenmecontinuousencouragementandsharedmyjoysandfi'ustrationsinworkingOnthisthesis.卷发盘发技巧图解/a/faxingsheji/2010/0801/135_2.htmlapplicationinreallife.Theobjectivesofthisstudyeoverthreeparts:topresentadetailedandsystematicanalysisofthetype.ofChinese-Englishcode-switchingfromthelevelsofwords,phrases,clausesandparagraphs;toanalyzethetypicalfeaturesofChinese.Englishcode-switchinginfashiondiscourse;toexaminethesocialandlinguisticmotivationsofthispopularlanguagephenomenon.Theauthorhopesthisresearchtobeagoodcomplementtothepreviouscode-switchingresearchesasawhole.Methodologicallyspeaking,thisthesisisadescriptiveandqualitativestudy.Firstly,theauthorwillcollectsomedatafromthreeChineseinfluentialfashionmagazines:ShanohaiStyle,.M.....i.s—s—and.T...r..e..n...ds.......H....o...m.——e.Secondly,theauthorwillmakeaseriesofprocessingofthedata,includingcategorization,comparison,synthesisandwills啪upthelinguistictypesandfeaturesofinduction.Finally,theauthorcode-switchinginfashiondiscourseaswellasitssocialandlinguisticmotivationsforOC/2UlTence.Alltheexamplesinthisthesiskeeptlleiroriginallayoutsands哆les.Asfarasthecontentisconcerned,thisthesisismadeupoffivepartsasfollows:Chapteroneaimstoprovideageneralintroductiontothisresearch.Itexplainsthereasol撼,objectives,themethodologyandthelayoutsofthisthesis.Chaptertwopresentsareviewoftherelevantliteraturebasedonthepreviousefforts.Inthischapter,theauthorwillscrutinizetheterminologies,typesandapproachesadoptedinpreviousstudies.Chapterthreeintroducesthedataofthisthesis.Itexplaiusthesource,thecollectionandprocessingofthedatawhichareusedinthisthesis.Chapterfourpresentsadetailedanalysisofthetypes,features,andmotivationsofChinese-Englishcode-switchinginfashiondiscourse.Thisisthemainbodyofthisthesis.andlimitationsofthepresentChapterfive,theconcludingpart,liststhefindingsstudy.2卷发盘发技巧图解/a/faxingsheji/2010/0801/135_2.htmlThesecondtypeofdefinitiondoesnotmaintainthedistinctionbetweencode-switchingandcode-mixing.Eithercode-switchingorcode-mixingisused船acovertermtoincludebothcode-switchingandcode-mixing(Bhatia,1989;Myers—Scotton,1993a;Romaine,1989;Verschueren,1999).Mostoftheresearcherscodes.usecode-switchingasthecovertermtorefertotheswitchingoftheMyers-Scotton(1993a:3)definescode-switchingas‘'theselectionbybilingualsormultilingualsofformfromanembeddedvariety(orvarieties)inutterancesofamatrixvarietyduringthesameconversation'’.Verschueren(1999:11外maintainsthat‘‘∞deswitching,acovertermforlanguageorcodealternation,isanextremelycommonoP.,cllrranceandafavoredstrategy,especiallyinoraldiscourse.Itmaysefvemanydifferentfunctions.”Obviously,hethinksthereisnodistinctionbetweencode-switchingandcode-mixing.Andfromhisdefinition,adefiniteconclusionCallbedrawnthatcode-switchingisausefullinguisticstrategybethinoralandinwrittendiscourse.ThereisnOexceptionfortheChinese-Englishcode-switchinginfashiondiscoul∞.ThetIIirdtypeofdefimfiondoesnottakeast811ceastothedistinctionbetweencode-switchingandcode-mixing(Tay,1989).Thedistinctionbetwccncode-switchingandcode-mixingisoftenblurredintheliteraturewherethetwophenomenaajl'etreatedasiftheywereco-extensive.Thepresentthesisusescode-switchingasacovertermtoincludebothandcode-mixing.Forthepurposeofthisstudy,code-switchingiscode-switchingdefinedasembeddingEnglishwOrds,sentenccS,orconstituentsinChinese-b船eddiscourse.Fortheconvenienceofthepresentresearchstudy,thoughsomeEnglishwordsareusedasthedirecttranslationortransliteration,theyarestillputunderthepresentdefinitionofcode-switching.2.1.2Code-switchingandBorrowingTherelationshipbetweencode-switchingandcode-mixingisnebulous.Justasthedifferencebetweencode-switchingandcode-mixingnoa伊eementhasbeenmade4卷发盘发技巧图解/a/faxingsheji/2010/0801/135_2.htmldifferentiatethesetwoformsandtherealemoresimilaritiesthandifferences.Sheclaimsthatbotllcode-switchingandborrowingmaybeconsideredinthefirstplaceastheinteractionoflexicons.Asforthedifference,Myers-Scottoninterpretsitfromalevelofstatus.Statusaffectsfrequency.Shesuggeststhattheonlycriterion,whichholdsinalloasestodifferentiatethesetwoterms.istheabsoluteandrelativefrequencyofoccun蜘∞.Andsheregardscode-switchingas‘'low-frequencyforms'’(Myers·Scotton,1993b:16),butborrowedformsas‘'hish-frequencyforms'’(Myers-Scotton,1993b:l回.Inaword.theproblemofdistinctionisstiltfarfromclear.1f1砖authorinthisresearchagreesmorewimadistinctionforwardbyDavidLi(1996:57)“Ingeneral,putmostscholarsagreethat,asisdifferentfromcode-switching,tocallawordorexpressionoff.orei印originallinstanceofborrowingimpliesthat(a)ithasbecomepartoftherepertoireofthemonolingualspeechcommunity,and(b)ithasfIlllyandmorphosyntaxofthehostlanguage'’.Andtheintegratedintothephonologyauthorwilll啪‘code-switching’鹤acovertermtorefertotheChinese-Englishcode-switchingoccurringinfashiondiscourse.2.13Code-switchingandDiglossiaforwardbyFerguson,whichreferstoarelativelystableDiglossiawasputtwodistinctcodestoShowclearfunctionallanguagesituationinasocietythathasseparation;thatis,onecodeisemployedinonesetofcircumstancesandtheotherinanentirelydifferentset.Ferguson(1959:336)hasdefineddiglossiaasfollows:Diglossiaisarelativelystablelanguagesituationinwhich,inadditiontotheprimarydialectsofthelanguage(whichmayincludeastandardorregionalstandards),thereisaverydivergent,highlycodified(ottengrammaticallymorecomplex)superposedvariety,thevehicleofaandrespectedbodyofwrittenliterature,eitherofanearlierlargeperiodorinanotherspeechcommunity,whichislearnedlargelybyformaleducationandisusedformostwrittenandformalspoken6卷发盘发技巧图解/a/faxingsheji/2010/0801/135_2.htmltheirstructuralorfunctionalresearchpurposes.Poplack(1980a)hassuccessfullyclassifiedthreetypesofcode-switching:intersentential,intrasententialandtagswitching.Inter∞ntentialcode-switching‘'containsaswitchataclauseorsentenceboundary,whereeachclauseorsentcnc宅isinonelanguageoranother.”m,2001)Intrasantentialcode-switchingisinvolvedinacono咖stheinsertionofswitchwithinthedauseorsentenceboundary.Tagswitchingtaginonelanguageintoallutteranceentirelyinanotherlanguage.Inaddition,moreandmoleresearchersaleawarooftheneedtotakeintoconsiderationoftheelementsthata∞relatedtothelinguisticproficienciesandpreferences,andtheaddressers’communicativeintonfions.Auer(1984,1990),differentfromPoplack,introducestwotypesofcod争switchingnamed‘'discourse-relatedalternation'’and‘'participant-relatedalternation'’.TheformerfocusesOnthespeakeranditworks鹊aresourc.