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2捅马蜂窝 导学案(无答案)
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捅马蜂窝)学案(无答案)(新版)鄂教版 学案
三、小组交流
活Hale Waihona Puke 步骤:1、课文学习完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把你的感受写出来。
2、小组交流:
1)、每位组员读自己所写的感受。
2)、针对组员的内容进行修改、评价。
导学过程:
你做过什么冒失的事情吗?从中又有些什么感受?请来讲一讲。
一、扫清文字障碍:
找出你认为生僻的字词,利用书中注释或者工具书解决字词的音、形、义。
示例:嬉戏( )(1) (2) (3) (4)
(5)
(6)
(7)
(8)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讲述“捅马蜂窝”的过程。
摘录重点词句,对照重点词句来讲述。
2.捅马蜂窝
学习任务:
1、熟悉“捅马蜂窝”的过程。
2、梳理“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3、赏析文中精彩字词句段。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见,合作学习已成为《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2.小组合作,表演“捅马蜂窝”
3理清文章层次
4.找出表明“我”心理活动的语句,说说捅马蜂窝之后,“我”对马蜂有什么新的看法,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看法。
二、品一品
读下面的语句,找出描写生动的语句。
1.这里,最壮观的要数爷爷窗沿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大概总有百十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湖北省武汉为明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 捅马蜂窝》(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鄂教版
第2课捅马蜂窝
学习目标:1 品析精彩的心里活动描写 2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
3 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
一小组合作:深入研读文本,内容感知与探究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我”在捅马蜂窝过程中心理活动的句子,说说捅马蜂窝后,“我”对马蜂有了什么新的看法,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看法。
2、捅马蜂窝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什么道理?
3、概括“我”的性格特点。
二讨论:学习了本文,你又有哪些感受和启示?结合你的经历谈谈。
三类文阅读
《狮子王》经典对白
(森林之王木法沙告诉小狮子辛巴一条重要的生命法则。
)
木法沙:辛巴,你看,阳光所照到的一切都是我们的国度。
辛巴:哇!
木法沙:一个国王的统治期就如同太阳的起落一样。
辛巴,总有一天太阳将会跟我一样慢慢下沉,并且在你成为新王的时候和你一同上升。
辛巴:这一切都是我的吗?
木法沙:所有的一切。
辛巴:阳光能照到的所有的东西!那有阴影的地方呢?
木法沙:那在我们的国度之外,你永远不可去那个地方,辛巴。
辛巴:我以为国王可以随心所欲呢。
木法沙:哦,国王也不能凡事随心所欲。
辛巴:不能吗?
1 这段对白中表达的对生命的感悟和本文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2 给你印象最深的句子是哪些?摘抄下来,进行积累。
四课后反思。
第2课《捅马蜂窝》导学练测资料包(鄂教版初一上)doc初中语文
第2课《捅马蜂窝》导学练测资料包(鄂教版初一上)doc初中语文一课文导学【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嬉戏:游戏;玩耍。
蜇zh…:蜂、蝎子等用毒刺刺人。
难以抑制:难经操纵某种情绪。
捣毁:砸坏,击垮。
摇动:摇动。
剧烈:猛烈。
复愈:又好了,复原原先状态。
仰面朝天:脸朝向天空。
视死如归:把死看做像回家一样。
形容不怕死。
罪孽niˆ:迷信的人认为应当受到报应的罪责。
开颜:脸上现出快乐的模样。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冯骥才〔1942~〕,当代作家。
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
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
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杜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点风俗等产生浓厚爱好。
19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
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
著有长篇小讲«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讲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讲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讲集«高女的和她的矮夫君»,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讲集»、«冯骥才小讲集»、«冯骥才选集»等。
