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31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配选作业(含解析) 新人教版
第十五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中山的这段论述突出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 (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2.“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
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
”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 ) A.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B.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C.三民主义理论以民为本的思想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3.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他于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中的“新”体现在 ( )①反对帝国主义②“耕者有其田”③平均地权④废除满洲贵族的统治A.①②B.②③C.②④ D.①③4.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这段话的核心主张是 ( ) 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C.“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5.某同学选择的研究主题是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他可以查阅的历史资料是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新民主主义论》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6.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有关毛泽东的网页,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X”里应该是 ( )A.新三民主义B.新民主主义理论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7.毛泽东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单元闯关检测 岳麓版高三全册历史试
单元闯关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某某“江南十校”3月模拟)《齐如山回忆录》中记载:“这种学生也站不住”“或将被革,倘到同文馆,或者还可以混一个时期”,“这些学生入了同文馆以后,亲戚朋友对于本人,因为他是小孩,还没有什么鄙视,对于学生们的家庭,可就大瞧不起了,说他堕落,有许多人便同他们,断绝亲戚,断绝来往”。
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同文馆招生中的艰难困境B.同文馆学生素质参差不齐C.民众相对落后的思想意识D.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的窘境答案 C 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近代学堂。
从材料信息看,当时社会上很多人看不起进入同文馆学习的学生们的家庭,这本质上反映了民众相对落后的思想意识,故选C项。
材料无法体现同文馆招生中的艰难困境,也不能说明同文馆学生的素质如何,故排除A、B两项;材料仅涉及同文馆,并不能反映近代以来中国的教育情况,D项排除。
2.(2019某某某某质检)在冯天瑜先生看来,“中体西用”论者为了消解既承认西方政教的优长、又固守孔孟精义之间的矛盾,便抛出了“西学中源”的法宝。
由此可见,“中体西用”的思想(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指导了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C.适应了民族文化心理的要求D.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答案 C 依据材料“‘中体西用’论者为了消解既承认西方政教的优长、又固守孔孟精义之间的矛盾,便抛出了‘西学中源’的法宝”,结合所学可知,“中体西用”的思想为了适应民族文化心理的要求,提出“西学中源”,故C项正确。
A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错误;“中体西用”不主X政治变革,B项错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D项错误。
3.(2019某某某某摸底)“中体西用”的文化观在19世纪后期的中国风头甚健,洋务派以“体用”“本末”的关系来努力论证中西文化可以相容,能够互补,极力证明中国固有文化可以通过采纳西学而增益新知、焕发生机。
洋务派极力宣扬“中体西用”文化观的根本目的是( )A.调和中西文化冲突B.维护清朝封建统治C.推动中国的近代化D.遏制革命形势发展答案 B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为挽救危局,洋务派开展了学习西方器物以维护清政府统治的洋务运动,B项正确。
【高考调研】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c.活动:学习西方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近代海军以 及新式学堂。 (3)影响:迈出了中国⑧________历程的第一步。 【解读】 中国的近代化包括经济近代化(主要指大机器生 产)、政治近代化(民主化)、思想观念的近代化、教育近代化、 生活方式近代化、军事近代化等。洋务运动在经济、军事、 教育等领域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最后,将思想理论成果放到具体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去 把握。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指导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 想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 事业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指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继续前进; 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 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 导思想。
(2)代表人物: a.康有为: 《________》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 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孔子改制考》宣传维新 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b.梁启超:发表 《________》宣传伸民权、设议院、 变法图存的思想。 【解读】 康有为主张的核心是变革封建专制制度和制定 资本主义法律,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思想的特点是把西 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把维新 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活动,最终推动戊戌变法的爆发。
考点基础知识梳理与解读 考点一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地主阶级学习西方 1.“睁眼看世界” (1)背景: a.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 b.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c.在①________刺激下,使部分有识之士开始萌发了向西 方学习的思想。
