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的管理和防控
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总结词
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包括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隔离、消毒等 ,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
详细描述
医院应建立多重耐药菌监测系统,对疑似感染病例及时进行 隔离和治疗。同时,加强病房和医疗器械的消毒工作,避免 交叉感染的发生。
提倡使用抗菌药物轮换制度
总结词
抗菌药物轮换制度可以降低细菌对抗 菌药物的耐药性,提高抗菌药物的治 疗效果。
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可以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质量,保 障医疗服务的可持续性。
促进公共卫生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社 会公众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对未来的展望和建议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多重耐药菌 防控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
多重耐药菌的挑战。持续监测源自研究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实验室检测
02
提高多重耐药菌的实验室检测能力,确保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
感染。
监测多重耐药菌的传播趋势
03
分析多重耐药菌的传播趋势,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实施隔离和防护措施
实施接触隔离
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的患者采取接触隔离措施,减少交叉感 染的风险。
强化手卫生管理
加强手卫生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手卫生依从性,减少细 菌传播。
防控形势严峻
多重耐药菌的防控已成为 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点 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 进行预防和控制。
目的和意义
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
通过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多重耐药 菌的传播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提高医疗质量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多重耐药菌的防控对于维护公共卫生 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降低交叉感 染和爆发流行的风险。
多重耐药菌的管理和预防控制
多重耐药菌的管理和预防控制一、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1.监测范围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等。
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2.报告及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发现耐药菌株病例后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根据情况进行督导及流行病学调查。
具体步骤如下:(1)微生物室发现MRSA、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CR-AB、MDR/PDR-PA等多重耐药菌株时,应立即电话通知主管医师和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并做好MDRO危急值登记,检验单上盖“耐药菌株请隔离”字样的印章后发放报告单。
(2)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在接到报告后,对病例进行调查。
并监督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的执行情况。
(3)分管医师应立即向科主任及护士长报告,由科主任及护士长通知全体医护人员,做到人人知晓。
(4)在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的指导下实施单间隔离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无条件时实施床边隔离),在床头牌、病历夹上放置相应隔离标识。
(5)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如需手术,应在《手术通知单》及《麻醉通知单》上标注“多重耐药菌感染”字样,提前一天通知手术室,并在指定手术间实施手术,术后严格消毒。
(6)做好工作人员及家属的健康宣教。
严格按照流程处置。
3.其它耐药菌管理根据医院细菌培养情况,除上述耐药菌外,其他耐药菌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二、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1.临床医生在接诊感染疾病患者后,及时送检相应的病原学标本,并追踪检验结果。
2.微生物实验室对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药敏后,如发现多重耐药菌株,立即通知所在科室和院感办,并做好危急值登记,报告单上盖“耐药菌株请隔离”印章后下发。
3.一旦检出受感染,应及时对患者进行接触隔离,并严格做好以下防控措施:(1)医生立即开具隔离医嘱。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CRE精简版)
32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应高度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针对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诊断、监测、预防和控制等各个 环节,结合本机构实际工作,制订并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 管理的规章制度和防控措施.
33
〔二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重点部门: 重症监护病〔ICU 新生儿室 血液科病房 呼吸科病房 神经科病房 烧伤病房
14
二.特点:
1.种类和数量仍在迅速增加;
〔耐药基因;抗生素选择;转移传播
2.病死率高;
3.医疗费用急剧上升……
形势严峻 !!!
15
三.感染部位:
呼吸道定植 皮肤定植
血源性感染
肺部感染 尿路感染 伤口定植和感染
16
四.传播方式:
飞 沫 传 播
皮屑
污染环境 痰
污染的设备
排泄物
定植者
空气传播
工作人员的手 接触传播
10
1
认识多重耐药菌
2
我院流行情况
3 多重耐药菌的防控
4
热点问题解答
11
一.认识多重耐药菌
12
一. 定义: 多重耐药菌〔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 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泛耐药抗菌药物同时呈 现耐药的细菌.
