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第十章 (2)
马哲(政治经济学知识要点)
劳动价值理论部分(4.1)1、资本原始积累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2、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产生条件:社会分工的出现、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3、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自然属性、共性、永恒范畴,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社会属性、个性、历史范畴。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及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
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体,对立性:相互排斥、不可兼得;统一性: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
4、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各不相同的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二者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或两种不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5、商品价值量决定规律: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规律关乎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有密切关系。
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以简单劳动为尺度,复杂劳动是自乘的或倍加的简单劳动。
6、商品价值量变动规律: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使用价值总量增加,价值总量不变,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
7、价值规律内容与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波动没有违背价值规律。
作用途径:市场机制,包括价格、供求、竞争三大机制。
价值规律作用: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马哲各章知识点
马哲各章知识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
包括:哲学(是基础)、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从内容上讲,它是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内的完整的学科体系;从研究对象来讲,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从阶级属性来和功能来讲,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从本质特征上讲,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并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服务的。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1、社会实践和阶级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
这个时期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实践的基础和阶级条件。
2、自然科学前提:自然科学前所未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科学基础。
其中: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科学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然科学的作用是: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思想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往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发展积极成果的继承,又是对当时欧洲社会科学重大优秀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
(2)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3)马克思结合当时的社会实践,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辩证法思想,并对之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批判地吸取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唯物主义思想,并克服了它的形而上学性、机械性和不彻底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吸收前人优秀哲学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又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1、什么是哲学?(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的系统化和理论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每章主要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每章主要知识点第一章哲学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世界观1、什么是世界观:(概念)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
2、什么是哲学?(概念)哲学是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和理论论证而形成的关于世界总体的思想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认识、评价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3、宗教的本质特征,哲学与宗教的区别与联系。
宗教也是一种世界观,其本质特征是对神的信仰。
与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宗教不同,哲学通过理论的逻辑力量来表现它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
4、艺术的本质特征,哲学与艺术的区别与联系。
艺术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人与世界之间的丰富关系的。
艺术作品也蕴含着对世界的根本理解。
与哲学是把握世界的理论方式不同,艺术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审美方式,以艺术形象表达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和感受。
哲学通过逻辑论证以理服人,艺术则通过艺术形象以情感人。
5、科学的本质特征,哲学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是人类运用理论思维实证地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
在相当长的过程内,科学以为分化的形态包含在哲学母体之中,哲学和科学的成长过程,就是科学从哲学母体中分离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事物运动的具体规律不断地成为各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哲学则通过对各门学科的概括和总结,从总体上把握世界。
哲学即必须立足于具体科学,又必须保持对具体科学的超越性,揭示科学活动中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总结和概括科学成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把科学成果转化为哲学理论,而且要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革哲学自身。
