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点人教版语文选修《湘夫人》word教案2-总结
湘夫人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整理_1
湘夫人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整理教学目标1、把握作品人物形象2、分析诗歌主旨教学重难点分析诗歌主旨教学过程一、导入,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
路漫漫其修远兮,。
让同学说出上下句,老师补充介绍,多媒体显示答案。
从这几句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屈原,一个坚持真理,不遗余力去追求和探究的屈原,他的诗歌在那个时代遭到称赞,甚至围攻,而今却成了一面旗帜,在人类精神的上空飞扬,今日就让我们走近屈原,品读《湘夫人》。
二、诵读课文1、老师配乐朗诵2、同学自由诵读三、梳理情节约会相约不见赴会只见流水想象美妙生活安静期盼等待四、重点赏析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问题设计1、湘君是个什么样的人?2、湘君为什么要给湘夫人建筑一座这样的宫室?五、介绍屈原出身贵族,早年深受楚怀王宠信。
对内乐观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见联合抗秦,使楚国一度消失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由于在内政外交上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写作此文时屈原正被楚王流放在荒蛮的沅、湘一带,境况困难,心情悲伤,但仍旧时时挂念国事,执著抱负,期盼楚王能回心转意。
补充材料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屈原贾生列传》六、主旨探讨1、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
2、屈原身世悲剧的抒情诗。
3、社会人生中,一切执著追求而始终虚幻难得的种种现实境况。
七、课后作业阅读屈原的作品《湘君》《橘颂》等附板书设计湘君湘夫人屈原君王人抱负侯凌燕[湘夫人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人教版选修《湘夫人》word教学设计
《湘夫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有关屈原及其作品的相关内容。
2、了解有关《楚辞》的相关内容。
3、识记本课相关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1、拟人化的自然神形象(写的是神界的爱情生活,但处处流溢着人间的现实情味——人间众多痴男怨女的投影);2、情景交融的意境;3、情味悠深的语言德育目标:学习屈原的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伟大精神。
教学步骤及内容一、导入我们上学期学过屈原的《离骚》,从中感受到作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诗歌《湘夫人》。
二、作家作品1、作者:屈原,名平,字原。
战国末期楚国人。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开创了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1953年,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宠信:“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屈原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合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由于在内政外交上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以及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屈原并不因此而放弃政治主张和伟大理想,写出了著名长诗《离骚》等价值很高的、影响很大的不朽作品。
当秦兵攻破楚都消息传出后,他大失所望,悲愤投汨罗江,以身殉国,这天正是五月初五。
屈原的人格理想和影响(1)、砥砺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2)、在逆境中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3)、以其卓越人格力量和深沉悲壮的情怀,鼓舞并感召后世志士仁人,培养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4)、屈原精神发展成为安顿历代士子的痛苦心灵的家园名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楚辞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来源: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祝的宗教活动,楚地的乐曲和民歌(《越人歌》);“信鬼好巫”是荆楚文化中突出的特征。
《湘夫人》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湘夫人》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湘夫人》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在人教版高一选修课程中,有一本名为《湘夫人》的读本。
这本读本的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包含了中国古代文学、史学等方面的知识。
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是每位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篇文章将分别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评估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教材分析《湘夫人》这本读本是一部以史料为依据,用小说的形式来表现明代名人刘克庄夫人刘氏的生平事迹的作品。
该作品通过对刘氏的家族史、婚姻史、事业史以及文学成就等方面的描述,反映了“女性自强不息,生命价值和文化智慧”的主题。
同时,该作品还涉及了中国古代文学、史学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湘夫人》这本读本,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学等方面的知识。
2. 理解并掌握“女性自强不息,生命价值和文化智慧”的主题。
