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六2、3单元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第一单元复习资料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7.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8.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9.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

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0.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13.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第二单元复习资料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

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

2.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

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3.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5.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受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复习资料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复习资料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1.地球的结构与鸡蛋相似,从外到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

2.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表面由海洋和陆地组成。

海洋面积约占71%,陆地面积约占29%。

3.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

太阳在同一时间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地球上被阳光照亮的地方处于白昼,没有被照亮的地方处于黑夜。

4.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有多种,这些假设的不同之处在于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不同。

5.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6.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在巴黎先贤祠悬挂了一枚摆锤,证实了地球的自转,称为傅科摆。

7.地球的自转方向与日月星辰等天体东升西落的运动的方向相反,是自西向东。

这是相对运动的结果。

在地球上,东方比西方先迎来黎明。

所以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8.中国古代测量正午时刻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叫做圭表。

圭表能通过正午日影长度确定节气。

9.同一地点,正午时分日影长度在夏至最短,冬至最长,春分和秋分时适中。

10.同一地点,正午日影长度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夏至到秋分到冬至:日影逐渐变长;冬至到春分再回到夏至:日影逐渐变短。

11.同一地点,一年四季正午时分太阳位置不同,夏至时太阳位置最高,冬至时太阳位置最低。

12.地球的公转轨道的形状是椭圆形的,有近日点和远日点。

13.地球自转和公转时,地轴倾斜的方向始终不变。

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

14. 地球在公转时,由于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和斜射某一区域。

因此,气温会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

15.同一时间,地球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

16.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方向逆时针(自西向东)逆时针(自西向东)周期24小时一年方式绕地轴旋转绕太阳旋转自然现象昼夜交替四季变化17.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都会对生物产生影响。

白昼和黑夜对生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光照。

18. 有的动物适应较强的光照,主要在白天活动,称为昼行性动物(如蝴蝶、猴子);有些动物适应弱光,主要在夜间活动,称为夜行性动物(如猫头鹰、蝙蝠)。

大象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大象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大象版2014至2015学年度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资料城关三小科学组汇编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资料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1.生物在任何环境中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非生物因素如阳光、温度、水、肥料、空气的影响,还受到生物因素如麦蚜、蝗虫、鼠等的影响。

2.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

实验方法有对比实验和模拟实验。

制定实验方案时,需要根据研究内容找出实验所涉及的因素。

3.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根系向着有水的一面伸展的原因是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4.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又由叶片蒸发到空气中。

5.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

在阳光、水等的刺激下,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

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

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6.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

不同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这是它们世世代代适应某种环境的结果。

了解和掌握各种植物的喜好,对农业、林业的发展以及花卉的种植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7.引起植物倾斜生长的原因是光源方向、水分供应方向和距离。

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1.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

我国春秋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___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记载。

2.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

3.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

4.放大镜又称凸透镜,平行的光线透过它时,将会发生偏折,聚集到一个点上。

人们利用这个属性,发明了照相机、显微镜等。

有时装满水的圆形瓶子也能产生与放大镜类似的作用。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2023新版整理背诵精简版)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2023新版整理背诵精简版)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单元1.放大镜的特点是透明的,且中央厚、边缘薄。

放大镜的特点作用是放大物体的图像。

2.不同放大倍数镜片的凸度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凸度有关。

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3.我们可以用一个烧杯、烧瓶、玻璃杯和矿泉水瓶等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容器加满水制作成一个放大镜。

也可以在透明的塑料膜或玻璃片上滴一滴水制作成一个放大镜。

4.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方法方法一:保持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镜动物不动)方法二: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物动镜不动)5.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把物体放得更大。

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的方法: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放大镜,调整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直到看清物体最清晰的图像,固定两个放大镜的位置。

6.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光学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一两千倍。

用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的图像放大约200万倍。

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7.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安放一对光一上片一调焦一观察8.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图像的大小和视野(看到的范围大小)均不同。

图像越大,视野越小;图像越小,视野越大。

9.在显微镜下,蝴蝶的彩色翅膀其实是由许多小鳞片组成的。

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有的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10.受昆虫启发的发明创造:人类模仿苍蝇的触角,研制出“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根据苍蝇复眼的视觉原理,人类研制出了“蝇眼照相机”和“蝇眼雷达”。

11.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

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像有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

12.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所以物体需要制成玻片标木,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13.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撕-滴-展-盖-染-吸盖玻片倾斜着盖,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滴碘酒是为了染色,便于观察。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本文档旨在总结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各章节的知识点。