短篇小讲«雕花烟斗»,中篇小讲«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讲奖。
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
鄂教版语文七上《捅马蜂窝》word教案及练习
《捅马蜂窝》课文全解【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嬉戏:游戏;玩耍。
蜇zh…:蜂、蝎子等用毒刺刺人。
难以抑制:难经控制某种情绪。
捣毁:砸坏,击垮。
摇撼:摇动。
剧烈:猛烈。
复愈:又好了,恢复原来状态。
仰面朝天:脸朝向天空。
视死如归:把死看做像回家一样。
形容不怕死。
罪孽niˆ:迷信的人认为应当受到报应的罪恶。
开颜:脸上现出高兴的样子。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冯骥才(1942~),当代作家。
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
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
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杜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
19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
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
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
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
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
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
2、相关知识:苇岸的《我的邻居胡蜂》胡蜂即我们通常所称的马蜂,也称黄蜂。
它们是在我搬人新居三个月后出现的。
六月上旬的一天,我在书房意外地发现了它们。
它们的巢筑在我的书房窗外右扇窗框上端的一角,隔着玻璃,我能清楚地看到它们的建设工作。
它们的工程刚刚开始,巢还很小,尚未成形,安静的工地上仅有三两个建设者。
七年级语文上册2捅马蜂窝学案2鄂教版1
2.捅马蜂窝一、学习目标1. 学会对话,琢磨人物的心理,体味语言,把握主旨。
2. 对话,朗诵,合作。
3. 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一、学习对话描述二、体味课文生动自但是富有乐趣的语言。
难点:正确明白得文章的主旨三、学法与要求依照提示归纳课文内容,慢慢加大复述难度,在反复读和说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写作特色和主旨四、学习进程活动程序:【活动1】预习导学1. 说说“曾经莽撞的童年”试探:由于咱们的幼稚,这些小小的莽撞给他人,也给自己带来一些小小的损害,但是当咱们回忆旧事,回忆童年,咱们心中充溢着的却是美好和甜蜜,什么缘故呢?2. 文章脉络全文共20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份。
第一部份(1-8),写缘故:通过:结果:第二部份(9-19),写第三部份(20),写3.复述课文内容:可从以下的几种复述方式中任选一种复述;也可依照自己对课文内容的明白得,加大难度。
①归纳式复述。
即用比较精练的语言归纳事件,简练复述事件进程。
②生动复述。
即以原文为蓝本保留文中生动的描述和关键的语句复述事件通过。
③制造性复述。
即对原文进行制造性的改编,在合理的基础上适当“添枝加叶”,复述事件通过。
4. 词语积存,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空白处,注意字音和字形。
【活动2】学习研讨以读作为进入文本的途径,走进文章,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1.一读(整体阅读)——自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
原先这篇文章写了作者童年时一件难以忘怀的极为有趣的事,适才大伙儿读了书,想一想教师的说法对吗?有无什么不妥?那在这篇文章中,有无写到“有趣”的事?“堆放杂物”“少有人去的地址”,却为何是“我”的乐园?那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的乐园呀!怎么成了“我的乐园”呢?2.二读(分解阅读)——朗诵2至7节,深切明白得文章内容。
奶奶也要捅马蜂窝,什么缘故?哪里能够找到?“我”无心入耳到这段对话,心理产生如何的反映?找出相应的语句。
而且奶奶的话中还教给我方式(头上蒙块布,竹竿一捅。
湖北省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2《捅马蜂窝》(第1课时)教案(新版)鄂教版
2. 捅马蜂窝(第一课时)考纲、大纲描述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
教材内容分析本文内容浅近,思路明晰。
叙事生动,语言活泼,在叙述中融入了儿童自然而纯真的感受,易激起学生的兴趣。
人物描写突出,很值得赏析借鉴。
学情分析学生提前充分预习,扫清字词障碍,对文章情节有了基本了解。
联系自身体验,结合关键词句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2、理解文章中人物对话、心理描写的作用。
重点人物对话、心理描写的作用难点人物对话、心理描写的作用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教师复备导情境导入:回忆童年,请一到两个说说“童年往事”,对童年的认识。
