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硕士与专业硕士的区别
硕士研究生的种类及区别
硕士研究生种类及区别硕士研究生可分为普通硕士和专业硕士两类。
【普通硕士】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
目前,我国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12大类,12 大类下面再分为88个一级学科,88个一级学科下面再细分为300多个二级学科,同时还有招生单位自行设立的760多个二级学科。
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主要是年初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被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
毕业时,若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均符合学位条例的规定,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专业硕士】专业硕士对大家来说或许很陌生,但说到MBA、MPA却是耳熟能详。
其实,MBA、MPA正是专业学位中的两种类别。
目前,我国经批准设置的专业硕士已达15类。
专业硕士学位主要包括: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工程硕士(ME)、法律硕士(J.M)、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兽医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等。
2006年年初,又新增了艺术硕士、体育硕士、风景园林硕士3个专业学位。
专业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
专业硕士教育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大致可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学习两类。
比较简单的区分办法是:招收在职人员、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的专业学位考试通常在每年的10月份进行,名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GCT),简称“联考”;招收全日制学生的专业学位考试与每年年初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一起举行。
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区别
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区别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是研究生阶段的两种不同类型的硕士学位。
尽管它们都是硕士学位,但它们在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学术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上存在一些区别。
一、培养方向专业硕士主要以应用型为导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特定专业领域中实际应用的技能和知识。
这些专业包括工商管理、法律、教育、医学、工程等。
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实践应用,学生将学习和应对真实世界中的问题,并通过实际项目、实习等方式提高实践技能。
学术硕士更加注重学术研究,其培养方向主要是为学术界或研究机构提供高水平研究人才。
学术硕士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学术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培养,学生需要完成独立的研究项目并提交学术论文。
二、课程设置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通常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课程和选修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会涵盖相关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所需的能力。
实践课程可以提供学生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培训和实践机会。
选修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以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
学术硕士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学术理论课程、研究方法和独立研究课程。
学术理论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和理论基础,研究方法课程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独立研究课程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研究方向并完成一篇学术论文。
三、学术目标专业硕士的学术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具备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
学生毕业后应当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熟练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专业硕士的毕业生通常会进入相关行业就业。
学术硕士的学术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具备开展高水平学术研究的能力。
学生毕业后应当具备深入研究一个学术领域的能力,并有能力向学术界或研究机构推进学术知识的发展与进步。
四、职业发展方向专业硕士的毕业生通常在相关领域找到与专业领域相关的工作。
他们可以在企业、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以及相关行业中从事实际应用的工作。
他们的重点是解决问题和应用专业知识。
学术硕士的毕业生通常进入学术界或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
普通硕士和专业硕士的区别
