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

合集下载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储蓄量 对收 入 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
APS=s/ y
取值范围:〔-∞ , 1〕
特 征:
APS随着收入的增加不断递增。
3、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⑴ s=y-c; ⑵ MPC+MPS=1; ⑶ APC+APS=1。 图形分析:
c
E
c=c(y)
s=s(y)
45

0
y
消费曲线图
(五) 二部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AS=y=c+s
AE AE=y E AE
45.
ye
y
2、含义: 当一个社会全体所意愿进行的储蓄 与企业所意愿进行的投资相等时,就获 得了均衡的国民收入,即经济社会中既 没有扩张的因素又没有收缩的因素,实 现均衡。
3、非意愿(计划)存货投资 ⑴ 企业的意愿投资是客观存在的,它取 决于企业维持正常经营的需要。 ⑵ 非意愿存货投资=AS-AD(AE) ⑶ 非意愿存货投资对经济的影响: 非意愿存货投资为正值,经济收缩;
yt=ct+ it+ gt
ct=a+b· t-1 y
it=v· t- yt-1)+i0 (y
gt=g0
⑷ 政府开支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a、政府支出(gt)直接导致国民收入 增加gt
b、政府支出带动个人消费增加:
ct=b· t-1 y
c 、个人消费增加引致私人投资增加:
it = v· ct- ct-1) (
4、进口乘数和出口乘数 进口乘数
kM
-1 = ——————— 1-b· (1-t)+ m
出口乘数 kX 1 = -——————— 1-b· (1-t)+ m
(八)加速数原理 ⑴ 定义:

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

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

i
LM1 LM0 LM2
Y
五、IS-LM模型 • 使得产品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的收入Y和利息 率i必须同时满足产品和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 • IS-LM模型就是将IS曲线图和LM曲线图结合在 一起,表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状 态时,国民收入和利息率的关系。 i IS
LM E
Y
• 乘数发生作用是有一定条件的。这就是说, 只有在社会上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 总需求的增加才会使各种资源得到利用,产 生乘数作用。如果社会上各种资源已经得到 了充分利用,或者某些关键部门(如能源、 原料或交通)存在着制约其他资源利用的 “瓶颈状态”,乘数也无法发挥作用。 • 此外,乘数的作用是双重的,即当总需求增 加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要大于最初 总需求的增加;当总需求减少时,所引起的 国民收入的减少也要大于最初总需求的减少。
第七章、国民收 入的决定理论
主要内容
• 掌握货币需求的三大动机 • 理解消费函数、储蓄函数的含义 • 了解商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 了解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 产品、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 分析
第一节、货币的需求
一、含义 • 货币的需求是指人们偏好以货币形式保存一 定数量资产的愿望和动机。它是人们对货币 的流动性偏好引起的。因此,货币需求又被 称为流动性偏好。 二、产生流动性偏好的动机 • 1、交易动机 • 它是人们为了应付日常交易而在手边留有货 币的动机。由此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被称为 货币的交易需求。
• 第三、APS和APC之和恒等于1, MPC和MPS之和也恒等于1。 即: APS+APC=1, MPC+MPS=1。 • 第四、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平均储蓄倾 向和边际储蓄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 递增。

宏观经济学 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宏观经济学 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三节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 的决定与变动

三部门模型的国民收入均衡模型包括 两个: C+I+G=Y ① I+G=S+T ② 本节分析以①式为基础。需要注意的 是,即使是使用①式,仍然不仅要讨论 政府购买支出G,而且要讨论税收T。这 是因为T通过影响可支配收入而影响消费, 进入消费函数之中。
一、政府购买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C,I
E
C+I C
I=I0
O
450 Y0 均衡收入的决定: Y=C+I
Y

2、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 国民收入决定的模型: 均衡公式 I = S ① 投资函数 I = I0 ② 储蓄函数 S = - a +(1-b)Y ③ 把② ③代入①并求解可得: Y = [1 / (1 - b )]×(a + I0)


