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小池》
小池原文、翻译及赏析
![小池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96a26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3.png)
小池原文、翻译及赏析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
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池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池宋朝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小池》注释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
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小池》赏析此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诗。
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
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
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
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
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
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
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
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
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三、四句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
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春光。
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诗题“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
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甚小,仅是生活中一个细节,但却能写出幽情逸趣。
《小池》古诗解析
![《小池》古诗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785b01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a.png)
《小池》古诗解析
《小池》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写景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解析:
诗句原文: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解析:泉眼悄然无声,是因为舍不得细细的水流;绿树倒映在水中,是喜爱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解析:这两句描绘了小池周边的景物,通过“惜”和“爱”两个字,赋予了泉眼和树阴人的情感,使诗句充满了生动的拟人化色彩。
诗句原文: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解析: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解析: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荷叶初露和蜻蜓立上头的瞬间,展现了大自然中微妙而美好的景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初夏时的小池景色,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整首诗小巧精致,语言通俗易懂,却又富有韵味,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美感。
诗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常常被用来比喻新生事物的崭露头角,或者年轻人的初露锋芒,具有一定的寓意。
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杨万里“诚斋体”的独特风格,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以通俗明快的语言表达出自然之美。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池》原文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池》原文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888dae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b7.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池》原文及教学反思【导语】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密切和谐的关系。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池》原文及教学反思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池》原文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
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爱好晴天和风的柔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顽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赏析:这首诗抒发了作者酷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画出一种具有无穷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乐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好像十分珍爱那晶莹的泉水;绿树爱好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顽皮的蜻蜓轻巧地站立在上面了。
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现在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由于荷花的小花苞在全部池塘中显得那么的微小,却已经有蜻蜓在上面停留,尖尖角可以看做是新生事物更可以看做是初生的年轻人,而蜻蜓就是欣赏它们的角色。
2.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池》教学反思《小池》是一首内容比较浅显的古诗,上课时我让学生就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
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小荷才露尖尖角”中的“荷”是荷花还是荷叶呢?接着显现了一段比较成心思的“辩论”:“是荷叶,由于书上画的是荷叶。
”“我成心见,不一定书上没画荷花,作者那时就没看到荷花呀!也有多是荷花。
”“可是老师刚才说写的是初夏,荷花还没开呢。
”“不一定没开呀。
小池古诗译文及赏析
![小池古诗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fc4f0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18.png)
小池古诗译文及赏析小池古诗译文及赏析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池古诗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泉眼:泉水的出口处。
惜:珍惜,爱惜。
细流:细小的流水。
照水:映照在水里。
晴柔:晴天柔和美丽的风光。
小荷:刚长出的嫩荷叶。
尖尖角:刚出水面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的`尖端。
头:上方[翻译]1、泉水从泉眼静静地流淌出来,那么细小,好像泉眼爱惜它,舍不得它流走似的;岸边的绿树把阴影映洒在水面上,似乎是喜爱那一池晴和柔美的碧波。
新长出的荷叶还卷着,刚刚在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早就有一只蜻蜓轻盈地立在上面,不愿飞走。
2、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
曾任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秘书监等。
主张抗金,正直敢言。
宁宗时因奸相专权辞官居家,终忧愤而死。
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
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时称“诚斋体”。
其词风格清新、活泼自然,与诗相近。
其中两首《昭君怨》是其最著名的词作,尤其是第二首短短四十个字却描摹了“舟、花、香、水、雨、声、梦、荷、珠、烟、水银、清波”等等或真切清新或飘渺空灵的虚实景物,可谓万丽纷呈,意象万千,共同造筑了引人入胜之人间佳境,真是令人不禁倾倒、欣然神往。
[赏析]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小学一年级下册古诗:小池
![小学一年级下册古诗:小池](https://img.taocdn.com/s3/m/cad5ff2c02020740bf1e9b20.png)
小学一年级下册古诗:小池小池作者:杨万里朝代:宋代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译文及注释译文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注释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珍惜,爱惜。
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
⑥头:上方。
《小池》鉴赏此是一首清新的小品。
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
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体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古诗今译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
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美术家朱宣咸以杨万里《小池》诗意而创作的中国画作品《小荷才露尖尖角》,非常形象与生动地反映了这个诗情画意。
小学古诗:《小池》原文译文赏析
![小学古诗:《小池》原文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4aa9137a417866fb84a8ecf.png)
小学古诗:《小池》原文译文赏析《小池》宋代: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叶才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上头。
【注释】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
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赏析】此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品。
