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高三语文高考文言文试题30篇及答案
文言阅读训练30篇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
宣和初,自漳州司录除国子录,擢监察御史。
时蔡京当国,刚论秦无所避。
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
钦宗即位,以右正言召。
丁父忧,服阕,除工部员外郎,以母疾辞。
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
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都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
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
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之道。
”又言:“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
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丁母忧,服阕,复拜给事中。
刚言:“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
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初无储蓄,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屯田。
”因献三说,将校有能射耕,当加优赏,每耕田一顷,与转一资,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
上令都督府措置。
时朝廷推究章惇、蔡卞误国之罪,追贬其身,仍诏子孙毋得官中朝。
至是章杰自崇道观知婺州,章仅自太府丞提举江东茶盐事。
刚封还诏书,谓即如此,何以示惩,乃并与祠。
时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犹率群臣遥拜洲圣,刚言:“礼有隆杀,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
望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
”从之。
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刚显疏其恶,桧衔之。
金人叛盟,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桧闻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中丞。
初,边报至,从官会都堂,刚谓亿年曰:“公以百口保金人,今已背约,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亿年奉祠去。
明年致仕。
以绍兴十三年卒。
(节选自《宋史•廖刚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部使者檄刚抚定 檄:文告。
B .刚遣长子迟喻贼 喻:开导。
C .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 稽:查考。
D .以杜金人窥伺之意 杜:制止。
2023高考语文四套试卷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2023高考语文四套试卷文言文练习附答案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2023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周尧卿,字子余。
其先汝阴人。
尧卿警悟强记,七岁善赋诗,弱冠以学行知名。
天圣二年登进士第,积官至太常博士、通判饶州。
卒,年五十三。
有文集二十卷,《诗》《春秋》说各三十卷。
尧卿十二丧父,忧戚如成人,见母氏则抑情忍哀,不欲伤其意。
母异之谓族人曰是儿爱我如此多知孝养我矣。
卒能孝养,志如母之言。
其于昆弟,尤笃有爱。
执母丧,倚庐三年,席薪枕块,虽疾病不饮酒食肉。
或勉之以礼,曰:“《礼》‘老病不止酒肉’,意或不胜丧耳。
病且未老,忍及此耶?”葬之先期,躬自负土。
有告之曰:“古之贫无以葬者或然,今子何自苦?”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尧卿为人简重不校,有慢己者,必厚为礼以愧之。
居官禄虽薄,赒宗族朋友,罄而后已。
所至称治,民有去思。
尝知汀州宁化县,提点刑狱杨纭入境,微伺刺史善否,有被刑而耘苗者,纭就询其故。
对曰:“贫以利故,为人直其枉,令不可欺,而我欺之,我又何怨?”纭至邑,不复他察,第以所闻荐之。
庆历间,范仲淹举经行可为师表,未及用而卒。
尧卿之学,不惑传注,问辨思索,以通为期。
其学《诗》,以孔子所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孟子所谓“说《诗》者,以意逆志,是谓得之”。
考经指归,而见毛、郑之得失,曰:“毛之《传》欲简,或寡于义理,非‘一言以蔽之’者也。
《笺》欲详,或远于情性,非“以意逆志’者也。
是可以无去取乎?”其学《春秋》,曰:“左氏记之详,得经之所以书者。
”至三传之异同,均有所不取,曰:“圣人之意,岂二致邪?”欧阳修以文表其墓曰:“若周君者,事生尽孝,居丧尽哀,而以礼者也。
君学长于毛、郑《诗》,《左氏春秋》。
”(节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圈出正确答案的标号,每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
(3 分)母异A之B谓C族人曰D是儿E 爱我F如此G多H知孝养我矣。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文意理解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文意理解专项练习题一、专项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14分)丁巳,叔文以母丧去位。
王伾请起叔文为相既不获则请以为威远军使平章事又不得。
其党皆忧悸不自保。
明年,赐叔文死。
己卯,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凡十年不量移,执政有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师。
谏官争言其不可,上亦恶之,皆以为远州刺史。
柳宗元为柳州刺史,刘禹锡为播州刺史。
宗元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万无母子俱往理。
”欲请于朝,愿以柳易播。
会中丞裴度亦为禹锡言曰:“禹锡诚有罪,然母老,与其子死别,良可伤。