普通硕士和专业硕士的区别一、培养方向不同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而专业硕士是具有职业背景的硕士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
二、招生条件不同专业硕士要求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而普通硕士则不需要。
绝大多数专业硕士还要求在职人员报考需经所在单位或相应管理部门的同意,有的甚至要求所在单位推荐等。
三、招生考试不同对学生来说,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而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 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以自行选择,而这两大国家级别的考试的专业考试,也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四、入学难度不同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统考)完全是严进宽出的代表。
据统计,2005 年研究生考试考生人数为117 万,招生人数只有32 万,录取比例为3.7:1。
北大、清华、复旦等名牌大学,以及微电子、信息科学、生物医药、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等热门专业,由于报考者众多,录取率更低。
据了解,一些名校热门专业的录取比例甚至为70:1。
而一些二流学校的冷门专业却年年招不满。
因此,入学难度取决于考生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 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自行选择。
这两大国家级别考试的专业考试,是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不同专业的入学难度各不相同,热门专业相对难一些。
例如,2004 年上海复旦、交大、财大三所高校MBA 的录取比例在6:1 左右;2004 年全国法律硕士录取率则不到10%。
此外,“联考”和“统考”的难度也不一样,由于“统考”考生远多于“联考”考生,考试竞争激烈程度自然也大。
不过,“联考”的考试虽容易,但录取时更看重申请者的工作背景和经验。
五、学习方式不同普通硕士:全日制学习。
一般为3 年。
专业硕士:半脱产,学制2-3 年。
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区别
学术型硕士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学术硕士毕业后主要是去研究所搞研发工作。而专业硕士是以培养应用型和工程研究型人才为目的,专硕毕业后主要是进入企业发展,实践操作能力更强。
2.文凭颁发不同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同时颁发学位和学历证书;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同时颁发学位和学历证书。
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只颁发学位证书(工商管理硕士等个别少数专业除外)
3.招生考试不同 文都网校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招生考试是1月份的统考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招生考试是1月份的统考。
在职专业型硕士的招生考试是参加10月份的联考(工商管理硕士等个别少数专业也可参加1月份统考)。
4.学制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从学制来说,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一般2~3年,其中不少于半年的实习期;而全日制学术型基本上以学习理论为主,学制一般为3~5年。
5.招生条件
国家09年开始新增的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与GCT专业硕士不是同一个概念,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招生条件与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相同,不要求工作经验,应届生同样可以报考。
学硕与专硕之区别(供参考)
一,学制不一样。
学硕一般2.5-3年。
专硕一般2年,也有的3年。
两者区别不能单看年限。
二,培养阶段内容不一样。
学硕理论内容多些,专硕少些。
举例公共课,学硕学政治外(中国特色政治)还要学马克思原著选读。
理论课稍微多几门。
因为时间长。
三,实践课程。
专硕时间长,至少要半年左右。
学硕短些。
举例,教育硕士,直接进中学实习,比教育学硕士毕业有优势。
四,论文难度。
学硕要难一点,论文难度,比如有的学校要求发表公开论文。
专硕论文贴近实践课程,更重视接近社会某个具体东西。
相对会简单一点。
五,课程安排。
专硕稍微少些。
学习不紧张。
学硕要看的书参考材料多些。
两者在平时学习中还是有点区别。
专硕的课比较热闹。
学硕冷清些。
有时候导师直接叫到办公室上课。
六,专硕人比较多。
学硕有时候可能只有一人。
两者还是有点区别。
人多不一定学不到知识,人少不一定就学很多。
主要看自己。
七,研究生院里,专硕归专业教育中心管理比较多。
而学硕直接归研究生院教育部门。
八,毕业证书。
有点区别。
专硕有Z字。
学硕拿学位,比如法学,管理学,文学等。
专硕拿某专业学位。
如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九,专硕有些专业还没有列在公务员考试专业目录里。
所以考试的时候还得找大类,或者报考不限专业。
十,学硕可以直接读博,因为学习方式更接近博士。
专硕,就好比已经转了弯,强化了实践,贴近社会某个职业。
如果读博,还得花点时间复习下博士阶段内容和硕士阶段课程。
十一,两者含金量。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国家现在大力提倡专硕,是未来的趋势。
美国等发达国家专硕占了7成。
所以绝对不是专科和本科区别。
而是有点像普通本科和高职本科。
高职已经完全职业化。
十二,还是看学校。
清华北大专硕大于985学硕大于211学硕大于普通院校学硕。
热门专业专硕大于普通专业学硕。
这个是相对的,还得看学校,看专业。
十三,考试方式。
专硕第一批直接考,相对容易些。
调剂而来,第二批面试,难度很大。
面临从学硕调剂来竞争者。
而且专硕普遍考英语二,有的专业是英语一。
专硕和学硕的培养方式
专硕和学硕的培养方式
专业硕士(专硕)和学术硕士(学硕)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它们在培养方式上存在一些区别:
一、专业硕士(专硕)的培养方式:
实用性强:专业硕士更注重实用性,培养学生具备特定专业领域的实际应用能力。