(2)代表人物: a.林则徐: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② 《________》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他是近 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解读】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但他对西方的了解并不深入,只是开研究、学习西方之先河。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十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31
题组层级快练(三十一)一、单项选择题1.(2015·浙江省诸暨中学模拟题)1839年林则徐说:“该夷无他技,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刃数敌。
”1841年林则徐又说:“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
”促使林则徐对“夷”态度变化的原因是( )①鸦片战争的经历②《南京条约》的签订③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④清王朝的觉醒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 B解析《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清王朝的觉醒是在甲午战争后,故可排除②④。
故选B项。
2.(2015·湖南省岳阳市模拟题)魏源主张以后“沿海商民,有自愿仿设厂局,以造船械,或自用,或出售者,听之”。
这一主张( )A.是“师夷长技”思想的体现B.使洋务派因此而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C.促使一些地主、官僚和商人投资近代工业D.促使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答案 A解析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并提出了一套具体方案,其中包括官办军事工业、改进军队武器装备、兴办民用工业、允许商民自由兴办工业等内容。
由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为辅助军事工业而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B项错误;由于外商的刺激和利润的吸引,一些地主、官僚和商人投资近代工业,C项错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 项错误。
故选A项。
3.(2015·湖南师大附中期中考试)张之洞说:“不可改变的是基本的人际关系,而不是法律和制度;是圣人之道,而不是机器和工具;是人的思想和意图,而不是那些奇技淫巧。
”对张之洞的这一说法分析错误的是( )A.主张复兴儒学为国家的道德基础B.主张采用西方的器械以备实用C.体现张之洞“中体西用”的观点D.说明张之洞积极倡导变法改革答案 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和“是圣人之道……是人的思想和意图”可知,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技术),反对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15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151
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 解放和理论成果
近代百年中,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先进分子为救亡图存,不断探索 独立、富强之路,新中国成立以来又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 辉煌成就,主要包括以下两条知识主线:
主线1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经历了从学造器物到仿行制度到思想解放循 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发展道路。
史料一 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 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张之洞《劝学篇》 史料二 中国文物制度迥异外洋獉狉之俗,所以郅治保邦,固丕基于勿坏者,固 自有在。必谓转危为安,转弱为强之道,全由于仿习机器……
——《李鸿章全集》
史料三 时任驻英法公使的郭嵩焘曾尖锐批评“中体西用”是“治末而忘其本, 穷委而昧其源”。张树声诘责洋务派:“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 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形,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B.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
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解析】 B。洋务派“中体西用”观点认为中国不需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而材 料强调西洋立国,本末相辅以强,洋务运动只学习了“末”,而没有学习以政治制 度和法律为代表的“本”,所以中国无法达到强国的目标,这是对洋务派思想极大 地突破。B项正确。
【解析】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倡导学习西方, 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但 因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材料中“以圣 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 之弊”的意思是要将中国传统的学说作为根本,兼采西学之长。这说明戊戌变法 不再一味提倡向西方学习,而是向守旧派作出妥协,重视中国传统学说的地位, 这是为了减少与守旧派之间的矛盾和变革的阻力,C项正确。
2016届高三历史高考调研一轮复习课件:第15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3讲
高考调研
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
考点基础知识梳理与解读 考点 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一、毛泽东思想 1.形成过程 (1)国民革命时期: a.阶段:萌发阶段。 b.主要内容: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①________和依 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 c.主要著作:②《________》《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等。
高考调研
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
第33讲 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课程标准 1.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 远影响。 2.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3.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 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 指导意义。
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
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
重点知识探究 探究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三大思想解 放及四大理论要解决的问题 【史料研读】 材料一 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 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 代化的正确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
c.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会议闭幕会上发表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d.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形成过程: a.明确提出:在中共 ________上,内容是提出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系统概括:在中共十三大上,内容是提出 ________ 理论;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 心,两个基本点”;确定了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
