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农村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查报告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应用
摘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胡锦涛同志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我们不得不承认,也不得不惊叹,在社会主义的带领下,在党的领导下,新农村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无无法言语的。可以看出,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村巨大变化,带给老百姓巨大改变,这是成功之道。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新风貌、党领导、小康、社会主义、农民
正文: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2013年2月3号针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入村中,访问村委会、一些老人农民,了解现在新农村建设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以及不足之处进行问卷调查活动。
(二)调查方法:
调查以口头提问为主,书面为辅,深入相关人员和机构,了解情况,采访现在的变化,收集资料。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
通过调查,得到以下的一些结果和分析。
在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方面,各个家庭的收入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总体达到了小康的水平,家家户户建起了小洋楼,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农村之中,实现了道路扩大。硬化,村村通的局面。水利的修建,使得农田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不用靠天种植,大棚蔬菜种植,养殖场的全面大规模养殖,试验田的开始,都是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成果。小型的加工厂等也在村中建设起来,增加农民收入。各自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的人们都普遍的感觉到新农村建设的成就,都感到满意。村委的工作,也十分地到位。
一直以来,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人民的生活有了巨大改变,不再像改革开放之前那样穷困潦倒,无衣无食。由于党的正确领导下,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变得富裕起来。但是,一直困扰着农村的问题是: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也还没有根本改变,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因此,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进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意义重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能力及其素质的提高。“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从这个意义上讲,抓农村基层党建就等于抓住了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权。实践证明,凡是新农村建设搞得好的村镇,一是有一个团结合作、坚强有力的好的“两委”班子,二是有一支切实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队伍,三是有一套切合实际的科学发展思路。
直到新农村建设的出台,才彻底改变了这个问题。在中央的带领下,一场场轰轰烈
烈的农村建设开始了。
在国家的带领下,要富农,就要先发展农村经济,就要善于利用农村的特有资源,发展农村的经济圈。然而,要发展经济,在贫困的山村里,道路运输极不发达,这就是首先制约农村发展的问题。于是,国家就从财政拨款,首先解决农村的乡村公路问题,在经过修路的浪潮之后,一条条崭新的公路出现在中国各个地区的农村上,不仅方便了农民出行,更是为农村的发展走出了第一步。如今,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乡村公路错综交叉,车辆疾飞,人群来来往往,过往车子川流不息,各种货物运输不停。
在解决路问题之后,就是农民的经济问题。袁隆平的超级水稻推广,在农村每次收割,谷仓里都是稻谷,背稻谷时候农民都喊多了。在一些不适宜种植水稻的地方,如旱地,国家是派遣了技术能人员来指导,教导他们怎么利用土地,解决一些农民经常出现却解决不了的难题。每一个种植期间,都会遇到虫害,对于怎样对症下药,农民都是凭经验的,但是由于天气变化,虫也在变化,偶尔会出现难以解决的困境。这时候技术人员就是农民的最好帮手。
在国家的带领下,农村开始了新一轮改革。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载体在农村。“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干部服务”是基本原则。莲花县委、县政府极为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把新农村建设列入了“四大战略,五大建设”工程之中。为抓好工作落实,形成工作合力,由县四套班子领导牵头、县有关部门参与,组建了新农村建设帮建工作组。要求工作组积极发挥各自职能作用,从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支持试点村工作。其次,整合扶贫、发改、交通、卫生、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资源,按照“渠道不乱、各计其功”的原则,尽可能地把惠农项目匹配到试点村内。再次,采取了向上争一点、县乡财政投一点、农资金倾斜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的“六个一”办法,建立了多元、集约的资金投入机制,有效缓解了新农村建设中的资金短缺矛盾。特别是县乡除安排配套资金外,还安排了一定资金专门用于奖补进度快、成效好的试点村,从效果上,起到了四两拨千金的激励效应。另外,通过政策优惠、亲情吸引等方式利用各种渠道鼓励社会力量,特别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参与新农村建设。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最终受益者,我县引导农民群众树立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各项工作,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从而形成了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农民群众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努力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因此,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出千千万万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比如发展了新农村试验田,这些试验田都是在示范,在研究。他们还教导开展一田多用。多种种植物同时利用等。
减轻农民的负担,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一环,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一道坎。为此,中央已经颁布法令,彻底取消了农业税,这不仅得益于农民,更是国家要改善农村,提高农民收入的决心。
善利用资源是应该值得的。现今的农村,几乎就是农村生态型。但是在于工业的发展发面欠缺,善于利用农村的近资源,这才是出路。在农村的一些适合发展工业的地方,适当投资招商,建设小型的农副产品加工厂等等,这样不仅给当地带来资金流动,也给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减轻原产品的运输路途。对于一些适合发展农村旅游业的地方,可以引导他们假设旅游业,这样更加改变农村风貌。
在新农村的建设下,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于是住房问题是他们迫切要改变的,于是一幢幢小洋房拔地而起,有的农民还建起了别墅,在农村可以看到这样一番风貌,农民的生活条件彻底改变,厕所,浴室,住房全都经过改造,变得不一般,高级起来。农村没有煤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