明确:童年无知、无畏、单纯、冒失。
(PPT)PPT展示:认识马蜂和走近作者冯骥才。
思1、快速初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词,检查预习。
2、默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划出文中相应词语句子。
想一想: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理顺文章结构,明确记叙六要素)朗读2-7节,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我”为什么会去捅马蜂窝?议1、独立思考后,在纸上写下你对上述问题的回答。
再学习小组内一对一充分讨论,大家交流上面问题,小组内得出最好结论,派代表准备发言展示。
展读一读相应句段,小组代表展示对思和议的环节问题的结果,小组内或其他组的同学作补充。
1、评先学生互评:说出优点,提出建议,给出补充。
2、老师点评:(1)朗读时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停顿、语气。
(2)概括内容要基本把握人物、地点,概括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检课文重点字词、人物对话和中心语段的朗读。
用限时练1教学反思检查结果及修改意见:优秀[ ] 良好[ ] 合格[ ] 不合格[ ]教研组长(签字):检查日期:年月日。
湖北省武汉市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 《捅马蜂窝》教学案2(学生版)(无答案)
第二课时目标:1、深入品读课文句子,体会作者的感情和思想;2、分析文章中的细节。
时间预设:1、检测(字词检测5分钟); 2、自主学习(20分钟);3、研讨(10分钟);4、展示(10分钟)。
导学过程:一、复习测试1.考考你的常识积累,将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嬉戏:________。
蜇():________。
罪孽():_____________。
径()直颤()动告诫()2.释词:⑴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的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势。
视死如归:⑵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然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
风和日丽:⑶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大笑,笑得十分舒心。
开颜:⑷枝叶纠缠,阴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
嬉戏: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⑴当我被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仰制时,我就找来妹妹。
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滕空而起。
⑶我不由得暗暗告戒自己:再不做任何伤害旁人的事。
二、质疑探究1、文章对“我”捅马蜂窝的过程并没有详写,而主要写捅了马蜂窝之后的心理活动,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2、爷爷几次阻止“我”捅马蜂窝?理由都一样吗?3、“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这句话表现了什么?4、“我和爷爷面对面大笑”是为什么?三、小组展示1、针对第三环节的问题,各小组派代表将你们讨论的结果在全班进行展示。
2、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3、教师进行点评。
四、总结。
七年级语文上册 2《捅马蜂窝》教案2 鄂教版-鄂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课题
2、捅马蜂窝
课型
讲读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
课件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让学生懂得做事不要冲动、要冷静,不要逞强好胜,要考虑到事情的危险性。
2.学会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着能自己解决问题,发展创造性思考。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2.研究第二部分
你在这一部分中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能把你感兴趣的内容读出来吗?说说你为什么对这部分内容感兴趣?
3、研究第三部分请你认真朗读对话部分。注意读出对话的语气,然后想想你从这组对话中读出了什么?看谁能想到话中没有说出来的内容?
“我”的举动引来了什么样的后果?请你结合教材的插图,发挥你的想像或者结合你的实际经历,用自己的话说说当时的情境。
3、听写检查学习效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在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这篇课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谁愿意再给大家讲一讲。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解决我们上一节课没有处理的问题。
