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202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中国的人口说课稿(新版)湘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八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
3.授课时间:1课时(45分钟)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地理核心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理解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观念和地理数据分析能力。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理解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方面,学生可能会对数据和图表的分析处理感到困难。此外,对于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中的复杂关系。还有,对于人口政策的影响,学生可能缺乏足够的背景知识。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地球仪等。
7.人口统计数据的解读:学会解读不同类型的人口统计数据,如人口普查数据、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等。
8.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了解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及其原因,如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9.人口迁移的影响:理解人口迁移对中国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10.人口老龄化问题:了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如养老保障、医疗资源分配等。
15.人口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挑战:了解全球范围内的人口问题及其对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与挑战》报告
-《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迁移问题》学术论文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中国的人口》主要介绍了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带来的问题。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掌握人口增长的原因,以及认识人口增长对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人口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于我国人口分布、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影响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掌握中国人口增长的原因,认识人口增长对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国家人口政策的认识,培养学生关爱人口、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带来的问题。
2.难点:中国人口分布的原因,人口增长对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通过观察中国人口分布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
2.数据分析法:通过数据对比,使学生掌握中国人口增长的原因。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实例,使学生认识人口增长对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中国人口分布图、人口增长数据等教学素材。
2.制作多媒体课件,以便于生动、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
3.准备相关话题的讨论题目,激发学生的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人口增长的数据,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中国人口分布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
1.3中国的人口课件地理八年级上册
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2.算一算,从1950年到2020年,中国每间隔10年各增加 多少人口?分析计算结果,你可以获得哪些结论?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时段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增加 人口 (亿)
人口 5.4 5.5 6.1 6.6 7.3 8.5 9.2 9.9 10.6 11.4 12.1 12.7 13.1 13.4 13.75 14.1
利用表格中提供的中国人口数据,绘制 出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16 14 12 10 8 6
●
4
●
●
●
●
●
●
●
●
2 1949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2030年
气
地
候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 形
开发早 素
晚
交
通
人口迁 徙
开发较早 地区人口多 于偏远地区 人口
沿江沿海交通干道 人口多于 交通不便地区
人口因经济、 自然和政治因 素迁徙
四、人口政策
1949年以 后人口增
解决措施
1970年计划生育 政策(晚婚晚育,
导致
加过快
少生优生)
人口老龄 化
解决措施
2015年全面二孩 政策,2021年三 胎补助政策
4721 3856 3953
湘 澳 200021819387 0
2405 2407 2487
3205 1008
2502 2585 2356
365
720 592
747
68
京 津 冀 晋 内辽 吉 黑 沪 苏 浙皖闽赣 鲁 豫 鄂湘 粤 桂 琼渝 川贵 云藏 陕 甘青 宁 新 港 澳台
湘教版2019秋八年级地理上册习题13中国的人口 含答案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知识点一人口增长特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数)(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慢 (填“快”或“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填“加快”或“减缓”)。
(2)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数)为13.4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5。
(3)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在增加 (填“增加”或“减少”),但是人口增幅是在减缓(填“加快”或“减缓”),这是因为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4)分析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写出两个方面):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
(5)人口的增长应该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适应。
知识点二人口分布疏密不均答案略。
知识点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B )A.印度B.中国C.俄罗斯D.美国2.2010年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直辖市分别是 ) C( 河南、澳门A. B.四川、西藏重庆、天津C.D.山东、西藏知识点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导学号85584013下图中四条人口增长曲线中,与我国实际相符的是3(A )B.②A.①④D.C.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加快的主要原因是(B4. 人口居住地的自然条件有较大改变A. 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B. 生产力水平超过发达国家C. 经济发展缓慢D. 完成下列各题。
.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5(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数)(1)从图中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战争、疾病等原因,死亡率高,人口增长缓慢。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人口出生率上升,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迅速增长。
(3)为此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4)目前,我国的人口数量方面的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1-3中国的人口
三、分布疏密不均:东南多,西北少
四、我国的人口政策:计划生育
教
后
记
算一算,从1950到2010年,中国每间隔10年各增加多少人口?分析计算结果,你可以获得哪些结论?