传统的“美德”之所以变成了现代的“罪恶”, 原因在于: 第一,对个人有益的事情对社会来说可能是愚蠢 的事情。节俭即消费对个人来说是好事,但对整个 社会来说却是坏事,因为它会减少投资,从而使国 民收入收缩;相反,消费即浪费,对个人来说是坏 事,但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是好事 ,因为它会推动投 资,从而使国民收入扩张。 第二,传统经济学认为经济一般处于充分就业的 条件下,因此,节俭或较少的浪费意味着较多的投 资。这时无论从个人还是从社会来看,节俭都是美 德。而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一般处于小于充分就业 的条件下存在着资源过剩现象。因此,消费或较多 浪费意味着可以刺激较多的投资,这时从个人来看 节俭是美德,但从社会来看节俭却是一种罪恶。

乘数也可以直接由国民收入均衡模型推 导出来。由国民收入的均衡解 Y = [1 / (1 - b )]×(a + I0) 得: Y + △Y = [1 / (1 - b )]×(a + I0+△I) 两式相减有: △Y = [1 / (1 - b )]×△I 从而: △Y/ △I = 1 / (1 - b ) 注意:乘数是一把双刃的刀。

13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3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时间序列的观察 • “棘轮效应”: 消费的变动与收入的变动不对 称,即收入增加时消费会增加,收入减少时 消费并不会随之减少,而是减少储蓄,来努 力维持原来的消费水平。 • 短期消费函数之所以有正截距,是因为当期 消费决定于当期收入和过去的消费水平。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对短期消费函数的解释
消费习惯常常具有“不可逆性” c cs2 c0’ c0 y0 y1 y2 y c1’ c1 c2 cL=βy
• s=s(y) • 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 • 储蓄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比率递增。
某家庭储蓄函数
单位:元 收入
A B C D E F G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消费
9110 10000 10850 11600 12240 12830 13360
某家庭的消费函数
单位:元
收入
A B C D E F G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消费
9110 10000 10850 11600 12240 12830 13360
MPC
边际消费倾向
APC
平均消费倾向
0.89 0.85 0.75 0.64 0.59 0.53
c
MPC= β APC= α/y +β
c=α+βy
0
45o y
13.2.1 消费函数
• 证明APC与MPC的关系
c α+βy α = +β APC = = y y y
β 便是MPC,由于α 和y都是正数,因此 α
y > 0,所以APC > MPC
13.2.2 储蓄函数

第十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十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三)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 1.从总供给的角度看: 国民收入=各种要素的供给=各种要素的收 入=消费+储蓄+税收 2.从总需求的角度看: 国民收入=各种需求+(进口-出口) =消 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进口-出口)
五、总需求及其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的国民收入是均衡的国民收入。 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是由总需求决定的,因此,总需求的变动 会引起均衡的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即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 民收入增加;总需求减少,均衡的国民收入减少。 总需求的构成非常复杂,这些构成要素的变化,就会引起总需 求的变化,也就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化。具体说,将这些因素 划分为注入量和漏出量两类。
(二)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永远 等于收入。 (2)平均消费倾向(APS)和平均储蓄倾向(APS)互为 补数,二者之和总等于1。 (3)边际消费倾向(MPC)和边际储蓄倾向(MPC)互 为补数,二者之和总等于1 。 (三)投资函数 1.总投资与净投资 2.投资流量与资本存量 3.投资函数
七、乘数-加速原理
(一)乘数原理 乘数是指自发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自发总需求增加 量之间的比率 (二)加速原理 自发投资对国民收入具有乘数作用,反过来,国民收入对引 致投资又具有加速作用。加速作用是指在没有闲置生产能力的 条件下,如果国民收入增加,必然会增加消费支出,从而提高 社会有效需求。为了满足新增的有效需求,需要进行新的投资, 从而引起资本存量增加,并且资本存量的增加是国民收入增加 的一个正倍数,这就是加速数原理,简称加速原理。国民收入 增加所引起的资本存量的增加(即净投资)的倍数,叫做加速数 (Accelerator)。