6、什么是人生观?人生观的内容及意义。
人生观是关于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源于人的特殊存在方式,以及由此构成的特殊的矛盾。
内容:主要包括对人的本质、人的生存方式的认识,对人生的目的、人生价值的理解具体表现为对生死、祸福、荣辱等问题的看法。
意义:人生观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处于重要地位,肩负着构建人的精神家园的使命。
【马哲课件】马哲电子教案全文
【马哲课件】马哲电子教案全文一、课程介绍1.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2. 课程性质:理论性、政治性、实践性3.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哲学素养,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适用对象:高中阶段学生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背景(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2. 第二章:物质和意识(1)物质的概念和特性(2)意识的概念和特性(3)物质和意识的关系3. 第三章:辩证法(1)辩证法的本质和特点(2)辩证法的核心观念: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3)辩证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4. 第四章:唯物史观(1)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2)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5. 第五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运用(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前景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观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运用到实际中。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检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综合评价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
4. 实践报告: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教材。
2. 课件:结合教材制作的课件。
3. 视频资料: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讲座、纪录片等。
4. 网络资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论文、文章、论坛等。
5. 实践基地:合作关系的社会实践基地。
马哲笔记整理
马哲笔记整理绪论:1.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章: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3.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具体内容:(1)物质和精神何者第一性,何者第二性的问题。
(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4.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5.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6.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7.物质的含义: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8.物质与运动的关系:(1)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根本属性。
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2)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9.时间:(1)含义: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2)特点: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
空间:(1)含义: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
(2)特点:三维性。
10.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11.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含义: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点:(1)联系具有客观性;(2)联系具有普遍性:A.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B.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中;C.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3)联系具有多样性:(主要方式有):直接与间接联系、内部与外部联系、本质与非本质联系、必然与偶然联系。
事物普遍性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北京大学赵家祥版本引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观第一节哲学与哲学观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是什么?(1)从词源考证的角度,可以把哲学理解为“智慧学”或“爱智之学”。
(2)从与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的关系来看,哲学可以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或称之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3)从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看,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4)从哲学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来看,哲学是以最普遍的范畴及其构成的逻辑体系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
(5)概括起来,可以说,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以世界整体为研究对象,以人类实践及其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其“活水源头”,力图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概括世界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既是一种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本考点真题链接:哲学(1998名解),哲学与反思(2008名解),解释哲学(2009简答)2.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具体展开,显示的是其本体论内涵与认识论内涵。
(1)思维和存在或者精神与物质何者是本原,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
世界是思维或精神创造的还是从来就有的?世界的本质和基础是思维或精神还是物质?对这个问题做出的哲学回答,是关于世界的存在及其本质的学说,即本体论。
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另一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这一方面涉及的是世界是否可知、人的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现实的问题,属于哲学中的认识论问题。
