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功能训练体位引流讲解

合集下载

体位排痰及呼吸训练

体位排痰及呼吸训练
主要内容
如何进行腹式呼吸合并缩唇训练? 如何进行体位排痰训练? 怎样做辅助排痰?
医院环境内由于存在致病力较强的菌群, 加之患者的抵抗力差和交叉感染,肺部感染 卧床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的发生和预 防与护理工作质量直接相关。
一、易感因素
(1)、内源性感染因素:内源性感染因素是指来自患者 自身的感染因素,包括上呼吸道常寄菌过度生长、菌群 平衡失调、持续吸入上呼吸道的细菌进入肺内。其次, 衰竭、昏迷或瘫痪的患者应用镇静剂或长期卧床的清醒 患者也有经上呼吸道吸入感染的危险,或因呼吸道引流 不畅、分泌物在肺内淤积引起的坠积性肺炎等。 (2)、侵入性操作的因素 (3)、呼吸治疗器械的污染:呼吸气器、雾化器、氧疗 装置等治疗器械的污染是目前医院消毒灭菌工作中的薄 弱环节。
左上叶
尖后段
直坐或半卧,向右侧倾斜45°,后面垫枕支撑
前段和舌段 仰卧,胸腹向右转45°,背部垫枕支持体位,左 床
脚稍抬高
下叶(左、右)
背段
俯卧、稍侧倾(患侧在上)、头下垂
基底段 卧
俯卧、侧倾45°,患侧在上、头低脚高;或健侧
位,胸腹前转45°,头低足高、头下垂
3、辅助排痰
振动、叩击
翻身时振动、叩击患者的胸部、背部使肺内 分泌物流动,促进细小气管的分泌物受震动 而液化,流入中、大支气管排出 。
治疗顺序:由下至上由外向 内顺序,每部位停留10-15秒。
(6)终止体位引流的指征 A.胸部X线纹理清楚。 B.患者的体温正常,并维持24~48小时。 C.肺部听诊呼吸音正常或基本正常。
(7)不同部位病变引流体位
病灶部位
应持体位
右上叶
尖段
直坐位或斜坡坐位,稍向左侧倾斜
前段
仰卧位,右背部稍垫高

康复护理技术体位引流呼吸功能训练

康复护理技术体位引流呼吸功能训练
开始每增加 至每次20-30分钟
感谢您的观看
1 .长期 卧床或建立人工气道等导致咳嗽无 力、痰液粘稠不易排出的患者。 2.慢性气道阻塞 、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及急 性肺脓肿患者。 3.长期不能清除肺分泌物 ,如肺不张 、 支气 管扩张、肺囊性纤维化患者。 4.支气管碘油造影检查前后。
1 .胸廓骨折 、 近期脊柱损伤或脊柱不稳和严 重骨质疏松的患者。 2 .脑水肿 、 主动脉和脑动脉瘤 、 近期手术或 头颈部外伤后未稳定的患者。 3.病情不稳定、 严重心功能不全、 高血 压、 近期大咯血、 胃食管反流的患者或可 能 导致病情恶化的其它临床情况。
评估 :叩诊、 听诊 :前6后4、 询问咳痰、 用药、 进食情况
准备用物 :听诊器、 血氧饱和度仪 、 枕 头 、 痰杯 、 水杯、 纸巾等
( 1 ) 病变部位在右/左上肺叶尖段 ,可采用半坐卧位。 ( 2 ) 病变部位在左/右上肺叶前段 ,可采用仰卧位 ,膝下垫枕。 ( 3 ) 病变部位在右上肺叶后段 ,可采用左斜俯卧位。 ( 4 ) 病变部位在左上叶肺尖后段 ,可采用床头抬高30° ,患者从左向右侧1/4 ,背后 垫枕头支撑。 ( 5 ) 病变部位在肺部上叶上舌段、 下舌段 ,可采用1/4的右/左侧卧位使患肺侧肢体抬 高 ,抬高床尾15°。 ( 6 ) 病变部位在右中叶的内、 外侧段 ,可采用仰卧位 ,右侧后背垫高45° ,抬高床尾 15°。 ( 7 ) 病变部位在两肺下叶前基底段 ,可采用屈膝卧位 ,抬高床尾20°。 ( 8 ) 病变部位在右肺下叶内基底段 ,可采用左斜俯卧位 ,右前胸距床面30°~60° , 抬高床尾20°。 ( 9 ) 病变部位在两肺下叶侧基底段 ,可采用健侧卧位 ,健侧腰部垫 高 ,或抬高床尾20°。 ( 10 ) 病变部位在两下肺叶后基底段 ,可采用俯卧位枕头垫高腹部 ,抬高床尾20°。