根据这个增长趋势我国到2020、2030年人口各为多少?
3.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读P13“中国人口分布”图,,解决以下问题:
找出我过人口密度在400人以上和100人以下的省级行政单位。
并计算山东、江苏、新疆、西藏的人口密度并按其大小排队。
课题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增长特点,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反复读图,通过图表和有关数据,分析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和人口分布规律。
3.理解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
4.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生育观。
解析:
说法是不太全面的。人口太多,生产出来的财富,大部分会被新增加的人口消费掉,自然环境和资源也会因负担太重而遭到破坏,经济势必难以发展,但人口太少,就会缺少生产者,资源不能被充分开发利用,经济同样难以得到迅速的发展,实际上,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的数量的多少,应该和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必须和自然环境所提供的资源相适应,达到既不是“太多”,也不是“太少”。
江苏省人口数有多少?
2.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P12活动:绘制出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并观察我国的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
我国人口基数过大。1949年为5.4亿,2010年时就达到13.4亿。
增长速度过快。由绘图可知,我国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仅用了61年时间,人口就增长了1.4倍,达到13.4亿。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中国的人口》说课稿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中国的人口》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中国的人口》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状况,掌握人口分布的特点,以及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针对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对人口问题的理解程度有限,需要通过具体的数据、图表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到一些人口问题的现象,但对人口问题的本质和影响因素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现象中看到本质,从而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掌握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表、分析数据和实例,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人口问题,提高他们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现象中看到本质,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数据等教学辅助手段,直观地展示人口问题的现象和本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的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人口地理分布的不均衡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中国人口的总量和增长速度,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状况。
3.案例分析: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如生育观念、政策影响等,引导学生从现象中看到本质。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如资源环境压力、就业问题等,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中国的人口(共27张PPT)
1950 5.5
1960 6.6
1970 8.5
1980 9.9
1990 11.4
2000 12.7
2010 13.4
1.1 1.9 1.4 1.5 1.3 0.7
20世纪70年代 前,我国人口 增长速度加快; 20世纪70年代 后,我国人口 增长速度呈下 降趋势。
一、1953年至1961年:节制生育的提出阶段 二、1962年至1969年:提倡计划生育的试点阶段 三、1970年至1980年:提倡“晚、稀、少”的生育政策阶段 四、1980年至今:现行生育政策的提出、完善与稳定阶段 五、2002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将实施。
课堂延伸
第种,扩张型,下宽上窄.呈 真正的金字塔形。
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大,而老年人口比重小,是人口 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长期都高的 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由于育龄 人群比重高,而且不断地成长起 来。如果不降低生育水平,它未 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就是迅速增 长,不断扩张。
第二种类型,静止型,各年龄组 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像一个清 真寺的顶部塔形。
这种类型是出生率与死亡率差不 多,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是 稳定的零左右的增长。如果出生 率讲一步下降,就会过渡到第三 种类型。
第三种,收缩型,底部收缩, 上部变宽,金字塔已经变形。
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 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 大,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 果。这种类型的人口由于育 龄人群比重低,后备力量更 低,如果生育水平不变,它 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呈负 增长,人口缩减。
我国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带来了哪些问题?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阻力?
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有什么好处?
中国人口是否均匀分布在中国大地上?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西藏 123 300 2.4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密度小。 图
观察漫画,思考:每幅图反映的是什么 问题,我国人口能否无节制地增长?
