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楼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I)卷.docx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I)卷一、单选题(共9题;共9分)1. (1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B .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 ,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 . 丁图中,卡片在梳子上划动得越快,听到的声音就越响2.(1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B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逐渐降低C .声音的音调越高,响度就越大D .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3.(1分)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潜望镜中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B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C .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D .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4.(1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若视力表上的E开口朝纸里,则平面镜中视力表上的E开口朝纸里B .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4. 6mC .若人以lm/s速度远离平面镜,则人在平面镜中的像相对人以lm/s速度远离平面镜D .人向平面镜走近一段距离,则更容易看清视力表5.(1分)某人用一刻度尺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是:第一次15. 28cm,第二次15. 82cm,第三次15. 27cm,第四次15. 29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第一次结果是错误的B .第二次测量结果是错误C ,第三次测量结果是正确的D ,第二次测量结果是正确的6.(1分)下列有关声音的实验,其分析错误的是()甲乙丙丁A .甲图,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乙图,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只能靠空气传播C .丙图,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说明音调由频率决定D . 丁图,扬声器对着烛焰发声,烛焰在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7.(1分)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五次测得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分别为18.4cm、18. 3cm> 18. 6cm> 18. 72cm和18. 5cm,该铅笔长度最接近于()A . 18.6cmB . 18. 5cmC . 18.4cmD . 18.3cm8.(1分)(2015-孝感)下列是小明同学对有关光学现象的解释,他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人眼近视是因为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B . “猪八戒照镜子,表里如一”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 .人在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D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色散后不可能有紫光9.(1分)小明用奶奶的老花镜镜片对着太阳时,可在距镜片5 cm处得到一个最亮、最小的小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次月考试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次月考试题一. 选择题(共 20题,1--17 题为单选, 18--20 题为多选,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选不全得2分,错选不得分。
共60分)1.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5kg ·B.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C. 普通人走路 10m所用时间约为1minD.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2.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A.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B.将超声波用于倒车雷达C. 利用次声波预报台风和地震活动D.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3.成语、谚语、俗语和诗词等语文知识中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B.“霜前冷,雪后寒”,霜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时凝华成小冰晶的现象C.“釜底抽薪”是指彻底止沸,“扬汤止沸”是指暂时止沸D.“云雾缭绕”是指河水蒸发成水蒸气的现象4.物理课上,老师用力吹一根较长的塑料吸管的同时,用剪刀一小段一小段地剪短吸管,如图所示。
同学们听到的声音( )A.音色变了B. 音调变了C. 是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D. 后排同学与前排同学听到的声音的响度相同5.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了小水珠。
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B. 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C. 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D. 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6.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 由图可知 ( )A. 它们密度是一样大B. c物质的密度最大C. b物质的密度最大D. a物质的密度最大7.小明同学在26℃的实验室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计取出,此后他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保持不变且高于26℃B. 先下降, 后上升到26℃C. 保持不变且低于26℃D. 先上升,后下降到26℃8.我们描述一颗“北斗”同步卫星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可能是( )A. 太阳B. 月球C. 地球D. 都可以9.如图,沂蒙山风光秋色总相宜,结合美景图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要想使景物的像更大一些,应离景物再近一些进行拍摄B.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虚像C.看到湖水中“小鱼”是由于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形成D. 草地上树木影子的位置,早晚中午都是一样的10.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已知所装三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三种液体密度关系是( )A.甲液体密度最大B. 乙液体密度最大C. 丙液体密度最大D.三种液体密度相等11. 下列现象中成虚像的是( )A.看电影时银幕上的像B. 小孔成像C.眼睛在视网膜上成的像D. 照镜子时平面镜中的像12.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在校内安装监控摄像机,来自物体的光经过摄像机的镜头后形成( )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正立、放大的实像C. 倒立、放大的虚像D. 正立、缩小的虚像13.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为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B.乙为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C. 甲为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D. 甲为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14. 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B.“铁杵磨成针”时铁的密度发生了变化C. 冰的密度是(0.9×10ᵏkg/m³,表明1m³冰的质量是(0.9×10¹ky/MD.宇航员把月球岩石标本带回地球,标本的质量不变15.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本题3分)江、河、湖、海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入高空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悬浮在空中,这就是云。
两个“凝成”所指的物态变化分别是()A.汽化升华B.液化凝华C.凝固凝华D.升华熔化2.(本题3分)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1.5m,像变大B.2m,像变小C.3.6m,像不变D.4.4m,像不变3.(本题3分)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对比.下面对该装置说法错误的是()A.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B.这种镜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C.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4.(本题3分)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因和近视眼矫正的是A.乙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丁D.甲和丙5.(本题3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山在水中的倒影B .影子的形成C .雨后的彩虹D .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6.(本题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B.用泡沫盒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C.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播信息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7.(本题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焦距可能是15cmB.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也会向下移动C.蜡烛移到15cm刻度,要向右适当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D.