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书2010CB529500先天性心脏病形成发展和干预的基础研究

合集下载

2010年973项目

2010年973项目
煤等含碳固体原料大规模高效清洁气化的基础研 究
2010CB227100 高效规模化太阳能热发电的基础研究 2010CB227200 大规模高效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的基础研究 2010CB227300 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基础研究
1
序号
项目编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项目名称 东南大学
承担单位
首席科学家 洪伟 刘新宇 任晓敏 许宁生 刘铁根 李波 孙家广 蒋昌俊 陈章渊 余少华 夏军 杨修群 吕达仁 周名江 石建省 赵美训 王超
超高频、大功率化合物半导体器件与集成技术基 础研究 新型光电子器件中的异质兼容集成与功能微结构 2010CB327600 体系基础研究 新型微显示和场发射平板显示高品质化及应用的 2010CB327700 基础研究
1315.00 1328.00 1312.00 1345.00 1331.00 1440.00 1373.00 1418.00 1409.00 1379.00 1167.00 1184.00 1290.00 1433.00 1268.00 1317.00 1195.00
深部重大工程灾害的孕育演化机制与动态调控理 论
2010CB732100 城市地下工程安全性的基础理论研究 2010CB732200 生物质转化为高值化材料的基础科学问题 2010CB732300
清洁能源生产和环境治理中稀土催化材料应用的 基础研究
2010CB732400 仿生分子识别技术在生物医学应用的基础研究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钢铁研究总院 中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承担单位
首席科学家 董瀚 邱冠周 孙军 益小苏 孙晓峰 朱敏 张文军 李世海 刘日平 李晓谦 戴琼海 吴一戎 冯夏庭 张顶立 孙润仓 卢冠忠 鞠熀先

项目书CB 先天性心脏病形成发展和干预的基础研究

项目书CB 先天性心脏病形成发展和干预的基础研究

项目名称:先天性心脏病形成、发展和干预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胡盛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起止年限:2010年1月-2014年8月依托部门:卫生部一、研究内容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1. 什么样的环境因素会促进心脏间隔缺损和圆锥干畸形的发生,如果能甄别到这类环境因素,那么它是如何作用于遗传因素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2. 什么样的遗传因素对导致心脏间隔缺损和圆锥干畸形的发生,如果能甄别到这类易感基因位点或表观遗传学变化,那么它们是如何影响心脏的胚胎期发育从而导致畸形的最终形成3. 什么样的生物标记物可以预测心脏间隔缺损或圆锥干畸形的发生,以及其疾病进展肺血管功能的变化4. 未成熟心脏和肺脏和成熟心肺的超微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在哪里,针对这些差异是否可以研发出新的肺灌注保护液和内源性的心肌保护措施5. 先天性心脏病发展过程中心肌细胞增殖、凋亡、萎缩等现象在心室重构中起的作用以及相应调控机制如何如上所述,课题组从公共卫生学、基因和分子、临床研究三个层次对这几个有机联系的科学问题进行研究。

现简述研究内容如下:公共卫生学层次1.完善胎儿早期超声诊断技术,建立基于孕妇人群且符合医学伦理的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交互作用的前瞻性研究队列,通过出生缺陷监测医院能够快速早期发现怀有心脏间隔缺损和圆锥干畸形的病例,收集到多种类型的生物标本(如脐血、孕妇血液、尿液、胎盘等),利用代谢组学等技术,进行有效的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研究。

2.在分析检测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基础数据上,采用系统生物学技术,多种分析模型进行探索和比较,识别出最佳的分析方法,效研究环境因素风险等级与遗传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甄别出预测疾病发生的生物标记物。

基因和分子机制层次1. 利用2个途径获得的疾病的宝贵的生物标本,利用最新的基因组学技术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由于所聚焦的疾病单一和所具备的网络齐全,为获得大量均质性的样本提供了保障,通过基因组平台的研究,最终为心脏间隔缺损和圆锥干畸形易感基因进行定位。