课程内容更倾向于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
职业导向:专业硕士更注重培养学生直接投入职业领域的能力,通常与行业合作紧密,包括实习、项目合作等。
课程设置: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更加实际,可能包括案例分析、实地考察、企业项目等,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制相对较短:专业硕士的学制相对较短,通常为1-2年,使学生更快地融入职场。
不一定要求论文:一些专业硕士项目并不要求学生完成独立的研究论文,更侧重于实际项目和实践经验。
二、学术硕士(学硕)的培养方式
研究性强:学术硕士注重学术研究,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学术思维,侧重于深入理论和学科知识。
学术导向:学术硕士更注重培养学生成为学术界的专业人士,包括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潜力。
课程设置:学术硕士的课程设置更加理论化,包括专业课程和研究方法等,以提升学生的学术研究水平。
学制相对较长:学术硕士的学制相对较长,通常为2-3年,为学
生提供更多深入学术研究的时间。
必须完成研究论文:学术硕士通常要求学生完成一篇独立的研究论文,这是对学术能力的一种验证。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区分并不是绝对的,有一些硕士项目可能具有介于专硕和学硕之间的特征。
学生在选择硕士课程时应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兴趣,仔细了解各个项目的特点和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
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向大体有两类。
一类是普通硕士,另一类是专业硕士。
普通硕士授予学术型学位,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
其考试时间大约在每年的1月份左右,简称“统考”(考试全称为‘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再来说一下专业硕士。
专业硕士主要培养特定职业高层专业人才。
它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大致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学习两类。
专业硕士招考时间大约在每年的10月份左右,简称“联考”(考试全称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
这两种考试的区别也较明显:招生条件专业硕士招生条件中,一般要求申考人具备三年以上的工作年限,绝大多数专业硕士需要在报考时,经所在单位同意,有的甚至要求所在单位推荐等。
而普通硕士的招生条件中,以上要求都不存在。
考试难度不同普通硕士考试每年只有一次,就是在年初的时候。
报考人数历年都有所增加,而实际录取人数大约只占报考人数的三分之一。
尤其是热门专业的竞争相当激烈,这些热门专业诸如北大、清华、天大、复旦等名牌大学,其热门专业的报考人数更是居高不下。
一些名校热门的专业录取比例甚至为70:1。
对于专业硕士来说,不同的专业入学难度不同,热门专业相对难些。
但是,专业硕士联考的试题,相对于统考试题难度要容易一些。
它在录取考生时,更注重于申报者的工作背景和工作经验。
学习时间与费用标准普通硕士是全日制学习体制,学业完成的时间一般为三年。
专业硕士学习属于半脱产型,学制为两至三年。
另外,两者在学费的标准上也有很大的差别。
普通硕士录取为国家计划内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
而国家计划外录取的考生则有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费用方式,不同的专业有所不同。
从2007年开始,部分院校在国家教委的批准下,已试行取消研究生公费制度,取而代之的是以奖学金制度为鼓励手段,让更多品学兼优的学生获得奖学金,完成学业期间的攻读。
这项改革后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制度,将在未来更多高校的研究生培养中,逐渐普及试行。
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区别
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区别学术型和专业型有以下八方面有不同:一、培养方向不同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而专业硕士是具有职业背景的硕士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
二、招生条件不同专业硕士要求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而普通硕士则不需要。
绝大多数专业硕士还要求在职人员报考需经所在单位或相应管理部门的同意,有的甚至要求所在单位推荐等。
三、招生考试不同对学生来说,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而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 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以自行选择,而这两大国家级别的考试的专业考试,也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四、入学难度不同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统考)完全是严进宽出的代表。
据统计,报考2010年硕士研究生的人数达到140万人,较2009年增加了13%,招生人数为47.2万,录取比例为3:1。
北大、清华、复旦等名牌大学,以及微电子、信息科学、生物医药、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等热门专业,由于报考者众多,录取率更低。
据了解,一些名校热门专业的录取比例甚至为70:1。
而一些二流学校的冷门专业却年年招不满。
因此,入学难度取决于考生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 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自行选择。
这两大国家级别考试的专业考试,是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不同专业的入学难度各不相同,热门专业相对难一些。
例如,2004 年上海复旦、交大、财大三所高校MBA 的录取比例在6:1 左右;2004 年全国法律硕士录取率则不到10% 。
此外,“联考”和“统考”的难度也不一样,由于“统考”考生远多于“联考”考生,考试竞争激烈程度自然也大。