保持蜡烛不动把凸透镜移到35cm刻度,光屏即使不动也可以重新出现清晰的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8.(本题3分)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50km=__________m;(2)2min10s=________s;(3)2m/s=________km/h。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涟源市伏口中学八年级(上)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中.1.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2.阅览室里为了减弱噪声,在门对面的墙上贴着一个大大的“静”字来提示大家.这是采取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A.在人耳处减弱 B.在声源处减弱C.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D.无法确定3.下列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A.镜中花B.水中桥C.林中影D.缸中鱼4.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白色污染是最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某某石等都能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色散 D.光的反射5.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B.盛夏,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滴C.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D.寒冬,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6.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湖中的倒影B.碗中的筷子C.世博会夜晚的灯光D.镜中的陶罐7.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A.不反射光 B.能折射光 C.发生漫反射D.发生镜面发射8.感知身边的物理﹣﹣下列对各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某初中生的身高约为150 cmB.人体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C.人的正常体温是42℃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9.照镜子时,你会在镜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镜里的像是虚像B.像的大小与镜的大小有关C.镜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人向镜靠近1m,像将远离镜1m10.在运动会l00m的决赛中,中间过程小明落后于小亮,冲刺阶段小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大B.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每题中的空白处.11.同学们上音乐课时,优美的琴声来自,悠扬的歌声传得很远是通过传播的.12.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三种色光合成的;电视机遥控器用来遥控电视.13.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大/小);真空中的光速为m/s.14.从2012年9月起,我国海监对钓鱼岛区域实行常态化的维权执法巡逻.“海监50”绕钓鱼岛巡逻,以宣示主权,以钓鱼岛为参照物,该船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15.每天早晨当你面带微笑走进校园后以1m/s的速度走向整容镜时,你在镜中的像以m/s 的速度向你靠近,你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6.小颖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她用古诗中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为其作品配词,并联系物理知识作了注解,如“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是光的现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中,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发生的而成的像.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18题每小题4分,其余每空2分,共28分)17.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请读出下列两个测量仪器的数值.(1)如图1木块的长度是cm.(2)如图2温度计的示数是.18.按下列要求作图:(1)如图甲所示,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请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3)如图丙所示,请画出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再从玻璃到空气的光路图.19.小华同学每天步行上学,他很想知道从自家到学校的距离,进行了如下探究.(1)小华在学校跑道上以上学步行速度步行100m,测得用时80s,则他步行速度为m/s.(2)小华步行上学需20min,则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是m.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比较准确,除计时准确外,还必须控制步行不变.20.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 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小明点燃A蜡烛,在寻找A蜡烛的像的位置与B蜡烛相同为止,这时发现A蜡烛像与B蜡烛的大小.(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填序号)项操作.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21.如图所示,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1)水在沸腾时的特点是.(2)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则他们选择的是(填“A”或“B”)套装置.(3)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C所示.a、b两种图象不同的原因是水的不同.四、综合应用题(21题8分,22题10分,共18分)22.在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人的后上方,人通过前方的镜子看视力表在镜中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5m,人坐在视力表前方0.4m处,求人到视力表的像的距离,并请你回答这样做有什么好处?23.喜羊羊发现后方100m处的灰太狼正以15m/s的速度向自己猛扑过来,此时喜羊羊与前方的羊村相距200m.问:喜羊羊至少要用多大的速度才能安全跑进羊村?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涟源市伏口中学八年级(上)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中.1.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考点】音色.【分析】不同物体发声时,声音的特色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解答】解:因为每个人的发声音色不同,而声纹锁是依据音色来进行判断的,只能按照设定的音色打开;故选C.2.阅览室里为了减弱噪声,在门对面的墙上贴着一个大大的“静”字来提示大家.这是采取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A.在人耳处减弱 B.在声源处减弱C.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D.无法确定【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解答】解:墙上贴着的“静”字是为了减弱噪声,这是采取了在声源处减弱途径来减弱噪声.故选B.3.下列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A.镜中花B.水中桥C.林中影D.缸中鱼【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放在有水的碗中的筷子看起来好像变折了、放大镜、池水看起来变浅等.(3)光射到介质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光反射形成的现象: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凹面镜成像.【解答】解:A、镜中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不符合题意;B、水中桥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C、林中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D、缸中的鱼属于光的折射原理.不符合题意;故选C.4.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白色污染是最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某某石等都能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色散 D.光的反射【考点】光的反射;镜面反射.【分析】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会被反射回原介质中的现象是光的反射,比如:漫反射、镜面反射;目前的光污染主要是镜面反射.【解答】解: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某某石等表面光滑,当光照射到它们的表面时会发生镜面反射,能量强亮度大,照到物体上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等造成很大的不便,称为白色污染.故选D.5.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B.盛夏,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滴C.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D.寒冬,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蒸发及其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解答】解:A、冰雪消融汇成溪流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B、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符合题意.C、深秋早晨的雾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液化现象,是液态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因为吸热又蒸发了,属于汽化现象.不符合题意.D、冰冻的衣服会干是冰吸热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B.6.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湖中的倒影B.碗中的筷子C.世博会夜晚的灯光D.