”上曰:“为人子尤当自谨,勿贻亲忧,此则禹锡重可责也。
”度曰:“陛下方侍太后,恐禹锡在所宜矜。
”上良久乃曰:“朕所言以责为人子者耳,然不欲伤其亲心。
”明日,禹锡改连州刺史。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伾文用事》)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写出正确的序号()(3分)王伾请起叔文A为相B既不获C则请D以为威远军使E平章事F又不得。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凡十年不量移,执政有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禹锡诚有罪,然母老,与其子死别,良可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因概括题)为什么皇上最终决定将刘禹锡改任连州刺史?(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积累文化常识1.宫市,宫廷内所设的市肆。
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楚昭王失国,屠羊说①走而从于昭王。
昭王反国,将赏从者。
及屠羊说。
屠羊说曰:“大王失国,说失屠羊。
大王反国,说亦反屠羊。
臣之爵禄已复矣,又何赏之有哉!”王曰:“强之!”屠羊说曰:“大王失国非臣之罪故不敢伏其诛大王反国非臣之功故不敢当其赏。
”王曰:“见之!”屠羊说曰:“楚国之法,必有重赏大功而后得见,今臣之智不足以存国而勇不足以死寇。
吴军入郢,说畏难而避寇,非故随大王也。
今大王欲废法毁约而见说,此非臣之所以闻于天下也。
”王谓司马子綦曰:“屠羊说居处卑贱而陈义甚高,子其为我延之以三旌②之位。
”屠羊说曰:“夫三旌之位,吾知其贵于屠羊之肆也;万钟之禄,吾知其富于屠羊之利也;然岂可以贪爵禄而使吾君有妄施之名乎?说不敢当,愿复反吾屠羊之肆。
”遂不受也。
【注释】①屠羊说: “屠羊”是职业,“说”是人名。
②三旌:公、侯、伯三公。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4分1屠羊说走而从于昭王 2此非臣之所以闻于天下也3居处卑贱而陈义甚高 4子其为我延之以三旌之位18、下面句子中“之”字的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分A、臣之爵禄已复矣B、何赏之有C、非臣之罪D、今臣之智不足以存国19、请用“/”标出画波浪线句子中的停顿。
3分大王失国非臣之罪故不敢伏其诛大王反国非臣之功故不敢当其赏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5分然岂可以贪爵禄而使吾君有妄施之名乎?说不敢当,愿复反吾屠羊之肆。
21、屠羊说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2分17.4分1逃跑 2用来……的方式3述说,陈述 4邀请每题1分18.2分B19.3分大王失国/①非臣之罪/②故不敢伏其诛/③大王反国/④非臣之功/⑤故不敢当其赏①④两处没标停顿,不扣分,②③⑤处错一处扣1分,不倒扣分20.5分但我怎么可以贪图爵禄而使我们国君得到胡乱施恩的名声呢?我不敢接受,希望再回到我宰羊的店铺。
[本题分3个评分单位,即“然岂可以贪爵禄而使吾君有妄施之名乎”2分,得分点3个:“岂”、“妄”、“施”,“说不敢当”1分,得分点2个:人名“说”的翻译及“当”,“愿复反吾屠羊之肆”2分,得分点3个:“愿”、“反”、“肆”。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2)孔子强调“以直报怨”,是否有违儒家的“忠恕之道”?【答案】(1)遵循自律(律己);正直;客观(公正)原则(2)不违背。
孔子强调“以直报怨”,体现了与人交往中的正直原则。
坚守正直,不因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
“忠恕之道”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准则。
强调待人要忠,即对人要尽心竭力,积极为人;待人要恕,即待人要仁爱宽厚,能推己及人。
在强调忠恕时也是有原则的,强调能明辨是非,因为无原则地忍让只会破坏正直、公正。
所以并不违背。
【解析】【分析】(1)第一则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意思是“遇事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他人的怨恨了”,这是说要自律或严于律己;第二则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是“用正直回报伤害,用恩惠报答恩惠”,这是说要以正直待人;第三则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意思是“君子不因为一个人的言语(说得好)而推举他,也不因为一个人有缺点而废弃他好的言论”,这说明待人要客观公正。
(2)从语段来看,孔子不同意“以德报怨”的做法,认为应当是“以直报怨”,这是说,不以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公正合理不偏不倚,恩德要用恩德去回馈,怨要用公正合理的方式回击,不可一味姑息从而纵容罪恶扩散而良善丧失,也不可挟私加重报复,这里体现的是人际交往中的正直原则。
而“忠恕之道”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忠”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腾达,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恕”也就是孔子在《卫灵公》篇里回答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问题时所说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高考高中文言文试题专题及答案
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
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府受遗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
甚奇之,与交结。
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
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
元鼎中,博士徐偃使行风俗。
偃矫制,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还,奏事,徙为太常丞。
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