教育部项目立项 2010-2005

教育部项目立项 2010-2005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23456管理学重庆大学规划基金项目涨跌停板及其在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研究10XJA630003 花拥军管理学电子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转型期私营企业的慈善行为研究:基于组织合法性视角10XJC630004 冯天丽管理学内蒙古大学青年基金项目终极股东特征、社会责任活动与公司绩效研究10XJC630003 陈胜蓝管理学西北工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EVA的作业成本计算及在管理控制中的应用10XJC630002 陈琳经济学四川大学规划基金项目我国房地产交易税和保有税对房价的影响10XJA790001 邓菊秋经济学西南交通大学规划基金项目政府行为影响财政融资项目绩效的实证研究10XJA790005 廖楚晖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测量研究10XJC790002 李海燕教育部项目立项2009789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8 年度一般项目立项一览表33 北京大学规划基金投资者保护导向的审计治理效应08JA630007 伍利娜3940 北京大学青年基金我国增值税转型对财政体系代际平衡状况的影响研究08JC790005 蒋云贇46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基金基于混沌理论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持股行为研究08JA630008 尚洪涛49 北京化工大学规划基金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盈余结构的价值相关性研究08JA630009 程小可53 北京交通大学青年基金企业并购的可预测性研究08JC630003 谢纪刚94 北京师范大学青年基金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测度与分析(1978-2008)08JC790009 曾学文119 长春税务学院青年基金东北地区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跟踪研究及启示08JC790011 卢相君206 福州大学规划基金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问题研究08JA790020 潘琰11209 福州大学青年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压制问题研究08JC820008 张学文226 复旦大学青年基金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的机构化趋势与市场信息效率研究08JC790019 方军雄228 复旦大学青年基金资本充足率约束下的银行资产组合行为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08JC790022 徐明东246 广东商学院规划基金资产价格波动与银行体系稳定:理论及实证研究08JA790025 段军山249 广东商学院青年基金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与税制设计的微观模拟实证研究08JC790025 温海滢292 河北大学规划基金传媒低俗化成因调查及智力对策研究08JA860003 胡连利301 河北经贸大学规划基金关系契约视角下的联盟治理结构及其绩效研究08JA630021 黄玉杰349 湖南大学规划基金公允价值会计估计和相关披露的审计研究08JA790040 谢诗芬357 湖南大学青年基金产品市场与资本市场双重约束下的企业融资决策08JC630022 杨艳361 湖南工业大学规划基金金融风险的计量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08JA910001 陈世平379 华东理工大学青年基金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自然演变与选择性演变的实证研究--生命周期的视角08JC630024 关涛381 华东师范大学规划基金后股权分置时代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行为特征及其监管研究08JA790043 蓝发钦415 华南理工大学青年基金我国金融市场资产相关性的信息结构模型与实证研究08JC790038 孙坚强420 华南农业大学规划基金控制权理论、组织能力与民营企业成长08JA790049 王安富437 华中科技大学规划基金非理性行为与个人纳税遵从研究08JA790050 刘华439 华中科技大学规划基金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评价及监管创新研究08JA790051 袁建国515 暨南大学规划基金财权、财务制度与新《企业财务通则》实施--基于中央国有企业的问卷调查08JA630030 白华523 暨南大学规划基金我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与外部监管的激励相容机制设计08JA790056 蒋海525 暨南大学规划基金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效率研究08JA630031 王丹舟530 暨南大学青年基金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与绩效、风险控制研究08JC790046 李艳虹544 江西财经大学规划基金资产价格泡沫形成与综合治理研究08JA790059 桂荷发546 江西财经大学青年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利益输送及其规制研究08JC790049 肖峻584 内蒙古大学规划基金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优化模式研究-源于内蒙古火力发电企业的经验数据08JA790061 颉茂华621 南京大学规划基金新经济时代企业价值创造模式创新及其评估研究08JA630036 陈志斌648 南京审计学院青年基金联网审计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08JC630045 陈伟654 南京师范大学规划基金转型期家族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社会学研究08JA840017 杨光飞66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青年基金行为公司治理理论与应用研究08JC630047 高雷679 南开大学青年基金次贷危机与金融监管模式的变革--"以原则为基础的监管模式"研究08JC820027 刘轶716 三峡大学规划基金民族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08JA850004 吴正彪12733 山东经济学院规划基金公司诉讼机制研究08JA820023 王建敏751 山西财经大学规划基金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08JA630045 邓启稳769 汕头大学规划基金第一大股东所有权与董事会机制的有效性研究08JA630047 姚明安783 上海财经大学规划基金我国民营企业的权威治理与竞争力关系研究08JA630048 贺小刚799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青年基金证券分析师业绩评价模型与评价方法研究08JC790068 王宇熹807 上海交通大学青年基金中国上市公司高管的政府背景与公司价值和公司业绩研究08JC630056 吴文锋811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规划基金股改后审计市场结构的演变及其监控研究08JA790084 张奇峰896 武汉大学规划基金基于会计监管的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实证研究08JA630061 郑春美902 武汉大学规划基金市场时机、大股东控制与公司投资行为研究08JA630059 罗琦920 武汉大学青年基金投资者保护、诚信与盈余管理08JC630060 刘启亮927 武汉工业学院青年基金非上市公众公司财务报告制度研究08JC790081 龙子午930 武汉科技大学青年基金我国上市公司恶意再融资研究08JC630061 黎精明931 武汉科技学院规划基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诚信问题研究08JA710030 蓝寿荣947 西安交通大学规划基金基于COSO 框架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实时预警系统研究08JA630068 田高良963 西北工业大学青年基金中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异象作用机理及其实证研究08JC630064 姜继娇1018 厦门大学规划基金我国股市泡沫的成因与对策研究08JA630072 王志强1019 厦门大学规划基金异质信念、卖空限制与中国股票市场暴涨暴跌机制研究08JA790109 赵向琴1020 厦门大学规划基金中国金融稳定理论及政策协调机制构建——基于经济全球化背景的视角08JA790110 郑鸣1024 厦门大学青年基金公司透明度评价体系与治理机制研究08JC630073 游家兴1026 厦门大学青年基金基于价值创造的废弃物成本管理08JC630070 郭晓梅1028 厦门大学青年基金基于经理人视角的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研究08JC630069 陈福添1035 厦门大学青年基金信息风险与价格发现机制08JC630074 于李胜1039 厦门大学青年基金资本市场之间的风险传染研究08JC790089 赵华1069 云南财经大学规划基金司法会计鉴定的基本理论框架研究08JA630075 赵如兰1097 浙江工商大学规划基金基于投资、再保、与分红策略的有限时间破产概率08JA630078 江涛1098 浙江工商大学规划基金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制私利形成机理及其相关因素影响度研究08JA630079 许永斌1101 浙江工商大学青年基金“总体审计策略”理念下公司和事务所的谈判策略选择和经验证据08JC790093 陈高才1106 浙江工商大学青年基金物业税开征的经济效应及其对我国地方税制体系的影响08JC790095 郭宏宝1125 郑州大学规划基金中国股市收益率复杂波动特征及其成因研究08JA790121 卢方元13121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基金政府绩效评价、政府会计体系重构与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策略研究08JC630085 张琦1242 中央财经大学青年基金股权分置改革与现金股利发放:基于大股东利益实现方式的分析08JC630090 袁淳1243 中央财经大学青年基金基于股权结构视角的企业资本性支出研究08JC630089 徐惠玲1244 中央财经大学青年基金基于行为金融的中国股市传闻研究08JC790110 周战强1246 中央财经大学青年基金金融发展对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08JC630086 廖冠民1248 中央财经大学青年基金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研究—基于财务与会计视角下的分析08JC630087 潘秀丽1252 中央财经大学青年基金证券市场中介机构作用和约束机制研究08JC820047 耿利航1254 中央财经大学专项任务有限合伙创业投资基金公司治理机制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08JD630004 郭建鸾1284 重庆文理学院规划基金金融资产风险相依性研究08JA790142 易文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8 年度一般项目立项一览表8 安徽大学规划基金不完全信息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研究08JA630004 许皓33 北京大学规划基金投资者保护导向的审计治理效应08JA630007 伍利娜39 北京大学青年基金投资者法律保护、政治关联与经济后果研究08JC630001 许年行40 北京大学青年基金我国增值税转型对财政体系代际平衡状况的影响研究08JC790005 蒋云贇42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青年基金基于生产效率与交易效率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分析与政策研究08JC790006 王成慧46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基金基于混沌理论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持股行为研究08JA630008 尚洪涛49 北京化工大学规划基金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盈余结构的价值相关性研究08JA630009 程小可53 北京交通大学青年基金企业并购的可预测性研究08JC630003 谢纪刚58 北京理工大学规划基金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模式与投资策略研究08JA790006 刘云94 北京师范大学青年基金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测度与分析(1978-2008)08JC790009 曾学文115 长春工业大学规划基金中国行政管理思想史研究08JA630011 唐冰开119 长春税务学院青年基金东北地区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跟踪研究及启示08JC790011 卢相君150 东北大学青年基金监事会的本原性质、作用机理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创新08JC630013 王世权181 东北师范大学青年基金我国宏观经济总量和金融总量的动态特征及因果关系研究08JC790014 滕建州19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年基金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分析与策略研究08JC790015 蓝庆新206 福州大学规划基金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问题研究08JA790020 潘琰209 福州大学青年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压制问题研究08JC820008 张学文226 复旦大学青年基金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的机构化趋势与市场信息效率研究08JC790019 方军雄14228 复旦大学青年基金资本充足率约束下的银行资产组合行为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08JC790022 徐明东246 广东商学院规划基金资产价格波动与银行体系稳定:理论及实证研究08JA790025 段军山249 广东商学院青年基金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与税制设计的微观模拟实证研究08JC790025 温海滢271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年基金基于自组织视角的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及演化机理研究08JC630020 孙冰349 湖南大学规划基金公允价值会计估计和相关披露的审计研究08JA790040 谢诗芬354 湖南大学规划基金制度安排、产业集聚与区域协调发展08JA790039 罗能生357 湖南大学青年基金产品市场与资本市场双重约束下的企业融资决策08JC630022 杨艳361 湖南工业大学规划基金金融风险的计量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08JA910001 陈世平379 华东理工大学青年基金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自然演变与选择性演变的实证研究--生命周期的视角08JC630024 关涛381 华东师范大学规划基金后股权分置时代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行为特征及其监管研究08JA790043 蓝发钦415 华南理工大学青年基金我国金融市场资产相关性的信息结构模型与实证研究08JC790038 孙坚强419 华南农业大学规划基金股市财富效应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其宏观调控策略08JA790046 姜百臣420 华南农业大学规划基金控制权理论、组织能力与民营企业成长08JA790049 王安富437 华中科技大学规划基金非理性行为与个人纳税遵从研究08JA790050 刘华439 华中科技大学规划基金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评价及监管创新研究08JA790051 袁建国515 暨南大学规划基金财权、财务制度与新《企业财务通则》实施--基于中央国有企业的问卷调查08JA630030 白华521 暨南大学规划基金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珠江三角洲港澳台资企业升级转型研究08JAGAT001 陈恩523 暨南大学规划基金我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与外部监管的激励相容机制设计08JA790056 蒋海525 暨南大学规划基金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供求效率研究08JA630031 王丹舟529 暨南大学青年基金开放式基金经理能力成长与激励机制研究08JC630030 肖继辉530 暨南大学青年基金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与绩效、风险控制研究08JC790046 李艳虹544 江西财经大学规划基金资产价格泡沫形成与综合治理研究08JA790059 桂荷发546 江西财经大学青年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利益输送及其规制研究08JC790049 肖峻格584 内蒙古大学规划基金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优化模式研究-源于内蒙古火力发电企业的经验数据648 南京审计学院青年基金联网审计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08JC630045 陈伟654 南京师范大学规划基金转型期家族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社会学研究08JA840017 杨光飞66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青年基金行为公司治理理论与应用研究08JC630047 高雷676 南开大学规划基金我国企业雇佣柔性的发展机制与模式选择研究08JA630042 李新建679 南开大学青年基金次贷危机与金融监管模式的变革--"以原则为基础的监管模式"研究08JC82002715730 山东大学青年基金政府间财政关系变迁路径:政治竞争与经济理性08JC790061 李华731 山东工商学院青年基金基于Copula 技术的金融风险计量与控制08JC790062 许启发751 山西财经大学规划基金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08JA630045 邓启稳769 汕头大学规划基金第一大股东所有权与董事会机制的有效性研究08JA630047 姚明安781 上海财经大学规划基金全球化加速进程中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与我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对策研究08JA790078 车维汉782 上海财经大学规划基金全球竞争背景下的中国文化竞争力与软实力构建08JA630049 万君宝783 上海财经大学规划基金我国民营企业的权威治理与竞争力关系研究08JA630048 贺小刚799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青年基金证券分析师业绩评价模型与评价方法研究08JC790068 王宇熹807 上海交通大学青年基金中国上市公司高管的政府背景与公司价值和公司业绩研究08JC630056 吴文锋811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规划基金股改后审计市场结构的演变及其监控研究08JA790084 张奇峰858 苏州大学规划基金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与预警体系研究08JA790090 王光伟859 苏州大学规划基金中小企业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08JA630054 田晓明866 天津财经大学青年基金股份公司股东异质化法律问题研究08JC820036 汪青松873 天津商业大学规划基金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学研究08JA840024 张静893 武汉大学规划基金风险投资中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及其规避机制的研究08JA630062 郑君君896 武汉大学规划基金基于会计监管的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实证研究08JA630061 郑春美920 武汉大学青年基金投资者保护、诚信与盈余管理08JC630060 刘启亮927 武汉工业学院青年基金非上市公众公司财务报告制度研究08JC790081 龙子午930 武汉科技大学青年基金我国上市公司恶意再融资研究08JC630061 黎精明963 西北工业大学青年基金中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异象作用机理及其实证研究08JC630064 姜继娇980 西南财经大学青年基金指令驱动市场非对称信息风险的统计研究08JC910001 马丹1002 西南交通大学规划基金奈特不确定性与股市动量效应机制:基于中国股市的实证研究08JA790104 徐元栋1003 西南交通大学青年基金管理者损失厌恶与报酬激励08JC630068 周嘉南1018 厦门大学规划基金我国股市泡沫的成因与对策研究08JA630072 王志强1019 厦门大学规划基金异质信念、卖空限制与中国股票市场暴涨暴跌机制研究08JA790109 赵向琴1020 厦门大学规划基金中国金融稳定理论及政策协调机制构建——基于经济全球化背景的视角08JA790110 郑鸣1024 厦门大学青年基金公司透明度评价体系与治理机制研究08JC630073 游家兴1028 厦门大学青年基金基于经理人视角的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研究08JC630069 陈福添1035 厦门大学青年基金信息风险与价格发现机制08JC630074 于李胜161039 厦门大学青年基金资本市场之间的风险传染研究08JC790089 赵华1067 云南财经大学规划基金地区间税收转移微观模拟模型的研究与应用08JA790116 王敏1069 云南财经大学规划基金司法会计鉴定的基本理论框架研究08JA630075 赵如兰1074 云南大学青年基金风险投资团队内部冲突的管理方案设计与研究--基于金融衍生工具的方法08JC630075 傅世昌1084 浙江财经学院规划基金基于影子价格非线性推断视角的股市泡沫计量及风险监管机制研究08JA790118 黄秀海1085 浙江财经学院青年基金财政分权对政府质量的影响:理论与政策研究08JC790091 吴一平1091 浙江大学青年基金基于特殊双重代理问题的家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08JC790092 王明琳1097 浙江工商大学规划基金基于投资、再保、与分红策略的有限时间破产概率08JA630078 江涛1098 浙江工商大学规划基金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制私利形成机理及其相关因素影响度研究08JA630079 许永斌1101 浙江工商大学青年基金“总体审计策略”理念下公司和事务所的谈判策略选择和经验证据08JC790093 陈高才1106 浙江工商大学青年基金物业税开征的经济效应及其对我国地方税制体系的影响08JC790095 郭宏宝1125 郑州大学规划基金中国股市收益率复杂波动特征及其成因研究08JA790121 卢方元119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规划基金和谐社会中会计价值观的构建与会计师事务所定位研究08JA630088 汤湘希120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基金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08JC790100 胡铭121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基金政府绩效评价、政府会计体系重构与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策略研究08JC630085 张琦1229 中山大学青年基金宏观调控中政策工具的挤出效应与挤入效应08JC790104 杨子晖1235 中山大学专项任务政府干预对房地产市场的有效性实证研究——以限价房实施的效果为例08JD790004 廖俊平1237 中央财经大学规划基金基于不确定的企业债券信用风险度量研究08JA630092 周宏1238 中央财经大学规划基金生态城市环境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方法体系研究08JA790139 闫天池1239 中央财经大学规划基金政府支持与中小企业成长性:基于创新基金财务有效度研究08JA630091 余应敏1242 中央财经大学青年基金股权分置改革与现金股利发放:基于大股东利益实现方式的分析08JC630090 袁淳1243 中央财经大学青年基金基于股权结构视角的企业资本性支出研究08JC630089 徐惠玲1244 中央财经大学青年基金基于行为金融的中国股市传闻研究08JC790110 周战强1245 中央财经大学青年基金基于子市场的住房价格模型与物业税税基评估08JC790106 李文斌1246 中央财经大学青年基金金融发展对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08JC630086 廖冠民1248 中央财经大学青年基金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研究—基于财务与会计视角下的分析08JC630087 潘秀丽1252 中央财经大学青年基金证券市场中介机构作用和约束机制研究08JC820047 耿利航1284 重庆文理学院规划基金金融资产风险相依性研究08JA790142 易文德2007171820061920212220052324。