不过,“联考”的考试虽容易,但录取时更看重申请者的工作背景和经验。
五、学习方式不同普通硕士:全日制学习。
学硕和专硕的区别
专硕与学硕的五大区别一、培养方向不同二者的差别主要集中在培养目标上。
学术型研究生接收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的研究生教育,授予学位的类型是学术型硕士学位,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学硕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十三大门类,其一级学科下又划分为多个二级学科,分类较为复杂,具体视专业方向而定。
学硕的培养方向一般是教学、科研人才。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指专业性研究生)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目前已经设置了40种专业硕士。
二、培养模式不同学硕学习时间是3年制,专硕一般是2年制,但具体的还要看各个学校了。
专硕与学硕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
三、课程设置不同在校的主干课程基本上是完全一样,生活、学习与导师培养方式等等都没太大区别。
在校期间有五点区别的是:三助申请的岗位有区别,专硕的比较少;学术型的每个人都有奖学金,而专硕只有部分人有,另一部分要自己出全部学费,但具体情况院校不同也有设置差别;专硕研二要外出实习半年,这是必修的课程,学校往往还会为学生安排实习老师;专硕既可以做学术型的论文,也可以做应用型的,学硕则多做理论选题;四、读博要求不同●学硕可以直博,拿学士学位;●专硕没有直博机会,是需要考博,拿专业学位。
五、考试难度不同一般学硕的考试难度比专硕的难度要大,就拿公共课来说,通常学硕考数一、英一的,专硕一般会考数二英二的,相对来说难度低一点。
最后。
由于学硕设立时间较长,因此总体来说,学硕的认可度更高,对读博深造更有保障。
至于就业,通过最新的统计资料来看,在一些领域拥有双导师制的专硕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要好于学硕的毕业生,因为与学硕的毕业生相比,专硕的毕业生在校期间实习机会以及专业能力会更加侧重专业型的。
研究生专硕和学硕的区别
研究生专硕和学硕的区别二者区别:培育方向不同:专硕是培育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而学硕是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
学习方式不同:专硕是脱产全日制学习,学制2-3年,而学硕是全日制学习,学制一般为3年。
一、研究生专硕和学硕的区别1、培养方式不同。
专硕:是国家为了克服学术型硕士的缺少,新增的一种新硕士,主要培养的是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
学硕:主要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也是学术型学位;2、学习方式不同。
专硕:属于脱产全日制学习,学制为2-3年。
学硕:属于全日制学习。
学制一般为3年。
3、招生条件不同。
专硕:国家09年新增的一月份统考的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没有要求工作经验,招生条件跟之前的学术型硕士一样,应届生也能报考。
学硕:是不必须要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
4、招生考试不同。
专硕:招生考试有两次机会,在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考生可以自行选择,且这两大考试的专业考试,是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GCT在职硕士是参加10月份的联考,全日制专业硕士跟之前全日制学术型硕士考试时间一样,也是每年一月份初试。
学硕: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一次机会,且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是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5、学习费用不同。
专硕:从2010年开始基本跟全日制学术型硕士一样,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是免学费的。
学硕: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
从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所有的研究生必须要自费。
6、入学难度不同。
专硕:相比学硕要简单点。
学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统考)完全是严进宽出的代表。
但入学难度也要取决于考生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不同专业的入学难度各不相同,热门专业相对难一些。
7、文凭颁发可能不同。
专硕:学位和证书是分开发,10月份单独考试颁发学位证书,1月份考试同时颁发学位和学历证书。
学硕:它是同时颁发学位和学历证书的。
8、社会认可度不同。
专硕跟学硕有什么不同
专硕跟学硕有什么不同专硕跟学硕的区别有:1、培养方向不同;2、学制不同;3、调剂机会不同;4、录取比例与历年分数线不同;5、课程设置不同;6、导师制度不同;7、读博要求不同;8、学位证书不同;9、奖学金不同;10、毕业论文不同;11、社会认可度不同1、培养方向不同:学术型研究生是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以培养大学老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为目标定位。
目前有十三大门类毕业后大部分选择读博,专搞学术研究。
专业硕士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心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目前有三十九个类别必毕业后一般选择就业。
2、学制不同:专业硕士一般只要求2年即可毕业,其中不少于半年的实习期,重视操作能力;而学术型基本上以学习理论为主,学制一般为3年。
34、调剂机会不同:学术型硕士的考试科目一般可以涵盖专业型硕士的初试科目或者达到专业型硕士的考试难度,因此调剂一般为学术型硕士向专业型硕士调剂。
专业型硕士的考试科目和考试难度决定了它几乎没有调剂到学术型硕士的可能性。
4、录取比例与历年分数线不同:学术型硕士的分数线会比较高,同时录取比例比较低,对于成绩好,并不过分在乎得失的考生,可以选择学术型硕士。
专业型硕士的分数线较低,同时高校正加大录取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因此考专业型硕士的难度相对较小,对于希望一举考上的考生来说,专业型硕士是不二之选。