3.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语言能力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湘夫人》这本读本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小说的主题;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考虑到该读本对一些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可能会构成一定的挑战,本次教学重点将放在如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上。
四、教学过程本次教学过程将按照课程教学的进度,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 在阅读教材前,通过对文本的全盘梳理,提供整体的知识结构,以期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 在阅读教材时,将重点放在如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通过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根本。
3.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写读后感、朗读等方式,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把握。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在阅读教材前,可以通过讲解故事的相关背景,为学生提供整体的知识结构。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2课《湘夫人》教案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有关屈原、《楚辞》的知识2、读懂文意,训练学生用散文化语言转译诗歌的能力3、把握故事、情感4、体会屈原在文中的寄寓,了解“香草美人”意象。
二、过程与方法:1、诵读2、质疑和讨论三、情感态度价值感:学习屈原执着于理想、忠贞、爱国的品格。
教学步骤及内容一、导入1、我们上学期学过屈原的《离骚》节选,回顾其中名句(师说上句,生接下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从中感受到屈原什么精神?追求理想、执着、坚守品性……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诗歌《湘夫人》。
2、注释补充(幻灯片投影):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
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竹上生斑,“斑竹”之名(也称“潇湘竹”或“湘妃竹”)由此而来。
据说娥皇、女英在痛哭之后,投湘江自尽。
屈原根据这个美丽的传说写作了诗歌《湘夫人》。
自秦汉时起,湘江之神湘君与湘夫人的爱情神话,被演变成舜与娥皇、女英的传说。
后世因称二女为“湘夫人”。
提问填空:红楼梦》中大观园里林黛玉的住所根据这个典故命名为“潇湘馆”,门外“有千竿翠竹遮映”。
林黛玉的别号就叫“潇湘妃子”,她常常流泪。
有人推测曹雪芹原意是让黛玉最终投水而死——质本洁来还洁去,像娥皇、女英一样。
二、预习检测:1、学生齐读,教师正音2、预习题:利用注释,用散文化的语言翻译《湘夫人》的故事,标记有疑问的字词、诗句。
3、学生互相传看,推荐译文,读两篇。
4、提问:根据自己的翻译和同学的译文,你们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注意文中叙事语句的提示,湘君和湘夫人要干什么?结果呢?)“与佳期兮夕张”、“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两人约会、湘君筑室,最后女子未来。
三、内容分析讲解(一)幻灯片展示老师选择的译文,点拨词句,提问第一节:(1)“帝子降兮北渚”翻译时可以理解为“帝子将北渚”(2)从中感受到湘君怎样的感情?“愁”,“目眇眇”、“登白薠兮骋望”——焦急、迫切地盼望。
《湘夫人》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湘夫人》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湘夫人》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一、选修背景湖南女作家贵妃醉酒一生起居并不富裕,却在多少挫折中迎来她的艺术成就。
自幼聪慧的她便爱好文学,毕生写出大量的作品,描绘了大量的真实的生活场景。
其中《湘夫人》这一长篇小说,刻画了那段风波故都的狂热岁月。
本连载小说是可以看做一个反应那时代风俗的人类考察小说, 不仅包括了逝水茶楼中的风情及文化人物, 还描绘了那个时代, 故都及朝堂上的激烈风云. 无论从人物、故事情节还是历史背景,都是值得研究、品读的经典之作。
二、教材概述1.教材名称选修10:湘夫人2.作者贵妃醉酒3.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4.出版年月 2012年三、教案内容一. 模块安排本课程设计按照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二选修10《湘夫人》一书,设计了以下五个模块:模块一说“湘夫人”与湘乡模块二“湘夫人”的作者贵妃醉酒模块三八旗女子嫁到湘、乡村妇女的生活模块四观察桥段情感描绘模块五对话个人的羞愧心理二. 模块介绍模块一:说“湘夫人”与湘乡本单元主要是介绍关于“湘夫人”的典故的起源、历史背景及相关的文化传统、地域文化和文化典故等内容。
希望学生了解了“湘夫人”的真正意义和历史背景。
模块二:贵妃醉酒本单元主要是介绍贵妃醉酒的生平、文学成就和《湘夫人》的写作背景等,引导学生理解贵妃醉酒创作的故事内容、了解其代表作品,更好地体验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模块三:八旗女子嫁到湘、乡村妇女的生活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小说情节来展现八旗女子嫁到湘地和当地乡村妇女的生活状况差别,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区域生活差异。
同时,也为学生呈现那个年代妇女地位的低下,以及即使出身富贵,处于退场妇女阶段的生活独特性,从中引发学生思考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模块四:观察桥段情感描绘本单元是从小说中抽取社交场合等相对隆重的场景,教学生进行情感描写;分别看《湘夫人》中的小说中是否设置情节舞会这个场面,场间经过是怎样刻刻画出来的等等。
高中语文教材《湘夫人》教案
高中语文教材《湘夫人》教案教学博苑2011-11-29 10435d56b7b40102dt8n高中语文教材《湘夫人》教案A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难点通过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