偃以为《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颛之可也。
汤以致其法,不能诎其义,有诏下军问状,军诘偃,偃穷诎,服罪当死。
初,军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军繻①。
军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还当以合符。
”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
”弃繻而去。
军为谒者,使行郡国,建节东出关,关吏识之,曰:“此使者乃前弃繙生也。
”军行郡国,所见便宜以闻。
还奏事,上甚说。
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
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石前行。
驾下不匀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
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
”诏问画吉凶之状,上奇军对,擢为谏大夫。
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
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
天子大说,赐南越大臣印绶,一用汉法,以新改其俗,令使者留填抚之。
越相吕嘉不欲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
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
(选自《汉书·终军列传》)【注】①繻:古时用帛制成的出入关卡的凭证。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少好学/以辩博能属丈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土弟子/至府受遣/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B. 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府受遣/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C. 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府受遣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D. 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府受遣/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矫制,指假托帝王的命令,出于歹意假托帝王命令行事者才会获罪。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文言文阅读)好题练习(附答案)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文言文阅读)好题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贞观六年,文武官请封禅,上曰:“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朕意不然。
若天下义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且事天扫地而祭,何必登泰山之巅,然后可以展其诚敬乎!”群臣请之不已,上欲从之,魏征独以为不可。
上曰:“公不欲朕封禅,以社稷..未安邪?”曰:“安矣。
”“四夷..未服邪?”曰:“服矣。
”“然则何为不可封禅?”对曰:“陛下虽有此数者,然今户口未复,仓廪尚虚,且远夷君长,皆当扈从,此乃引戎狄入内且示以虚弱也。
况赏赍不赀,未厌远人之望;给复连年,不偿百姓之劳。
崇虚名而受实害,陛下将焉用之!”会河南、北数州大水,事遂寝。
十二月,癸丑..,帝与侍臣论安危之本。
中书令温彦博曰:“伏愿陛下常如贞观初,则善矣。
”帝曰:“朕比来怠于为政乎?”魏征曰:“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帝拊掌大笑曰:“诚有是事。
”辛未,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
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
贞观七年,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
是岁,公卿以下复请封禅者前后相属,上谕以“旧有气疾,恐登高增剧,公等勿复言”。
贞观十四年,陈仓折冲都尉鲁宁坐事系狱,自恃高班,谩骂陈仓尉刘仁轨,仁轨杖杀之。
上怒,命追至长安面诘之。
仁轨曰:“鲁宁对臣百姓辱臣如此,臣实忿而杀之。
”征曰:“陛下知隋所以亡乎?百姓强而陵官吏,如鲁宁之比是也。
”上悦,擢仁轨为栎阳丞。
上将幸同州校猎,仁轨上言:“今秋大稔,民收获者才一二,使之供承猎事,治道葺桥,动费一二万功,实妨农事。
愿少停銮舆旬日,俟其毕务,则公私俱济。
”上赐玺书嘉纳之,寻迁新安令。
(节选自《资治通鉴ꞏ唐纪》)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B.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C.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D.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神,两者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根基,后借指国家。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
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
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
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
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
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
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
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
弘治元年上富十五事,悉议行。
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