体位引流的原理

体位引流的原理

体位引流的原理
体位引流是指通过改变患者的体位,利用重力的作用来促进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排出的一种治疗方法。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重力作用:改变体位时,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会受到重力的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的位置变化。

通过将病肺置于高位,引流支气管的开口向下,痰液能够借重力作用顺体位引流气管咳出,有助于痰液的引流。

2. 呼吸运动: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在呼气时,呼吸道内的气体压力会升高,将痰液等分泌物推向引流支气管的开口处。

此时,改变体位并配合拍背、振颤等胸部手法治疗,能够进一步促进痰液的排出。

3. 咳嗽机制:咳嗽是呼吸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通过咳嗽,呼吸道能够清除吸入的异物和过多的分泌物。

在体位引流的过程中,通过刺激患者的咳嗽机制,有助于痰液的排出。

4. 氧合作用:体位引流能够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从而改善患者的通气状况,提高血氧饱和度。

此外,通过血气分析监测肺内分泌物清除效果,可以提供氧合的客观数据,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体位引流利用重力的作用、呼吸运动、咳嗽机制以及氧合作用等原理,促进呼吸道内分泌物的排出,从而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

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PPT课件

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PPT课件
造成栓塞或静脉炎等
方法
a、采半坐卧姿。 b、脚板前后左右摇摆,然后膝盖弯曲、
伸直,最后将整个腿抬起、放下。
小结
在正常情况下,吸入气体与肺血流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肺 泡通气也不均匀。这种局部通气不均,使得肺上部与肺下 部的肺泡大小不相等,肺上部者大,肺下部者较小,这种 生理现象提示人们,经常作深呼吸动作的必要性。当呼吸 道有炎症或肺部疾病时,必然加重这种分布的不均等。因 此,加强对卧床或术后病人行有效呼吸功能锻炼显然尤为 重要。
呼吸功能训练方法
—陈国翠
前言
肺部感染、肺不张,肺损伤和急性呼吸功 能衰竭是胸部术后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 之一
而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病人的呼吸 功能及能否有效排痰有关
有效的呼吸功能训练可改善病人肺功能, 增加呼吸肌力,促进肺膨胀,减少术后并 发症的发生。
前言
有资料显示,胸部大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 发生率在20~40%。早期采取翻身、拍背、 雾化等方法预防术后并发症,效果并不理 想
然收缩,继尔一声将气冲出的咳嗽方法。术后病人常可引 起伤口剧痛。 分段咳嗽:让病人一连串的小声咳嗽,逐渐驱使支气管分 泌物脱落咳出。这种方法效果虽然差一点,但病人痛苦少 发声性咳嗽:当病人咳嗽有剧痛时,可让病人深吸气,张 口并保持声门开放,尔后再咳嗽。(哈气式咳嗽)
辅助方法
咳嗽训练:辅助咳嗽训练 叩背:轻击背部,使肺内分泌物松脱。拍背时手固定成背
腹式呼吸法
病人可每天进行练习,每次做5—15分钟,每次训练以
5—7次为宜,逐渐养成平稳而缓慢的腹式呼吸习惯。需要 注意的是,呼吸要深长而缓慢,尽量用鼻而不用口。术前 一周开始进行,配合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爬楼梯、 慢跑等),以增加肺活量。 训练腹式呼吸有助于增加通气量,降低呼吸频率,还可 增加咳嗽、咳痰能力,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呼吸功能训练-有效咳嗽-体位引流操作

呼吸功能训练-有效咳嗽-体位引流操作

呼吸功能训练一、呼吸功能训练技术【定义和目的】1.定义:呼吸功能训练是指保证呼吸道通畅、提高呼吸肌功能、促进排痰和痰液引流、改善肺和支气管组织血液代谢、加强气体交换效率的训练方法。

