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总论
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总论)-试卷2-1
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总论)-试卷2-1(总分:8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23,分数:46.00)1.记载“雷公炮制十七法”的本草著作是(分数:2.00)A.《炮炙论》B.《炮炙大法》√C.《修事指南》D.《饮膳正要》解析:解析:《炮炙大法》作者缪希雍,书中所述的“雷公炮制十七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2.考订了古今用药的度量衡,并规定了汤、酒、膏、丸等剂型的制作规范的本草著作是(分数:2.00)A.《新修本草》B.《本草拾遗》C.《滇南本草》D.《本草经集注》√解析:解析:《本草经集注》作者梁.陶弘景,载药730种,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该书还首创“诸病通用药”,还考订了古今用药的度量衡,并规定了汤、酒、膏、丸等剂型的制作规范。
3.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本草是(分数:2.00)A.《救荒本草》B.《本草拾遗》C.《滇南本草》√D.《白猿经》解析:解析:《滇南本草》作者兰茂,是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本草。
4.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的本草著作是(分数:2.00)A.《本草纲目拾遗》B.《图经本草》C.《新修本草》√D.《开宝本草》解析:解析:《新修本草》由李勋、苏敬等主持编纂,载药物共844种,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学著作;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
5.奠定了四气五味学说的理论基础,中药归经学说之先导指的是(分数:2.00)A.《山海经》B.《神农本草经》C.《黄帝内经》√D.《五十二病办》解析:解析:《黄帝内经》奠定了四气五味学说的理论基础;是中药归经学说之先导;后世中药升降浮沉学说的理论依据。
6.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大型官修本草是(分数:2.00)A.《神农本草经疏》B.《新修本草》C.《本草品汇精要》√D.《中国药学大辞典》解析:解析:《本草品汇精要》所附1300多幅药图,是古代彩绘本草图谱的珍品;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大型官修本草。
1中药学-总论
1、中药学——总论
中药,就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
生长在中国的药叫中药。
(×)
中国人用的药叫中药。
(×)
中药主要源于天然产物,但天然产物并不一定都是中药。
全世界公认化学合成药的先驱是炼丹术。
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其中以植物药居多,
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
五代后蜀韩保昇说:“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言本草者,草类药为最多也。
”因此,中药学也叫本草学,习惯上将中药称作“本草”。
“本草”术语出现在汉代。
草药之名始于宋代,主要是相对于国家药局专卖的“官药”而言。
后世将那些主流本草尚未记载,多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欠规范的药物成为草药。
如三七、石龙芮(野芹菜)最早就是草药,后来成为官药。
中药主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
中药材是经产地加工后形成的原料药材;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使用的处方药品;中成药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符合相关标准的中药成方制剂或单味制剂。
民族药是指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所习用的药物。
如藏药、蒙药、苗药、维药、傣药等。
民族药和中药一样,都是中国传统医药的中药组成成分。
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据统计,古代本草书载中药约3000余种,至今已有12800余种。
中医基础知识
中医基础知识一、总论:中国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它逐步形成并发展成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为中国人发的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形成和发展中医学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春秋战国出现了我国最早的,现存的一部中医学典籍《黄帝内经》。
它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的理体系,是中医药学发展的基础。
该书中有很多内容已大大超过了当时的世界水平。
与《内经》相媲美的另一部古代医籍是《难经》。
作者是秦越人。
它补充《黄帝内经》中很多的不足这处。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写下《伤寒杂病论》这部具有历史意义著作。
这部书是由《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组成,其中《伤寒论》是中医学成功地运用辩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
它是以六经辩证为提纲,奠定了辩证论治的基础。
而《金匮》是以脏腑的病机证候分析,记载40多种病,有262首方剂。