第一章:天气和气候
- 天气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 区分天气和气候的特征
- 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
- 了解气温、气压、风力和降水量的测量单位和仪器
第二章:水的循环和水的重要性
- 水的循环过程
- 了解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和重要性
- 回收水的重要性和方法
第三章:光的反射、折射和传播
- 光的传播方式
- 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 了解光的颜色和光的折射和反射与数学之间的关系第四章:电的传导和电路
- 了解电的传导过程
- 探究电的产生方式
- 掌握简单的并列电路和串联电路
- 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
第五章:物质的三态和物质变化
- 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特征
- 探究物质的变化过程和条件
- 了解物质的凝固、熔化和汽化现象
第六章:地球运动与地图
- 探究地球自转和公转
- 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上的经纬度
- 掌握利用地图进行定位和测距的方法
第七章:人体内的营养成分和运动
- 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及其来源
- 了解消化、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功能
- 了解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和不同类型的运动方式第八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
- 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 掌握声音的音量和音调的变化规律
第九章: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 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
- 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特征及其适应环境的方式
- 探究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和食物链
以上为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各章节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本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六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复习资料一、科学知识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直立的“柱子”和横放的“横梁”;房屋和桥梁在受3.横梁越宽;横梁抗弯曲能力越强。

横梁越窄;横梁抗弯曲能力越弱。

4.横梁越厚;横梁抗弯曲能力越强。

横梁越薄;横梁抗弯曲能力越弱。

等形状;能材料使的抗弯曲能力增强。

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

14.人身体中的拱形结构:头骨、肋骨、足弓。

自然界中天然形成的拱形结构:龟壳、蜗牛壳、贝壳、海螺、蛋壳、天然的管状结构:动物和人类腿骨和臂骨等骨骼、某些植物叶和茎的管状结构(如柱子的茎、葱的叶)等。

15.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在方形框架中加入斜杆可以固定框架;这是利用了三角形不易变形的特点。

斜杆在框架中起到了支撑框架和拉紧框架的作用。

16.框架结构铁塔不宜倒塌的特点:(1)铁塔上面小下面大(2)铁塔上面轻下面重(3)塔身有多个三角形的框架结构结构。

(4)框架结构风阻小。

17.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并且容易与道路连接。

桥面在拱上方的拱桥;桥下高度高;容易让船通过。

18.钢索桥的结构:由钢缆、桥塔、桥面组成。

钢缆是桥承重的主要构件;桥塔是支承钢缆的主要构件。

钢索桥的钢缆能承受巨大的拉力;大大增加了桥的跨度。

钢索桥的桥塔越高;钢索承受的力越小;钢索桥的抗弯曲能力越好。

钢索桥分斜拉索桥和悬索桥。

19.用纸设计桥需考虑哪些问题:①纸这种材料的特性;②纸的承受力有什么特点;③选择形状和结构。

④用什么方法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

20.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其长度在目前世界上在建和己建的跨海大桥中位居第一。

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

二、实验探究1、2、。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简答题)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简答题)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简答题)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1课:使用工具1.比一比,试一试,粗柄的螺丝刀和细柄的螺丝刀起螺丝钉,哪个要容易?答:粗柄的螺丝刀能更容易地起出螺丝钉。

2.人们为什么要使用工具?答: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

第2课:杠杆的科学3.一个大人与一个小孩玩压跷跷板游戏,怎样玩小孩才能把大人压起来?答:大人离跷跷板的支点距离小一些,小孩离跷跷板的支点远一些,小孩就能把大人压起来。

4.怎样用杠杆尺来研究杠杆是否省力?应该收集什么数据?怎样收集数据?答:应自主决定两端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要求只在左右各选一个位置挂钩码),当杠杆尺静止不动时,把杠杆尺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记录在书或活动手册上(可用斜线或横线记录杠杆尺的状态)。

第3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5.当杠杆的力点距支点与重点距支点的距离相等时,用的力量与物体重量有什么关系?答:当力点距支点与重点距支点的距离相等时,用的力量与物体的重量相等。

6.讨论拧螺丝时为什么用螺丝刀比较省力?答:因为这是杠杆原理,力点离支点愈远则愈省力,愈近就愈费力;如果重点、力点距离支点一样远,就不省力也不费力,螺丝刀力点离支点远,所以省力。

7.剪刀是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你能找出它的三个点吗?答:支点在交叉处,重点在剪刀的刀刃口,力点在手柄部。

