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艺术的美学内涵

合集下载

关于建筑的美

关于建筑的美

建筑美是艺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它主要涉及建筑艺术的审美属性。

这种美主要体现在建筑的形式美、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和社会物质文化风貌,以及温婉秀美的园林建筑等方面。

建筑的形式美。

这主要涉及到建筑的线条、色彩、质感和空间等视觉感受的元素。

比如,中国古代的建筑常常采用对称的结构,展现出一种稳重的美;而西方的哥特式建筑,则通过高耸的塔尖和精细的雕刻展现出一种向上的美。

建筑体现的时代精神和社会物质文化风貌。

不同的建筑往往反映出了它所在时代的文化和精神风貌。

例如,古埃及的金字塔显示了古埃及人对法老的崇敬和王权的至高无上;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则反映了当时基督教的虔诚和信仰。

温婉秀美的园林建筑。

这类建筑不仅注重建筑的造型美,还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例如,苏州的留园,其美景令人赞叹不已,楼阁亭台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

总的来说,建筑的美不仅在于其外在的形式,更在于其所承载的文化和时代的精神内涵。

不同的文化、时代和地域,都会对建筑的美产生影响,使其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面貌。

浅析建筑美学对建筑设计的意义和影响

浅析建筑美学对建筑设计的意义和影响

现代物业Modern Property Management– 83 –一、建筑美学理念的内涵意义整个人类的建筑史无疑是演绎着整个人类的文化史和美学史,也可以说,古今中外的建筑无一不是凝结着文化中的美学精髓。

从建筑的角度,我们不妨这样推理:建筑是文化的显现,建筑文化又必然会具象出时代的美学,而美学的内在是哲学。

哲学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总结,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深层次理性思考,并在实践中不断演进。

而哲学也影响着实践的发展。

这种影响渗透在人类实践的各个方面,建筑当然也不能例外。

二、美学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与表现形式在建筑设计创作过程中,只有实现与美学的完美结合,才能设计出恢弘的建筑。

建筑设计和美学是不可分割的,建筑设计不但能推动美学的发展,还可以进一步推动建筑设计的进步。

因此,建筑美学往往通过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变化与统一:变化反映了各种事物的多样性,统一则反映了各种事物的共性和整体关系。

变化与统一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身的特征,即对立统一规律。

在建筑作品中,要达到丰富作品艺术形象的效果,可以使用丰富的素材、色彩和多样化的表现手法。

但这些变化又需要达到高度统一,在视觉形象的中心基础上,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态。

(二)对比与和谐:对比是使一些可比性的元素更明显、更强,而和谐则是使各个部分或因素之间相互协调。

和谐是在差异中趋于一致。

对比与和谐是相对的,是对立统一的艺术手段,不是简单数值上的差异,而是基于人的视觉感知。

(三)比例和尺度:恰当的比例具有和谐的美感,美的比例是平面构图中所有视觉单位的大小及各单位间编排组合的重要因素。

建筑表现是把不同的素材和建筑编排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不同的建筑效果图,各种材料的比例面积和体积大小、数量的比例,必须符合尺度,给人以美的感觉。

(四)对称与均衡:对称的形式是相同的,如果线性空间的图像被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那么它们之间的质量,距离都相等。

均衡是同量不同形的形式,指在特定空间范围内,形式与要素间保持视觉上的平衡关系。

建筑艺术中的结构美

建筑艺术中的结构美

建筑艺术中的结构美一、建筑美学的本质与特征建筑美学是一门研究建筑领域中美和审美问题的学科,它是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

建筑美学的本质在于探索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建筑美的创造,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和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

形式美学:建筑的形式是其美学特征的重要体现,包括建筑的外观、比例、尺度、色彩等。

形式美学研究建筑的形式语言和构成元素,以及如何通过形式来表达美。

空间美学:建筑的空间组织和利用也是其美学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空间美学研究建筑内部和外部空间的组织方式,以及如何通过空间来营造美的氛围。

文化美学:建筑是文化、社会和历史的象征,因此建筑美学也与文化密切相关。

文化美学研究建筑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内涵,以及如何通过建筑来表达和传承文化。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建筑美学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建筑应该根植于自然环境,并与其相互协调,形成一种整体的美感。

审美价值和功能:建筑美学不仅关注建筑的审美价值,也关注其功能性。

建筑应该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也能够带来美的享受。

审美效应:建筑美学研究建筑对人们心理和情感的影响,即建筑的审美效应。

通过研究人们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反应,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创造建筑的美。

建筑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从形式、空间、文化、自然、功能和心理等多个角度来研究建筑的美和审美问题。

通过深入理解建筑美学的本质和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建筑创作和欣赏。

二、结构美在建筑艺术中的意义结构美是指建筑通过其构件的排列、组合和连接方式所展现出的审美特征。

它不仅包括建筑的力学性能,还涵盖了材料、形态、比例和空间等方面的美学价值。

结构美在建筑艺术中的意义体现在它能够将功能性与审美性完美结合,创造出既实用又美观的建筑作品。

建筑的首要任务是满足人们的实际使用需求,而结构美恰恰能够提升建筑的功能性。

合理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够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能够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

例如,通过优化柱网布局和梁板结构,可以创造出更加开阔和灵活的室内空间,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浅谈建筑之美

浅谈建筑之美

浅谈建筑之美班级学号姓名成绩2012 年 5 月浅谈建筑之美摘要:本文通过对建筑美的涵义的界定,阐述了对建筑美的产生与发展,及建筑美的特征和原则等几个方面的一些感受与认识,提出并总结了当代建筑审美认知趋势和当代建筑的审美准则。

