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学会赏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暑假的时候,学校给每一位教师发了两本书,一本是《此情可待》,一本是《影响教师的100篇教育美文》。

这两本书犹如两道精神大餐,丰富了我的暑假生活。

读《此情可待》,感受作者的心情、亲情、闲情、书情和师情,和她一起回味生活的甘苦,人生的悲欢离合,心情亦随她细腻的文笔起起伏伏:或勾起温情的回忆,或感慨人生的无常,或感受人间的温暖。

而《影响教师的100篇教育美文》,共包含了“我爱孩子”、“教室,出错的地方”、“教师是灵魂守望者”、“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四个篇章。

读第一篇章,让我感受着在教育的舞台上,每一位优秀的教师都是灵魂的舞者,他们用点点滴滴的细节,舞动出生命的灵动与睿智,用不同方式诠释着师爱;读第二篇章,和作者一起,感受为人师者在漫漫教育之旅中滋生的忧郁和疲倦,在热情与乏味之间徘徊的无奈,思索教育的真谛究竟是什么?读第三篇章,体会教师背后的修养、人文情怀和心灵感悟才是最本质的“矿藏”。

教学把思维推向极致,推向两难,让你不得不抉择;读第四篇章,感受渺小、平凡的我们在茫茫人海中,在漫长的时光里历练着生命的韧度,孕育着新生的美丽。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理解“坚持”的含义。

这四个篇章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作者真实的经历、真实的感受,捧书阅读的时候,心潮随着文字起伏不定,或会心微笑,或凝神思索,或黯然神伤,或钦佩连连……
书中有这么一个小故事,叫《把头抬起来》。

作者从小生长在一个不太和睦的家庭里,再加上姐妹五人众,她长得最平凡普通,所以从小就自卑,走路不敢抬头挺胸,害怕看见别人失望的表情;于是她用优秀的成绩和温柔的性格,把内心的脆弱紧紧包裹起来。

长大了,她仍然不自信,不敢面对属于自己的爱情,害怕那只是一场游戏,会给自己带来更深的伤害。

大学期间的一次普通话测试,使她有了袒露心事的机会,当她把自己的心事用口头作文的形式向陌生而严厉的监考老师微微道出的时候,却得到了来自监考老师温暖的安慰、慈爱的笑容,她的心头从此点亮了一盏明灯,她学会了“把头抬起来”。

这是那位监考老师对她的教育,也是后来她成为教师以后,对那些失落、忧伤、自卑的学生带去的教育。

我深深感动于这个故事,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哪怕仅仅是“一只温暖的手,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教师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
却会对学生弱小敏感的心灵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

所以,我们不能忽视每一个举手投足的瞬间,也许,这将会改变学生一生的命运。

看了这个故事,我不由地想起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个调皮、不守纪律、不爱学习、让老师头疼的学生,被安排在一个特殊的角落——前门靠墙的地方。

后来,来了一位新的数学老师,他仿佛特别喜欢这个坐在角落里的孩子,出去进来都要摸摸孩子的头。

孩子开始喜欢数学老师了,每天都渴望他来上课,成绩也就一天天地好起来。

许多年过去了,这位孩子已是一位有成就的数学家,可说起当年的老师仍然是泪光闪闪,饱含深情:“他是我的太阳,他让我的前方一片光亮。


一个小小的动作,竟然能为学生开启“希望之窗”,点亮他们的人生,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数学老师作出这样的动作不是出于偶然,而是出于心对心的理解,心对心的呵护。

是的,只有心里装着孩子,认为每个孩子就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才有可能说出或作出如此富有教育魅力的话语或举动。

我不由地想到了身为人师的自己。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是否像故事中的两位老师一样,给我的学生开启了一扇“希望之窗”?一位教育家曾经这样说: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只是站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色彩各有千秋。