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
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
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
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
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
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
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
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三、四句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
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春光。
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诗题“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
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甚小,仅是生活中一个细节,但却能写出幽情逸趣。
且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
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小池》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小池》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54f3bbcd15abe23492f4d31.png)
小池体裁:诗题文: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作者:名字:杨万里年代:宋代描述: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翻译:原文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原文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公元1175年夏天,48岁的杨万里到常州任职。
一天他来到池塘边,只见一汪清泉分出细细的水流汇入池塘,杨柳拂水、影映碧波,小荷刚刚钻出水面,几只蜻蜓或站或飞,虽没有粉红色荷花的点缀,倒也清新可爱。
杨万里诗兴高涨,即成小诗一首。
赏析二:思想内容此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诗。
整首诗富有情意,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
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赏析三:艺术特色诗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
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甚小,生活中一个细节也能写出幽情逸趣。
且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
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赏析四:语言赏析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
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使得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
诗人加了一个“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
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三、四句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
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春光。
幼儿唐诗《小池》原文译文鉴赏
![幼儿唐诗《小池》原文译文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43f1863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a.png)
幼儿唐诗《小池》原文|译文|鉴赏《小池》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幼儿唐诗《小池》原文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及注释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注释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
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赏析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
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
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杨万里《小池》译文《小池》鉴赏及赏析
![杨万里《小池》译文《小池》鉴赏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31c04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4.png)
杨万里《小池》译文《小池》鉴赏及赏析《小池》是由杨万里所创作的,此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诗。
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池》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池》宋代: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小池》注释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
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小池》赏析一此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诗。
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
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
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
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
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
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
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
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
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三、四句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
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春光。
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诗题“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
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甚小,仅是生活中一个细节,但却能写出幽情逸趣。
古诗《小池》原文鉴赏
![古诗《小池》原文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cb1e4df0e87101f69f319556.png)
古诗《小池》原文鉴赏《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
第一句写小池有活水相通。
次句写小池之上有一抹绿荫相护。
第三句写小荷出水与小池相伴。
结句写蜻蜓有情,飞来与小荷为伴。
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爱惜。
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
⑥头:上方译文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说明要突出“惜”、“晴柔”、“尖尖”、“立”等词。
其中“惜”、“爱”、“尖尖”在读的时候应拉长一点声,体现出那种意境来;最后“立上头”应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使听者回味无穷。
鉴赏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
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
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小池》古诗全文
![《小池》古诗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bf4cb94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0.png)
《小池》古诗全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思绪如花落满天,寂寞依然伴我行舟。
途中山色如墨染,碧水绕拂那纤夫。
征帆不动无烬烟,漫卷诗书只轻舒。
人世纷纷众生际,身处其中难免迷。
智慧如何解其中,需静观心内真知。
弯弓仰天射孤狼,归来仍恋小池塘。
此间烟火千般色,唯有生活最为长。
江河滚滚向前去,岁月流转又一秋。
心中情感愈欢畅,与世无争才是乐。
(完整版)古诗《小池》
![(完整版)古诗《小池》](https://img.taocdn.com/s3/m/4bcce662bcd126fff7050b86.png)
荷池
阴
露
惜
晴
柔
泉眼无声惜细流,
泉水的出口 爱惜 细小的流水
树阴照水爱晴柔。
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泉眼无声惜细流,
——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
树阴照水爱晴柔。
——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 的柔和。
泉眼 泉水的出口
细流
树阴
照水
小荷才露尖尖角,
刚刚出水的嫩荷叶 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的尖儿
早有蜻蜓立上头。
早有蜻蜓立上头。
chí quán xī xì liú 池 泉眼 惜 细 流
yīn zhào qíng róu
树阴 照 晴 柔
hé lòu jiān qīng tíng
荷 露 尖 蜻蜓
惜 珍惜 爱惜 可惜
晴 晴天 阴晴 晴朗
阴 阴天 阴晴 阴谋
池 小池 池塘 水池
柔 柔软 温柔 柔和
露 露出 露珠 露水
小池
小池
(宋)杨万里
quán yǎn wú shēng xī xī liú
泉眼无声惜细流,
shù yīn zhào shuǐ ài qíng róu
树阴照水爱晴柔。
xiǎo hé cái lòu jiān jiān jiǎo
小荷才露尖尖角,
zǎo yǒu qīng tíng lì shàng tóu
泉眼/无声/惜细/流, 第二树关:阴把/照红水色的/爱字晴读/长柔一。点。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第三树关阴:/把照蓝水色/爱的字晴读/柔短。一点。
小荷/才露/尖尖 中的意境美和音律美了吗?