13
1920年 链球菌
1960年 1990年
MRSA
耐青霉素 的肺炎链 球菌
耐万古霉 素的肠球 菌
易感者
17
五.易感人群:
既往携带或感染了MDROs 在MDROs感染率高的科住院 高龄患者 高危手术 免疫抑制剂应用 插管或侵入性操作 长期住院患者 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或长期应用抗菌药物 呼吸机应用
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管理
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第
1、2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萘啶酸, 甲氧嘧啶天然耐药。
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包括: 1、耐甲氧西林的
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2、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3、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细菌 4、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 (CRE) 5、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 (CR-AB) 6、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MDR/PDR-PA) 7、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3.提示性药物:即细菌对此种药物耐药可提示对 同类药物均耐药。如葡萄球对苯唑西林耐药,提 示对所有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均耐药。 4.试验用抗生素种类的选择由医院控制感染委员 会中临床医师、药物学及微生物工作者依本单位
实际情况共同协商决定。
常规和选择试验及报告的建议指南
为使常规敏感试验正确和实用,应限制测试
3、头孢烯类 不同的头孢类抗菌药物对需氧和厌氧的革兰阳性和阴 性菌的抗菌谱不尽相同。头孢烯类包括经典的头孢菌素类 以及头霉素、氧头孢烯类等亚类中的抗菌药物(并且包括 一个新的亚类,即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活性 的头孢菌素)。头孢菌素类通常以对多种药物耐药革兰阴 性菌的抗菌活性不同分为第一、二、三、四代头孢菌素, 不是所有属于同一特定组或代中的抗菌药物具有相同的抗 菌活性谱。因此每一组中可能选择不止一种的抗菌药物用 于常规试验。
3、孔蛋白改变,细胞壁/膜通透性改变:细菌接触 抗生素后,可以通过改变通道蛋白(porin)性质 和数量来降低细菌的膜通透性而产生获得性耐药 性。正常情况下细菌外膜的通道蛋白以OmpF和 OmpC组成非特异性跨膜通道,允许抗生素等药物 分子进入菌体,当细菌多次接触抗生素后,菌株 发生突变,产生OmpF蛋白的结构基因失活而发生 障碍,引起OmpF通道蛋白丢失,导致β -内酰胺类、 喹诺酮类等药物进入菌体内减少。在铜绿假单胞 菌还存在特异的OprD蛋白通道,该通道晕粗亚胺 培南通过进入菌体,而当该蛋白通道丢失时,同 样产生特异性耐药。(主动外排,生物膜等)
多重耐药菌病人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病人防控措施多重耐药菌(MDR)是指对多种不同种类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
面对MDR感染的病人,采取以下防控措施非常重要:1. 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加强医院环境的清洁与消毒工作,特别是隔离病房和手术室等重点区域。
定期清洁设备、表面和手触摸的物品,例如床头柜、门把手、电话等。
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消毒。
2. 手卫生和戴手套:医护人员和访客在接触MDR病人前后应采取正确的手卫生措施,包括使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液进行手消毒。
医护人员需要在接触患者时佩戴一次性手套,并在接触不同病人前更换手套。
3. 隔离措施:将MDR感染的病人隔离在单独的病房中,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房间分隔。
确保隔离病房有独立的设施,包括洗手间和洗浴设施。
访客需要遵守相应的隔离措施,如佩戴防护衣物和戴口罩。
4. 使用合适的防护装备:医护人员在接触MDR患者时,应根据感染途径和风险评估情况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护目镜、面罩、防护衣和手套等。
5. 感染控制教育与培训:医院应定期进行感染控制教育和培训,包括医护人员、患者和访客。
教育内容应包括正确的手卫生、使用防护装备、隔离措施、正确的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6. 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医疗机构应制定合理用药政策,对抗生素使用进行监测和评估,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抗生素,以减少MDR的发生。
7. 感染控制委员会和监测:建立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进行感染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监测MDR感染情况和耐药性模式,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播。
8. 患者筛查和追踪:对高风险患者进行MDR感染的筛查和追踪,例如入院前筛查、定期细菌群调查和潜在暴露者追踪,以便及早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总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需要综合的措施,从环境清洁、手卫生和防护装备的使用,到患者隔离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方面都需要重视。
同时,加强教育和培训,建立监测与追踪机制,采取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MDR的传播和感染。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4篇)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多重耐药菌(MDR)是指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细菌。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住院期间感染的疾病。
为了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感染中的传播,医院需要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制度。
1. 严密的感染监测:医院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监测各种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情况,包括感染率、种类、耐药性等,并及时报告和分析结果。
2. 严格的手卫生措施:医院应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培训和教育,推广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如频繁洗手、使用洗手液或酒精消毒剂等,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3. 有效的环境清洁和消毒:医院应严格执行环境清洁和消毒规范,包括对病房、手术室、器械等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以杀灭或减少多重耐药菌的存在。