说 一 说 这 些 宣 传 画 的 含 义
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 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 有效遏制。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 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 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 长。在度过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下降趋势,但人 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人口与经 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会十分突出。因此,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 中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利用下表中提供的中国人口数据(亿),
绘制出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人口
5.4
16
5.5
6.1 6.6 7.3 8.5 9.2 9.9 10.6
14 ●●
●
12
●
●
●
10
●
●
8
●
●
11.4 12.1
6
●
●●
12.7
4
13.1
13.4
2
1949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2030年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会绘 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提高分析图表和动手绘图的 能力。
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3.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世界人口前10强
国家
人口(亿)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人口2
第八页,共十二页。
四、中国(zhōnɡ ɡuó)的人口政策
中国的人口政策主要包括计划生育政策,婚姻 政策和人口迁移政策等部分。政府(zhèngfǔ)根据 全国人民和整个民族的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着眼于人口发展与自然资源开发相协调、人口 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兼顾人民意愿和 民族习俗等客观条件,制订符合中国国情的人 口政策。中国人口政策概括说来就是“控制人 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人口数量世界第一。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我国人 口分布不均,能否采取人口迁移的办法使人口分布均匀。中国的人口政策主要包括计划生育 政策,婚姻政策和人口迁移政策等部分。政府根据全国人民和整个民族的目前利益和长远利 益,着眼于人口发展与自然资源开发相协调、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兼顾人民意 愿和民族习俗等客观条件,制订符合(fúhé)中国国情的人口政策。说说宣传画的意义
中国 的人口 (zhōnɡ ɡuó)
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人口分布(fēnbù)疏密不均
中国的人口政策
第一页,共十二页。
一、人口数量世界(shìjiè)第一
(chūn yùn)
春 运
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第二页,共十二页。
第三页,共十二页。
二、人口(rénkǒu)增长速度较快
第四页,共十二页。
第五页,共十二页。
• 中国人口如果手拉手可绕地球赤道 几圈?中国人口增长每分钟一个排, 每小时一个团,每天一个集团军, 中国每两秒钟就有一个婴儿诞生, 请你计算每分钟,每小时,每天, 每年新出生的人口数?
第六页,共十二页。
第一章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一、数量世界第一
• 2000年全国第 五次人口普查, 我国人口为 12.95亿。 • 2008年底,我 国总人口已达 13.28亿。
图1-7 2000年世界人口构成
一、数量世界第一
国家 俄罗斯 加拿大 中国 美国
面积(万平方千米)
人口(亿人) 人口密度(人/千米² )
1707
1.48 8.7
997
0.29 2.9
960
936
12.95 2.66 135 28.4
P11页活动
P11页活动①人口最多和最少
P11页活动②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份
东部地区
P11页活动②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份
中国2012春运客流量将达31.58亿人
二、增长速度较快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 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增长迅速。
二、增长速度较快
P11页活动②各时间段的人口增长速度
年份 1949—1964 1964—1974 增加人口 时间 增加1亿人的 (亿) (年) 时间(年) 1.7 2.0 15 10 9 5
1982—2005
2.8
23
8
二、增长速度较快
P11页活动③我国的人口增长趋势
按照人口增长的趋势,你估计2015年、 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大概是多少?