小荷才露尖尖角,
小池古诗的意思和解释
![小池古诗的意思和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07043e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1d.png)
小池古诗的意思和解释
1、小池这首诗的全文意思是: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2、《小池》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文如下: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此诗是一首清新的诗。
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
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白居易《小池》古诗的拼音及诗意
![白居易《小池》古诗的拼音及诗意](https://img.taocdn.com/s3/m/428703fb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4.png)
白居易《小池》古诗的拼音及诗意白居易《小池》古诗的拼音及诗意《小池》,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感情。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白居易《小池》古诗的拼音及诗意,欢迎阅读。
小池宋·杨万里quán yǎn wú shēng xī xì liú泉眼无声惜细流,shù yīn zhào shuǐài qíng róu树荫照水爱晴柔。
xiǎo hé cái lù jiān jiān jiǎo小荷才露尖尖角,cǎo yǒu qīng ting lì shàng tóu早有蜻蜒立上头。
[注释]泉眼:泉水的出口处。
惜:珍惜,爱惜。
细流:细小的流水。
照水:映照在水里。
晴柔:晴天柔和美丽的风光。
小荷:刚长出的嫩荷叶。
尖尖角:刚出水面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的尖端。
[译诗、诗意]泉眼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树影映在水中爱恋日光的温柔。
小小的荷叶才露出尖尖的角儿,早有一只蜻蜓停歇在上面。
泉水从泉眼静静地流淌出来,那么细小,好像泉眼爱惜它,舍不得它流走似的;岸边的绿树把阴影映洒在水面上,似乎是喜爱那一池晴和柔美的碧波。
新长出的荷叶还卷着,刚刚在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早就有一只蜻蜓轻盈地立在上面,不愿飞走。
[赏析]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古诗小池全文
![古诗小池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2d38d99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6c.png)
古诗小池全文小池【作者】杨万里【朝代】宋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赏析:此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诗。
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
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
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
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
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
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
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
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
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三、四句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
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初夏风光。
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诗题“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
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甚小,仅是生活中一个细节,但却能写出幽情逸趣。
且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
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古诗《小池》诗文赏析
![古诗《小池》诗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d27ff2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a.png)
古诗《小池》诗文赏析一、诗文《小池》《小池》宋代·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诗人杨万里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三、释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四、词语注解: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
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五、赏析: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
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
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儿童古诗小池
![儿童古诗小池](https://img.taocdn.com/s3/m/dc057bf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c.png)
儿童古诗小池儿童古诗小池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
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儿童古诗小池,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池【作者】杨万里【朝代】宋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注释1.泉眼:泉水的出口。
2.惜:吝惜。
3.照水:映在水里。
4.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5.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6.上头:上面,顶端。
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小池》鉴赏此是一首清新的小品。
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
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小池古诗的译文
![小池古诗的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7822f61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0.png)
小池古诗的译文一、小池古诗的背景介绍在古代中国的文学史上,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古诗,其中一首备受喜爱的作品是《小池》。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兼政治家王之涣。
王之涣是唐代中期的一位杰出文学家,他的作品既有政治内涵,又充满哲理和浪漫情怀。
《小池》是王之涣的一首现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宁静的田园景象。
这首诗的流传至今,是因为它描绘了人们向往的宁静生活和自然之美。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并翻译这首诗,领略其中的意境。
二、《小池》的原文小池荷叶无穷碧,焉知二月早花时。
水村相近听烟村,千亩才旋五百株。
三、《小池》的译文1.小池的碧绿荷叶无穷无尽,怎么知道这是二月时节,早春的花朵?2.这片水乡和邻近的村庄相连,才刚刚移植了千亩的荷花,仅有五百株。
四、《小池》的分析和解读1. 描绘自然之美这首诗以小池的景象为切入点,通过写景的方式描绘了小池中的荷叶和花朵。
作者运用了独特的描写手法,将荷叶的碧绿与早春的花朵相对比,突出了荷叶的鲜艳和生命力。
通过这种表现手法,作者呈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生机。
2. 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除了描绘自然景色外,这首诗还通过描述水村与烟村的相邻,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水村和烟村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生活状态。