它发展了《内经》的病因学说,提出了病邪传入人体的三条途径。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本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示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所伤。
)从此以后,历史上很多医家都从不同角度发展了祖国医学理论。
《诸病源候论》是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的专书。
作者是隋代的巢元方。
《小儿药证直决》开创了脏腑证治的先河。
作者是宋代的钱乙。
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他们是寒凉派刘完素;攻下派张从正;补土派李杲;养阴派朱丹溪。
他们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丰富了中医药学的内容。
清代温病四大家: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
叶天士;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辩证纲领。
弥补了张仲景的不足,诊断上发展了察舌、验齿、辨斑疹、辨白痞等方法。
薛生白:创造了湿热病瘥后调理的调理方法。
吴鞠通:是三焦辩证的创始人。
中药学知识基础归纳与总结
知识基础归纳与总结绪论部分【基本要求】1. 掌握中药、中药学和本草学的含义,中药性能(主要是四性、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及毒性)、炮制的目的、配伍关系及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2.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炮制方法、用量和用法。
3. 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主要是中药材的地域性、道地药材的含义、著名的道地药材)及其他炮制方法。
【重点】掌握中药、中药学和本草学的含义,中药性能(主要是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及毒性)、炮制的目的、配伍关系及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难点与关键】难点:中药的四气、五味、炮制、配伍关系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前言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1. 掌握中药、中药学和本草学的含义,中药性能特点(主要是四性、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及毒性)、炮制的目的、配伍关系及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炮制方法、用量和用法。
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主要是中药材的地域性、道地药材的含义、著名的道地药材)及其他炮制方法。
2.掌握160多种药物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并了解其来源(指一味药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使用注意。
3.熟悉100多种药物的分类、功效、主要应用、特殊用量用法、使用注意。
4.了解其它药物的功效、特殊用量用法、使用注意。
5. 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总论中药、本草、中药学的概念中药: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化学制品和生物制品。
反映了我国的历史、文化及自然资源的特点;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本草:记载这类药物(植物),指整个传统的药学。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是祖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中药的起源二、中药学的发展(各时期的代表著作)1.《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佚名,托名神农,成书于东汉末年,约公元二世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载药365种,首创上中下三品分类法。
《中医学基础》中药总论教学课堂设计
中医临床 以“ 理、法 、方、药” 为主线 ,中药 的合 理 配伍 是取 得 良好疗 效 的关 键 。 中医 学基 础 》 军 医 《 是 大 学针对 西 医 临床专 业 学员 开设 的一 门课 程 , 目的是 让 学员 掌握 中 医学 的基础 理论 ,熟悉 中医 的整 个诊 疗 过程 ,而 中药 教 学是其 中重要 组成 部分 ,它 既属于 中 医基 础理 论 ,也 是临 证处 方 的基础 。中药 总论 的教 学 虽然在整个中药教学中占很小的比例,但是它起到 了 提纲 契领 的作 用 ,是 中药 学 习的 总纲和 中药各 论学 习 的基础 ,因此 显得 尤其 重要 。但 是 教学 过程 中存 在 课 时少 、 内容 杂 、知 识点 散 的特 点 ,如 何在 有 限的课 堂 时间 内使得 学 员掌握 中药基础 知 识 ,并且 达 到学 以致 用 、举 一反 三 的 目的 ,是我们 需 要思考 的 问题 。我们 对 中药 总论 课堂 教学 进行 了一 些 改革和 尝 试 ,下面 以 1 个课 时 为例 ,对 课堂 设计 谈谈 运用 经 验与 体会 。 1 重点 、难 点 分析 1 重点分析 《 . 1 中医学基础 》中药教学一般安排在 中医基础 理 论教 学最 后部 分 ,方剂 教学 之 前 ,完成 以 后学 员 即 已掌握初 步 的完整 中医基础 理 论 ,开始 进 入 辨 证 论治 临床 实践 学 习阶段 。中药 总论 教学 内容 包 括 中药的概念 、采摘、产地、炮制 、药性理论几部分, 以炮制 与药 性理 论 为重 点 , 中又 以炮 制 的作 用与 “ 其 四 气 五味” 论 为重 中之 重 。 