新生儿和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课题研究报告PPT素材

新生儿和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课题研究报告PPT素材
噎骄鼎堪浩卖蔬蜀棉令手眉力遇城爬所柏敢攻栗洞歧篓栅紫海炕圣要短绸新生儿和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课题研究报告 PPT素材新生儿和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课题研究报告 PPT素材
主要研究内容
一、体外循环技术和围术期心肺脑等重要脏器 功能保护 二、复合(Hybrid)技术的应用 三、复杂先心病外科术式的临床研究 四、提高新生儿期先心病就诊治疗率
奶吱战凋卡赡沾馋抑蚁梢凌倚竣蒲矽挽井熟痢败灼困燥煤舱庆庶背干原捡新生儿和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课题研究报告 PPT素材新生儿和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课题研究报告 PPT素材
研究资料
全组:899例 新生儿组(手术当天年龄≤28天)191例 小婴儿组 708例
课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标与任务
通过对新生儿及小婴儿体外循环技术改进和围术期心肺脑等重要脏器功能保护、复合(Hybrid)技术在新生儿及小婴儿复杂先心病外科的应用研究、新生儿及小婴儿复杂先心病姑息及根治术式的临床研究以及提高新生儿期先心病就诊治疗率的临床研究,初步制定我国新生儿及小婴儿复杂性先心病外科治疗指南,提高新生儿及小婴儿复杂先心病外科疗效。
* 包括A-P Window、RPA起源异常、单心室、主动脉瓣狭窄、左心发育不良症状等
守寂镰虐肺柒甥熏左谓毒齐谤泪铸审路前鸭砰摄溶猪猩触摇袭郝毖鞠婉烦新生儿和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课题研究报告 PPT素材新生儿和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课题研究报告 PPT素材
手术方法
全麻,经口/鼻气管插管
巫巳遮侩泣顾乌峭肢杀舵蓟贴库姓渭沤足注捕饱汹嚣惧笛冕醇症黄塔羔座新生儿和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课题研究报告 PPT素材新生儿和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课题研究报告 PPT素材
统计学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先天性心脏病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先天性心脏病研究文献计量分析作者:王旭萍刘世明来源:《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2016年第04期摘要:目的对国内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及时追踪国内研究水平与动态,为CHD研究者提供高效的、价值高的文献参考。

方法以2006-2015年国内CHD文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年度载文量、第一作者及单位、核心发文机构、文献的地域分布、在核心期刊发文量及基金项目资助等进行统计。

结果CHD文献的年度发文基本平稳;第一作者和核心发文机构对此方向的研究均有较好的连续性,地域分布广泛;为CHD研究确定核心期刊35种;国家层面的基金资助占绝对优势。

结论CHD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已形成该领域的核心研究机构和核心期刊,国家级基金在该领域项目数多,CHD研究者随时关注核心研究机构、核心期刊、国家级基金情况,可以最快捷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动态,掌握CHD高质量的文献。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先天性心脏病;国内中图分类号:G353.1;R5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6)04-0019-06 Bibliometrical Analysis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n ChinaWANG Xu-ping, LIU Shi-ming(Qinghai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Hospital,Xi’ning Qinghai 810012,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conduct bibliometrical analysis on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n China;To follow up domestic research level and trends; To provide efficient and high-value literature references for researchers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Methods The literature abou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from 2006 to 2015 was set as the subject, and bibliometr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number of articles per year, first author and affiliations, publication of the core affiliations, literature regions, the number of published articles in core journals, funds of articles related to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Result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number of articles per year was basically stable; the study from first author and affiliations had good continuity;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was wide; 35 types of core journals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were determined; the funds in national level were dominated. Conclusion The study on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ha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Core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core journals have been formed in this field. There are a lot of national funds. Researchers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re research institutions, core journals, national fund situation, and then they can quickly understand the research trends and high-quality literature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Key words: bibliometrics;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domestic是一类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出生缺陷,我国CHD发生率大约为0.7%[1],由于病情严重、合并症多、治疗复杂,因此死亡率较高。

本刊对基金项目的证明和著录要求

本刊对基金项目的证明和著录要求

-6-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21年1月第39卷第1期Chin J Exp Ophthalmol,Januar2021,Yot.39,No.1factor in eye disease+J].Prog Retin Eye Res,2008,27(4':331-371.DOI:10.1016/j.preteyeree.2008.05.001.+2]Yamashira K,Mori K,Honda S,et at.A prospcctivv multiccntcr stude on genome wide associations ta ranigizumab treatment outccme for age-related macular deyeneration+J/OL].Sci Rep,2017,7(1':9196 +2020-01-13].https:///28835685/.DOI:10.1038/41598-017-09632-0.+3]Stewart MW.A review of ranibizumab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retinopathy]J].Ophthalmol Ther,2017,6(1':33-47.DOI:10.1007/ s40123-017-0083-9.+4]Yander Yeen DK,Cataltepc SU.Anti-v/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travitreal therape for retinopathe of prematurite+J].Semin Perinatd, 2019,43(6):375-380.DOI:10.1053/j.semperi.2019.05.011.+5]Raftero J,Cleyg A,Jones J,et aL Ranigizumab(Lucentis)versus bevacizumab(Arastin):modelling cost effectiveness[J].Br J Ophthalmot, 2007,91(9):1244-1246.DOI:10.1136/bjo.2007.116616.+6]O'ReiC y MS,Boehm T,Shing Y,et ai.Endostatin:an endogenous inhigitor of angiogenesis and tumor growth+J].Cell,1997,88(2): 277-285.DOI:10.1016/t0092e8674(00)81848e6.+7]Xu X,Mao W,Chen Q,et ai.Endostar,a modified reccmbinant human endostatin,suppresses angiooenesis through inhibition of Wnt/"-catenin signaling pathwvy+J/OL].PLoS One,2014,9(9):e107463+2019-11-15].https:///10.371/journaI.pone.0107463.DOI:10.1371/eou ena.pone501074635+8]Marneros AG,She H,Zambarakji H,et ai.Endooenous endostatin inhigits choroidai neowscularization+J].FASEB J,2007,21(14): 3809-3818.DOI:10.1096/fj.07-8422ccm.+9]Ye Z,Ji YL,Ma X,et ai.Pharmacokinetics and distributions of bevacizumab be intravitreai injection of bevacizumab-PLGA microspheres in rabbits+J].Int J Ophthalmot,2015,8(4):653-658.DOI:10.3980/j.inn.2222-3959.2015.04.02.+10]Ye YF,Gao YF,Xie HT,et ai.Pharmacobigetics and retinai trxicity of wrious doses of intravitreai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in rabbits+J].Moi Yis,2014,20:629-636.+11]Ucccl i i A,Wolff T,Yalente P,et ai.Yascular endotheliai growth factor biolooe for regenerative angiooenesis[J/OL].Swiss Med Wki,2019, 149:w20011+2019-11-30].https://pubmed.nebi.nlni.nih.xov/ 30685867/.DOI:10.4414/smw.2019.20011.+12]Yentricc P, Leporini C,Aloe JF,et ai.Anti-vascular endotheliai growth factor drugs safete and efficacy in ophthalmic diseases+J].J Pharmacot Pharmacother,2013,4(Suppi1):S38-S42.DOI:10.4103/0976­500X.120947.+13]Hajrasouliha AR,Jiang G,Lu Q,et ai.Exosomes from retinai astrocytes ccntain antiangiogenic components that inhibit laser-induced choroidai negwscumrizatCn[J/OL].J Bioi Chem,2013,288(39):28058-28067 +2019-12-01].https:///23926109/.DOI:10.1074/jbc.M113.470765.+14]Folkman J.Antiangiooenesis in cancer therape—endostatin and its mechanisms O action+J].Exp Cel i Res,2006,312(5):594-607.DOI:10.1016/j.yexcr.2005.11.015.+15]杨荻,张美霞,张军军,等.内皮抑素对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08,8(12):2411-2413.Yang D,Zhang MX,Zhang JJ,et ai.Effects cO endostatin on the proliferation d vascular endotOeliaI cclls cultured in dOferent emditions +J].It J Ophtmalmgt,2008,8(12):2411-2413.+16]张美霞,张军军,严密.内皮抑素抑制氧致视网膜病变小鼠新生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5):314-317.DOI:10.3760/j.ion:1005-1015.2005.05.013.Zhang MX, Zhang JJ,Yan M.Inhigitoro effects of endostatin on oxygen-induced retinai neovascularization in rats with retinopathe+J].Chin J Ocui Fundus Dis,2005,21(5):314-317.DOI:10.3760/j.issn:1005-1015.2005.05.013.+17]Mori K,Ando A,Gehlbach P,et ai.Inhibition cO choroidai neovascularization be intravenous injection cO adenovirai vectorr expressing secretable endostatin+J].Am J Pathoi,2001,159(1): 313-320.DOI:10.1016/S0002e9440(10)61697e5.+18]Bai YJ,Huang LZ,Zhou AY,et ai.Antiangiooenesis effects cO endostatin in retinai neovascularization+J].J Ocui Pharmacat Ther, 2013,29(7):619-626.DOI:10.1089/jop.2012.0225.+19]Campochiaro PA,Lauer AK,Sohn EH,et aL Lentivirvi vector gene ieanteeeoeendotiaiin/angiotiaiin eoemacu.aedegeneeaiion(GEM) study]J].Hum Gene Ther,2017,28(1):99-111.DOI:10.1089/ hum.2016.117.+20]Huang W,Liu J,Wu F,et ai.The esicacy and safety cO endostar combined wiih iaxaneebated eegimenteoeHERe2enegaiiie meiatiaiic breast cancer patients+J/OL].Oncataraet,2016,7(21):31501-31507 +2019-12-20].https://pubmed.nebi.nlm.nih.goa/27129172/.DOI:10.18632/mcataraet•8967.+21]Hu W,Fang J,Nic J,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cO extended use cO p.aiinumebat0d doub.ich0moih0eapep.ut0ndotiaiin in paiinitwii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OL].Medicine(Baltimore), 2016,95(28):e4183+2020-01-01].https://pubmed.nebi.辺.nih.goa/27428214/.DOI:10.1097/MD.0000000000004183.+22]Huang R,Zhan Q,Zhou X,et at.Continuous administration cO eecombinanihuman endotiaiin(Endotiae):apeeec.inica.taeeietiude +J].Exp Ther Med,2012,3(6):1018-1022.DOI:10.3892/ctm.201255345+23]Chiang B,Kim YC,Edelhauser HF,et at.Circumferential flow X paeiicetin ihetupeachoeoida,tpaceitimpeded beihepotieeioeciiaee arteries]J].Exp Eye Res,2016,145:424-431.DOI:10.1016/j.exer.201650350085+24]Rauck BM,Fribera TR,Medina Mendez CA,et at.Biocampatible reverse thermal get sustains the release cO intravitreal bevacizumab isD d+J].Invest Ophthalmol Yis Sei,2014,55(1):469-476.DOI:10.1167/iovs.13-13120.(收稿日期:2020-11-04修回日期:2020-12-13)(本文编辑:张宇)读者・作者・编者本刊对基金项目的证明和著录要求文稿所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级、部级、省级等基金资助项目,请分别用中英文表述并分别列于文章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之下,“基金项目:”进行标识,并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基金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个基金资助的项目请全部列出,按资助机构的等级顺序排列,并以“;”隔开(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126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2013CB532002);Fund program: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30271269);National Key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973Program)(2013CB532002)(获得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投稿时请提供基金项目资助证明的复印件或扫描后发至编辑部信箱((本刊编辑部)。