第3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3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储蓄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增加的储蓄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比例。
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总储蓄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
线性储蓄函数
边际储蓄倾向(随收入增加而增加)
随收入增加而增加
s
0
s =- + (1-) y
y
线性储蓄函数

APS递增,MPS不变APS<MPS
s
0
s =s(y)
y
储蓄曲线
平均储蓄倾向递增,边际储蓄倾向递增APS<MPS
APS<0
APS>0
A
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 c= + y s =- + (1-) y ∴c+s= + y- +y-y=y ∵y=c+s APC+APS=1 MPC+MPS=1
二、消费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总支出
自 发总支出
引 致总支出
假定投资为自发投资,即不随国民收入的变化而变化。∵ c=+y∴ AE = c + i = ( + i )+ y
+ i1-
y=
∵ y=c + i(收入恒等式) c=+y(消费函数) ∴ y=( + i ) + y y- y=+ i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c、 s
0
45

y

c=c(y)
s=s(y)
y=c+s
结论
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是互补的;2、APC和MPC都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减,且APC>MPC;APS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且APS<MPS;3、APC+APS=1 MPC+MPS=1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1.2传感器的分类
由于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有多种, 所以, 传感器的种类繁多, 分 类方法也很多。按被测量的性质不同, 主要分为位移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主要分为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 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等。习惯上常把两者结合起来命名传 感器, 比如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等。
按能量的传递方式, 还可分为能量控制型传感器和能量转换 型传感器两大类。能量控制型传感器的输出能量由外部供给, 但受被测输入量的控制, 如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 器、电容式传感器等。能量转换型传感器的输出量直接由被 测量能量转换而得, 如压电式传感器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y 的输入量增量△ x 的比值, 即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对于线性传感器, 它的灵敏度就是它的静态特性的斜率, 即S 为常数; 而非线性传感器的灵敏度为一变量, 用S = dy/dx 表示。传感器的灵敏度如图2.1 -3 所示。
3) 迟滞(回差滞环现象) 传感器在正向(输入量增大) 行程和反向(输入量减小) 行程
第九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9.1 收入-支出模型 9.2 IS-LM模型 9.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本章小结
9.1 收入-支出模型
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称为均衡的国民收入。由此 看出,国民收入水平是由总需求与总供给决定的。凯恩斯认 为,决定国民收入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是社会的有效需求,从 最简单的情况开始分析国民收入变动,有以下三点重要的假 设。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2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测量动态信号时, 输出量对输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资本产出比率(R)=资本数量/ 产出=K/Y
式中:R—资本一产出比率;
K—资本数量;
Y—产收入增量或a= △K/△Q = I/△Y
式中:a—加速数;
△K—资本增量;
△Q—产出增量;
△Y—收人增量;
I—投资。
SI
S
I 0 Y1 Y0 Y2 Y
图14-4由S\I决定均衡国民收入
例:设C=0.8Y,b=0.8, I=1000 亿元, 则均衡国民收入可以求得:
I=S=a+(1-b)Y (a=0)
最近有两组数据耐人寻味,一是 去年中国的储蓄率为46%,挣100 元存下46元;另一个是美国人的 储蓄率为-0.5%,也就是每挣100 元要花掉100.5元(附图)。这到底 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是中国人 很负责任而美国人不顾明天死活 只顾今天享受?
2.投资乘数作用的顺利发挥还取决于 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的稳 定。
3.货币供应量的大小对投资乘数 的作用会产生影响。
4.政府的税收和支出对投资乘数 的作用也会产生较大影响。
5.除以上几种因素外,进出口贸 易,物资和消费品库存量等也会 对投资乘数产生影响。
三、节俭悖论
SI S2
S1
I
AD2=0.8Y2+500+100 则:Y2=0.8Y2+500+100 可以解出
Y2=3000
也就是说,当投资增加100时,可以使 均衡国民收入增加500,均衡国民收入 的增加量是投资增加量的五倍。这个五 倍,就是投资乘数。
△Y=Y2-Y1=(0.8Y2+500+100) -(0.8Y1+500) = 0.8 △Y+100
综合以上分析,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介绍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介绍