• 2015年:14.5亿(8年/亿人)
• 2020年:16亿(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二、增长速度较快
国家 加拿大 中国
面积(万平方千米)
人口(
12.95
29万 1295万
三、分布疏密不均
图1-9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人口》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记住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3.了解我国人口增长情况,记住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4.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5.学会计算人口密度;学会阅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据图说明人口分布的状况;绘制和阅读人口增长曲线(折线)图。
6.了解我国人口方面的基本国情,理解人口的增长要同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1.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2.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教学难点:分析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教学方法:图文结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分析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方案一:我们在第一册《世界的居民》一章中曾讲过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国家?方案二:(文字材料导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约13.4亿)人,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9.77%。
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学习任务一:数量世界第一1、自主学习:阅读导入方案二文字材料和课本P10页图1—8“全国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解决以下问题:(1)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找出中国人口总数和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比例。
(2)完成课本P11页“活动1、2、3”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学习任务二:增长速度较快。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老龄化现状及趋势分析
老年人口数量和比例增加
高龄化趋势明显
空巢老人问题突出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 的提高,老年人口数量和比例不断攀 升,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 家之一。
随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高龄 老人(80岁及以上)的数量和比例也 在不断增加,对社会养老保障和医疗 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
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取得显著成效,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大幅提升,为更多学 生提供了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
高素质劳动力培养
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职业教育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为培养高素质劳动力发挥 了重要作用,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新阶段,注重提高人才培养 质量、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 了有力支撑。
03
产学研深度融合
我国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 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与 交流,促进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 应用,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05 计划生育政策与改革
计划生育政策历史回顾
1970年代初期
计划生育政策正式提出,旨在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 高人口素质。
1980年代
计划生育政策进一步得到贯彻执行,一孩政策成为主 流。
。
03
城乡人口分布不均
中国人口分布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高度集中,
而广大农村地区人口分布较为分散。这种不均衡的人口分布格局对城市
规划、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带来了挑战。
城市化进程与人口迁移
城市化进程加速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年上升。城市化带来了人口 迁移的浪潮,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中国的人口ppt课件
现在,我国的人口政策有发生了何种变化?为什 么会有这种变化呢?
老龄化
国际上通常把60岁 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 例达到10%,或65岁以 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达到7%作为国家和地区 进入老龄化的标准。
全球老龄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
截止到2018年末,我国最新的老年人口数据为:
60周岁以上 老年人口
A.增长速度放缓 B.保持高速增长 C.明显减少 D.停止增长
学以致用
2021年我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读图完成 下面小题。
3 我国人口政策经历了“独生子女”、“单独二孩”、“普遍二孩”到“三孩
D 政策”,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 )
① 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 ② 我国人口数量急剧减少,老龄化严重 ③ 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④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活动】读图1-9,将下表内容填写完整,以感悟中国人口之多
项目 世界国家数量
人口数量
8000万以上
16
中国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数量(个)
简称
5000万以上
24
【活动】利用下表中提供的中国人口数据(不包括港澳台), 绘制出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年份 1949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人口(亿人) 5.4 5.5 6.1 6.6 7.3 8.5 9.2 9.9 10.6 11.4 12.1 12.7 13.1 13.4
16
14 12 10 8 6
●
●● ● ●
● ●
● ●
●
●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要点归纳(含答案)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中国的人口知识点1 人口数量世界第一根据2020 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①________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8.57%,居世界第②________位。
知识点2 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人口增长③___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迅速增长。
20 世纪70 年代初期④________ 政策的实施,使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缓知识点3 人口分布疏密不均1. 中国人口的分布差异地区面积占全国百分比人口占全国百分比2. 中国人口的分布规律知识点4 中国的人口政策1. 实行⑧__________、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中国一项长期的⑨__________。
2. 近年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2021 年起国家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⑩__________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
要点点拨中国人口之最1. 中国34 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人口最多的是广东省,人口最少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
2. 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澳门特别行政区。
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西藏自治区。