4. 严控抗生素的使用:医院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指南,规范医务人员对抗生素的开具和使用,避免滥用和不必要的使用,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5. 隔离感染患者:对已经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患者,医院应将其隔离,以防止其传播给其他患者。
隔离措施包括单人房间、独立洗手间、专用器械等,同时医务人员在与感染患者接触后需进行严格的手卫生。
6. 提高患者的自我卫生意识:医院应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正确洗手、避免与感染患者密切接触等,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7.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教育:医院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开展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的认识和控制水平。
以上是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一些制度措施,医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同时,医院应与各级卫生部门和专业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努力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2)多重耐药菌是目前医疗领域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医院感染是多重耐药菌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为了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每家医院都应建立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个____字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的内容。
多重耐药菌管理与防控
什么是多重耐药菌
Fill in the title here
等级医院评审院感十三项指标要求加强监测的多重耐药菌 五类七种
名称
细菌
耐药特征
MRS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对苯唑西林或头孢西丁耐药
VRE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
对万古霉素耐药
CRE CRAB CRPA
通过“感”字进入院感系统,如是医院感染,上报院感
多重耐药菌管理
Fill in the title here
院感系统,如何管理MDRO
临床医生怎么做? 多重耐药菌定植或者感染均需要执行接触隔离
执行隔离措施期间需要自查上报
多重耐药菌管理
Fill in the title here
院感系统,如何管理MDRO
如果找不到,就重新登录
多重耐药菌管理
Fill in the title here
院感系统,如何管理MDRO
临床医生怎么做? 通过“感”字进入院感系统
选中病人,鼠标右键,弹出框,判断污染、 定植、确认社区感染、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菌管理
Fill in the title here
院感系统,如何管理MDRO 临床医生怎么做?
多重耐药菌管理
Fill in the title here
如何判断检出多耐的患者是否存在感染?
1.定植与感染的定义 细菌感染:指细菌在体内或局部组织大量生长繁殖,其毒素或代谢产物
等引起机体受损,出现局部或全身感染症状。
如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接受机械通气48h 后(或机械通气撤机、拔管48h内)出现的肺炎,临床表现为呼吸道分泌物 增多、性状改变或者吸痰次数增多,或无其他原因发热,或呼吸频率增加 等;影像学检查有新发肺部浸润影,或新发实变,或空洞形成;病原学依 据血培养阳性(排除其他部位感染),或下呼吸道标本定量或半定量培养 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体,即可判断为VAP。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5篇)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1.重视和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指定“抗菌药物专家咨询小组”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专家队伍”,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的各项规定,针对院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各个重要环节,从医疗、护理、临床检验、感染控制等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2.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1)微生物实验室监测目标:①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②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③ESBLs(产超广谱B一内酰胺酶的细菌)。
④PDRAB(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⑤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科等。
(2)诊断与报告: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原微生物学的诊断。
因此,临床科室应及时送检标本,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从而做好治疗、消毒、隔离等工作,以防止扩散、流行。
①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患者所在科室。
②各病区医师或护士发现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③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目标性监测时发现与诊断。
④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报告。
3.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1)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医务人员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分泌物后、摘除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擦手。
(2)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①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当感染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隔离病房不足时,才可实施床边隔离,但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性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②在隔离病房门口放置一警示牌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并提醒进入者应注意预防隔离,出病房前洗手。
③必须进行接触隔离,在床头和病历卡上贴接触隔离标识,以提醒医务人员以及家属。