(3)哲学基本问题的本体论方面与认识论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其一,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
其二,认识论是本体论的进一步延伸和归宿。
2024年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唯物论一、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二、运动观(一)运动与物质1. 定义运动是标准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包括简单的位移、过程、人类思维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同物质一样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2. 运动与物质的关系(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2)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和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设想有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载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二)运动与静止的关系1.静止的含义物质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这说明运动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但是,在物质运动中又包含着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静止。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2.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绝对运动中也包含着相对静止的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否认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就会走向形而上学不变论;借口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
20XX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笔记第十章-自学考试.doc
查看汇总:2018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笔记汇总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获取自考备考指导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免费做题、免费学直播课第十章阶级斗争的历史地位第一节阶级和阶级斗争一、阶级的起源和社会阶级结构的演变阶级的起源和实质(1)阶级的起源(简言之:物质利益的对立):1、原始社会后期有了剩余产品,使一部分占有他人和集体的劳动成为可能;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和产品交换,以血缘联系为纽带的氏族制度的瓦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
(2)阶级的实质:经济上的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掠夺。
列宁关于什么是阶级的论述。
*判断阶级关系的标志;阶级是一个经济实体,由经济原因引起,同时具有多方面特征;阶级和等级、阶层阶级: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除原始社会外,到目前为止,社会的经济结构总是体现为阶级结构。
列宁关于阶级的科学定义,阶级就其本质来说,是一个经济实体,阶级和等级、阶层的区别与联系。
阶级产生的经济前提是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产生主要途径。
阶级结构。
特定的经济结构产生特定的阶级结构,阶级结构的变化是经济结构变化的反映。
二、阶级斗争及其历史作用阶级斗争[classstruggle],即根本对立的不同阶级之间的对抗和冲突,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殊表现形式,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直接动力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中,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阶级斗争的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理论斗争。
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社会革命。
社会形态的转变;先进对落后的斗争。
类型:新兴地主阶级的革命;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形式:暴力、和平。
作用:生产力的解放;人的解放三、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社会革命: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
社会革命的本义。
广义的革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革命”概念只能在本义上使用。
马哲经典课件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青岛科技大学政法学院
1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青岛科技大学政法学院
2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青岛科技大学政法学院
3
唯物史观
青岛科技大学政法学院
11
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发展不能起决定性作用
首先,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其次,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 再次,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
会的制约。
青岛科技大学政法学院
12
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观点
这种理论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片面夸 大了地理环境的作用。
另一类是经过人们加工的劳动对象, 即原料。
青岛科技大学政法学院
52
劳动者
是指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 劳动技能,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包括 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马哲全部
名词解释第一章略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论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831和1834年,法国里昂的纺织工人举行武装起义;从1834年起,英国的工人和革命群众发起了持续十余年的“人民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的武装起义。
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实事求是: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同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包含着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集中体现。
第三章运动:运动是标志物质根本属性的哲学范畴。
它概括了一切形式的变化和过程的本质,从简单的位移到各种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的变化,直到人的思维这种最复杂的活动。
运动就是一般的变化。
时间: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间隔性和顺序性,是事物运动节律的体现。