关键词:建筑美建筑美学评价因素审美准则建筑是伴随着人类成长的一部史书。

自有人类开始,人类就不断地创造着建筑物与建筑艺术。

从原始岩洞、树木巢居到罗马建筑的宏大壮阔,再到哥特建筑的奇异灵动,乃至现代建筑的理性表达,建筑美始终在不断的建筑追求中被表达着。

建筑是人类按照实用要求,在对自然界加工改造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实体。

同时又是在这个加工改造过程中运用了美学规律,注入了审美理想。

1 建筑美学的内涵建筑美是城市美丽的音符。

建筑和谐,人才能诗意栖居。

建筑美学,这一学科遵循学科发展,顺应时代要求应运而生,方兴未艾。

其任务不仅在认识和解释客观的建筑艺术现象,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于进一步更好地指导“建筑学”的发展和提高。

我们知道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协调观点。

建筑美学中要求用这个观点去理解造型艺术上的规律和法则,也要用这个观点去处理建筑的科技性和艺术性的关系,研究建筑艺术的特点,并最终落脚于和谐之美。

国语 《楚语》曰: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这个定义道出了美的本质特征“和谐”。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的说法,形象地说出了建筑的形式美是有法则可循的,其最高层次的法则就是和谐美。

从构图角度讲,和谐美包含了曲线美和对称美,是建筑形式美的综合体现和最佳体现。

而建筑除形式美之外,还有一种更为重要的美,那就是内涵的“生机美”。

如果说形式美是建筑美的肉体,那么生机美则是建筑美的灵魂。

和谐创造美,建筑的和谐不仅使建筑本身的美得以展现,更令由众多建筑组成的城市美不胜收,令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美好之中。

2 建筑美的产生与发展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有关建筑的观念和美学知识随着人类对主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化,其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地拓展和变化。

论建筑艺术的美学内涵

论建筑艺术的美学内涵

2008年5月中州学刊May,2008第3期(总第165期)Academ ic Journal of Zhongzhou No.3【文艺研究】论建筑艺术的美学内涵刘华龙(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社科部,天津300384)摘 要:整个人类的建筑史无疑也演绎着整个人类的文化史和美学史,古今中外的建筑所凝结着的无一不是文化中的美学积淀。

不同的建筑风格体现了特定的生产力水平及特定的社会风貌,体现了一定的审美观念与哲学思维。

审美观念与哲学思想的改变也会使建筑理念及建筑风格发生相应的变化。

中国传统民居所表现出的生态观念与中国传统哲学密不可分。

在当今的城市建设中,必须将哲学思想及其可持续发展原则引入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去,在顺应自然调试自我的基础上,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

关键词:建筑;哲学意象;美学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3—0230—03 整个人类的建筑史无疑也演绎着整个人类的文化史和美学史,也可以说,古今中外的建筑所凝结着的无一不是文化中的美学积淀。

从建筑的角度,我们不妨这样推理:建筑显现的是文化,建筑中的文化又必然会具象出时代的美学,而美学的机制是哲学。

哲学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深层次理性思考,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得以演进,同时也影响着实践的发展。

这种影响渗透在人类实践的各个方面,建筑当然也不能例外。

一、从建筑风格看建筑与哲学 “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这一结论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如果我们从历时性的角度去观察,就会发现所谓希腊建筑、罗马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哥特建筑、巴洛克建筑及现当代建筑等,显然已把人类的发展史十分物质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当然,我们从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物质化和概念化的东西,最主要的应是特定的建筑风格,也可以说我们是从建筑的风格美中把握了历史。

这正如黑格尔所言,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众所周知,当建筑被加进美学及其审美元素时,就已具有了社会意识形式的色彩,谈到社会意识,当然也就来源于社会的物质存在,而社会物质存在在建筑中的外化就是其特定的风格,风格所包含着的无疑是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以及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当然,文化及其美学意义和哲学的机制也就蕴涵其中了。

关于建筑美学设计的探讨

关于建筑美学设计的探讨

关于建筑美学设计的探讨摘要:本文介绍了环境美学与建筑环境美学的概念,从建筑设计的美学特征、美学语言、美学呈现三大理论视角,对建筑美学设计这一重要课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述。

关键词:建筑;美学设计;探讨中图分类号:[tu-0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 环境美学与建筑环境美学的概念建筑,指建筑物与构筑物的通称,即人类用物质材料修建或构筑的居住和活动的场所。

建筑一词,拉丁文为“architecture”,意为“巨大的工艺”,这说明建筑与艺术密不可分。

建筑设计属于现代设计范畴。

现代设计包括产品设计、视觉设计、环境设计三大类别,建筑设计位列环境设计中的重要位置。

“环境设计包括有室内设计、庭园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和国土设计等,它是以整个社会和人类为基础以对空间进行规划为中心的创造性活动。

”1.1 环境美学的概念人们一般把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现代工业文明基础上所展开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密切交织形成的人类生存环境。

美的标准应该是人类自身生存的适宜度,所以环境美学首先应该从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如森林、河流、海洋等以及对生态平衡的保护与居住地的绿化安宁等多种手法的美化过程进行研究,构成环境美学的框架。

1.2 建筑环境美学的特征建筑环境美学就其特征来看,第一便是严格遵循建筑科学和环境美学的规律性,力求在一定的经济、建筑科学技术条件下,尽可能处理好实用空间与视觉空间、周围环境的关系,使建筑实体分割出来的实用空间组合是在空间上和谐连续变化的序列;其次便是建筑环境美学必须沿袭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建筑风格和传统,在现代建筑群的塑造上体现出时代性、民族性、地方性。

当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还要注重新、旧建筑群的整体协调,使整个城市的建筑,既保持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又各具特色并展现新时代建筑风格的雄浑气魄。