常用技术是:缩唇呼吸和胸-腹肌呼吸动作的配合以减慢呼吸频率和改善呼吸肌的协调。

呼吸功能训练技术包括:缩唇呼吸、前倾体位和控制性腹式呼吸。

2.目的:1)通过对呼吸运动的控制和调节来改善呼吸功能,尽可能恢复有效的腹式呼吸。

2)增加呼吸肌的随意运动,提高呼吸容量,改善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

3)通过主动训练改善胸廓的顺应性,提高患者心肺功能和体力活动能力。

【应用范围】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2.慢性限制性肺疾病,包括胸膜炎后、胸部手术后。

3.慢性肺实质疾病,如肺结核、肺尘埃沉着病(尘肺)等。

4.哮喘及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伴呼吸功能障碍者。

【禁忌症】1.临床病情不稳定、感染尚未被控制的患者。

2.呼吸衰竭的患者。

3.如患者训练时可导致病情恶化等不良情况也不宜进行呼吸功能训练。

【操作准备】1.按规定着装,洗手、戴口罩。

2.环境:空气清洁、安静;时间安排在两餐之间。

3.评估患者,制定具体训练计划。

4.用物:简易呼吸训练器。

【操作流程】【操作要点】 1.缩唇呼吸训练法1)体位:取端坐位,双手扶膝。

2)口唇缩成“吹口哨”状。

吸气时让气体从鼻孔进入,每次吸气后不要急于呼出,宜稍屏气片刻再行缩唇呼气;呼气时缩拢口唇呈吹哨样,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型徐徐将肺内气体轻轻吹出,每次呼气持续4~6s 。

吸气和呼气时间比为1:2.每天练习3~4次,每次15~30min 。

2.腹式呼吸训练方法指强调膈肌呼吸为主的方法,以改善异常呼吸模式,提高膈肌的收缩能力和收缩效率,使患者的胸式呼吸变为腹式呼吸。

可运用腹式呼吸+缩唇呼吸训练。

1)体位: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前倾依靠位);也可采用前倾站位。

让患者正常呼吸,尽量放松身体。

2)先闭口用鼻深吸气,此时腹部隆起,使膈肌尽量下移,吸气至不能再吸时稍屏息2~3s (熟练后可适当逐渐延长至5~10s ),然后缩唇缓慢呼气,腹部尽量回收,缓缓吹气达4~6s 。

肺康复训练技术

肺康复训练技术
10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治疗师将双手置于患者欲 扩张肺叶对应的胸廓上
请患者呼气,感受肋骨向下向内移动,治疗师手 掌同时向下施压
治疗师在患者吸气前瞬间,快速向下向内牵张胸 廓,诱发肋间外肌收缩
请患者吸气,并抵抗治疗师双手阻力
11
单侧低胸扩张训练
12
双侧低胸扩张练习
13
胸背部扩张练习
42
引流区域——左肺舌叶
43
引流区域——右中叶
44
引流区域——下叶前底段
45
引流区域——下叶后底段
46
引流区域——左下叶外侧底段
47
二、促进肺部清洁技术
1.体位引流 2.体位引流手法 3.咳嗽训练 4.主动循环式呼吸技术(Ang an effective cough)
61
5、气流受限
呼吸中阻力异常,气流受阻 可由气道内、气道壁改变、气道外因素引起 临床特征:胸紧、喘息、咳嗽、气促、呼吸频率增加 治疗方法:呼吸控制、缩唇呼吸
62
6、呼吸肌功能障碍
可引起呼吸困难、气道廓清受损、患者不能脱离呼吸 肌
临床表现:VC ↓ 呼吸模式异常、气短及气促
治疗方法:呼吸肌训练、全身运动
14
15
自我胸部扩张练习
16
一、改善肺部通气技术
1.建立有效呼吸模式 2.胸腔松动练习 3.呼吸肌训练
17
2.胸腔松动练习
动作:配合深呼吸进行躯干/上肢主动活动 作用:维持或改善胸壁、躯体及关节的活动度 增强吸气深度或呼气控制
18
2.胸腔松动练习
(一)松动单侧胸腔
患者坐位,在吸气时朝胸腔 紧绷的相反侧弯曲以牵拉绷 紧的组织,并且扩张该侧的 胸腔。