镜中的陶罐【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湖中出现岸上景物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B、碗中的筷子由于光的折射现象,水下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像是断了,符合题意;C、灯光在夜空中看来,沿直线传播,不符合题意;D、平面镜中出现陶罐的像,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7.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A.不反射光 B.能折射光 C.发生漫反射D.发生镜面发射【考点】漫反射.【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表面粗糙的反射面,光线射到反射面上时,反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解答】解:电影银幕和教室里的投影屏幕都是用粗糙白布制成的,是为了让光线射到上面发生漫反射,让各个地方的人都能看到画面上的字.故选C.8.感知身边的物理﹣﹣下列对各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某初中生的身高约为150 cmB.人体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C.人的正常体温是42℃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时间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本题考查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理量的大小,这就要求同学们学会从生活体验中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并且能将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用于对生活现象和生活常识的简单解释.【解答】解:A、初中生的身高约为160cm,不符合题意.B、人体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略小于1s,符合题意.C、人的正常体温37℃,不符合题意.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1.2m/s,5m/s速度太大,不符合题意;故选B.9.照镜子时,你会在镜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镜里的像是虚像B.像的大小与镜的大小有关C.镜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人向镜靠近1m,像将远离镜1m【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2)平面镜成像的光的反射现象.【解答】解:A、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人在平面镜中成虚像,故A正确;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相等,跟平面镜大小,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都没有关系,故B错误;C、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D、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人向镜靠近1m,像将靠近镜1m,故D错误.故选A.10.在运动会l00m的决赛中,中间过程小明落后于小亮,冲刺阶段小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大B.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已知总路程和总时间,根据公式v=可求平均速度的大小.【解答】解:两人跑的总路程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公式v=可知,两人平均速度相等.故选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每题中的空白处.11.同学们上音乐课时,优美的琴声来自琴弦的振动,悠扬的歌声传得很远是通过空气振动传播的.【考点】声音的产生.【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空气能传播声音.【解答】解: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我们听到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即空气振动传到很远的地方.故答案为:琴弦的振动,空气振动.12.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电视机遥控器用红外线来遥控电视.【考点】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红外线.【分析】(1)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三原色.彩色电视机的丰富多彩的画面是由三原色光混合而成.(2)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可以做成红外线遥控器、红外线探测仪等.【解答】解: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红外线来遥控电视,不同按钮发出红外线的频率是不同的.故答案为:红、绿、蓝;红外线.13.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大(大/小);真空中的光速为3×108m/s.【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声速.【分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为3×108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解答】解:闪电和打雷总是同时发生的,但由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为3×108m/s.故答案为大;3×108.14.从2012年9月起,我国海监对钓鱼岛区域实行常态化的维权执法巡逻.“海监50”绕钓鱼岛巡逻,以宣示主权,以钓鱼岛为参照物,该船是运动的.(选填“运动”或“静止”)【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物体位置发生变化则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解答】解:以岛为参照物,海监船相对于岛来说位置发生变化,所以说海监船是运动的.故答案为:运动.15.每天早晨当你面带微笑走进校园后以1m/s的速度走向整容镜时,你在镜中的像以 2 m/s的速度向你靠近,你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平面镜所成的像,像与物大小相同,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即像与物关于镜面是对称的.【解答】解:由于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物以多大的速度走向镜,像也以同样的速度走向镜,但本题的意思是以物为参照物,所以像的速度为物的速度二倍,即2m/s;人的视觉总认为物体近大远小,但事实上物体的大小并没有变.故答案为:2;不变.16.小颖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她用古诗中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为其作品配词,并联系物理知识作了注解,如“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折射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是光的反射现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中,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发生的折射而成的像.【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分析】(1)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解答】解:(1)“潭清疑水浅”指的是,水比较清澈,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故答案为:折射.(2)“池水映明月”就是水面出现月亮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答案为:反射.(3)由于大气分布不均匀,下部空气密度大,上部空气密度小,落日发出的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不断向下偏折,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所看到的落日位置比实际位置高,我们看到的“落日”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额太阳的虚像.故答案为:折射.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18题每小题4分,其余每空2分,共28分)17.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请读出下列两个测量仪器的数值.(1)如图1木块的长度是 1.85 cm.(2)如图2温度计的示数是﹣3℃.【考点】长度的测量;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1)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4.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4.00cm 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使用温度计前先看量程、分度值;读数时温度计仍要放在被测液体中,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解答】解:(1)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在3.8cm和3.9cm 中间,估读为3.85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为3.85cm﹣2.00cm=1.85cm;(2)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上表面在0℃以下第三条刻度线,说明温度计的示数是﹣3℃;故答案为:①1.85;②﹣3℃.18.按下列要求作图:(1)如图甲所示,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请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3)如图丙所示,请画出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再从玻璃到空气的光路图.【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3)作光的折射光路图时,需要先画出法线,光线一定要带箭头,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1)题目中已经过入射点O做出了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下侧即可做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2)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3)光线先从空气射向玻璃,此时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然后是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路图如下:19.小华同学每天步行上学,他很想知道从自家到学校的距离,进行了如下探究.(1)小华在学校跑道上以上学步行速度步行100m,测得用时80s,则他步行速度为 1.25 m/s.(2)小华步行上学需20min,则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是1500 m.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比较准确,除计时准确外,还必须控制步行速度不变.