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物理分类解析-运动和力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运动和力》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运动和力》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运动和力》运动和力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也是中考物理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了解和掌握运动和力的相关知识点,对于解题和理解物理现象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中考物理《运动和力》知识点的总结,包括运动的描述、力的作用、力的计算等内容。

1.运动的描述:(1)位置:物体在其中一时刻的空间位置,通常用坐标表示。

(2)位移:物体从初始位置到终止位置所经过的直线距离,用Δx表示。

(3)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量,用v表示。

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Δx/Δt。

(4)加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用a表示。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Δv/Δt。

2.力的作用:(1)力的定义:力是能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简称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力的计量单位是牛顿(N)。

(2)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也称为地球引力或重力,用Fg表示。

重力的计算公式为Fg=mg,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

(3)弹力:弹簧伸长或缩短时对物体的作用力,用Fe表示。

(4)摩擦力:物体表面接触时的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分别表示物体静止和运动过程中的摩擦力,用Fs和Fd表示。

3.力的计算:(1)力的合成:如果多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通过力的合成得到合力。

力的合成有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法则两种方法。

(2)力的分解: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以将这个力分解为平行于物体表面和垂直于物体表面的两个分力。

4.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外力为零。

也称为惯性定律。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即F=ma,其中F是合外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3)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都满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且方向相反的法则。

5.动力学:(1)质量:物体所具有的惯性大小的物质属性,用m表示。

(2) 动量:物体运动的属性,计算公式为p=mv,其中p是动量,m是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速度。

2012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运动和力

2012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运动和力

巩固练习
6.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 面上作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时, 小球将( B ) 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 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巩固练习
7.匀速上升的气球下面悬挂着一个小石块,
当细线突然断了以后,石块的运动状态是
知识梳理
六、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 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物体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 或静止状态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 改变 不受力的作用 受平衡力的作用
受非平衡力作用
巩固练习
1.以下所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 不发生改变的是 ( B ) A. 在弯曲的路上汽车匀速转弯 B. 小孩沿笔直的滑梯匀速下滑 C. 熟透的苹果从树上下落 D. 行驶的火车开始进站
(1)使物体发生形变
说明:
只要物体发生形变,我们可以说它受到 力的作用.
(2)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运动状态 运动快慢和方向
方向不变,快慢改变 快慢不变,方向改变 快慢、方向都改变
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
状态改变 三种形式
可见:
只有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物体运动状态 不发生改变.
( D )
A.继续匀速上升
B.立即加速下降
C.匀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加速下降
D.减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加速下降
巩固练习
8.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 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 C )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巩固练习
2.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向前滚动时, 受到 摩擦 力的作用,它的 改变

2012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2012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2012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物理这门学科在中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涵盖了众多的知识点。

下面我们来系统地总结一下 2012 年中考物理的重要知识点。

一、力学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力的单位是牛顿(N)。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平衡力是指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

相互作用力是指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

5、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6、惯性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7、压强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 = F/S,其中 P表示压强,F 表示压力,S 表示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8、液体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9、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所受的重力,即阿基米德原理:F 浮= G 排=ρ液 gV 排。

11、功和功率功等于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计算公式为 W = Fs 。

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计算公式为 P = W/t 。

12、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计算公式为η = W 有/W 总。

二、热学1、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物态变化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运动和力》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运动和力》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运动和力》运动和力是物理学的基础概念,也是中考物理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下面是关于运动和力的知识点总结,帮助同学们复习和准备中考物理考试。

1.力的定义和计算: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速度或者改变方向的原因。

力的计算公式为F=m*a,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所受的加速度。

2.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或物体的静止状态将保持不变,除非有外力作用。

即物体如果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它将保持原来的状态。

3.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下,将产生加速度的规律。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F=m*a,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的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4.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也就是说,如果物体A对物体B施加一个力,那么物体B对物体A也会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5.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指的是将多个力按照矢量相加的方法得到一个合力。

力的分解指的是将一个力按照垂直或平行于一些方向的分力进行分解。

6.平衡力和力的平衡: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称为平衡力。

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为静力平衡,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为动力平衡。

7.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物体表面接触时产生的相互阻碍运动的力。

滑动摩擦力指的是两个物体表面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间的相互作用力和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8.弹力:弹力是弹性物体受到压缩或伸长形变后所产生的恢复力。

弹力与物体形变的大小和方向相反,并且遵循胡克定律,即弹性力与形变量成正比。

9.简谐振动和弹簧振子:简谐振动是物体在恢复力的作用下沿一些方向来回振动的运动形式。

弹簧振子是一种简谐振动,它由固定在一端的弹簧和挂在另一端的物体组成。

2012届中考物理考点运动和力归纳复习

2012届中考物理考点运动和力归纳复习

2012届中考物理考点运动和力归纳复习2012年中考复习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之《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知识点归纳一、惯性和惯性定律:1、伽利略斜面实验: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

