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自尊特点与教师的批评策略完整篇.doc
提升中学生的自尊心
提升中学生的自尊心提升中学生的自尊心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而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帮助中学生建立和提升他们的自尊心。
1. 重视个体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提升他们自尊心的重要前提。
中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和认同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己的认同感较为敏感。
因此,我们应该理解并尊重他们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和情感需求,避免对学生进行过度的一致性要求,让他们感受到被接纳和尊重。
2. 给予适度的自主权和责任适度的自主权和责任能够激发中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对于提升他们的自尊心起到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让学生参与决策,如选择自己的学习项目、组织社团活动等,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判断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进而提升自尊心。
3. 鼓励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是提升中学生自尊心的有效途径。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总结自己的优点、才华和成就,培养他们学会欣赏自己。
同时,我们也应该教导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帮助他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鼓励他们积极改进。
通过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从而增强自尊心。
4. 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支持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支持是提升中学生自尊心的必要条件。
我们可以建立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参与积极的学术活动,并给予认可和鼓励。
此外,我们还可以提供适当的个体辅导和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5. 培养合作精神和共同成就感培养中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共同成就感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自尊心。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团队项目,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并协同合作完成任务。
在团队合作中,学生可以体验到协作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总结起来,提升中学生的自尊心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保护学生的自尊班主任批评的策略
保护学生的自尊班主任批评的策略如果赞扬是抚慰心灵的一丝阳光,那么,批评就是照耀灵魂的一面镜子,能让人更加真实的认识自己,从而不断进步。
作为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工作千头万绪,几乎每天都要批评不同的学生。
然而,批评只是一种手段,批评要能够指正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健康茁壮成长,同时要掌握分寸,讲究方法与策略,让学生体会到爱,体会到教师的期望,从而促进其人格和身心健康发展。
因此能否恰当的把握批评的方法与策略,是班主任能否做好班级工作的关键所在。
一、批评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严格管理学生是每位班主任必须重视的问题。
只有从严要求、从严管理,才会形成良好的班风,但需注意严而不凶,爱而不宠,严爱相济,在爱中求严,在严中见爱。
尤其是批评的语言要有一定的分寸,注意时间,场合,教师应放下架子,以平等的身份,关心的语气去帮助教育学生。
记得一次自习课,我班一个男生叫贾涛,没有写作业而是在忙着写一封信。
等我发现后,他偷偷地放到桌兜里面。
我看到他神色慌张,走到他跟前随手拿出了纸条:满满一张纸,写的很工整,字里行间情真意切,主要是向一位女生倾诉自己的烦恼、思念、以及不被理解和关注的痛苦心情。
从中不难看出:他在朦朦胧胧的暗恋着一位女同学,正陷于无法自拔的情感泥潭中,难怪上课心不在焉、闷闷不乐,成绩明显下滑。
我没有声张,把他叫到办公室,经过耐心的做思想工作,他如实地说出了真情,并自觉地承认了错误。
事后,我还没有声张,并在班级替他保了密。
我多次找他谈心、及时引导他:未成熟的葡萄过早收获会又酸又苦,成熟的果子才会又香又甜。
学生时期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很多看法和想法都很不成熟,等将来长大了有了立足社会的本领,再考虑这些大问题。
人不可能一辈子不做错事,人生关键时只有几步,不能让同样的错误重犯,后悔过去不如努力将来。
他含着眼泪不住的点头,我了解此时他复杂的心情。
无需太多的话语,老师给予他的尊重和信任比什么都重要。
因此,他很感激我,从此他思想转变了,脸上重见了笑容,学习成绩也呈上升趋势。
教师对中学生的批评策略
教师对中学生的批评策略在现代的教育活动中,不少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犯错误的学生,经常仅仅通过粗暴的语言进行简单的处理,这样的行为,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尚且年幼,因为自控能力比较差、自学能力比较弱,学习兴趣比较淡,在教师的严厉批评下,导致部分学生出现情绪低落甚至厌学情绪。
由于教师的批评方法和批评手段滞后、态度粗暴。
因此,很多时候促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心理畏惧,甚至导致了师生关系紧张。
它不但达不到让学生悔过的目的,还可能因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让他们破罐子破摔。
其实,就像环境经过绿化和保护会变好那样,学生的心灵也只有在“绿化”和保护中才会健康发展。
当学生犯错误时,老师可采取“绿化式批评”,即在批评学生时要照顾到他们的尊严和人格,以文明而智慧的方式“绿化”他们的思想,使他们自觉地走向正道。
一、诚心劝导,以情感人,使教育有“温度”学生出了错儿,如果有必要实施批评教育,就必须让学生知道你的良苦用心:是让他改正错误,好好学习功课,好好学习做人。
语言要充满真诚和真情,以让学生感到自己的话“温度”适宜,愿意接受批评,从而利于学生的成长。
我们班上有个叫小雷的学生,他有个坏习惯:爱扯女生的头发,若对方反击,他还和女生对骂,语言极不文明。
于是我找小雷单独“谈心”,告诉你,我小时候有个同学也是这样的;喜欢欺负女生。
老师批评他,说他‘耍流氓’,他不服,就发他的倔脾气,你也有这种心理吧?”小雷点点头。
可是我的这样一句话改变了他,“谁家都可能有姐妹,谁都有妈妈,我们要尊重女性,尊重女生。
试想,如果你是女孩子,别人老欺负你,你高兴吗?如果有人老欺负你的姐妹,你同意吗?而且事情闹大了还要上劳教所啊!你能明白老师的意思吗?”由于我的话既不火爆也不冰冷,而是如春风春雨滋润无物,小雷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便决定改掉恶习,不再让我操心。
二、对照规章,以理服人,使教育有“尺度”教育学生,不是让他们“听老师的话”,而是要他们“听规章制度的话”。
批评学生时要注意别伤其自尊(正稿)
批评学生时要注意别伤其自尊湖南省岳阳市第十中学张蓉俗话说:“树怕伤根,人怕伤心”,自尊心是学生成长的精神支柱,有的教师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经常不尊重他们,一旦犯了错误,就数落学生的种种不是,大声指责,挖苦讽刺,严厉批评,让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从而产生消极情绪、厌学情绪、抵抗情绪甚至自暴自弃等不良后果。
因此,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教师应该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给孩子改正的机会,与学生平等对话,批评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体面的下台,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寻找前进的方向。
这样做不仅呵护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还可以帮助其树立信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案例描述】那年张老师刚走上教学岗位,教初一语文兼班主任。
班上有一个叫林娜的女孩不经意的闯入她的视线,女孩伶牙俐齿,做事有点我行我素,丝毫没有一点对新老师的敬畏,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总是扑扇着奇异的举动,还挤眉弄眼对她说:“老师,你好瘦啊。
”接着扑哧一笑,蹦蹦跳跳的走开。
看得出这女孩属于那种天性好动,调皮、机灵。
有一次,张老师要求同学们写一篇作文,题目叫做“假如我是……”让同学们自由发挥,大胆想象和创新,写好这篇作文。
