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类书、政书及其利用
工具书及其利用
工具书及其利用(一)检索工具书简介目录、索引、文摘是人们查检书籍文章等信息的重要检索工具。
三者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揭示文献的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为读者提供多种查检文献信息的途径。
它们的共同点在于指引性,把读者从未知或知之甚少引向更广阔的知识之海。
1、书目书目,又称目录。
目指篇目,即文献的名称;录指叙录,即文献的提要,是简要记录文献的作者、文献的内容及评价等的文字。
我国古代,书目多有异称,簿、录、书录、书录解题、志、书志、艺文志、经籍志、记、读书记、题记、题识、考、经籍考、书目、总目提要等,都统称为书目。
现代书目,是指著录一批相关文献,按照一定次序编排而成用以揭示与报道文献信息的工具。
在称谓上,除书目、目录外,还称综录、总录等。
在国外,英语bibliography(书目)一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含义是“图书”(bibliton)和“抄写”(grapho),后演变为图书著录或图书描述。
Catalogue也译作目录,但多指反映文献收藏情况的目录,尤其指图书馆目录。
(1)书目的类型文献的品种、数量、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变化,以及文献利用的不同目的和需要,决定着书目类型的多样性。
按照编制目的和社会功能,可分为登记书目,如《全国新书目》;《科学通报书目》,如北京图书馆编的《外交科技新书通报》;推荐书目,亦称导读书目,如胡适开创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专题书目,如王国维的《曲录》;书目之书目,如《全国图书馆书目汇编》;出版发行书目,如《社科新书目》。
按照收录文献的内容范围,可分为综合书目,如《全国总书目》;专题书目,如《中国农学书录》;地方文献书目,如《中国地方志综录》;个人著述目录,如《郭沫若著译书目》。
按照反映文献收藏情况,可以划分为馆藏目录,如《北京大学馆藏期刊目录》;联合目录,如《中国古农书联合目录》。
按照文献出版的时间与目录编制时间的关系,可分为现代书目,如《全国新书目》;回溯书目,如《民国时期总书目》;预告书目,如《北京大学出版社下月新书预告》。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集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整理归纳《综合素质》知识点第一章:职业理念一、教育观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3、素质教育的要求:(1)德育为先(2)能力为重(3)全面发展4、如何开展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目的融入各教育环节;(落实到每一堂课,乃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2)构建对接社会现实的课程体系;(与生活、生产实际和社会发展相联系的学科内容)(3)启迪学生自主学习;(全方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充分发挥教师的正能量;(5)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二、学生观1、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2、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3、为什么人要全面发展? (基本内容)(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条件紧密联系;(2)传统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3)科技革命为人类准备了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4)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5)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6)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7)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4、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5、“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1)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满足人的生存需要;(2)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满足人的发展需要;(3)人与人的关系: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前提下优质优酬、兼顾公平。
1中文工具书复习题
贵州省自学考试《中文工具书导论》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逻辑学的原理和规则,给工具书下定义必须阐明工具书的( C )A、性质B、类别C、类属D、用途2、工具书具有高密度的知识性、高精度的资料性、高效率的检索性和高频率的(B)A、知识性B、查考性C、使用性D、咨询性3、工具书是一种对人类已有知识进行整序、提炼和浓缩而成条理化的信息密集型( C )A、收集、编撰B、汇编、整理C、整序、提炼D、整理、编辑4、就工具书的文献类型而言,工具书和一般文献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C )A、整序的资料性B、丰富的资料性C、高精度的资料性D、类属的资料性5、就结构而言,工具书和一般文献相比较更具有高效率的( B )A、实用性B、检索性C、参考性D、查考性6、就工具书的文献功能而言,和普通文献相比,它更具高频率的( A )A、查考性B、检索性C、使用性D、资料性7、类书和政书的主要区别:记录的( B )A、方式和范围B、范围和内容C、内容和方式D、范围和方式8、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编写的《中文工具书使用法》把工具书分为六大类: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类书、政书,年鉴、手册,书目、( A )A、索引,表谱和图录。