【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已知路程和时间,用速度公式v=可求出速度.(2)已知速度和时间可用速度变形公式s=vt求路程.根据公式s=vt可知,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比较准确,v、t都必须准确.【解答】解:(1)小华步行速度为v===1.25m/s;×20×60s=1500m.(3)根据公式s′=vt′知,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比较准确,除计时t′准确外,还必须控制步行速度v不变.故答案为:1.25;1500;速度.20.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 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能否与A的像完全重合,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小明点燃A蜡烛,在寻找A蜡烛的像的位置与B蜡烛相同为止,这时发现A蜡烛像与B蜡烛的大小相同.(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 B (填序号)项操作.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1)当实验环境光线较暗时,实验现象会更加明显.(2)透明的玻璃板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能否与A的像完全重合,同时解决了位置和大小两个问题.实验现象表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3)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所以应采取B操作.【解答】解:(1)实际操作可知,光线较暗时,实验现象会更加明显.透明的玻璃板能观察到蜡烛B能否与A的像完全重合,同时解决了位置和大小两个问题.故答案为:较黑暗;蜡烛B能否与A的像完全重合.(2)实验中,将蜡烛B放置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并使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可以方便的确定物、像的大小和位置关系;实验结果表面:物与像的大小相同,且对应点的连线被镜面垂直平分.。
初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初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0小题,总分30分)1.(3分)人体感觉最为舒适的环境气温约()A.0°C B.25°C C.37°C D.43°C2.(3分)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2题3题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的凝固点是48℃C.A点时海波内能为0D.48℃时海波是固液共存状态3.(3分)如上图所示,甲容器内盛有水,乙容器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液体沸腾了。
则乙容器内盛的液体可能是( )物质沸点/℃酒精78水100煤油150亚麻仁油287A.酒精B.水C.煤油D.亚麻仕油4.(3分)水无常形,变化万千。
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属于凝固的是( )A.冰B.露C.雪D.霜5.(3分)在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如果用力拉尺进行测量,那么测量的结果将会() A.偏大B.偏小C.正常D.无法确定6.(3分)一般中学生的质量,最接近于()A.45kg B.45g C.450kg D.4t7.(3分)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丙车上的看到甲车匀速向北,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A.甲车B.乙车C.丙车D.都有可能8.(3分)下列选项中,属于长度单位的是A.秒B.摄氏度C.米D.千克9.(3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C.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10.(3分)如下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边缘并按紧。
用力拨动钢尺,听它震动发出的声音;再让钢尺伸出桌面边缘的部分变长,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A.响度变大B.响度变小C.音调变高D.音调变低二、填空题(本题共计8小题,总分36分)11.(4分)如图所示的温度计是测量体温用的温度计,它是利用液体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读数是________℃ .10题12.(4分)如图所示是测量木块长度的示意图,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cm;木块的长度是_____cm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水结冰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固C.液化D.凝华2.《三国演义》中,张飞在长坂桥前一声怒吼,声如巨雷,吓死了夏侯杰。
从物理学角度讲,声如巨雷是指声音的A.响度大B.音调高C.音色好D.速度快3.下列实例中,主要应用光的反射知识的是A.激光准直B.皮影戏C.自行车尾灯D.射击瞄准4.在站台上,有甲、乙两列原来静止的火车,当甲火车开动时,乙火车内的乘客觉得自己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站台B.甲火车C.乙火车D.乘客自己5.下列是小明对自己的一些估测,其中比较合理的是A.步行速度约为8m/sB.1min内心跳约7次C.大拇指的长度约为5cmD.感觉舒适的气温为37℃6.如图所示,用手拨动钢尺,使其发声;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用相同的力度拨动,则钢尺发声的A.音调降低B.音调升高C.响度变大D.音色改变7.下列措施中,能加快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的方式来抗旱保苗B.用电吹风机把头发吹干C.把蔬菜装入塑料袋再放进电冰箱D.取用酒精后及时给瓶子加盖8.课堂上,有时光滑黑板表面反射的光会“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是A.B.C.D.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9.地震、海啸时都会产生次声波,人耳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波。
蝙蝠觅食时发出的声波是_______声波。
10.月亮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光源。
晴天时在树荫下的地面上会看到圆形的光斑,这是_______(选填“树叶”或“太阳”)的像。
11.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大雨将至,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
雷声太大,小红用手捂住耳朵,这是在_______减弱噪声。
12.寒冷的冬季,松花江边会出现美丽的雾凇,雾淞的形成是_______现象,需要_______(选填“吸”或“放”)热。
13.日全食是由于光的_______(选填“反射”或“直线传播”)形成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与标准答案1
物理(八年上)第三次月考试题班级:姓名:总分:_______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地最快B、回声是声音地反射现象,人能听到回声需要一定地条件C、只要有物体地振动人总能听到振动发出地声音D、声音地传播速度与介质地种类无关,与温度有关.2、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地地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机地头盔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D、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3、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是人们都听不到他地声音,这是因为()A、声音太大B、声音太小C、声音地频率大于人能听到地最大频率D、声音地频率小于人能听到地最小频率4、光在空气、水、玻璃中传播地速度大小,按由小到大地顺序排列为()A、空气、水、玻璃B、玻璃、水、空气C、水、空气、玻璃D、水、玻璃、空气5、池中水地深度是2m,月球到地球地距离是3.8×108km,则月球池中地像地距离是()A、3.8×108km+2mB、3.8×108km-2mC、3.8×108kmD、3.8×108km×26、下列光现象与物理知识地对应关系,不正确地是()A、放在水中地筷子向上“弯折”——光地折射B、湖边地景物在水中地“倒影”——平面镜成像C、雨后天空中出现地“彩虹”——光地色散D、夜晚,墙上出现地“手影”——光地反射7、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地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地形状是()A、圆形地B、正方形地C、不规则地D、成条形地8、在下列现象中,人眼看到地是物体地实像地是()A、用放大镜看指纹B、在岸边看到鱼在水中游C、在海边看到海市蜃楼D、看电影9、入射光线和平面镜地夹角为60度,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5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地夹角和原来相比较将()A、减小90度B、减小30度C、减小45度D、减小15度10、用圆形地浴缸或透明地罐头瓶养鱼,从侧面观赏缸内地鱼,你看到地那条鱼是()A、实物B、等大地实像C、放大地实像D、放大地虚像11、图中光路图错误地是:( )12、放映幻灯片时,要想使屏幕上出现“上”字,则幻灯片上地图片应是()13、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到凸透镜地距离是16厘米,此时光屏上得到清晰地放大地像,则所用透镜地焦距可能是()A、4厘米B、8厘米C、10厘米D、18厘米14、用照相机给家人照相,人与照相机镜头地距离和底片到照相机镜头地距离分别是()A、大于2f小于fB、大于2f小于2f,大于fC、小于2f,大于f大于2fD、大于f大于2f15、在做凸透镜成像地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实像,如果这时用硬纸板将凸透镜遮住一半,则()A.屏上不能成像B.屏上仍能成完整地像,但比原来暗C.屏上不能成完整地像D.屏上仍能成完整地像,且和原来地像没有任何不同16、关于实像与虚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地是()A、实像都是倒立地,而虚像都是正立地B、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而虚像则不能C、实像是经凸透镜所成地,而虚像则不是D、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地,而虚像则不是17、凸透镜焦距为f,当物体从2.5f处移到1.5f地过程中,所成地像:()A.逐渐增大,且比物大B.逐渐减小,且比物大C.逐渐变大,先比物小,后比物大D.逐渐变大,且比物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1.“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已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相信不久地将来,在月球地表面一定会出现中国宇航员地身影.设想一下未来地情形:两个登月宇航员要靠无线电交谈,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_______,而_______是不能传声地.2.频率为20赫兹地声音,每分钟振动地次数是________次.3.工人用铁锤击打装满水地长铁管地一端一次,在、铁管地另一端听到________声击管声.4.