5、课程设置不同:学硕重点是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偏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习。
专硕则更多偏重于实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6、导师制度不同:按照教育部指导规划,专业硕士采取双导师制度,即社会导师和校内导师双导师。
7、读博要求不同:专硕不能直博,即不能直接保送读博,但仍可以考博;学硕目前试点院校提供较少比例的直博名额,入学筛选后确定。
8、学位证书不同:专业硕士毕业后和学术性拿到的毕业证书是一模一样的。
但是学位的话,请注意了,不是“专业硕士”这四个字眼!而是分类的,专业硕士是个统称。
专硕与本硕的区别
1. 学硕专硕之分的由来1.1 就业形势决定硕士必须扩招由于本科扩招严重,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每年产生数以万计的毫无实践经历和工作技能的待业毕业生。
对政府而言,待业人数的逐年增大,社会不安定系数逐年递增,怎样把莘莘学子入岗就业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对企业而言,找到优秀人才也相当不易,而中国人有高学历情节,高学历是人才的重要指标。
所以,硕士在就业大军中优势明显。
于是政府明白了,解决就业问题最直接的方法是把学生送入学校攻读硕士,既减少待业青年,又能培养企业认可的人才,何乐而不为呢?所以,硕士扩招势不可挡。
1.2 科研形势决定硕士必须缩招何谓硕士?硕士是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一定科研创新能力之人,甘于放弃功利而坐冷板凳苦心钻研之人。
但是,随着硕士的扩招,研究生成为就业的跳板,功利主义四处开花,风气败坏,没有人愿意攀登科学高峰了。
同时,导师也不把研究生看成高等人才、中国科学的未来,而是敛财工具。
这导致硕士质量严重下降,逐渐连硕士就业也成困难。
为继先人之绝技,维持科学和就业的可持续发展,硕士缩招势在必行。
1.3 政府解决方案——学硕专硕之分就业形势决定硕士必须扩招,科研形势决定硕士必须缩招,貌似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政府作为老练的和稀泥者,果断使出杀手锏——分硕士为学硕和专硕!政府希望,从一开始,考研者就主动举手示意,究竟是为就业考研还是为科研考研。
前者是为专硕,后者是为学硕。
传统的硕士都是按照培养科学家的方案来培养学生。
事实上,社会不需要这么多科学家,大批量培养科学家也是天方夜谭。
按照原有方案培养学生无疑是耗费科研经费,浪费学生青春。
所以学硕专硕之分是政府一箭双雕的高招。
而且学硕比例必然越来越低,专硕比例必然越来越高。
2.专硕之地位专业硕士早已有之。
专业硕士是以培养应用型和工程研究型人才为目的。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
之前规定的是应届毕业生不能考,只有工作两年之后的人才可以考。
专硕与学硕的区别 哪个含金量高
专硕与学硕的区别哪个含金量高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专硕和学硕有什幺区别,哪个含金量比较高,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专硕和学硕有什幺不同1.初试专硕考英语二,学硕考英语一。
英语一难度要大于英语二。
其次专硕的校线要比学硕低10到20分,具体因学校而异,其他要考科目基本相同。
2.复试当你初试成绩达到学校复试线后就能进入复试,(学硕要过学硕线,专硕要过专硕线,学校会公布复试名单。
)学硕和专硕复试一块进行,成绩按初试加复试总成绩排名,并按招生人数依次录取。
学硕成绩不够学硕线时可录到专硕,前提是过专硕最低要求分数线,如果不够,意味被刷。
专硕也必须过专硕最低分数线,否则同样被刷。
但如果专硕能达到学硕分数线,依然录取为专硕,不能调到学硕。
3.学费学硕和专硕一样,8000元/年,住宿费500/年。
(因学校而异)
4.奖学金方面奖学金助学金都一样。
12000元/年/生(30%)、5000元/年/生(40%)、2000元/年/生(30%),国家补助每月600元。
但申请名额,专硕要少一点,具体情况因学校而异。
5. 毕业要求专硕没有毕业论文要求,比学硕更好毕业。
专硕和学硕的毕业证书是一模一样的,但学位证书有所不同。
专硕是“XX硕士”,学硕是“工学硕士”等等。
专硕和学硕哪个含金量比较高一、学硕偏研究,专硕重就业。
学硕和专硕区别在哪里
学硕和专硕区别在哪里学硕和专硕区别在哪里一、学制不一样学硕一般 2.5-3 年、专硕一般 2 年,也有的 3 年。
专业硕士基本上都是两年,第一年会非常忙,因为基本上第一年要把所有该修的学分全部修完,学业会比较繁重。
第二年开始实习、找工作、写论文毕业。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它学制短,实践快,效率高。
而学术硕士基本上都是三年。
少部分的学硕是两年半。
学硕学制长一些,学的东西也会多一些,专业的含金量会更扎实,理论功底相对深厚。
二、培养方向不一样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培养人才的方向不同。
简单点说,学术硕士培养的是科研型人才,而专业硕士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
一般来说选择专硕就是冲着实践选择就业去的。
如果考了专硕,理论功底稍次于学硕,如果将来再去考博会相对难一点。
所以如果将来想要考博的同学最好就要考学硕,因为专硕多是冲着实践去的,复合一些,目的就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快的找一个好工作。
而学术硕士更侧重于理论研究,有许多都是硕博连读。
专硕和学硕的含金量是不是一样的学硕偏研究,专硕重就业学术型硕士培养的是能够独立从事知识技术整理、传递、研究、创新的研究型人才,以知识技术本身为研究对象;而专业硕士是对某种知识技术体系的应用,专硕更接近社会需求。
专业硕士的就业前景以后比学术型硕士要更为宽广,因为企事业单位非常需要有专业技能的人才。
学术型硕士以后的就业方向更多是进科研院所,而科研院所招聘人才的门槛也在逐年提高,学历越高越有竞争力,所以势必导致大部分学术型硕士不得不继续选择读博或出国留学。
专硕地位被肯定近日,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院会计学院发出《关于20XX年会计学院会计学专业实行“本科推免-硕博连读”培养计划的通知》,我们发现其中提到“学术型会计学专业按《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本科推免—硕博连读培养计划实施细则》相关要求进行招生,暨通过接收本校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含科研保)和接收外校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方式招生,计划招生共10名,以后不再招收全国统考考生。
专硕和学硕有什么区别?看看网友是怎么弄说的吧!