(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3、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

☆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

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初中物理中的力与运动问题解析

初中物理中的力与运动问题解析

初中物理中的力与运动问题解析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力与运动是重要的基础概念,下面将对初中物理中的力与运动问题进行解析。

一、力的概念与特性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并遵循以下特性:1. 力是矢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2. 力的单位是牛顿(N)。

3. 力可以通过测量弹簧的伸长、拉力计等工具来确定。

二、力的分类力可以按照不同的来源和性质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接触力:是物体接触时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如摩擦力、弹力等。

2. 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的吸引力,是所有物体都具有的普遍力。

3. 弹力:是由于物体形变而产生的力,如弹簧的弹力。

4. 电磁力:是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如静电力、磁力等。

5. 标准力:是一种特殊的力,用于测量其他力的大小。

三、牛顿三定律亚里士多德的力学观念长期主导了物理学发展,直到牛顿提出了三个基本的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定律,才得以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力与运动的认识。

1.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受到其他力的作用。

2.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与物体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3. 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指出任何一个作用力都会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在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可以利用力的合成和分解来求解力的合力或分解成多个力的合力。

1. 力的合成:当多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时,可以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来求解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 力的分解: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可以将该力分解为垂直方向上的分力和平行方向上的分力。

五、运动的描述与运动图像力是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因此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需要考虑力的作用。

通过运动图像的绘制和分析,可以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和加速度等信息。

2012年中考物理运动和力2

2012年中考物理运动和力2

中学物理教学资料2012年中考物理“运动和力”考点解析三、力的三要素例5 (2012绍兴)如图2所示实验,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A.力的大小有关B.力的方向有关C.力的作用点有关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解析:力的作用效果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如图2所示物体受到力的方向不同,观察到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故选B。

点评: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上将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

例6 (2012荆州)下课时,有同学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可能会翻到,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作用点有关C.与力的方向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解析: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要素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推课桌下部和上部,是力的作用点不同,使课桌发生了不同的运动情况,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选B。