二、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请同学们认真朗读课文,看看在你的理解中,文章可以分成几部分来理解。
1.研究第一部分。
你在这一部分中都读懂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上节课有的同学一定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内容,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看谁发现的内容最有价值。
二、精读感悟。
请大家再来读一遍课文,把自己的想法再次回顾整理一下,然后我们进行交流。
你对文章的哪一部分最感兴趣,你读出了哪一部分中的新想法,你就可以和全班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根据学生的发言,分析文章各部分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相关段落。
自学生字,当堂听写。
鄂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答案
鄂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答案鄂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一)全册教案第一课、一起长大的玩具第二课捅马蜂窝第3课海鸥乔那坦第4课只要翻过那座山第5课望天树第六课《诗两首》第七课短文两篇《蝈蝈》、《空山鸟语》第八课故乡的桂花雨第九课羚羊木雕第10课最后一片藤叶第11课《理想》第12课袁隆平的“寻梦园”第13课、《航天女英雄》第14课、《体育颂》第15课长城万里行第16课《你一定会听见的》第17课牧鹅散记第18课蒙娜丽莎的微笑揭秘第19课《尼斯湖怪被抓住啦》第20课写在雪地上的书第21课《猎狐》第22课《两小儿辩日》第23课枭逢鸠、穿井得人第24课晏子故事两篇第25课《世说新语》两则第26课蜀鄙二僧第27课河中石兽第28课木兰诗鄂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二)第一课、一起长大的玩具【教学构想】玩具是孩子们喜欢的东西,许多人成年之后对玩具仍然情有独钟久久不能忘怀,那么玩具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玩具,而是演化为一段难忘的经历,一段难以割舍的情感,一段萦绕于心的感悟。
《一起长大的玩具》就是这样一篇有着丰富内涵的文章。
1.童真、童趣天真、无邪、单纯、热情、好奇、无忧无虑、快乐是人的一生最留恋的情感。
在孩子们的眼里,过节是快乐的,玩耍是快乐的,有玩具是快乐的,而能够亲手做一样自己颇为自得的玩具更是乐在其中。
猪蹄儿灯的乐趣在于制作。
首先是制作的材料来之不易。
只有过节才杀猪,杀猪才会有猪蹄儿壳和猪油,盼望、兴致勃勃、觊觎、死乞白赖获取的过程和心理表现出了孩子们的童真、童趣。
其次是制作。
要棉捻、找高粱秆,裹、劈、夹紧则表现出孩子们的专注、熟练和兴奋。
最后是结果。
提着自己亲手做的比别人都照得远的灯,那种不加掩饰的成就感,那种自得和骄傲确实感染人。
抽陀螺的乐趣在于抽打中的征服性和进攻性。
“你必须一下一下地去抽打,稍一怠慢,它就会停转歪倒”“常常是扬鞭猛抽一下,让自己的陀螺以极快转速去撞击别人的陀螺”,孩子的好胜性格,那种快感和满足在陀螺滴溜滴溜转中尽情地表现了出来。
湖北省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2《捅马蜂窝》(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鄂教版
第2课《捅马蜂窝》【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疏通文意,自主积累重点生字词。
2、复述课文,理解文章中对话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
【重点难点】概括文章内容,理解人物对话、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法指导】朗读法,讨论法【导学流程】【知识链接】1、黄蜂介绍学名胡蜂,俗称马蜂、黄蜂,毒性很大。
中至大型,体表多数光滑,具各色花斑。
咀嚼式口器。
触角膝状。
大大的复眼。
翅子狭长,静止时纵褶在一起。
腹部一般不收缩呈腹柄状。
胡蜂有简单的社会组织,有蜂后、雄蜂和工蜂,常常营造一个纸质的吊钟形的或者层状的蜂巢,在上面集体生活。
马蜂作为一种益虫,以虫子为食,它一般只有在受到攻击的时候才蛰人,万一碰到马蜂,最好马上蹲下来,用衣服把头包好,这样可以临时预防。
2、作者简介冯骥才,当代作家。
生于天津。
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
曾在天津市书画杜、天津工艺美术厂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
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
【学习过程】一、初读课文,快速圈画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识记下列词语:嬉戏()径直()纠缠()罪孽()疙瘩()黄酱()捣毁()告诫()颤动()蛰()二、默读课文,感知内容(独立思考,联系课文作答)1、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尽量简洁。
(提示:叙事的六要素)2、文章开头有一处环境描写,请划出来,想一想:有何作用?(从结构、内容两个方面思考)3、读一读文中两处人物对话,想一想:文中人物对话有什么作用?【堂测堂练】听写课文重点字词。
1.2捅马蜂窝教案(鄂教版七年级上)
1、你做过、见过或听说过随意伤害生命的事吗?学了本文之后,你怎么看这件事?
2、你知道像马蜂这样誓死捍卫家园的英雄吗?