《体位引流》课件

《体位引流》课件
体位引流的时间
不同的体位引流方法需要不同的时间,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和需要来设置时间。
监测患者的呼吸状况
对于需要行体位引流的患者需要全面监测呼吸状况,确保不会出现窒息等异常情况。
食管插管的患者注意事项
要保证导管的位置正确,操作要轻柔,如果患者出现不适,需要及时停止操作。
体位引流的效果评估
局部的效果
通过检查患者的口腔、气管分泌物的情况来评估体位引流的效果。
经验与方法
正确的体位引流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未来展望
体位引流在呼吸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未来仍需要更多的探索和研究,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如肺炎、支气管扩张、急性肺损伤等。
手术后患者
如腹部手术、心脏手术等。
昏迷患者
需要人工辅助通气的患者。
儿科患者
如先天性心脏病等。
体位引流的目的
1 预防并发症
2 减少排痰困难
3 改善呼吸道通畅
如肺炎、呼吸窘迫等。
使分泌物更易于排出,
程度
降低感染风险。
有效地清洁呼吸道,
提高通气效果。
体位引流的步骤
背部体位法
全身的效果
评估方法包括患者的呼吸、心率、氧饱和度等指标。
体位引流的常见问题
误区
视肺部感染程度而定,普遍认为体位引流频率越高越好,但实际上,不当操作将会加重病情。
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操作不规范的危害
高危人群在操作不规范的体位引流时,可能会产生呼吸道感染、窒息等危险。
体位引流的实践操作
示范操作
专业操作人员现场演示体位引流操作方法。
模拟练习
参与者会模拟患者进行体位引流的操作,通过实际体验来感受操作的重要性。

呼吸训练体位引流及有效咳嗽ppt课件

呼吸训练体位引流及有效咳嗽ppt课件
13
体位引流
体位引流排痰是借助合适的体位,将肺部病灶 置于高位,使积聚的痰液引流到大气管, 再 经口咳出。
14
体位引流
15
体位引流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由于身体虚弱(特别是老年患者)、高度疲乏、麻痹 或有术后并发症而不能咳出肺内分泌物者;慢性气道阻塞、 患者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以及急性肺脓肿;长期不能清除肺 内分泌物,如支气管扩张 囊性纤维化等。
21
手法辅助排痰
22
有效咳嗽
爆破性咳嗽: 体位:坐位或半坐位,屈膝,上身前倾; 吐余气,深呼吸数次; 吸气,至膈肌完全下降; 屏气3-5秒; 前倾,可按压胸骨下方协助; 张口连续咳嗽2-3声,短促有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3
有效咳嗽
24
胸部手术后的咳嗽
腹式呼吸是基础 不能急于一两下就能咳出来
25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腹部放置沙袋作挺腹练习, 开始为1.5-2.5 kg,以后可以逐步增加至5-10 kg, 每次腹肌练习5 min。
也可仰卧位反复进行两下肢向胸部的屈髋屈膝动作, 以增强腹肌。
11
呼吸训练-呼吸操
腹式呼吸与缩唇呼吸联合
12
呼吸训练禁忌
临床病情不稳定、感染未控制。 呼吸衰竭 训练时可导致病情恶化的其它临床情况。 精神障碍类疾病 病人无法配合的。
呼吸训练、体位引流及有效咳嗽
1
呼吸训练
定义:指通过各种呼吸运动和治疗技术来重建 正常的呼吸模式,增强呼吸肌功能,改善肺通 气,减轻呼吸困难,提高肺功能的训练方式。
2
呼吸训练的目的
尽可能恢复有效的腹式呼吸,改善呼吸功能。 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减少气道刺激因素,保持
呼吸道卫生。 采取多种措施,防治并发症。 提高患者心肺功能和体力活动能力,重返社会