点评:理解力的三要素会对力的作用效果产生影响。

四、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例7 (2012绥化)如图3所示,当电灯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线对电灯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线对电灯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解析: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将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当两个力满足四个条件时,才是一对平衡力,即“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线对电灯的拉力,二者分别作用在电线和电灯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因此它们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 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8章 运动和力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8章 运动和力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8章运动和力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6•淮安)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增大或减小摩擦,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给自行车的车轴处加润滑油B.汽车轮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C.缝衣针的表面做得很光滑D.为了移动重物,在它下面垫上圆柱形钢管2.(2016•衢州)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涉及到不少科学知识,自行车的轮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A.增大压力 B.增大摩擦力C.减小压力 D.减小摩擦3.(2016•福州)第一个通过理想实现发现“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A.伽利略B.亚里士多德C.牛顿 D.帕斯卡4.(2016•郴州)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物体运动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在太空中的宇航员没有惯性D.在粗糙水平面上静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5.(2016•孝感)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常用传送带运送工件,如图所示,工件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时,关于工件受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C.工件所受到的重力与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与传送带对工件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6.(2016•湖北)用5N的水平拉力使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现改用1ON的水平拉力使木块仍在这一水平桌面上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A.大于5N,小于ION B.10NC.5N D.无法判断7.(2016•杭州)如图所示,第一次甲单独用50N的力推墙,第二次甲推墙的力不变,乙用30N的力向左推甲,前后两次,人均未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两幅图中,墙壁都受到50N的推力B.乙受到地面3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第二次推时,甲受到地面2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D.第二次推时,墙壁受到80N的推力8.(2016•无锡)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门被风吹开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B.门没被吹开是因为风吹门的力小于摩擦力C.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D.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9.(2016•扬州)运动鞋的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主要是为了()A.增大摩擦 B.轻便省力 C.增大压强 D.节省材料10.(2016•菏泽)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A.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B.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C.轴承间安装钢柱D.气垫船底和水面间的空气垫11.(2016•荆门)下列做法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气垫船利用压缩空气使船体与水面脱离接触B.给门轴上的合页加润滑剂C.刹车时用力捏自行车的手闸D.自行车的前后都安装在滚动轴承上12.(2016•内江)以下设计或操作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汽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B.坐车时要求系上安全带C.钢轨铺设在枕木上D.在机器转轴上加润滑油13.(2016•宜昌)汽车停放在水平路面上,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A.汽车受到的重力和地球对汽车的引力B.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C.汽车受到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D.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14.(2016•扬州)小华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他对地面的压力和他所受到的重力二力平衡B.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二力平衡C.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力D.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力15.(2016•重庆)某中学的同学们发明的“超市购物秒结算”系统,在2016年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一等奖,如图所示就是安装了这种系统的购物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购物车受到的总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人推着购物车前行时,人相对于货物架是静止的C.购物车从静止到运动的过程中,车中的某个商品惯性变大了D.商品从货物架放入购物车的过程中,商品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16.(2016•连云港)一个文具袋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文具袋受到的重力和文具袋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文具袋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文具袋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文具袋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桌子对文具袋的支持力和文具袋对桌子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17.(2016•自贡)如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个木块,甲木块用一根细绳拴在左边固定的竖直板上,现在用力把木块乙从右端匀速地抽出来,所用的力F=15N,则甲、乙两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是()A.甲为零,乙受向右的15N的力B.甲和乙都受向右15N的力C.甲和乙都受向左15N的力D.甲和乙都是15N,甲受向右的力,乙受向左的力18.(2016•临夏州)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30N,按住一重G=10N的木块在竖直墙壁上,当木块沿竖直方向匀速下滑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A.40N B.30N C.20N D.10N19.(2016•内江)贴在竖直墙面上的塑料吸盘挂钩(塑料吸盘挂钩重力不计),当挂上适当的重物后,也不会脱落的原因是()A.大气压力大于重力B.大气压力与重力平衡C.塑料吸盘挂钩所受的静摩擦力等于所挂重物的重力D.塑料吸盘挂钩所受的静摩擦力大于所挂重物的重力20.(2016•邵阳)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只能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C.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中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8章运动和力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6•淮安)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增大或减小摩擦,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给自行车的车轴处加润滑油B.汽车轮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C.缝衣针的表面做得很光滑D.为了移动重物,在它下面垫上圆柱形钢管【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解答】解:A、给自行车的车轴处加润滑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B、汽车轮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 符合题意;C、缝衣针的表面做得很光滑,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D、为了移动重物,在它下面垫上圆柱形钢管,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故D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在考查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并学会应用,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2.(2016•衢州)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涉及到不少科学知识,自行车的轮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A.增大压力 B.增大摩擦力C.减小压力 D.减小摩擦【分析】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解答】解:自行车的轮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增大摩擦的方法,摩擦力问题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解答此题类问题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3.(2016•福州)第一个通过理想实现发现“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A.伽利略B.亚里士多德C.牛顿 D.帕斯卡【分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第一次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解答】解: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正确;B、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错误;C、牛顿在伽利略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不是第一个根据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科学家,故C错误;D、帕斯卡发现了帕斯卡原理,在液体压强的研究中做出了贡献,故D错误.故选A.【点评】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和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牢固掌握,这是小高考经常考查的内容.4.(2016•郴州)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物体运动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在太空中的宇航员没有惯性D.在粗糙水平面上静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知道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摩擦力产生的条件.【解答】解:A、受到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可能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错误.B、物体运动可能不受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力时,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B 错误.C、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宇航员有质量,所以有惯性,所以C错误.D、在粗糙水平面静止的物体,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所以不受摩擦力,所以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力与运动的关系的理解,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和摩擦力产生条件.5.(2016•孝感)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常用传送带运送工件,如图所示,工件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时,关于工件受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C.工件所受到的重力与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与传送带对工件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分析】(1)首先对工件进行受力分析,因为工件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所以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是相对静止的,则没有摩擦力的作用,工件只受重力和传送带的支持力的作用.(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主要区别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物体是两个,而平衡力的作用物体只有一个.