大多数同学设想的自己是老师、经理、工程师、科学家、市长等等,可令张老师万万没有想到林娜的作文里出现这样的话语:“假如我是日本鬼子,我不会像董存瑞那样去炸碉堡,假如我是日本鬼子,我不会像狼牙山五壮士去跳崖……”张老师还没有看完,她就迫不及待的在全班点名批评,大声训斥道:“这像什么话,从小就思想不好,没有爱国之心,将来……”怒气冲冲的张老师在教室里大发脾气,并就此事在全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同学们大肆评论林娜的想法,教室里立刻骚动起来,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在学生的言语表达过程中,时而耻笑她,时而责备她,那种场面轰轰轰烈,不亚于开批斗会,张老师也丝毫没有注意到林娜的反应,暗自庆幸狠狠的教训了这个小调皮鬼,自以为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班主任如何批评学生才能不伤害学生自尊心
班主任如何批评学生才能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班主任怎么批评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首先,批评应该以爱为基础。
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老师的爱是让学生快乐,感到温暖和激励的最佳方式。
学生们渴望得到长辈的关心,支持和爱护。
教师用他们的爱来批评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他们将获得神奇的教育效果。
我从未想过批评与喜悦之间存在任何不可避免的联系。
但是在刚刚进入学校的孩子们的情感理解中,也许批评不喜欢,讨厌。
有了这种不良的情感体验,教育自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我认为当学生犯错误并生气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心态。
他们不应该以恶劣的态度对待学生,更不用说他们的爱了。
即使他们批评,学生也应该感到你仍然爱着他。
你的批评恰恰是因为有爱心,所以学生可以忏悔自己的错误,并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积极地纠正错误。
其次,我们必须注意批评的时机和场合。
对于自尊和独立的中学生,班主任必须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批评机会来实现教育目标。
一般来说,对个别学生的批评应该分开进行。
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选择不同的批评场合和时间。
对于那些无法正确理解错误并且更加顽固的学生,他们可以适当地在办公室批评,并利用其他教师的演讲及时纠正错误;对于那些有强烈的自尊和“爱的面孔”的人,应该在单独的聊天中批评,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让他们在与老师的平等对话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有当批评的错误具有代表性并批评一个人才能教育全班时,才能利用公众批评来发挥全班“敲响警钟”的作用。
此外,对学生缺点的批评应该是随机进行的,在采取措施之前一定要累积到错误之前一定不能采取。
它应随时被发现并随时批评。
第三,批评应与“惩罚”相结合。
俗话说:良药对善有好处,言语对耳朵有好处。
然而,现代教育理念不能批评和指责学生过去的教师尊严。
它强调与学生的平等和和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然而,在实际教育中,一些错误不能通过讲道来改变,但某种合理的“惩罚”可能是有效的。
在这里,教师需要批评艺术。
中学生的自尊特点与教师的批评策略
中学生的自尊特点与教师的批评策略中学生是处在快速发展和成长阶段的学生,自尊心是他们个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教师作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指导者,对中学生的批评策略应该考虑到他们的自尊心特点,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的成长。
其次,中学生常常与同伴进行比较,并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
他们渴望在同龄人中得到认可和尊重。
面对中学生的批评,教师应该注意避免与他人进行直接比较,而是关注他们的个人能力和进步。
通过肯定他们的个人努力和积极的改变,教师可以帮助中学生增强自尊心。
另外,中学生在自尊心建设上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
他们的情绪常常波动不定,容易受到外界的情绪和负面情绪的影响。
教师在进行批评时,应该与中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使他们感到被理解和接受。
通过倾听和理解中学生的情绪,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批评教育,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
最后,中学生往往对自己的看法和意见非常坚持。
他们渴望被认可和尊重自己的观点。
当教师对他们的意见进行批评时,应该坚持尊重他们的观点,并给予他们合理的解释和理由。
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教师可以帮助中学生理解不同观点的重要性,并提供适当的指导。
针对中学生的自尊心特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批评策略:首先,要尽量避免负面批评和指责性语言。
教师可以注重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表达对中学生的肯定和赞扬。
这样既可以保护中学生的自尊心,又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要注重差异化的批评策略。
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和需求,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批评方法。
对于自尊心脆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温和的方式给予批评,避免过度批评产生伤害。
另外,要关注中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中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让他们能够主动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寻求提高。
通过让中学生参与到批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最后,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中学生需要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和支持,这样才能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教师的批评。
培养中学生自尊心的策略
培养中学生自尊心的策略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自尊心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特性、能力和身份感到肯定和满意的心理状态。
一个自尊心良好的学生通常表现出积极的情绪、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自尊心呢?以下是几个策略。
1. 重视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各自的兴趣、天赋和潜能。
教师应该注重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并充分肯定和鼓励。
同时,避免对学生进行过高或过低的期望,确保每个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认可和支持。
2. 提供积极的反馈积极的反馈是培养学生自尊心的重要手段。
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努力和成就给予赞扬和认可,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进步。
同时,也要以适当的方式给予建设性的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己。
3. 营造支持性学习环境学生在一个安全、支持性和尊重他人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尊心。
学校要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防止欺凌和歧视行为的发生。
此外,也要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挑战和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4. 培养自我接纳和自我管理能力学生要有能力认识和接纳自己,包括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教师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以及优势领域,帮助他们逐渐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认同。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有能力应对挫折和压力,从而提高自尊心。
5. 倡导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中学生自尊心培养的基础。
学校可以开展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同时,教师可以给家长提供一些关于培养自尊心的建议和提示,引导家长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支持。