B、传记,历表和图册C、名录,索引和图表D、索引,图谱和表式9、工具书的一级分类:线索性工具书、词语性工具书、资料性工具书、参考性工具书,这四大类是按( D )A、内容特点和功能用途分B、功能特点和内容用途分C、内容特点和性质特点分D、性质特点和功能用途分10、线索性工具书,又称检索性工具书,包括( D )A、表谱、词表和文摘等B、表谱、书目和文摘等C、书目、索引和文摘等D、书目、索引和文摘等11、辞书型工具书主要用于查考(C )A、词语与资料的有关知识B、词语与文献线索的有关知识C、词语与名物的有关知识D、名物与资料的有关知识12、书目数据库向用户提供机读形式的(D )A、图书目录、文献摘要和索引等B、资料目录文献信息和索引等C、文献目录、文献摘要和索引等D、文献目录、索引和文摘等13、工具书是对原始文献的( C )A、收集、整理、重组和综合B、收集、编辑、提炼和综合C、整序、浓缩、重组和综合D、汇总、提炼、分类和综合14、我国工具书正式产生并奠定基础的时期是在( B )A、西周B、汉代C、唐代D、清代15、我国第一部全国性的分类目录是( D )A、《皇览》B、《崇文总目》C、《通志》D、《七略》16、我国第一部史志目录是班固在《七略》的基础上编成的( C )A、《修文殿御览》B、《古今书录》C、《汉书﹒艺文志》D、《通典》17、我国工具书初步发展的时期是( C )A、汉代B、唐代C、魏晋南北朝D、明清18、我国工具书空前繁荣的时期是( B )A、明清时期B、唐代C、魏晋南北朝D、汉代19、唐代杜佑的《通典》是我国第一部完备的(D )A、史志目录B、类书C、书目D、政书20、古代工具书集大成的时期是( D )A、汉代B、唐代C、魏晋D、明清21、《永乐大典》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A )A、类书B、政书C、书目D、字书22、明清时期出现了规模最大、体例最完备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官修( C )A、类书B、政书C、书目D、字书23、我国第一部语义分类词典是(C )A、《说文解字》B、《七略》C、《尔雅》D、《别录》24、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官修类书是(A )A、唐代《艺文类聚》B、晋代《艺文类聚》C、汉代《艺文类聚》D、明代《艺文类聚》25、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增订的工具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各学科、各类型的工具书和边缘工具书,这就是和多源编的( B )A、《中文参考书举要》B、《中文参考书指南》C、《中文参考书使用法》D、《中文参考书题解》26、中文工具书的排检法大体可分为两大类:(C )A、检字法和分类法B、音序法和主题法C、字顺法和类序法D、号码法和时序法27、事物性质分类法是把知识内容按事物属性类分的一种排检方法,常采用这种排检方法的工具书有( D )A、书目、类书、别集、手册等B、文集、年鉴、手册、类书等C、文集、类书、手册、书目等C、政书、类书、手册、年鉴等28、目前我国最大的一部工具书书目是盛广智等编著的( D )A、《工具书词典》B、《中国工具书大辞典》C、《国内工具书指南》D、《中国古今工具书大辞典》29、任宝祯的一部比较实用的工具书是( A )A、《工具书辞典》B、《中国工具书大辞典》C、《国内工具书指南》D、《中国古今工具书大辞典》30、我国第一部中文科技工具书书目是( C )A、《科技检索工具书综录》B、《经济科学工具书指南》C、《科学技术参考书提要》D、《科学技术参考书综览》二、多项选择题1、工具书书评资料很分散,其检索途径大致有:(ABE )A、资料汇编B、工具书指南C、工具书词典D、复印报刊资料E、文摘和索引2、鉴别与选择工具书,首先要考察其内容、系统、结构、体例(ABCE)A、是否丰富系统B、是否准确新颖C、是否齐全完备D、是否科学权威E、是否简明实用3、工具书的现则方法之一是选条试查,选择熟悉的专业范围的条目进行试查,看看有无收录、(BCD)A、依据是否科学B、深浅程度是否合适C、叙述的详略D、观点是否正确E、解释是否多样4、书目、索引、文摘具有以下特点:(BDE )A、丰富性B、描述性、C、多样性D、依附性E、检索性5、索引根据所揭示的对象,可分为(CE )A、条目索引B、音序索引C、书籍索引D、图表索引E、报刊索引6、专题文选书目是反映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图书文献的书目。
类书名词解释文献学
类书,是古代的一种工具书,多为分类整理文献资料,包括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的资料。
类书将各类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编排,以便查阅和征引。
文献学则是研究文献的产生、流传、整理与利用的学科,涉及文献的分类、编目、鉴定、保管和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文献学旨在揭示文献的本质和规律,帮助人们有效地利用文献,促进学术交流和发展。
因此,可以说类书是古代文献学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和研究对象,而文献学则是对包括类书在内的所有文献进行研究的学科。
类书和政书
第三节类书、政书类书和政书,都是查找我国古代经济史实的重要资料性工具书。
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献类型。
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现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参考工具书。
一、类书(一)类书概念及其特点类书,是我国兼有“百科全书”和“资料汇编”性质的工具书。
关于古代类书的定义,《四库全书总目·类书类·小序》云:“类事之书,兼收四部,而非经、非史、非子、非集;四部之内无类可归。
”《图书馆学百科全书》类书词条则定义为:“类书摘录、汇辑多种文献中的原文、按内容性质分门别类地编排组织,以供寻检和征引的工具书。
”类书的主要特点,在内容上博采群书或辑或全文汇编成册;在编排体制上随类相从;在编纂目的和功能上专供查寻、征引原始文献的工具书,它是保存群书荟萃的渊薮。
类书的编纂源于对文献的积累,始于三国魏文帝下令编《皇览》,以后历代相传,至清康熙雍正年间编成《古今图书集成》,这是国古代类书编纂的鼎盛时期。
随后日趋衰落,其数可考者已超过500种。
然历经诸多书厄劫难,留存后世的古代类书至今不过300余种。
本世纪80年代初,类书体制再次崛起,至1994年初新编类书已有40余种,从而冲破了类书编纂沉寂百年的局面。
(二)古今类书的类型古今类书按其编纂内容范围可分为综合性类和专科性类书。
综合性类书,实际上是汇萃古今各类知识百科全书式的资料汇编。
如被西方称为“康熙百科全书” 的《古今图书集成》(Kang Hsi Imperial Encylopedia)全书1万卷、目录40卷,是现存最大的一部古代类书,几乎囊括了古代各学科知识。
此外,宋代所编的《太平御览》、《太平广记》与《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合称宋代四大书)以及唐代的《艺文类聚》和被八国联军焚毁、劫夺的《永乐大典》等,除《册府元龟》专门用以记录历代君臣事迹外,都是九流杂家无所不包,内容广泛的综合性类书。
近年新编出版的当代综合性类书中主要有《中国历代文献精萃大典》门岿主编,学苑出版社1990版、《中国文化精华全集》王书良等主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版等。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英文名称(050105)●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社会管理方面的适应性,在科学和管理上能作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4、本学科要求学生掌握较厚的古代文学和古代文献学底子,并在专业知识上注意相关学科、邻近学科、兄弟学科的研究动向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同时具有较深的知识装备和较广的学术视野。