【解答】解:AB、因为工件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所以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则工件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AB错误;C、工件所受到的重力与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的方向都是向下的,而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它们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与传送带对工件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即压力作用在传送带上,支持力作用在工件上),故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 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受力分析的判断和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分析,是一道综合题.6.(2016•湖北)用5N的水平拉力使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现改用1ON的水平拉力使木块仍在这一水平桌面上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A.大于5N,小于ION B.10NC.5N D.无法判断【分析】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求出滑动摩擦力大小.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跟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解答】解: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是5N,所以滑动摩擦力大小为5N;当改用10N的水平拉力使木块仍在这一桌面上运动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则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5N不变,故C正确.故选C.【点评】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跟物体进行加速、减速、匀速都没有关系,跟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无关.7.(2016•杭州)如图所示,第一次甲单独用50N的力推墙,第二次甲推墙的力不变,乙用30N的力向左推甲,前后两次,人均未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两幅图中,墙壁都受到50N的推力B.乙受到地面3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第二次推时,甲受到地面2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D.第二次推时,墙壁受到80N的推力【分析】(1)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2)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平衡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3)一对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解答】解:在两次推墙的过程中,甲、乙二人均未运动,所以两次甲、乙二人均受到平衡力作用,甲、乙受力分析如下:第一次甲对墙的推力与墙对人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甲受力的示意图,如下图:第二次甲对墙的推力与墙对人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甲受力的示意图,如下图:第二次乙对甲的推力与甲对乙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乙受力的示意图,如下图:AD、第一次墙受到的推力为50N,第二次墙受到的推力为甲、乙两人推力之和为80N,故A错误,D 正确;B、乙在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据受力分析可知,乙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30N,方向向左,故B正确;C、根据受力分析可知,第二次推时,甲受到地面5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故C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对人进行受力分析以及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应用;①平衡力的成立条件:同物、同线、等值、反向;②相互作用力的成立条件:异物、同线、等值、反向.8.(2016•无锡)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门被风吹开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B.门没被吹开是因为风吹门的力小于摩擦力C.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D.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分析】(1)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不易吹开,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分析其实质.【解答】解:A、被风吹开是因为门的滑动摩擦力很小,很容易克服摩擦将门吹开;故A错误;B、门没被吹开,说明此时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风吹门的力等于摩擦力,故B错误;CD、塞入硬纸片后,使门与门框之间的压力增大,因此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掌握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掌握增大摩擦力和较小摩擦力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9.(2016•扬州)运动鞋的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主要是为了()A.增大摩擦 B.轻便省力 C.增大压强 D.节省材料【分析】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少摩擦力的方法有:一是减小压力;二是减小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三是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四是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如加润滑油等).【解答】解:运动鞋的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主要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故选A.【点评】知道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并能利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解释生活中有关问题,学以致用.10.(2016•菏泽)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A.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B.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C.轴承间安装钢柱D.气垫船底和水面间的空气垫【分析】(1)增大摩擦的办法有: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滚动为滑动;(2)减小摩擦的办法有: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滑动为滚动,④使接触面脱离接触.【解答】解:A、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使接触面更光滑一些,以减小摩擦力,不合题意;B、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符合题意;C、轴承间安装钢柱是将滑动摩擦变成了滚动摩擦,从而减小了摩擦力,不合题意;D、气垫船利用气体将船和水面分离,是使接触面脱离,减小船和水之间的摩擦力.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摩擦力问题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解答此题类问题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11.(2016•荆门)下列做法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气垫船利用压缩空气使船体与水面脱离接触B.给门轴上的合页加润滑剂C.刹车时用力捏自行车的手闸D.自行车的前后都安装在滚动轴承上【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解答】解:A、气垫船利用压缩空气使船体与水面脱离接触,是使接触面脱离减小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B、给门轴上的合页加润滑剂,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C、刹车时用力捏自行车的手闸,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D、自行车的前后都安装在滚动轴承上,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故D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摩擦力问题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解答此题类问题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12.(2016•内江)以下设计或操作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汽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B.坐车时要求系上安全带C.钢轨铺设在枕木上D.在机器转轴上加润滑油【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2)惯性是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对于有害的惯性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防止.(3)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4)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解答】解:A、汽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B、汽车刹车时,人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向车窗冲去,故为了防止这种现象,人要系安全带,与摩擦力无关.故B不合题意;C、钢轨铺设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与摩擦力无关;故C不合题意;D、在机器转轴上加润滑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D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强的方法和惯性,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压强、摩擦力和惯性问题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要多注意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尽可能的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去试着解释.13.(2016•宜昌)汽车停放在水平路面上,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A.汽车受到的重力和地球对汽车的引力B.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C.汽车受到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D.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分析】一对平衡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据此可逐一判断.【解答】解:A、汽车受到的重力和地球对汽车的引力,方向相互垂直,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汽车受到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C.【点评】熟知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逐一进行判断,是解答的关键.14.(2016•扬州)小华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他对地面的压力和他所受到的重力二力平衡B.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二力平衡C.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力D.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力【分析】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相互作用力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解答】解:A、他对地面的压力和他所受到的重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且方向相同,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二力不平衡.故A错误;B、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作用在不同一个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二力不平衡.故B错误;C、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不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所以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所以是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抓住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条件逐一进行分析.15.(2016•重庆)某中学的同学们发明的“超市购物秒结算”系统,在2016年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一等奖,如图所示就是安装了这种系统的购物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购物车受到的总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人推着购物车前行时,人相对于货物架是静止的C.购物车从静止到运动的过程中,车中的某个商品惯性变大了D.商品从货物架放入购物车的过程中,商品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分析】(1)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3)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4)运动状态的改变包含运动速度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解答】解:A、购物车受到的总重力和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B、人推着购物车前行时,人相对于货物架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错误;C、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购物车从静止到运动的过程中,车中的某个商品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C错误;D、商品从货物架放入购物车的过程中,商品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D正确.故选D.。