理 1 难点分析 《 . 2 中医学基础》整体课时较少,中药 学在整个课程中所 占比例又相应较小,一般安排在 9 个 课 时左 右 ,因此 中药各 论一 般只 能选 取 最具 有代 表 性 的药物 进行 介 绍 ,其他 药物 需要 学 员通 过 自学来 熟 悉相关内容。因此 中药总论的教学就显得更为重要 , 学 员 掌 握 了总 论 中 的基 本 概 念 与 原 则 就 可 以举 一 反 三 , 便地 将各 种 中药 归类 并 掌握其 大致 功 效与 作用 。 方 但 是 中药 总论包 含 的 内容却 十分 丰 富, 中医类 高 等 院 校 开设 的 《 中药学 》课程 一 般要 占用 2个学 期 ,总论 部 分大 约为 2 0个 课 时左 右 ,而 《 中医 学基 础 》中药 总 论 部分往 往 只安排 1 3 时 , ~ 课 要将 如 此 多 的内容浓 缩 精华 到 3个 课 时 以内 ,同时又 要面 面俱 到 ,使 得 学员 能够 牢 固掌握 中药 的基 本 常识 与一般 规 律具 有 一定难 度。 中药 总论 的教 学 内容具 有广 而散 的特 点 , 内容涵 盖 中药 方方 面面 ,从概念 到产 地 、采 摘再 到炮 制 、药 性 理论 层层 递进 ,而炮制 平 行包 括概 念 、作用 与 方法
中药总论知识点问答
总论知识点问答总论部分属于简答、论述题的中药出题范围,基础教材中对解答题总结不明确,为满足考试需要,现将部分重点问题逐一列举,抛砖引玉,希望同学们根据自身情况查漏补缺。
1.何谓道地药材,其确定因素有哪些?①所谓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历史悠久,品种优良,炮制独特,疗效突出,带有明显地域特点的药材。
②确定道地药材,除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产量等因素有关外,临床疗效是确定道地药材的关键因素。
2.试述如何正确对待道地药材?①各种药材的生产,无论品种、产量和质量都有一定的地域性,历代医药学家都十分重视道地药材的生产。
②然而,各种道地药材的生产毕竟是有限的,难以完全满足需要,因此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不可过于拘泥道地药材的地域限制。
③同时研究道地药材的生态环境、栽培技术,创造特定的生产条件,对发展优质药材生产,开拓新的药源是必要的。
3.简述植物药的采收原则。
(1)全草: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
(2)叶类:通常在花蕾将放或花正盛开的时候采收。
桑叶:深秋霜后。
茵陈:三月嫩苗。
(3)花、花粉类:花类药材: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由于花朵次第开放,所以要分次适时采摘。
①花类药材:一般采收含苞欲放时采摘花蕾或花刚开放时采摘。
②花粉类药材:蒲黄之类以花粉入药者,则须在花朵盛开时采取。
(4)果实、种子:①果实类药材:多数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
②种子类药材:通常在完全成熟后采集。
(5)根、根茎:一般以早春或深秋时节(即阴历二月或八月)采收为佳。
(6)树皮、根皮:①树皮类药材: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剥取树皮。
②根皮类药材:应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发前采集(与根和根茎相类似)。
4.何谓炮制,主要有哪些方法?①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历史又称炮炙、修治、修事、修制等。
②根据目前的实际应用情况,可分为净制(挑选、风选、水选、筛选、剪、切、刮、削、剔除、刷、酶法、剥离、擦、碾串、惮、火燎)、切制、炮炙(炒、烫、炙、煅、煨、煮、蒸)、其他制法(焯、水飞、制霜、发酵、发芽)。
中药学课件全套
粪便
鼯鼠
五灵脂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方药教研室
石 膏(硫酸盐)
矿物 钟乳石(碳酸盐)
磁 石(氧化物)
自然铜(硫化物)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方药教研室
根据地理位置来源划分
云广 川藏 东北 江浙
道地药材?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方药教研室
七、中药的命名
n与避讳有关
n其它
n与产地有关
n与外来语的 n翻译有关
思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方药教研室
思考问题
中药是产于“中国的药物”吗?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方药教研室
7、与避讳有关
避帝王的名讳 延胡索-玄胡索(避清康熙帝玄烨的名讳) -元胡索(避宋真宗名讳) 薯蓣-薯药(避唐代宗李预名讳) -山药(避宋英宗赵曙名讳)
群众喜吉厌凶 白僵蚕-佳蚕 茯苓-福临 旋复花-全福花
动物类中药的采收
矿物类中药的采收
根据需要 药效最高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方药教研室
九、中药的炮制
定义 是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临床应用和调剂、制剂的不
同要求,以及药材自身特性所采取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 (建昌帮饮片) 目的 1、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分 2、便于制剂和贮藏 3、矫臭和矫味 4、转变药物的性能 5、减少或消除药物的毒性、
3、与功效有关
益母草——对产妇有益 骨碎补——对骨折有利 石决明、决明子——都可明目 合欢花、夜交藤——都可安神 防风——防避风邪外袭 苁蓉——补而不峻,有从容和缓之性 王不留行——活血行滞,走而不守,虽有王命也不能
留其行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方药教研室
4、与采制有关
炮制
升浮 沉降
新世纪(第二版)《中药学》总论
所谓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 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附:道地药材歌诀: 东北人参细五味 河南菊地药牛膝