我国东西部人口分布差异大的原因1. 自然原因:东部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水热条件好,耕地多,种植业发达;西部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降水较少,耕地少,主要发展畜牧业。
2. 人文原因:东部地区工商业发达,交通便利,城镇密集;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城镇较少。
3. 历史原因:东部开发早,西部开发晚。
记忆中国的人口分布平原盆地多,高原山地少;沿海沿河多,干旱荒漠少;交通便利多,交通闭塞少;经济发达多,经济落后少。
现阶段我国主要的人口问题1. 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社会负担加重。
2. 男女比例不合理。
答案①14.4 ②一③缓慢④计划生育⑤黑河—腾冲⑥西部地区⑦少数⑧计划生育⑨基本国策⑩三个。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中国的人口》主要介绍了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表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不平衡、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以及人口政策的作用。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我国人口问题的基本了解,为后续学习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了初步了解。
但他们对人口问题的认识较浅,对于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和人口政策的作用等方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深化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通过图表和实例分析问题、提出观点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表和实例,学会分析我国人口问题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人口问题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2.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人口政策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知和理解人口问题。
2.图表教学法:利用图表和实例,直观展示我国人口问题的特点和规律。
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人口数据图表和实例资料。
2.制作课件,展示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
3.分组安排,确保课堂讨论的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如东多西少、沿海多内陆少等。
同时,呈现一些实例,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让学生了解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一、教学目标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3.通过阅读人口统计图表和人口分布图,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提高分析图表和动手绘图的能力。
4.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人口数量世界第一”、“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人口分布疏密不均”和“中国的人口政策”4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人口数量世界第一”、“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中国的人口政策”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在实行计划生育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过快,给经济、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自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放慢,但因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加的人口仍较多。
“标准”要求“运用有关数据说明”,可提供不同年份的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等数据,让学生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关注的时间段宜为1949年到现在,并特别关注实行计划生育前后的差异。
在了解我国人口众多和增长速度较快后,学生很容易理解我国为什么要将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为加深对计划生育的理解,可适当介绍人口众多和增长速度较快对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巨大压力,以及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人口数量世界第一”正文简明扼要地讲述了2010年我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教材绘制了一幅“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人口数量”图,并围绕这幅图设计了一组“活动”。
这样来安排内容,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行政区划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从统计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感悟我国人口数量之多,教材采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我国人口大省与世界人口大国的比较,强化学生对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理解。
“人口增长速度较快”这部分内容以“活动”为主,而且是“活动”内容在前,正文内容在后。
这类“活动”可以称为“前活动”,其设计目的是通过绘图和计算,引导学生从“活动”中感悟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特点,以体现“在探究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理念。
在“活动”之后,教材正文中简要概括了我国人口增速较快的原因。
此外,教材还安排了一则“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逐步下降”的阅读材料,这则材料给教学留下了较大的发挥空间,比如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很低(如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为负数),且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30多年了,这些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现象较为严重。
从全国的人口数看,我国也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因此,在讲述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的同时,可适当引导学生关注当前我国不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差异。
“中国的人口政策”正文重点讲述了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我国的人口现状和人口问题。
为了让学生对我国人口政策有贴近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教材通过呈现宣传画和组织家庭人口调查的方式,引发学生的观点碰撞和深入思考。
“人口分布疏密不均”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在世界地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人口分布图的阅读方法,因而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不会有太大的障碍。
“标准”要求的“分布特点”,可理解为我国人口分布的大势,即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可在中国人口分布图上自黑龙江省黑河至云南省腾冲画一条线,在图上可明显地看出,此线东南部人口稠密,此线西北部人口稀疏。
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人口分布疏密不均”首先通过“中国人口分布”图与人物对话叠加的方式,阐述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大势;其次,教材围绕“中国人口分布”图设计了一组“活动”,以引导学生据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再次,教材正文内容阐述了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最后,阅读材料结合饼状图说明了我国城乡人口的比例及其变化情况,以反映我国人口构成的动态。
在“活动”设计中,为加强学生对我国人口分布地区差异的认识,通过呈现东部人口比较稠密省份和西部人口比较稀疏省份的人口、面积资料,计算人口密度并作对比,让学生对“稠密”和“稀疏”有量化概念;虽然还没有学习中国自然环境的相关知识,但教材“活动”要求学生尝试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大势的形成原因,从知识准备来看,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显然要等到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学完之后,需要强调的是,此处重在让学生就这个问题进行思考,而不必过分追求思考的结果。