④必须尽量减少与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相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
多重耐药菌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多重耐药菌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多重耐药菌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 使用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细菌的敏感性测试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抗生素。
2. 改善环境卫生:保持医疗机构和社区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消毒和清洁手术室、病房和医疗设备等空间和物品。
3. 严格执行手卫生:医护人员和患者应经常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来杀灭细菌,特别是在接触患者之前和之后。
4. 隔离感染患者:将感染患者隔离到单独的病房中,戴好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以减少细菌的传播。
5.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医护人员应接受关于多重耐药菌防控和感染控制的培训,提高他们对该问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6. 加强监测和报告: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部门应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和采取措施应对感染和传播的风险。
7. 研发新的抗生素和疫苗:加大对新抗生素和疫苗的研发和推广,以增加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选择和效果。
综上所述,预防和处理多重耐药菌的关键在于合理使用抗生素、改善环境卫生、严格执行手卫生、隔离感染患者、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教育、加强监测和报告以及研发新的抗生素和疫苗。
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有助于减少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和传播。
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制度和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制度和防控措施一、背景和意义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s,MDROs)是指对常用的抗生素类别中的至少三种药物表现出耐药性的细菌。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不当使用,MDROs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增多,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上升。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和防控成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本制度旨在建立和完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和防控体系,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1. 成立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小组: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临床科室、微生物实验室等相关人员组成。
2. 职责:a. 制定和更新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和防控制度;b. 组织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认识和防控能力;c. 监测和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d. 监督和评估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
三、监测和报告1. 临床科室应加强对感染患者的病原学检测,及时发现和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
2. 微生物实验室对送检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测试,准确报告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
3. 临床科室和微生物实验室应及时报告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至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4.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定期收集、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资料,编制监测报告,并向医院领导层和相关部门报告。
四、防控措施1.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在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过程中,确保防止细菌传播。
2. 加强手卫生管理,要求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实施诊疗操作前后等环节进行手部清洁或消毒。
3. 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行接触隔离措施,尽量选择单间隔离或同类病原菌感染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
4. 隔离房间、床头及病历夹上应有隔离标识,提醒医护人员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5. 合理使用抗生素,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南,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和过度使用。
6. 加强医疗器械和物品的消毒和灭菌管理,确保其安全使用。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防控措施多重耐药菌(MDR)是指对多种抗菌药物出现耐药性的菌株,其感染和传播会给临床治疗和公共卫生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防控措施十分重要。
本文将针对多重耐药菌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制度和防控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制定标准化操作程序:制定与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相关的标准化操作程序,确保每个流程的操作规范化,例如标本采集、传染病报告等。
2.建立感染控制委员会:成立由感染控制专家、医疗护理人员、实验室专家等组成的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制定、执行和监督感染管理制度。
3.加强感染监测和报告:建立健全的感染监测系统,对医院内的感染事件进行快速、准确的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感染源并采取相应措施。