总之,中学生的自尊心培养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通过重视个体差异、提供积极的反馈、营造支持性学习环境、培养自我接纳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倡导良好的家庭教育,我们可以有效地帮助中学生树立健康的自尊心,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并为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尊心教师的评价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恰当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然而,不当的评价可能会对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伤害,甚至影响他们的学业发展。
因此,教师应该认识到评价的重要性,并学会正确地进行评价。
首先,教师的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评价。
例如,对于一个内向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过分强调他们的缺点。
对于一个外向的学生,教师可以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领导能力,而不是过分赞扬他们的表现。
通过注重个体差异的评价,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尊心。
其次,教师的评价应该关注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个学生都会有进步和退步的时候。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不断努力,而不是过分强调他们的成绩。
例如,当一个学生在一次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时,教师可以肯定地说:“你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继续保持!”而当一个学生在一次考试中取得了差成绩时,教师可以鼓励地说:“你已经进步了很多,继续努力!”通过关注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教师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此外,教师的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是他们发展的一个方面,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品德、能力和兴趣等方面。
例如,当一个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时,教师可以肯定地说:“你在团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你是一个合作的好伙伴!”通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尊心。
最后,教师的评价应该是积极的和建设性的。
教师的评价不应该是批评和指责,而应该是鼓励和指导。
例如,当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出现了拼写错误时,教师可以耐心地指出错误,并给予正确的指导,而不是批评地说:“你的拼写错误太多了,你应该更加认真!”通过积极的和建设性的评价,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提高他们的自尊心。
青少年时期的自尊问题与解决方案
青少年时期的自尊问题与解决方案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变化的阶段,自尊问题常常是许多青少年面临的困扰之一。
在这个特殊的成长时期,如何建立健康的自尊心,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变得至关重要。
下面将探讨青少年时期的自尊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自尊问题的表现
青少年时期的自尊问题可能表现为自卑、社交障碍、沮丧、焦虑等情绪问题。
他们可能过分关注他人的评价,缺乏自信,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产生自我怀疑。
解决方案
1.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鼓励青少年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
-帮助他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特质,不必追求完美。
2.培养自信心
-鼓励青少年参与各类活动,挑战自我,培养自信心。
-支持他们尝试新事物,相信自己的能力,并接受失败是成长的一部分。
3.促进积极的社交关系
-鼓励青少年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
-帮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坦诚沟通,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4.提供支持和理解
-重视与青少年的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温暖。
青少年时期的自尊问题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议题。
通过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培养自信心、促进积极的社交关系和提供支持和理解,可以帮助青少年建立健康的自尊心,更好地应对成长中的挑战。
愿每个青少年都能在这个关键时期找到自己的定位,健康成长,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提高中学生自我评价与自尊心
提高中学生自我评价与自尊心中学生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他们的自我评价和自尊心对于他们的个人发展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尊心,从而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自信。
1. 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中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往往会出现自我怀疑和自卑的情绪。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努力和成绩进行积极评价,学会看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
同时,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失败,将失败作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鼓励他们勇敢面对挑战。
2. 提供支持和鼓励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支持和鼓励来建立自信。
教师和家长应时刻关注学生的进步,并给予真诚的赞扬和鼓励。
同时,要提供适当的支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
通过积极的反馈和支持,中学生将逐渐建立起自信心和自尊心。
3. 培养兴趣和特长中学生在培养自我评价和自尊心方面,发展兴趣和特长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和家长应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如体育运动、艺术表演、学术竞赛等,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特长。
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丰富他们的人生经验,使他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
4. 建立合理的目标和期望为了提高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尊心,教师和家长应帮助他们建立合理的目标和期望。
目标应既具有挑战性又可实现,适应学生的能力和发展水平。
并且要注重过程而不仅仅关注结果。
通过逐步实现目标,中学生将增强自己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5. 倡导正面的人际关系社交环境对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尊心有着重要影响。
教师和家长应倡导正面的人际关系,鼓励中学生与积极、乐观的人交往。
同时,要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同伴间的竞争和比较,避免与他人过度比较,培养独特的个人价值观。
总结: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提高自我评价和自尊心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提供支持和鼓励、培养兴趣和特长、建立合理的目标和期望以及倡导正面的人际关系来帮助他们提升自信心和自尊心。
初中政治自尊知识点总结
初中政治自尊知识点总结一、自尊的概念和特点自尊是指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包括自我价值的认同、自尊心的保持和自我价值感的形成。
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情感态度,它是对自己的一种爱护和关怀。
自尊还包括对自己能力、品德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肯定。