呼吸功能训练及排痰技术

呼吸功能训练及排痰技术
有助于粘稠浓痰脱离支气管壁胸部叩击震颤治疗者手指并拢掌心成杯状运用腕关节摆动在引流部位胸壁上轮流轻叩3045叩击拍打后治疗者用手按在病变部位嘱患者作深呼吸在深呼气时作胸壁颤摩振动连续35次再作叩击如此重复23次再嘱患者咳嗽以排痰
呼吸功能训练及排痰技术
(一)呼吸的生理基础
• 呼吸由肺通气和肺换气组成,称为外呼 吸;组织换气又称为内呼吸。整个呼吸 过程分四个相互衔接和同步的阶段
腹式呼吸训练
• 指强调膈肌呼吸为主 的方法,以改善异常 呼吸模式,多用于慢 支肺气肿或阻塞性肺 疾病患者
机制
• 正常呼吸时,膈肌运动占呼吸功的7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膈肌下降,变得 平坦和松弛,加上肺过度膨胀失去弹性 回缩力,膈肌难以上升,其运动只占呼 吸功的30%。
• 为弥补呼吸量的不足,平静呼吸时辅助 呼吸肌参与呼吸,易于疲劳,且易发生 错误呼吸,如吸气时收缩腹肌,从而加 重呼吸困难,耗氧量大大增加。
横膈肌阻力训练
• 患者取仰卧位, 腹部放置沙袋作 挺腹练习
• 也可仰卧位反复 进行两下肢向胸 部的屈髋屈膝动 作,以增强腹肌。
胸腔松动练习
作用:其作用是维持或改善胸壁躯体及肩 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强吸气深度或呼气 控制能力。
• 1.松动一侧胸腔 • 2.松动上胸部及牵张胸肌 • 3.松动上胸部及肩关节
• 哮喘及其它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伴呼吸功 能障碍;慢性肺实质疾病,
• 包括肺结核、尘肺等
4.呼吸训练目标
• 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 改善机体运动能力 • 减轻心肺负担 • 提高呼吸功能 • 减轻精神压力 • 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 恢复工作能力
5.呼吸训练的禁忌证
• 临床病情不稳定、感染未控制者 • 呼吸衰竭 • 训练时可导致病情恶化的其他临床情况

呼吸训练与排痰技术

呼吸训练与排痰技术
• 思想集中 全身放松 • 先呼后吸 吸鼓呼瘪 • 呼时经嘴 吸时经鼻 • 细呼深吸 不可用力
每分钟7~8次, 每次10~20min, 每日2次,反复训练。
腹式呼吸注意事项:
• 姿势正确。 • 重在“呼”字。 • 深而慢。
缩唇呼吸
缩唇呼 吸 法
增加呼气时的阻力,这种阻力可向内传至支气管,使支气管内保 持一定压力,防止支气管及小支气管因为增高的胸内压过早压瘪, 增加肺泡内气体排出,减少肺内残气量,从而可以吸入更多的新 鲜空气,缓解缺氧症状。
痰量少者,每天上、下午各引流一次;痰量多者宜每天 引流3~4 次,餐前进行为宜,每次引流一个部位,时 间5~10 分钟,如有数个部位,则总时间不超过30~45 分钟,以免疲劳。
47
特殊患者排痰方法
超声雾化疗法 吸痰 机械排痰
适用于痰液粘稠、干结患者
50
3.胸部叩击
一、有效咳嗽 动作一
患者放松
坐位或身体前倾,颈部稍微 屈曲
坐位双脚着地 身体稍前倾双手环抱枕头
有效咳嗽 动作二
患者双手置于腹部且 在呼气时做3次哈气 以感觉腹肌的收缩 练习发“K”的声音 以感觉声带绷紧、声 门关闭及腹肌收缩。
有效咳嗽 动作三
当患者将动作一和动 作二结合时指导患者 做深而放松的吸气, 接着做急剧的双重咳 嗽。
作用 降低呼吸速率,增加潮气量及增强运动耐力。
缩唇呼吸法
站立或坐位 闭嘴经鼻腔缓慢地深吸
气 吸气时间2~3秒
缩唇呼吸法经嘴(呈吹口哨样源自 呼气,同时收缩腹部4秒~6秒内将气体缓 慢呼出。
吸气与呼气时间比1:2 或1:3,以不头晕为 度,呼吸频率16次/分 为宜。
缩唇呼吸法
呼气力度: 呼出气流能使距口唇