新生儿及小婴儿心脏外科进展

新生儿及小婴儿心脏外科进展

新生儿及小婴儿心脏外科进展绝大多数先天性心血管畸形都可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年龄和体重已不是影响手术的条件之一。

在过去的20多年里,新生儿及小婴儿的心脏手术生存率显着提高;即使是最复杂的心脏畸形,也有望通过手术延长生命。

1、心脏发育分子学研究的目的是消灭先天性心脏病。

随着对人类基因组的了解、基因突变的确定,达到这个目的看上去并不遥远。

其它类型的基因疾病,如囊型纤维化,其病变是由于一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异常造成的。

很简单,只要确定了造成先天性心脏病的基因,我们就可以消灭这个最常见的出生缺陷。

可惜孟德尔遗传学并不能用来解释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心脏发育的有关基因相互作用、并与环境因素共同造成的心脏发育停顿或改变。

染色体异常,如22q11缺失,与先天性心脏病关系密切,但即使在家庭内的同种染色体缺失,其表型也各不相同,可以是法洛四联症,或是主动脉弓离断,或者根本不出现心脏结构的异常。

因此,在先天性心脏病在分子水平上还存在着许多未知数,还面临重大的挑战。

2、胎儿心脏外科2.1胎儿实验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外已开始这项研究工作,但大多因体外循环后胎盘失功而失效。

20世纪90年代中期轴流泵的应用,因避免了体外循环预充等对胎儿生理干扰过多的不利因素,使动物实验成功率大大提高。

此外,还有不少学者研究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在胎儿期的干预治疗。

因胎儿期直接进行心脏手术需要孕妇腹壁子宫切开和胎儿胸壁剖开,对母体和胎儿手术创伤过大。

同时胎儿体外循环在技术上还没有绝对的把握,还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

因此提出应用胎儿镜或在超声引导下经母体腹壁穿刺等技术对胎儿心脏进行产前干预,如瓣膜狭窄扩张术,但目前大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

2.2 胎儿介入治疗:胎儿介入方面,其目的是改变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的生物学进程。

初期的尝试显示,胎儿介入干预,能够改变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的自然病程。

目前胎儿介入干预的结果仅仅是开始。

更好的影像技术、对母体-胎儿生理学的深入了解、改进的介入技术,将使胎儿介入技术应用更广泛、更有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内容简介《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简称《指南》),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和项目管理办法或实施方案,阐述了2012年申请须知和限项申请规定以及各类项目资助政策,指导申请人自主选题、申请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指南》就研究项目系列、人才项目系列、环境条件项目系列分别进行介绍,是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人必读的参考文献。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以及参与科技管理和科技政策研究的人员参考。

前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发展规划(简称“十二五”规划),准确把握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的战略定位,认真落实尊重科学、发扬民主、提倡竞争、促进合作、激励创新、引领未来的工作方针,始终坚持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评审原则,着力培育创新思想和创新人才,为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了积极贡献。

自然科学基金委目前已确立了研究项目、人才项目和环境条件项目三个项目系列,其定位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构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格局。

其中,研究项目系列以获得基础研究创新成果为主要目的,着眼于统筹学科布局,突出重点领域,推动学科交叉,激励原始创新,从而提高基础研究水平;人才项目系列立足于提高未来科技竞争力,着力积蓄基础研究后备人才队伍,支持青年学者独立主持科研项目,扶植基础研究薄弱地区科研人才,造就拔尖人才,培育创新团队;环境条件项目系列主要着眼于加强科研条件支撑、促进资源共享、优化基础研究发展环境以及增强公众对基础研究的理解。

2012年自然科学基金委将根据“十二五”规划的总体部署,坚持更加侧重基础、更加侧重前沿、更加侧重人才的战略导向,进一步优化资助模式,完善资助格局,实施原始创新战略、创新人才战略、开放合作战略、创新环境战略和卓越管理战略,形成更具活力、更富效率、更加开放的中国特色科学基金制,推动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若干主流学科进入世界前列,推动高水平基础研究队伍建设,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优秀科学家和创新团队,推动我国基础研究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显著增强基础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和若干重要科学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科技引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历年查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历年查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历年查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是中国最重要的自然科学基金机构之一,成立于1986年。

其主要目标是支持中国科学家开展基础研究,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科研项目资助机构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发展历程与其支持的项目和成果密切相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近30年的发展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历程:1. 成立初期(1986-199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成立初期的重点是建立科学评审制度。

这一时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加强了对科学研究质量的监控,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和研究的创新性。

同时,基金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国内科学研究的水平。

2. 创新与发展(1995-2000):199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进一步完善了科学评审制度,引入了专家委员会对项目进行终审。

此外,基金还支持了一些重大创新项目,如“计算物理、自动化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学”,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基金资助的项目数量和经费也明显增加。

3. 高水平科研支持与跨学科合作(2001-2010):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开始重点支持高水平科研项目。

该时期,基金加强了对优秀科研人才的培养与支持,并推动了跨学科的科学研究,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基金还与其他国际科研机构合作,组织了一些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和交流项目。

4. 优化项目管理与结果转化(2011至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这一时期进一步优化了项目管理的流程与制度。

基金加大了对科研成果的评估和推广力度,促进了部分项目的转化与应用。

同时,基金也加强了对科研项目的监管,确保专业经费使用和科学研究的合规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项目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基础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学、信息科学等。

根据近年来的统计数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数量稳步增加,支持的学科范围也不断扩大。

JACC评论: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学70年研究历程

JACC评论: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学70年研究历程

JACC评论: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学70年研究历程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对于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 先心病,此后简称为“先心病”)的遗传学认知在不断提高,但仍有很多未解之处,尤其是以散发形式出现的疾病。

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Massively Parllel Sequencing, MPS)从疾病诊断和致病机制研究的角度为此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得益于此技术,散发样本中新发突变的致病性不断被发现,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发育之间的相关性被确立,随后又发现了导致散发/家系样本中潜在遗传变异的证据。

纵然目前大部分先心病的致病原因仍不清楚,但近期对于不同类型遗传变异及其不同病因学机理的发现,对我们认识家族性/散发先心病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先心病遗传学研究现况继19世纪50年代首次发现先心病的遗传性以来,很多研究者都致力于揭示其遗传属性。

包括60年代 James Nora等科学家进行的多因素遗传研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Baltimore-Washington 婴幼儿研究(图1)。

早期的先心病家系研究运用连锁分析、候选基因研究等方法,为揭示结构性心脏病的遗传背景起到了重要作用。

许多重要基因如NKX2-5,GATA4, TBX5, NOTCH1, 和TBX20等均在此时期被发现。

但先心病家系的罕见性使得大家系连锁分析常用的孟德尔共分离定律在实际运用中十分受限。

2000年初兴起的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CMA)技术为本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图1)。

运用此方法,TAB2基因上一段850KB的缺失首次在12位先心病患者中被发现。

随后又陆续发现了与内脏异位,法洛氏四联征,左位心等多种先天性心脏缺陷相关的基因。

虽然CMA有很多重要用途,但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尤其是在排除21三体综合征、22q11微缺失综合征等疾病时仍非常受限。

继Reamon-Buettner与Borlak 和Leipzig 心脏招募研究之后,体细胞突变一度被认为是导致先心病的重要机制,但此后根据此假设进行的研究却发现甚少,提示体细胞突变在先心病的发生过程中可能并不起主要作用。

4-叔丁氧基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

4-叔丁氧基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

研究与开发CHINA SYNTHETIC RESIN AND PLASTICS合 成 树 脂 及 塑 料 , 2023, 40(6): 7芯片制造业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芯片的制造包括光刻、刻蚀、封装等工序,光刻是整个集成电路制造中最关键且难度最大的一环,光刻工艺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集成电路的集成程度[1]。

光刻胶是基底上具有抗刻蚀性的光敏保护膜[2],也是光刻胶体系的支撑部分,主要由成膜树脂、感光剂、溶剂、助剂等组成[3]。

光刻胶由早期的g-线、i-线,发展成为目前以聚对羟基苯乙烯(PHS)衍生物为成膜树脂、曝光波长为248 nm及以聚甲基丙烯酸酯类为主、曝光波长为193 nm的光刻胶体系[4-7]。

其中,PHS作为248 nm光刻胶成膜树脂,在248 nm波长下透光性好,且化学结构中存在大量苯环,使其具备优异4-叔丁氧基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吕 航,赵忠夫,王茧桦,韩春影,张春庆*(大连理工大学 化工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摘要:采用活性阴离子聚合方法,以四氢呋喃(THF)/环己烷(CYX)为溶剂、正丁基锂为引发剂,苯乙烯与4-叔丁氧基苯乙烯为单体合成4-叔丁氧基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并表征了其结构与性能。

结果表明:-78 ℃,THF为溶剂时,4-叔丁氧基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PDI)为1.23,共聚过程中4-叔丁氧基苯乙烯活性高于苯乙烯;m(THF)∶m(CYX)=5∶5的THF/CYX为溶剂,-30 ℃下所得4-叔丁氧基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的PDI为1.10,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更窄且有利于降低聚合成本;4-叔丁氧基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 g)均低于4-叔丁氧基苯乙烯均聚物,4-叔丁氧基苯乙烯含量越高,4-叔丁氧基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的t g越高。