三、教学步骤一、导入我们刚刚学过屈原的《离骚》,从中感受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诗歌《湘夫人》。
二、常识介绍(1)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
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
后因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
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
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的情怀。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
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
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2)楚辞,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
语文:1.2《湘夫人》教案(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屈原《湘夫人》教案一、导入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
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
屈原根据这个美丽的传说写作了一首诗歌《湘夫人》,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常识介绍介绍屈原、楚辞和背景知识三、把握诗歌情感,理解诗歌主题(一)播放录音,学生结合课后注释朗读诗歌。
(二)(1)师问:这首诗歌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生答:讲了湘君和湘夫人的苦恋故事,全诗以湘君的口吻,抒写了他自己在约会地点没有等到湘夫人的忧愁、烦恼感情和一系列的心里活动。
(2)师问:诗人是以怎样的情感来讲述这个故事的?为什么会用这样的情感讲述这个苦恋故事?(启发学生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来把握诗人情感、理解诗歌主旨)生答:幽怨哀婉生答:诗言志,诗人借讲述这个哀婉、动人的苦恋故事,来表达他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幽怨,借湘君对爱情的坚贞不渝来表达他对理想执着追求的情愫。
附屈原其人其事: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
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
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
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
新人教版选修《湘夫人》教案2篇
屈原•湘夫人教学要求学习目的初步了解屈原,了解楚辞和楚文化的特点。
感受此诗表现的凄美意境。
掌握屈赋香草美人以譬君子的比兴特征。
学习要点《楚辞.湘夫人》同《诗经?蒹葭》一样,都是表现在水一方的意境。
所不同的是:《诗经》产生于黄河流域,大都是民歌,表现着现实精神;《楚辞》产生于长江流域,多是屈原个人创作,散发着浪漫气息。
《湘夫人》通篇笼罩在凄美的氛围中。
开头几句是秋水的绝唱,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
(胡应麟《诗薮》)通常认为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水的配偶神,他们彼此深深地眷恋,却不知什么原因,总是爱而无因,见而不得,只能互相幻想着对方,无望地追寻、失望。
在他们之间,永恒地隔着迷惘的水域。
这首诗就细腻地表现了湘君对湘夫人由企盼,到幻觉,到失望的凄楚情感历程。
而境界是非常唯美的,那些来自水中的香花香草满溢着纸卷,杜若、辛夷、荷、芷……让读者环绕在香氛和灵异构成的神秘奇异的世界里。
《湘夫人》就是这样浸透在满怀的香气里。
湘君和湘夫人的形象,也因此显示出高洁优美来。
这就是楚辞常用的香草美人以譬君子的笔法。
《湘夫人》,和《九歌》中的其他作品一起,向读者展示一个神秘美丽的世界。
作家生平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7?),名平,原是他的字。
出身于楚国的同姓贵族。
屈原在楚怀王时曾担任左徒的官职,地位是相当高的。
《史记•屈原列传》中记载:“博闻强志,勇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课文分析一、课文朗读(略)二、背景简介本篇选自《楚辞?九歌》。
“九歌”本是古乐章名,在《楚辞》中则是一组诗歌的总称,包括《国殇》、《湘君》、《湘夫人》等十一首诗歌。
王逸《楚辞章句九歌》认为:“《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
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
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
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
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
湘夫人教案5则
湘夫人教案5则湘夫人教案湘夫人教案(一):教学目的:1、熟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从而理解的思想感情,把握其主旨。
2、分析诗中环境描述的作用和比兴手法的使用,鉴赏艺术特色。
3、透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教学重点:1、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熟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从而理解的思想感情,把握其主旨。
教学难点:1、分析诗中环境描述的作用和比兴手法的使用,鉴赏艺术特色。
2、透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第一节一、导入:湖南岳阳的君山上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竹子,名叫“斑竹”,大家明白它的来历?传说湘君(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
舜的妻子娥皇、女英(尧帝的二个女儿)听到丈夫的死讯后追随到沅、湘,因丧夫而落下的悲哀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