自尊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 自尊是一种稳定的情感态度,是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评价和肯定。
2. 自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建立在与他人比较和交往的基础上的。
3. 自尊是一种动态变化的心理状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它可以受到外部环境、社会评价、家庭教育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二、自尊的重要性1. 自尊是个体心理健康和健全发展的基础。
一个有自尊心的人,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挫折和困难,更能在社会生活中展现自我价值。
2. 自尊是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的重要保障。
只有具备自尊心的学生,才能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
3. 自尊是学生自我激励和自我调节的重要基础。
具有自尊心的学生更容易对自己的学业和生活目标进行明确的设定和努力实践,更能够坚定地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三、培养学生自尊心的方法1. 建立和谐的教育环境。
学校和家庭应该营造一个尊重每个学生、重视每个学生的价值和成长的教育氛围。
2. 积极评价和鼓励学生。
教师和家长应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鼓励学生有自信心、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提供合适的机会和平台。
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各种参与活动和展示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表现获得自尊心的提升。
4.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我。
教师和家长应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优点和劣势,让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
四、学生自尊心的影响因素1. 家庭教育。
家庭是学生性格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自尊心的培养。
2.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等外部因素对学生的自尊心有着重要的影响。
3. 个体特点。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自尊心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自尊心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中学生的自尊心是心理健康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良好的自尊心有助于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增强自我价值感,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压力。
本文将探讨提高中学生自尊心的教育策略。
1. 建立积极的学校文化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建立积极的学校文化对中学生的自尊心培养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活动,如运动比赛、艺术展览等,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 建立一个平等、尊重和关怀的教育环境,包括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
- 提供支持与帮助,例如在学业上提供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增强他们的自信。
2. 鼓励积极参与和合作中学生往往会面临来自同学和社会的压力,为了提高他们的自尊心,教育策略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如班级组织的团队建设活动、社区志愿者活动等。
- 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在小组内让学生互相帮助和支持,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参与感。
- 通过校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在成功中提高自尊心。
3. 注重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关怀每个中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育策略应该注重尊重和关怀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他们的需求,以提高他们的自尊心:-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进步,给予肯定和赞扬,并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 鼓励学生参与自我评价和互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劣势,并通过积极的改进来提高自己。
- 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有困扰或问题的学生找到适合他们的解决方法,增强他们的自信与自尊。
4. 培养学习兴趣和能力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对中学生的自尊心具有重要作用,教育策略应该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优势:- 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资源,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 鼓励学生参与感兴趣的课外活动,并提供相关的支持和指导。
初中班主任的批评技巧
初中班主任的批评技巧初中班主任的批评技巧文/张小丽班级管理工作中,表扬与批评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重要手段。
表扬与批评都会对学生的情绪、感情、心理、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
只有适时、适度、有效的表扬与批评,才能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达到既定的教育目的。
因此,要做好班级工作,班主任必须掌握必要的表扬与批评的言语技巧,对于自制力相对较差的中学生来讲,批评更显得尤为重要。
一、批评的场合与时机对于自尊心和独立性较强的中学生,班主任一定要选择恰当的批评时机和场合,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一般来说,对于个别同学批评宜单独进行。
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选择不同的批评场合与时机。
对于那些一时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比较固执的学生,可以适当在办公室进行批评,借助其他教师言论的旁敲侧击,使其及时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对于自尊心很强又爱面子的同学,则应以单独聊天的方式进行批评,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让其在与老师平等交谈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有被批评的错误具有代表性,批评一人可以教育全班学生时,才可公开批评,起到对全班同学敲警钟的作用。
另外,对于学生缺点错误的批评应随机进行,切不可等错误积累到一定程度才采取措施,应随时发现,随时批评。
二、批评的方式1.一针见血部分中学生的学生自觉性较差,犯了错误很难自我认识,且性情固执,不愿认识和改正错误。
对这类学生的批评,不要含糊其辞,宜把错误直接了当地指出来,使批评具有针对性,从而达到快速教育的目的。
如有的同学打架、骂人,迟到、旷课,上课违反纪律等,老师应该及时批评教育,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并加以改正,从而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2.启发暗示对不易接受一针见血批评的学生,缺点错误不很严重的学生,应该采取启发、暗示、诱导的方式,用委婉的言语达到批评的目的。
我班有名学生,本来很聪明,基础也不错,但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而且经常迟到、早退、旷课。
如果长此以往,一名很有希望的学生很可能因此贻误终生。
中学生的自尊特点与教师的批评策略
中学生的自尊特点与教师的批评策略
龚建新
【期刊名称】《教学与管理》
【年(卷),期】1997(000)0Z2
【摘要】中学生的自尊特点与教师的批评策略●江苏省如东县中学龚建新自尊是社会评价与个人的自尊需要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
渴望积极的肯定性评价而获得自尊,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需要。
而批评作为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的教育手段,它是一种否定性评价,因此,它必然会剥夺学生的自尊需...