关键词:阴离子聚合 苯乙烯 4-叔丁氧基苯乙烯 二元共聚合中图分类号:TQ 334.3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2-1396(2023)06-0007-05Synthesis of 4-tert-butoxystyrene-styrene copolymerLü Hang,Zhao Zhongfu,Wang Jianhua,Han Chunying,Zhang Chunqing(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24,China)Abstract:The 4-tert-butoxystyrene-styrene copolymer was prepared via living anionic polymerization with tetrahydrofuran(THF)/cyclohexane(CYX) as solvent,n-BuLi as initiator,styrene and 4-tert-butoxystyrene as monomers,whos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were characteri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lecular mass distribution index (PDI) of 4-tert-butoxystyrene-styrene copolymer obtained at -78 ℃ and THF as solvent is 1.23. The activity of 4-tert-butoxystyren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styrene during the copolymerization process. The PDI of the 4-tert-butoxystyrene-styrene copolymer is 1.10 at -30 ℃ when the mass ratio of THF and CYX is 5∶5. The molecular mass distribution of copolymer is narrower and polymerization costs is reduced.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t g) of the 4-tert-butoxystyrene-styrene copolymer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4-tert-butoxystyrene homopolymer. The higher the 4-tert-butoxystyrene content is,the higher the t g of the 4-tert-butoxystyrene-styrene copolymer is.Keywords:anionic polymerization; styrene;4-tert-butoxystyrene; binary copolymerization收稿日期:2023-05-27;修回日期:2023-08-26。

生物标志物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2024(全文)

生物标志物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2024(全文)

生物标志物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2024(全文)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指心脏及大血管在胎儿时期发育异常引起的一类心血管畸形,包括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和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等,发病率约为1%[1]。

生物标志物是指能被客观测量和评价、反映生理或病理过程、以及对暴露或治疗干预措施产生生物学效应的指标,可用于疾病的预测和诊断以及对疾病进行预后的判断,其中心脏生物标志物是众所周知的心血管风险的预测指标[2]。

在CHD产前诊断的过程中,超声使用最为广泛,但由于异常胎位、产妇腹部脂肪的沉积等因素,制约了其在CHD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除此以外,部分新生儿病例无法通过脉搏血氧仪进行筛查,或者由于原发性肺部疾病导致假阳性,其发生率高达23.5%。

所以,希望通过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来辅助CHD产前以及产后的筛查和诊断,从而及早干预和治疗CHD,进一步提高患儿的生存率[3]。

由于CHD的病因是多元的,其中分子遗传学病因和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将从表观遗传学、蛋白组学、环境因素这三方面对CHD诊断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表观遗传学表观遗传学是指不涉及DNA序列的改变,通过对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的调控,调节基因表达水平发生变化的一门遗传学分支学科。

表观遗传学调控的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调控等[4]。

1.1 DNA甲基化DNA甲基化是指DNA序列上特定的碱基在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s,DNMTs)的催化作用下,以S-腺苷甲硫氨酸作为甲基供体,通过共价键结合的方式获得甲基基团修饰的过程。

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

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
4.5
42
2016YFC1304200
慢阻肺急性加重救治体系和支持技术应用效果评价及优化研究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罗远明
567
4.5
43
2016YFC1304300
慢阻肺急性加重预警与救治体系构建研究
中日友好医院
詹庆元
567
4.5
44
2016YFC1304400
慢阻肺并发症和合并疾病的诊治技术研究
冠心病血栓事件预测及优化干预技术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
王效增
1003
4.5
14
2016YFC1301400
基于大数据的人体健康管理系统在冠心病抗栓治疗中的应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高长青
902
4.5
15
2016YFC1301500
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关键技术与流程改进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消化道癌的立体多层次临床路径优化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令狐恩强
891
4.5
37
2016YFC1303700
卵巢癌治疗方案及临床路径优化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吴令英
891
4.5
38
2016YFC1303800
肺癌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优化研究
广东省人民医院
周清
891
4.5
39
2016YFC1303900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周智广
708
4.5
51
2016YFC1305100
1型糖尿病的遗传与免疫发病机制和相关防控技术研究
复旦大学
陈思锋
567

2009年新立项973及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医学)

2009年新立项973及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医学)

2009年新立项973及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医学)与医学相关的:41 A000050925 精神分裂症遗传发育问题的临床基础研究上海交通大学贺林42 A000090938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免疫学机制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北京大学栗占国43 A000130908 基因靶向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四川大学魏于全44 A000170901 胃癌新标志物的筛选及其预警和早诊作用的大规模人群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樊代明45 A000300901 大气颗粒物致健康危害的基础研究华中科技大学邬堂春46 A000650919 先天性心脏病发生、发展和干预的基础研究复旦大学黄国英48 A000790901 肿瘤干细胞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卞修武49 A000790902 电磁辐射的健康危害机理及医学防护的基础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余争平50 A003350903 银屑病的系统生物学研究安徽医科大学杨森51 A005270901 心脏间隔缺损形成、发展和干预的基础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胡盛寿52 B000090910 炎症过程中细胞间相互作用的信号转导机制及其应用研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耿建国53 B002180904 恶性肿瘤发生及其早期防治的基础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林东昕54 D000640901 基于系统生物医学基础的白血病临床转化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韩泽广55 A000080947 利用遗传地理时空模型预测H5N1禽流感病毒的传播及控制策略研究清华大学徐冰56 A002110901 重要人兽共患胞内寄生菌病流行特征及病原致病机制研究石河子大学陈创夫57 B002220901 重要病毒的入侵机制研究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胡勤学58 A000380922 我国重要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中山大学余新炳74 A000330916 仿生分子识别技术在生物医学应用的基础研究南京大学鞠熀先91 A000090941攻击与亲和社会行为的机理和异常:多学科多层次交叉研究北京大学饶毅106 免疫相关重要蛋白质的生物学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张学敏107 细胞抗病毒先天免疫相关蛋白的生物学研究武汉大学郭德银108 神经元信息感受重要蛋白质膜转运的结构基础、调控及功能研究浙江大学罗建红109 细胞生长调控的重要蛋白质群的功能与作用机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李林110 基因组稳定性和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质群的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北京大学尹玉新112 基于基因密码子扩展的蛋白质标记新方法北京大学周德敏113 内源性代谢产物硫化氢与介导心脏生理与病理机制的蛋白质靶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复旦大学朱依谆114 细胞膜重要脂质代谢产物对重大疾病病理生理过程的调控北京大学朱毅115 蛋白质组海量质谱数据的解析及其在人类基因组注释中的应用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刘斯奇116 恶性肿瘤非编码RNA相关蛋白的功能网络与调控机制的研究中山大学宋尔卫123 胚胎发育的核小体重排和染色质重塑同济大学江赐忠124 牙发生发育分子机理及牙齿再生研究四川大学田卫东125 胸腺与免疫细胞发育的分子调控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赵勇126 卵巢早衰的分子机制及其早期预测、诊断生物标记的研究南京大学徐璎127 卵巢衰老机理及相关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南开大学韩际宏128 干细胞向生殖细胞诱导分化的调控机理及应用性研究中山大学松阳洲129 基于诱导多能干细胞(iPS)技术的若干重大疾病模型与机理研究上海交通大学金颖130 组织干细胞识别、谱系重编程和示踪研究复旦大学朱剑虹131 组织干细胞的干性维持、分化控制和免疫调节研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时玉舫136 应用纳米技术解决胃癌预警与早期诊断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崔大祥137 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新剂型改善肿瘤治疗效果的应用基础研究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亚平与中医相关的:59 A000920902 基于“肾藏精”的脏象理论基础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王拥军60 A002630901 经脉体表特异性联系的生物学机制及针刺手法量效关系的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许能贵61 A006560901 以量-效关系为主的经典名方相关基础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仝小林。

大连民族学院获2010年度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

大连民族学院获2010年度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
近 日, 国家 自然科 学基金 委公 布 了 2 1 0 0年度 国 家 自然 科 学基 金 评 审 结果 , 大连 民族 学 院
获得 8项 立项 资助 , 助经 费 2 7万元 , 中, 资 1 其 面上项 目4项 、 青年 科 学基 金 4项。
序 号 批准 号 负 责人 部门 理 学院 项 目名 称 项 目类 别 金 额 ( 元 ) 万 1 8
理学院 理学院
1 6 2 2 3 4
3 6 3 3 4 0
纳米多层发 光薄膜 Y b~E 空间分布及 青年科 学基金 r 其 敏化机制研 究
理和实验研 究
4 2O 6 4 王 维 17O 2 生命科学学院 初 始非饱和 多孔 介质 冷冻 干燥传 递机 面上项 目
1 8
( 大连 民族 学院
科技 处 )
另外 , 图书馆也 应通 过技 术 设备 使 座位 增 值 , 开 如
辟研究包 厢 , 隔音 、 风 、 在 通 采光 、 通讯 等 方 面加 强
[] 2 白波 , 郭兴文 . 博弈 : 关于策 略的 6 有趣话题 [ . 3个 M]
哈 尔 滨 : 尔 滨 出版 社 ,0 5 哈 20 .
5 20 72 董玉 瑛 命 科 学 学 院 非 经 典 数 学 方 法 建 立 医 药 品 联 合 毒 性 170 2 生 预 测 模 型 的 研 究 6 3 00 0 刘 秋 生命 科 学 学 院 大 连 海 域 海 洋 放 线 菌 的 多 样 性 及 其 功 17 0 5 能 菌 株 的 筛选 面上项 目 面上 项 目
54 o
限, 以警戒 为 目的。 3 3 技术手 段支持 .