专硕和学硕有什么区别?看看网友是怎么弄说的吧!很多人都想知道专硕和学硕有什么区别?下面小编就带你一起来了解一下网友是怎么说的吧!网友一:在就业方面,也不是说专业型硕士面向于工程方面的培养,就一定比学术型硕士找工作占优势。
在用人单位看来,二者之间也没有很大区别,专业型和学术型也并不能说明很多问题,所以在招聘的时候也不会重点来问。
只是会看他们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生期间的主要表现,说到底还是跟个人努力有关。
专业型硕士,假如想继续走科研道路,需要考博,参加博士生考试,没有硕博连读的机会。
而学术型硕士可以在研一或研二的时候选择硕博连读,当然也需要满足一些硬性条件,竞争之后择优录取,不然的话也可以通过博士生考试来继续深造。
网友二:无论是专业型硕士还是学术型硕士,都是国家认可的全日制硕士。
培养过程不同专业专硕和学硕有所差别,但是有的专业根本就是一样。
我是北航机械专业的,北航机械的学硕和专硕唯一的不同就是学分不一样,学硕30学分,专硕28学分。
专硕到研二的时候提交一个专业实习报告,学硕就提交一个文献检索报告,都是应付事儿。
因此,企业在校招的时候,根本不问这个,什么专硕学硕,都是一样的。
网友三:1,培养目标,学术硕士,侧重培养有志于学术研究,探究学术真谛的人才。
专业硕士,侧重培养有志于科研实践,追求发明创造的人才。
2,学制上,以往专业硕士培养学制是2年,学术硕士培养学制是2.5年。
现在二者学制通常都为2.5年。
期间专硕要有至少半年的实习期。
3,毕业要求上,学术硕士毕业论文要求高于专业硕士论文。
学术硕士论文是学术探讨,理论性较强。
专业硕士论文是毕业设计,实践性较强。
网友四:一般来说读博可能更喜欢要学硕,偏研究性单位可能更倾向于学硕。
但是专硕和学硕直接去企业工作目前来说没有太大区别,没有歧视专硕(最起码计算机专业是这样)。
校招的时候(基本,至少我从来没)没见到企业有标注专硕和学硕问题,所以不用担心。
校招主要看你的能力是否能达到公司要求,你的专业是否扎实。
2020年考研报考常识: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八大区别
2020年考研报考常识: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八大区别1、培养方向不同学术型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专业型硕士是国家为了克服学术型硕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种新硕士,培养的是现在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
2、招生条件不同学术型硕士则不需要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
国家09年新增的一月份统考的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并不要求工作经验,招生条件跟原来的学术型硕士一样,应届生能够报考。
3、招生考试不同学术型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而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能够自行选择,而这两大别的考试的专业考试,也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GCT在职硕士是参加10月份的联考,全日制专业硕士跟原来全日制学术型硕士考试时间一样,都是每年一月份初试。
4、入学难度不同学术型硕士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统考)完全是严进宽出的代表。
据了解,一些名校热门专业的录取比例甚至为70:1。
而一些二流学校的冷门专业却年年招不满。
所以,入学难度取决于考生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自行选择。
这两大别考试的专业考试,是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不同专业的入学难度各不相同,热门专业相对难一些。
此外,“联考”和“统考”的难度也不一样,因为“统考”考生远多于“联考”考生,考试竞争激烈水准自然也大。
不过,“联考”的考试虽容易,但录取时更看重申请者的工作背景和经验。
5、学习方式不同学术型硕士:全日制学习。
一般为3年。
专业硕士:脱产全日制学习,学制2-3年。
6、学习费用不同学术型硕士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
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
对于自筹经费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的压力。
专硕与普硕的区别
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培养方向不同专业硕士培养应用型和工程研究型人才;学术型硕士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
招生条件不同专业硕士要求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而普通硕士则不需要。
绝大多数GCT 专业硕士还要求在职人员报考需经所在单位或相应管理部门的同意,有的甚至要求所在单位推荐等。
而国家09年开始新增的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与GCT专业硕士不是同一个概念,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招生的条件与以往的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相同,没有要求工作经验,应届生可以报考。
招生考试不同对学生来说,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而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以自行选择,而这两大国家级别的考试的专业考试,也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不过全日制专业硕士不同于在职硕士,两者虽然名字差不多但是实际上明显不同,gct相对简单,而参加统考的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是将取代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的种类。
文凭颁发不同09年以前,凡是参加每年10月份GCT考试获得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在职修业后可获得国家承认的学位证,但是没有学历证,出来学历依然是本科,也就是“单证”。
2010年起,很多学校开的在职专业硕士可以获得学历证和学位证“双证”。
电子科技大学甚至可以免GCT考试,面向社会自主命题入学考试,招收在职硕士研究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人工作的压力增大,本科学历教育已不能满足广大求知人士的需求,目前各种研究生课程班申请学位难度太大,直接考研吧更是难让加难。
所以教育制度、文凭颁发制度也在与时俱进。