4.加强培训和宣传:定期开展针对医务人员的感染管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认识和防控能力;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宣传教育,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
5.建立联防机制:与公共卫生部门建立联防机制,进行信息共享、合作联防,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和控制。
二、感染防控措施1.提高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正确处理医疗废物等相关操作规程,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2.强化环境清洁消毒:医院环境应定期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保持洁净度;对患者隔离病房、操作室等特殊区域进行更加严格的清洁消毒。
3.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医院应建立严格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合理开展药物使用评价和监测,避免滥用和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4.强化患者隔离:对患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应及时隔离,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包括单间、带负压的隔离病房、个人防护用品等,避免交叉感染。
5.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的健康宣教,教育患者正确使用抗菌药物,遵守感染防控措施,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减少感染风险。
6.加强感染控制的技术手段:应引入先进的感染控制技术手段,如基因测序技术、分子流行病学等,提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诊断和防控水平。
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制度与措施
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制度与措施一、加强感染控制和预防措施1.建立医院感染控制团队,指导和监督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
2.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病例,追踪感染源头。
3.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包括医护人员洗手和戴手套的规范,患者与家属的教育等。
4.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对医疗设备、床单、衣物等进行彻底消毒。
5.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并按照规定进行管理和处置。
6.加强隔离措施,对来院患者进行评估和分类,有条件的尽量单间隔离,患者与职工严格遵守防护规定。
7.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知识水平。
二、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1.加强抗生素的使用管理,制订明确的抗生素使用指南和规范,明确适应症、用药剂量和疗程。
2.加强抗生素的审批与监管,建立抗生素使用的审批制度,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严格监督和控制。
3.提高医护人员的抗生素使用意识和培训,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宣传和教育。
三、加强患者的个人防护1.提供患者和家属的个人防护培训,促使他们掌握正确的个人防护知识。
2.鼓励患者携带个人卫生用品,提供洗手设施和消毒用品。
3.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引导患者正确使用。
四、加强病原体检测与追踪1.加强病原菌的检测工作,对可能存在耐药菌的患者进行主动检测。
2.建立病原体数据库,对检测到的病原菌进行追踪和分析,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五、加强多部门合作与信息共享1.加强卫生、环保、农业等多部门的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预防和控制策略。
2.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在感染病例发生后及时将信息通报给相关部门,形成合力。
六、加强公众宣传与教育1.提供多重耐药菌的宣传材料,向公众普及相关知识,提供个人防护指南。
2.举办宣传活动,增加大众对多重耐药菌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七、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1.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和制定多重耐药菌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2.积极参与国际机构的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项目,共同推动全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多重耐药菌的防控工作。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多重耐药菌感染已成为当今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以下是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措施的详细探讨。
一、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1. 保持医院环境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工作。
特别是对于ICU、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等重点部门,应安装完善的手卫生设施。
2. 加强医院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病房,应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3. 严格控制医院感染,加强感染源的管理。
对医院内的感染源进行彻底清除,防止感染源的传播。
二、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1. 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多重耐药菌患者前后、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及从患者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应实施手卫生。
医务人员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2.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感染。