连 民 族 学 院 学 报
第1卷 2
为 可视为 占座 行 为 , 罚措 施 要 结 合 图书 馆 的权 处

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治

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治

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治作者:肖建敏金萍张丹武知荣马静寰来源:《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期[摘要] 先天性心脏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比较高,属于目前小儿阶段的常见心血管疾病,而且其危害也是非常的严重。

现在世界医学科技发展非常的迅速,像是多普勒显像技术、CT、MRI等等技术的应用,让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

目前专注于对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遗传以及环境等因素的研究,这也使得先天性心脏病在临床治疗上有所进步。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介入;诊断学[中图分类号] R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1(a)-0141-02现在我国的围生期儿童死亡的几率主要是受出生缺陷疾病的影响,因为现代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因为生产而死亡的几率大大降低,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有属于这些出生缺陷疾病中比较突出的疾病,大约有1/3的儿童都是因为这种缺陷疾病而死亡[1]。

先天性心脏病又叫做先心病,对小儿阶段的孩童危害及其严重,属于心血管疾病的范畴。

在我国大约有0.7%~0.8%的存活婴儿患有这种疾病[2]。

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研究,在最近几年中,CT和MRI的广泛使用让心血管造影的效果获得提升,但是目前最好的诊断方法依旧是超声心动图,早期进行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解剖、血流动力学及功能诊断技术有了新进展。

1 CHD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超声彩色多普勒显像技术、MRI、CT这些技术的发展,让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像诊断模式有了一些改变[3]。

在无创伤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方法中,早期大多都是使用多普勒和彩色血流显像技术,一方面可以对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解剖形态进行实时显示,另一方面能够对患者的心脏腔室和心脏壁厚度进行测量,综合的对患者心脏功能进行评估,可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无法很好的对复杂型心脏畸形的结构进行精确显示,也无法获得精确的先天性心脏病心功能数据。

吴越等[4]通过50位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患者所使用的不同诊断方法中发现,在多层螺旋CT、超声心动图以及心血管造影检查这几个方案中,多层螺旋CT的效果最佳,取得的患者心脏功能数据比较精确,因此多层螺旋CT和超声心动图的共同使用将能够进一步提升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精确程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 H医学科学部 H01 呼吸系统 H0101 肺及气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 H医学科学部 H01 呼吸系统 H0101 肺及气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 H医学科学部 H01 呼吸系统H0101 肺及气道H.H0101 肺及气道结构、功能及发育异常 H0102 呼吸系统遗传性疾病H0103 呼吸调控异常H0104 呼吸系统炎症与感染H0105 呼吸系统免疫性疾病及变应性肺疾病 H0106 气道重塑与气道疾病H0107 支气管哮喘H010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H0109 肺循环及肺血管疾病H0110 间质性肺疾病H0111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H0112 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H0113 睡眠呼吸障碍H0114 纵隔与胸膜疾病H0115 胸廓/膈肌结构、功能及发育异常 H0116 肺移植和肺保护H0117 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新技术 H0118 呼吸系统疾病其他科学问题H02H0201 心脏结构与功能异常 H0202 循环系统遗传性疾病 H0203 心肌细胞/血管细胞损伤、修复、重构和再生H0204 心脏发育异常与先天性心脏病 H0205 心电活动异常与心律失常 H0206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H0207 肺源性心脏病H0208 心肌炎和心肌病H0209 感染性心内膜炎H0210 心脏瓣膜疾病H0211 心包疾病H0212 心力衰竭H0213 心脏/血管移植和辅助循环 H0214 血压调节异常与高血压病 H0215 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硬化 H0216 主动脉疾病H0217 周围血管疾病H0218 淋巴管与淋巴循环疾病H0219 微循环与休克H0220 血管发生异常及血管结构与功能异常 H0221 循环系统免疫相关疾病H0222 循环系统疾病诊疗新技术H0223 循环系统疾病其他科学问题H03H0301 消化系统发育异常H0302 消化系统遗传性疾病H0303 消化道结构与功能异常H0304 肝胆胰结构与功能异常H0305 腹壁/腹膜结构及功能异常H0306 消化道内环境紊乱、黏膜屏障障碍及相关疾病H0307 消化道动力异常及功能性胃肠病 H0308 消化系统内分泌及神经体液调节异常 H0309 胃酸分泌异常及酸相关性疾病H0310 胃肠道免疫相关疾病H0311 消化系统血管及循环障碍性疾病 H0312 胃肠道及腹腔感染性疾病H0313 肝胆胰免疫及相关疾病H0314 肝脏代谢障碍及相关疾病H0315 药物、毒物及酒精性消化系统疾病 H0316 炎性及感染性肝病H0317 肝纤维化、肝硬化与门脉高压症 H0318 肝再生、肝保护、肝衰竭、人工肝 H0319 胆石成因、胆石症及胆道系统炎症 H0320 胰腺外分泌功能异常与胰腺炎 H0321 消化系统器官移植H0322 消化系统疾病诊疗新技术H0323 消化系统疾病其他科学问题H04 //H0401 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功能与发育异常 H0402 女性生殖系统损伤与修复H0403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与感染 H0404 女性生殖内分泌异常及相关疾病H0405 女性生殖系统遗传性疾病 H0406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症 H0407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H0408 女性性功能障碍H0409 乳腺结构、功能及发育异常 H0410 男性生殖系统结构、功能与发育异常 H0411 男性生殖系统损伤与修复 H0412 男性生殖系统炎症与感染 H0413 男性生殖内分泌异常及相关疾病 H0414 男性生殖系统遗传性疾病 H0415 男性性功能障碍H0416 卵子发生与受精异常H0417 胚胎着床及早期胚胎发育异常 H0418 胎盘结构与功能异常H0419 胎儿发育与产前诊断H0420 妊娠及妊娠相关性疾病H0421 分娩与产褥H0422 新生儿相关疾病H0423 避孕、节育与妊娠终止 H0424 精子发生异常与男性不育 H0425 女性不孕不育与辅助生殖 H0426 生殖医学工程H0427 生殖免疫相关疾病H0428 生殖系统移植H0429 生殖系统/围生医学/新生儿疾病相关诊疗新技术H0430 生殖系统/围生医学/新生儿疾病其他科学问题H05H0501 泌尿系统结构、功能与发育异常 H0502 泌尿系统遗传性疾病H0503 泌尿系统损伤与修复H0504 泌尿系统感染H0505 泌尿系统免疫相关疾病 H0506 泌尿系统结石H0507 肾脏物质转运异常H0508 肾脏内分泌功能异常 H0509 原发性肾脏疾病H0510 继发性肾脏疾病H0511 肾衰竭H0512 肾移植H0513 前列腺疾病H0514 膀胱疾病H0515 尿动力学H0516 血液净化和替代治疗 H0517 泌尿系统疾病诊疗新技术 H0518 泌尿系统疾病其他科学问题H06H0601 运动系统结构、功能和发育异常 H0602 运动系统遗传性疾病 H0603 运动系统免疫相关疾病 H0604 骨、关节、软组织医用材料H0605 骨、关节、软组织损伤与修复 H0606 骨、关节、软组织移植与重建H0607 骨、关节、软组织感染H0608 骨、关节、软组织疲劳与恢复 H0609 骨、关节、软组织退行性病变H0610 骨、关节、软组织运动损伤 H0611 运动系统畸形与矫正H0612 运动系统疾病诊疗新技术 H0613 运动系统疾病其他科学问题H07 /H0701 松果体/下丘脑/垂体发育及结构异常 H0702 甲状腺/甲状旁腺发育及结构异常 H0703 肾上腺发育及结构异常H0704 胰岛发育、胰岛细胞分化再生及功能调控异常与胰岛移植H0705 内分泌系统炎症与感染H0706 内分泌系统遗传性疾病H0707 内分泌系统免疫相关疾病H0708 松果体/下丘脑/垂体疾病及功能异常 H0709 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及功能异常 H0710 肾上腺疾病及功能异常H0711 糖尿病发生的遗传和环境因素 H0712 血糖调控异常与胰岛素抵抗H0713 糖尿病H0714 其他组织的内分泌功能异常 H0715 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移植H0716 能量代谢调节异常及肥胖 H0717 代谢综合征H0718 糖代谢异常H0719 脂代谢异常H0720 脂肪细胞分化及功能异常 H0721 氨基酸代谢异常H0722 核酸代谢异常H0723 水、电解质代谢障碍及酸碱平衡异常 H0724 微量元素、维生素代谢异常 H0725 钙磷代谢异常H0726 骨转换、骨代谢异常和骨质疏松 H0727 营养不良与营养支持H0728 遗传性代谢缺陷H0729 内分泌系统疾病/代谢异常与营养支持领域相关新技术H0730 内分泌系统疾病/代谢异常与营养支持其他科学问题H08H0801 造血、造血调控与造血微环境异常 H0802 造血相关器官(肝脏/脾脏/胸腺)结构及功能异常 H0803 红细胞异常及相关疾病H0804 白细胞异常及相关疾病H0805 血小板异常及相关疾病H0806 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衰竭H080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0808 骨髓增殖性疾病H0809 血液系统免疫相关疾病H0810 血液系统感染性疾病H0811 出血、凝血与血栓H0812 白血病H0813 造血干细胞移植H0814 血型与输血H0815 遗传性血液病H0816 血液系统疾病诊疗新技术 H0817 血液系统疾病其他科学问题H09H0901 意识障碍H0902 认知功能障碍H0903 躯体感觉、疼痛与镇痛H0904 运动调节与运动障碍H0905 神经发育、遗传、代谢相关疾病 H0906 脑血管结构、功能异常及相关疾病 H0907 神经免疫调节异常及神经免疫相关疾病 H0908 神经系统屏障和脑脊液异常及相关疾病 H0909 神经系统炎症及感染性疾病 H0910 脑、脊髓、周围神经损伤及修复H0911 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肌肉、自主神经疾病H0912 神经变性、再生及相关疾病 H0913 神经电活动异常与发作性疾病H0914 脑功能保护、治疗与康复H0915 节律调控与节律紊乱H0916 睡眠与睡眠障碍H0917 器质性精神疾病H0918 物质依赖和其他成瘾性障碍 H0919 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障碍 H0920 神经症和应激相关障碍H0921 心境障碍、心理生理障碍和心身疾病 H0922 人格障碍、冲动控制障碍和性心理异常 H0923 儿童和青少年精神障碍H0924 其他精神障碍与精神卫生问题 H0925 精神疾病的心理测量和评估H0926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H0927 危机干预H0928 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诊疗新技术H0929 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其他科学问题H10H1001 免疫器官/组织/细胞的发育分化异常 H1002 免疫应答异常H1003 免疫反应相关因子与疾病 H1004 免疫识别/免疫耐受/免疫调节异常H1005 炎症、感染与免疫H1006 器官移植与移植免疫H1007 超敏反应性疾病H1008 自身免疫性疾病H1009 继发及原发性免疫缺陷性疾病 H1010 固有免疫异常H1011 神经内分泌免疫异常H1012 黏膜免疫疾病H1013 疾病的系统免疫学H1014 疫苗和佐剂研究/接种/免疫防治 H1015 免疫相关疾病诊疗新技术H1016 免疫相关疾病其他科学问题H11H1101 皮肤形态、结构和功能异常 H1102 皮肤遗传及相关疾病H1103 皮肤免疫性疾病H1104 皮肤感染H1105 非感染性皮肤病H1106 皮肤附属器及相关疾病H1107 皮肤及其附属器疾病诊疗新技术 H1108 皮肤及其附属器疾病其他科学问题H12H1201 角膜及眼表疾病H1202 晶状体与白内障H1203 巩膜、葡萄膜、眼免疫H1204 青光眼、视神经及视路相关疾病 H1205 视网膜、脉络膜及玻璃体相关疾病H1206 视觉、视光学与近视、弱视及眼肌疾病H1207 全身疾病眼部表现、眼眶疾病 H1208 眼遗传性疾病H1209 眼组织移植H1210 眼科疾病诊疗新技术H1211 眼科疾病其他科学问题H13H1301 嗅觉、鼻及前颅底疾病 H1302 咽喉及颈部疾病H1303 耳及侧颅底疾病H1304 听觉异常与平衡障碍H1305 耳鼻咽喉遗传与发育相关疾病 H1306 耳鼻咽喉疾病诊疗新技术 H1307 耳鼻咽喉疾病其他科学问题H14H1401 口腔颅颌面组织生长发育及牙再生H1402 颅颌面部骨、软骨组织的研究H1403 口腔颌面部遗传性疾病和发育畸形及软组织缺损修复H1404 牙体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疾病H1405 牙周及口腔黏膜疾病H1406 唾液、涎腺疾病、口腔颌面脉管神经及颌骨良性疾病H1407 味觉、口颌面疼痛、咬合及颞下颌关节疾病 H1408 牙缺损、缺失及牙颌畸形的修复与矫治 H1409 口腔颌面组织生物力学和生物材料 H1410 口腔颌面疾病诊疗新技术H1411 口腔颌面疾病其他科学问题H15 ///H1501 心肺复苏H1502 多脏器衰竭H1503 中毒H1504 创伤H1505 烧伤H1506 冻伤H1507 创面愈合与瘢痕 H1508 体表组织器官畸形、损伤与修复、再生H1509 体表组织器官移植与再造 H1510 颅颌面畸形与矫正 H1511 急重症医学/创伤/烧伤/整形其他科学问题H16H1601 肿瘤病因H1602 肿瘤发生H1603 肿瘤遗传H1604 肿瘤免疫H1605 肿瘤预防H1606 肿瘤复发与转移 H1607 肿瘤干细胞H1608 肿瘤诊断H1609 肿瘤化学药物治疗 H1610 肿瘤物理治疗H1611 肿瘤生物治疗H1612 肿瘤综合治疗H1613 肿瘤康复(包括社会心理康复) H1614 肿瘤研究体系新技术H1615 呼吸系统肿瘤H1616 血液淋巴肿瘤(白血病除外) H1617 消化系统肿瘤H1618 神经系统肿瘤(含特殊感受器肿瘤)H1619 泌尿系统肿瘤H1620 男性生殖系统肿瘤H1621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H1622 乳腺肿瘤H1623 内分泌系统肿瘤H1624 骨与软组织肿瘤H1625 头颈部及颌面肿瘤H1626 皮肤、体表及其他部位肿瘤H17H1701 康复医学H18H1801 磁共振结构成像与疾病诊断 H1802 fMRI与脑、脊髓功能异常检测H1803 磁共振成像技术与造影剂 H1804 X线与CT、电子与离子束、放射诊断与质量控制H1805 医学超声与声学造影剂 H1806 核医学H1807 医学光子学、光谱与光学成像 H1808 分子影像与分子探针H1809 医学图像数据处理与分析 H1810 脑电图、脑磁图与脑机交互 H1811 人体医学信号检测、识别、处理与分析H1812 生物医学传感H1813 生物医学系统建模及仿真 H1814 医学信息系统与远程医疗 H1815 治疗计划、导航与机器人辅助 H1816 介入医学与工程H1817 康复工程与智能控制H1818 药物、基因载体系统H1819 纳米医学H1820 医用生物材料与植入科学H1821 细胞移植、组织再生与生物反应器 H1822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H1823 人工器官与特殊感受器仿生医学 H1824 电磁与物理治疗H1825 用于检测、分析、成像及治疗的医学器件和仪器H1826 影像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其他科学问题H19H1901 病原细菌、细菌感染与宿主免疫 H1902 病原放线菌、放线菌感染与宿主免疫 H1903 病原真菌、真菌感染与宿主免疫 H1904 病毒、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H1905 其他病原微生物及感染与宿主免疫 H1906 寄生虫、寄生虫感染与宿主免疫H1907 传染病媒介生物H1908 病原微生物变异与耐药H1909 医院获得性感染H1910 性传播疾病H1911 病原微生物与感染研究与诊疗新技术 H1912 病原微生物与感染其他科学问题H20H2001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H2002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H2003 临床细胞学和血液学检验 H2004 临床免疫学检验H2005 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H2006 临床检验新技术H2007 检验医学其他科学问题H21H2101 特种医学(航空、航天、航海、潜水、高原、极地等极端环境)H22H2201 放射医学H23H2301 法医毒理、病理及毒物分析H2302 法医物证学、法医人类学H2303 法医精神病学及法医临床学H2304 法医学其他科学问题H24 /H2401 地方病学H2402 职业病学H25H2501 老年医学H26H2601 环境卫生H2602 职业卫生H2603 人类营养H2604 食品卫生H2605 妇幼保健H2606 儿童少年卫生 H2607 卫生毒理H2608 卫生分析化学 H2609 传染病流行病学 H2610 非传染病流行病学 H2611 流行病学方法与卫生统计H2612 预防医学其他科学问题H27H2701 脏腑气血津液体质 H2702 病因病机H2703 证候基础H2704 治则与治法H2705 中医方剂H2706 中医诊断 H2707 经络与腧穴 H2708 中医内科 H2709 中医外科 H2710 中医骨伤科 H2711 中医妇科 H2712 中医儿科 H2713 中医眼科 H2714 中医耳鼻喉科 H2715 中医口腔科 H2716 中医老年病 H2717 中医养生与康复 H2718 中医针灸H2719 按摩推拿 H2720 民族医学 H2721 中医学其他科学问题H28H2801 中药资源H2802 中药鉴定H2803 中药药效物质H2804 中药质量评价H2805 中药炮制H2806 中药制剂H2807 中药药性理论H2808 中药神经精神药理 H2809 中药心脑血管药理 H2810 中药抗肿瘤药理H2811 中药内分泌及代谢药理 H2812 中药抗炎与免疫药理 H2813 中药抗病毒与感染药理 H2814 中药消化与呼吸药理 H2815 中药泌尿与生殖药理 H2816 中药药代动力学 H2817 中药毒理H2818 民族药学H2819 中药学其他科学问题H29H2901 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 H2902 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 H2903 中医药学研究新技术和新方法H30H3001 合成药物化学H3002 天然药物化学H3003 微生物药物H3004 生物技术药物H3005 海洋药物H3006 特种药物H3007 药物设计与药物信息 H3008 药剂学H3009 药物材料H3010 药物分析H3011 药物资源H3012 药物学其他科学问题H31H3101 神经精神药物药理 H3102 心脑血管药物药理 H3103 老年病药物药理H3104 抗炎与免疫药物药理 H3105 抗肿瘤药物药理H3106 抗感染药物药理H3107 代谢性疾病药物药理 H3108 消化与呼吸系统药物药理 H3109 血液、泌尿与生殖系统药物药理H3110 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 H3111 临床药理H3112 药物毒理H3113 药理学其他科学问题。