经济周期分析
1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经济周期的形成和变化
2
经济周期可以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
3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各个阶段的经济特征和政策应对
4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可以帮助我们预测经济周期的未来走势,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国际经济关系分析
国际贸易: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可以分析国际贸易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与挑战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与金融市场的关系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谢谢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模型假设过于简化:现实经济环境复杂,模型难以完全反映实际情况
数据质量与准确性: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可能影响理论的准确性
政策实施效果:政策实施效果可能与理论预测不符,需要不断调整与完善
理论创新与实证研究: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理论与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
未来研究方向与趋势
宏观经济政策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关系
政府支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行为,影响国民收入
投资:企业投资于固定资产和存货的行为,影响国民收入
净出口:出口减进口的差额,影响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与就业
01
国民收入与就业的关系:国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增加
03
国民收入与就业的政策: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国民收入和就业
02
国民收入与就业的平衡:国民收入与就业需要保持平衡,避免失业和通货膨胀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框架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主要内容
总需求与总供给
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 简介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的所得总和。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对国民收入的形成和决定机制进行分析的理论体系。

它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对于国家政策制定和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影响国民收入的因素在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时,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2.1 消费支出消费支出是国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增加消费支出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消费支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物价水平等。

2.2 投资支出投资支出是国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通过增加投资支出可以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出水平,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投资支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利率、市场需求、政府政策等。

2.3 净出口净出口指国家的出口减去进口,它对国民收入具有重要影响。

当净出口增加时,国民收入也会相应增加,反之亦然。

净出口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际贸易政策、汇率水平、国内外市场需求等。

2.4 政府支出政府支出是国民收入决定因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需求,推动经济增长。

政府支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财政政策、经济形势、公共服务需求等。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是一种用于分析国民收入决定因素的模型。

它基于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形成了一个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研究中。

3.1 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是描述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关系的函数。

它可以表示为:C = c0 + c1Y,其中C表示消费支出,Y表示国民收入,c0表示消费的固定支出,c1表示消费随收入变化的比例。

3.2 投资函数投资函数是描述投资支出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函数。

它可以表示为:I = I0 + I1Y,其中I表示投资支出,I0表示投资的固定支出,I1表示投资随国民收入变化的比例。

基于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可以建立一个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该模型可以表示为:Y = C + I + G + NX,其中Y表示国民收入,C表示消费支出,I表示投资支出,G表示政府支出,NX表示净出口。

宏观经济学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学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学第⼆部分第⼆部分简单国民收⼊决定理论1.简单国民收⼊决定的基本理论背景:凯恩斯的国民收⼊决定的分析是在所谓“萧条经济”的背景下展开的。

在“萧条经济”的条件下,需求决定供给(凯恩斯定律),总需求是制约经济规模的短边因素,因此经济社会能够以不变的价格⽔平提供与总需求相当的供给量。

本章的另外⼀个重要假设是“投资外⽣”。

由于假定企业投资是⾃主的,即不随利率和产量变动,因此我们不必过早地讨论投资的决定问题,对国民收⼊决定问题的分析也就可以局限在产品市场的简单背景下。

2.均衡国民收⼊满⾜的条件:这是本章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

在本章,均衡国民收⼊的条件就是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

⼀般地,这个条件可以表述为“总需求(更精确地讲,是合意的总⽀出)等于总供给”,在不同的经济状况下⼜有不同的具体形式:两部门经济:i=s (或 y=c+i)三部门经济:i+g=s+t (或 y=c+i+g)四部门经济:i+g+x=s+t+m (或 y=c+i+g+x-m)可以看出,这三种情况下的均衡条件在形式上是很有规律的:左边的三个等式,等号的左边都是“总注⼊”,右边都是“总漏出”;括号内与之等价的三个等式,等号左边的y代表“总供给”,右边各项的和则代表“总需求”或“合意的总⽀出”。