给孩子一个希望,他将还你一份喜悦;给孩子一份期待,他将还你一个奇迹。

我想说:让我们给孩子一缕爱的阳光,一丝赏识的春雨,一声亲切的呼唤,一句激励的话语吧,我们的教育会因成就他们精彩的人生而富有价值!这就是这本《教育美文》带给我的启示,也是我从心底追求的教育的理想境界!
教师要学会赏识
2012-03-29 20:10三亚市第九小学月川分校林海鲜[博客]2962 字, 阅读154, 评论5赏识教育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种“找感觉,偿甜头”的教育。

感觉是个很重要的心理体验,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实质的感觉。

一个人,没了感觉,也意味着没了自信,没了追求,没了希望,没有了活力。

每个人一出生便生活在一个巨人的世界里,那种生理上的弱小在心
理上埋下与生俱来的自卑感与不安全感,对这个世界有着一种深深的恐惧。

在成长的过程,便需要别人的肯定与赏识,来战胜自己的那种恐惧与自卑,让心灵有一种安全的感觉。

这种让心灵有安全感的过程,也便是一个找到“我能行”的感觉的过程。

但是,勿庸讳言,长期的应试教育已经在不经意间磨灭了大多学生那份应有的自信与活力。

如我班曾有过这样一个女孩子,她在班里成绩经常名列前茅,是许多学生羡慕的对象,而她的内心却时常充满了恐惧和不安,时常说的一句口头禅就是“我不行”。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班里近乎残酷的分数竞争让她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她老是担心有一天如果考得比别的同学落后了,会让人耻笑。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探索出一种方法,让学生找到自信与活力、体验到“我能行”的感觉,则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赏识──开启学生的心扉
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教学中也不是缺少好信息,而是缺少发现好信息的心灵。

有个心理学家讲述了他童年的故事:上小学时,他非常顽皮,课堂上总是不大安份,不时在老师讲课时插上几句,喜欢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并经常在老师提问题时抢先答题。

因此没少遭一些老师们的白眼,如数学老师就总是看他不顺眼,对他在课堂上的表现不是大声呵责就是冷嘲热讽,表现出极大的不耐烦,可对他学习上的失误却极尽挖苦。

而语文老师却对他非常赏识,有机会就让他回答问题,并不时夸他脑子灵活,总是有让人出乎意料的答案,当然,他对这个顽皮学生的缺点也不是一味的放纵,而做了适当的引导。

他们两人的不同态度,令他的自信心每天沉浮不定。

赏识给了他信心和动力,使他的语文学习进入了良性循环,因此成绩名列前茅;而偏见给了他内心的打击和恐惧,使他的数学学习进入恶性循环,对数学的兴趣锐减。

我曾在班里做过学生最爱上什么课的调查。

许多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回答:“最爱上语文课!”什么原因呢?学生说:语文老师从来不歧视我们,他认为我们都能行!因为我曾这样对他们说:“在老师的眼里,你们没有聪明与蠢笨之分,只有自信与不自信之分。

那么,从现在开始,找回你的自信,老师相信你们都是最棒的!”短短的几句话,开启了学生封闭的心扉。

使学生由于老师的赏识而增添了学习的欲望与兴趣。

有个叫翁健培的学生,上其它学科的课都无精打彩,惟独上语文课信心
百倍,他说:“语文课上能让我找回我自己。

”在一次升中的模拟考中,他居然语文成绩名列班第一。

赏识学生的行为结果,从而强化了学生的学习行为。

二、赏识──震动学生的心灵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痛苦,而忽略了学习的快乐。

其意在劝导学生勤奋刻苦地学习,但也容易使学生的情感闸门关闭,让学生找不到学习轻松有趣的感觉。

有这样一种情况,当喜欢哪一位老师时,那老师所教的课就学得好,不喜欢哪一位老师时,那一位老师所教的课就学得不好。

这实际上是情感在起作用,如果学习时调动了大脑的兴奋神经,大脑就会产生一种愉悦的情绪,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了。