【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龚建新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5.5
【相关文献】
1.讲究批评策略保护学生自尊 [J], 贾敬海
2.技校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师的批评策略 [J], 任立军
3.学生的自尊特点与教师的批评策略 [J], 边巴次仁
4.教师自尊特点与校长批评策略 [J], 杨书福
5.初中学生自尊特点的初步研究 [J], 张文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提高中学生自尊心的教育方案
提高中学生自尊心的教育方案在当今社会,中学生的自尊心问题日益凸显,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对于中学生的自尊心教育,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教育方案来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自信心。
本文将探讨一些提高中学生自尊心的教育方案。
一、关注个体差异中学生正处于个体差异明显的发展阶段,我们需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潜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个性化教育,积极发掘每个学生的优势并给予充分的肯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着重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观,不过分追求他人的认同,更加关注自身的成长与进步。
二、建立良好的学校氛围学校是中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环境,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对于提高中学生的自尊心至关重要。
学校管理者应重视对师生关系的管理,建立和谐、尊重、支持的师生互动机制。
通过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展示自己的才能与特长,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赏,从而提升自尊心。
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助,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的自尊心往往受到外界评价和压力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
学校可以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了解自身的情绪和心理状况,提高其情绪调节和压力管理能力,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心态。
同时,加强心理咨询服务,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
学校与家长之间也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及时解决问题。
四、鼓励实践与成就中学生的自尊心来源于他们在学业、体育、艺术等方面的成就与表现。
学校应注重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实践,发现自己的长处和潜力,培养他们在实践中的自信心。
同时,学校应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重视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进步,以及努力与付出的价值,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公正的评价和回馈。
五、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中学生形成自尊心的重要场所,家长在培养中学生自尊心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对学生自尊心培养缺乏意识:初中教师问题的修正方案
教师对学生自尊心培养缺乏意识:初中教师问题的修正方案引言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在教育中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信心的建立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然而,在初中教育中,教师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常常存在缺乏意识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教师对学生自尊心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修正方案,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尊心。
学生自尊心的重要性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首先,自尊心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基础。
当学生对自己有良好的评价,相信自己能够取得成功时,他们会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表现出更高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自尊心是学生建立自信的基石。
自信使学生能够面对挑战和困难,克服失败,坚持追求自己的目标。
再者,自尊心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自尊心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教师对学生自尊心培养的问题尽管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但在初中教育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存在以下问题。
1. 缺乏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初中教师往往将学生视为整体,忽视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他们在教学活动中过于强调集体,忽略了个体学生的特点与需求。
这样的做法容易造成一些学生在整体中被忽视,自尊心得不到满足。
2. 过分强调竞争,忽略了合作和团队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初中教师往往过分强调竞争,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这种过度竞争的环境容易导致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损害,尤其是那些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学生。