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
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
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
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
奸人大怒,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
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
帝皆深纳之。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
诸大臣莫敢望也。
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
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
帝悉褒纳。
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
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五年卒,年八十五。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
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卷182)(1)下列对文中画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B.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C.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D.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漕运,古代利用水道调运粮食的运输方式,以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
语文高考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带翻译
语文高考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带翻译①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
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
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②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爱民为先。
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
知院官始见不稔之端,先申,至某月须若干蠲免,某月须若干救助,及期,晏不俟州县申请,即奏行之。
应民之急,未尝失时,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
其初,财赋岁入不过四百万缗,季年乃千余万缗。
③晏专用榷②盐法充军国之用,以为官多则民忧,故但于出盐之乡置盐官,自余州县,不复置官。
先是,运关东谷入长安者,以河流湍悍,率一斛得八斗至者,则为成劳,受优赏。
晏以为江、汴、河、渭水力不同,各随便宜,造运船,教漕卒,江船达扬州,汴船达河阴,河船达渭口,渭船达太仓,其间缘水置仓,转相受给。
自是每岁运谷或至百余万斛,无斗升沉覆者。
晏于扬子造船,每艘给钱千缗,或言“所用实不及半,虚费太多”。
晏曰:“不然,论大计者固不可惜小费,凡事必为永久之虑。
今始置船场,执事者至多,当先使之私用无窘,则官物坚牢矣。
若遽与之屑屑校计锱铢,安能久行乎!”节选自《资治通鉴》【注】①使司:指转运使官署。
②榷:专卖。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 2率一斛得八斗至者3其间缘水置仓 4若遽与之屑屑校计锱铢18.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5分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
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19.对下列两句中“以”字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故其理财以爱民为先②以河流湍悍A.①②中的“以”都是介词B.①中的“以”是连词,②中的“以”是介词C.①②中的“以”都是连词D.①中的“以”是介词,②中的“以”是连词20.第②段中,刘晏用什么办法增加户口数量?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21.第③段内容体现了刘晏怎样的管理理念?请加以概括。
3分六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
2023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卜居》者,屈原之所作也。
屈原体忠贞之性而见嫉妒,念谗佞之臣承君顺非而蒙富贵,己执忠正而身放弃,心迷意惑,不知所为,乃往至太卜之家,稽问神明,决之蓍鬼。
卜己居世何所宜行,冀闻异策,以定嫌疑。
故曰卜居也。
(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卜居序》,有删节)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卜己居世何所宜行,冀闻异策,以定嫌疑。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朱之弼,字右君,顺天大兴人。
顺治三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转工科都给事中。
八年,疏言:“国家宜重名器。
旧制,胥吏供役年久无过,予以议叙,选用佐贰。
今户、兵等部书役别系职衔,非官非吏,有玷班行。
此曹起自贫乏,不数年家赀钜万,衣食奢侈。
非舞文作奸,何以致此?请严察褫夺。
”上韪其言,并严饬行。
又疏言:“国家章制大备,部臣实心任事,利自知举,弊自知革,今乃尽若事外,遇事至,才者不肯决,无才者不能决,稍重大即请会议。
上下相诿,彼此相安。
国家事安得不废,百姓安得不困?臣愚谓今日求治,首在择人。
上面召诸大臣亲试才品,因能授任;复考其历事后兴利几何,除弊几何,定功罪,信赏罚,则法行而事举矣。
”上纳之弼言,谕六部去怠忽旧习。
世祖恶贪吏,命官得赃十两、役得赃一两,皆流徙。
令既行,之弼疏论其不便,略谓:“自上谕宣传后,抚按所纠,必无大贪。
何则?一经提问,有司无不图保身命,虽盈千累百,而及其结谳,期不满十两而止。