(二)研究方向1、中国古代小说Chinese Ancient Fiction(孙逊、李时人、詹丹、顾鸣塘)2、中国古典诗学Chinese Classical Poetics(曹旭、黄刚)3、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and Culture(翁敏华、王从仁、赵维国)4、断代文学Chinese Literature of Different Periods(李时人、严明、翁其斌)(三)学制三年(四)课程设置1、必修课程:(1)学位公共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2学分)哲学Philosophy(2学分)第一外国语First Foreign Language(2学分)计算机应用Computer Application(2学分)(2)学位基础课(中英文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献学Chinese Classic Bibliography(3学分)中国古代思想史History of the Chinese Thoughts(3学分)中国文学批评史(3学分)(3)学位专业课中国小说史Research of the Chinese Fiction History中国小说研究史Research History of the Chinese Fiction红楼梦研究Research of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s中国古代小说专题研究Research of the Ancient Chinese Special Subject of Fiction中国小说史研究Research of the Chinese Fiction History中国小说与中国文化研究Research of the Chinese Fiction and Culture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史Research History of the Ancient Chinese Fiction中国古代小说名著研究Research of the Classic Ancient Chinese Fictional Works明清文学史研究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the Ming and Qing Literature明清诗文研究Research on the Poetry and Prose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明清戏曲研究Research on the Ming and Qing Drama明清小说研究Research on the Ming and Qing Fiction名家治学方法Academic Methods of Prestigious Scholars魏晋南北朝文学专题研究Monographic Studies on the Literature of the Wei, Jin andthe South-North Dynasties中国诗词学Studies on the Chinese Poetry and "Ci" Poetry唐诗文献入门边塞诗研究Study of frontier Poetry隋唐五代诗学研究Study of Five-Dynasties Portry宋诗学研究Research on the Song Poetics旅游与中国文化民俗旅游学中国旅游史中国旅游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戏剧史History of the Ancient Chinese Drama文艺民俗学Literary and Art Folklore曲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Musical Arts东亚戏剧文化比较研究Comparison Studies on the Eastern Dramatic Culture明清诗歌史专题研究明清散文史专题研究明清女性文学研究明清时期东亚汉诗研究古代小说文献学古代戏曲史料学中国小说专题研究二十世纪学术名家经典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史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美学小说文献学古代小说与社会《诗经》研读《左传》研读先秦两汉文学接受史先秦两汉诗学史2、选修课程(中英文课程名称):中国文化史History of the Chinese Culture(学分)现代文论Modern Literary Criticism(学分)中外文论Chinese and Foreign Aesthetics(学分)中国民俗学Chinese Folklore(学分)文化市场学Culture Marketing(学分)3、实习4、社会实践活动(五)教学和培养方式专题讲授和自学讨论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学期论文和学位论文相结合。
社科中文工具书
社科中文工具书一、论文题目的选择1.自己拟定2.他人制定二、材料的搜集与分析1.材料的搜集2.材料的分析整理三、论文的写作1.论文提纲的拟定2. 论文写作与修改第一章工具书概述工具书的含义、特点、类型、功用、局限及其排检法等。
第一节工具书的含义、特点、类型、功用、局限1、工具书的含义指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广泛汇集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资料,专供人们迅速查阅的特定类型的图书。
例如,新华字典、康熙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辞源等。
2、工具书的特点1)易检性2)总括性3)查考性3、工具书的类型1)中文工具书和外文工具书(文种)2)社会科学工具书和科技工具书(学科内容)3)古代工具书和现代工具书(编纂时代)4)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类书、政书、丛书、年鉴、手册、目录、索引、文摘、表谱、图录等(从功用特点)4、工具书的功用1)解释疑难问题(最基本)2)指引读书的门径(目录)3)提供资料线索和学术信息(研究问题,索引)4)提供各种学科的基本知识(百科全书)5、工具书的局限也有查检不到的地方,内容也并不是都正确等(由于时代和个人水平)。
所以,使用过程中就要有分析和鉴别。
参考书目:《社科中文工具书使用》邓宗荣《辞书概要》陈炳迢《中国字典史略》刘叶秋《史籍举要》柴德赓第二节工具书排检法和四角号码法1、工具书排检法排检法是工具书编排与检索方法的简称。
排检法大致有这么几种:字序法、分类法、主题法、时序法、地序法等。
字序法最常见,所以重点介绍它。
字序法:它分形序法、音序法、号码法。
(1)形序法:部首法、笔画法、起笔笔画法(2)音序法:汉语拼音字母法、注音字母法、韵目法(又分韵母法、声母顺序法)(3)号码法:四角号码法、中国字庋撷法方法虽然多但是最常用的有部首法、音序法、号码法、笔画法。
四角号码法此查字法把汉字笔形分为十种,分别用0到9十个号码代表:第二章字、词典辞书的介绍第一节、字、词典辞书的史略1、字书字词典最初称“字书”。
最新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
最新中国古典⽂献学笔记整理⼀、①“⽂献”概念:⽂:⽂章(典籍),记录有知识的⼀切载体;献:贤才,含知识信息的⼀切载体。
②⽂献概念的溯源、发展:“⽂献”⼀词最早见于《论语?⼋佾》。
第⼀阶段:“⽂”,典籍,指书⾯材料;“献”,贤⼈,或贤⼈的⼝述材料。
代表⼈物:东汉郑⽞《论语注》:“献,贤也。
”魏何晏《论语集解》引郑⽞注。
(南宋)朱熹:“⽂,典籍也;献,贤也。
”第⼆阶段:叙事为“⽂”,论事为“献”,同为书⾯材料。