2 建筑设计的美学特征要提升建筑设计的美学水准,首先要掌握建筑设计的美学特征,而建筑设计的美学特征,又以建筑艺术本身的美学特征为依托与载体。

建筑美学的主要内容

建筑美学的主要内容

建筑美学的主要内容建筑美学是指在建筑设计、建筑艺术和建筑审美方面的理论和实践。

它不仅涉及到建筑的外观和形式,更关乎建筑的功能、结构、材料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建筑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的形式美、结构美、功能美、材料美和环境美。

首先,建筑的形式美是指建筑外观的美感和造型的美学特征。

一个建筑的形式美不仅仅是指外立面的装饰和造型,更包括建筑的比例、对称、线条和空间的组织。

形式美是建筑艺术的外在表现,它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建筑的第一印象和情感体验。

其次,建筑的结构美是指建筑结构的合理性、稳定性和美学效果。

一个优秀的建筑结构不仅要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更要体现出结构的简洁、精致和美感。

结构美是建筑艺术的内在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的稳固性和持久性。

再次,建筑的功能美是指建筑的功能布局、空间利用和使用效果的美学价值。

一个功能美的建筑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休闲需求,更要体现出空间的通透、明亮和舒适。

功能美是建筑艺术的实用性体现,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的使用价值和人们的生活品质。

此外,建筑的材料美是指建筑材料的质感、色彩和表面处理的美学特征。

优质的建筑材料不仅要具有耐久性和环保性,更要体现出材料的自然美和艺术美。

材料美是建筑艺术的细节表现,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的质感和视觉效果。

最后,建筑的环境美是指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和美学价值。

一个具有环境美的建筑不仅要与周围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相协调,更要体现出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和共生。

环境美是建筑艺术的社会责任体现,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建筑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形式美、结构美、功能美、材料美和环境美。

这些内容相互交融、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建筑艺术的内涵和外延。

在建筑实践中,我们应当注重对建筑美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提升建筑的美学品质,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建筑环境。

建筑美学详细版

建筑美学详细版

艺术史和美学史上的6种解释:美学标准作品必须体现艺术家精湛的技艺作品必须给人愉悦的感受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作品必须传达重要的道德教训,或帮助我们过更美好的人生作品的形式特征必须具有和谐和美感作品必须展示艺术家对现实的洞察什么成就了伟大的艺术?作品必须体现艺术家精湛的技艺艺术家的技艺一直不是哲学史和美学史关心的重点,通常也不构成任何哲学家之艺术观的核心。

欣赏艺术作品与艺术家本人全无关系,这等于说人们不需要考虑艺术家的艺术技巧。

罗杰·斯克鲁顿“一个人若觉得风雨侵蚀而成的塑像与手工雕刻的作品之间毫无区别,他就没有阐释作品甚至理解作品的能力。

”作品必须给人愉悦的感受艺术给人带来的愉悦,被视为艺术价值的关键,但强调“适度”。

康德清楚的区分,他认为,真正的审美愉悦是非功利的。

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艺术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

艺术作品反映了艺术家的情感,并把这种情感传递给欣赏者。

托尔斯塔认为,艺术作品旨在诱发观众、读者或听众的情感。

作品必须传达重要的道德教训,或帮助我们过更美好的人生托尔斯泰认为,无论我们沉浸在一件艺术作品当中还是以其他方式来欣赏它,完全是个主观问题。

任何试图对审美趣味标准作出客观规定的尝试注定都会失败。

然而,有一个方法可以让我们客观地评价艺术作品,那就是它的道德内容。

席勒认为,通过艺术,我们得以向世界敞开;一个创造性的戏剧给我们的启示,甚至都能使我们了悟世界的意义。

艺术使我们的身心得以修养,帮我们走向自我提升之路。

作品的形式特征必须具有和谐和美感有些哲学家认为,艺术作品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它描绘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

而是体现在它以何种形式组合而成。

作品必须展示艺术家对现实的洞察通过揭示现实世界的一些重要的一般特征,艺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

荀子,音乐反映了天道的和谐,通过养成正确的音乐欣赏方式,我们就能深刻理解终极真是。

叔本华,艺术反映了真实世界的基本特征——意志,它是宇宙一切活动背后的动力。

建筑知识:建筑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建筑知识:建筑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建筑知识:建筑文化的概念与内涵建筑文化是指建筑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建筑的历史、地域、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对建筑文化的形成和影响。

它不仅是建筑艺术的一部分,也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文化包括三个方面:建筑的美学价值、功能价值和历史价值。

作为建筑的一种文化表达,它不仅是人类文明进程和国家历史进程的记录和反映,也代表着不同信仰、思想、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文化意蕴和精神内涵。

因此,建筑文化是多元的,富有变化的。

建筑的美学价值是指建筑在美学上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它包括建筑的格调、风格、形态、色彩、材料等美学元素,以及它们通过艺术手段的组合和表现所呈现出来的文化符号和意境。

例如,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木构架和窗棂,具有优美的线条和比例,表现了中国人关于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

西式建筑中的弧形拱门和尖塔则表达了西方人对尊贵、高贵、雄伟的审美追求。

这些美学元素融合于建筑之中,可以塑造出不同的风格和文化特征。

建筑的功能价值是指建筑在社会、经济和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

建筑的功能和使用目的受到社会、文化、生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反映了人类一定时期的文化观念和需求。

例如,清代北京的宫殿、庙宇和民居,不仅体现了当时的建筑技艺和艺术审美,也反映了封建文明的等级制度和宗教信仰。

现代建筑的功能则更加多样化,除了居住、工作、休闲等功能外,还包括了环保、节能等功能。

因此,建筑的功能不仅是实用性的,也是文化性的,与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密不可分。