高考调研
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十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课时作业53西学东渐岳麓版必修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十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课时作业53西学东渐岳麓版必修一、选择题1.(xx·兰州模拟)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
“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不符合“最初觉醒”的要求,“摆脱危机”无关,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则是非常不务实的,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既与“摆脱危机”有关又是非常务实的,且符合“最初觉醒”世俗理性的,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B。
答案:B2.(xx·广安模拟)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
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在改版时都改作“洋”了。
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解析:“夷”是对汉族以外民族的蔑称,而“洋”则体现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由“夷”到“洋”的态度反映了中国对西方认识的加深,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材料反映的变化只是反映了人们对西方的认识逐渐的深入;C项材料未体现;D项说法错误,对西方认识的变化并不能说明东西方的和解。
故选A项。
答案:A3.(xx·沂州统测)下列选项中体现“中体西用”思想的是( )A.所谓造成新文化,融合东西两大文明之奇功,或可企致B.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C.吾人倘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D.吾人承孟荀传统之后,更兼收并蓄西方两派学说,不必借甲以排乙,或借乙以排甲解析:“中体西用”思想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主要思想,“体”,即根本的意思,“用”,即具体的措施。
2015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单元整合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
单元通史坐标
知识纵横链接
阅卷名师点评
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全面肯定,从材料二我们可以看 到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质疑,能够指出中国知识界
对西方科学态度的分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肯定”
的“评析”要注意分析其积极影响,“质疑”的“评析”应该 注意辩证地分析。 答案:(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带动技术和生产的发 展,引起人们对科学的重视;相对论的提出是科学领域 的重大革命;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大战结 束有利于相对论传播。
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
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 斯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
人教版历史
单元通史坐标
知识纵横链接
阅卷名师点评
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
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 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 版译著15种左右。 ——阿尔布雷希特· 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
人教版历史
单元通史坐标
知识纵横链接
阅卷名师点评
阅卷名师点评
人教版历史
单元通史坐标
知识纵横链接
阅卷名师点评
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 1.提取信息不全面 (1)浅尝辄止,一叶障目 看到一段材料、一则试题,往往得到一点信息就以为全
面理解了。
(2)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目前,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出示的材料往往为一组,但
人教版历史
单元通史坐标
知识纵横链接
阅卷名师点评
2.提取信息不准确
(1)不能理解寓意 现在很多试题采用漫画的形式,也有一些政治家的言论 作为材料,很多考生不能正确理解这些漫画或者政治家 言论背后的寓意,造成提取信息不充分。 (2)不能排除无效信息 在部分材料尤其是表格材料中,有的信息起到一种迷惑 作用,很多是无效信息,与问题没有联系,容易误导考 生得出错误的结论。 (3)不能结合特定的历史环境准确理解材料的真实意思 在阅读历史材料时,学生往往忽视特定的历史条件,从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第15单元单元小结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1.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阶层被称为“士大夫”。近代,传统士大夫逐步向新型知识 分子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的“礼坏乐崩”是“百家争鸣”的前奏。……中国知识阶层 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孔子便已努力给他贯注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要 求它的每一个分子——士——都能超越他自己个体和群体的利害得失,而发展对 整个社会的深厚关怀。
4.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日益传播 (1)由学习西方转向“以俄为师”。 (2)由学习资本主义文明转向接受社会主义思想。 (3)运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4)新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广泛流行。
5.中共成立以来:由照搬苏联模式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渐摆脱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走井冈山 道路,实行“工农武装制据”,取得民主革命胜利。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逐渐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探索适合中国的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洋务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认为中国 长期闭关锁国导致盲目自大;维护
思潮 传统文化是主体,不可动摇
封建统治的需要
维新 思想
借用儒家思想,为我所用,把西方政 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弱小,康
治学说同儒家经典相结合,宣传维新 有为借助孔子经学的名义否定封建
变法
专制的合理性
续表
社会 思潮 三民 主义 新文 化运 动
5.继承和发展:每一次新的探索都吸收了前面探索的得失并有所发展,同时又 为后面的探索提供了借鉴,存在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6.由被动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走西方的路”到“走俄国的路”再 到“走自己的路”,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曲折历程。