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特别是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要特别注意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三、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1.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2. 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测和管理。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四、实施接触隔离措施1. 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在标准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
2. 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尽量选择单间隔离或是同类病原菌的感染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
3. 隔离房间、床头及病历夹上应有隔离标识。
五、加强手卫生和消毒隔离措施1. 加强手卫生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依从性。
多重耐药菌患者的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患者的防控措施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滥用,多重耐药菌的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多重耐药菌指的是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这些细菌不受传统抗生素治疗的效果,使得感染治疗变得更加困难和复杂。
为了有效控制和防止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一、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1. 强化手卫生:手是最常见的病原菌传播途径之一,因此,加强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手卫生是非常重要的。
医院应提供齐全的手消毒液或苯酚消毒液,并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手卫生意识。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对于与多重耐药菌接触的医务人员,应佩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感染的风险。
3. 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医院应建立完善的环境清洁和消毒制度,确保医疗设备、床铺、地面等物体的清洁和消毒,减少多重耐药菌在环境中的传播。
二、合理使用抗生素1. 医院应制定抗生素使用规范:医院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抗生素使用规范,规范医生的抗生素开药行为,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当使用,降低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2. 加强抗生素监测和评估:医院应建立抗生素使用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抗生素使用情况,发现滥用和不当使用的情况,并进行评估和改进。
三、强化患者教育1. 提高患者的卫生意识: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宣传,提高患者的个人卫生意识,教育他们正确使用抗生素、遵守医院的感染控制措施,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 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要注意保持身体清洁,遵循医嘱,按时用药,不随意中断治疗,以减少感染的机会和发生多重耐药菌的可能。
四、加强监测和报告1. 建立多重耐药菌监测系统:医院应建立多重耐药菌监测系统,对住院患者进行定期抽样和检测,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的存在和传播情况。
2. 加强多重耐药菌报告:医院要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向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多重耐药菌的检测结果,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五、加强国际合作1. 信息共享: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享多重耐药菌防控的经验和技术,提高全球范围内的防控水平。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V1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V1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是指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这种细菌感染在医疗领域已经成为严重的问题。
下面介绍几种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措施。
一、加强医疗卫生管理
1.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2.做好医疗废物处理,消毒灭菌等工作;
3.强化对器械和设备消毒和清洁工作;
4.严格执行隔离措施,控制感染源扩散;
5.落实传染性疾病报告制度。
二、加强临床诊疗管理
1.开展合理的抗生素用药,避免乱用抗生素导致多重耐药;
2.加强手术管理,避免手术过程中细菌侵入造成感染;
3.严格控制患者用药,特别是长期的使用抗生素的患者。
三、加强环境管理
1.加强医院病房和医务人员办公区的卫生管理;
2.保持室内通风,及时清理垃圾;
3.建立定期对医院进行卫生评估和环境检测制度,以及针对检测结果
针对性制定措施。
四、加强感染监测工作
1.制定详细的感染预警预报系统;
2.在医院设置病原体实验室,快速检测感染来源和病种;
3.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及时把监测结果反映到医院管理层和广大患者
中去。
总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医院、医院管理层、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应该积极开展防控措施,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只有防控科学、坚持长期实施,我们才能够更好的保障和提高医疗服
务的质量。
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8点
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8点多重耐药菌是指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病原菌,其出现给医疗领域和公共卫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角度,探讨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包括以下八个方面:一、加强预防接种和健康教育预防是最有效的控制手段之一。
通过开展相关的预防接种和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公众对疾病防护的认知和意识,促进人们建立正确的卫生习惯,减少感染的风险。
二、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感染控制是防止多重耐药菌传播的关键措施之一。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感染控制制度,包括洗手、消毒、隔离、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
还应加强医疗废物的处理和环境卫生管理,确保医疗机构的环境清洁和安全。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多重耐药菌的形成与滥用抗菌药物密切相关。