建筑的历史价值是指建筑在时间、地域和社会背景中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和记忆价值。

这种价值是建筑的综合价值,也是社会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的历史价值包括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价值、历史文化事件和人物的纪念价值以及反映历史时期、地域特征和风俗习惯的历史风貌价值。

例如,中国的故宫,不仅是一座宫殿建筑,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并且具有世界性的文化价值。

大清皇陵建筑群,则是中国封建帝国建筑瑰宝的代表,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高水平。

徽派建筑的风格特点和美学意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徽派建筑的风格特点和美学意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徽派建筑的风格特点和美学意义『徽派建筑』,中国古建筑的一颗璀璨明珠,其风格独特、韵味悠长,凝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湛的工艺美学。

1. 『粉墙黛瓦』:徽派建筑最鲜明的特点之一,以洁白如玉的粉墙与深沉稳重的黛瓦为主色调,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寓意着“白壁无瑕”的儒家伦理观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文化追求。

2. 『马头翘角』:徽派建筑屋顶的独特设计——马头墙,高耸翘起,形态优美。

它不仅具有防火、防风、防盗的功能性作用,更富含警示后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象征意义。

3. 『三雕艺术』:木雕、石雕、砖雕并称徽派建筑三绝,细腻繁复、栩栩如生,尽显工匠精神。

它们巧妙地融入建筑之中,成为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动展示了徽州人民的生活场景和精神世界,赋予建筑深厚的人文内涵。

4. 『四水归堂』:徽派民居布局讲究“四水归堂”,即四周房屋围合成天井,雨水从四面八方流入庭院,寓意财源广进,家族繁荣昌盛。

这种布局形式既符合地理环境特点,又体现了古代徽州人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5. 『中轴对称』:徽派建筑遵循严格的中轴对称原则,彰显出庄重、和谐之美,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理念,以及对秩序、均衡、和谐的崇尚。

6. 『美学意义』: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哲学内涵,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杰出代表。

它将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完美结合,通过对自然、人文、伦理的深度挖掘和艺术表达,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卓越智慧和高尚情操,对于现代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示作用。

徽派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态,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符号和生活哲学的具体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中的一抹亮色,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闪耀着永恒的艺术光辉。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美学思想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美学思想

理论版理论探索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中国古典园林不再单单作为一种建筑的形式而出现,更深层次上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形成了独特的气质与特征,有着自己的艺术体系。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在儒释道等思想精髓的美学指导下形成了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和美学意蕴,使得我国的传统美学得到了传承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特点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园林的初始形态,早期人们开园造林的活动是为当时的帝王和贵族提供狩猎和休息的场所。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园林中开始出现土山、池沼这样成组的风景,与最初的园林形态有了很大的区别。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并随着老庄哲学的推行,中国园林的发展出现了转折。

这一时期的园林建筑开始遵循“天人合一”的文化特色,把自然山水作为园林的主题景观,园林内的建筑仅当做点缀出现,使整个园林呈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状态。

园林建筑在唐宋时期达到了成熟,这一时期人们将诗画艺术和园林建造结合了起来。

在园林之中展现出一种诗情画意的人文气息,一下子将园林建筑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国的古典园林建筑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

但总体来说园林建筑自开始就是以自然山水风景作为景观的主题,重在展现自然风光,建筑只是为点缀风景方便人们欣赏而存在。

在园林建造中要把自然景观和人工因素结合起来,在自然中增加人工情趣和生活气息,突出自然环境的优美,使自然与人工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美学思想自然与人工的统一始终是中国古典园林建造的追求。

在建造园林时,造园师们都希望可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审美旨趣。

园林的建造作为中国古代广大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不仅浸润着中华文化的内涵,更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宗教信仰和文化艺术。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受到不同政治文化的影响,反映出了不同时期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园林内的楼、台、亭、榭等建筑形态都具有丰富的精神底蕴和美学思想。

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美学

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美学

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美学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一种遗产,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独特的艺术美学,这种美学表现在建筑的设计、材料选择、组合方式、色彩运用、装饰与雕刻等方面。

一、建筑构造与设计的美学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设计有很多独特之处。

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结构建筑,从构造上来说,一些关键的部位采用“榫卯”的建筑方式,这种方式使建筑在承重、抗震和防火等各个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点。

同时,中国古代建筑结构也注重对称美。

中国古代采用的“左右对称,上下对称”的设计思想,在建筑的整体感觉上非常协调。

中国古代建筑还用到了“借景”这种美学手法,利用周边自然环境,凸显建筑的美感和主题,使建筑融入自然景观中。

二、外观色彩与装饰的美学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不仅体现在结构和设计上,同时也表现在外观色彩与装饰上。

中国古代建筑非常讲究色彩运用。

明清时期的建筑外部常使用红、黄、绿、紫等鲜艳的颜色,这种欢快的色彩让人愉悦。

除了大量使用鲜艳的色彩外,中国古代建筑还有着独特的装饰风格,其中彩画、雕刻、描金、剪纸等都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装饰方式。

这些装饰手法不仅丰富了建筑的装饰,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表现形式还包括了花鸟、人物、传说、神话等元素,这些元素的装饰体现了古代人们的文化背景和精神追求。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建筑除了具有独特的艺术美学外,还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建筑是一种文化符号,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人民智慧结晶的产物,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中国古代建筑通过建筑的形式和结构来传达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心情。

比如中国的寺庙和宫殿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寺庙中的文化元素主要有佛教和道教的信仰和文化、书法、绘画、雕刻等。