(元)马端临《⽂献通考》,在序中称道:引古经史谓之“⽂”,参以唐末以来诸⾂之奏议,诸儒之议论谓之“献”;元代诗⼈杨维桢《送僧归⽇本》诗中:“我欲东夷访⽂献,归来中⼟校全经。
”所谓的“⽂献”似乎已专指书籍资料了;明成祖朱棣《永乐⼤典》(始称《⽂献⼤成》);(清)钱林辑《⽂献征存录》都把“⽂献”作为书籍资料的代称。
第三阶段:近现代⽂献的含义发⽣了较⼤变化,偏重于⽂。
1963年颁布的中国国家标准《⽂献著录总则》把“⽂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切载体”;《中国⼤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把“⽂献”界定为:“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切载体。
赵国璋、潘树⼴《⽂献学⼤辞典》:“所谓⽂献,就是指任何具有⼀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
”⼆、⽂献学(三个基本板块:版本学、⽬录学、校勘学)概念:“⽂献学”在⼀定程度上是“⽂献”概念的⾃然延伸,传统的中国古典⽂献学指研究我国古典⽂献的源流、特点、处理原则和⽅法及其利⽤的⼀门学科,此即⼴义的校讎学。
⼀指传统意义上的⽂献学(或称古典⽂献学),⼆指现代⽂献学(我国古时从事⽂献整理与研究学者为教讎学家)。
由西汉末年刘向、刘歆⽗⼦开创,为历代学者不断发展扩充的,以研究古代典籍的分类、编⽬、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注释、编纂、校点、翻译和流通等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研究对象:古典⽂献,指1919年以前产⽣的⽂献,基本以⽂⾔⽂和繁体书写的⽂献。
三、古典⽂献学发展概况1、先秦(起源)①载体份呈:甲⾻、青铜器、⽯刻、简牍、缣帛。
政书和类书
政书和类书政书一、政书的定义政书是中国古典文献中专门分类汇辑与论述经济、政治、军事、法律、文化等方面典章制度的书籍, 人称典制体史书,在历史文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简言之,政书是辑录文献中的典章制度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编排和叙述,以便查考的工具书。
政书之名源于明代钱溥的《秘图书目》。
司马迁《史记》的“八书”首次记述典章制度,班固《汉书》将“八书”改写为“十志”,後世史书多以“志”来记述各朝典章制度。
最早创造政书这种体裁是唐代刘秩所编的《政典》。
杜佑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和扩大, 编成《通典》。
《通典》是我国第一部完备的政书著作, 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政书。
但“政书”之名, 出现较晚, 清代编修《四库全书总目》, 仿明代钱溥的《秘阁书目》,在史部设置了“政书类”,“政书”这个名称才正式见于典籍。
二、政书的类型1、通史式政书2、断代式政书3、汇编式政书4、专类式政书1、通史式政书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政书。
是把古今制度联系起来记载的,以《十通》、《历代兵制》《营造法式》为代表。
2、断代式政书记述单一朝代典章制度的政书,又称为“会要” 。
如《唐会要》、《五代会要》、《西汉会要》、《东汉会要》、《宋会要辑稿》、《春秋会要》、《秦会要》等。
3、汇编式政书(历朝会典、会要)是把当时制定的原文件汇集成册的政书,如《大明会典》、《大清会典》等。
4、专类式政书是专门记载某一方面制度的政书。
如:《唐律疏义》、《大清律例》等。
类书一、类书的定义类书是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和“资料汇编”式的工具书。
其内容范围几乎无所不包,广泛辑录诗文词语、人物典故、名物史实、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飞禽走兽、草木虫鱼等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方面的知识。
中国古代类书编撰历经了三国魏至隋代的萌芽与初始时期、唐至元代的发展与成熟时期、明至清代中叶的繁荣与鼎盛时期、清末的衰落与消亡时期等四个阶段, 大约跨越1500 年上下。
从晋荀勖《中经新簿》至清《四库全书总目》,见诸历代书目著录的类书有700 余种之多, 而现存的不过三百种上下。
第三章中国古代史学
第三章中国古代史学第三章中国古代史学史学是研究和阐述⼈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
其主要任务是按照时代顺序,运⽤具体历史事实,阐明⼈类社会⾃⾝运动的进程及其规律。
在⽂化⼤系统中,这⼀以事实为基础的逻辑思维科学,⼜是⼈类从⾃发的实践活动⾛向⾃觉的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标志。
中国古代史学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涌现出众多的史学家和史学著作。
中国历史记载的完整性在世界上是⽆与伦⽐的。
世界上不少国家的历史是依靠中国⽂献才得以有完整的了解,这是中国⽂化对世界历史做出的重要贡献之⼀。
第⼀节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历程⼀、先秦:中国史学的奠基时期我国是世界上史学发达最早的国度之⼀。
早在远古我们的祖先就注意积累租保存以往的经验,那时没有⽂字,⼈们⽤脑记⼝说和结绳刻⽊等⽅法记事,记载⼈类童年时期的实践活动。
⼈类学家从⾄今还没有⽂字的民族那⾥知道有结绳、刻⽊这种⽅法,但这种记录却⽆法保存永久,⼝头传说有的却⼀代⼀代流传下来,并且被后⼈⽤⽂字记载下来,这些古代的传说,就是我们知道的最早的历史,如“⼥娲补天”、“后羿射⽇”、“黄帝战蚩尤”、“鲧禹治⽔”等。
中国有⼤量的有关远古时代的历史传说,这些历史传说还不能称为史学作品,但已经包含着史学的因素,可以视为中国史学的源头。
夏商时期,⽂字的出现和历法的产⽣并不断成熟,为史学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史学开始萌芽。
有意识地历史记载逐渐成为统治者经常性的活动和国家的⼤事。
《尚书·多⼠》说:“惟殷先⼈,有册有典”。
“册”是由多⽚⽵简编成的书籍,也就是历史⽂献。
“典”是放在架⼦上的⽵简。
这时也有了起草⽂书、记载史事、兼管国家典籍的史官。
商代甲⾻⼘辞中有“作册”、“史”、“尹”等字。
“史”是负责记事兼有巫官⾝份的⼈,《说⽂》:“史,记事者也”;据王国维考证,“作册”等于“内史”。
“尹”是掌管⽂献者。
甲⾻⽂中还有“册六”、“编六”等字样,说明商代编纂⽂献的规模很⼤。
商代还设左学、右学,让贵族“学于古训”,也就是学习历史。
类书与丛书
这部书的第一大用途是提供小说史料, 第二大用途是用于小说辑佚。鲁迅《古小说 钩沉》《唐宋传奇集》都大量取材于《太平 广记》。
《太平广记》最值得重视的是杂传记 9卷。 最早 保存在《太平广记》中的唐元稹《莺莺传》,是西厢 记的创作依据。最早存于《太平广记》的唐李朝威的 传奇小说《柳毅传》,在元代被尚仲贤改成《洞庭湖 柳毅传书》杂剧(《元曲本》选),收入昆虫类的 《南柯太守传》等也都是现存最早的本子。 宋元话 本、明清拟话本及宋元明清小说以《太平广记》中的 故事为蓝本的也屡见不鲜。(详参《文献学概要》杜 泽逊撰p299)
宋代类书编算主要集中在北宋。 《太平御览》、《册府元龟》、 《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四 大官修类书的编纂,稳固了封建 统治基础,使统治者赢得了“稽 古右文”的美名。 其次类书编纂中较为注重史实的 汇缉,这与宋代史籍日增及编撰 相关。