下雨时,现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地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地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解释. 6.教室里不同位置上地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地粉笔字,这是光地_________缘故.(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7.入射光线与镜面地夹角是30度,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地夹角是_______度,如果入射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那么入射角是_________度.8.某同学身高1.6m,站在一个大平面镜前,若该同学离镜面2米,则人和像之间地距离为_____m,像高________m.若该同学再向后移动3米,则像离镜子地距离是_________m,此时像地高度会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9.九寨沟地镜海中有“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地美景.这“鱼”是由光地________形成地______像,这“鸟”是由光地________形成地_______像.10.站在游泳池边地人,看到池中地水地深度要比实际地_______一些;在水中潜水员看岸上地树木比实际要_______一些.11.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__________携带地信息实现对电视机遥控地,而验钞机则是应用_______来使荧火物质发光地.12.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但改变了光地传播方向而且分解成七种颜色地光,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13.小明同学用蓝色墨水笔在白纸上写了一些字,他在只有红色光地暗室里看到地纸是______色,看到地字是_______色.14.将一个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10厘米地地方得到一个最小地亮点,则该透镜是__________,焦距是_________.15.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地光线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地_______上.16.我们通过实验,可以知道:凸透镜成实像时,放大和缩小地分界点是物体位于______________处,成实像和虚像地分界点是物体位于____________处.17.在凸透镜成像地情况下,实像总是_____立地,实像和物总是分居在透镜地_____侧;虚像总是_____立地,虚像和物总是在透镜头地______侧.(“正、倒”、“同、异”)三、作图题(共9分)(1)、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及标出反射角r 地度数.(2分)(2)、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2分)(3)、在图中画出光线经凸透镜后地光线.(2分)(4)、在图中方框内填上适当地光学元件.(3分)(4)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8分)1、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________(玻璃板或平面镜)竖直架在一直尺地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 和B 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蜡烛A ,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9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地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地关系;(2)两段等长地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地关系;(3)移去蜡烛B ,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接收到蜡烛A 地火焰地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地是____像;(4)从实验中得出地结论是: 平面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图92、“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地实验中”:(1) 提供地器材有:凸透镜、蜡烛、刻度尺、火柴、粉笔,还缺少__________.(2)要使凸透镜地中心、烛焰地中心、______中心,在_______高度上.(相同、不同)(3)当蜡烛在凸透镜左侧距凸透镜20cm地时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地实像,则凸透镜地焦距是cm;当蜡烛再向凸透镜靠近5cm时,所成地像地性质是、、,利用此原理制成了;当蜡烛离凸透镜只有5cm时,此时成像地性质是、、,在现实生活中_______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五、问答题与计算题(10分)1.现有透镜一块,请你写出至少二种分辨它们地方法.(4分)2.某同学站在距城墙170m地地方,正对着城墙喊了一声,经过多长时间,他能够听到回声?(设当时地气温为15℃)(6分)六、附加题(6分)1.小华在学习了《透镜》后,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让平行光通过厚度不同地凸透镜,它们对光线地会聚能力会有什么不同呢?于是他在实验室用一束平行光分别经过凸透镜A、B、C,并得到如图5所示地光路图.根据小华地实验现象,应得到地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地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远视眼),爷爷地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地妈妈则是近视眼.他们地三副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所示,现在爸爸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递给他,小明应该拿图_______中地那一副.3.有阳光地情况下,给你一张纸和一把刻度尺,如何粗略地测出凸透镜地焦距?第三次月考试题答案1.介质/空气、真空2.12003.三4.在空气中光速大于声速5.光地直线传播6.漫反射7.120、08.4m、1.6m、5m、不变9.折射、虚、反射、虚10.浅、高11.红外线、紫外线12.光地色散13.红、黑14.凸透镜、10cm15.焦点16.二倍焦距处/2f 、一倍焦距处/f17.倒、异、正、同 三、作图题(共9分)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8分)1.玻璃(1)到平面镜地距离(2)大小(3)不能、虚 (4)等大、等距地虚像2.(1)光屏 (2)光屏、相同(3)10cm 、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五、问答题与计算题(10分)1.(1)用手摸: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则是凹透镜(2)放在阳光下:会聚光地是凸透镜,不能地则是凹透镜2.解:已知S=170m ,V 声=340m/s ,设经过t 秒能听到回声,依题意得:2S=V ×t2×170m=340m/s*tt=1s答:他需经1s 后才能听到回声.六、附加题(6分)1.凸透镜越凸/厚,焦距越短2.甲3.把纸放在地上,让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并移动凸透镜,当在纸上得一个很小地亮点时,用直尺测量出凸透镜到亮点地距离,即焦距f.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Zzz6Z 。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第三次月测物理试题.doc
3. 将A. C. 4. A. C. 一个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光屏上成像,()在屏上只被接到物体上半部分的像能得到物体完整的像,但亮度却减弱了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C B.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C D.若将透镜下半部分用纸遮住,物体B.能得到物体不清晰的完整的像D.能得到物体大部分的实像)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C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5.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6.下列做法是为了加快液体蒸发的是(A.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C.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B.洗头后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D.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人冰箱冷藏室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八年级物理科第三次月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学校的跳远比赛,裁判员测量成绩时要将卷尺拉直,因为若拉不直,测量成绩就比真实成绩()A、偏大B、偏小C、没影响D、无法判断2.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
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其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北方的冬天,人在户外说话时呼出“白汽”,"白汽”形成的原因是()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8.如图2是小明绘制的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图线中间的水平线段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不吸热B.图线可能是冰的熔化过程C.图线可能是蜡的熔化过程D.图线表示晶体的熔化过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9.测量值和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八年级物理上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6分)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3.下列是小明同学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污染的是()A.小明的邻居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B.某清洁工人为了减少垃圾的运送量,将垃圾就地焚烧C.某货车司机为了超车,不断地按喇叭D.在高考、中考复习和考试期间,居民区附近的建筑工地晚间停止施工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5.光污染已成为21世纪人们关注的问题。
据测定,室内洁白、平滑的墙壁能将照射在墙壁上的太阳光的80%反射,长时间在这样刺眼的环境中看书学习会感到很不舒服。