宫殿则往往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以及皇权与民权的关系等。

总之,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文化瑰宝之一。

建筑知识:建筑文化的美学价值

建筑知识:建筑文化的美学价值

建筑知识:建筑文化的美学价值建筑文化是建筑领域独有的一种文化形式,它以建筑艺术为基础,通过建筑艺术的表现手段,传递出建筑文化的精髓。

建筑文化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更是一种文化遗产,蕴含着历史的印记和人类文明的经验,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建筑文化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筑文化可见的艺术价值建筑一直被视为一种艺术形式,其艺术价值不仅体现在它的形态和装饰上,更在于它所代表的建筑文化所蕴含的内涵。

建筑的外形和内部设计,常常能够体现出开发者的文化背景、信仰和审美观念,反映出当时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

例如,古代中国的建筑贵重素朴、端庄典雅,表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根基和高尚品质,古代欧洲的建筑注重对称美、秩序感和装饰细节,展现了欧洲文化的精致和浪漫。

二、建筑文化的历史价值建筑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是历史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

建筑文化能够记录下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文环境,如古代的建筑遗址、城墙、宫殿、寺庙、古镇建筑等,都是文化宝库中重要的历史资源,不仅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更是后代血脉相承、文化传承的桥梁。

三、建筑文化的社会教育价值建筑文化是一种艺术教育,可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质。

通过欣赏、解读和研究建筑文化,可以拓宽人们的文化视野,增强人们对文化多元性和丰富性的认识,促进民众对文化多样性的关注和支持,提高人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总之,建筑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发展,建筑文化将更加丰富多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发扬建筑文化美学的精髓,推动建筑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建筑艺术美学内涵研究

建筑艺术美学内涵研究

建筑艺术美学内涵研究摘要:随着建筑史的发展,从中可以体现出社会文明与美术,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不同地区的建筑是不同地域社会风貌的展现,能够从中发现审美和哲学观念。

因此,充分了解建筑艺术的美学内涵,有助于实现建筑艺术的美学化,提高人们的鉴赏能力,充分了解美学内涵。

关键词:建筑艺术;美学原理;内涵建筑艺术作为传统艺术,可以充分呈现各类建筑元素,包括线条、色彩、质感等,构建出符合人们审美的房屋构架,具有多重空间,有很强的实用性。

因此,建筑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住房条件,还可以形成建筑艺术,同属于技术与艺术的范围,并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设计出符合时代特征的建筑。

一、建筑与艺术的关系“建筑”一词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其一是房屋或是具有实用性的建筑物,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的需求;其二是经过建筑设计师构思后,设计出来的建筑风格和样式,与艺术、文化息息相关。

建筑和艺术虽然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各自有相应的概念,但因为两者都与“建筑学”有一定的关联,符合其专业特点,因而形成了很多新概念,比如建筑艺术、建筑美学等[1]。

在英语的表达方式中,通常会用building或house表示房屋等,用architecture表示建筑学,这就突出了建筑设计师对于人类生活与发展的重要性。

又因为建筑除了是一栋建筑物外,还是一种造型的体现,如此,它必然会涉及到不同的美感因素,即不同的点,由点发展成线,最后形成一面,或是整体建筑形式的质、色等,所以,建筑也可以被归为美术的范畴。

“建筑学”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它涵盖了科技和艺术,让科学与技术两者的关系变得和谐统一,互相融合[2]。

二、建筑艺术和文化艺术的异同(一)相同点建筑设计师在构建建筑艺术时,会适当融入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让其具有文化艺术,并且两者都归属于“上层建筑”,会形成相同的创作基础。

其创作规律基本相同,两者都是以人的思想变化为源头,了解以往生活的特点,分析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特有的艺术形象,与时俱进,有较强的社会性与民族性[3]。

建筑艺术的四个审美特征

建筑艺术的四个审美特征

建筑艺术的四个审美特征建筑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创造的最为基本和根本的艺术形式之一。

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更是为了表达人类对于美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因此,建筑艺术不仅仅是一个实用性的事物,更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

本文将从建筑艺术的四个审美特征入手,探讨建筑艺术的美学内涵。

一、建筑艺术的功能审美特征建筑艺术是一种具有实用性的艺术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因此,在建筑艺术中,功能性是最为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

建筑艺术的功能性不仅仅是指建筑物的实用性,还包括建筑物的美学性。

一个好的建筑作品,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也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感受。

因此,建筑艺术的功能审美特征是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建筑艺术的形式审美特征建筑艺术的形式审美特征是指建筑物在形式上的美感表现。

建筑物的形式包括建筑物的线条、形状、比例、纹理、颜色等,这些元素的组合和运用,可以表现出建筑物的美感。

建筑艺术的形式审美特征是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建筑物美感的重要表现形式。

一个好的建筑作品,不仅仅要满足实用性的需求,还要在形式上表现出美感,让人们能够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感受。

三、建筑艺术的文化审美特征建筑艺术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它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特征。

因此,在建筑艺术中,文化审美特征是非常重要的。

建筑物的文化审美特征包括建筑物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人文环境等。

一个好的建筑作品,不仅仅要满足实用性和形式美感的需求,还要能够表现出其所处文化背景下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四、建筑艺术的环境审美特征建筑艺术的环境审美特征是指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

一个好的建筑作品,不仅仅要满足实用性、形式美感和文化审美的需求,还要能够与周围的环境相互融合、相互呼应,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因此,在建筑艺术中,环境审美特征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体现出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一种自然的美感。

试析建筑艺术的美学内涵

试析建筑艺术的美学内涵

试析建筑艺术的美学内涵摘要:建筑艺术是在建筑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时期的建筑对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美学艺术进行了展现,同时也是先辈为后人积攒的雄厚文化基础。