2012河南中考物理2篇

2012河南中考物理2篇

2012河南中考物理题目:“2012河南中考物理”第一篇:力学2012年河南中考物理考试中,力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力学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规律和过程。

在物理中,力学可以分为静力学和动力学两个部分。

首先,我们来看静力学。

静力学研究物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力和力的平衡。

对于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合力为零,力矩为零。

合力为零意味着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即物体受到的所有力合起来等于零。

力矩为零意味着物体受到的合力矩为零,即物体受到的力矩合起来等于零。

静力学的主要应用是解决物体平衡问题,如吊和挂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来看动力学。

动力学研究物体在运动状态下的力和力的效果。

牛顿三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物体会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的效果,即物体所受的力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质量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表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具有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特点。

动力学的主要应用是解决物体运动问题,如斜面上滑动和抛体运动等。

在力学中,还有一些其他的概念和知识点,如摩擦力、弹力、重力等。

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时由接触面之间的摩擦产生的力。

弹力是弹簧和其他弹性物体受力产生的力。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力,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这些概念和知识点在力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力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在2012年河南中考物理中也占据了一定的权重。

静力学和动力学的知识是考生们必须掌握的内容,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可以解决力学方面的各种问题。

第二篇:光学2012年河南中考物理考试中,光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光学研究光的传播、折射和反射规律以及光的成像等问题。

在物理中,光学可以分为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两个部分。

首先,我们来看几何光学。

几何光学研究光的传播和运动规律,主要涉及光的直线传播、折射和反射等问题。

光的直线传播是指在均匀介质中光线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解析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解析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解析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能量和相互作用的科学,力与运动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

在中考物理考试中,力与运动是必考的内容之一,下面将对力与运动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解析。

1. 力的概念与分类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使物体发生位移或变形的原因。

力的单位是牛顿(N)。

根据力的性质和作用对象,力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接触力:是两个物体直接接触时的相互作用力,如物体放在平面上的支持力、摩擦力等。

(2) 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变形时产生的力,如弹簧力、拉力等。

(3) 引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产生的力,如物体的重力。

(4) 磁力:是由磁场产生的力,如磁铁之间的吸引力或排斥力。

(5) 电力:是由电场产生的力,如同性电荷之间的排斥力、异性电荷之间的吸引力。

2. 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根据运动的性质,运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直线运动: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速度的大小为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2) 曲线运动:物体在非直线轨迹上运动,速度的大小为物体通过的弧长与时间的比值。

(3) 匀速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相等的路程。

(4) 加速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大小发生变化。

(5) 减速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

(6) 平抛运动: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和一定的发射角度从水平面上抛出,在自由落体的基础上加上了水平方向上的匀速运动。

3.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中的基本定律,它揭示了物体运动的规律。

(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于物体的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大小为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比值。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当物体A对物体B施加一个力时,物体B对物体A必定会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运动和力-2012年物理中考专题-春季班-初三物理

运动和力-2012年物理中考专题-春季班-初三物理

专题十:运动和力一:运动的描述1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浙江温州)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

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 )A .地球B .“火卫一”探测器C .太阳D .火星2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浙江台州)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C.站在老鹰背上休憩的乌鸦不具有动能D.老鹰能在空中飞翔主要是由于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作用3错误!未指定书签。

.(2012湖南益阳)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 ( )A .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B .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C .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D .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4.(2012十堰)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 .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 .站在地球上的人决定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D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二:运动的快慢1.(2012四川自贡)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tS V 可知,物体的( ) A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 .以上说法都对2.(2012山东滨州)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 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 处的速度是6m/s ,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 ,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B. 6.25m/sC. 6.75m/sD. 7.5m/s3.(2012玉林)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 4s-8s 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 .0-8s 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D. 8s 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4.(2012浙江湖州) 2011年11月3日1时23分,“神舟八号”到达“天宫一号”30米停泊点,开始以0.2米/秒的相对速度向“天宫一号”缓缓靠拢对接。

2012中考物理沪科版单元辅导第6讲力和运动

2012中考物理沪科版单元辅导第6讲力和运动

第6讲 力和运动一、填空题1、人站在公交车上,当汽车突然启动时,人会向 倒,这是因为人的脚受到车厢底面 力的作用,使脚的底部随车一起 ,可是人的上半身由于 而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人出现上述现象。