如果将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面,其作用之一可以使照射到墙壁上的太阳光变成散射光,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这是利用了光的 ( )A、直线传播B、漫反射C、镜面反射D、折射6.关于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视遥控系统使用的红外线是不可见光B.医院杀菌用的紫外线是可见光C.弯曲的光导纤维也可以正常使用D.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7.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竖起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B.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C.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D.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8.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A.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C.李明同学巳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D.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9.重庆市2006年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答题卡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7、 。
18、 、 、 。
19、 、 。
20、 。
21、 、 、 、 、 。
22、 。
23、 。
24、 、 、 、 。
25、 、 、 。
26、 。
27、 、 。
三.作图题 (6分)28.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出物体AB 的像(3分)29.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某液体中,根据反射和折射规律,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3分)四:实验探究与应用创新:(每空1分,共18分)30、(1) 、 (2) 、 。
(3) 。
(4) 、 。
31、 、 、 、 、 、 。
32、 、 、 、 、 。
五、简答题:(共8分)33、 34、六、综合应用:(共12分)35、(1) (2) 36、(1) (2)1 2 3 4 5 6 7 89 10 11 12 13 14 15 16考号 __ _姓名: __ _ 班级 __ _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2. 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A、1.2 m/sB、12 m/sC、1.2 cm/sD、1.2 km/s3.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到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为了新奇、美观B.为了寻欢作乐C.为了清洁房顶D.为了解暑降温4.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从物理角度是指声音()A.频率高B.音色好C.响度大D.速度快5.下列图像中,属于某种金属熔化的是:()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湖边的景物,在湖中形成的“倒影”B.用凸透镜看地图C.太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出现树的影子D.小孔成像7.把盛水的试管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试管里水的温度()A.能达到沸点,能沸腾B.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C.达到沸点,不能沸腾D.无法确定8.夏天吹电风扇人感到凉爽,这是因为()A.吹过来的风的温度比室温低B.室内的温度降低了C.汗液蒸发使人体表面的温度下降D.风把人体的温度传到了空气中9.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的凝固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非晶体B.这种物质的凝固点是60℃C.在BC段,物质为固液混合态D.2min时这种物质已全部凝固10.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11. 放大镜、照相机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光学器件,若用u表示物距,f表示焦距,在正常使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大镜,u<f,成放大的实像B.放大镜,u<f,成放大的虚像C.照相机,u>2f,成放大的实像D.照相机,u>2f,成缩小的虚像12.小明开着锅盖煮鸡蛋。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 考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答题卡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31、、。
32、、。
33、、。
34、、、、。
三.作图题 (4分)35.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出物体AB的像(2分)36.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液体中,根据反射和折射规律,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2分)四:实验探究与应用创新:(每空1分,共20分)37、、、。
38、、、。
39、、、、。
40、、、、、、。
41、、、、。
五、综合应用:(共6分)42、(1)(2)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2. 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A、1.2 m/sB、12 m/sC、1.2 cm/sD、1.2 km/s3.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到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为了新奇、美观B.为了寻欢作乐C.为了清洁房顶D.为了解暑降温4.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从物理角度是指声音()A.频率高B.音色好C.响度大D.速度快5.下列图像中,属于某种金属熔化的是:()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湖边的景物,在湖中形成的“倒影”B.用凸透镜看地图C.太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出现树的影子D.小孔成像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B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 、运动速度越快的物体所通过的路程就越长D 、我们坐在汽车里看到路旁的树后退了是因为我们选择了地面作为参照物8.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下面方法中错误的是( )A .所测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最大刻度值B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C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过一段时间,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D .为方便读数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靠近眼睛,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9.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的凝固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这种物质是非晶体B.这种物质的凝固点是60℃C.在BC 段,物质为固液混合态 时这种物质已全部凝固10.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 11. 放大镜、照相机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光学器件,若用u 表示物距,f 表示焦距,在正常使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u <f ,成放大的实像B.放大镜,u <f ,成放大的虚像C.照相机,u >2f ,成放大的实像D.照相机,u >2f ,成缩小的虚像12.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13.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口腔内。
八年级第三次月考物理考试卷(带答案与解析)解答解析、考点详解.doc
八年级第三次月考物理考试卷(带答案与解析)的正确答案、解答解析、考点详解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1.【题文】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B.成语“引吭高歌”是指声音的响度大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水中传播的速度要快【答案】B【解析】A、声音的传播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此选项错误;B、“引吭高歌”指唱歌的声音大,也就是响度大.此选项正确;C、“闻其声知其人”是说明不同人发声时的音色不同.此选项错误;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要小.此选项错误.故选B.2.【题文】如图中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B.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答案】A【解析】A.甲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正确;B敲鼓时,用力越大,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即振幅越大,响度也越大,错误;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瓶内空气越来越少,声音就越来越小,是声音传播的物质(空气)逐渐减少造成的,C错误;D.丁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音调。
评卷人得分3.【题文】如图所示,光路图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由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所以A错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而B中凹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了,错误;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的情况,折射角大于入射角,C错误;D图是通过平面镜成像作图,正确。