廿forfinishingdifferentcommunicativeacts;whilethelatterishearer-orientedanditfocusesOnthehearer’slinguisticpreferencesorcompetunog.Muysken(1995)identifiesthreetypesofcode-switching:alternation,insertion,andcongruentlexicalization.Alternationisatrueswitchingfromonelanguagetothelexicon.Ins硎onreferstothelinguisticelementother,involvingbomgrammarandof0110languageembeddedinalinguisticstructurethatisintheotherlanguage.Congruentlexicalizationreferstothesituationinwhichthetwolanguagessllateafilledwithlexicalelementsfromeitherlanguage.grammaticalstructurethatcanbeAllinall,thefirsttypeisapurestructuralanalysis,thesecondoncisapurefunctionalanalysis,andthelasttypeisacombinationofbothstructuralandfunctionalanalysisofcode—switching.Inthisthesis,theauthorwilladoptthefirstwaytoanalyzethetyposofcode·switching,andatthesametime,theauthorwillclaSsifythecode-switchinginfaShiondiscoursefromthelevelofwords,phrases,dausesandparagraphsrespectively.2.3PreviousStudiesofCode-switching8卷发盘发技巧图解/a/faxingsheji/2010/0801/135_2.htmlThestudyofcode-switchingfromthegr锄zmaticalapproachbeganinthelate1970s.Thelasttenyearsor∞haswitnessedallincreaseofresearchinthisfield.Thismethod,especiallytheintrasententialcode-switching,ispopularwithsomescholarsstudyingsyntax.Forexample,Poplack(1980b:3蛳raisedtworepresentativerules:flee-morphemeconstraint(code-switchingcanocourafteranycomponentinadiscourse,aslongasthiscomponentisnotacoherencepart.)andequivalenceconstraint(code-switchingcanonlyoccllrataplacewhichdoesnotviolatethesyntacticruleofL1andL2).Anotherimportantruleisthegovernmentcomtraint,whichrequiresthatcode-switchingcainonlyoccurinsomenon-governedcomponents.Inaddition,Joshi(1985)alsothinkthatthefirstwordofasentenceorasentencefragmentcandecidewhichlanguageisthehostorbaselanguage.Simplyspeaking,thismethodonlyseeksthegrammaticalconstraintofthoselanguagesinvolvedinthecode-switching,i.e.wherecode-switchingcanOccurandwherecannot.Therefore,thestudyofcode-switchingfromthisanglerevealssomefeaturesofcode-switchingonsyntaxlevel.Itshowsthatcode-switchingisahighlysystematicphenomenon,whichcannotOccuratanyplaceofasentence.2.3.1.2PsycholinguisticApproachThepsycholinguisticapproachtriestomakedearwhataspectsoflanguagecapacityenablet心lkel-8tOswitchbe帆veenlanguagesandhowthementalprocessoperates.Thebasictaskofthisstudyistohelp璐tounderstandbilinguals’mindwhenmcyaremakingobviouscode-switching.Becauseitisdifficulttostudyone’Sachievementsofthisfieldarefew.Nevertheless,somebrain,theresearchattempts.TheproponentsofthisapproachareClyne,andpsycholinguistshavemadeGiles.。