课后作业
1、课文有感情朗读,相关字词抄写听默写
2、相关学案
3、课后片段描写练笔
教为切入点,由中间向两头生发。以对话为框架,了解内容,探究内容,触摸心灵,联系现实。与文本对话,与人物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与生活对话。
教
学
过
程
设计
课前应让学生做足预习工作,熟悉课文内容)
一、导入(PPT)
介绍马蜂知识。
二、复述课文故事内容(概括式、生动式)
通用教案
个性设计
课题
捅马蜂窝
备课人:
使用班级及授课日期:
课标
解析
本单元围绕话题“成长的足迹”选编了五篇课文,并结合实际安排了诗词诵读、口语交际等内容,考虑到了中小学教材的过渡与衔接,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成长的心理需求,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拓展话题的内涵和外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文章的记叙要素,结合事件的经过理清文章的思路。
2、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正确理解文章的主旨,并能针对课文的主旨进行争论与探究。
3、认识自然环境描写和人物对话描写对故事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学习课文生动自然而富有情趣的语言。
学情分析
针对学生写作上出现的内容上大而空的问题,我们应帮助他们建立细节描写的理念,教给他们一些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
三、分角色朗读文章的对话部分,让学生从课文中寻找“我”心理变化过程的语句,进行分析、归纳,马蜂之死带给我怎样的心灵颤动?
对话:爷爷奶奶的争辩与爷爷的交谈
七年级语文上册 2《捅马蜂窝》导学案 (新版)鄂教版-(新版)鄂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有的文章靠划分层次还不能理清思路。由于内容复杂,头绪众多,单知道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还不能抓住复杂内容有机结合的内在机理和症结,因此,有必要在分析内容层次的基础上,捕捉串连复杂内容的“线索”。通常所讲的“线索”有这样几种:①以中心事件为线索;②以感情为线索;③以具体事物为线索;④以时空变化为线索。⑤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
2.导语设计与推荐
如果人生是一本书,童年当属它的扉页;如果人生是一首诗,童年又是它的开头节;如果人生是一幅画,童年一定是颜色最鲜艳的那一笔!童年,是一首儿歌,在长大以后,仍被轻轻地哼起;童年,是一朵花儿,在阳光下,显得娇艳动人;童年,又是一份记忆,一份永不褪色的记忆。
回忆童年,是一种美丽,是一种情感。追忆中,总带有一份留恋和一点儿执着。为了这份美丽和执着,冯骥才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捅马蜂窝》的故事,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五)矫正评价 能力测读(15分钟)
环节要求:自我作答 组内小结 准确表述 待师验证
目标测评与拓展延伸(50分)
1.基础知识堂清检测
(1)给下面加点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罪niè( 孽 ) xī戏( 嬉 )颤动(chàn)
告诫( jiè )蜇人(zhē)
(2)挑出下列句子中的比喻句( BD )。(5分)
(一)结合“十注” 带疑初读(25分钟)
环节要求:细读默想 用心十注 提要勾玄 卒章反刍
学习活动设计
1.探究下面的问题,形成小组解读结果。
找出自己寻找尚不明白读音、意义、用法的字词在小组中交流,最后整理出小组生字词解读成果。
⑴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的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势。
视死如归:把死看作像回家一样。形容不怕死。
(2)各组阅读课文第1至8自然段,把“捅马蜂窝”根据下面的提示分为三个小层次,并概括三个层级的内容。
鄂教版七上《捅马蜂窝》word教案
2、《捅马蜂窝》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流连童年,感受幸福而纯真的美好时光”。
童年的生活呈现出千斑色彩,百般味道,无论喜乐与忧愁,无论甜蜜与苦涩,总能荡起我们心中的阵阵清波……这一单元向我们展示了许多人童年的独特经历和感受。
《捅马蜂窝》似乎带着几分童年的苦涩,正是这份苦涩幻化为儿童成长的内驱力。
作者冯骥才用生动的语言,引人入胜的笔调,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为我们描述了儿时的一段难忘的回忆。
出于好奇心,“我”捅坏了马蜂的家,毁坏他们的生活,这种罪孽感使“我”下定决心“不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从而引发我们的思考——人与动物如何相处。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浅显,语言活泼,于叙述中融入了儿童自然而纯真的感受,符合五年级孩子单纯、热情的特点,容易激起他们的兴趣。
但针对部分孩子主动性不够的特点,上课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
布置预习:1熟读课文。
2、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3、了解马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14个生字,学会田字格里的12个生字。
2、理解“乐园、冒险、复仇、痊愈、罪孽、舒心”等词语的意思。
体会“爬满青苔”的“爬”,“闯进屋来”的“闯”,“拖进了屋”的“拖”等词的形象性。
3、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和方法:1、借助工具书或结合语境与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2、通过对话、朗读、合作能联系课文有关语句说一说“我”情感的变化,引发思考人与动物如何相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语言文字训练,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我”的心理和情感变化。