凡是参加每年1月份全国统考获得攻读硕士学位资格,毕业后可获得国家承认的学位证和学历证,出来学历是研究生,也就是“双证”。
MBA有单证MBA,也有双证MBA。
强势项目这些专业硕士学位教育项目推出时间较早,已形成很高的知名度,并具有一定的市场,是专业硕士教育领域的“大牛股”。
特别是MBA、EMBA等,由于具有“管理精英摇篮”的美誉,而人气旺盛。
研究生学硕和专硕区别
研究生学硕和专硕区别
研究生学位分为学术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
学术硕士是指以科学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硕士则是指以专业技能和职业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硕士研究生。
其具体区别如下。
1. 课程设置:
学术硕士强调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学习一定的专业课程,并且要从事独立的科学研究项目。
而专业学位硕士则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主要学习与专业相关的实用课程,例如项目管理、市场营销等。
2. 毕业要求:
学术硕士一般需要完成一定的学分,并提交一篇符合学术规范的毕业论文。
而专业学位硕士一般需要完成一定的学分,并通过专业技能考核或实习等实践环节。
3. 就业方向:
学术硕士通常更适合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以及技术开发等需要较高学术水平的职业。
而专业学位硕士更适合从事行业需求较高的职业,例如金融、法律、教育管理等。
4. 竞争形势:
学术硕士的招生比较严格,需要经过考试和选拔,竞争相对较大。
而专业学位硕士招生相对宽松,考查重点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经验和职业背景。
5. 学位层次:
学术硕士是研究生层次的学位,可以作为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的桥梁。
而专业学位硕士则是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阶段,不一定需要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总体来说,研究生学术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的区别在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毕业要求、就业方向、竞争形势以及学位层次等方面。
选择研究生学位的类型需要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以及学习能力等综合因素来考虑。
一级学科硕士点与专业学位硕士点的区别
一级学科硕士点与专业学位硕士点的区别
一级学科硕士点是指在学科分类体系中排在最前面的学科名称,如文学、工学、法学等。
而专业学位硕士点是指在某个学科下开设的专业学位项目,如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LLM)、教育硕士(MEd)等。
具体区别如下:
1. 学科内容不同:一级学科硕士点注重学科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学术理论体系的建设,而专业学位硕士点注重培养学生在某个学科领域内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2. 学位取得方式不同: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学位授予是通过学术性论文答辩取得,而专业学位硕士点的学位取得则是通过课程学习、教学实践、实习等方式取得。
3. 学科定位不同:一级学科硕士点是整个学科分类体系的核心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而专业学位硕士点则是针对特定的职业领域或行业需求而设立的,目的是培养具备实际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4. 学习目标与要求不同:一级学科硕士点侧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学术思维,注重培养学术研究人才;而专业学位硕士点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专业硕士:参加1月份统考的MBA能拿双证,而工程硕士目前只能拿学位证,因此对专业硕士的市场认可程度略有差异。当然,随着近几年专业硕士种类不断增多,报考人数连年上升,因此人气带动了市场效应,其认可度和求职地位也逐渐上升,很多企业不再苛求学历证书,而是更关注专业学位证书本身的含金量。
学硕也好,专硕也罢,只是学历的一种形式。人的前途终究不是靠学历来决定的,还要靠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上混!
一般考研都是从大三开始准备的,因为大四第一学期末就考了。所以基本上都是一年准备时间。也有人临时决定什么的。三个月准备照样也考上的。
呵呵,希望回答能帮到你
而学硕呢?当然保持原来的教学风格,培养着理论和实践有点脱节但认可度较高的所谓学术型人才。值得庆幸的是,由于专硕的存在,学硕的比例会越来越小。或许不久的将来,学硕又会变成精英教育,学硕会越来越成为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
究竟报考学硕还是专硕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观点是,如果你的考研目标是搞科研、考博士,那么学硕几乎是你的唯一出路,你要义无反顾的报考学硕;如果你的目标是就业,同时对自己的实力较有把握,安全起见最好报考学硕,实在不行也能调成专硕,万一将来想混个博士学位,直博是条捷径,既省时又省力;如果你就是想混个文凭就业,同时对自己的实力没有把握,直接报专硕,专硕也是双证,完全满足企业对学历的虚荣心,不要怕有歧视,即使有也是短暂的。
1. 学硕专硕之分的由来
1.1 就业形势决定硕士必须扩招
由于本科扩招严重,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每年产生数以万计的毫无实践经历和工作技能的待业毕业生。
对政府而言,待业人数的逐年增大,社会不安定系数逐年递增,怎样把莘莘学子入岗就业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对企业而言,找到优秀人才也相当不易,而中国人有高学历情节,高学历是人才的重要指标。所以,硕士在就业大军中优势明显。
大体来看,“统考”生拿“双证”,“联考”生拿“单证”。
认可度不同
▽ 普通硕士:由于是全日制正规大学硕士毕业,拥有学历、学位双证,因此社会对这样的毕业生的认可度非常高。但企业在招聘时也会考虑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弱点:光有理论,经验不足。特别对于硕士专业与本科专业方向完全不同,又从无相关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企业会有所顾忌。建议这类毕业生通过实习、兼职或式不同
▽ 普通硕士: 全日制学习。一般为3年。
△ 专业硕士: 半脱产,学制2-3年。
学习费用不同