8.你能解释“秤砣虽小,能压千斤”的道理吗?提绳的位置对秤的使用有什么影响?答:“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这是杠杆类工具运用的一个典型现象。

提绳的位置可以影响秤的最小秤量和最大称量值。

第4课:轮轴的秘密9.你能解答轮轴有什么作用?答:轮轴可以传递力,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并能改变力的大小。

在轮上用力带动轮轴转动,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转动,费力。

10.我们周围哪些东西运用了轮轴原理制成的?答:方向盘、门把手、水龙头、自行车车把等是运用轮轴原理制成的。

第5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1.拉窗帘使用的是什么滑轮,为什么?答:拉窗帘用的是定滑轮。

湘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复习资料

湘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复习资料

最新(2022版)湘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生态系统第1课 阳光下的植物1.阳光下的植物丰富多彩、多种多样。

3. 二歧分类法是选择一对明显不同且具有可比性的特征将植物分为两类,然后在每类中又根据相对应明显不同的特征再区分为两类,如此下去,直至把所有植物分完。

4.17世纪早期,比利时的海尔蒙特提出了植物体的生长靠水分这一观点。

5.1774年,英国的普利斯特列得出结论:植物会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

6.植物体的绿叶能产生氧气。

7.1845年,德国的梅耶指出:植物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1864 植物 茎缠绕或攀缘茎直立茎缠绕 茎攀缘 茎草质 茎木质 花具花瓣 花无花瓣 花白色 花黄色 爬山虎 狗尾草 油菜 荷花玉兰 牵牛花 蜡梅8.绿色植物的叶在阳光照射下,可以将二氧化碳与水合成荞料(淀粉),同时放出氧气。

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

第2课从吃与被吃说起1.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链状关系叫作食物链。

2.在食物链中,植物能够自己制造营养物质,称为生产者。

像兔子和狼这样的生物,要直接或间接依靠生产者而获得食物,称为消费者。

微生物能把动植物尸体分解,称为分解者。

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食肉动物为止。

3.许多食物链相互交错连结而形成的复杂营养关系叫作食物网。

在某个环境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物越能更好地生存。

4.像草原这样,能够满足生物的生存繁衍需要,能够提供食,物和防御捕食者等条件的场所,叫作栖息地。

5.生物与其栖息地环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我们把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6.地球上生物种类繁多,它们生活在多种多样的栖息地中,生物及其栖息地的多样性,也使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

7.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栖息地之间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达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叫作生态平衡。

在生态平衡下,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知识点归纳整理复习大全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知识点归纳整理复习大全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知识点归纳整理复习大全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水滴里的生物1、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2、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的制造者是列文虎克,第一个发现微生物,揭开生物秘密的是列文虎克。

胡克最早发现细胞。

3、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4、利用显微镜观察“小水塘”里的一滴水,发现水中会有鼓藻、草履虫、水蚤、轮虫、钓钟虫等微生物。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牛奶中有一种名叫乳酸菌的细菌。

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6、自制的酸奶要放入冰箱冷藏,但不能存放太久。

不要吃变质的酸奶,否则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

▲7、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8、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如:果酒、泡菜、酱、酸奶。

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细菌的过:有的细菌会致病。

9、可以减少致命病菌传播的方法:捂住口鼻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等。

10、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

细菌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有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11、大多数细胞极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鸡蛋中的蛋黄。

12、食物通常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13、青霉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青霉素是由弗莱明首先发现的14、食物的腐败变质是霉菌引起的。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等条件。

防止发霉的条件是干燥、低温。

15、怎样防止食物和其它物品发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冰霜存食物)、太阳曝晒衣服16、请举说明霉菌的功与过?答:人们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霉菌也会造成食物和其它物品的变质。

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植物的病变。

17、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身体由一种叫做细胞的微小结构组成。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物质在变化复习资料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物质在变化复习资料

空中海洋—制作,欢迎使用!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复习资料第一节蜡烛的变化1、★探究蜡烛的变化实验准备:蜡烛、火柴、小刀、镊子、铁片、烧杯实验探究:我的结论:(1)蜡烛切割和熔化时,仅仅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

(2)蜡烛燃烧时,有新的物质生成。

2、★物质的两类变化:形态的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其中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以及性质的改变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燃烧。

3、★形态的变化(物理变化):铁水变成钢锭、水的三态变化、压扁饮料罐、将白糖加热至熔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鸡蛋变成熟鸡蛋、面粉做成馒头、树叶颜色变化、火柴燃烧、盐酸滴在石灰石上、把带壳的生鸡蛋放到白醋中、在碱中倒入少量白醋、往澄清的石灰水里吹气、将白糖加热至焦黑、铁钉生锈了、馒头发霉。