而今普天之下,皆不取十两之有司,岂真出古循吏哉?良以令严则思遁,徒有名而无其实也。
上但择一大贪者惩之,一大廉者奖之,则众贪惧、众廉奋矣。
”上甚嘉之。
会岁旱求言,与尚书王弘祚廷辨,卒从之弼议。
康熙八年,疏言:“世祖严治贪官蠹役,特立严法,如非官役,不用此例。
今不论有禄无禄,通用重典。
贪蠹事发,被证畏同罪,刑讯不承,使大贪漏网。
如逼抑出钱,倘非官役,许用旧律。
”诏并如所请。
十四年,以母丧去官。
高考模拟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译文5篇
高考模拟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译文5篇(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魏象枢,字环极,山西蔚州人。
顺治三年进士,选庶吉士。
八年,世祖亲政,有司有以私征侵帑坐罪者,象枢疏陈其弊,请仿州县依易知单造格眼册,注明人户姓名、粮银、款目及蠲贩清教,上大吏核验,印发开征:又请定布政使会计..之法,以杜欺隐;请立内外各官治事之限,以清稽滞,皆见施行。
十三年,岁三迁,至户部侍郎。
会西南用兵,措兵食,察帑藏,多所规画。
十七年,授左都御史。
疏言:国家根本在百姓,百姓安危在督抚。
原诸臣为百姓留膏血,为国家培元气。
臣不敢不为朝廷正纪纲,为臣子励名节。
”因上申明宪纲十事,上嘉其切中时弊。
磨勘顺天乡试卷...,因陈科场诸弊,请设内帘监试御史;考核各直省学道,举劳之辨、邵嘉,劾卢元培、程汝璞,上如其议以为黜陟。
十八年,迁刑部尚书。
象枢疏言:“臣忝司风纪,职多未尽。
敢援汉臣汲黯自请为郎故事,留御史台,为朝廷整肃纲纪。
”上可其奏,以刑部尚书留左都御史任,寻命举廉吏,象枢举雷虎、班迪凡十人。
上谕日:“雷虎朕亦闻其清,以其怠惰罢黜,既经象枢特荐,授内阁学士。
班迪清慎,因使往江西按事,。
问以民间苦乐,又谢不知,以是镌秩①。
余令更部议奏录用。
”寻命与传郎科尔坤巡察畿辅..,按治豪猾,还奏称旨。
二十三年奏事乾清门踬焉即日疏乞休再奏乃许之二十五年卒谥敏果。
昔象枢以冯溥荐再起。
象枢见溥,问何以见知?溥曰:“昔余为祭酒..,故事,丁祭不得陪祀者,当於前一日瞻拜。
君每期必至,敬慎成礼。
一岁直大雨,君仍至,肃然瞻拜而去,此外无一人至者。
余以是知君笃诚。
”(《清史稿魏象枢列传》,有删节) [注]①镌秩:降级或降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二十三年奏事/乾清门踬焉/即日疏乞休/再奏/乃许之/二十五年/卒谥敏果B.二十三年/奏事乾清门/踬焉/即日疏/乞休再奏/乃许之/二十五年卒/谥敏果C.二十三年奏事/乾清门踬焉/即日疏/乞休再奏/乃许之/二十五年/卒谥敏果D.二十三年/奏事乾清门/踬焉/即日疏乞休/再奏/乃许之/二十五年卒/谥敏果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会计,我国从周代就有了专设的会计官职,掌管赋税收入、钱银支出等财务工作。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对……有利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游泳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一:专一2.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微斯人,吾谁与归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3.下列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D.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4.翻译句子(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
西方用兵,偏校有临陈先退、望敌不进者,大将守著令皆中覆。
彦博言:“此可施之平居无事时尔。
今拥兵数十万,而将权不专,兵法不峻,将何以济?”仁宗嘉纳之。
黄德和之诬刘平降虏也,以金带路平奴,使附己说以证。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论语》十二章(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2)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3)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4)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8)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10)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1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12)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就有道而正.焉正:匡正B.质胜文.则野文:华美、文采C.君子喻.于义喻:知晓,明白D.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迩:远处的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小子..何莫学夫《诗》B.譬如平地..C.大学..之道D.小人..喻于利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就有道.而正焉B.策之不以其道.C.任重而道.远D.朝闻道.,夕死可矣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岑嘉州诗集》序(唐)杜确自古文体变易多矣,梁简文帝及庾肩吾之属,始为轻浮绮靡之词,名曰“宫体”。
自后沿袭,务为妖艳,谓之摛锦布绣焉。
其有敦尚风格,颇存规正者,不复为当时所重,讽谏比兴,由是废缺。
物极则变,理之常也。
圣唐受命,斩雕为朴。
开元之际,王纲复举,浅博之风,兹焉渐革。
其时作者,凡十数辈,颇能以雅参丽,以古杂今,彬彬然,粲粲然,近建安之遗范矣。
南阳岑公,声称尤著,公讳参,代为本州冠族。
曾太公文本,大父长倩,伯父羲,皆以学术德望,官至台辅。
早岁孤贫,能自砥砺,遍鉴史籍,尤工缀文,属辞尚清,用意尚切,其有所得,多入佳境,回拔孤秀,出于常情。
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
时议拟公于吴均、何逊,亦可谓精当矣。
天宝三载进士高第,解褐右内率府兵曹参军,转右威卫录事参军,又迁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充安西节度判官,入为右补阙。
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改为起居郎,寻出虢州长史,又改太子中允兼殿中侍御史,充关西节度判官。