4.【题文】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说加油机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A.加油机B.空中的云C.地面D.“歼﹣10”上的飞行员2.如图所示,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复兴号列车,标准时速为350km/h,该速度更接近于()A.50m/s B.100m/s C.175m/s D.350m/s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声音的频率放低些4.如图所示,在中考考场附近,道路旁有禁鸣喇叭标志,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C.在高速路旁设置隔声板D.工人佩戴防噪声耳罩5.下列实例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吃冰棒可以解热B.秋末冬初的早晨草上出现的霜C.冬天,冰冻的衣服直接变干D.秋天早晨出现的浓雾6.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晶体熔化的是()A.B.C.D.7.如图,在2019年央视春晚上的武术表演《少林魂》中,演员们排列整整齐齐:“行是行,列是列”。
如果同一列的演员,后面的人只能看到前面的人,说明队伍就排列成了一条直线,下列成语中也包含了此原理的是()A.镜花水月B.鱼翔浅底C.立竿见影D.海市蜃楼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人在岸上观察水中的鱼B.阳光下树的影子C.学生在教室里看到黑板上的字D.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9.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如图所示,作一条从光源S射出的光线,使它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A点。
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光源S射出的光线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A..B.C.D.10.小杰在黄山旅游时看到一块警示牌,上面写有“请不要把装有液体的矿泉水瓶遗留在山上”,他想装有水的矿泉水瓶可能会引起森林大火,因为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A.平面镜B.凹透镜C.凸透镜D.以上都不是11.下列情景中形成的像,属于实像的是()A.荷花在湖面的倒影B.用放大镜看物体C.“海市蜃楼”D.墙壁上的投影12.如图,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以垂直纸面的直线为轴绕O点转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好垂直,则镜面应()A.顺时针转动30°B.逆时针转动30°C.顺时针转动15°D.逆时针转动15°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13.歌手温岚和周杰伦演唱歌曲《屋顶》,一个女高音,一个男低音,音域互补,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两名歌手发出的声音都是由声带的____产生的。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测试范围:人教版八上第1~5章】(人教版2024)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测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5章。
4.难度系数:0.7。
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正确。
1.以下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B.人食指的指甲宽度约为1dmC.中学生百米赛跑所用时间为15sD.教室里的课桌高度约为1.5m2.中新网10月19日电,神舟十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19日凌晨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合体后,开展空间科学实验,那么,对接后的神舟十一号飞船相对下列哪一个参照物是静止的()A.月球B.地球C.太阳D.天宫二号3.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C.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D.以乙为参照物,甲是静止的4.分析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象之间的“交谈”有时用超声波,声音很小,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清B.静谧的夜晚我们身边的狗狗有时突然耳朵一竖并转动几下,这可能是狗狗听到了人类听不见的声音C.家人之间悄悄说话,身边的狗狗无动于衷,因为“悄悄话”的频率狗狗是无法感知的D.地震时发出的声音以3×108m/s的速度传播到大象的耳朵,所以大象能听到5.如图所示,小明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了一个“水瓶琴”,用筷子敲击瓶口,就可以发出声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通过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B.依次敲击瓶口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C.依次敲击瓶口时,最右边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最低D.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瓶口时,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6.如图所示,小红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放在一铺有湿抹布的桌面上,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初二上学期第三次物理月考试题含答案
初二上学期第三次物理月考(考试总分:95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6小题,总分47分)1.(3分)1.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列情况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是()A. 往水银槽中多加些水银B. 从山脚移到山顶做实验C. 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些D. 将水银槽内的玻璃管轻轻上提2.(3分)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利用惯性现象的是()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C.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D.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刹车闸3.(3分)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的作用效果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当它由运动变为静止的过程中才有惯性C.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如果这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站在车上的人受向后的摩擦力4.(3分)4.今年入春以来,我市黄陂区部分松林发生虫灾。
为了灭虫,市政府多次调动直升飞机在重灾区上空喷洒生物农药。
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的过程中,飞机的()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5.(3分)5.如图所示,用左手掌平压在气球上,右手的食指顶住气球,处于静止状态的气球发生了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右手指对气球的压力大于左手掌对气球的压力B.右手指对气球的压强大于左手掌对气球的压强C.右手指对气球的压强等于左手掌对气球的压强D.气球内部的气体压强一定不变。
6.(3分)6.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得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A.减小摩擦 B.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D.使每组数据更准确7.(3分)7.用电线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静止时受到的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A.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B.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C.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受到的重力D.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灯受到的重力8.(3分)8.如图4所示滑轮组,正方体A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质量为2kg,动滑轮总重为2N,若使A对水平地面压力为6N,(忽略摩擦和绳重,g=10N/kg)则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图4A.4N B.5N C.1N D.22N9.(3分)9.关于摩擦的说法正确的是()A.轴承里加润滑油可以消除摩擦B.用滚动代替滑动可大大减小摩擦C.鞋底上的花纹是为了防止摩擦D.路面没有摩擦车辆将行驶得更快10.(3分)10. 如下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能够正确反应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的关系图象是()11.(3分)11.在公园平静的湖水中,经常能看到从湖底产生的气泡向上升。
八年级(上)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上)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2、(1)太阳的质量约为2×1030kg=t =g(2)一只鸡的质量约为2×106mg=g =kg(3)500ml=dm3 = m33、站在平静的湖水边,看到水中的白云和游鱼,前者是光的现象,看到的“鱼”是像,是光的现象,鱼的实际位置比看到的要些(填“高”“低”或“一样”)。
4、如图示MM’是介质甲和乙的分界面,则AO是光线,入射角等于度,折射角等于度。
5、人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物体上的光通过眼睛后在视网膜成立的像。
但我们人的感觉是立的像,这是人的眼睛习惯这种视觉感受。
6、一只瓶子装满水,水的质量是180g,则最多能装酒精g(ρ酒=0.8×103kg/m3)若原瓶子中的水倒出后全部结冰,冰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大了m3.7、甲、乙两物体质量比是3:1,体积比为2:3,则密度比是。
8、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它可以用公式来表示,它的单位是和,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9、水的密度是kg/m3,它的物理含义是。
二、选择题(每题3分,18、19题多选是,少选得3分,多选错选则0分,32分)10、岸上有人观察到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是()A、水中月B、镜中花C、水中鱼D、水中白云11、某同学用一个凸透镜做实验,发现物距为20cm时,能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距为9cm时,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物距为15cm时,可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物距为15cm时,可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物距为40cm时,可能成倒立、放大的虚像12、50kg的质量最接近()A、一只足球的质量B、一只鸡的质量C、一头牛的质量D、一个中学生质量13、一块很簿的、均匀长方形铝片,用刻度尺无法测出其厚度,小明想了一个办法来测其厚度,先用刻度尺测出铝片长为a,宽为b,再用天平称出它的质量为m,查表知铝的密度为ρ铝,那么,该铝片厚度为( ) A 、b a m •铝ρ B 、铝ρ•-b a m C 、b a m•铝ρ D 、m •b a •铝ρ 14、载重4t 运油车,油箱体积是4m3,运输密度为0.75g/cm3 的油120t ,至少需要运几次。