空间:空间是指事物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
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第四章1、实践:试剑石人特有的存在方式,是人为了解决自身需要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进行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它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三种基本类型。
2、人化自然:是相对于自在自然而言的,是指已经被人类实践活动改造过、打上了主体意志烙印的那部分自然界。
3、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的总和。
4、属人世界:是指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世界。
第五章规律:规律就是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系统:在系统论中,系统是指有一定数量并且相互联系的因素所组成的统一体。
内容:事物的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
现实:现实是标志一切实际存在着的事物的范畴,是指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
自然规律:自然规律是贯穿在自然领域、支配自然世界事物运动的规律。
马哲知识重点总结(完整版)
马哲知识重点总结(完整版)第一章(一)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组成。
1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第5页。
2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第2页。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22-23页。
1基本问题是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关系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是派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法的根本分歧?1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重中之重点第40页。
这是因为,(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第40-41页。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3)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页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意于同一性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 各章节要点归纳
下面就马哲这一重点学科进行复习要点的指导,愿各位考研学子学习进步!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联系是指事物间、现象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的客观性是指。
联系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是把普遍联系的原理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
(3) 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世界上每一事物、现象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联系的普遍性它事物、现象有某种联系或关系。
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每一事物和现象都是整个世界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环节,每一事物通过自身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出题点:改革、稳定、发展的辨析题1.永恒发展的含义/发展的永恒性(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
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
(2)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2.唯物辩证法关于过程理论的内容(1)世界上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
(2)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3)一切事物都是产生、发展、转化为他事物的过程。
(4)一切事物都有其过去、现在和未来。
(5)(恩格斯)“因此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具体事物的集合体”出题点:可结合邓论科学的发展观出题,今年重点3.矛盾同一性的含义和作用(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得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个基本含义: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反的性质和趋势。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①提供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②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关系:1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2特殊性与普遍性相互联系3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__精讲(101106)
14
2.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①从生理基础看,人脑是意识的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②从意识内容的源泉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马克思指出: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 已。” “龙”:骆头,蛇脖,鹿角,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 (2)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如果否认意识的客观内容就 会陷入唯心主义,如果抹煞意识的主观形式则是庸俗唯物主义 (坚持物质一元论的同时,他们认为意识也是一种物质,是大脑 的分泌物,他否认意识的能动性)
与其研究对象)
(4)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4
(1)哲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哲学与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指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 等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
(2)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与
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 人们自发形成的这种世界观一般是比较零乱的,不系统、 不自觉的,缺乏理论的论证和严密的逻辑,还不是哲学。只 有经过思想家、哲学家以理论的形态进行加工、概括和整理, 使之理论化、系统化,成为一种理论体系,才形成哲学。
15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