《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是宋代李昉 、扈蒙﹑ 李穆等奉宋太宗之命编纂。开始於太 平兴国二年(977)﹐次年完成, 所以定 名为《太平广记》。全书500卷﹐目录 10卷。全书按题材分为92类﹐又分150 馀细目。 取材于汉至宋初的野史小说及释藏 ﹑道经等故事,这些书半数以上已散 佚,就是留有的亦有残缺和错讹,赖 有《太平广记》给我们保存了大量的 小说史料。 是以小说为主的类书,有“小说家 之渊海”的称号。
《北堂书钞》书影
《北堂书钞》的版本
清乾隆时修《四库全书》所录《北堂书钞》,为 内府所藏明常熟陈禹谟校刊本。 清嘉庆间孙兴衍得元末明初,称为影宋钞本,约 严可均、王引之等校订,但有数十卷未校完。同治四 年周星诒购为镇库之宝。 后南海孔广陶借陶宗仪的钞本,又约林国赓、孔 昭熙、傅以礼等续校成书,镂版梓行,陈禹谟妄改之 处,多加以更正,使本书大体复其旧观。 我国类书流传到现在,在私人所撰类书中,比较 完整的,当以虞世南《北堂书钞》为最古。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期末复习题(经济)
一、填空题1、信息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存在于事物当中,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是对事物运动方式的抽象反映。
2、凡篇幅达到48页以上并构成一个书目单元的文献叫图书。
3、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4、文献的基本要素:知识, 信息内容;信息符号;载体材料;记录方式。
5、知识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是信息的一部分。
6、二次文献是图书信息研究机构将大量的分散的无组织的一次文献,经过浓缩、整序、加工处理后,组织成系统的、便于查找和利用的文献。
7、期刊具有报道速度快,出版周期短、数量大、品种多等特点。
8、图书的优点是内容全面而系统,观点较成熟,是求知解惑时主要利用的文献之一。
9、追溯法是指不利用一般的检索系统,而是利用文献后面所列的参考文献,逐一追查原文,然后再从这些原文后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逐一扩大文献信息范围,一环扣一环地追查下去的方法。
10、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经济计划与管理”的分类号是F2 。
11、截词符号的使用,既可减少检索词的输入量,又可简化检索步骤,扩大查找范围,提高检全率。
12、逻辑“或”(用OR或“+”表示)是用于具有并列概念的组配。
这种组配可以扩大检索范围,提高查全率。
13、文献信息检索语言是应文献信息的加工、存贮和检索的共同需要而编制的专门语言,它是表达一系列概括文献信息内容和检索课题内容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概念标识系统。
14、文摘是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对文献主要内容所作的摘要,是原始文献的浓缩。
15、文献检索的基本程序:分析检索课题、制定检索策略、试验性检索和修改检索策略、正式检索;整理说明检索结果,按要求给予答复,或者进一步提供原文。
16、搜索引擎是一种利用网络自动搜索技术,对因特网各种资源进行标引,并为检索者提供检索的工具。
17、搜索引擎的检索语法中,AND 或&——在逻辑上表示“与”。
如果用它来连接两个词汇,表明要求两个词汇必须同时出现在结果中。
浅谈类书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浅谈类书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类书是一种有用的教学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主题。
它也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它为学生提供范例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容易学习掌握知识。
尽管类书在学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它也有自己的限制。
它很难帮助学生去理解语言中灵活的用法,也无法帮助学生在口语表达中提高。
什么是类书?类书是一种依据书面语句和逻辑构想的教学形式,是一种在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范例式”教学工具。
类书的每一种都由一个重要的语句组成,这些语句通常是一个重复的或者不变的构想,它们描述了一个事件的细节,甚至一整个活动的流程。
类书的使用方法1、用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组合展示:类书可以用文字、图片或者其他形式来描述一个议题,让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他们自己的感受理解学习内容。
2、识记:类书的一个关键作用就是帮助学生识记学习的内容,学生可以读类书并把类书的内容记在自己的记忆里,从而更容易掌握学习知识。
3、例证:类书可以提供范例和参考,使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学习内容,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知识的结论。
4、挑战:类书也可以对学生提出更多的挑战,让他们自己思考和发现,从而形成更深入地理解和学习知识。
类书的作用类书是学习教学过程中举足轻重的工具,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建立链接:类书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加强他们对某一主题的理解。
2、回顾:类书也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曾经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有更深入的理解。
3、表达:学习者可以根据类书的类比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效地提升表达能力。
4、应用:针对某一特定知识点,学习者可以根据类书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并轻松地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
结论类书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学习学习知识,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
只要以适当的方式使用,类书就可以带给学习者很多方面的好处。
政书
政书举例
其他 《元典章》附新集,分十门, 三百七十三子目。 《唐律疏义》三十卷,唐长孙 无忌撰。 《大清律例》四十七卷。 《营造法式》三十四卷,北宋 李诚撰。
《通典》-“食货门”
乡党:古代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 而称乡党。 土断:东晋﹑南朝废除侨置郡县,使侨寓户口编入 所在郡县的办法。西晋时由于战乱,中原地区豪 族多迁居江南,仍称原来郡籍,形成诸侨郡县。 至东晋哀帝时,桓温推行土断法,裁并侨置郡县, 整顿户籍,史称“庚戌土断”。后南朝各代又多 次推行土断,作为加强王朝统治,与豪门争夺劳 动力,扩大赋役和兵源的一种手段。 版籍:登记户口、土地的薄册。泛指领土、疆域。