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捅马蜂窝》
第一课时
目标:1、熟悉作者;2、识记生字词语;3、理清文章结构;4、品读课文语句。
时间预设:1、检测(导入5分钟); 2、自主学习(25分钟);
3、研讨(5分钟);
4、展示(10分钟)。
导学过程:
一、查找资料,了解作者。
冯骥才(1942~),当代作家。
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
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
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杜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
19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
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
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
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
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
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
二、自主学习
1、仔细认真的读文,圈点勾画生字词语和你认为重要的语句。
嬉戏:游戏;玩耍。
蜇(zhē):蜂、蝎子等用毒刺刺人。
罪孽(niè):迷信的人认为应当受到报应的罪恶。
径(jìng)直颤(chàn)动告诫(jiè)
2、请根据情节发展,梳理文章的结构。
全文共20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8),写“我”捅马蜂窝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原因:奶奶的叨念和好奇心。
经过:“我”去捅马蜂窝,妹妹由于害怕忘了事先的约定,把“我”关在门外,我被蜂蜇了。
结果:“我”被马蜂蜇病了,并且因害怕马蜂而不敢去后院了。
第二部分(9-19),写“我”听了爷爷的述说,后悔自己捅马蜂窝,盼望马蜂重返檐下筑巢的心情。
第三部分(20),写捅马蜂窝的启示:再不做任何伤害旁人的事。
3、根据老师给出的提示,小组进行讨论,深入学习。
1、我捅了马蜂窝被蜇,好了以后又期待马蜂窝再次出现,这个变化是如何产生的?
2、作者后悔的原因是什么(表面的和深层的)。
3、找出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划出来,并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重点)
三、针对第二部分的内容进行班级展示。
同学评议,教师点评。
四、讨论。
大家对课文中的作者的感受是否认同?如果认同,请说出你的原因。
如果不认同,请说出你的理由。
第二课时
目标:1、深入品读课文句子,体会作者的感情和思想;2、分析文章中的细节。
时间预设:1、检测(字词检测5分钟); 2、自主学习(20分钟);
3、研讨(10分钟);
4、展示(10分钟)。
导学过程:
一、复习测试
1.考考你的常识积累,将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嬉戏:游戏;玩耍。
蜇(zhē):蜂、蝎子等用毒刺刺人。
罪孽(niè):迷信的人认为应当受到报应的罪恶。
径(jìng)直颤(chàn)动告诫(jiè)
2.释词:
⑴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的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势。
【视死如归: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
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
⑵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然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
【风和日丽:和风习习,阳光灿烂。
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
⑶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大笑,笑得十分舒心。
【开颜:展开脸色,脸上现出高兴的样子。
】
⑷枝叶纠缠,阴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
【嬉戏:开心地玩耍。
】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⑴当我被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仰(抑)制时,我就找来妹妹。
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滕(腾)空而起。
⑶我不由得暗暗告戒(诫)自己:再不做任何伤害旁人的事。
二、质疑探究
1、文章对“我”捅马蜂窝的过程并没有详写,而主要写捅了马蜂窝之后的心理活动,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
【使文章重点突出,能更好表现文章的主题。
使文章详略得当。
】
2、爷爷几次阻止“我”捅马蜂窝?理由都一样吗?
【两次。
理由不一样,第一次是怕出事,第二次是担心我。
但根本的原因是不愿打扰马蜂的正常生活。
】
3、“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这句话表现了什么?
【“我”对被我的淘气所伤害的马蜂表示歉意。
】
4、“我和爷爷面对面大笑”是为什么?
【“我”笑的是马蜂们又回来了,心中的罪孽感化解了。
爷爷笑的是对“我”成长的欣慰。
】
三、小组展示
1、针对第三环节的问题,各小组派代表将你们讨论的结果在全班进行展示。
2、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3、教师进行点评。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