圣上潜龙藩邸,总戎陕服,参佐僚史,皆一时之选。
由是委公以书奏之任,入为祠部考功二员外郎,转虞部库部二正郎,又出为嘉州刺史。
副元帅相国杜公鸿渐表公职方郎中兼侍御史,列于幕府,无几使罢,寓居于蜀。
时四川节度因乱受职,本非朝旨,其部统之内,文武衣冠,附会阿谀,以求自结,皆曰中原多故,剑外小康,可以庇躬,无假向阙。
公乃著《招蜀客归》一篇,申明逆顺之理,折挫佞之计,有识者感叹,奸谋者惭沮,播德泽于梁益,畅皇风于邛。
旋轸①有日,犯軷俟②时,吉往凶归③,呜呼不禄,岁月逾迈。
殆三十年,嗣子佐公,复纂前绪,亦以文采,登名翰场。
有公遗文,贮之筐箧,以确接通家馀烈,忝同声后辈,受命编次,因令缮录,区分类聚,勒成八卷。
倘后之词人有所观览亦由聆广乐者识清商之韵游名山者仰翠微之色足以莹彻心府发挥高致焉京兆杜确。
【注释】①旋轸:回车,喻返京。
语文高考文言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B. 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C.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D.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 邂逅相值,适遭流离B.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C.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D. 尝益其所识,观干国者,其贤不及孔子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君子不齿B. 沉鱼落雁C. 独坐幽篁里D. 红颜薄命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B. 谨食之,时而献于献公C. 故有唐三藏西天取经D. 南陵尉果引孙策至,策请以久不相见为解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 士为知己者死B. 然后能出于其类C.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二、翻译题(每小题5分,共10分)6. 翻译下列句子:(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求者颇多。
7. 翻译下列句子:(1)山川之有神仙,犹草木之有蝡蛆也。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三、阅读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犯其上,民皆曰:‘得无厌乎?’曰:‘此为与吾得也。
’是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①有仁义而已矣②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2)翻译下列句子:①王何必曰利?②是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也。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苏武字子卿,杜陵人也。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中郎将。
奉使匈奴,后留匈奴中,十有九年,持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精品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精品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太平州①新学记王安石①太平新学在子城②东南,治平三年,司农少卿建安李侯定仲求所作。
侯之为州也,宽以有制,静以有谋,故不大罚戮而州既治。
于是大姓相劝出钱,造侯之庭,愿兴学以称侯意。
侯为相地迁之,为屋百间,为防环之,以待水患。
而为田二十顷,以食学者。
自门徂堂,闳壮丽密,而所以祭养之器具。
盖往来之人,皆莫知其经始,而特见其成。
既成矣,而侯罢去,州人善侯无穷也,乃来求文以识其时功。
②嗟乎!学之不可以已也久矣。
世之为吏者,或不足以知此,而李侯知以为先,又能不费财伤民,而使其自劝以成之,岂不贤哉!然世之为士者,知学矣,而或不知所以学,故余于其求文,而因以告____________。
③盖继道莫如善,守善莫如仁。
仁之施,自父子始。
积善而充之,以至于圣而不可知之谓神。
推仁而上之,以至于圣人之于天道,此学者之所当以为事也。
昔之造书者实告之矣。
有闻于上,无闻于下,有见于初,无见于终,此道之所以散,百家之所以盛,学者之所以讼也。
学乎学,将以一天下之学者至于无讼而止。
游于斯,餔③于斯,而余说之不知,则是美食逸居而已者也。
李侯之为是也,岂为士之美食逸居而已者哉?治平四年九月四日,临川王某记。
注:①太平州:宋代设置,州治设今安徽当涂姑孰城。
②子城:姑孰城的内城,在姑孰城北面。
③餔:吃饭。
(1)可填入第②段横线处的虚词是()A.也B.者C.焉D.耳(2)第②段从“为吏者”写到“为士者”,分析其用意。
(3)下列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就这是圣人之道流传、百家之说形成、读书人彼此称颂的原因。
B.就这是用来流传圣人之道、兴盛百家之说、让读书人争辩的方法。
C.就这是圣人之道离散、百家之说兴盛、读书人争辩不止的原因。
D.就这是散播圣人之道、形成百家之说、使读书人互相颂扬的方法。
(4)对第③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立州学目的在于统一士人思想,最终目标是没有思想争辩分歧。
高考语文高中文言文试题习题及答案
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乡人也。
少时家贫,好读书。
里中社,平为,分肉食甚均。
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t陈涉起而王陈,使周市略定魏地。
立魏咎为魏王,与秦军相攻于临济。
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
魏王以为太仆。
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
久之,项羽略地至河上陈平往归之,从入破秦。
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仗剑亡。
平遂至修武降汉。
其后,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荣阳城。
久之,汉王患之,请割荣阳以西以和,项王不听。
汉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
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