(1)意识的能动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意识是对 外部世界主动的、有选择的反映;第二,意识活动 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第三,意识对外部世界的 改造作用;第四,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控 制作用。 (2)在意识作用问题上有两种错误观点。夸大意识 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贬低、否认意识的作用是形而 上学唯物主义。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 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和利 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马哲经典选读-反杜林论-哲学篇
第九部分:道德和法。自由和必然
一、批判杜林在法学和政治学上的唯心主 义和超阶级的谬误
二、批判杜林关于自由和必然关系的谬误, 论述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
三、批判杜林的庸俗的人生哲学
一、批判杜林在法学和政治学上的 唯心主义和超阶级的谬误
1、揭露和批判杜林在法学和政治学上的唯 心主义和超阶级的谬误
2、揭露杜林对近代资产阶级法律的无知
3、杜林至多是一个蹩脚的旧普鲁士的法学 家
返回
二、批判杜林关于自由和必然关系 的谬误,论述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 系
1、道德和法与自由和必然的关系 2、揭露杜林在自由和必然问题上的错误观
点 3、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 4、批判杜林的历史虚无主义
返回
第十一部分:辩证法。否定的否定
一、批判杜林对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规 律的攻击,阐述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
二、批判杜林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论述否 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一、批判杜林对马克思主义否定之 否定规律的攻击,阐述唯物辩证法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揭露杜林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攻击 2、批判杜林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
1、“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折衷主义的 命题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需要自
然科学和哲学的长期发展来证明
返回
三、批判杜林的世界模式论的唯心 主义实质,揭露杜林的世界模式论 是对黑格尔《逻辑学》的抄袭。
1、杜林的“存在基本形式”是对黑格尔 《逻辑学》中“存在论”的抄袭
一、揭露杜林在真理、道德问题上 的谬论
1、揭露杜林在思维和语言关系上的谬误 2、揭露杜林永恒道德观和永恒真理观的谬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两册全》重点笔记
肖前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重点笔记第一章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一节哲学及其社会功能一、什么是哲学马克思曾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
哲学是从总体上概括地把握时代的内容,集中地反映时代的本质特征,从而体现着时代精神的精华。
凡是真正的哲学都是该时代人类智慧的一种理论升华。
哲学的基本内容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是通过人们观察和处理各种具体事物时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表现出来的。
哲学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提供一般的、普遍的方法,并且是关于这种一般的、普遍的方法的学问,即方法论。
哲学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作为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是经过了理论的加工和概括的。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只有这样,哲学才能真正成为智慧之学,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
二、哲学的特点1、哲学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对象方面。
哲学的研究对象始终是人与世界的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在对象上的区别实质上就是一般与个别或特殊、全局与局部、整体与部分、无限与有限的区别2、哲学的特点,还表现在它的思维方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黑格尔指出:“哲学的认识方式是一种反思。
”这种反思,实质上就是对人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所创获的成果的总结、概括。
这种总结、概括就是哲学把握人与世界的总体性关系的基本思维方式,它必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三、哲学的功能总体而言,哲学是关于各种具体科学知识的总结和概括,它同其他各种具体科学知识一起构成人类的知识体系;哲学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同其他的社会意识形态一起构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体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哲学作为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再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体系中,乃至再整个人类精神世界中,都处于核心的地位,其者统摄一切的灵魂的作用。
马哲知识点5
第十章认识活动与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从而科学的解决了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一致的问题。
从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的内容来看,它们一致的基础是客观辩证法;从三者合何以能够联结、统一在一起来看,它们一致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思维方法本质上是主体化了的客观规律,是在客观规律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工具和手段。
思维方法最重要的特征:中介性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是揭示概念的辩证发展、矛盾运动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的和历史的一致等方法。
其中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是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所共有的方法。
而从抽象到具体、逻辑的和历史的一致则是辩证思所特有的方法。
第十一章真理和价值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绝对性的基本含义:真理作为主客观的统一,其内容具有客观性、确定性,其发展具有无限性。
具体含义:(1)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的符合,都包含有不依赖于人或人类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性的局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
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真理相对性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局限的、不完全的。
具体含义:(1)从客观世界的整体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对无限宇宙的一个部分或片段的正确反映。