网络流行语中汉英语码转换的语用探析

网络流行语中汉英语码转换的语用探析

网络流行语中汉英语码转换的语用探析作者:赵芳珍来源:《文学教育》 2017年第7期内容摘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对汉英语码转换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但主要集中于对双语社区(香港)、英语课堂以及各类传媒语言的汉英语码转换研究,对网络流行语中汉英语码转换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论述。

本文将从语用的角度对网络流行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进行初步探析。

关键词:流行语语码转换语用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大众网络语言展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趋势,大量的网络流行语涌现并更迭。

日益分化的大众话语环境使得网络流行语在结构形式、语义、句法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而近两年来,随着“hold住”、“out”等流行语的迅速蹿红,汉英语码转换类流行语成为后起之秀,“get”、“美cry了”跻身于年度热门网络流行语之列。

这类流行语作为新构式词语,在结构形式、语义上呈现出其独特性,也映射出网民使用语言背后的心理动机。

语码转换是交际者对语言的选择与顺应,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此类流行语进行研究是可行且必要的。

一.汉英语码转换研究概述1.汉英语码转换语码转换是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

而Myers—Scotton(1995)将“语码转换”定义为“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变体。

转换的语码,可以是没有谱系关系的另一种语言或同一种语言的两种变体。

”[1]汉英语码转换是指说话者在汉语的交际会话中夹杂着使用英语词汇或者语句的现象。

2.网络流行语的汉英语码转换研究随着国外语码转换研究理论的成熟,国内对汉英语码转换的研究也取得丰硕成果,不仅相关学术论文数量惊人,而且研究的理论视角极为广阔,主要从语言学、心理学、社会认知学、新闻传播学等角度进行研究。

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英语课堂教学,还具体到电影、电视节目、小说、论坛、报刊、广告等各类传播媒介的汉英语码转换研究。

而汉英语码转换的网络流行语因近几年才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趋势,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有从社交网站的角度对“hold住”、“X客”的语义、句法功能及流行原因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流行语中汉英语码转换的语用探析摘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对汉英语码转换的研究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主要集中于对双语社区(香港)、英语课堂以及各类传媒语言的汉英语码转换研究,对网络流行语中汉英语码转换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论述。

本文将以语码转换的理论作为支撑,从语用的角度对此类网络流行语的进行初步探析。

关键词:流行语;语码转换;语用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大众网络语言展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趋势,大量的网络流行语涌现并更迭。

日益分化的大众话语环境使得网络流行语在结构形式、语义、句法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而近两年来,随着“hold住”、“out”等流行语的迅速蹿红,汉英语码转换类流行语成为后起之秀,“get”、“美cry了”跻身于年度热门网络流行语之列。

这类流行语作为新构式词语,在结构形式、语义上呈现出其独特性,也映射出网民使用语言背后的心理动机。

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语码转换是交际者对语言的选择与顺应,从顺应性理论的角度对此类流行语进行研究是可行且必要的。

一、网络流行语中英汉语码转换现象的概述(一)汉英语码转换对于“语码转换”这一术语的定义,很多研究者采用“语码混用”这一术语代替它。

而Myers—Scotton(1995:36)认为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具有相似的社会功能且属于统同一框架,没必要区分语码转换和语码混用,因为语码混用这个术语本身会引起迷惑,而且没有必要再引入一个新的术语。

他将“语码转换”定义为“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变体。

转换不拘数量,可以仅仅是一个词或几分钟的谈话;转换的语码,可以是没有谱系关系的另一种语言或同一种语言的两种变体。

” [1]从语码转换的发生位置上看,Poplack将语码转换分为句间语码转换、句内语码转换和附加语码转换。

[2]汉英语码转换现象是指说话者在汉语的交际会话中夹杂着使用英语词汇或者语句的现象。

(二)网络流行语的汉英语码转换研究随着国外语码转换研究理论的成熟,国内对汉英语码转换的研究也取得丰硕成果,不仅相关学术论文数量惊人,而且研究的理论视角极为广阔,主要从语言学、心理学、社会认知学、新闻传播学等角度进行研究。

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英语课堂教学,还具体到电影、电视节目、小说、论坛、报刊、广告等各类传播媒介的汉英语码转换研究。

而汉英语码转换的网络流行语因近几年才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趋势,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有从社交网站的角度对“hold住”、“X客”的语义、句法功能及流行原因的研究。

而这两年来网络中盛行的诸如“low”、“high”、“cry”、“get”等流行语属于典型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

二、网络流行语中汉英语码转换的结构类型与基本特征(一)网络流行语中汉英语码转换的结构类型依照Poplack对语码转换的分类,网络流行语的汉英语码转换的构成主要表现为句内语码转换,即在汉语语句中夹杂使用某个英语词或者短语。