3. 缺乏正面激励和鼓励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往往过于关注学生的错误和不足,忽略了学生的优点和努力。
这样的评价容易让学生感到丧失自信,进而影响他们的自尊心的培养。
修正方案为了解决初中教师对学生自尊心培养缺乏意识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修正方案。
1. 建立个体化的关注机制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例如,教师可以进行个别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优点,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价值和潜力。
青少年自尊心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青少年自尊心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自尊心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认知和评价,对于青少年来说,正值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自尊心的建立与发展尤为关键。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复杂阶段,他们面临各种挑战和压力,包括学业、同伴关系、家庭支持等多方面的影响。
在此期间,自尊心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情感发展以及社会适应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了解青少年自尊心问题的表现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自尊心的概念及重要性自尊心是指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总体评估,这种评估可以是积极或消极的。
对于青少年来说,自尊心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人际关系和学习表现。
高自尊心的青少年往往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态度,勇于面对挑战,并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低自尊心则可能导致抑郁、焦虑、孤独感以及不良行为等问题。
青少年自尊心问题常见表现焦虑与抑郁一些青少年因自我评估偏低,常常感到焦虑和抑郁。
他们对未来缺乏信心,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对于失败的反应异常强烈,可能导致心理障碍。
低自尊心使得许多青少年在社交场合中变得退缩,不愿参与同龄人的活动。
这种社交回避不仅损害了他们的人际关系,还可能导致社会孤立。
过度依赖他人评价许多青少年将自己的价值与外界评价挂钩,过度关注他人的看法,缺乏主见和独立性。
这种状态易导致情绪波动和人际关系紧张。
完美主义倾向有些青少年可能会因为追求完美而对自己施加巨大压力。
一旦未能达到自己的高度期望,他们会极大地贬低自己的价值,并陷入愧疚和失落之中。
自我否定一些青少年习惯性地贬低自己,不认可自己的优点和成就,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自我否定可能加深,最终形成负面的自我形象。
青少年自尊心问题产生的原因家庭环境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个社会环境。
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以及生活条件都可能影响青少年的自尊心。
例如,过于严厉或高期望的父母可能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而缺乏支持与理解则可能导致孩子感到孤独与挫败。
初中教师在学生表现评价上存在偏见问题及整改措施
初中教师在学生表现评价上存在偏见问题及整改措施1. 引言学生表现评价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初中教师在学生表现评价上存在偏见的问题,这给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带来了不利影响。
本文将探讨初中教师在学生表现评价上存在的偏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2. 问题分析2.1 学生个性化差异被忽视初中学生个性化差异较为明显,而教师在评价学生表现时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兴趣爱好。
这种忽视导致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打击,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产生负面影响。
2.2 性别歧视存在在学生表现评价上,一些教师存在性别歧视的问题。
他们往往普遍认为男生在学习上较为优秀,而女生则被认为在学习上不如男生。
这种性别歧视不仅不公平,也对女生的学习动力和自尊心产生了不利影响。
2.3 重视知识记忆而忽略综合能力部分初中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他们只关注学生在考试中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交能力等其他重要方面。
这种评价偏见导致了学生的能力发展不全面,无法全面发展自己的潜力。
3. 整改措施3.1 建立全面客观的评价标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需要得到更好地重视和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全面客观的评价标准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包括不仅仅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人特点、才能和兴趣爱好等多个方面。
这样一来,评价将更加客观和全面,能够更好地鼓励学生的发展。
3.2 打破性别歧视观念性别歧视应该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通过开展相关培训和教育,向教师传播性别平等的概念,引导教师正确认识和评价学生。
学校还可以引入性别平等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性别平等意识,消除性别偏见。
3.3 综合能力评价的重视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可以通过引入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包括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交能力等进行评价,以此来提供更准确的学生表现评价。
中学生的自尊特点与教师的批评策略
中学生的自尊特点与教师的批评策略自尊是社会评价与个人的自尊需要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
渴望积极的肯定性评价而获得自尊,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需要。