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氏而分王其地。
项羽果意不信钟离等。
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
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
”复持去,更以恶草其进楚使。
楚使归,具以报项王。
项王果大疑亚父。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注释】①宰:主持割肉的人。
②恶草具:粗劣的饭食。
(1)写出下列加下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陈涉起而王陈________ ②使使归项王(内心)________(2)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A.放弃B.捐税C.捐赠D.收集②项羽果意不信钟离等()A.满意B.意外C.意图D.怀疑(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4)用“/”为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嘉祐二年,试礼部。
主司欧阳修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
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
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
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
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
”熙宁四年,会上元,敕府市.浙灯,且.令损价。
轼疏言:“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①之欢.耳。
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
此事至小,体则甚大,愿追还前命。
”即诏罢之。
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
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轼遂请外,通判杭州。
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②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
”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
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
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
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蘖③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
锻炼久之,不决。
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
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注】①二宫:指后宫的太后和皇后。
②手实法:宋神宗时所建立的令民自报田地财产的办法。
③媒蘖:比喻借端诬罔构陷,酿成其罪。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惊喜,欲擢冠.多士冠:为……第一名,为……首名B.会上元,敕府市.浙灯市:购买C.廷知法害民,罢.之罢:罢免D.轼诣.武卫营,呼卒长诣:到……去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且.令损价②虽禁军且.为我尽力B.①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②夺其口体必用之.资C.①泛于.梁山泊②庶有补于.国D.①使官吏分堵以.守②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苏轼关爱百姓的一组是①此事至小,体则甚大②轼上书论其不便③率其徒持畚锸以出④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⑤徙知湖州,上表以谢⑥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③⑤⑥ D.②③⑥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到了他加冠礼的年龄,已能博通经史;嘉佑二年,《刑赏忠厚论》让欧阳修十分惊喜,特录他中乙科,并发出感叹:“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B.韩琦认为苏轼有才能,必成大器,但需要慢慢培养;如果立即任用他,那么天下的士人未必认为恰当,恰恰增加了他的麻烦。
C.苏轼徐州任职时,黄河决堤,他先将逃出城外的富人赶回城中,以此稳定民心,并与手下日夜奋战,最终保全了徐州。
D.在湖州时,苏轼因写诗而被李定等人指责是诽谤朝廷,由此被贬黄州。
到黄州后,他在东坡修筑房舍,自号“东坡居士”。
9、断句和翻译。
(10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5分)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参考答案5、C(应是“废除、废止”之意)6、B(助词,“的”;A而且/姑且;C到/对;D而,来/因为)7、B(③是卒长的行动⑤是写苏轼向朝廷谢罪⑥是被贬后的生活)8、A(“特录他中乙科”错)9、(1)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2)①英宗在做藩王时就听到他的名声,想按照唐朝旧例召他进翰林院。
②富人出去了,百姓都动摇,我和谁守城(或“还有谁与我在一道呢”)?《张巡传》(2)张巡字巡,邓州南阳人。
博通群书,晓战阵法。
气志高迈,略细节,所交必大人长者,不与庸俗合,时人叵知也。
开元末,擢进士第。
巡繇①太子通事舍人出为清河令,治绩最,而负节义,或以困厄归者,倾赀振护无吝。
更调真源令。
土多豪猾,大吏华南金树威恣肆,巡下车,依法诛之,赦余党,莫不改行迁善。
安禄山反,(巡)遂起兵讨贼,从者千余。
巡驰骑决战,身被创不顾,士乃奉巡主军。
积六旬,大小数百战。
当此时,王命不复通,大将六人白巡以势不敌,且上存亡莫知,不如降。
六人者,皆官开府、特进。
巡阳许诺,明日堂上设天子画像,率军士朝,人人尽泣。
巡引六将至,责以大谊,斩之。
至睢阳,……有诏拜巡御史中丞。
被围久,食尽,巡士多饿死,存者皆痍伤气乏。