广东陈砂苏薄荷 四川黄连乌芎贝 宁夏枸杞甘当归 青海大黄蒙黄芪 云南三七与茯苓 晋参鲁胶兼浙贝 确定道地药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捡药物,区分等级; ②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 ③干燥药材,利于贮藏;
④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⑤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 ⑥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⑦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⑧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 炮制的方法主要有五类: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 1.修治 修治的目的是为进一步加工贮存、调剂、制剂和临床用药做好准备。 修治包括纯净、粉碎、切制药材三道工序。 ①纯净药材——有挑、筛、刷、刮、挖、撞等方法。 ②粉碎药材有捣、碾、研、磨、镑、挫等方法。 ③切制药材主要有切、铡等方法。 2.水制法 水制法的主要目的是清洁药物、除去杂质、软化药物、便于切制、降低毒性及调整 药性等。常用的方法——有漂洗、浸泡、闷润、喷晒、水飞等。 3.火制法 火制法是将药物经火加热处理的方法。常用的火制法有炒、炙、烫、煅、煨等 炒——炒黄、炒焦、炒炭 ①炒黄是将药物炒至表面微黄或能嗅到药物固有的气味为度,如炒牛蒡子、炒苏子等。 ②炒焦是将药物炒至表面焦黄,内部淡黄为度,如焦山楂、焦白术等。 ③炒炭是将药物炒至外部枯黑,内部焦黄为度,如艾叶炭、地榆炭等。 炒黄、炒焦的目的——是使药材宜于粉碎加工、缓和药性或煎煮时有效成分易于溶出。 炒炭的目的——是缓和药物的烈性或副作用,或增强其收敛止血、止泻的作用。 炙法——炙法是将药物与液体辅料共置锅中加热拌炒,使辅料渗入药物组织内部或附着于 药物表面,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降低毒副作用的方法称炙法。 常用的液体辅料有:蜜、酒、醋、姜汁、盐水等。 蜜炙——可增强润肺止咳作用;蜜炙百部、枇杷叶 酒炙——可增强活血之功;当归、川芎、大黄 醋炙——可增强止痛功效或降低毒性;香附、元胡、甘遂、芫花 姜炙——可增强止呕作用;竹茹、半夏 盐炙——可引药人肾和增强补肾作用。黄柏、杜仲 烫法——先在锅内加热中间物体(如砂石、滑石、蛤粉),用以烫炙药物,使其受热均匀, 膨胀松脆,不能焦枯,烫毕,筛去中间物体,至冷即得。砂烫穿山甲、蛤粉烫阿胶珠。 煅法——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软,易于粉碎,便于有效成分得煎出, 以充分发挥疗效。如:龙骨、牡蛎、棕榈炭、血余炭。 煨法——煨法是将药物用湿面或湿纸包裹,置于热火灰中或用吸油纸与药物隔层分开进行 加热的方法。其目的是除去药物中的部分挥发性及刺激性成分,以缓和药性,降低副作 用,增强疗效。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完整版)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完整版)第一部分:一、病、证、症的概念:病,是一个完整的异常生命过程。
证,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
二、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三、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孤阴不生,独阳不生”,“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死亡。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四、五体的阴阳属性:皮肉为阳中之阳,筋骨为阳中之阴,皮肤为阳中之阳,肌肉为阳中之阴,筋为阴中之阳,骨为阴中之阴。
五、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药气:寒凉属阴,温热属阳;药味:辛、甘二味属阳,酸、苦、咸三味属阴。
升降浮沉:升浮之药属阳;沉降之药属阴。
六、五行的母子相及:即相生关系异常的变化。
母病及子:母行虚弱→子行虚弱→母子俱虚。
子病及母:(1)子病犯母:子行亢盛→母行亢盛→子母亢盛。
(2)子母俱虚:子行虚弱→母行不足→子母俱不足。
(3)子盗母气:子行亢盛→损伤母行→子盛母衰。
七、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基本治疗原则:补母和泻子。
治法是: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
按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基本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
治法是: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八、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
“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脏病多虚;五脏宜补。
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腑病多实;六腑宜泻。
九、五脏的生理功能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脉;藏神(主神明或主神志)。
23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总论复习资料
第一节:中药、本草、中药学的概念1.中药的概念: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2.本草:由于中药来源以植物类药材居多,使用最普遍,所以在古代将药物称为本草。