而批评作为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的教育手段,它是一种否定性评价,因此,它必然会剥夺学生的自尊需要,而引起情绪上的反应。
如果批评的方式不当,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就可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不仅影响批评效果,还可能导致逆反心理,使以后的教育更难开展。
因此,我们在使用批评这个武器的同时,必须把握学生的自尊特点,讲究批评的策略,保护学生的自尊。
一中学生的身心,正处于加速发展,并渐趋成熟的时期。
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开始萌动和增强,再加上目前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以及现代社会文化对个性的过分张扬,使当今中学生的自尊心理明显表现出以下特点:盲目性。
自尊心是由于人的自我评价引起的,因此,如果一个人对自身的评价客观正确,他的自尊程度,就必然恰如其份。
否则,评价过高,就会产生自尊过强,妄自尊大的毛玻当前中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他们的自尊中或多或少地夹杂着盲目自尊的成份。
一是由于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萌芽和逐步提高的时期,自我评价的全面性、深刻性、客观性的质量还不很高,很容易出现高估(当然也有低估)自我的倾向,自尊自信往往表现到过分的程度。
二是当前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四二一家庭结构”使他们从幼小起就处于家庭的核心地位,再加上家长不适当的溺爱,逐步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不良个性特征。
三是近年来,由于外来思想的浸淫,以及各种传媒文化的熏陶,看重和追求个人权益的思想,在当今中学生中早已深深地扎了根,这种对个性张扬的思想,也强化了中学生的自尊意识。
敏感性。
随着学生自我意识和不断增强,他们的自尊不仅越来越强,而且也变得敏感起来,即使是他人的一个较弱的信息,也能被他们敏感的自尊捕捉,从而引起强烈的自尊体验。
由于女性固有的心细、敏感、多疑等心理特征,她们的自尊体验更为灵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下特点:盲目性。
自尊心是由于人的自我评价引起的,因此,如果一个人对自身的评价客观正确,他的自尊程度,就必然恰如其份。
否则,评价过高,就会产生自尊过强,妄自尊大的毛玻当前中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他们的自尊中或多或少地夹杂着盲目自尊的成份。
一是由于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萌芽和逐步提高的时期,自我评价的全面性、深刻性、客观性的质量还不很高,很容易出现高估(当然也有低估)自我的倾向,自尊自信往往表现到过分的程度。
二是当前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四二一家庭结构”使他们从幼小起就处于家庭的核心地位,再加上家长不适当的溺爱,逐步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不良个性特征。
三是近年来,由于外来思想的浸淫,以及各种传媒文化的熏陶,看重和追求个人权益的思想,在当今中学生中早已深深地扎了根,这种对个性张扬的思想,也强化了中学生的自尊意识。
敏感性。
随着学生自我意识和不断增强,他们的自尊不仅越来越强,而且也变得敏感起来,即使是他人的一个较弱的信息,也能被他们敏感的自尊捕捉,从而引起强烈的自尊体验。
由于女性固有的心细、敏感、多疑等心理特征,她们的自尊体验更为灵敏。
渴求性。
中学生渴望在集体中居于适当的地位,得到较好的评价和重视。
他们最怕别人看低自己。
他们会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自己,争强好胜。
有的甚至在用合乎规范的方式无法获得自尊需要时,会用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式寻求满足。
即使是当他们自尊已满足时也不会放弃对自尊的渴求,一方面他们会通过种种方式努力捍卫业已获得的自尊,另一方面会把自尊的触角伸向新的领域,去获得新的自尊体验,他们的自尊永远处于饥饿状态,即使自卑感强的学生,他们的内心深处同样也有十分强烈的自尊需求。
极端性。
中学生的自尊体验容易走向极端。
当社会评价与个人的自尊需要一致,自尊需要得到满足时,他们往往会沾沾自喜,甚至忘乎所以;如果社会评价不能满足自尊需要或发生矛盾时,他们可能会妄自菲薄,情绪一落千丈,甚至出现自暴自弃,少数还可能会产生极端行为。
二教师要期待批评取得正向效应,就应从自尊需要的取向这个根本问题入手,尊重他们的自尊,讲究批评策略。
一、化揭短为期望,把尖锐的批评软化处理。
戴尔·卡耐基说:用建议的方法容易让人改正错误,因为他可以保持个人的尊严和自觉。
这种方法既能让受批评者明白自己的“短处”,又因为老师已将严厉尖锐的批评化为期望、建议,这种经软化处理的批评,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在硬梆梆、冷冰冰地揭短,而是充满着对自己能力的信任,对自己改正缺点自觉性的信任,从而保护了学生的自尊,还启动了学生自我奋发向上的内驱力。
二、选择恰当的场合与时机。
维护自尊是每个正常人的基本需要,任何人在被批评的时候,都会产生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即使是老师的态度再诚恳,只要有他人在场,哪怕批评的方式再温和,也会让学生感到伤面子。
因此,批评,尤其是较为严厉的批评,应选择没有第三者在场时进行。
中学生由于性意识的逐步成熟,他们特别注意自己在异性心目中的形象,在异性面前,他们的自尊会表现得更为强烈,更为敏感,所以在异性面前我们不宜进行严厉的批评,否则轻者影响批评效果,重者产生逆反心理,甚至顶撞老师。
三、点到为止。
针对中学生自尊敏感性的特点,以及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提高,教师只要让其明白错误行为及错误所在就罢手。
在批评时,要保护他人敏感的自尊,批评时不宜过于尖锐刻薄,穷追不放,只须“七分”,即点到为止,尤其是在学生犯一些小错误,则更要“不过七分,须含蓄以养人之愧”。
例如学生课堂开小差,做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只须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之类的含蓄暗示就足够了。
四、确定要批评的目标,切忌纠缠旧帐。
有的老师出于好心或一时之气,在对学生批评教育时,常常提及以往的一些错误,想使学生牢记以便改正。
但往往事与愿违。
因为这会使他们认为,你一直在搜集他的缺点错误,这次是在和他算总帐,这对他们强烈而又敏感的自尊来讲,无疑是极大的伤害。
另外,这种“秋后算帐”式的批评,也是对他盲目自尊的一次彻底否定,从而产生极端的情绪体验。
因此,对待学生的过失错误,老师的批评要一次针对一次的错误,在什么地方什么事上错了,应当就这个错误进行批评,让学生明白犯了什么错误,错误的严重程度,有什么危害,千万不可揪往辫子,搭车批评。
五、自揭“伤疤”,现身说法。
面对学生强烈而又敏感的自尊带来的自我防御的心理机制,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暴露自己成长道路上的过失——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失败的教训,在教育学生时应充分挖掘自身这一教育资源——这种自揭“伤疤”的现身说法的迂回式批评来解除学生的心理防御。