承认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我们的认识有待扩展,也就是承认了相对真理或是真理的相对性。
、(2 )从特定事物或现象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对该对象的一定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
认识反映事物的深度总是有限的,具有近似的性质。
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区别:(1)真理的绝对性是就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和真理的发展趋势而言。
卓越答案
马哲答案单选1-10 CDCBD CCBBD11-20 CBDBB BCACB21-30 BBADD DDDBB31-40 DDCCB CCCCB41-50 ACCAB CACCB51-60 CCCAB CDCAB61-70 BDDCC BCDBC71-80 CDABD DCDDC81-90 ADCDB DCBDC91-100 DCCDA ABCCD101-110 CCCDA DCACA111-120 BDDDA BBA(119题无)C121-130 BDCDC BADAD131-139 BCCDC DDDB多选11.BC 12.BC 13.ABC 14.ABC 15.AC 16.BCD 17.CD 18.BCD 19.CD 20.CD 21.AC 22.BC 23.CD 24.CD 25.AC 26.ABCD 27.ABCD 28.ACD 29.BCD 30.BCD 31.ABCD 32.AD 33.ABCD 34.AB 35.AC 36.ABC 37.ACD 38.ACD 39.AD 40.BCD 41.BCD 42.ACD 43.BD 44.AD 45.ACD 46.AD 47.ABC 48.ABC 49.BCD 50.AB 51.ACD 52.BD 53.ABC 54.BCD 55.ABCD 56.AB 57.AD 58.ACD 59.AD 60.ABCD 61.BCD 62.ABC 63.ABCD 64.BCD 65.ABD 66.ABCD 67.ABCD 68.BCD 69.BD 70.ABC 71.AC 72.ACD 73.AC 74.CD 75.ACD 76.ABCD 77.ABD 78.CD 79.ABD 80.AB 81.ABCD82.ABCD 83.ABC 84.ABC 85.BCD 86.ABC 87.BCD 88.AD89.AB 90.ABC 91.BCD 92.ABCD判断1-10 错错错错错对错错错错11-20 错对错对错错错对错错21-30 错错错对对错对对对错31-40 错错错对对对错对错对41-45 错错错错错政治经济学单选1-10 BDABA DDDBA11-20 BCCCB BACDC21-30 DBCDC ABDCB31-38 DCDAB ABA多选1.ABCD2.CD3.AB4.ABCD 6.ABC 7.ACD 8.BCD 9.AD 10.BC11.ACD 12.ABC 13.ABD 14.AC 15.ABCD 16.AD 17.AC 18.ABD 19.ABCD 20.BCD 21.CD 22.BCD 23.ACD 24.ABD 25.ABC 26.BC 27.ABCD 28.ACD 29.ABC 30.ABCD 31.AD 32.ABCD 33.ABD 34.ABD 35.ABCD 36.ABCD 37.ABCD 38.ABCD 39.ABD 40.ABCD 41.ABCD 42.BCD 43.ABCD 44.ABCD 45.ACD判断1-10 错错错错错对对对错对11-20 错错错错错对对对对对21-30 对错对错错错错错错错31-34 对对对错毛概专项模考题单选1-10 ACDDC DBAAD11-20 CDBCB DBDBB21-30 BDADB BCCBB31-40 ACADD ABBDA41-50 ABBBD DBBDC51-60 CADAA CCABA61-70 BDCDC ACCCA71-80 DDBDC ACABB81-90 ACBBC CCDAB91-100 ABBAA BADBC101-110 DCDBA DDDBA111-120 ACDDD BDADA121-130 AAAAA DAABB131-140 AABDC BBACA141-150 AACDD CBBAB151-160 ADCCB CDDDB161-170 CDACA ADADA171-180 ADDBC BBCBD181-182 BB毛概综合模考题单选1-10 ADCCA CCACC11-20 CDABA DAADC21-30 DDABA ABCDC31-40 CAADC DABADD41-50 BACDA BACAA51-60 ABCAA DDBAD61-70 ACCBC ABBAA71-80 DADBA ABADB81-90 BDAAA ACAAA91-100 BCAAA DBBCD101-110 CCACB BDCBA111-120 DADDD CBAAA121-126 CAABDB多选11.ABCDE 12.BE 13.ABCDE 14.ABC 15.DE 16.ABCD 17.ABCD 18.ACDE 19.BCD 20.BDE 21.ABCD 22.BC 23.ABCD 24.ACE 25.ABCDE 26.ABCDE 27.BDE 28.ACE 29.BCD 30.BE 31.ABCDE 32.ABD 33.ABCD 34.ACE 35.ACD 36.ABC 37.ABCD 38.ABCD 39.ABC 40.ABCD 41.ABCD42.ABCD 43.AB 44.CD 45.BC 46.DE 47.BCD 48.ABC 49.CD 50.ABC 51.CE 52.AE 53.ABCD 54.ABDE 55.ABCDE 56.ABCD 57.ABDE 58.ABCD 59.ABCD 60.ABCE 61.AB 62.ABC 63.AB 64.AB 65.AB 66.AD 67.CDE 68.AB 69.BD 70.ABC 71.AB 72.AB 73.AB 74ABCD 75.ABD 76.AB 77.BD 78.BCD中特专项模考题单项模考题一1-10 DAABD DDDBD11-20 ADAAD AAADA21-30 CBAAB BABDD31-40 DDBDC BAABC41-50 CAADB ADDDC单项模考题二1-10 BBCDC CACDA11-20 CABAC BDBCC21-30 ABCCD CCCDC31-40 BCDAA BCBCD41-50 CDDAD ABBBC51-60 DBDBA BCACD61-71 ADACC CAADB C单项模考题三1-10 CCBDD ACDCC11-20 CCCAB AADDB21-30 BCBBD CADDB31-40 BBCDA DCCBD41-50 ABBCD ACCAC51-60 CCCBD ABCCB61-67 BADDDAD综合模考题一第一章单选CAADB AADCB多选 1.BCD 2.ABCD 3.ACD 4.AC 5.BCD判断错对错错对对对错错错第二章单选AABBC CBDCD AAACD多选 1.ABCD 2.BD 3.BCDE 4.ADE 5.BCE判断错错错错对第三章单选BADAC BCBCA DBCC(15题无)CDCBA CCBA多选 1.BCE 2.ABCDE 3.ABD 4.ABCD 5.ABCD 6.AB 7.ABC 8.ABCD 9.ABCD 10.ABC 11.ABCD 12.ABCDE 13.ABCE 14.ABCD判断对错对对错对错错错错错错第四章单选ABDDD CACCB DBBAA ABDDA多选 1.AB 2.BC 3.ABCD 4.ACD 5.ABCD 6.BD 7.AB 8.ABCD 9.ABD 10.ABCD判断对错对对对对第五章单选DBACB BADBA多选 1.ACD 2.ACD 3.ABCD 4.AB 5.ABCD 6.BCD 7.ACD 8.BCD 9.ACD判断错对错对对第六章单选CAAAB DBACC AAABD DABBC D多选 1.ABCD 2.ABCD 3.ACD 4.ABCD 5.ABD 6.AB 7.ABD 8.ABC9.ABC 10.AC 11.ABC 12.ABCD 13.ABD 14.ABCD判断对对错对对对错对对对第七章单选BADCC ABDDA ADCDD多选1.ABCD 2.ABCD 3.ABC 4.AC 5.ABDE 6.ABC 7.AB 8.ABCD 9.ABCD 10.ABDE 判断对错第八章单选BACAB ABDCC多选 1.ABCD 2.ABCD 3.ABE判断错对对错对第九章单选CDDCA AD多选 1.ABCD 2.ABCD 3.ACD 4.ABCD 5.ABCD 6.ABCD 7.AB 8.ABCD判断对对对第十章单选DDAAC CBCDC CA多选 1.ABC 2.ABCD 3.ABCD 4.ACD 5.BCD 6.BCD 7.AB 8.ABC 9.BD 10.ABD判断对错对错第十一章单选BCBAB AAAC多选 1.ABC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判断对错错错对综合模考二单选1-10 BDDCB ADBDA11-20 BACBC CBDBC21-30 CBBCA DDACD多选综合模考三单选1-10 DCADD DCCAC11-20 CDCCC DCCCD21-30 ACBDD CAAAB多选9.CD 10.ABD 11.ABC 12.ACD 13.ABCDE 14.ABC 15.ABCD综合模考四1-10 CCCBD DAACD11-20ABBBB AAABC21-30BAABB BDADD31-40BBDBD DADBC41-50BCDDC CBDDC51-60BACBA