3.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第三节中药的产地与采集1.道地药材: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3.中药的采集(1)适时采集中药的目的:确保中药的质量。
(2)适时采集中药的方法全草: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集。
叶类:花蕾将放或正盛开时采集;桑叶需在深秋经霜后采集。
花、花粉:未开放的花蕾或刚开放的花朵;蒲黄需在花朵盛开时采集。
果实、种子:青皮、枳实、覆盆子、乌梅等少数在未成熟时采集;一般在成熟时采集。
根、根茎:一般在秋末或春初;半夏、太子参、延胡索在夏天采收。
树皮、根皮:春、夏时节采收;牡丹皮、苦楝皮、地骨皮在秋后采收。
动物昆虫类药材:根据生长活动季节采收。
矿物类药材:全年择优采选。
4.中药的炮制(1)概念: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
(2)目的: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拣药物,区分等级;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干燥药材,利于贮藏;矫味、矫臭,便于服用;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
(3)主要方法第四节药性理论1.中药药性: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2.药性理论: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
3.四气: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根据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
如寒性药物治疗热性病证。
4.五味: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根据口尝的药物真实味道及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而定出五味。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
辨病论治 ﹡辩证论治 对症治疗
医学课件
27
(2)临床实践中常用辩证方法: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 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病因辨证等
⑶ 临床实践中常用治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⑷ 辩证论治的应用:
1. 先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2. “四大经典”: 3.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
经》
医学课件
8
《黄帝内经》
• 是我国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简称为《内经》。最早著录于刘 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为18卷。医圣张仲景“撰用素 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 时,称“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九卷》 在唐王冰时称之为《灵枢》。至宋,史嵩献家藏《灵枢经》并予刊行。 由此可知,《九卷》、《针经》、《灵枢》实则一书而多名。宋之后, 《素问》、《灵枢》始成为《黄帝内经》组成的两大部分
19
B.病理方面: 内脏病变可反映到相应形体官窍,脏腑之间病变可相互影响, 并可以影响整个整体
C.诊断上:有诸内,必形诸外 局部症状是整体功能失调在局部的反应,与全身脏腑、阴阳、 气血的盛衰虚实有关,因此治疗时主张通过整体加以调治
医学课件
20
②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人与自然有着统一的本原和属性,人产生于自然,人的生命 活动规律必然受自然界的规定和影响。人与自然的物质统一 性决定生命和自然运动规律的统一性
病性和邪正关系,能反映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
医学课件
26
辩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 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 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辨 证的关键是“辨”,辨证的过程是对疾病的病理变化作出正 确、全面判断的过程,即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分析 并找出病变的主要矛盾
中草药总论_PPT幻灯片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
四气五味:辛甘温热的多升浮;咸苦酸寒多沉降。
质地轻重:质地轻松多升浮;质地重坠多沉降。
炮制配伍:生用主升,熟用主降;酒制升,姜制
散,醋制收,盐制下。
2021/3/10
李时珍曰“升降在物,亦可在人”。
12
三、归 经
中药归经:是指某些中药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证有 特殊的选择性治疗作用,而对其他脏腑、经络则作用较小 或没有明显的作用。
如:十八反简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现代研究表明,中药的配伍禁忌,大多数是不甚严格, 但对某些性能较为特殊的药物也应注意。
5.其它制法:霜、发酵、发芽等。其目的改变功缓和 药物的原有性能,增加新的功效;或降低和消除药物 的毒性或副作用。
2021/3/10
7
第三节 性 能
中药的性能,指药物的性味和效能。是中药所 含有效成分作用于机体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四气五味 升降浮沉 归经
2021/3/10
8
一、四气五味(性 味)