胸部物理治疗

胸部物理治疗

气道分泌物廓清技术—体位引流
病变部位在上,引流支气管开口在下,体 位倾斜度为10~45° ,可从较小角度增 加,以便能让患者更好的适应。
如:肺上叶引流可取坐位或半卧位;中下 叶各肺段的引流取头低脚高位。并根据肺 段位置的不同转动身体角度 。
气道分泌物廓清技术—体位引流
引流后有意识的咳嗽或运用用力呼气技术, 可将分泌物更好的从大气道排出。
胸部物理治疗的并发症:
大出血。 因体位改变引起血管内导管或气管套管移
位、骨折移位等。 低氧血症。 急性心肌梗死。
胸部物理治疗的注意事项:
1.胸部物理治疗需在患者耐受的情况下进 行,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 停止。
2.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量的变化,如 为血性、黄色痰或量增多等情况应及时告 知医生进行处理。
控制性呼吸技术— 缩唇呼吸
因活动导致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时应用缩 唇呼吸,可立即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缩唇呼吸可以和控制性深呼吸联合应用, 先经鼻深吸气,然后缓慢缩唇呼气,有利 于改善患者通气、换气功能和气道分泌物 的排出。
控制性呼吸技术—前倾位
患者坐位时保持躯干往前倾斜20~45°, 为保持平衡患者可用手或肘支撑于自已的 膝盖或桌上,立位或散步时也可采用前倾 位,用手杖或扶车支撑。
气道分泌物廓清技术(又称气道卫生术) 是充分引流呼吸道分泌物,便于控制感染 和缓解气促症状。
胸部物理治疗
控制性 呼吸技术
气道分泌物 廓清技术
缩唇呼吸
前倾位
体位引流
胸部扣拍、 振动和摇动
控制性深呼吸 腹式呼吸锻炼 咳嗽训练
用力呼气技术
控制性呼吸技术— 缩唇呼吸
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吹 口哨样口型)缓慢呼气4~5秒,缩唇大 小以患者舒适,呼气时可伴有或不伴有 腹肌收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肋间外肌: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向上 向外运动,体积增大; 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向下 向内运动,体积减小
呼吸训练-目的
• • • • • • • • 改善换气 改善肺部及胸部的弹性 改善呼吸的协调性 强化呼吸肌 强化有效的咳嗽 缓解胸部的紧张 增强体质 预防恶性循环的发生
呼吸训练的一般原则
腹式呼吸
• 把握患者呼吸的节奏 开始的时候顺应患者的呼吸节奏 • 开始的时候 不要进行深呼吸 • 了解横膈的运动 • 可以利用姿势镜等进行调节
腹式呼吸
• 坐位 • 立位 • 步行 两步吸气,四步呼气 • 上下楼梯
部分呼吸法
• • • • 扩张的部位是胸壁和有病变的肺叶 肺炎 肺不张 部分肺组织换气能力不足
⑤压胸呼吸:坐位,两臂上举吸气,两手叉腰,大拇指朝后,其余四指压住肋骨底部,躯干前倾呼 吸。
⑥肢体动作性呼吸:坐位,两手则平举吸气,一腿向腹部屈曲,两手围抱呼气。 ⑦行走呼吸:走两步吸气1次,再走5步呼气1次。 ⑧放松功:取坐位或卧位,下颌稍内收、微闭双眼,自然呼吸。呼气时默念“松┅┅”,从头→面 →双肩→胸→腹→腰背→双下肢。每一部位念“松”3~4次,最后至肺及气管,念“松”10次。以 上放松功由全身到肩部周而复始进行3遍,总约10~15分钟。 ⑨内养功:在以上放松功的基础上练习内养功,即意导丹田加上腹式呼吸,吸气时将腹部突出,呼 气时收腹凹进,有意识地减慢呼吸频率,吸气时应短,呼气时应长,如此进行15分钟1次。
• • • • 缩唇呼吸 腹式呼吸 部分呼吸法 强化呼吸肌的训练
缩唇呼吸
• • • • 缩唇呼吸 push lip breathing 吸气时用鼻子 呼气时缩唇轻闭,缓慢呼出气体 开始吸气呼气比在1:2,逐步到1:4
腹式呼吸
• • • • • 腹式呼吸 abdoiminal breathing 深呼吸时横膈有7-13cm 的活动 横膈有1750-3250ml的通气能力 横膈卧位和站位相差2cm 膈肌的训练在颈段脊髓损伤患者中尤为重 要