正如戴尔·卡耐尔说的“听别人数说我们的缺点很难,但假如对方谦卑地自称他们也并非完善,我们就比较容易接受了”。
六、做好批评的善后工作。
批评即使最温和的批评,也是对学生否定性的评价,由于中学生自尊体验的极端性,批评之后很可能会产生诸如自卑、意识消沉、情绪低落等消极反应。
教师应细心观察这些变化,一方面要教育其正确对待批评,另一方面,对其批评后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应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这样不至于因自尊体验的极端性走向教师意愿的反面。
三在教育工作中,我们研究学生的自尊特点,固然是为了寻找批评策略,在批评时尽量能满足、迎合学生的自尊需要。
但是他们的自尊特点,有的显然是幼稚的,不合理的,甚至是偏离常态的。
如果我们一味地迎合而任其膨胀,是不利于他们的个性健康发展,将来也难于适应社会生活。
在探索批评策略的同时,还应研究提高学生批评承受力的途径。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批评承受能力与他的自尊特点有密切的关系,针对中学生目前的自尊特点,提高批评承受能力,也应从净化自尊需要入手。
一、帮助学生提高认识自己的自我评价能力。
盲目自尊产生的内因是自我评价能力的不成熟。
因此,我们要向学生指出他们目前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让他们知道过分自尊自信不是成熟的人生心态,真正成熟的自我评价是能较客观、较全面地分析自己的优缺点、长短处,能冷静地分析他人对自己的批评指责以及表扬嘉奖。
二、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别人。
盲目的自尊往往与看不到他人的成绩与能力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我们要引导学生以卓有成效的人为榜样,与他们比,也要引导学生与周围的同学比,知道自己与他们的差距,克服目前一切夜郎自大的盲目自尊心态。
三、引导学生调节自尊需要。
中学生自尊的渴求性,使他们希望在学校生活的各方面都能满足自尊的需要,但在实际生活中,不是所有的需要都能满足,因为有的需要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有的虽然合理但又暂时不能实现。
四、培养耐挫能力。
这是目前议论颇多的一个话题。
遭到批评,对一个学生来说,其实质也就是经历一次挫折,如果一个中学生的耐挫能力强,他的自尊心敏感而不脆弱,极端而不妄为,面对批评,哪怕是严厉的甚至批评本身是错误的,他也能泰然处之。
五、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批评。
要让学生明白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由于客观条件和自我能力的制约,产生错误和不足是谁也难免的,当有缺点、错误以及挫折出现时,必须接受周围人的教育、批评和帮助,并及时地予以改正,这对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是有好处的,如果拒不承认自己的缺点,不能理智地对待批评,那只能把自己逼进死胡同,还会导致身心失调。
对待批评要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量,对待他人的批评:一要保持冷静,控制感情。
二对善意的批评,要闻过则喜,有错就改。
三对别人的误解,甚至是恶意的批评,要心胸豁达,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
此外,我们也可启发学生,如果遭到批评伤害自尊而产生消极情绪,可以找一个适当的途径加以渲泄,如听听音乐,找人说说自己的感受,参加体育运动等等。
以下特点:盲目性。
自尊心是由于人的自我评价引起的,因此,如果一个人对自身的评价客观正确,他的自尊程度,就必然恰如其份。
否则,评价过高,就会产生自尊过强,妄自尊大的毛玻当前中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他们的自尊中或多或少地夹杂着盲目自尊的成份。
一是由于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萌芽和逐步提高的时期,自我评价的全面性、深刻性、客观性的质量还不很高,很容易出现高估(当然也有低估)自我的倾向,自尊自信往往表现到过分的程度。
二是当前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四二一家庭结构”使他们从幼小起就处于家庭的核心地位,再加上家长不适当的溺爱,逐步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不良个性特征。
三是近年来,由于外来思想的浸淫,以及各种传媒文化的熏陶,看重和追求个人权益的思想,在当今中学生中早已深深地扎了根,这种对个性张扬的思想,也强化了中学生的自尊意识。
敏感性。
随着学生自我意识和不断增强,他们的自尊不仅越来越强,而且也变得敏感起来,即使是他人的一个较弱的信息,也能被他们敏感的自尊捕捉,从而引起强烈的自尊体验。
由于女性固有的心细、敏感、多疑等心理特征,她们的自尊体验更为灵敏。
渴求性。
中学生渴望在集体中居于适当的地位,得到较好的评价和重视。
他们最怕别人看低自己。
他们会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自己,争强好胜。
有的甚至在用合乎规范的方式无法获得自尊需要时,会用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式寻求满足。
即使是当他们自尊已满足时也不会放弃对自尊的渴求,一方面他们会通过种种方式努力捍卫业已获得的自尊,另一方面会把自尊的触角伸向新的领域,去获得新的自尊体验,他们的自尊永远处于饥饿状态,即使自卑感强的学生,他们的内心深处同样也有十分强烈的自尊需求。
极端性。
中学生的自尊体验容易走向极端。
当社会评价与个人的自尊需要一致,自尊需要得到满足时,他们往往会沾沾自喜,甚至忘乎所以;如果社会评价不能满足自尊需要或发生矛盾时,他们可能会妄自菲薄,情绪一落千丈,甚至出现自暴自弃,少数还可能会产生极端行为。
二教师要期待批评取得正向效应,就应从自尊需要的取向这个根本问题入手,尊重他们的自尊,讲究批评策略。
一、化揭短为期望,把尖锐的批评软化处理。
戴尔·卡耐基说:用建议的方法容易让人改正错误,因为他可以保持个人的尊严和自觉。
这种方法既能让受批评者明白自己的“短处”,又因为老师已将严厉尖锐的批评化为期望、建议,这种经软化处理的批评,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在硬梆梆、冷冰冰地揭短,而是充满着对自己能力的信任,对自己改正缺点自觉性的信任,从而保护了学生的自尊,还启动了学生自我奋发向上的内驱力。
二、选择恰当的场合与时机。
维护自尊是每个正常人的基本需要,任何人在被批评的时候,都会产生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即使是老师的态度再诚恳,只要有他人在场,哪怕批评的方式再温和,也会让学生感到伤面子。
因此,批评,尤其是较为严厉的批评,应选择没有第三者在场时进行。
中学生由于性意识的逐步成熟,他们特别注意自己在异性心目中的形象,在异性面前,他们的自尊会表现得更为强烈,更为敏感,所以在异性面前我们不宜进行严厉的批评,否则轻者影响批评效果,重者产生逆反心理,甚至顶撞老师。
三、点到为止。
针对中学生自尊敏感性的特点,以及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提高,教师只要让其明白错误行为及错误所在就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