它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 其法则是以五色、五味和五行所属,来联系五脏六腑十二 经脉的。是经验总结逐渐形成的归经理论。
现代研究:测定中药化学成分在组织、器官中的分布, 认为与西药的“靶组织理论”和“亲和性理论” 间有类 似之处。
意义:指导临床用药,即按经选药和它经选药。
2021/3/10
1.四气(四性):即寒、热、温、凉。是药物作用于机 体的反应和治疗效果的高度概括,是与所治病证的寒、热 性质相对而言的。
凡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攻下等作用,用于治 疗热证的药物,多属寒性或凉性药,如石膏、薄荷等;
中医药学概论-中药学
二、四气的确定
是和药物所治的疾病相对而言的,从药物的治 疗效应当中概括出来的。
减轻或消除热证 寒凉药 减轻或消除寒证 温热药
三、四气的临床意义
为中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提 供了药理或者药物学基础。
31
31
第二节 五味
一、五味的含义
本来指辛甘苦酸咸五种真实 滋味,但在性能中是用于反映 药物作用的一些性质和特征, 如补、泻、散、敛。
升浮
清热、泻下、安神、止呕、止咳
沉降
42
三、影响因素
炮制和配伍。
荆芥 炮制
荆芥炭
祛风解表 收敛止血
升浮 沉降
43
第五节 毒性
一、毒性的含义
指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是反映药物用 药安全程度的一种性能。 广义:是药物的偏性,毒药就是所有的药物。
44
二、影响因素
剂量过大、误服伪品、炮制不当、 制剂服法不当、配伍不当等。
歌诀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 诸参辛芍判藜芦。
58
58
十九畏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59
59
二、妊娠禁忌
禁用药:剧毒药或药性作用峻猛的药。 如巴豆、大戟、麝香、三棱、莪术、水蛭、斑蝥、
雄黄、砒霜等。 慎用药:活血化瘀、破气行滞、攻下通便、辛热及
滑利类药物。 如牛膝,大黄、枳实,附子等。
60
第三节 中药的用法
汤剂特殊煎法
1.先煎 有效成分难溶 如矿物、动物角类 久煎可降毒 如川乌、附子
中药学考试重点总结(总论)
中药学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药物归经药物毒性四气寒热温凉,又称“四性”。
药物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
四性以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和缓的一类药。
如党参、山药甘草等。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症:一般来讲,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而温热药则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
五味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
五味的产生,首先是通过口尝,即用人的感觉器官,舌的味觉辨别出来的,它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映。
然而和四气一样,五味更重要的则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不同味道的药物作用于人体,产生了不同的反应。
和获得不同的治疗效果,从而总结归纳出五味的理论。
也就是说,五味不仅仅是①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②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辛:(麻黄):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
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等多具有辛味。
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
如: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等。
此外,辛味药还有润养的作用,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滋养补肾等。
甘:(甘草)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
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
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几个方面。
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黄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药性并解药石之毒等。
酸:(乌梅)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
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
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乌梅、五味子生津止渴等。
苦:(大黄)有泄热、燥湿、坚阴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散:解表、透疹、通经脉 祛风邪 能行:活血行气、除胀止痛、消郁散结 例:麻黄:麻黄,发汗力强,惟以风寒表实无汗为用。又长于平 喘利尿,治肺寒喘咳、风水水肿等。 荆芥:荆芥,清透力强,并能宣透疹毒,治麻疹不透,风疹 瘙痒,炒炭止血,治吐衄 nǜ下血及崩漏。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行气开郁、治疗头痛之首选药 物。 月经不调; 经闭痛经; 产后瘀滞腥痛; 症瘕肿块; 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 疡 延胡索: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 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 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 痛。