挂在汽车行李架上的水壶突然向左摆动,则说明汽车在向 (选填“左”、或“右”)转弯。

2、(2012吉林)如图所示,用手指快速地把小卡片向前弹出,小卡片的 发生了改变,但夹子由于 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而落入杯中。

请你写出这一知识在生活或生产中的应用 。

3、(2012南通)如图所示,用尺快速击打最下面的棋子,最下面的棋子被击后飞出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上面的棋子仍然留在原处(且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是因为棋子具有________。

4、(2012娄底) 2011年7月,D3115次动车与D301次动车在温州发生追尾脱轨坠落事故。

危急之际,工作人员虽然紧急刹车制动,但列车由于 继续向前滑动,追尾事件瞬间发生。

5、(2012南通)用大小为10N 的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桌子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10N.假如运动的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它将____________。

6、一个高空跳伞运动员,体重为500N ,在下落时,速度逐渐增大,则此时空气阻力一定 500N ,若跳伞运动员以5m/s 速度匀速下落时,空气对他和降落伞的阻力 500N,若他快要地面时,调整降落伞,使伞和运动员开始减速,此时空气对他和降落伞的阻力一定 500N (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图5-2所示,水平桌面足够长,不计托盘质量和滑轮与绳的摩擦.物体A 重10N ,当物体B 重为2N 时,物体A 保持静止,这时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N ;当物体B 重为3N 时,物体A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托盘着地,此后物体A 做______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N . 8、沿水平方向匀速推动一张质量为10kg 的课桌,课桌受到地面的阻力为20N ,则人用的推力是 N ;同时桌子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 N ,方向是 . 9、(2012黄冈) “漂移”是一种高难度的汽车表演项目。

初中物理竞赛辅导资料-分类详细解析附答案-专题8--运动和力

初中物理竞赛辅导资料-分类详细解析附答案-专题8--运动和力

最近十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专题8--运动和力一、选择题1.(2012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早晨,小明骑着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驶向学校,强劲的北风迎面吹来,此时地面对车前轮的摩擦力为f1,对车后轮的摩擦力为f2。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1与前进方向相反,f1<f2B.f2与前进方向相反,f1>f2C.f1与前进方向相同,f1<f2D.f2与前进方向相同,f1>f2解析:自行车后轮为驱动轮,地面对车后轮的摩擦力f2方向与前进方向相同,前轮为导向轮,地面对车前轮的摩擦力f1方向与前进方向相反。

由于受到迎面吹来的风,所以f1<f2,选项A正确。

答案:A2.(2012浙江杭州)甲、乙两位同学坐在静止的列车上,在他们之间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只静止的鸡蛋。

列车向右(与甲的朝向相同)方向启动时,乙将看到鸡蛋A.向甲运动 B.向乙运动C.静止不动 D.在原位置转动解析:列车向与甲的朝向相同方向(向右)启动时,由于惯性,乙将看到鸡蛋向甲运动,选项A正确。

【答案】A3. (2009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题)右图是水平公路上从车后看到的一辆行驶着的汽车的右后轮,根据图中所示现象可知:( )(A)汽车正在向左转弯,右后轮对地面作用力的方向为向下偏左(B)汽车正在向左转弯,右后轮对地面作用力的方向为向下偏右(C)汽车正在向右转弯,右后轮对地面作用力的方向为向下偏左(D)汽车正在向右转弯,右后轮对地面作用力的方向为向下偏右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轮子下部向左凸出,说明地面对右后轮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汽车正在向左转弯。

地面对右后轮的作用力方向为向上偏左,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右后轮对地面作用力的方向为向下偏右,选项B正确。

4.以下实验中,主要是运用二力平衡条件分析解决问题的有【】A.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B.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C.利用天平测量水的重力D. 利用量筒测量水的重力解析: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都是运用二力平衡条件,选项AB正确;利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利用相关公式计算出水的重力;利用天平测量水的质量,计算出水的重力,选项CD不是运用二力平衡条件。

中考物理知识点力和运动

中考物理知识点力和运动

中考物理知识点力和运动一、中考物理知识点(力和运动)归纳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5.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中考物理力和运动相关知识链接1、正确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相等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的越快,它的速度越大。

通过相等路程,所用时间越短,它运动的越快,它的速度越大。

如果两物体在不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不相同,路程跟时间的比值越大,它的速度越大。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是不变的,不能由公式S=vt说速度跟路程成正比,跟时间成反比。

2、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表述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它明确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所处的状态。