网络流行语的汉英语码转换主要的形式有:1、汉语与英语缩略词转换。

报纸、电视、广播及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中都大量使用英语缩略词。

如“DIY”是英语“Do it yourself”的缩写,为“自己动手做”的意思;“CP”是英语中couple的缩写,是“一对夫妻、配偶”的意思;2、“英语词+汉语词”式固定短语,如“hold住”,称之为固定短语,是因为二者不可更换为其他的词来搭配;3、单个英语词,如“cry”、“get”、“out”、“low”等,这类英语词结构与词义均简单且易于理解记忆。

作为单个英语词夹杂在汉语语句中,虽然搭配比较自由,但在语法规则与语义上更多遵循汉语的思维模式。

4、汉语词+英语词缀,如“减肥ing”,相当于“我正在减肥中”,这种表达方式简单直接,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二)网络流行语中汉英语码转换的基本特征上文中提到汉英语码转换现象常常发生在汉英双语社区(香港)、英语课堂和各类传媒语言中,而汉英语码转换作为网络流行语为大众所普遍接受,在语言形式、语义、语用上体现出其独有的特征:1、语言结构简化,语码转换通常是单个英语词或者短语,表现为句内语码转换;2、语义与英语原义发生转变,汉英语码转换最大的特点是简化的语法体系及丰富的词汇,其随意性大,不稳定,因此,需要使用迂回或比喻的方法来表达许多精细的语义。

“in”这个词语在英语中常用义为“在…里面;按照(表示方式);从事于”,而作为流行语的“in”意义范围缩小为“时髦的”、“入流的”;3、从交际者选择语码转换的目的来看,网络流行语的汉英语码转换更多倾向于主动选择的心理因素,而非迫于语言现实与社会规约的被动转换。

于国栋(2004)提出的语码转换顺应模式将语码转换看作是一种具体的语言选择, 这种选择可以是被动的顺应语言现实与社会规约,也可以是主动的顺应交际者的某种心理动机。

如以下一组语料均选自网络新闻:(1)Twitter也会被并购?CEO多西称希望能继续独立运营。

(2)腾讯应用宝发布“星APP榜”6月榜,Keep、保卫萝卜3、爱奇艺、轻松筹等10款APP在当月杀出重围,成为十大流行应用。

(3)掌握最in车坛方向 ,发动一周车闻引擎;这是一档风趣幽默的新闻资讯。

(4)真的想不到,最萌荧幕CP的身高差有这么多?!怪不得让观众望“川”“秋”水。

(1)、(2)句例中的英语词“Twitter”、“CEO”、“APP”等出现在汉语句子内部,属于句内语码转换现象,用英语表达是交际者因汉语中找不到准确的对应词语来表达而作的被动选择。

(3)、(4)句例中的英语词“in”、“CP”在汉语中都有对应的词语表达,如“in”可以用“时尚”或者“潮流”汉语词语代替,“CP”可以用“夫妻”或者“情侣”代替,但是作者选择这样的标题是为了追求语言的时尚与个性以求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三、网络流行语中汉英语码转换体现语言交际的顺应性理论:在具体的语码转换过程中,交际者的顺应对象包括语言现实(linguistic reality)、社会规约以及心理动机等方面的顺应。

[3]汉英语码转换的网络流行语之所以能迅速获取网民们的青睐,在于它能满足人们语言交际对客观现实的或者主观心理的某种需要,成为一种有效的交际策略而达到说话者的目的。

(一)顺应交际者标新立异、获取关注的心理动机。

按照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性理论来解释,采用英语词的流行语来表达自己特定的思维,是为了顺应交际者的某种心理动机而采取的策略。

我们把为了顺应交际者的心理动机而出现的语码转换定义为主动顺应,因为这种语码转换是交际者为了实现自己特定的具体交际目的而采用的一种积极主动的交际策略。

不同于传统的汉语表达技巧,汉英语码转换类的网络流行语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能帮助交际者获取更多的关注与理解。