本节教材的图像丰富多样,如柱状统计图、曲(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人口密度图等。
因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相应的读图、绘图能力是本节教学中能力培养的主线。
在进行能力训练的同时,还应注意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三、教学提纲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1.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趋势2.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②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三、人口分布疏密不均1.我国人口分布大势:黑河—腾冲线西北的地区人口稀疏,东南的地区人口稠密2.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四、中国的人口政策1.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的原因: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较高2.人口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四、教学建议新课导入:从学生经常见到的情景引入,如播放一小段反映我国人口拥挤热闹场景的录像。
讲解: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录像中的场景。
在我国960万千米2的辽阔土地上,生活着众多的人口。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我国的人口。
【人口数量世界第一】方案①:利用“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人口数量”图,并结合P.11~12“活动”进行。
1.教师讲解: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
为了加深对这组数据的认识和了解,我们不妨来做一个比较。
世界上人口超过5 000万的国家,被称为人口大国,这样的国家大约有24个。
2.学生活动:读“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人口数量”图,请找出我国人口超过5 000万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学生读图找出我国人口超过5 000万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我国人口超过5 000万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共有10个,即广东省(10 430万)、山东省(9 579万)、河南省(9 402万)、四川省(8 042万)、江苏省(7 866万)、河北省(7 185万),湖南省(6 568万)、安徽省(5 950万)、湖北省(5 724万)、浙江省(5 443万)。
教师讲解:图1-9“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人口数量”是一幅柱状统计图,显示了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人口数量。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方面,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人口数量很大,人口在1 000万以上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有28个,2 000万以上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有26个,3 000万以上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有19个,4 000万以上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有14个,5 000万以上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有10个,8 000万以上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有4个。
我国人口相当于欧洲西部30多个国家人口总和的3倍多。
世界上,平均每5个人就有1个中国人,中国人手拉手站成一列,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
方案②: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
教师提供“2008年世界部分国家面积及人口比较表”,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Array分别是加拿大、美国的多少倍?(2)我国人口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总人口的多少倍?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我国面积居世界第3位,但人口将近俄、加、美三国人口总和的3倍;加拿大、美国与我国的面积差不多,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4倍多,是美国的近5倍;俄罗斯的面积比我国大得多,我国人口是俄罗斯的近9倍,可见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
【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承转:我国目前有将近14亿人,那么人口数量是固定不变的吗?我国人口数量是如何变化的呢?方案①: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12“活动”1,教师巡视指点,并就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再投影学生绘制的一幅较为准确的曲线图,组织学生据图讨论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
2.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补充说明:“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是一幅线状统计图,表示我国人口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府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的速度比之前大大减缓了,但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多。
根据这个趋势,至2020年我国人口有可能达到甚至超过16亿这个警戒数字。
教师讲清这一点,为人口国策的教学埋下伏笔。
3.组织学生讨论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原因,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我国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比较复杂,一方面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导致人口平均寿命的增加和死亡率的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不合理的人口政策,导致人口出生率上升较快。
这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使人口自然增长率居高不下,即使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较低水平的年代,由于已形成的庞大的人口基数,全年净增人口仍高达1 000多万,比欧洲荷兰、葡萄牙、匈牙利等国一个国家的人口总数还多。
方案②:按照教材P.12“活动”2的思路设计活动。
1.根据P.12“我国各年份的人口数量”表中的数据,将下表内容填写完整。
23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
【人口分布疏密不均】承转:我们从人口数量的角度了解了我国人口总数及人口变化情况,下面我们从人口空间分布的角度来了解我国人口分布情况。
1.复习人口密度的概念,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人/千米2)。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14“活动”1,计算并比较东部沿海两个省与西部内陆两个自治区人口密度的差异,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差异。
此处为不完全归纳,即学生依据部分资料归纳出结论,意在发展学生的猜想能力。
这种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也非常宝贵的能力。
3.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14“活动”2,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找到黑河—腾冲线,了解该线东南的地区和西北的地区面积、人口所占比例,说出其人口密度的差异。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14“活动”3,先引导学生归纳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此处为完全归纳,因为“中国人口分布”图给出了我国人口密度的完整信息,意在发展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再引导学生讨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我国人口地理分布不均的状况,是历史上长期以来形成的,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密切相关,经济发达或自然条件优越(如气候、地形、水文等)的地区人口密集,反之则人口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