三、近代思想演变与儒家思想
社会 思潮
【高中教育】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第十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学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第十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学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考点1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考纲课标要求维新思想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新文化运动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概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课前预习】1、了解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三大特征、四个阶段三大特征:(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2)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3)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例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四个阶段:(1)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2)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3)1915年至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4)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2、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主张及影响?(1)背景:①政治:国外: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国内: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
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进行思想革命。
③思想:国外: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国内:袁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2)主张:提倡民主、科学;提倡新道德;提倡新文化。
(3)影响:积极:①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②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③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十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15.36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人教版【高考题组】1.(2015·某某单科·T16)1919年3月,《申报》报道一名参议院议员指责大学某教授“有离经叛道之鼓吹”。
这是指该教授( )A.抨击尊孔复古B.抨击军阀统治C.提倡科学精神D.提倡民生主义【解析】选A。
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可以判断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参议院议员代表的是北洋军阀政府,所谓“有离经叛道之鼓吹”即对儒家伦理道德的批判,故A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在思想领域对旧道德的批判,并未反映抨击北洋军阀的统治,故B错;科学精神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世界观等,材料中未涉及,故C错;材料中也未涉及民生问题,故D错。
【拓展延伸】多元史观看待新文化运动(1)阶级史观: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现代化史观:中国的思想启蒙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3)全球史观:东西方思想由冲突到融合,使中国文化逐步由封闭走向开放。
2.(2013·某某单科·T16)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
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 )A.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B.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C.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D.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解析】选C。
林则徐睁眼看世界、洋务派学习西方科学技术都没有对封建制度进行否定,排除A。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向西方学习之后,排除B。
学习西方的目的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实现富国强兵,排除D。
3.(2013·某某单科·T7)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
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
《金版新学案》高三历史一轮 第15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6.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用民权、平 等和进化论为思想武器,向封建正统思想——儒家传统道 德展开猛烈的批判,形成一股新的思想解放潮流。 7.新文化运动后期,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一批先进分 子开始在思想解放的基础上接受马克思主义,接受前期 新文化运动未能同群众运动相结合后,后来逐步使马克 思主义成为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
(2007年高考广东卷)阅读材料: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 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 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 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 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 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阶段 时间 内容 主要著作
深刻分析了中国的社会形态 国民革 和阶级状况,回答了中国 命时 民主革命的对象、动力、 期 领导者、同盟军及革命的 统一战线等问题
初步 形 成
《中国社会 各阶级的 分析》《 湖南农民 运动考察 报告》
《中国的红 色政权为 什么能够 存在》《 井冈山的 斗争》《 星星之火 ,可以燎 原》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梁启超文中的欧洲“古学复兴”指的是什么? (2)战国的“思想自由”状况在秦汉、宋明时期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 (3)梁启超所说的“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有何具体 表现? (4)欧洲的十四五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梁启超所处的 这个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