巡出爱妾曰:“诸君经年乏食,而忠义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啖众,宁惜一妾而坐视士饥?”乃杀以大乡,坐者皆泣。
巡强令食之,至罗雀掘鼠,煮铠弩以食。
贼知外援绝,围益急。
众议东奔,巡、远②以睢阳江淮保障也,若弃之,贼乘胜鼓而南,江、淮必亡。
且帅饥众行,必不达。
十月癸丑,贼攻城,士病不能战。
城遂陷,与远俱执。
巡众见之,起且哭,巡曰:“安之,勿怖,死乃命也。
”巡不屈,年四十九。
(选自《旧唐书?张巡传》,有删节)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④?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
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韩愈《〈张中丞传〉后叙》)①繇:茂盛;通徭;通遥,远;通谣,歌颂;读yóu,由,从②癯(qú):瘦。
③远:睢阳太守许远。
与张巡一起卫睢阳,被俘而死。
④逆遁:预先逃跑。
习题检测: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身被创不顾被:遭受B.有诏拜巡御史中丞拜:授予官职C.皆官开府、特进官:做官D.吾恨不割肌以啖众恨:恨不得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所交必大人长者B.①乃杀以大乡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C.①且上存亡莫知D.①不与庸俗合②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13.下列加点词语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巡)气志高迈,略细节B.大吏华南金树威恣肆C.所交必大人长者,不与庸俗合D.赦余党,莫不改行迁善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巡更调真源县令,一下车就诛杀豪猾大吏华南金;守睢阳,斩叛将六人;食尽,杀妾以大乡;城陷被杀,保持了高尚的节义。
B.张巡“晓战阵法”,深知睢阳的战略地位,以创残之兵坚守孤城以蔽江南,阻遏了叛军的攻势;后来虽欲撤退,终因“帅饥众行,必不达”而只有孤注一掷和叛军血战到底。
C.安禄山反叛,身为真源令的张巡起兵讨贼,身经百战,被皇帝授予中丞御史,后来死守睢阳,城陷被杀,成为一代死节名臣。
D.张巡任清河令时“以困厄归者,倾赀振护无吝”而在坚守睢阳孤城时,导致人相食的惨剧是为局势所迫不得已而造成的。
1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韩愈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文章的行文语气看,曾有人对张巡、许远颇有微词,韩愈是文有所指,为张、许二人辩诬并赞扬了张、许死守睢阳的历史功绩。
B.文章从“守”与“弃”两方面谈论睢阳保卫战的利害关系,肯定了张、许死守睢阳对削平安禄山叛乱的重要意义。
C.韩愈从唐朝平叛的全局出发,精辟地指出睢阳保卫战“守一城,捍天下”的战略意义,赞扬了张、许以少胜多,力保江淮不失、天下不亡的历史功绩。
D.韩愈对睢阳保卫战“守”与“”的评说体现了文章开头部分中对张巡“晓战阵法”的评价。
16.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1)大将六人白巡以势不敌。
译文:.(2)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阳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
译文:参考答案:11.D(遗憾)12.A(都是代词,……的人。
B项①于是②竟然;C项①况且、何况,连词,表示意思更进一层,多用于进一步申述补充理由。
意思相当于“并且”或口语里的“再说、再加上”②表递进,而且;D项①同、跟、介词②结交)13.B(A.小节;C.平常的人;D.改变行为,指恶行)14.A(“一下车”应是“一到任”:“守睢阳”时空不对15.C(“以少胜多”“力保不失”不准确)16.(1)六个将领把力量不敌叛军的情势报告了张巡。
(2)等到他没有救援而且十分困难的时候,他率领他那些剩余的受伤而残废、饥饿的以及瘦弱的士兵,即使想离开(指撤巡)也一定不可能(实现或达到)了。
注(1)句翻译时注意“白”、“以势不敌”介词结构,翻译时提到谓语前面)。
(2)句注意“及”、“穷”、“将”、“创”这几个词。
句子不通顺酌扣)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白起者,郿人也。
善用兵。
秦以郢为南郡,白起迁为武安君。
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
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
四十八年,秦复定上党郡。
韩、赵恐,使苏代厚币说秦相应侯曰:“武安君禽马服子乎?”曰:“然。
”又曰:“即围邯郸乎?”曰:“然。
”“赵亡则秦王王矣,武安君为三公。
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
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无欲为之下,固不得已矣。
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
”于是应侯言于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
”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
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
九月,秦复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
是时武安君病,不任行。
病愈,秦王欲使武安君代陵将。
武安君言曰:“邯郸实未易攻也。
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
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
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
不可。
”秦王自命,不行;乃使应侯请之,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
秦王使王龁代陵将,不能拔。
楚使春申君及魏公子将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多失亡。
武安君言曰:“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秦王闻之,怒,强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称病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