这不仅表现出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也向人们传递了寻求内心平静与宁静的思考。
3. 反映社会现象诗中提到了千亩的荷花只有五百株,可以看出这是一种社会现象的抒发。
虽然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千亩的土地已经不少,但五百株的荷花显得太少了。
这可能意味着农民力量的弱小,也暗示了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4. 寓意深远整首小诗的寓意深远,它引发人们对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思考。
诗人通过描绘小池的美景,呈现自然之美;通过描绘水村和烟村的关系,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描绘千亩荷花五百株的情景,抒发社会现象。
这些寓意都让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平静、和谐和不平衡问题进行了思考。
五、结语《小池》是一首唐代优美的诗篇,通过描绘自然之美,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抒发社会现象,寓意深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一读
泉 眼 无 声 惜 细 流,
shù yīn zhào shuǐ aì qíng róu。
树 阴 照 水 爱 晴 柔。
xiǎ hé cái lù jiān jiān jiǎo,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zǎo yǒu qīng tíng lì shǎng tóu。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头。
பைடு நூலகம்
朗读
欣赏
退出
泉眼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细流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树阴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小荷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尖尖角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蜻 蜓
朗读
讲读
欣赏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头
退出
要掌握的新词:
• 柔 (rou) • 露 (lu) • 树阴 (shuyin) • 蜻蜓 (qingting)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头。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 字廷秀, 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 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 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广东提 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 侍读、秘书监等。主张抗金, 正直敢言。宁宗时因奸相专权 辞官居家,终忧愤而死。
朗读
讲读
退出
xī
忄昔 结构:左右 造字法:形声字
组词:爱惜 珍惜 可惜 惜别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露 lù lòu
结构:上下
造字法:形声字
组词:露水 露珠 流露 露出
露脸 露面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qīng
蜻 结构:左右 造字法:形声字
组词:蜻蜓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tíng 蜓
结构:左右
造字法:形声字
组词:蜻蜓
朗读
早有蜻蜓立上头。早有一只蜻蜓停歇在上面。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检查:
• “小池”的作者是谁?什么朝代的人? • “才”是什么意思? • 背诵全诗。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 眼 无声 惜 细 流 ,
树阴照 水爱 晴柔。
小荷 才 露 尖 尖 角 ,
早 有蜻 蜓 立 上 头 。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讲读
欣赏
退出
小池
杨万里
quán yǎn wú shēng xī xī liú
泉眼无声惜细流,
shù yīn zhào shuǐ ài qíng róu
树阴照水爱晴柔。
xiǎo hé cái lòu jiān jiān jiǎo
小荷才露尖尖角,
zǎo yǒu qīng tíng lì shàng tóu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泉水无声细细流,(动) 树阴照水爱晴柔。(静)
小池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 哪些景物:
• 泉水 • 树荫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后两句描写的景物: 蜻蜓 小荷
从这两句可看出描写的季节
是:
初夏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才:刚刚的意思 早:已经
作者巧妙地使用这两个字,让整个画面 生动形象起来,仿佛画面就在我们眼前。
其中“惜”、“爱”、“尖尖”在读的 时候应拉长一点声,体现出那种意境来;
最后“立上头”应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使听者回味无穷。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chí 结构:左右 氵也 造字法: 形声字
组词:池水 池塘 池子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quán
泉 结构:上下 造字法:会意字
组词:泉水 泉眼 源泉 清泉
朗读
讲读
欣赏
讲读
欣赏
退出
新词
泉眼 惜 细流 照水 晴柔 小荷 尖尖角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新词理解
珍惜,爱惜
小池
映照在水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泉水的出口处
细小的流水
晴天柔和美 丽的风光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刚长出的 嫩荷叶
刚出水面还没有展开的 嫩荷叶的尖端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泉水的出口
朗读
讲读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押韵:
• 柔 (rou) • 头 (tou) • 所以它们的韵脚是:ou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景
物?讲解: 初夏小小池荷花池的风景。
这首诗描写了涓涓细流、浓密树
泉眼阴无、清声澈惜的细水流面,、泉初露眼尖无角声的像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
荷、停落的蜻蜓
树阴照水爱晴柔。树影映在水中爱恋日光的温柔。 译 小荷才露尖尖角,小小的荷叶才露出尖尖的角儿, 文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小池
杨万里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xiǎo chí
小池
quán yǎn wú shēng xī xì liú,
xiǎo chí
小池
读一读,背一背
quán yǎn wú shēng xī xì liú,
泉 眼 无 声 惜 细 流,
shù yīn zhào shuǐ aì qíng róu。
树 阴 照 水 爱 晴 柔。
xiǎ hé cái lù jiān jiān jiǎo,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zǎo yǒu qīng tíng lì shǎng tóu。
欣赏
退出
小诗赏析
《小池》是诗人杨万里的著名诗 篇,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 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 蜓的描写,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 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 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小诗赏析
诗中通过描写一组细小柔美静且人性 化的景物,运用平易通俗、清新自然的语 言及拟人修辞,表现出明快活泼的诗风, 饶有谐趣,反映了作者对生活和大自然的 热爱。作者犹如一个摄影家,捕捉到日常 生活中稍纵即逝的精彩一瞬。
早有蜻蜓立上头。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xī quán
róu
可惜 泉眼 温柔
qíng
lù
yīn
chí
晴天 露出 阴天 小池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露池 阴 柔晴惜
朗读
讲读
欣赏
退出
朗诵指导: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要突出“惜”、“晴柔”、“尖尖”、 “立”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