第二节铁钉生锈了★1、铁钉生锈的实验A研究的问题:铁钉生锈的原因是什么?B假设:如果把铁钉放在水里,则铁钉就会生锈。

C实验器材:三支试管、三根未生锈的铁钉、一些蒸馏水、少许植物油、一支滴管、软木塞D 实验步骤:⑴往三支试管里分别放入三根未生锈的铁钉,并把三支试管编号;⑵往①号试管里加入蒸馏水,但不要没过铁钉;⑶往②号试管里加入蒸馏水,直至没过铁钉,并滴入几滴植物油。

(目的:把蒸馏水及空气隔开);⑷把③号试管用软木塞塞住(把试管内的干燥空气及外界隔开);⑸一周后观察它们。

E实验现象:①试管内的铁钉生锈了,②③试管内的铁钉没有生锈。

F实验结论:铁钉在有氧气、有水同时存在的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2、铁钉生锈给人类造成很多的危害,你知道生活中如何防锈的吗?4、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

第三节变色花123、★如何制作紫甘蓝试剂?⑴将紫甘蓝(约50克)撕成小碎块,装入厚的透明塑料袋中;⑵往塑料袋中加入半杯温水(约50-60℃);⑶握住袋口,反复挤压菜叶3-5分钟,直到流出紫色的水为止;⑷用牙签在塑料袋底部扎一个孔,将紫甘蓝汁倒入小烧杯中。

部编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复习知识总结(全册)

部编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复习知识总结(全册)

部编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复习知识
总结(全册)
本册是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的复知识总结,涵盖了全册的各个单元。

第一单元:生命与健康
本单元介绍了生命的特征、人体的基本结构和维护人体健康的方法,例如科学饮食、运动与休息的重要性。

第二单元:物质与能量
本单元介绍了物质和能量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并介绍了常见的物质和能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单元:地球与环境
本单元介绍了地球的基本构成和重要的气候带以及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计划。

第四单元:科学技术与改变生活
本单元介绍了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一些科技改变生活的例子。

第五单元:不断变化的世界
本单元介绍了物质和生命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例如岩石的形成和植物的生长发育等等。

第六单元:太阳系和宇宙
本单元介绍了太阳系和宇宙的基本结构和特征,以及科学家们对宇宙的探索和发现。

以上是本书各单元的简要内容概括。

通过复习本书内容,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各单元的知识点,提高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整理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整理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整理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1.我们出生时没有牙齿,最先长出来的牙齿是乳牙,乳牙脱落后长出来的是恒牙。

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会测量自己身高和体重并记录。

测量体重的工具是:体重称。

2.测量身高时,我们应该脱鞋,身体站直,目视前方.测量体重时,衣物越少,测量结果越准确。

人刚站在体重称上时,体重称的指针会不断变化,所以应该等体重称指针稳定后读数。

3.科学用脑五要素是:反复强化.课程交替.勤于思考.动静结合.适当休息。

4. 9 -10岁(或10-11岁)这一年间长得特别快,这是你已经进入了青春期的标志。

除了这段时间,人还有一个生长高峰期,就是从出生到一岁这一年间。

5.青春期是我们儿童向成年人过度的时期。

女孩大约从十岁开始,将陆续进入青春期;而男孩要稍微晚一些。

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6.青春期的心理特点:(1)性意识骤然增长,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2)智力水平迅猛提高;(3)独立欲望增强,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并能作出自己的判断,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过低。

(4)情感世界充满风暴,情绪不稳定,容易与老师家长对立;(5)兴趣爱好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6)人际交往欲望强烈,有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和依赖性。

7.为什么要大力发起尊老爱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老年人为社会和家庭奋斗了一生,作出了很大贡献。

人老老后,体量变差,记忆力减退,听力和视力下降,容易生病,所以需要得到更多的照顾;而幼儿十分小,不懂事,没有自理能力,也需要得到大人的照顾。

8.成长的标志有很多,比如:身高和体重的增加、我们越来越懂事了、鞋子变得挤脚了。

9.人的一生要经过婴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在XXX之谜中,聪明勇敢的XXX把人的一生划分为幼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

10.根据父母的身高预测自己长大的身高(男孩成人后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1.08 ,女孩成人后身高=(父亲身高×0.928+母亲身高)÷2),按照现在的身高展望自己长大的身高,按照自己的脚长展望长大后的身高。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要点整理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要点整理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要点整理
本文档旨在整理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的知识要点,以供学生复和查阅。