这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这一传说人物有关的诗歌《湘夫人》。
二、作者简介:屈原,名平,字原。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他开创了诗歌从群众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用心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
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民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遭到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
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
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远游》《卜居》《渔父》。
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屈原《湘夫人》(人教版高一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屈原《湘夫人》(人教版高一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屈原《湘夫人》(人教版高一选修教案设计)1屈原《湘夫人》(人教版高一选修教案设计)屈原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现在仍然被人们所倾慕。
在他的很多作品中,有一首《湘夫人》,它是屈原的《离骚》中的一篇,讲述了一位夫人的悲惨遭遇。
本文将围绕着屈原《湘夫人》这一诗歌,介绍它的内容、文学价值和教学应用等方面。
一、作品内容《湘夫人》讲述了夫人被困宛城而悲愤难默,后来又被流放到江南的故事。
詔曰:“杵臼不出,五采旋女!夫子何为而不进此?既尝入此,而出不见,胡为虐臣?” 善善者却名之曰:“荆夫人。
” 其詔使人之宛而设语审质。
众妇人之有姣且媚者,挟函而从夫人。
或与其子语曰:“胡不鬻之?一狗得而食之矣。
”自晋献公问汲黯,至宛人内而自毙。
子母皆发次之。
逾年,楚议宣王曰:“夫人之屈楚也甚矣,不可不召。
”宣王召之,趋而进曰:“荆夫人也甚信于宣王,今召之而来,莫出此门者,诛之!” 夫人解缨而哭,曰:“过踰恶人矣,怨未及于人。
愿少短夫子,夫子有罪。
荆夫人之名美,而敢有事于夫?”乃反去。
凡此既十三岁矣。
在文章的开头,首先讲述了夫人被困于宛城的遭遇。
在一个和煦的春天,江南、菱歌女以及夫人在园中相伴欢乐。
最后夫人宣布要近宴言别,却被困于宛城。
夫人在宛城的时候,对旁人宽厚善良,但是她也深感自己的悲愤难默。
她的心情起伏了好几次,有时候是憔悴,有时候是陶然忘忧。
她在苦闷的时候,一直思念着故乡的家园和亲人,也渴望着早日脱离这里。
随后,夫人被流放至江南。
尽管她遭受了很多折磨和磨难,但她仍然保持着高尚的情操和优美的情操。
在文章的结尾,夫人选择离开楚国。
她感到过去自己并没有恨人,只是在恶人奸淫之下遭受了不幸。
二、文学价值屈原的《湘夫人》是《离骚》的一部分,在整部作品中,可以视作“感物篇”。
“感物”是指在诗歌中对物体个体的感悟和感受,此份感悟和感受可以是美好的,也可以是痛苦的,总体来说就是通过作者的灵魂升华,反映出了一种深邃的、客观的现实。
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第2课《湘夫人》 精选教案 (5)
六、齐读第四段:
我把那外衣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内衣丢在澧水旁。
我在小岛上采摘杜若,将送给远方的人儿表衷肠。
欢乐的时光难以马上得到,我姑且逍遥自在度时光。
第四段:表现湘君因与湘夫人相约不逢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但仍流露了藕断丝连、依依不舍的深情。
段意:以物寄情,再候时机。
七、小结:
荷叶做的屋顶呵,加盖芷草,再把杜衡缠绕在房屋四方。
汇合各种香草充满庭院,放置各种香草播满门廊。
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为迎接湘夫人众神如流云一样。
第三段:写湘君又看到事物错位,担心心愿不可能实现。他到各处寻找湘夫人,在幻想中,似乎听到佳人召唤。于是湘君在水中建造高贵的宫室,打算同湘夫人一起过美满、幸福的生活。新房子布置得高雅、华贵、精巧,表现出对湘夫人的一片深情。这时,九嶷山的神仙纷纷出动,与湘君一起迎接湘夫人,但湘夫人并没有来。湘君的一切等待和祈盼,一切准备和幻想,全都化成了泡影。
清晨我骑马在江边奔驰,傍晚就渡水到了西岸。
听说佳人召唤我,我将快速飞驰与你同往。
把我们的房屋建造在水中,又将荷花叶子苫在房顶上;
用香草饰墙,紫贝饰庭,撒布香椒,充满整个中堂;
桂树作栋,兰树作椽,辛夷制成门梁,白芷点缀卧房;
编结薜荔作帷帐,分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
洁白的美玉做镇席,散放石兰传播芬芳;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屈原、楚辞你知多少?
1、关于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开创了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1953年,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教案】高二上语文《湘夫人》教案(2课时)
《湘夫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注意几个意思为“水边”的字,积累文言词语,并背诵全文。
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 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男女水神悲欢离合之情。
3.过程与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1、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 、体会男女水神在生死契阔后欢会难聚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1、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把握景物描写中反映水神的情绪。
2、:通过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
【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步骤】一、复习旧知: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长恨歌》,充分认识到其思想意旨的丰富性,情感表现的艺术性,而这也是其超出一般作品和耐人寻味之处。
希望同学们能细细品味。
二、导入新课: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