者,归为“大毒” 。如生草乌、生川乌、马钱子、斑蝥、雷 公藤、巴豆、升药等。 (2)有毒:当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出现严重中毒症状,并引起 重要脏器损害,甚至造成死亡者,归为“有毒” 。如附子、 商陆、牵牛子、常山、洋金花、蜈蚣、白花蛇、雄黄、轻 粉等。 (3)小毒:中毒症状轻微,一般不损害组织器官,不造成死亡者,归 为“小毒” 。如吴茱萸、细辛、猪牙皂、鸦胆子、苦杏仁、 廣虫、密陀僧、干漆等。 7、正确对待毒性 (1)总体评价 (2)正确对待本草文献记载 (3)重视中药中毒的临床报道 (4)加强对有毒中药的管理 8、中毒常见的临床表现 有毒中药所含毒性成分有生物碱类、毒苷类、毒性蛋白质、萜与 内酯类等的不同,作用于人体不同的系统或器官组织如神经系统、心 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道等等,而引起不同的症状。 (1)含生物碱类植物中毒 (2)含毒苷类植物中毒 (3)含毒性蛋白类植物中毒 (4)含萜类与内酯类植物中毒 (5)其他有毒植物中毒 (6)动物性药物中毒 (7)矿物类药物中毒 9、产生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 (1)剂量过大; (2)误服伪品; (3)炮制不当; (4)制剂服法不当; (5)配伍不当; (6)药不对证、自行服药、乳母用药及个体差异等 10、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1)在应用药物时要针对体质的强弱、疾病部位的深浅,恰当选 择药物并确定剂量,中病即止,不可过服,以防止过量和蓄积中毒。 (2) 注意配伍禁忌, 凡两药合用能产生剧烈毒副作用的禁止同用, 并严格毒药的炮制工艺,以降低毒性。 (3)对某些毒药要采用适当的制剂形式给药。
(4)注意个体差异,适当增减用量,说服患者不可自行服药。 (5)医药部门要抓好药品鉴别,防止伪品混用,注意保管好剧毒 中药。
第五章
中药的功效
一、中药的功效 又称中药功能, 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于药物治疗和保健作用 的高度概括,是中医学关于药物对于人体医疗作用的特殊表达形式。 二、功效与应用的关系 1、功效分类 治疗功效——对因治疗、对症治疗 保健功效——预防养生 2、功效 应用
——全草 ——植物类 采集时间—— ——叶类 ——花 ——花粉 ——动物类 ——矿物类 ——果实、种子 ——根、根茎 ——树皮、根皮
全草:植物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集 叶类:花蕾将放或正盛开时采集 花:采收未开的花蕾或刚开放的花朵 花粉:花朵盛开时采集 果实、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收 根、根茎:阴历二月、八月采收 树皮、根皮:植物生长旺盛时采收 动物类:根据生长活动季节采集 矿物类:全年可采,不拘时间,择优采选
(2)甘味
能补:补益气血阴阳
能缓:缓和拘急疼痛 能和:调和药性、缓解毒性、和中 例: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甘草:温中化饮,通阳利水。 人参: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 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3)酸味
能收 敛肺止咳、收敛止汗 收敛固脱 止血止带、涩肠止泻 能敛 固精缩尿 例: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山茱萸:补益肝肾,涩精固脱。
第六章
中药的配伍
一、含义 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 按照用药法度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 药物合用。 配伍是中医用药的特点。是应用中药的主要形式。 二、目的 1、照顾全面,适应疾病的复杂性 2、加强药物作用,增强疗效,扩大治疗范围 3、相互制约减少毒性和副作用 三、配伍关系 1、最早提出“七情”的当推《神农本草经》 ; 七情指单味药物应用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规律的七种情况; 七情合和。 2、单行:不经配伍,用单味药物治病。如清金散、至圣丹、独参 汤。 例: 黄岑、鸦胆子 3、 相须:性能功用相类似的药物合用,能明显增强其原有疗效。 “相须者,同类不可离也。 ” 例:麻黄配伍桂枝能增强发汗解表作用。 石膏、知母、附子、干姜、麦冬、天冬
范的部分中药。
中药学: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 采制、
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二、原始社会药物的起源 三、夏商周时代 酒剂的发明伊尹创制汤液黄帝内经五十二病房 四、秦汉时期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 ,约成书于东汉末年(一说西汉末 年至东汉初年) ,载药 365 种,分上、中、下三品。它是对汉以前药 学知识和经验的第一次大总结, 为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 中医四大 经典之一。 五、两晋南北朝时期 《本草经集注》作者梁·陶弘景(公元 456~536 年) ,成书于公 元 500 年左右,共七卷,载药 730 种,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 对于药物的寒热性味用朱、墨点予于区别,以朱点为热,墨点为冷, 无点为平;总括诸病通用的药物。 是《本经》之后对药物的又一次 总结。 《雷公炮炙论》作者南朝(公元 420-479 年)雷敩,是我国第 一部炮制专著。 书中系统的介绍了多种炮制方法以及炮制的作用、 目 的,对后世中药炮制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5)咸味
能软:软坚散结 能下:泻下通便
(6)淡味:渗湿利尿 (7)涩味:涩附于酸,酸涩并称 (8)芳香:化湿醒脾,解暑辟秽,开窍醒神