• 尽可能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 • 充分说明呼吸训练的目的,获得患者主动配合 • 穿宽松的衣服,采用放松的姿势 开始采取卧位,之后逐步过渡到坐位等 • 对日常的呼吸方式进行观察,评定。 • 对患者进行放松的指导,主要针对胸廓上部及肩 胛带的放松: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上部、肩胛提 肌、斜角肌等
呼吸训练的方法
呼吸操
①静力性呼吸:坐位,一手放胸前,一手放胸后,作腹式呼吸,即吸气时挺腹,呼气时收腹。 ②躯干动力性呼吸:坐位,自然吸气,呼气时躯干前倾,双手自然下垂。 ③加压呼吸:坐位,吸气时两臂外展,呼气时两臂相抱靠至胸廓压胸低头。 ④平稳呼吸:坐位,两手叉腰,背部靠在椅背上,肩带及全身肌肉放松,平稳地进行呼吸练习。
部分呼吸法
下部胸式呼吸法 • 姿势采用坐位或半坐位 • 治疗师的手放在患者前部一侧肋骨的下方,让患 者的意识集中于此 • 患者在吸气的时候治疗师的手向肋骨的外侧移动 ,指导患者对抗治疗师的手产生胸廓扩张。 • 患者在呼气的时候,治疗师的手向内侧移动并轻 压肋骨辅助呼吸。 • 在患者吸气前对肋骨进行快速牵张 •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训练。
体位引流
• 叩击 • 叩击产生的空气震动,传送能量波使肺内 震动,让附着在支气管壁的痰液随震动而 松动并随着呼吸管道而排出。 • 方法:在合适的体位下手成杯状或机械设 备叩击胸壁,使痰液松动,每个肺节1-2分 钟。
体位引流
• 震颤 • 利用震动快速的经由皮肤传动到肺,达到 松动肺叶上粘附的分泌物和粘液。 • 方法:患者在深吸气后,在呼气期双手平 放下压胸部及皮肤的方向左右颤动移动 C:\Users\wqh\Desktop\呼吸功能训练和体 位引流\体位引流.pdf
呼吸功能训练与体位引流
网址:
电话:028-8266 8181
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永宁镇八一路81号(成都国际医学城内)
主要内容
• 一、肺与支气管的解剖 • 二、呼吸功能训练 • 三、体位引流
肺的解剖
• 肺与气管的解剖
• 肺与气管的解剖
• 支气管分段
呼吸肌
呼吸肌包括肋间外肌和膈肌, 肋间肌又包括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 平静呼吸时只需肋间外肌和膈肌的参与, 深呼吸时需肋间内肌的参与。 膈肌: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腔增大 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胸腔缩小
部分呼吸法
• 后肺底区呼吸法 • 右中叶和左舌区的呼吸法 • 肺尖部的呼吸法
强化呼吸肌训练
• 腹部重锤负荷训练法 • 姿势:膝立位 • 在腹部呼吸(吸气时)对抗腹部膨隆时予 以施加阻力 • 10RM(repetition maximiu) • 增强肌力:50%,75%,100%RM,重复10 组 • 增强耐力:35%-75% 10-15分钟
强化呼吸肌训练
• 借助辅助器具的训练 • 增强吸气肌
增强呼气肌
深呼吸和咳嗽的训练方法
• 深呼吸和咳嗽训练方法 • 患者保持坐位或半卧位 • 缓慢膈式深呼吸2~3次,经鼻吸气,缩唇呼气
• 深而慢吸气后屏气,逐渐腹肌发力收缩,升高胸内压,压 迫肺内气体对抗闭合声门的压力
• 突然开启声门,做伴有咳嗽的呼气,此所谓标准的咳嗽训 练方法 • 或张口呼气,同时发出叹息声,此所谓呵气训练方法 • 短时放松呼吸后重复上述过程
腹式呼吸-仰卧位
• 患者髋、膝关节微屈曲 • 患者(治疗师)利手放在腹部上,另外一 支放在胸部 • 联合缩唇呼吸 • 吸气时,置于腹部的手轻轻抬起 • 呼气结束时,置于腹部的手快速徒手震动 并对横膈进行伸张,促进呼吸肌的收缩。 • 训练时间每次5-10分钟,根据情况可反复 多次。C:\Users\wqh\Desktop\呼吸功能训 练和体位引流\003.WMV
体位引流
• • • • 是支气道清洁技术的一项重要治疗程序 包含姿势变换和翻身 常常需要伴随叩击和震颤 而有效的咳嗽和呼吸道痰液清除是体位引 流分泌物重要的步骤。 C:\Users\wqh\Desktop\呼吸功能训练和体 位引流\006.WMV
体位引流
• 翻身:绕着纵轴翻转身体以促进单侧和双 侧肺部的扩 的痰液集中到大气管,以利痰液的排出。 方法是:把要引流的肺节摆放在高于支气 管分叉的位置,维持3-15分钟,总时间不 超过30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