【解析】 第(1)问在解答时要注意材料 提供的时间;第(2)问在解答时要注意表 达的规范性;第(3)问在解答时要注意归 纳材料;第(4)问在解答时要找准比较项, 然后再回答。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15.37 20世纪以来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2016·唐山模拟)1905年,同盟会成立时主张以十八星旗(“十八星”代表内地十八省,不包括满洲人居住的东北地区)为国旗,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以五色旗(象征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为国旗。
这说明( )A.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软弱性B.满清贵族与革命派实现了妥协C.近代中国民族观念不断进步D.民主革命的过程艰难而又曲折【解析】选C。
十八星旗不包括满洲人居住的东北地区,体现出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五色旗带有五族共和寓意,体现出反对清政府而不是满洲民族的民族观念,故C正确。
【加固训练】(2015·渭南模拟)孙中山领导推翻满清统治,赢得了秘密会社、下层阶级和海外华侨的支持,但却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遍地追随着康有为和梁启超。
但1900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也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戊戌变法的失败B.孙中山的思想根本转变C.中华民族危机加深D.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根本变化【解析】选C。
材料反映出20世纪初革命形势的高涨,越来越多的士人转而支持革命。
戊戌变法的失败表明改良的道路行不通,是其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错误;孙中山的思想由改良到革命的根本转变,也是其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错误;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民族危机的加深,士人寻找新的救亡图存的道路,故C正确;当时中国社会阶级结构还未发生根本变化,封建地主阶级仍然是统治阶级,故D错误。
2.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亲自率领“国务卿士、文武将吏”拜谒明孝陵。
在祭文中,孙中山强调了辛亥首义、清室退位、光复中华大业的成就,并且说:“呜乎休哉!非我太祖在天之灵,何以及此?”这说明( )A.朱元璋的反元事迹激励了革命派B.革命派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C.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D.三民主义的目标已经实现【解析】选B。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15.35 从“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五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2015·晋中模拟)《瀛寰志略》的作者徐继畬认为:“泰西人善于行远,帆樯周四海。
所至辄抽笔绘图,故其图独为可据……此书以图为纲领,图从泰西人原本钩摹。
”在这部著作中收图42幅,其中只有一幅关于日本和琉球的地图未用西方所绘地图,其余都按西方原图描摹。
这反映出( )A.作者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B.全盘西化思想在士大夫群体中大为流行C.现代地理学在中国得以确立D.中国为“世界之中”的传统观念受到挑战【解析】选D。
“图从泰西人原本钩摹”,只说学地图而未涉及反封建,故A错误;《瀛寰志略》体现了鸦片战争后少数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当时不可能“全盘西化思想……大为流行”,故B错误;“此书以图为纲领,图从泰西人原本钩摹”,本书与魏源的《海国图志》同为中国较早的世界地理志,有利于开眼看世界,但一本介绍世界地理的书并不能反映现代地理学在中国得以确立,故C错误;西方所绘地图里中国不在世界中央,故D正确。
2.(2016·湛江调研)梁启超指出,近代中国“新思想之输入,如火如荼矣。
然皆无组织、无选择、本末不具、派别不明,惟以多为贵”。
出现这一现象的时代背景是( )A.救亡图存运动的推动B.阶级成分日趋复杂C.西方新思想不断涌现D.世界市场日益形成【解析】选A。
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各阶层救亡图存运动高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是其中典型代表,故材料中的时代背景是A。
【加固训练】(2016·江南十校联考)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
也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毛泽东还曾说过,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这是因为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都( )A.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B.反封建反侵略C.主张改变君主专制政体D.反对外来侵略【解析】选D。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单元总结课件岳麓版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儒学思想是一个流动的发展过程。孔子以及 后来战国时代儒家,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了人的价值,人的完善的品 德,以及人性的冶炼。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塞进阴 阳家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 论。唐代出现了儒、道、佛“三教”并立的局面,同时一些思想家或 明或隐地吸取佛学思辨哲学的若干方面。宋明理学在三教融合、渗透 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理学一方面使人们屈从于封建主义统治, 另一方面,理学家发展了早期儒学中重视人的独立思考,兼综百家和 重视文化遗产研究的传统。 ——摘编自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
比较欧洲启蒙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异同
素养一 题型解读
比较异同类非选择题解题技法
1.相同点(或相似点)比较类:其呈现形式有“比较在„„ 上的相同点(或相似点)”“指出„„和„„在„„上的相似之 处(或相同点)”“比较„„和„„的共同点”等。 2.不同点(或相异处)比较类:其呈现形式有“概括„„ 和„„的不同特点”“指出„„和„„在„„上的不同 点”“„„和„„相比,在„„方面发生的新变化”等。 3.异同类比较:其呈现形式主要有“比较„„和„„的异 同点”“对„„和„„进行比较”等。
2.第二种,走俄国人的路。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共产党试图通过学 习俄国的“城市中心论”来夺取政权。为此,中共一大规定党 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结果,第一次工 人运动从高潮走向低潮。1927年,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了南昌 起义、秋收起义等,全部以攻打中心城市为目标,结果也失败 了。事实证明,俄国的“城市中心论”不符合中国国情。
答案:(1)历程:先秦儒学完善了对人的探讨;汉代董仲舒 吸收了阴阳五行等学说,形成了天人感应理论;唐代儒学吸收 了佛学的思辨哲学;宋明儒学在三教合流基础上形成了理学。 原因:统治者的推崇与重视;其他学说的冲击。 (2)不同:融入西学;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作用:动摇了封建保守思想的地位,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为西学披上了一层传统文化的外衣,有利于减少西学传播的阻 力;为近代政治变革作了思想准备。
2019【一轮复习】综合测评: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精品教育.doc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4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依法治国”,这将是中共历史上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