做好建筑艺术美学的内涵研究,有利于推动国内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升华。

关键词:建筑艺术;建筑美学;美学内涵建筑艺术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线条、质感、色彩等传统建筑元素进行了直观的展现,存在较大的实用性价值。

建筑除了能够满足人类生活、生产外,还具有艺术研究价值。

本文,将对建筑艺术的美学内涵进行研究。

一、建筑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所谓“建筑”,实际上有双层含义。

首层含义是指房屋、楼房建筑等存在实际用途及价值的建筑物,他们可以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场所。

第二层含义是指在建筑设计大师的灵感下,设计、创作的建筑格式,和社会艺术与文化密切相关。

建筑与艺术是不同的学科范畴,彼此的概念存在差异,不过和建筑学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与其专业特点相符,所以就引申出了众多全新概念,例如建筑美学等。

在英语的表达方式中,通常会用building或house表示房屋等,用architecture表示建筑学,这就突出了建筑设计师对于人类生活与发展的重要性。

建筑不仅是单一的建筑物,同时更体现了全新的造型。

例如,建筑与美感元素必然存在紧密的关系,也就是传统的“由点组成线、有线构成苗或者是建筑的颜色、质地等”。

因此,美术也包含建筑。

基于整体视角分析“建筑学”,其包含了艺术与科技,并使二者之间实现了和谐共荣、相互统一。

[1]二、建筑美学意义的研究对形象思维的研究就可以称之为美学,其本质含义是对文艺进行批评的连带产物,社会中的文化、艺术就涵盖了建筑艺术形式。

因此,对建筑创作进行实践研究时碰到的问题必须联合美学才能解决。

美学又是一种认识论,它是作为一种与逻辑思维相对立的学科,是哲学的一个附属产品,因此也要从哲学的高度来解释建筑艺术的种种现象。

总之,必须要基于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去解析、研究问题,避免片面的分析问题。

建筑工程中的建筑艺术与美学

建筑工程中的建筑艺术与美学

建筑工程中的建筑艺术与美学在建筑工程中,建筑艺术与美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建筑既是人们居住、工作和活动的场所,也是文化和艺术的载体。

而建筑的艺术与美学,不仅仅是外观的装饰与美化,更是贯穿于整个建筑过程中的设计理念、空间布局、材质选择和施工技术等方方面面的考量。

首先,建筑艺术体现在建筑设计中的创意与形式表达上。

建筑师通过对建筑物功能的理解,结合文化与时代背景,将其转化为具有独特创意的设计方案。

这些设计方案既要考虑到功能的实用性和舒适性,又要具备艺术性和美感。

举个例子,摩天大楼的外观设计不仅要符合结构力学和建筑工程的要求,还要通过线条、比例、材质等设计元素的运用,使其在城市景观中成为独特的艺术品。

其次,建筑艺术在建筑空间的布局和组织上得到体现。

一个成功的建筑作品不仅要有美丽的外观,更重要的是要为人们创造出舒适、和谐的室内空间。

建筑师通过运用布局、结构和比例等手法,将空间分隔与相互连接的要素完美地结合起来,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空间的流动、尺度的平衡和光影的变化,进而营造出一种引人入胜的空间美感。

此外,建筑艺术通过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来体现其美学。

不同的材料在建筑中具有不同的表现效果,从而对建筑的美感产生重要影响。

举个例子,在古典建筑中,大理石作为一种高贵、优雅的材料,广泛应用于柱子、地面和雕塑等部分,赋予建筑一种独特的历史沉淀和高雅艺术的韵味。

建筑的美学还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体现。

建筑施工是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实体建筑的过程,良好的施工技术可以将建筑师的设计意图完整地实现出来。

施工中的细节处理、工艺技术的运用以及施工质量的把控等,都对建筑的艺术性和美感产生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的建筑艺术与美学是不可或缺的。

建筑师通过对建筑设计的创造性思考和艺术表达,使建筑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传递文化和艺术的内涵,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建筑艺术与美学的追求,不仅仅是对建筑物本身的追求,更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精神追求的体现。

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更多具有建筑艺术与美学的杰作,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年建筑艺术的美

2024年建筑艺术的美

建筑艺术的美建筑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历史、文化和审美的价值。

从古至今,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建筑艺术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本文将从建筑艺术的美学特征、历史演变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三个方面,探讨建筑艺术的美。

一、建筑艺术的美学特征1.形式美建筑艺术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其外观造型上。

建筑物的线条、形状、色彩、质感等元素,通过巧妙的组合与搭配,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

如古希腊的帕台农神庙,其柱式的比例、尺度以及装饰,都体现了古希腊人对形式美的追求。

在中国,古代建筑如宫殿、庙宇、园林等,也以其精美的雕刻、彩绘和布局,展现了东方建筑艺术的形式美。

2.结构美建筑艺术的结构美是指建筑物在承重、稳定、空间划分等方面所展现的技术和艺术水平。

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古罗马的圆形剧场,再到现代的摩天大楼,建筑艺术的结构美体现在人类对建筑技术的不懈追求和创新。

如我国的赵州桥,以其独特的拱桥结构,成为世界桥梁建筑的典范。

3.意境美建筑艺术的意境美是指建筑物所传达的审美情感和文化内涵。

建筑艺术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堆砌,更是建筑师对美、对生活、对自然的理解和感悟。

如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其简洁的线条、独特的造型,成为法国文化的象征,传递着浪漫、自由的气息。

在我国,苏州园林以其精巧的布局、优美的景观,展现了东方园林艺术的意境美。

二、建筑艺术的历史演变1.古代建筑艺术古代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宗教、宫殿、陵墓等方面。

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帕台农神庙、古罗马的圆形剧场等,都是古代建筑艺术的代表。