历朝会要
• 《唐会要》一百卷,宋王溥撰,五百一十四目。 • 《五代会要》三十卷,宋王溥撰,二百八十目。 • 《宋会要辑稿》二百册,清徐松辑自《永乐大 典》,分七十类。 • 《西汉会要》七十卷,《东汉会要》四十卷,合 称“两汉会要”,均为南宋徐天麟撰。两书各立 十五门。 • 《三国会要》二十二卷,清杨晨撰,分十五门, 九十六子目。 • 《明会要》八十卷,清龙文彬撰,分十五门,四 百九十八子目。
中文工具书使用
政 书
政 书
一、政书的定义
政书,是辑录文献中的 典章制度资料,分门别类地 加以编排和叙述,以便查考 的工具书。 简言之,是中国历代记 录“典章制度”的书籍。 政书之名源于 明代钱溥的 《秘图书目》。
政 书
司马迁《史记》的“八书”首次记述 典章制度,班固《汉书》将“八书”改写 为“十志”,後世史书多以“志”来记述各 朝典章制度。
政书的类型 3、汇编式政书(历朝会典、会要) 是把当时制定的原文 件汇集成册的政书。 如《大明会典》、 《大清会典》等 。
政书的类型
第五讲:丛书与类书
类书
一、 类 书 及 其 利 用
(一)类书概说 (二)类书起源 (三)类书分类
(四)类书举要
( 一 ) 类 书 概 说
类书是抄集群书词、句、段、篇,分类排
纂,主要为便于辞藻和典故查找的工具书。始于
曹魏王象《皇览》。 重要类书有: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徐坚《初学记》; 宋:李昉《太平御览》、李昉《太平广记》、
类 书 举 要
太 平 御 览
《太平御览》原名《太平总览》。
《春明退朝录》:“书成,“帝日览三卷, 一年而读周,赐名《太平御览》”
共55部,每部又分若干类,共计5426
类,类下罗列群书相关记载,依经史子集
顺序排列,每条以书名冠首。引书2579种,
其中十之七八亡佚。
类 书 举 要
永 乐 大 典
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保存 了明初以前的各类文献8000余种,共22877卷,字 数3.7亿。目前仅存808卷,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 本收入797卷。
文宗阁,镇江,毁于太平军
丛 书 和 类 书 的 区 别
体例不同: 类书:要打乱拆散原书, 丛书:保持原书的完整性。
古本,可用以互校今传之本而有可能纠订
其误谬。
类 书 举 要
《 北 堂 书 钞 》
《北堂书钞》唐虞世南在隋秘书郎任上所 编。所谓北堂,指隋秘书省的后堂。
《郡斋读书志》载,是书有173卷,分80部801 类,今见本仅19部,可见多有散佚。 《北堂书钞》引书八百余种,诗文集尚不在内, 其中十之亡九,但仍保存了大量的史料,且为隋 以前古书,辑佚用途甚大。
查找对偶句
《初学记》卷三“秋-叙事-事对”罗 列对偶句26对。如露下—风高;木落—草 衰;
类书的体例和功用
类书是辑录古籍原文中的部分或全部资料,按类或按韵编排,以供人们查考用的工具书。
类书是我国古代百科全书性质的一种资料汇编,由于内容广阔,博采群书,分类编辑而成,所以得名。
【类书】辑录汇集资料,以利寻检、引用的一种古典文献工具书。
其体例有集录各科资料于一书的综合类和专收一门资料的专科类两种。
编辑方式,一般分类编排,也有按韵、按字分次编排的。
现存著名的类书有:唐代的《艺文类聚》《初学记》,宋代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
其价值:一为保存我国古代大量的接近原作的珍贵资料,以供校勘典籍、检索诗词文句、查检典故成语出处之用;二为研究者直接提供了专题研究的资料。
所谓类书,就是采摭群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随类相从而加以编排,以便于寻检、征引的一种工具书。
类书按其内容和编排方式不同,有义系、形系、音系三类。
义系类书就是按材料的义类分部编排,如天文、地理、人事类。
每系中又分若干小类,如天文分有日、月、星、时等;时又分春、夏、秋、冬等。
古代类书大多属此类。
其中以取材范围分,有综合性和专科性两种。
音系类书是从古书中摘取二至四字的短语,按末一字的韵编入某韵,主要供编纂字、词典找资料出处所用。
如元代的《韵府群玉》、清代的《佩文韵府》。
形系类书是字形编类,即将两个字组成的词语按其上一字归入同一字的类中,而举出包含这个词语的诗文篇目,如清代的《骈字类编》。
其作用与音形类书略同。
我国古代类书之祖,当首推魏时之《皇览》。
就据《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载:魏文帝曹丕时“使诸儒撰集经传,随类相丛,凡千余篇”。
此书早已散佚,后世虽有一些辑佚本,但所存不多,难以窥其全貌。
六朝时期也有很多类书,如北齐后主武平三年敕撰的《修文殿御览》,卷佚很多,为唐、宋类书所取,今已佚。
另如齐、梁间的《古今同姓名录》、梁朝的《华林遍略》等皆是。
唐代官修类书有三部,即欧阳洵等奉敕撰《艺文类聚》,许敬宗等奉敕撰《文馆词林》,徐坚奉敕撰《初学记》。
第三章 中文重要检索工具及其利用(修改版)
第三章中文检索工具及其利用由于文献的类型多种多样,人们对文献检索的角度、深度和广度的要求各异,因此产生了多种多样的用以报道、存贮和查找文献的工具,即检索工具。
一、检索工具概论(一)国内印刷本检索工具的发展解放以前,文摘刊物已经有了“中国化学摘要”。
解放后,我国科技文献检索体系逐渐发展起来。
1956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成立,开始组织力量翻译苏联的文摘杂志,1956年出版了《机械制造文摘》和《冶金文摘》。
十年动乱,我国检索刊物体系遭到严重破坏,检索刊物几乎全部停刊。
1979年后检索刊物无论在品种上和数量上都有了较快的发展,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我国科技文献刊物开始走向逐步完善,无论是在收录的文献内容和类型,报道的学科专业范围,检索手段和方式,检索工具的类型和出版形式,文献著录、标引标准化等方面都大有改进。
整个体系基本上按报道国内文献和国外文献分成两个系列。
其类型按收录范围划分为综合性检索刊物和专业类检索刊物。
按揭示文献方式划分为题录和文摘。
国内较有影响的检索型刊物如:《全国总书目》、《全国新书目》、《全国报刊索引》、《中国石油文摘》、《石油与天然气文摘》、《中国专利公报》等。
1992 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重庆分所首次推出《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只读光盘。
此后,很多编辑出版检索刊物的单位,采取刊库合一的办法,既用计算机编辑出版检索刊物,又建立和扩充相应的数据库。
目前,我国的检索刊物已经发展壮大,并且揭示层次越来越深,检索平台越来越易用,数据量也越来越大,并且都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二)检索工具的基本知识及职能1、检索工具的职能✧存贮职能:存贮就是把有关文献的特征著录下来,使文献从分散到集中、由无组织到系统化的过程。
也是由一次文献到二次文献的过程。
✧检索职能:检索工具应提供一定的检索规律,使检索者可以按照一定的检索方法检出所需要的文献。
由于检索工具具有参考性、概括性和易检性.故人们一直很重视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常称它为“案头顾问、书海指南”等。
工具书使用指南
工具书使用指南各种工具书,对于浩瀚的书刊资料来说,好比探测器,运用自如,海底可以捞针;又好比知识宝库的钥匙,掌握好了,就可以破门而入。