八年级上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附解析)
八年级上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全卷共四个大题 满分80分 时间7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卷一并收回。
4.全卷取g = 10N/kg 。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 1.下列对有关物理量的认识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某教学楼每层楼高为3500cm B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 × 108km/s C .一只鸡蛋所受的重力约为50N D .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450g2.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就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之一,有的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下列诗句与对应的物理解释正确的是: A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这里的“影”指的是实像 B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海楼”指海市蜃楼,是由光的折射产生的 C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花自落”与花受到重力的作用无关 D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鱼惊”说明声音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3.如图,一个物体从光滑的斜面上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
若测得BC 之间的距离为2m ,且物体经过BC 所用时间为0.5s 。
那么,物体从A 至C 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A .3m/s B .4m/s C .5m/s D .6m/s4.一位普通的中学生对自己的体积进行了估测。
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55mLB .55cm 3C .55dm 3D .55m 3 5.一束光线斜射到两种透明物质的界面上,若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40°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100°,则反射角和折射角分别是( ) A .50°、30° B .50°、40° C .50°、50° D .40°、50° 6.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下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楼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物理检测试卷
班级姓名考号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共30分)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中学生要注意仪容仪表,当你出门前整理衣着时,所选用的是( )
A.平面镜
B.放大镜
C.显微镜
D.望远镜
2、使用下列光学器件其目的是使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A.放大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投影仪
3.物体经过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
A.凸透镜的大小
B.观察者的位置
C.物体的大小
D.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
4.用焦距是50毫米的照相机拍摄书中画面时,镜头到书的距离应( )
A.小于50毫米
B.等于50毫米
C.等于100毫米
D.大于100毫米. 5.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
正措施分别是().
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B.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6.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主光轴上的()
A.焦点以内 B. 焦点上
C. 焦点以外,两倍焦距以内
D.2 倍焦距以外
7.把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正对太阳放置,则温度最高的点是()
A.和太阳同侧距凸透镜光心前10cm
B.和太阳异侧距凸透镜光心后10cm
C.和太阳同侧距凸透镜光心前5 cm
D.和太阳异侧距凸透镜光心后5 cm
8、用一支原来示数为38℃的体温计,未经下甩,便去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如果当时气温是35℃,那么体温计的示数为()A、38℃; B、37℃ C、36℃ D、35℃
9.如图所示为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以下说法
中不正确的是
A.冰是一种晶体B.冰的熔点为0 ℃
C.从t1到t2冰处于熔化过程D.从t1到t2冰的数量保持不变10.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
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升华,后凝华B.先凝华,后升华
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1.近视眼只能看清楚______ 的物体,看不清楚______ 的物体,这是因为近视眼的成像成在了视网膜之______ .应给他配______ 镜矫正视力.
12.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 ____ 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体的像都成在视网膜上,像相对于景物来说是__ 缩小的___ 像.
13.显微镜载物台上被观察的物体经过物镜后成一个______ 实像,再经过目镜成为一个______ ("放大","缩小")像.
14、如图6所示的四块玻璃制成的透镜中,属于凸透
镜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_____。
对透过的光线有会聚作用的透镜的是____________,对透过的光线有发散作用的透镜的是____ (写字母)
15、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镜,它对太阳光的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16、有一次,在他家的写字台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台板下报纸上的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水滴相当于一个,报纸上的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填“实”或“虚”)像。
17、凸透镜和凹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很广,爷爷戴的老花镜是镜,鱼眼的晶状体比人眼晶状体要凸,其折射光的能力(填“强”或“弱”)一些。
18、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测量温度的仪器是。
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摄氏度
19晶体具有()和(),非晶体没有。
三、作图、实验题(29分)
30 20、画出入射光线,并标明入射角的大小。
(2分)
21、完成下列各光路。
(2分)
22.在图所示的方框中填入合适的透镜.(2
分)
23.下面温度计的读数为: .体温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
图3是一支测量了某人体温的温度计,请读出此人的体温是 。
(4分)
24、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4分)
(1)实验前,在光具座上依次插上蜡烛、 和 ,并调节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 。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 上。
(2)小明同学用一个标有“f=10㎝”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F
F
规律”的实验,获得下表中的数据,请你帮他把这个表中的空白处填好,并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到凸透镜的
距离
像的大小(放大或
缩小)
像的正倒
30㎝15㎝缩小倒立
25㎝17㎝倒立
15㎝30㎝放大倒立
12㎝60㎝放大
8㎝
与物体同侧约
40㎝
放大正立
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物距u>2f时,物体成的实像,这时像距的范围是.
②物距时,物体成放大倒立的实像,这时像距范围是。
③物距u<f时,物体在光屏上不能成像,只能用眼睛在蜡烛的另一侧通过透镜观察到一个(填“倒立”或“正立”)的虚像。
④当物体成实像时,物体由远处向透镜一倍焦距处靠近时(即物距减小),则像距(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像(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25、图7所示的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请你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5分)
(1) 这种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______。
因为
(2) 在6min时,这种物质处于的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
(3) 在20~30min时,这种物质处于的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
(4) 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15分)
26.桌上有凸透镜和凹透镜各一个,用下列指定的方法把它们判断出来.要求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6分)
方法一:从透镜的结构特点来判断
方法二:从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来判断
27、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话有道理吗?(2分)为什么?(4分)
28、晓羽同学利用一个凸透镜、一把刻度尺和几根火柴,完成了两个小实验,请你回答下列相关的问题.
(1)晓羽在太阳光下,把火柴点燃了(如图6所示),这种现象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什么作用?(2分)
(2)晓羽粗略测出了凸透镜的焦距。
请你写出他测量时的主要步骤.(3分)
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