这些建筑物以其宏伟的规模、精湛的技艺,展示了人类对建筑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2.中世纪建筑艺术中世纪建筑艺术以欧洲的哥特式建筑为代表。

哥特式建筑以其尖拱、飞扶壁、彩色玻璃窗等特征,展现了中世纪人们对宗教的虔诚和对光明的向往。

3.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艺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艺术以意大利为代表,强调人文主义精神,追求古典建筑的和谐与秩序。

中国建筑的几何美学

中国建筑的几何美学

中国建筑的几何美学1. 引言1.1 概述中国建筑,源远流长,其独特的几何美学一直以来都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国建筑中的几何美学,既体现在宏伟的宫殿、寺庙,也体现在普通的民居、园林,它们以各自的方式,诠释着中国建筑的几何之美。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引言、中国建筑的几何美学特征、中国建筑的几何美学的应用、中国建筑几何美学的文化内涵、总结。

通过这五个部分,我们将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中国建筑的几何美学。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解析中国建筑的几何美学,理解其特征、应用、文化内涵,以期为读者提供对中国建筑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2. 中国建筑的几何美学特征中国建筑的几何美学,主要体现在对空间和比例的巧妙运用上。

建筑的空间布局,常常是按照一种叫做“间”的单位来划分,形成一种节奏感和韵律感。

而建筑的立面比例,也常常是按照黄金分割等比例来设计,使得建筑看起来更加和谐、平衡。

此外,中国建筑的几何美学还体现在对建筑构件的简化处理上,如斗拱、屋檐等,都是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布局,以实现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3. 中国建筑的几何美学的应用中国建筑的几何美学,不仅体现在单体建筑上,也体现在建筑群的组织上。

以故宫为例,它的中轴线设计,以及左右对称的布局,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建筑的几何美学。

而在江南水乡的古镇中,建筑则依水而建,错落有致,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感。

这些古镇中的建筑,无论是整体布局还是单体建筑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建筑的几何美学。

4. 中国建筑几何美学的文化内涵中国建筑的几何美学,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美,更是一种文化内涵的体现。

它体现了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的理解,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认识。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建筑理念。

这种思想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建筑应该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而不是去征服自然。

因此,在中国建筑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如园林中的假山、流水、花木等,都是为了让建筑与自然更加和谐统一。

宗白华《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所表现的美学思想》

宗白华《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所表现的美学思想》

宗⽩华《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所表现的美学思想》宗⽩华《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所表现的美学思想》读书报告本篇⽂章讲到中国园林建筑所表现的⼆个美学思想:第⼀,飞动之美,在古代雕刻常⽤龙,虎,鸟,蛇这⼀类⽣动的动物形象,汉代的舞蹈,杂技等艺术⼗分发达,绘画,雕刻,也呈现⼀种飞舞的状态。

图案画常常⽤云彩雷纹和翻腾的龙构成,雕刻也常常是雄壮的动物,还要加上两个能飞的翅膀。

充分反映了汉民族在当时前进的活⼒。

第⼆,空间之美,指出“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

还提到中西建筑之间最重要的不同之处是在于对空间的使⽤上。

西⽅建筑内部与外部不通透,⽽中国建筑每室⾃凿窗户,内外通光,⼀个字就是“通”。

中国古代园林布局上严格的结构对称要求⽽⼜摸拟接近⾃然的布局美,也就是本于⾃然,⾼于⾃然,它⽬的在于求得⼀个概括、精炼典型⽽⼜不是⾃然⽣态的⼭⽔环境。

侧重于表现主体对物像的审美感受和因之⽽引起的审美感情。

这样的创作⼜必须合乎⾃然之理,也就能获致天成之趣。

追求天趣是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的基本精神,把⾃然美与⼈⼯美⾼度结合起来,将艺术境界与现实的⽣活事例为⼀体,形成了⼀种把社会⽣活、⾃然环境、⼈的情趣和美的理想都⽔乳交融在⼀起的,可居、可游、可观的现实的物质空间在⽂字可以感受到宗⽩华对虚⽆之美⽂化美学内涵的推崇,楼台亭阁的审美价值在于通过这些建筑本⾝,可以欣赏到外界⽆限空间中的⾃然景物,使⽣意盎然的⾃然美融于怡然⾃乐的⽣活美境界之中,建筑空间与园林风景互相渗透,⼈⾜不出户,就能与⾃然交流,悟宇宙盈虚,体四时变化,从⽽创造⼀个洋溢着⾃然美的园林“⽣境”。

园林建筑整体布局的⾼低错落、相互照应所体现出来的韵律美,⽂中的飞动之美,是否可以看作宗⽩华“⽓韵⽣动”的艺术境界,宗⽩华在中西对⽐中对中国艺术“⽓韵⽣动”的阐述,其最后着眼点落在“空间意识”上,也就是说“⽓韵⽣动”的精神最终要通过独特的空间建构体现出来。

中国⼈的空间意识不是⼏何式的,⽽是⽆往不复的流动空间,是⽣命的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念与 中国传统哲学 密不可分。在 当今 的城 市建设 中, 必须将 哲学思想及其可持续发展原则 引入城 市规 划与建 筑设 计 中去, 在顺应 自然调试 自我 的基础上, 眼光放得 更加长远。 把
关 键词 : 筑 ; 学 意 象 ; 学 建 哲 美 中 图分 类 号 : 9 J 5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0 5 (0 8 0 —0 3— 0 1 3- 7 1 20 )3 2 0 3 0 - -
维普资讯
20 ( 15期 ) 08年 总第 第 3期 5月 6
中 州 学 刊
Ac d mi o r a f h n z o a e c J u lo o g h u n Z
M a 2 08 y, 0 No 3 .
【 文艺 研 究 】
论 建 筑 艺 术 的 美 学 内 涵
刘 华 龙
( 津城 市建 设 学 院 社 科 部 ,天 津 30 8 ) 天 0 3 4