如今年网络流行语“美/丑/笑+cry”,是由汉语形容词与英语词cry组成的词组,是网络流行语中典型的英汉码转换现象,cry一词在形容词后做补语,相当于汉语的“美死了”、“丑死了”。

从语用的角度来看,“美/丑/笑+cry”词组采用英语词更具创意,更加符合年轻人的求新、标榜自我的心理。

(二)顺应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语言现实与日益分化的大众话语环境英语是最多国家使用的官方语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的第二语言。

英国和美国在文化、经济、军事、政治和科学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使得英语成为一种国际语言。

借助互联网平台,国外新的科技发明、新技术的应用能很快在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大量的英语新生词、科技术语如BBS、PS、Instagram等直接借用到汉语中来。

一方面,从交际的场所和对象来看,汉英语码转换类的网络流行语主要广泛活跃于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中,而其所面对的交际对象也多是90后、80后,此类人群普遍接受了良好的英语教育,能熟练地使用英语进行基本的交流与表达。

交际者对另一种语言交际工具的掌握,势必对汉语作为母语的地位产生一定的影响。

以英美为代表英语文化在世界上引领潮流的地位,使得英语的掌握与使用成为年轻一代与国际接轨的成功标志。

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传统的报纸、电视媒介所代表的主流文化与价值观受到极大的挑战。

网络媒体的交互性为大众提供更加宽松的话语环境,不同的文化群体对于社会关注焦点与认知的不同,在网络语言上呈现独特的语言特征。

[4]大众话语的日益分化使得网络流行语异军突起、层出不穷,如“躲猫猫”、“坑爹”与“宅男”、“腐女”、“萝莉”代表着不同的社会文化心理。

大学生群体接受了良好的英语教育,在一些大学BBS与新媒体互动平台相互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英汉语码转换类网络流行语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应运而生。

英语词的网络流行语进入大众视野,正在改变网络语言的发展格局,使其形式与内涵多元化、国际化。

四、网络流行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对语言交际的合作原则提出了挑战美国语言哲学家Grice 认为在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中,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存在一些双方都遵守的原则,他把这种原则叫做会话的合作原则。

[5]合作原则认为交谈双方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都遵循一个交谈的目标或方向,相互配合。

其中包括四条基本准则: 质量准则、数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6]。

合作原则后来成为语用学的核心内容,并作为指导言语交际的重要原则,得到学界普遍的认同。

其中方式准则指讲话要明白清楚,要避免使用晦涩的词语,避免会造成歧义的表达。

但网络流行语往往并不遵守这些原则,作为新的结构形式组成的词语使人们理解起来困难,最典型的是“喜大奔普”、“人艰不拆”、“不明觉厉”,而汉英语码转换的网络流行语受限于受众的英语文化理解水平以及其新的语言构式,使会话含义晦涩难解,违反了言语行为的合作原则,使言语交际行为失败。

而网络流行语中的英语语码常与英语原义存在语义偏差,是中西合璧的语言思维模式的结晶。

如“hold住”中“hold”英语原义包含“抓住;容纳;保持不变;坚持住;守卫;拘留”等义项,而作为流行语,经过网络、报刊等媒体的广泛使用后,它还发展了很多其他的意义。

如:(5)“基因兴奋剂”悄然出现,孱弱的巴西奥组委能Hold住吗?(中文业界资讯网)(6)9个防癌秘方助你hold住健康,癌症离我们有多远?(人民网广西视窗)(7)海马S5是怎样hold住这个看重颜值的世界的?(微头条)句(5)中“hold住”表示“经受、承受,多指人的心理或感受”,通常与压力、或一些负面情绪搭配;在句(6)中表示“抓住、吸引住,常指一些容易流失的事物”;在句(7)中表示“掌控住,驾驭得了”,通常与某种局面和情况搭配。

这种汉英混杂的语义模式在网络流行语的频繁使用中不断衍生出新的意义,在语义推理与认知上给信息接收者带来极大困难。

五、结语汉英语码转换的流行语大量涌现是网络流行语发展多元化的体现,是大众话语环境不断分化的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