至于物体到底是处于静止还是匀速直线运动取决于物体的初始状态。

因为地球上不存在不受外力的物体,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能通过实验直接得出。

它是在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概括出来的。

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阐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因此,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可见,力不是产生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即:在物体不受任何力且有速度的情况下运动不需要力的支持。

初三物理中的力与运动相关知识解析

初三物理中的力与运动相关知识解析

初三物理中的力与运动相关知识解析一、力的概念与分类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分类:a.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b.按效果分: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二、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牛顿三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定律):物体受到的外力F与物体的加速度a 之间有如下关系:F=ma。

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四、重力与摩擦力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摩擦力的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3.重力与摩擦力的计算公式:a.重力G=mg(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²)。

b.摩擦力f=μN(μ为摩擦系数,N为正压力)。

五、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1.直线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方向不发生变化的运动。

2.曲线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方向发生变化的运动。

六、速度与加速度1.速度的概念: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加速度的概念: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3.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a.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b.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七、动力学方程1.动力学方程:F=ma,用于计算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加速度。

八、简单机械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

2.滑轮:一种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九、压强与浮力1.压强的概念: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十、机械能与能量守恒1.机械能的概念:物体具有的由于位置和速度而产生的能。

2.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人教版七年级物理知识点解析力与运动

人教版七年级物理知识点解析力与运动

人教版七年级物理知识点解析力与运动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

力与运动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在七年级的物理学习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力与运动的概念、性质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本文将对人教版七年级物理力与运动的知识点进行解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一、力的概念与分类力是改变物体状态或形状的原因。

在物理学中,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大类。

1. 接触力:是物体之间由于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

常见的接触力包括推力、拉力、摩擦力等。

2. 非接触力:是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

典型的非接触力有重力、弹力和电磁力等。

二、力的性质与测量了解力的性质和测量方法对于物理学习至关重要。

1. 力有大小和方向之分,称为矢量量。

力的大小用牛顿(N)来表示,力的方向用箭头表示。

2. 杆秤和弹簧秤是常用的力的测量工具。

杆秤通过质量的比较来测量力的大小,弹簧秤则通过物体对弹簧的拉伸或压缩量来测量力的大小。

三、力的效果与力的合成力对物体的效果通常有三种:使物体移动、改变物体形状和改变物体的速度(包括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改变)。

力的合成原理描述了多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产生的结果。

可以使用力的三角法则或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来求解合成力。

四、重力与物体的重量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在地球上,物体的质量决定了它所具有的重力。

而质量与重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物体的重量 = 物体的质量 ×重力加速度在地球上,重力加速度的近似值约为9.8 m/s²。

五、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的性质。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物体若受力平衡,则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意味着,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而没有外力作用,物体将一直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六、速度与加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表示单位时间内物体的位移。

速度的大小等于位移的长度除以所用时间的长度。

中考物理考点分析之运动和力

中考物理考点分析之运动和力

中考物理考点分析之运动和力中考物理考点分析之运动和力1、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知道1N的大概概念,可能会出现在选择题的一个选项1N:1个苹果(北师版)或2个鸡蛋(人教版)4、力的三要素,可能会出现在填空或选择5、力的示意图考作图6、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会用来解释某些现象7、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实验注意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可能考选择的一个选项注意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推理得出的8、知道惯性现象知道是利用惯性还是防止惯性危害能利用惯性知识解释某些现象(可能简答题)9、知道并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能判断两个力是否为一对平衡力(选择题,一般考是否同体这一条件)能理解力和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牢记:当物体静止时,它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平衡力; 当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平衡力当物体不受力时,它可能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受平衡力时,它可能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

Ⅱ 变速运动: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三、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⑶弹簧测力计: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四、惯性和惯性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⑴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中考物理分类解析汇编运动和力一、选择题12.(2012•安徽)以下描述的各力中,两物体必须接触才能发生相互作用的是()A .地球对人的引力B.磁极间的作用力C.支架对磁铁的支持力D.两带电气球间的斥力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概念。