要 : 个 人 类 的 建 筑 史无 疑 也 演 绎 着整 个 人 类 的 文化 史 和 美 学 史 , 今 中 外 的 建 筑 所 凝 结 着 的无 一不 是 文 化 整 古
实践 的各 个 方 面 , 筑 当然 也 不 能 例 外 。 建

格。即使是从共时性的角度去看 , 筑及其风格仍然无一例 建
外地 显示 出与特定 的社会状 况的密 不可分。处于 同时期 的 建筑尽管有着共同的特征 , 但仍存在着差异 , 如, 譬 虽然 同处 于文艺复兴时代 , 欧洲各国的建 筑却各具特色 。这充分说明 某种建筑风格或风格建筑 的出现与形成 , 绝非 是偶 然孤立的 现象 , 而有着其深刻 的社会根源。 作为石结构的西方古典建筑 , 其无与伦 比的精 雕细刻和 富丽堂皇 , 令今人 惊叹 。我们一 方面赞美 其风格 , 一方 面又 想象着 当时社会的财富拥有 量和 营造 技术及 审美能力 达到 了怎样的高度。然而 当我 们进一 步理性思 考 , 就不难 发现 , 这样的建筑所耗 的人财 物是难 以想象 的。虽然 当时重视物 质存在的前期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社会上有 了一定 的影响 , 但却很少能在建筑 中得到反映 , 致使建筑 的平 民需求意义不 被重视 ,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 由生产力水平 的低下而衍生 出的 奴隶制或封建制 的低级社 会状态 。所 以这样 的建筑不 可能 广为实施 , 而仅限于作为城 市标志性 建筑 的教堂 、 宫殿或作 为仅供极少数上层人 物居住 的府 邸。这种 状态在资 本主义 制度建立后发生 了根本的转变 。 由于生产力伴 随工业革命 的
变 也 使 得 建 筑 理念 及 建 筑 风 格 发 生 了 相 应 的 改变 。
及封建制社会那样任 由极 少数人支 配, 尽管仍存在着 悬殊的
贫 富差 距 。也 可 以说 , 时 期 的 建 筑 已 相 对 更 多地 关 注 到 了 这
二 、 中国传 统 民居 看建筑 与哲 学 从
在林林 总总的建筑风格体系中 , 中国的传统民居无疑 占 有重要 的地位 , 其精 巧玲珑 、 匠外 露 、 艺 内外 混成 、 山水花草
黑 格 尔 所 言 , 是 理 念 的 感 性 显 现 。众 所 周 知 , 美 当建 筑 被 加
进美学及其审美元素 时, 已具 有 了社会意识形 式 的色彩 , 就 谈 到社会意识 , 当然也 就来源 于社会 的物 质存在 , 而社 会物 质存在在建筑中的外化就是其特定 的风格 , 风格 所包含着的
整个 人 类 的建 筑 史 无 疑 也 演 绎 着 整 个 人 类 的文 化 史 和
无疑是特定时期 的生产力水平以及 特定 时期的社会风貌 , 当 然, 文化及其 美学 意义 和哲 学的机 制 也就蕴 涵其 中了。所 以, 同的社会发展 阶段也就必然会产生与之相应 的建筑风 不
美学史 , 也可以说 , 古今 中外 的建筑 所凝结着 的无一 不是文 化中的美学积淀 。从建 筑的角度 , 我们 不妨这样 推理 : 建筑 显现 的是文化 , 建筑 中的文 化又必然会 具象 出时代 的美 学 , 而美学 的机制是哲学 。哲学源于人 类的社会实践 , 人类对 是 自然 、 社会及人 自身 的深层次理 性思考 , 并在 实践 中不 断地 得以演进 , 同时也影响着实践 的发展 。这种影 响渗 透在人类

从 建筑风格 看建 筑与哲 学
“ 建筑是用石头写成 的史书 ” 这一结论 已成 为人们 的共 识。其实这并不难 理解 , 如果我们从 历时性 的角度去 观察 ,
就 会 发 现所 谓 希 腊 建 筑 、 马 建 筑 、 艺 复 兴 建 筑 、 特 建 罗 文 哥
筑、 巴洛克建筑及 现当代建 筑等 , 显然 已把 人类 的发 展史 十 分物质地摆 在了我们 的面前。当然 , 我们从 中感受到 的不仅 仅是物质化 和概念 化 的东西 , 主要 的应是 特定 的建 筑风 最 格, 也可以说我们是从建筑的风格 美中把握 了历史 。这正如
中的美学积淀。不 同的建筑风格体现 了特 定 的生产力水平 及特定 的社会风 貌, 现 了一定 的审美观 念 与哲学思 体
维 。审 美观 念 与哲 学 思 想 的 改 变 也会 使 建 筑 理 念及 建 筑 风 格 发 生 相 应 的 变 化 。 中 国传 统 民居 所 表 现 出 的 生 态 观
收稿 日期 :07 9 1 20 —O — 8
作者简介 : 华龙 , , 刘 男 天津城 市建设学院社科部 副教授。
20 3
维普资讯
论建筑艺术的美学 内涵 空前发展 , 致使社 会财 富水平和科技水平完全 有能力建造 出 比古代更加 富丽堂皇 的建筑。但社会进 步了 , 民主思想发展 了, 工人阶级觉醒了 , 以社会 财富 已不可 能如奴隶制 社会 所 美观念的嬗变。由此 , 笔者不 得不这样 认为 , 哲学思想 的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