由于老师的赏识,师生之间仿佛架起了一座沟通之桥,把师生的情感联结在一起。

老师不是在传授知识,而是把知识轻松地“流动”给学生,学生不是在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吸收。

由此可见,赏识学生的行为过程,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三、赏识──走进学生的心田
赏识教育的灵魂就是沟通。

适当地转换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让老师成为学生,学生成为老师,这样做是建立在师生感情深厚的前提下,我班有个叫刘东义的学生,其它学科成绩都非常优秀,唯有语文成绩落后。

通过交谈,该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由于种种原因,对语文课失去兴趣。

针对这种情况,我没有急于给她讲大道理,而是通过周记的形式与他交谈,不但通过讲一些名人的童年故事启迪他,让他在学习中找到自信,而且时常鼓励他:“你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如果你能改变一下学习方法,多接触语文知识,你会对语文越来越感兴趣,加油!老师相信成功离你不远!” 通过这些交流,使他逐渐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我还利用课前课后的时间找一些语文兴趣题给他做,使他有一种成就感。

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他的成绩提高很快,在最近的一次的语文考试中考了70分,因此,赏识教育也要创设环境,以指明学生的发展方向。

四、赏识──敲开学生的心梦
学生都有好活动的天性,但在教学情景中的学生活动应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性的行动,没有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的活动,学生就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或导致老师的“博
学”压抑学生天性的发挥。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非常有必要引入良性的竞争意识。

在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发言踊跃,发言积极性高。

然后评出日冠军、周冠军、月冠军、学期冠军。

在舒展每个人天性的同时,又培养团体精神。

对于缺乏竞争心理的学生,实行轮换“助教”制。

让大家有比较,有竞争。

激发学生的潜力,提升学生的抱负,打破自身的局限性。

课堂,最好的“老师”就是学生本身,因此,课堂上老师有时故意向学生“请教”,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迅速把学生的思维调动到最活跃的状态,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

让学生在“教”了老师之后有了成功的愉悦。

对整节课的把握,老师就是不断地设问,通过问题来让学生开动脑筋,并跟上老师的思维,老师的作用是控制课堂的气氛,把握问题的方向,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来做。

提倡学生采取科学的态度进行争论,对每个学生的发言,都给予正面的鼓励。

即使是错误的答案,也不能采取全盘否定的办法,尽量找出其闪光点。

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增强学生的自信,已是必不可少。

教师苦教,学生死学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赏识教育是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服“良药”。

读《教育美文100篇》有感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自己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才始终是一名合格的教师。

教师读书当然不仅是为了学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家长对教师要求高,对学生的期望高。

而学生又自己却无所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

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茫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学生。

在暑期读书活动中使我受益非浅。

现将个人体会总结如下:
做一个有丰富业余爱好的人。

一个人在工作之余要有一两种业余爱好,这是积极休息,也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知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将是多么单调和乏味啊。

一个有情趣的老师,他的生命质量才是高的,也才可能得到学生的亲近。

谁也不愿意与一个索然寡味的人去和谐地沟通。

谁也不愿意与一个远离自己生活的人去沟通。

新课改下,要转变班级的管理理念和方式。

新课改一个鲜明的特点是:由以前关注学生所学的“知识”到现在关注学知识的“学生”。

这种关注点的转移以及“学生中心理念”的确立,使教学领域的改革取得了较大成效。

然而,班级管理改革却相对滞后,一些不科学、忽视学生“自主性”、限制学生积极性的管理方式依然存在。

滞后的班级管理改革制约着新课改的整体推进,因此必须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彻底转变班级管理理念和方式。

要摆正位置为学生的服务,应该以平等的人格对待学生。

服务的好坏要学生来评价。

教师还要提高服务手技能和态度,把学生作为服务的对象,要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看问题,这样才
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有好的心态,学生就会心存感激。

当学生学会感激之后,才会醒悟,才会更好的回报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