事实上,“依法治国”作为党的基本方略确立于()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2.1910年梁启超在《中国国会制度私议》一文中指出:“天下无论何种制度,皆不能有绝对之美,惟当以所施之国适与不适为衡。
离国情以泛论立法政策,总无当也。
”这表明当时梁启超的本质意图是()A.提醒国人要辩证看待政治制度建设B.强调政治制度的建设要从国情出发C.提醒国人认识各种政治制度的不足D.抵制资产阶级革命,坚持社会改良3.“1919年7月苏俄政府对华公开宣言,也愿意援助中国摆脱外国压迫,再次表示废除以往沙俄与中国所签密约,放弃庚子赔款,放弃所有在华权益……苏俄的这--做法对中国激进知识分子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的亲俄之风甚嚣尘上。
”“亲俄之风”的表现有()A.五四运动的爆发3.国民党“一大”提出三大政策C.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国共第二次合作4.1912年8月31日《民立报》报道,孙中山当面建议袁世凯:“此十年内君当为大总统,专练精兵五百万,始能在地球上与各强国言国际之平等。
”当记者黄远庸提问“袁世凯有没有野心”时,孙氏的回答也相当干脆:“那是没有的。
”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A.符合当时中国国内的情势B.孙中山迫切期望国家富强C.体现了革命派的反帝主张D.袁世凯骗取了孙中山信任5.在毛泽东的著作中有这样--段话:“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
这句话出自于()A.《新民主主义论》B.《论人民民主专政》C.《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6.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
对下图“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7.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后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说……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是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组层级快练(三十一)一、单项选择题1.(2015·浙江省诸暨中学模拟题)1839年林则徐说:“该夷无他技,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刃数敌。
”1841年林则徐又说:“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
”促使林则徐对“夷”态度变化的原因是( )①鸦片战争的经历②《南京条约》的签订③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④清王朝的觉醒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 B解析《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清王朝的觉醒是在甲午战争后,故可排除②④。
故选B项。
2.(2015·湖南省岳阳市模拟题)魏源主张以后“沿海商民,有自愿仿设厂局,以造船械,或自用,或出售者,听之”。
这一主张( )A.是“师夷长技”思想的体现B.使洋务派因此而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C.促使一些地主、官僚和商人投资近代工业D.促使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答案 A解析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并提出了一套具体方案,其中包括官办军事工业、改进军队武器装备、兴办民用工业、允许商民自由兴办工业等内容。
由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为辅助军事工业而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B项错误;由于外商的刺激和利润的吸引,一些地主、官僚和商人投资近代工业,C项错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 项错误。
故选A项。
3.(2015·湖南师大附中期中考试)张之洞说:“不可改变的是基本的人际关系,而不是法律和制度;是圣人之道,而不是机器和工具;是人的思想和意图,而不是那些奇技淫巧。
”对张之洞的这一说法分析错误的是( )A.主张复兴儒学为国家的道德基础B.主张采用西方的器械以备实用C.体现张之洞“中体西用”的观点D.说明张之洞积极倡导变法改革答案 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和“是圣人之道……是人的思想和意图”可知,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技术),反对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4.(2015·湖北省武汉三中模拟题)王韬在《弢园文录·代上冯太守书》中说:“西商贸易之利,首在航海,顾风波之险,有时不可测料……于百中取二三,无事则公司得权微利,有失则商人有所藉手,不至于大损,此其法诚至善也。
”材料中所说的“法”主要是指( )A.创设国家中央银行B.建立近代金融体系C.仿效西方公司制度D.建立近代保险制度答案 D解析从“于百中取二三,无事则公司得权微利,有失则商人有所藉手,不至于大损”可知王韬描述的是近代保险制度。
故选D项。
5.(2015·湖北省浠水实验中学模拟题)“臣谨从孟子、董仲舒之义,纂周汉人之说,成《孔子改制考》一书,谨写进呈,敬备乙览。
”“臣”此举的主要用意是 ( )A.树立孔子权威B.否定君主制度C.促进思想启蒙D.减少变法阻力答案 D解析《孔子改制考》是要利用孔子的权威来对抗顽固派,减少变法的阻力,是借助而不是树立孔子的权威;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不否定君主制。
故A、B两项错误。
C项是影响。
故选D项。
6.(2015·广东省广州市模拟题)维新派认为,“吾既自居于弱昧,安能禁人之兼攻?吾既日即于乱亡,安能怨人之取侮?”义和团的一份揭帖则说:“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维新派和义和团对于当时列强侵华的原因持相近的观点B.在救亡图存的方式上,维新派和义和团的观点完全一致C.维新派一定程度上宣传了“优胜劣汰”的社会进化理论D.义和团的反侵略行动理性地践行了“扶清灭洋”的目标答案 C解析 A项说法错误,排除。
由所学知识可知,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而义和团则直接抗击外国的侵略,故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义和团盲目排外。
其行为是非理性的,故D项说法错误。
材料“吾既自居于弱昧,安能禁人之兼攻?吾既日即于乱亡,安能怨人之取侮”是维新派进化理论的体现,故选C项。
7.(2015·湖南师大附中期中考试)甲午战争后,维新思想家提出的“变法”主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迅速传播,并很快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
据记载,经典名曲《送别歌》的作词者李叔同曾私刻一印:“南海康君是吾师。
”材料说明 ( )A.清政府的统治基础严重动摇B.有识之士积极支持戊戌变法C.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D.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答案 B解析“南海康君是吾师”的康君是指康有为。
李叔同曾师从康有为,并成为戊戌变法的积极支持者。
故选B项。
A、D两项说法在材料中无法体现;从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即是主要矛盾,C项错误。
8.(2015·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期中考试)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提出要打倒“文以载道”和“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实现文学的“革故更新”而不是“朝代更迭”。
“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
据此分析,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文学革命”的目的是( )A.彻底变革社会性质,实现民主共和B.促进文化和教育的普及C.推动思想领域的反封建斗争D.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答案 C解析材料所谈的事件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学革命”。