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总注⼊”等于“总漏出”,同时也是“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经济浴缸”⾥的⽔位就总是不变的,即宏观经济是均衡的,此时的收⼊(产出)也就是均衡的收⼊(产出)。

3.消费理论:凯恩斯认为,存在⼀条基本⼼理规律,即:⼈们的消费决定于现期的、绝对的、实际的收⼊⽔平,收⼊越多,消费也越多,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增加得快(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在实际分析中,通常假设消费与收⼊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函数形式为:c =α+βyd,式中,c为消费,α为⾃发消费,β为边际消费倾向,yd为可⽀配收⼊。

根据可⽀配收⼊收⼊、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关系,⼜可得储蓄函数:s = -α+(1-β)yd,式中,s代表储蓄,1-β代表边际储蓄倾向。

第十章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十章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十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引言凯恩斯以前的经济学家普遍信奉萨伊定律。

萨伊认为: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

任何产品的生产,除了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要以外,其余部分总是用来交换其他产品,即形成了对于其他产品的需求。

因此,所有商品都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不可能的;部分产品过剩是由于其他产品生产不足。

商品市场价格自由升降、资本市场由利息率调节、劳动力市场由工资调节使资源达到充分利用的均衡。

1929年出现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发现了“节俭的错误”。

1936年,他出版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提出了凯恩斯定律:需求决定供给。

无论需求量有多大,经济制度均能够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

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在宏观经济学中,市场按交易对象划分,可分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外汇市场等4种市场。

本章撇开其他市场,仅仅分析产品市场上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

故曰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以后将在产品市场收入决定的基础上,依次引进其他市场,更深入地探讨国民收入的决定。

本章有两个假定:1.总需求不足导致社会资源的闲置,使得实际国民收入量小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量。

2.社会总需求的变动,只会引起产量的同方向变动,而不会引起价格的变动:若社会总需求增加,引起对资源或要素需求增加,使闲置的要素得到利用,而要素的价格不变,从而在产量增加的同时,产品的平均成本不变,进而产品的价格不变(成本加成定价)。