医务人员应遵循抗菌药物使用的原则,如合理选用、定期评价和及时停用等。
公众也应提高对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意识,不滥用和乱用药物,避免给病原菌创造耐药的机会。
四、加强医疗机构的感染监测和报告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感染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和报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
通过监测和报告,可以及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降低感染的传播风险,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五、加强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医疗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通过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操作中的风险和错误,可以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
六、加强药物研发和创新药物研发与创新是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关键环节之一。
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应加强相关研究,不断研发新型抗菌药物和治疗方法,以应对多重耐药菌的挑战。
七、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多重耐药菌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应加强信息共享,促进合作研究和经验交流,共同推动多重耐药菌防控的进展。
八、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和医疗意识公众是多重耐药菌防控的重要力量,需要提高健康素养和医疗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U、神经外科
病情危重,复合伤多、并发症多、昏迷、卧床患 者多,气管切开患者多,侵袭性操作多,住院时间 长,机体免疫力低,是多重耐药菌的易感对象。
应时刻保持高度的消毒隔离意识, 严格执行各项 操作规范,加强感染管理和预防,加强各项目标性 监测,预防多重耐药菌的播散,将交叉感染率控制 到最低水平。
三﹑卫生部要求加强监测的多重耐药菌株
1.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2.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细菌 4.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5.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属 6.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MRCNS) 7.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
四﹑细菌耐药性的五大危害
十二﹑区分“感染”与“定植”的意义
1.将定植判断为感染,易导致过度使用抗菌药物, 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诱导细菌耐药及其医院传 播风险,延长住院时间。 2.将感染判断为定植,会延误治疗,甚至病情加重 危及生命,增加患者的病死率。
十三﹑细菌定植发展成感染的高危因素
1.高龄 2.ICU入住史 3.近期有抗菌药物使用史 4.呼吸机使用 5.泌尿道插管 6.中心静脉插管 7.免疫功能低下者(如三系减少甚至粒细胞缺乏者)等。
我国现状
• 多重耐药菌感染率高 • 标准预防意识不强 • 手卫生依从性很差 • 无大规模﹑准确的感下列7类抗生素中的3类或3类以上抗生素耐药,为多 重耐药(MDRO)。 1.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类 2.头孢菌素类 3.单环类 4.碳青酶烯类 5.喹诺酮类 6.氨基糖苷类 7.青霉素类
十四﹑判断感染与定植的基本原则
1.微生物培养阳性; 2.感染的高危因素; 3.相应的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 、病理切片等。
十四﹑判断感染与定植的基本原则
• 无菌体液 • 血培养、脑脊液培养及胸腹水培养等若培养阳性,结合 临床症状排除污染多为细菌感染。 • 非无菌部位 • 如伤口、创面培养出病原体,应结合有无临床症状、CRP 或PCT以及组织病理结果来区分感染与定植。
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
项目
患者安置
耐甲氧西林/苯唑西林的金 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 黄色葡萄球菌
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 限制,减少人员出入
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 护镜
其他多重耐药菌
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 限制,减少人员出入
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
单间隔离
人员限制 眼口鼻防护 隔离衣 仪器设备 物体表面 终末消毒 标本运送
八﹑感染患者的特点
1.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硬化 、尿毒症等基础病多的患者 2.在MDRO感染率高(ICU)的科住院 3.高龄患者 4.高危大手术(重度脑外伤) 5.呼吸机应用或插管等侵入性操作 6.既往有MDRO定植或感染史等。 7.多次或长期住院患者(13例>半年,占46.43%) 8.近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或长期应用抗菌药物
卫计委--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医疗机构应当高度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 防和控制,针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诊断、监测 、预防和控制等各个环节,结合本机构实际工作, 制订并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防控 措施。
二0一一年一月十七日
等级医院评审要求
1.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规范与程序, 实施监管与改进活动。 2.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多重耐药菌管理合作机制。 3.有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的措施培训。 4.有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的具体措施。
• 30-40%为医院工作人员的手 • 20-25%是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 • 20-25%是社区获得性病原菌 • 20%来源不明(如环境污染及工作人员携带)
手易被细菌污染
某位护士的 手 印培养24小 时后
• 培养皿显示: 医务人员的手很容易受到暂居菌的污染。 每进行一个操作,可能增加100-1000个细菌 • 手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是高度危险的!
七﹑近期本院MDRO感染情况
▼9.10.共有28例WDRO感染,发生率5.1%,感染率82.14%: 神经外科9例、神内三6例、呼内6例、骨二3例、神经内一 2例,泌外和胸外各1例,其中5例社区带入。 ▼9.25.尚有15例,其中5例带入,感染率33.3%。 神经外科3例、神内三3例、呼内3例、骨二2例、神经内一 2例,泌外和胸外各1例。 ▼上半年155例,发生率1.4%,其中神外25例,ICU33例,呼内19 例,泌外18例,儿科10例...感染率19.35%。