▽ 普通硕士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对于自筹经费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的压力。
△ 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自行选择。这两大国家级别考试的专业考试,是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不同专业的入学难度各不相同,热门专业相对难一些。例如,2004年上海复旦、交大、财大三所高校MBA的录取比例在6:1左右;2004年全国法律硕士录取率则不到10%。此外,“联考”和“统考”的难度也不一样,由于“统考”考生远多于“联考”考生,考试竞争激烈程度自然也大。不过,“联考”的考试虽容易,但录取时更看重申请者的工作背景和经验。
招生考试不同
▽ 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而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 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以自行选择,而这两大国家级别的考试的专业考试,也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入学难度不同
▽ 普通硕士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统考)完全是严进宽出的代表。据统计,2005年研究生考试考生人数为117万,招生人数只有32万,录取比例为3.7:1。北大、清华、复旦等名牌大学,以及微电子、信息科学、生物医药、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等热门专业,由于报考者众多,录取率更低。据了解,一些名校热门专业的录取比例甚至为70:1。而一些二流学校的冷门专业却年年招不满。因此,入学难度取决于考生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培养方向不同
▽ 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
△ 专业硕士是具有职业背景的硕士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
招生条件不同
▽ 普通硕士则不需要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
△ 专业硕士要求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绝大多数专业硕士还要求在职人员报考需经所在单位或相应管理部门的同意,有的甚至要求所在单位推荐等。
2.专硕之地位
专业硕士早已有之。专业硕士是以培养应用型和工程研究型人才为目的。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之前规定的是应届毕业生不能考,只有工作两年之后的人才可以考。这是由于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专业基础较扎实,知道自己哪些知识薄弱,哪些知识工作中常用,无论学习规划还是学习目标都更有针对性。导师对专硕的培养自由性较强,只需在关键时候给予必要指导即可。不过09年的时候应届毕业生可以从学术硕士调剂到专业硕士。
于是政府明白了,解决就业问题最直接的方法是把学生送入学校攻读硕士,既减少待业青年,又能培养企业认可的人才,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硕士扩招势不可挡。
1.2 科研形势决定硕士必须缩招
何谓硕士?硕士是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一定科研创新能力之人,甘于放弃功利而坐冷板凳苦心钻研之人。
△ 专业硕士学费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差别较大。例如,MBA的学费要十几甚至几十万元,而工程硕士的学费一般为3-4万元。专业硕士学位一般不能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文凭颁发不同
▽ 普通硕士同时颁发学位和学历证书。
△ 大多数专业硕士只授予学位证书,没有学历证书。但也有例外,例如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建筑学硕士等,就同时颁发学位和学历证书。
但是,随着硕士的扩招,研究生成为就业的跳板,功利主义四处开花,风气败坏,没有人愿意攀登科学高峰了。同时,导师也不把研究生看成高等人才、中国科学的未来,而是敛财工具。这导致硕士质量严重下降,逐渐连硕士就业也成困难。
为继先人之绝技,维持科学和就业的可持续发展,硕士缩招势在必行。
1.3 政府解决方案——学硕专硕之分
应届生可以直升专硕是形势所迫的产物,名为硕士,却已经失去硕士培养的初衷。这些专硕应届生既不像学硕那样接受循序渐进的科研能力和思维的培养,也不能像有工作经验者那样自主性针对性较强的汲取知识。导师究竟怎么培养他们呢?既要区分于学硕,又要区分于之前的专硕,不伦不类。何况导师真的有时间仔细推敲培养方案吗,更可能是放养式的给几个项目做做,最后写篇论文毕业罢了。
专硕目前处于非常尴尬的局面。
3.学硕专硕之前途
学硕专硕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两者是平行的,前者向着学术,后者向着应用,前者是小部分人,后者是大部分人。
但是改革后的专硕毕竟是新生事物,就总体而言,在一段时间内其认可度要低于学硕。这段时间是多久呢?我想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年二十年。时间长短完全在于培养方案。如果方案得体,即确实能培养出极具应用能力的人才,很快专硕的认可度就会超过学硕。专硕有一个王牌优势——进公司实习。很多企业会留下表现优秀的实习生,毕竟企业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可是从目前浮躁的气氛来看,应用型人才更像是一种口号,笔者很难搜索到关于专硕的系统的培养方案。两年时间再除去写论文和上课,究竟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个问题。还有一种说法,两者的教学一样,差别仅在于毕业论文和直博。专硕毕业论文对理论要求低一些,容易过;专硕不能直博。不过从政府的态度看,政府绝对不会偏向学硕,反倒是会偏向专硕。近几年学硕的培养的确差强人意,而解决就业问题是当务之急。所以政策上绝对会大张旗鼓的宣传专硕,并且专硕的待遇也不会比学硕差。只要有政府支持,从长远看,专硕总有一天会超过学硕。
就业形势决定硕士必须扩招,科研形势决定硕士必须缩招,貌似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政府作为老练的和稀泥者,果断使出杀手锏——分硕士为学硕和专硕!政府希望,从一开始,考研者就主动举手示意,究竟是为就业考研还是为科研考研。前者是为专硕,后者是为学硕。
传统的硕士都是按照培养科学家的方案来培养学生。事实上,社会不需要这么多科学家,大批量培养科学家也是天方夜谭。按照原有方案培养学生无疑是耗费科研经费,浪费学生青春。所以学硕专硕之分是政府一箭双雕的高招。而且学硕比例必然越来越低,专硕比例必然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