要素的价格与产品的价格不变,意味着一般价格水平不变。

此时,经济体系主要是通过数量调整达到均衡(数量机制与价格机制相对)。

另外,在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所有变量值都是与名义变量值相对的实际变量值。

由于假定需求不足导致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收入,国民收入随总需求的变动而变动,故凯恩斯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实际上就是仅由需求一方决定收入的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三、APS和APC之和恒等于1, MPC和MPS之和也恒等于1。 即: APS+APC=1, MPC+MPS=1。 • 第四、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平均储蓄倾 向和边际储蓄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 递增。
七、总需求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
• 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是 由总需求水平决定的。
•பைடு நூலகம்• • •
六、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
• 第一、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曲线越来 越平坦,储蓄曲线越来越陡峭。 • 第二、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 二者之和等于总收入 。 即:Y=S+C 在E点上,消费等于储蓄;在E点左边, 消费大于收入,储蓄为负数;在E点右边, 消费小于收入,储蓄为正。
• 乘数发生作用是有一定条件的。这就是说, 只有在社会上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 总需求的增加才会使各种资源得到利用,产 生乘数作用。如果社会上各种资源已经得到 了充分利用,或者某些关键部门(如能源、 原料或交通)存在着制约其他资源利用的 “瓶颈状态”,乘数也无法发挥作用。 • 此外,乘数的作用是双重的,即当总需求增 加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要大于最初 总需求的增加;当总需求减少时,所引起的 国民收入的减少也要大于最初总需求的减少。
• 2、预防动机 • 它又称谨慎动机,是指人们为了防止意 外情况发生而在手边留有货币的动机。 由此产生的货币需求被称为货币的预防 需求。 • 3、投机动机 • 它是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 券的机会而在手边留有一定数量货币的 愿望和动机。由此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 称为货币的投机需求。
三、消费、储蓄和投资
• 凯恩斯认为: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是由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 国民经济的恒等关系: 总需求=总供给 • 两个部门恒等(厂商和居民): 总需求=消费+投资 总供给=消费+储蓄 即:投资=储蓄
四、消费函数
• 在现实生活中,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如收入 水平、商品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 况、消费者偏好、家庭财产状况、消费信贷状 况和消费年龄构成以及制度、风俗习惯等等。 但在这众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家庭收入。 • 消费函数就是表示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以C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则消费函数用公 式表示为:C=f(Y)。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随收入的变动 而同方向变动,即收入增加,消费增加;收入 减少,消费减少。
• 由于消费增量只是收入增量的一部分,因此 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即 0<MPC<1。 • 但平均消费倾向则可能大于1,这时会出现负 储蓄;平均消费倾向等于1,这时全部收入都 用于储蓄;平均消费倾向小于1,此时有一 部分收入用于储蓄。 •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随着 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小。
• 平均消费倾向(APC) • 它表示消费占收入的比重,或者说是平均每单位 收入的消费量。 • 用公式表示为:APC=C/Y • 平均消费倾向说明了家庭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 量的分配状况。它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减。 • 边际消费倾向(MPC) • 它表示增加单位收入所增加的消费所占的比重。 • 用公式表示为:MPC= C/ Y • 它说明了家庭收入的变动量在消费变动和储蓄变 动之间量的分配状况。它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减。
• 消费与收入的函数关系具有三个方面的 特点: • 第一,无论收入多少,消费总为正数, 即消费总大于零。如果消费等于零,则 社会无法继续存在下去。特别地,当收 入为零时,消费仍然大于零。此时,消 费基金来源于从前的储蓄或来源于借债。 • 第二,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增加。 • 第三,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的增加快。
AD
450线
E
AD0
Y0
Y
• 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均衡的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 即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民收入增加;总需求减少, 均衡的国民收入减少。
AD
E1 E0 E2
450线
AD1
AD0
AD2
Y2
Y0
Y1
Y
八、乘数理论
• 乘数是指总需求(这里是投资)的增加所引起的国 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 起这种增加量的总需求(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 乘数原理说明影响国民收入的因素发生变动时所引 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程度。 • 乘数公式是:K= Y/ AD • 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 高,乘数就越大;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小。 这是因为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增加的收入就有更多 的部分用于消费,从而使总需求和国民收入增加得 更多。
五、储蓄函数
• • • • 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 储蓄函数表示的是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用公式表示为:S=Y-C=f(Y)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储蓄随收入的变动而同 方向变动,即收入增加,储蓄增加;收入减少,储 蓄减少。 平均储蓄倾向(APS) 它是表示收入中储蓄所占的比重,或每单位收入中 的储蓄量。APS=S/Y。 边际储蓄倾向(MPS) 它表示增加单位收入所增加的储蓄所占的比重。 MPS= S/ Y
第二节、商品与货币市场的均衡:IS-LM曲线 一、IS曲线 • IS曲线表示使得国民收入达到均衡,即商品 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 存在着反向变动的关系。 • 其图形表示为:
i
IS Y
二、IS曲线包含了三层经济含义: • 1、 IS曲线上每一点都是产品市场的均衡点 (I=S)。 • 2、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必须有利息率的配 合。 • 3、 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在其他条件 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利息率的提高,投资减 少,从而所决定的均衡的国民收入减少;反 之,随着利息率的下降,投资增加,从而所 决定的均衡的国民收入增加。
第七章、国民收 入的决定理论
主要内容
• 掌握货币需求的三大动机 • 理解消费函数、储蓄函数的含义 • 了解商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 了解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 产品、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 分析
第一节、货币的需求
一、含义 • 货币的需求是指人们偏好以货币形式保存一 定数量资产的愿望和动机。它是人们对货币 的流动性偏好引起的。因此,货币需求又被 称为流动性偏好。 二、产生流动性偏好的动机 • 1、交易动机 • 它是人们为了应付日常交易而在手边留有货 币的动机。由此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被称为 货币的交易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