三、升降浮沉 1、含义: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内、向外四种不同的作用
趋势。 2、影响因素: 升浮药:辛、甘、温、热多属升浮 四气五味 沉降药:酸、苦、咸、寒多属沉降 升浮药:花、叶、皮、枝等多属升浮 药物质地 沉降药:种子、果实、贝壳等多沉降 酒制则升,姜炒则散 炮制 醋炒收敛,盐炒下行 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能随之下降 配伍 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能随之上升 四、归经 1、含义: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2、意义:便于临床辩证用药 有助于区别功效相似的药物 同时还要依据脏腹经络理论,恰当选择用药 五、有毒没毒 1、古代毒性的概念 是药物的总称,又指药物的偏性。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 2、现代毒性的概念 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 3、毒药:指药物的偏性、药物副作用、药物的毒性 如干姜偏热,黄芩偏寒,升麻提气,苏子降气 如常山治疗疟疾,兼有呕吐的副作用 如水银、轻粉、钩吻、细辛等 4、副作用:指应用治疗量的药物后所出现的治疗目的以外的药理作 用 5、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 的反应。 6、中药毒性分级 根据中毒表现的严重程度,可将有毒中药分成三级,即大毒、有 毒及小毒。 (1)大毒:中毒症状严重,常引起主要脏器严重损害,甚至造成死亡
4、相使:指性能功效有某些共性的药物合用,以一药为主,一药 为辅,能提高主药的疗效。 “相使者,我之佐使也” 。 例: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健脾利水的茯苓合用,茯苓能增强黄芪的 补气利水作用。 黄芪、茯苓 5、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相畏者,受彼之制也” 。 例:生半夏和天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 和天南星畏生姜。 6、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毒性或副作用。 “相杀 者,制彼之毒也” 。 例: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天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 说生姜杀生半夏和天南星的毒。 7、相恶: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 丧失。 “相恶者,夺我之能也” 。 例: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人参、莱菔子、黄芪、生姜 8、相反:两药合用,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相反者,两 者不合也” 。如十八反、十九畏药物。 四、配伍应用原则 1、相须、相使协同增疗,充分利用 2、相畏,相杀减轻或消除毒性或副作用,用毒剧药时考虑; 3、相恶可能互相拮抗、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药加以注意; 4、相反产生毒性或副作用,属配伍禁忌,避免应用。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一、炮制的目的 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4、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5、 纯净药材, 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及矫臭、 矫味, 以便于服用。 二、炮制的方法 1、修治——纯净、粉碎、切制。 2、水制——漂洗、浸泡、闷润、喷洒、水飞 。 3、火制—— 炒、炙、烫、煅、煨。 4、水火共制——煮法、蒸法、炖法、潬法、淬法。 5、其他制法—— 制霜、发酵、精制、药拌、发芽。
六、隋唐时期 《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唐·苏敬、李勣等编写,成书于 公元 659 年。载药 844 种,新增药物 114 种,采用图文并茂的方法, 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 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 也是世界公开 颁布的最早的药典。 七、宋金元时期 《证类本草》作者宋代唐慎微,成书于公元 1082 年,载药 1558 种,附方 3000 余首。在集前人著作大成方面作了极大贡献,为后世 保存了大量古代方药的宝贵文献。 八、明代 《本草纲目》作者明代李时珍,成书于公元 1578 年,共 52 卷, 载药 1892 种,附方 11096 首,新增药物 374 种。全面总结了明以前 的药性理论,保存了大量医药文献,还介绍了植物学、动物学等多学 科知识,是我国科技史上极其辉煌的硕果。 九、清代 《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成书于公元 1765 年。共十卷,载 药 921 种,其中新增药物 716 种,是新增药物最多的古代本草之一。 在《纲目》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发展了本草学,是我国本草学的第六次 大总结。 十、当代 《中华本草》成书于 1999 年,几乎涵盖了当今中药学的全部内 容,总结了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中药学成就,载药 8980 种,增加了化 学成分、药理等内容,超过了以往的本草文献,可以说该书是一部反 映 20 世纪中药学科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本草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