文学革命在新文化运动中应该从属于思想上的变革,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因此从属于反封建这个目标,C项为正确答案。
A项中的彻底变革社会性质错误,他们尚未认识到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
B、D两项是客观影响而不是目的。
9.(2015·辽宁省沈阳二中期中试题)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
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先进的中国人通过第二次反思得出的启示是( )A.只引进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B.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C.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D.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答案 C解析把握材料中的“新文化运动”以及“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这是反思前面戊戌变法以及辛亥革命的失败,故选C项。
10. (2015·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期中试题)如图是《青年杂志》的封面,上面印着法语“LA JEUNESSE”(青年)和“艰苦力行之成功者”、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头像。
这样的设计反映了创办者( )①精通法国语言文化②宣扬励志实干③宣传西方文明④致力思想启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D解析新文化运动期间,西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这些思想的中心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因此③④正确;“艰苦力行之成功者”、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头像,说明宣扬励志实干,因此②正确;①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因此选D项。
11.(2015·四川省南充市适应性考试)央视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热点,下列某一时期关于汉字的评述错误的是( )①“汉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尽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②“中国文字……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③“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倘若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④“欲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A.中国汉字发展历经三千多年,有其自身特点,废汉字说法有失偏颇B.这些评述应该出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C.上述评述说明当时国人有文化自虐心理,是崇洋媚外之徒D.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对待传统文化缺乏科学的认知和态度答案 C解析题干中①②③④有关汉字的评述比较激进(或有些绝对),应当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现象,A、B、D三项说法本身正确;C项中“国人有文化自虐心理,是崇洋媚外之徒”有夸大、绝对倾向,错误。
故选C项。
12.(2015·湖北省武汉三中模拟题)1919年12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倡导“整理国故”运动,“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
”材料表明胡适( )A.违背了新文化运动的宗旨目的B.认可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C.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D.抵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答案 C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
从时间看,1919年仍处于新文化运动时期,所谓“国故”就是传统中国文化。
再从“寻出一个条理脉络、寻出一个前因后果、寻出一个真意义、寻出一个真价值”可知C项符合题意。
胡适整理国故属于其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A项错误;B、D两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二、材料分析题13.(2015·四川省某重点中学月考题)近代“西学东渐”给中国带来挑战更带来发展的机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分)材料一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
然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
……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缺)者用之,西政可以起吾疾者取之,斯有其益而无其害。
——张之洞《劝学篇》材料二下面是上海近代史年表(部分)材料三美国历届总统都把输出其“精神和文化价值观”作为瓦解和演变社会主义与第三世界国家的重要战略。
他们利用强大而系统的设施和组织,“在意识形态市场上推销美国”。
据2008年《华盛顿邮报》介绍,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不再是地里的农作物,也不再是工厂里的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流行文化产品,包括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等。
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
2006年美国的软件和娱乐产品在国际上的销售额高达602亿美元,超过该国其他任何行业。
——《文化领域的机遇与挑战》请回答:(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张之洞在东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上持什么观点?(不得摘抄原文)其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2)上海是近代中国社会的缩影。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整体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角度,说明“西学东渐”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10分)(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西学东渐”呈现什么特点?(4分)针对这一文化传播新现象,我们应如何应对?(2分)答案 (1)观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是根本和前提,“西学”是辅助和补充)。
(2分)根本目的“维护清朝封建统治(2分)(2)从整体史观看:政治方面,外国在上海成立租界和领事馆损害了中国领土与主权,中国逐渐被纳入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经济方面,使中国逐渐成为西方列强的经济附庸,但它加快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和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4分)从现代化史观看:经济:西方列强的侵略,促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推动了经济的工业化;社会生活:同时近代印刷、图书和报刊的传入,图书馆的建立,西医的传入等对我国近代各项事业起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西化);思想: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冲击旧的思想观念,有利于促进思想文化的近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