对于迫切要求利用图书馆,渴望提高学习、工作和科学研究效率的读者来说,应把工具书的掌握和使用,作为一种必备的基本功来加以训练。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工具书的基本知识,进而熟悉和掌握工具书的查找方法,现就工具书及其作用,各类型工具书选介和怎样查找利用工具书介绍如下,供读者利用图书馆时参考。
(一)工具书及其作用(二)工具书的类型及其作用1、字典、词典2、百科全书3、类书、政书4、年鉴、手册5、年表、历表6、名录、图册7、目录、索引、文摘(一)工具书及其作用书籍浩如烟海,知识无穷无尽。
人们在读书的时候、免不了会碰上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只能借助于工具书。
工具书是比较完备地汇集某方面的资料,按照特定的方法编排起来,以供检索文献线索和解疑释难时查考的图书。
工具书具有知识性、资料性和检索性等特点。
知识性是因为工具书收集传递的知识内容广泛,对于某一学科门类的知识,包罗万象,应有尽有;资料性是因为工具书收集的资料。
古今中外,详尽无遗:检索性是因为工具书收集的资料,都是按照一定的科学方法组织起来,形成一定的知识系统便于查考,能起到“指引读书门径,解决疑难问题,提供参考资料,节省时间精力”的作用。
工具书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看书学习遇到难字、难词,不明白的成语典故,要查字典、词典;在学习或工作中,要了解国际、国内时事资料与统计材料,需参考年鉴、手册;研究问题,写作论文必须广泛地收集材料,需要借助于各种书目、文摘。
索引、百科全书、类书、政书。
对于一个读者来说,要自学,要独立地从事科学研究,如何在书刊的海洋中迅速准确地查找所需资料,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借助于工具书。
(二)工具书的类型及其作用工具书的类型很多,就其文字来说,有中外文之分;就其编撰时代来分,有古代、近代与现代之分;就其内容来说,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分;就其功用与特点来说,一般把工具书区分为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类书、政书、年鉴、手册、年表、历表、名录、图册、目录、索引、文摘等。
中国古典文献学 (2)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中国古典文献学古典文献学1、文献:所谓文献,就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
2、古典文献的载体形式1)甲骨:所谓甲骨,是龟甲和兽骨的合称,是古典文献载体的一种。
具体地说,甲,指龟甲的腹板;骨,主要指牛的肩胛骨或腹骨,也有猪和羊的肩胛骨。
人们可以看到的最早的文献是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又称甲骨文。
2)金石:金,指青铜器,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
金文又称为“铭文”“铭辞”,铭辞被赋予了有意识进行历史记载的性质,其文献性质也得到加强。
《后汉书·蔡邕传》称:“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熹平石经”。
魏废帝齐王芳正始二年,又用古文、篆文、隶书三种字体刻儒家经典于石上,世称“正始三体石经”。
3)竹木:竹,指竹简;木,指木牍,合称简牍。
简牍作为文献载体的使用,据说早在殷商时就出现了,但从出土文献考察,主要集中在战国至汉晋这一段时期。
东晋以后,纸张使用取代了简牍。
4)缣帛:缣帛即丝织品,类似的织物还有“素”,即白绢等.丝织品作为文献的载体的出现,有其自身的优点,平整易于舒卷,长短便于裁剪。
5)纸张6)电子文献3、古典文献的传抄方式刻写:甲骨时代—金石时代—简牍时代书写:简牍时代—缣帛时代—纸张时代1)*刻写:是最原始的自然方式。
古人在甲骨、青铜器、石头、玉器等坚硬物体上传抄文献只能采取刻写(刀刻或铸刻)的方式。
2)*书写:即用笔在各种材料上写,是迄今为止的有文字以来的文明史上最重要的传抄方式。
与简牍、缣帛、纸张有关。
4、古典文献的类型1)总集:总集是汇集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作品的合集,它可以包括一个朝代(断代)和多个朝代(通代)的作品,也可以包括一种体裁和多种体裁的作品。
一般说来,古代的总集多为诗、文的合集。
*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总集是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编的《文选》2)别集:别集是相对总集而言的,它是指搜集一个作家部分或全部作品的个人作品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文类聚》的价值: 在体例上首创了“事文合编”的形式,奠定了后 来类书采集资料的基本格局。“事”即“事迹” 类资料,“文”即“艺文”类资料。大量征引文 学资料,扩大了类书采集资料的范围,对文学创 作和鉴赏都有一定的价值,适应了一般读书人对 类书的要求,使类书具有了更为广泛的适用性。 保存了丰富的唐以前的遗文秘籍,特别是保存了 大量的诗文歌赋等文学作品,提供了校勘辑佚的 材料。据统计共引用了1400种古籍中的资料,其 中90%以上均已亡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北堂书钞 北堂书钞 隋末唐初虞世南撰。太宗称他有五绝:德
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
《北堂书钞》体例:帝王、后妃、政术、
刑法、封爵、设官、礼仪、艺文、乐、武功、 衣冠、仪饰、服饰、舟、车、酒食、天、岁、 地19部,每部下分若干子目,每一子目中先 列出所引文献的关键词,后摘引一段资料。
茶
芳冠六清,味播九区 芳冠六清 味播九区 张载诗云: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今案:见百 三家《张载集·登白菟楼》诗,陈俞本“白菟”作“成 都”。 焕如积雪, 焕如积雪,晔若春敷 杜育《茶赋》云:瞻彼卷阿,实曰夕阳。厥生荈草, 弥谷被冈。今案:陈俞本及《类聚》八十二,引《茶赋》 作《荈赋》。严辑《杜育集》亦然;又俞本脱“瞻 彼” 二句;陈本改作“灵山惟岳,奇产所钟”。 调神和内, 调神和内,惓解慵除 又《茶赋》云:若乃湻染,真辰色□。青霜 □□□□,白黄若虚。调神和内,惓解慵除。王石华校: “懈”改“解”,“康”改“慵”。今案:严辑《杜育 集· 荈赋》,同陈俞本:“惓”作“倦”,无注。 饮茶饮, 饮茶饮,人少眠 《博物志》云:饮真茶,令人少眠睡。今案:陈俞 本同;明吴管校本、稗海本:《博物志》脱,《御览》 八百六十七引脱“人”字。
四、类书的用途
(一)查找百科资料 (二)考校典籍
《初学记》-岁时-春-事对31(诗赋37)
【参伏-祥正】《大戴
礼》曰:三月参则伏不见。 《国语》曰:农祥晨正。唐 固注曰:农祥,房星也;晨 正,谓晨见南方,谓立春之 日。
【谷雨-条风】 【迟日-和风】 【仓庚-玄乙】 【玄鸟-苍龙】
【降燕-来鸿】 【兰径-柳衢】 【禁火-启冰】 【花盖-叶幄】 【榆荚雨-桃花水】
00503 20
牵………………………………字头 牵秀【 牵秀【晋】…………………人名 黄帝颂 11/211…………页码 卷数 作品名
4.《初学记》 《初学记》
唐徐坚等人编纂 体例:全书共30卷,23部分,313个子目。每一个子
目分为“叙事”、“事对”、“诗文”。“叙事” 部分杂取古籍中的有关论述。“事对”部分将有关 典故提炼为对偶的句子,以备写诗作文者使用。在 对偶的句子下面都交待了句子所概括的典故。“诗 文”部分摘引诗赋等具有文学色彩的资料。