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
屈原根据这个美丽的传说写作了一首诗歌《湘夫人》,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三、走近屈原。
(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屈原:名平,字原。
战国末期楚国人。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1953年,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2)追溯背景: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
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
(3)屈原名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关于《九歌》:“九歌”本是古乐章名,在《楚辞》中则是一组诗歌的总称,包括《国殇》、《湘君》、《湘夫人》等十一首诗歌。
《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写的是神界的爱情生活,但处处流溢着人间的现实情味——人间众多痴男怨女的投影。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2 湘夫人
教学目的1.通过充分的“知人论世”掌握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3.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难点:通过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二、知人论世:(1)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
屈原的生平以及《九歌》、《楚辞》的介绍见教材58页。
屈原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
后因小人诬陷,被疏远,两次遭放逐。
第一次在楚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
(课件展示放逐行程图)都城郢被秦将白起攻破后,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相传于公元前278年旧历五月初五抱石跳进汩罗江中。
这一天就成为后世纪念他的端午节。
屈原的人格理想和影响以及名句见课件。
(2)楚辞,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建。
注释里说“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地方色彩。
”与《诗经》四言诗不同,它采用参差不齐的形式,有大量“兮”字,具有浓郁的抒情性。
其它特点见58页教材“想象奇特瑰丽,语言铺陈华美,极富浪漫色彩”。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
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世人称“楚辞体”或“骚体”,并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
屈原的作品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离骚》《九章》等在流放生活中写的政治抒怀诗;一类是以《九歌》(共十一篇,《湘君》、《湘夫人》、《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等其它介绍见注释和相关链接)。
为代表的祭歌和反映诗人世界观、人生观的《天问》。
《湘夫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选修)
《湘夫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选修) 1.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1.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难点:通过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
我们刚刚学过屈原的《离骚》,从中感受到作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诗歌《湘夫人》。
(1)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
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
后因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
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
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的情怀。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
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过失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
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2)楚辞,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立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
: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祝的宗教活动,楚地的乐曲和民歌(《越人歌》)。
“信鬼好巫”是荆楚文化中突出的特征。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湘夫人3
湘夫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难点:通过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
三、教学步骤:一、导入我们刚刚学过屈原的《离骚》,从中感受到作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诗歌《湘夫人》。
二、常识介绍(1)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
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
后因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