DCDBC61-70BBADC AABBB71-80AADCB CCDDA81-90AABCC BDABB91-96BDCADD多选11.ABCD 12.ABC 13.ABCD 14.ABCD 15.AB 16.BD 17.AC 18.BCD 19.ACD 20.ABD 21.ABCD 22.ACD 23.ABCD 24.ABC 25.ABCD 26.ABD 27.BCD28.ACD 29.ABCD 30.ABCD 31ABD 32.ABCD 33.ABCD 34.ABCD 35.ABCD 36.ABCD 37.ABCD 38.ABCD 39.ABCD 40.ABCD 41.BCD 42.ABCD 43.ABD 44.BCD 45.ABC 46.ABD 47.ABCD 48.ABD 49.ABCD 50.ABCD 51.ABCD 52.ABCD 53.AC 54.ACD 55.BCDE 56.ABCD 57.ACDE 58.ABC 59.ABDE 60.AC 61.ABCD 62.ABE 63.ABCD 64.ABCDE 65.ABCD 66.ABCD 67.ABCDE 综合模考五单选1-10BCCDB ADBCD11-20AADBC BDBCC21-30CBCCD BBABC多选9.ABCDE 10.ABDE 11.ABCD 12.ABCE 13.BCDE 14.ABCDE 15.ABCDE法理学单选1-10ACCDC BCCAD11-20DABBA ACDBA21-30ACCCD DAABB31-40BDCCB BBABA41-45CCABC多选1.CD2.AD3.ABD4.ABCD5.ABCD6.ABC7.BCD8.CD9.AB 10.AB 11.CD判断1-10错对错对错错对错错错11-21错错对对对错对对对错对宪法学单选1-10CACCA BBADC11-20ABBDD ACDCB21-24BABB多选1.AC2.ABCD3.ABCD4.ABC5.AC6.ABC7.AD8.ABC9.ABCD 10.AB11.ABCD 12.AB 13.A 14.ABC 15.ABD 16.AB 17.BD 18.ABC 19.ABC20.ABD 21.ABC 22.ABCD 23.BC 24.ACD 25.ABC 26.ABCD 27.ABC 28.ABCD 判断错错错对对错对错错对错错民法学单选BDCBC AAAAB ADDBC BBCAB CCDAD CBBCC BA多选11.ABC 12.ABD 13.AB 14.ABC 15.ABCD 16.ABD 17.ACD 18.ABC 19.ABD 20.AD 21.AC 22.ABCD 23.BD 24.AB 25.ABCD刑法单选1-10AAABB BBCBB11-20BBCCB DBAAA21-30BADAA AAAAA31-43AAABB BBBBA CAA多选行政法CBBBA CDBBC BDCDD ACBDA BA经济法BCCCC CDA商法CBDCB BCC思修模考一单选1-10DADDA ADBDA11-20DCBAC ABDAC21-30BACBB BCCDA多选思修模考二单选1-10BDDDB CACBA11-20CDDCA CCBBB21-30ACADC ADAD多选31.ACD 32.AB 33.ABCD 34.ABD 35.ABCD 36.ACD 37.ABCD 38.BD 39.BC 40.ABC思修模考三单选1-10BCCBC ABDAD11-20BDDAC CDDDA21-30ADBAA CACDB多选31.ABCD 32.ABD 33.ACD 34.BCD 35.ABCD 36.ACD 37.AC 38.ABC 39.ABC 40.ABCD 思修模考四单选1-10BCBDA CBCCB11-20DCABA DAAAD21-30ADCCD DBABB多选31.ABC 32.ABD 33.ABD 34.BCD 35.ABC 36.ABD 37.ABD 38.ABC 39.ABCD 40.ACD 思修模考五单选1-10CCCAC BCBBC11-20BADCA DDAAB21-30DDBDB DDAAB多选31.BCD 32.BC 33.ABC 34.ABCD 35.ABD 36.ABC 37.ABC 38.AB 39.BC 40.ABC近代史第一章单选BCBAD DDAAC ACAAC BBBAB DAC多选1.ABCD2.AB3.AD4.BD5.ACD6.ACD7.BD8.ABCD9.BC 10.AC11.AD 12.ABC 13.AB 14.ABCD 15.ABCD 16.AB 17.ACD 18.ABCDE第二章单选CBCAB BCBCC CCCCD AB多选1.BD2.ABCD3.ACD4.ABCD5.AD6.BCD7.ABDE8.BDE9.ABCE 10.BD第三章单选ADDAD ABDDD BADDA DADDC AD多选1.ACDE 2.ABCD 3.BCD 4.BCD 5,ABCE第四章单选CABCA BCAAD DCCDB BACDC DDC多选1.ABCD2.BCD3.BCE4.ACD5.ACDE6.ABC7.ABC8.ABCDE9.BCDE 10.BC 11.ABCE 12.ABCE 13.CD 14.ABCD 15.ACDE 16.ABCDE 17.ABCDE 第五章单选ABBDB BDBDD BBCBA BCCCB CDA第六章单选CCCCB ABCBD CC多选1.DE2.ABC3.ABCD4.BCD5.ABCD6.BCD7.ABC8.ABDE第七章单选DDAAD DDACB BDD多选近代史模拟试卷单选1-10BDAAB DDBCB11-20A(BD)DCD BDACC21-30BABDD CABCC多选计算机概述单选1-10CBCDD CDDCD11-20CABCA BBCBD21-30DBCCA BBA(AD)B31-40BCDDD ABCBD41-50DCDCD BBDCD多选1.AD2.BC3.BCD4.AB5.AD6.ABC7.ABD8.ABCD9.AC 10.ABCD填空1.0~-12. 4BH3.111001.01(662.45)O (434.578125)D11101000 100101116.资源共享XP单选1-10ADCAA CCABC11-20ABDCB CABDD21-30DDDCA CCBCB31-40DACBD BBCBA41-50DCDAD DDBAD多选9.ABCD 10.ABD 11.CD 12.ABCD 13.ABC 14.ACD 15.ABCD16.BCD 17.ACD 18.ABCD 19.ABC 20.BC 21.AB 22.ABCD 23.AC 24.ABCD 25.ABCD 26.ABCD 27.AB 28.ABCD 29.AD 30.ACD WORD单选1-10CADCC ACBCB11-20BDDCD ABBCD21-30DDCDA CBDAA31-40CABBC BADCD41-50BABDC BBDBC51-60BDBBA CCCBB61-70BCDBD BCADB71-75ACDAA多选11.ABC 12.ABCD 13.BC 14.CD 15.CD 16.AC 17.ABD 18.ABC 19.BD 20.ABDE 21.AC 22.ABC 23.ABC 24.ABC 25.AD 26.ABD 27.AB28.ABC 29.ABCD 30.ABEXCEL单选1-10AADCA BBDCC11-20CBDAA ABDCC21-30BBABD ABBAB31-40BCDBA DADAB多选11.ABC 12.ABD 13.BD 14.AD 15.ABCD 16.BC 17.AD 18.ABC19.AB 20.BC 21.CD 22.ACD 24.AD 25.AC 26.BC 27.AC28.ABCD 29.ACD 30.BCD 31.ABC 32.BCD 33.BCD 34.BD35.ACD 36.CD 37.ABC 38.AC 39.CD 40.ABCDPOWERPOINT单选1-10CDCCB BCBBC11-20DBABA BACBA21-30ACCBB DCDBA31-40CCBDC BBABA41-50DABDC CABCD多选1.ABC2.AC3.BCD4.BD5.ABD6.ABD7.ABD8.ABC9.ABCD10.AB 11.ABD 12.ACD 13.ABCD 14.ABC 15.ABC 16.BCD 17.ABC 18.BCD 19.ACD 20.ABD 21.ABC 22.ABC 23.ABCD 24.ACD 25.BCD 网络单选1-10ADCAB CDDBD11-20CCAAC BBCCB21-30BBCCD DDDAB31-40DBBBD BDCAD41-50CBBDA BDBCC多选1.ABC2.ABCD3.ABC4.ABC5.ABC6.ABC7.ABC8.ABCD9.ABC 10.ABC 11.ABCD 12.ABCD 13.ABCD 14.BCD 15.ABC 16.ABCD17.ABCD 18.ABCD 19.ABCD 20.ACD 21.AB 22.ABC 23.ABCD24.ABCD 25.ABCD 26.AB 27.ABCD 28.AB 29.AD 30.AB 31.ABD 32.AC 高级与多媒体单选1-10DCCAD ABDCC11-20BCDBA BBCCA21-30DDCBA ACDBC31-42DDDDC DBBDC D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有同状而异所者,有异状而同所者,可别也。状同而为异所者, 虽可合,谓之二实。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有化而无 别,谓之一实。此事之所以稽实定数也。此制名之枢要也。 (《正名》)
3. 三类谬误
“见侮不辱”,“圣人不爱己”,“杀盗非杀人也”,此惑于用 名以乱名者也。
“山渊平”,“情欲寡”,“刍豢不加甘,大钟不加乐”,此惑 于用实,以乱名者也.