《初学记》的价值:搜求广博,可以与艺文类聚等互相考较。 《初学记》的版本:62年中华书局的出版以古香斋为底本的 司义祖的点校本,79年中华书局重印此书,是使用最为方便 的本子。
《初学记》——人部下——美人
叙事《毛诗注》云:美女为媛。何承天《纂文》 云:孚瑜,美色也。《庄子》曰:西施、毛嫱, 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左传》 称,郑有徐吾犯之妹甚美,公孙楚与公孙黑争聘 之。又宋孔父嘉之妻美,宋华父督见之于路,目 逆而送之曰:“美而艳。”《公羊传》曰:邾娄 颜夫人有国色。《后汉书》曰:梁冀妻孙寿色美, 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 齿笑,以为媚惑。 事对【弄玉-飞琼】 【南威-西子】 【楚娃- 宋艳】 【绛树-青琴】 【巫峡-洛川】 【高唐 -下蔡】 【翠翰眉-蝉翼鬓】 【束素腰-横波 目】
《艺文类聚》卷4《岁时部三月三日》引晋代 潘尼《三日洛阳作》诗:“羽觞乘波进,素 卯随流归。”又引晋代张协《洛禊(xì) 赋》:“浮素卯以蔽水,撒玄醪于中河。”
曲 水 流 觞
第二节常用类书简介
1.玉烛宝典 玉烛宝典 隋杜台卿撰 体例:
内容排列以十二个月为序,另有正说、附说两个类目。
价值:
我国现存最早的民俗类专科类书,摘录的资料完整,保 存了一些现亡佚的书。另外还可以利用来找隋以前的一 年十二个月的民俗事象及其发生在该月的异闻掌故,是 考索某种习俗的重要工具书。
赋【宋玉《高唐赋并序》】 诗【古诗】 【晋阮籍诗】 歌【汉李延年歌】 【晋傅玄歌】 篇【魏曹植《美女篇》】 行【《古乐府·陌上桑行》】
5.《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命李昉、扈蒙等十四人编纂, 8年书成。 编排体例:共分55部,每部下又分小类,共计5426 类,每类下罗列群书关于此类的记载。一般先列训 释词义的资料,然后大致以经史子集为序排列资料。 《太平御览》的版本:最流行的是中华书局1960年 影印的《四部丛刊》所收的宋刻本。这是几个版本 拼合的。
《汜胜之书》曰:三月榆荚
雨,高地强土可种禾。《韩 诗章句》曰:溱与洧方涣涣 兮,谓三月桃花水下。时郑 国之俗,三月上巳,此水招 魂续魄,祓除不祥之故也。
《四库提要》卷六十九《水经注》提要:“是书自 明以来,绝无善本,为朱谋wei(土 韦)所校盛行 于世,而舛谬亦复相仍。今以《永乐大典》所引, 各案水名,逐条参校,非惟字句之讹层出叠见,其 中脱简错简,有自数十字至四百余字者。其道元自 序一篇,诸本皆佚,亦唯《永乐大典》仅存。盖当 时所据犹属宋刊善本也。谨排比原文,与近代本钩 稽校勘,凡补其缺漏者二千一百二十八字,删其妄 增者一千四百四十八字,正其臆改者三千七百一十 五字,神明焕然,顿还旧观。”
五、类书的缺点
(一)传世的类书引录的资料中相当一部分是从前 人类书中转抄来的。 (二)从原书照录的资料也常随意删节、无端拼合。 (三)有些材料是凭作者记忆,很容易产生错误。 (四)类书本身流传过程中被反复的传抄翻刻,同 样会产生大量的错误。
《艺文类聚》卷4东汉崔寔《四民月令》: “七月七日曝经书,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 筵上,祈请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 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 气,如地河之波,辉辉有光曜五色,以此为 征应,见者便拜乞愿,三年乃得。” 周处《风土记》:“夷则应履曲,七齐河鼓 礼。元吉。”注:“七月俗重是日。其夜洒 扫于庭,露施几筵……”
《太平御览引得》聂崇岐等编,1934年哈佛燕京学社排印, 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分《篇目引得》、《书名引 得》。
引书引得 篇目引得(部类名称 子部名称的索引) 皇览 2/5b;21/4a;27/6b;5 中军将军239 / 7b 60/2b,3a(2),3b(2),4 中书令220 / 1a a(10),4b(6),5a(3);5 中书舍人222 / 1a 28/1a;556/7a;561/7 中书监220 / 5b b;590/3a 中书侍郎220 / 6b 中坚将军240/5a 中垒校尉242/3b
6.《册府元龟》 《册府元龟》 宋真宗景德二年敕修,王钦若、杨亿等人编 纂。 特点:
以正史为主,间及经书、子书,小说、杂书一概 不取。以人物、事类为中心,分31部,专门辑录 从上古至五代的君臣事迹类资料,尤其注意辑录 唐、五代的君臣事迹类资料。 每部前有“总序”,每门前有“小序”、总序概 述本部制度、事迹沿革,小序概述、评议本门内 容。
【赋】晋束皙《饼赋》曰:“玄冬勐寒,清晨之会,涕 冻鼻中,霜凝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弱似春绵, 白若秋练,气勃郁以扬布,香飞散而远遍。行人失涎于 下风,童仆空噍而斜眄。擎器者舐唇,立侍者干咽。” 【说】梁吴均《饼说》曰:“宋公至长安,得姚泓时 故太官丞程季者,了了人也。公曰:‘今日之食,何者 最先?’季曰:‘仲秋御景,离蝉欲静。燮燮晓风,凄 凄夜冷。臣当此景,唯能说饼。’公曰:‘善。’季乃 称曰:‘安定曀鸠之麦,洛阳董德之磨,河东长若之葱, 陇西舐背之犊,抱罕赤髓之羊,张掖北门之豉。然以银 屑,煎以金铫。洞庭负霜之橘,仇池连蒂之椒,调以济 北之盐,剉以新丰之鸡。细如华山之玉屑,白如梁甫之 银泥。既闻香而口闷,亦见色而心迷。’公曰: ‘善。’”
3.《艺文类聚》 《艺文类聚》 唐欧阳询、裴矩、陈叔达等编撰 体例:
全书分46部,每部之中分子目,总727个 子目。材料的排列先是叙事性的资料,再 列诗、赋、论、赞等文学性的资料。
饼 《汉书》曰:“宣帝微时,每买饼,所 从买家辄大售,亦以自怪。” 《三辅旧事》曰:“太上不乐关中,高 祖徙丰沛屠儿沽酒卖饼商人,立为新丰县, 故一县多小人。” 《三辅决录》曰:“赵歧避难至北海, 于市中贩胡饼。孙嵩乘犊车入市,见歧, 疑非常人。问曰:‘自有饼耶?’曰: ‘贩之。’嵩曰:‘买几钱?卖几钱?’ 歧曰:‘买三十,卖亦三十。’ 嵩曰: ‘视处士之状,非卖饼者。’ 乃开车后, 载还家。”
二、类书的分类
从内容上,类书可以分为综合性类书和专科性类书 两种 。
综合性类书涉及的门类广泛,举凡天文地理、鸟兽虫鱼、衣 食住行、名物制度等等,都在收集之列。如《太平御览》 《艺文类聚》等。 专科性类书只搜集汇编某一门类的资料,是类书的分支。如 《玉烛宝典》专门汇编一年十二个月的宜忌资料及有关典故。
从编排方式来看,有义系、形系、音系三类。
三、类书的历史
我国第一部类书是三国时期的王象、刘劭编纂的 《皇览》。 隋唐时期类书:《北堂书钞》、《艺文类聚》、 《初学记》、《白氏六帖》。 宋代:《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册府元 龟》、《玉海》。 元代流传至今的只有殷时夫的《韵府群玉》 明代的类书最著名的有解缙等人编的《永乐大典》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 清代出现了现存部头最大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 还有《佩文韵府》等。
《册府元龟》的优点:材料丰富,引文往往 整篇大段采录,是研究古代政治史的资料宝 库。其所引的书都是北宋以前古本,是校勘 古籍的重要参照。
颜延之《庭诰》:
1.犹火含烟而烟妨火,桂怀蠹残桂。 犹火含烟而妨火,桂怀蠹残桂。 2.三人至生 夫人之生
《册府元龟》的最大缺点:所有引的书都不注明出 处。 《册府元龟》的版本: 中华书局60年影印出版的明代黄国琦刻本。82年重 印共12册。 1989年中华书局有影印出版了《宋本册府元龟》四 册,这是南宋梅山刻本,但是是一个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