(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1.定期召开多部门多学科的联席会议,指导全院的多重耐药 菌防控工作。 2.议题 ⑴ 讨论医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执行落实情 况。 ⑵ 研究、协调、解决相关部门在多重耐药菌 感染监测、 防控等具体工作环节中的困难。
(二)医院感染管理科
(1)院感科在接到多重耐药菌的报告后,应立即到相关科室协助 鉴别定植﹑污染或感染,督促落实相应预防和控制措施并给予指导。 (2)每天到细菌室获取准确的各科室患者耐药菌感染情况,并每 天随机到科室督查耐药菌感染控制制度落实情况。 (3)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出甚至处罚,对改进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并 落实,体现持续改进。 (4)制定培训计划,不定期以各种形式对全院医务人员和微生物检 验人员 进行预防多重耐药菌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及控制措施的培训 ,并对培训效果有追 踪总结,资料详实。
• 治疗费用高(比敏感菌高3.75倍) • 疗效不佳 • 病死率高(11.7%,一般感染5.4%) • 毒性可能增加 • 医疗安全的质量降低
五、控制耐药的两大目标
• 预防耐药菌的发生
• 减少已经存在的耐药
六﹑MDRO发生后预防控制工作理念
①是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暴发流行,不是被动的治 疗患者; ②治疗的目标首先是病原菌而不是污染菌或定植菌; ③隔离的是病原菌而不是患者; ④病原菌的传播不是因为患者而是医护人员; 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须多部门综合干预。
(四)药剂科
(1)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及具体措施。 (2)定期向临床医师提供最新的抗菌药物敏感性总结报 告和趋势分析,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抗菌药 物处方水平。 (3)有临床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微生物送检率季度和 年度统计分析(检验科协助完成)。 (4)有临床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种类与微生物检测种类 年度统计分析。
全球抗生素数量不足抗药性问题严重
世界卫生组织今年9月19日公布
1.目前正在研发的抗生素远不足以应对多重抗药性造成的感 染与并发症,且抗药性增强的速度远超抗生素的研发速度。 2.每年因为抗生素耐药性导致近 70 万人死亡;如果这种现 象不能得到改善,专家预测到 2050 年这一数字可能增长到 每年 1000 多万人。 3.抗生素耐药性在不断增长,我们的治疗方案正在快速的耗 尽。如果我们仅仅只依靠市场力量来解决,目前最迫切需要 的新型抗生素将得不到及时的研发。
(四)药剂科
(5)有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及分级使用相关知识培训﹑点 评和考核,记录详实。 (6)协助医务科严格落实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 用规定和I类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规范。 (7)每季度对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问题或缺陷进 行分析讨论,对落实情况体现持续改进。 (8)制订“多重耐药菌感染药物治疗指引”,提高临床 医生抗菌药物使用水平。
医疗废物
解除隔离
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
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
(五)临床科室
3.加强手卫生依从性,强调戴手套不能替代手卫生。对患 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 制度》。 4.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 压计、体 温表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 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 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 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管理﹑鉴别和防控
广东同江医院
2017.9.27.
周明
WHO首次发布12种致命耐药细菌清单
critical严重
鲍氏不动杆菌 绿脓杆菌 肠杆菌
high高度
肠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幽门螺杆菌 弯曲杆菌 沙门氏杆菌 淋球菌
medium中等
肺炎双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志贺氏杆菌
首份急需新型抗生素的重点病原体 2017.2.27.
九﹑本院WDRO管控存在的问题
1.监管不到位﹑不重视。 2.临床﹑院感科对检验科的WDRO感染报告未作鉴别。 3.未体现多部门多学科的联合协作防控.职责不明确。 4.防控目标不清晰,措施不规范不落实‚如手卫生﹑隔离措 施﹑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高危人群的保护﹑清洁消毒等。
十﹑多重耐药菌产生和扩散的原因
严格限制,医护人员相对固定, 专人诊疗护理
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
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
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擦拭用抹布 用后消毒 床单位消毒 密闭容器运送
应穿一次性隔离衣
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抹布专用,擦拭 用抹布用后消毒 终末消毒 密闭容器运送
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衣 。 用后应清洁、消毒和/或灭菌
污染环境 飞沫 痰 皮屑
污染的设备
接触 传播
排泄物
定植者
空气传播
工作人员的手
易感者
十一﹑病原微生物的定植与感染
1.定植: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病原微生物‚但患者无感染的 相应临床表现,细菌感染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感染早 期即升高,随病情加重而升高)﹑血清降钙素原(PCT,感 染早期就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等测定不升高。 2.感染: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病原微生物‚患者同时有感染 的相应临床表现,CRP和PCT等测定升高。
(五)医务科和护理部
1.医务科督促医生落实《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发生 多重耐药菌感染时,督促主管医师必须下“接触隔离”的长 期医嘱并严格落实预防和控制措施,直到解除隔离方能停止 此医嘱。 2.护理部主要督促护理人员落实《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制度》。在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后,督促检查护士严格落实 标准预防﹑接触隔离措施和清洁消毒工作的落实,做好保洁 人员、陪护人员、探视人员的卫生宣教,直到解除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