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因为人本来是善的; 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因为人本来是善的; 荀子论证涂之人可以为禹,是因为人本来是智的。 荀子论证涂之人可以为禹,是因为人本来是智的。
三. 天论
1. 天行有常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 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 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祆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 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 可谓至人矣。 (《天论》)
2. 礼之作用
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 善,人道毕矣。
礼者,谨于吉凶不相厌者也。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 美者也。(《礼论》)
3. 人道
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食饮, 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 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 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诗曰:“礼 仪卒度,笑语卒获。”此之谓也。 (《修身》)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 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 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天论》)
Have A Break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 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 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 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礼论》)
第九讲:荀子
The Philosophy of Hsun Tzu
荀卿,趙人。年五十始來游學於齊。騶衍之術迂大而 閎辯;奭也文具難施;淳于髡久與處,時有得善言。 故齊人頌曰:「談天衍,雕龍奭,炙轂過髡。」田駢 之屬皆已死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齊尚修列大 夫之缺,而荀卿三為祭酒焉。齊人或讒荀卿,荀卿乃 適楚,而春申君以為蘭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因 家蘭陵。李斯嘗為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濁世之政, 亡國亂君相屬,不遂大道而營於巫祝,信禨祥,鄙儒 小拘,如莊周等又猾稽亂俗,於是推儒、墨、道德之 行事興壞,序列著數萬言而卒。因葬蘭陵。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荀子》
稷下
儒家的分化 性恶论 天论 礼与人道 正名 虚一而静
一. 儒家的分化
孔子以后,儒家分为八派:
子张之儒 子思之儒 颜氏之儒 孟氏之儒 漆雕氏之儒 仲良氏之儒 孙氏之儒 乐正氏之儒
二. 性恶论
1. 性与伪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
“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 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 是就也。” (同上)
2. 不求知天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 而愿其所参,则惑矣。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 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 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 天功。唯圣人为不求知天。 (《天论》)
3. 制天命而用之
七. 思考
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 有什么不同? 荀子对于当时谬误学说的批评? 谈谈“虚一而静”的内容?
Next Time:韩非子
提前阅读重点文献
阅读参考书目的相关 部分
The End
五. 正名
1. 名之起源
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贵贱明,同异别,如是 则志无不喻之患,事无困废之祸,此所为有名也。然则何缘而以 同异?曰:缘天官。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 (《正名》)
2. 名与实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 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所谓“静”,就是“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也就是说,不要使 幻象、假象扰乱正确的认识。
2. 大清明
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 论,莫论而失位。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 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 天地而 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里矣。恢恢广广,孰知其 极?睪睪广广,孰知其德?涫涫 纷纷,孰知其形?明 参日月,大满八极,夫是之谓大人。 (《解蔽》)
“非而谒楹”,“有牛马非马也,”此惑于用名以乱实者也。 (《正名》)
六. 虚一而静
1. 虚、一、静
所谓“虚”,就是“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也就是不要 为已有的认识(知识)妨碍将要接受的认识。
所谓“壹”,就是“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 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 也就是说,人可能同时有两种不同的认识。“壹”则要求人不要 使同时接受的不同认识互相妨碍。
2. 化性起伪
“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性恶》)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 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 善也。” (同上)
3. 涂之人可以为禹
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 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 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 禹明矣。 (《性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