2009CB941500-植物重要器官形成的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机理研究_修正版

2009CB941500-植物重要器官形成的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机理研究_修正版

项目名称:首席科学家:起止年限:依托部门:植物重要器官形成的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机理研究曹晓风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2009.1 至2013.8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修正版、研究内容作为植物发育生物学中的最重要领域,植物器官形成的研究已成为植物科学中的重要前沿和新的增长点。

本项目瞄准这一科学前沿,以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需求为导向,采用分子遗传学、表观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系统生物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手段,解析高等植物重要器官形成和大小决定的遗传与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和网络,重点阐明器官形成过程中形态建成关键因子的作用机理和信号网络。

针对要解决的科学问题,我们将从植物器官特征决定的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网络、植物重要器官形态建成的调控机制和模型以及重要植物器官大小控制的分子基础三个方面系统研究器官形态建成的分子机制,为实现对植物生长发育调控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其中,这三个课题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 花器官决定是花器官发育的前提,而两者均对器官和种子的大小有一定的影响。

1、植物器官特征决定的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网络植物器官特征决定受一些关键基因控制,这些基因受到转录、转录后和翻译后等多种水平精细调节。

花器官决定是植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发育转变的重要发育过程,并产生花器官。

长期以来调控植物开花的分子机制一直是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的热点。

植物开花时间不仅影响作物的穗数和粒数,还影响生长周期和环境适应性等,是决定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赤霉素和自主途径因子是植物自身发育进程调控开花的关键因素,但是对赤霉素如何启动植物开花的了解却非常有限,而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在哪些通路、通过哪些靶位点调控开花关键基因还不清楚。

赤霉素和自主途径因子如何接受环境信号通过植物自身发育进程来协调开花调控的目前还知之甚少。

本项目将从花器官决定入手,综合利用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蛋白组学以及表观遗传学等手段,通过鉴定参与赤霉素和自主途径的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因子、解析这些遗传因子之间在各自的途径和与其它途径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表观遗传调控因子通过哪些靶位点调控各种遗传因子,解析各种激素和环境因素如何参与调控植物器官特征决定的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网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名称:先天性心脏病形成、发展和干预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胡盛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起止年限:2010年1月-2014年8月依托部门:卫生部一、研究内容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1. 什么样的环境因素会促进心脏间隔缺损和圆锥干畸形的发生,如果能甄别到这类环境因素,那么它是如何作用于遗传因素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2. 什么样的遗传因素对导致心脏间隔缺损和圆锥干畸形的发生,如果能甄别到这类易感基因位点或表观遗传学变化,那么它们是如何影响心脏的胚胎期发育从而导致畸形的最终形成?3. 什么样的生物标记物可以预测心脏间隔缺损或圆锥干畸形的发生,以及其疾病进展肺血管功能的变化?4. 未成熟心脏和肺脏和成熟心肺的超微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在哪里,针对这些差异是否可以研发出新的肺灌注保护液和内源性的心肌保护措施?5. 先天性心脏病发展过程中心肌细胞增殖、凋亡、萎缩等现象在心室重构中起的作用以及相应调控机制如何?如上所述,课题组从公共卫生学、基因和分子、临床研究三个层次对这几个有机联系的科学问题进行研究。