1.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 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可以分为坚硬、柔软、可塑等不同性质。

- 物质可以经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性质发生改变,但其本质不变;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发生了新的物质生成。

2. 物质的分类
- 物质根据其组成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如氧气(O2)、铁(Fe)等。

-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可以用化学式表示,如水(H2O)、二氧化碳(CO2)等。

3. 常见的物质变化
- 冰的融化:固体冰在受热时会变成液体水。

- 油的燃烧:液体油接触到明火时可以燃烧并释放能量。

- 钢铁的生锈:钢铁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会与氧气发
生反应形成铁锈。

4.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可以通过物
理方法进行分离,如过滤、蒸发等。

- 纯净物质是只有一种成分的物质,可以通过化学方法进行提纯,如结晶、电解等。

以上是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的知识要点。

通过复习和掌握
这些要点,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的分类、常见的物质变化以及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等内容。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全册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全册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全册总结!第1单元《小小工程师》第1课了解我们的住房1.工程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设计和使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2.住房的基本结构包括门窗、梁、墙体、楼板、房顶等。

3.住房的基本系统包括供水系统、供暖系统、采光系统和电路系统等。

4.住房建造过程中要经历明确任务、选址、设计、建造、验收等几个重要阶段。

第2课认识工程1.港珠澳大桥能为港珠澳大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

2.工程的限制条件包括时间、费用、可用材料、环境、抵抗自然界的破环能力等。

3.港珠澳大桥会受船舶航道和香港机场的影响,解决的办法是建造海底隧道。

4.隧道与桥梁之间需要岛屿连接,但这片海域没有可用自然岛屿,解决的办法是修建人工岛屿。

5.建岛的海床有淤泥,机械会滑出,移走淤泥又会对海洋造成毁灭性污染,解决的办法是用圆钢管围岛。

6.工程建设的一般步骤包括: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方案)、测试模型、评估改进、实施建设。

7.工程利用了大量技术成果,建设工程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推动了技术的发展。

技术与工程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第3课建造塔台1.塔台竞标标书包括建塔位置、使用材料、塔的设计、成本预算、人员分工和时间分配等内容。

2.塔的设计需要考虑塔高、塔型、实用性和安全性等因素。

3.工程设计和竞标的关键是如何实现项目安全性和项目成本的和谐统一。

4.考虑楼梯、栏杆的细节有助于竞标成功。

5.项目成本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时间成本。

6.项目安全性包括稳固程度、承重能力、抗风能力、抗震能力等。

7.标书可以用文字、画图、标注等多种形式表达。

第4课设计塔台模型1.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

2.制作塔台模型需要经过设计、制作、测试、评估和改进等过程。

3.为避免倾斜,塔台整体应该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4.三角形更加稳固,在塔台模型设计中我们要多设计三角形来保证塔台模型的稳固和承重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

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材料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会增加;材料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明显、显著)增加。

所以,房屋的横梁要立着放,虽然减少了宽度却增加了厚度。

3、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瓦楞纸板是通过弯折和多层的相互黏合增加了材料的厚度,提高了抗弯曲能力。

5、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6、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受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7、生物体中的拱形:人的头骨、拱形的肋骨、足骨、贝壳、乌龟的壳、鸡蛋、鸟蛋等。

8、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中,三角形框架比四边形框架更加稳固,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

所以框架结构里有好多三角形。

我国著名的体育场馆—鸟巢就是框架结构。

19、不容易倾倒的塔结构往往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空气阻力小。

10、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

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11、钢索桥的最大特点是跨度大。

江阴大桥是悬索桥。

12、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使用了框架结构、拱形结构、钢索结构。

13、桥塔修的高是为了减少钢索的拉力。

14、火车钢轨的抗弯曲任务主要由轨底和轨头承担。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2、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池中有没有电。

3、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4、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5、做电磁铁实验时,因为用的导线较短,这个电磁铁是很耗电的,不要把它长时间接在电池上。

6、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都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7、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还与线圈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8、电动机由外壳(内有一对磁铁)、转子(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电刷)组成。

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9、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

虽然大小悬殊、用途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互相作用转动。

10、电能使各种用电器做各种运动、发光、发声、发热……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电能。

11、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

和运动有关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

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储存的能量叫做化学能。

12、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14、电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风能、水能、机械能等)转化来的。

15、发明了发电机后,人们能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
17、石油和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18、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19、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属于传统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

20、现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核能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