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
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的情怀。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
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
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2)楚辞,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
来源: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祝的宗教活动,楚地的乐曲和民歌(《越人歌》)。
“湘夫人知识点的总结”教案讲义
3沅有芷兮澧有兰
内容:芷、兰比喻象征高洁的君子,用来赞美 湘夫人的美好。 情感:沅水有芷的陪伴,澧水有兰的陪伴,可 是公子没有如期赴约,表达对湘夫人的思念之 情。
手法:比兴
原,楚国贵族,与楚王同姓,家乡为湖北秭归县。祖 先为楚武王熊通之子,被封于“屈”之地,后代以 “屈”为氏。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 时期,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1953年“四大文化名 人”
• 能力:“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 客,应对诸侯。” 变法图强,联齐抗秦。
• 两次遭放逐。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 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长达20年。 无可奈何之际,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的情怀。 这天正是五月初五。
文言知识
1、一词多义
与佳期兮夕张
君问归期未有期
期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期年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帝乡不可期
约定,约会 时间,日期 期限 满一年 及,到 期待,希求
将腾驾兮偕逝
逝 时不利兮骓不逝 予为斯序,既痛逝者
往,去 跑 死
1、一词多义
夕济兮西澨
渡水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成功
济 两朝开济老臣心
⑨朝驰余马兮江皋/夕名词作状语
⑩芷葺兮荷屋
名词作状语
3、古今异义
洞庭波兮木叶下
古义:树
今义:木头
蛟何为兮水裔
古义:边缘
今义:后代
捐余袂兮江中
古义:抛弃,扔弃 今义:捐献
辛夷楣兮药房
古义:用香草装饰的卧室 今义:出售、供应药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武邑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数学课件、数学教案、课题数学、试卷数学、初中数学试题、课后练习、数学期末考试、数学导学案 初中数学、数学课件、数学教案、课题数学、试卷数学、初中数学试题、课后练习、数学期末考试、数学导学案
备课人
授课时间 课 题 湘夫人1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熟读文章,理解诗句的含义,从而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握其主旨。
过程与方法
分析诗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比兴手法的使用,鉴赏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重点
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难点 分析诗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比兴手法的使用,鉴赏艺术特色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
一、导入:
湖南岳阳的君山上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竹子,名叫“斑竹”,大家知道它的来历?
传说湘君(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
舜的妻子娥皇、女英(尧帝的二个女儿)听到丈夫的死讯后追随到沅、湘,因丧夫而落下的伤心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这一传说人物有关的诗歌《湘夫人》。
二、作者简介:
屈原,名平,字原。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
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民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遭到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
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
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远游》《卜居》《渔父》。
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三、“楚辞”及《楚辞》:
1、“楚辞”:
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 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由于“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用“骚体”指“楚辞”
2、特点:
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句式参差错落,自由灵活而富于变化;
多用语气词“兮”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
诗的结构篇幅扩大了;
语言词汇地方色彩较浓。
3、《楚辞》: 作品总集名,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和汉代贾谊等人的诗赋,西汉刘
向编辑。
四、诗文学习:
1、指定学生诵读诗歌:
2、生字词的巩固:
北渚() 眇眇() 袅袅() 白薠()骋()望 蘋()中 罾() 潺()
湲()麋() 水裔() 江皋() 西澨()葺() 荪() 兰橑() 薜()荔()擗() 櫋() 庑()门 九嶷()袂() 褋() 澧浦() 搴
()
3、讲解1-2段词句: 分析诗歌:
1、诗歌《湘夫人》写了一个什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