现简述研究内容如下:公共卫生学层次1.完善胎儿早期超声诊断技术,建立基于孕妇人群且符合医学伦理的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交互作用的前瞻性研究队列,通过出生缺陷监测医院能够快速早期发现怀有心脏间隔缺损和圆锥干畸形的病例,收集到多种类型的生物标本(如脐血、孕妇血液、尿液、胎盘等),利用代谢组学等技术,进行有效的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研究。

2.在分析检测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基础数据上,采用系统生物学技术,多种分析模型进行探索和比较,识别出最佳的分析方法,效研究环境因素风险等级与遗传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甄别出预测疾病发生的生物标记物。

基因和分子机制层次1. 利用2个途径获得的疾病的宝贵的生物标本,利用最新的基因组学技术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由于所聚焦的疾病单一和所具备的网络齐全,为获得大量均质性的样本提供了保障,通过基因组平台的研究,最终为心脏间隔缺损和圆锥干畸形易感基因进行定位。

2. 利用前期获得的两个独特的涉及心内膜垫和瓣膜缺陷的斑马鱼突变体以及圆锥干畸形的小鼠模型,对畸形发生的发育学分子机制进行研究。

去获知基因改变后胚胎期的心脏发育是通过何种信号途径逐步趋向畸形发生,从而为宫内干预手段提供理论依据。

临床研究层次1. 对临床和动物标本中获得的组织和血液标本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获知一系列未知的关于心脏疾病进展和肺血管功能的生物信息。

从而最终确立若干生物标记物去预测疾病的预后和肺动脉高压的进展。

2. 利用乳猪等体外循环模型,结合实时微渗透、micor RNA谱等技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未成熟心肺的结构和功能改变进行研究。

对前期开发的肺保护液进行改良,对其在液态化通气中发挥作用的机制进行研究,并针对未成熟心肌特点制定新的内源性心肌保护策略。

3. 在心室重构逆转研究中,对临床获得的心肌组织标本进行细致的分析对其细胞增殖、micro RNA表达等进行研究,利用前期内源性磷脂信号分子的研究基础,对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凋亡、肥厚等基本现象进行研究并提出新的生物治疗靶点,为有效修复心肌提出新的策略。

总之,我们拟围绕基础到临床再到公共卫生层面5个连环且交叉的科学问题就“心脏间隔缺损”和“圆锥干畸形”这二类最常见畸形的成因进行系统研究,并对先天性心脏病临床治疗密切相关的3个科学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促使出生缺陷防治向纵深方面发展。

二、预期目标总体目标本研究将通过在公共卫生、基因和分子机制和临床研究等三个层面上,紧紧围绕“先天性心脏病形成、发展和干预”这个命题,以我国最常见的2类心脏畸形(心脏间隔缺损和圆锥动脉干畸形)为突破口,针对畸形形成的环境和遗传因素、发育机制;以及和临床密切相关的肺血管功能异常生物标记物、未成熟心肺保护和疾病进展中心室重构和逆转等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拟在上述三个层面和八个方向上取得突破性学术成果(成果以国际高影响因子的SCI 期刊收录论文为标志);同时结合目前我国实际,从研究结果出发发展一套适合临床和公共卫生政策制定需求的新的三级预防方案,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尝试新的治疗策略或可行的公共卫生政策,从而降低先心病发病率、提供预警指标和提高治疗疗效(成果以实施新卫生政策后地区先心病发病率变化的年度统计报告、国家发明专利、新药临床研究证书等为标志),最终为提高我国人口质量做出积极的贡献。

五年预期目标:1. 在公共卫生研究层次,通过改善胎儿超声诊断技术来提高畸形检出率,通过出生缺陷监测网络获取大样本量流行病学数据和生物学标本,获知针对心脏间隔缺损和圆锥动脉干畸形形成明确的环境致畸因素,并在细胞和模式动物学水平说明其机制。

利用多中心的合作,在发展先心病的临床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国内最大的基于先心病病种的多源环境资源和生物资源标本库,为基因定位等研究提供标本,发现若干新的遗传位点。

2. 在基因和疾病形成分子机制上,利用临床资源和流行病学研究获得的生物标本,从易感基因定位和表观遗传学角度揭示心脏间隔缺损和圆锥干动脉畸形形成的分子遗传机制。

在模式动物学水平,从心内膜祖细胞和心脏胶质发育缺陷的斑马鱼突变体和心脏神经脊细胞缺陷的小鼠突变体入手对畸形形成的发育机制进行研究,发现4-6个关键基因并鉴定其功能,为开发药物宫内干预胎儿心脏畸形形成提供靶点。

3.在临床研究层次上,紧扣“肺血管功能异常生物标记物”、“围手术期未成熟心肺保护”和“疾病进展中心室重构和逆转”三个和临床紧密结合的科学问题,利用医院临床资源、动物实验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平台,从临床获得组织标本中获取相关2-3个可以有效判断肺血管预后的生物标记物;从大型动物体外循环模型中获得优化的肺灌注液配方和2-3种内源性心肌保护手段;从临床组织标本和大鼠动物模型上对在、未成熟心肌组织在心室重构等进行研究,开发若干基于细胞或基因治疗的新的生物治疗手段。

4.力争在五年时间内取得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具体考核指标是在Nature、Science、Cell以及其姊妹期刊、Circulation、Circulation Research、Development等高影响力SCI 收录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6篇,在国际先心病领域较高影响力(以美国心胸外科协会会刊Journal of ThoracicCardiovascular Surgery和英国心血管病协会会刊Heart的IF>3.0-3.5 为标志)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60篇。

国家发明专利、实用专利等受理或授权15项左右。

5.以课题所在单位为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博士后20-25 名,培养博士生100-120 名,硕士生80-100 名。

三、研究方案本课题的总体研究思路就是从前期工作基础和临床实践出发,选择二类常见先心病——“心脏间隔缺损”和“圆锥动脉干畸形”开展研究。

在总体上我们从公共卫生学、基因和分子机制以及临床研究三个层次去设置了紧密联系、以临床疾病为主线的5个科学命题即“环境和遗传因素影响”、“易感基因定位和模式动物中心脏发育分子机制”、“疾病中肺血管功能异常生物标记物”“未成熟心肺保护”和“疾病进展中心室重构和逆转”。

总体研究方案本着从基因到细胞,再到人类患者器官学水平,直至群体的公共卫生学层次;从斑马鱼等模式动物到大型动物模型(猪,犬等),到人类生物标本,去集中探讨环境-遗传-心脏发育异常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揭示心脏畸形发育异常形成和进展的分子机制进而提出预防和治疗的新策略。

研究技术路线: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如上图所示。

我们将利用课题中包括的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网和地方专业先天性心脏病监测网,结合多家大型先心病临床中心,收集流行病学资料和生物标本。

标准化生物样本库和高质量研究队列的建立,将为畸形形成的环境和遗传因素研究提供材料。

我们将利用高通量基因组学平台进行易感基因定位研究,利用系统生物学方法进行高危环境因素的甄别。

针对心脏间隔缺损和圆锥动脉干畸形,我们前期已经获得了较好的模式动物模型,包括心内膜垫缺损和瓣膜畸形的斑马鱼模型和心脏神经嵴细胞缺陷的小鼠模型等,我们将利用此模型进行深入的发育学机制研究。

同时这些模式动物将用于流行病学研究中获知环境污染因素机制的研究。

在进行对畸形形成的病因学研究同时,课题组将对疾病形成后发展以及治疗中相关的两个主要课题开展研究。

我们将使用新的技术(包括蛋白质组学,microRNA组学、微渗透技术等)对前期从临床中心获取的肺、心肌组织标本进行研究,从而寻找预测肺血管功能变化的生物标记物以及影响未成熟心肺损伤的主要环节。

同时从microRNA变化和小分子溶血卵磷脂等改变,对未成熟心肌细胞在心室重构中作用进行研究。

四、年度计划2010.1-2010.12研究内容:1一系列新的检验技术改良研究和关键实验技术和动物模型建立研究;2 心脏间隔缺损发育形成中Lycat基因启动子研究3 圆锥动脉干畸形遗传易感位点全基因组高密度SNP和CNV扫描;4 心室肥厚和萎缩中微小RNA变化研究研究目标:1 一系列检验和实验关键技术的确立:包括○1胎儿超声技术改良(三维超声在胎儿先心病检查中应用)。

○2新的流行病学采集工具的设计和生物标本采集新流程的确立。

○3新的先心病易感基因互作模型的建立○4低阻力膜肺的确立。

○5构建溶血磷脂受体不同亚型基因的腺病毒重组体和其siRNA腺病毒重组体。

2一系列关键研究人群的入选和组织标本的获取:包括○1 1500份间隔缺损血液标本的收集和50份间隔缺损心脏样本的收集。

○2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家系入选。

○3同卵双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入选○4收集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肺组织样本(50例)○5肥厚心室和萎缩心室等心脏组织标本的获取○6肺灌注损伤组织标本的获取。

3. 一系列关键动物模型的建立:包括○1建立lycat转基因斑马鱼和小鼠○2建立肺动脉高压和心室肥厚和萎缩的大鼠模型4. 鉴别调节lycat基因表达的顺式作用元件;确定sco的mRNA和蛋白在斑马鱼心脏发育各阶段中表达情况。

5,筛选、定位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的遗传易感基因位点,在鉴定出显著互作位点基础上,采用通径分析方法构建基因互作网络。

6筛选在心脏肥厚及心脏退化过程中特异性改变的miRNA,并对其改变进行验证。

并对心脏肥厚及心脏退化过程中特异性改变的蛋白进行检测。

2011.1-2011.12研究内容:1.心脏间隔缺损易感基因和表型关联性研究2.环境危险因子在模式生物的宫内胚胎体液环境和心脏组织中的分布和含量研究3.利用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系统生物学对圆锥动脉干畸形的基因互作网络分析研究4.分离Lycat相互作用蛋白和研究调节lycat的转录因子,揭示sco突变体心脏心胶质缺陷的分子基础5.肺动脉高压和正常肺组织差异蛋白质研究;心肺灌注损伤组织和正常肺和心肌组织差异micro RNA研究6.溶血磷脂受体亚型和溶血磷脂对心肌细胞生长调节研究;特异变化的miRNA基因片段转染心肌细胞及心脏成纤维细胞后表达研究研究目标:1.完成双生子正常个体血液样本测序,分析间隔缺损致病因素;GWAS研究确定心脏间隔缺损候选基因2.明确关键环境污染物质(如苯)在胚胎心肌细胞的蓄积、转化规律及细胞毒性,明确导致心脏发育毒性的剂量-效应关系、作用的敏感期以及靶组织和靶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