专题:图析法。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分析各个选项中产生力的情形,是否需要接触,据此进行判断选择.解答:解:地球对人的引力、磁极间的作用力、两带电气球间的斥力,这三个力,不接触也能产生;支架对磁铁的支持力,是磁铁压支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支架给磁铁产生支持力,必须接触才能产生.故选C.点评: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引力、磁力的产生不需要力是本题的关键.1.2012年5月22日,美国“猎鹰9 号”火箭把“龙”号飞船送人太空,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内,“龙”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相伴而飞.空间站丙宇航员透过舷窗看到“龙”号飞船如图所示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宇航员选取的参照物是()A.舷窗B.地球C.太阳D.“龙”号飞船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应用题。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以舷窗为参照物,舷窗与“龙”号飞船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飞船是静止的;舷窗与地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地球是运动的.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6.(2012.常州)2012年3月25日,卡梅隆乘坐“深海挑战者”号深潜器潜人马里亚纳海沟11000m 深处.下潜过程中,卡梅隆发现深潜器发生越来越明显的收缩,则深潜器受到的海水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是(设海水密度不变)()A.压强越来越大,浮力越来越小B.压强越来越大,浮力越来越大C.压强越来越小,浮力越来越小D.压强越来越小,浮力越来越大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阿基米德原理。

专题:应用题。

分析:根据公式P=ρgh可求压强的变化,根据浮力公式F浮=ρgV排可求浮力的变化.解答:解:下潜过程中,深度越来越大,根据公式P=ρgh可知,所受液体压强越来越大;下潜过程中,卡梅隆发现深潜器发生越来越明显的收缩,则说明深潜器的体积变小,故根据浮力公式F浮=ρgV排可知,浮力变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和浮力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是液体密度和深度,影响浮力的因素是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容易出错的一点是液体的深度指的是该点离液面的垂直距离.8.(2012.常州)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100s内将重为400N的物体G匀速提升10m,每个滑轮的重均为20N.不计绳重及摩擦,此过程中()A.F甲做的功大于F乙做的功B.F甲做的功小于F乙做的功C.F甲做功的功率小于F乙做功的功率D.F甲做功的功率等于F乙做功的功率考点:功率的计算;功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图析法。

分析:由两图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不计绳重及滑轮轴间的摩擦,利用F=(G物+G轮)求拉力大小,根据s=nh求出绳端移动的距离,根据W=Fs分别求出拉力做的功;再根据P=求出两图中拉力的功率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n=2,∵不计绳重及滑轮轴间的摩擦,∴F甲=(G物+G轮)=(400N+20N)=210N,W甲=F甲S甲=F甲nh甲=210N×2×10m=4200JP甲===4.2W.(2)由图乙可知:n=3,∵不计绳重及滑轮轴间的摩擦,∴F乙=(G物+G轮)=(400N+20N)=140N,W乙=F乙S乙=F乙nh乙=140N×3×10m=4200JP乙===4.2W.由以上可得:W甲=W乙,P甲=P乙.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拉力和拉力功率的计算,关键是不计绳重及滑轮轴间的摩擦时F=(G物+G轮)和绳子有效股数的确定.11.(2012.常州)运动场上,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惯性的是()A.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B.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C.掷出去的铁饼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D.箭被弓射出后仍向前运动考点:惯性。

专题:应用题。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惯性的概念: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并且能运用惯性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解答:解:A、跳远运动员要助跑一段距离获得一定的速度,在起跳后,运动员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腾空时间更长,运动的越远.不符合题意.B、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即此时处于平衡状态,利用的是平衡力的知识,故符号题意;C、投掷铁饼时,铁饼离开手后由于惯性要继续向前运动,能用惯性知识解释,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D、射出去的箭处于运动状态,由于惯性,箭离弦后继续向前运动,因此是利用惯性,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惯性的知识,知道惯性的概念是正确解题的前提,解题时要根据实际物理情景进行分析,作出判断.12.(2012.常州)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压住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B.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C.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D.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考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专题:实验题;控制变量法。

分析:(1)从铅笔所处的平衡状态入手,分析两手指的受力大小关系.手指所受铅笔的压力等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这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压强的大小由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来确定.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只需比较受力面积的大小即可.解答:解:(1)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由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的压力使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这两力也相等.由此可知:两手指受到的铅笔的压力相同.(2)由于铅笔的两端的受力相同,右边的受力面积小,由p=可知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分析时要用好控制变量法.13.(2012.常州)把上紧发条的玩具车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玩具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跑动,此过程中玩具车能量的变化情况是()A.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增大B.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减小C.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增大D.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减小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专题:应用题。

分析: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势能又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解答:解:玩具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跑动,说明它的速度在增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故玩具车的动能增大;上紧发条的玩具车,在跑动的过程中,发条变松弛,即弹性形变减小,故弹性势能减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抓住影响动能和弹性势能的因素,可对物体的动能和弹性势能变化做出判断,判断时,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15.(2012.常州)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30N,被50N的水平压力F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60N,在40N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和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分别是()A.f甲=30N,f乙=60N B.f甲=30N,f乙=40N C.f甲=50N,f乙=60N D.f甲=50N,f乙=40N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图析法。

分析:(1)对甲.乙两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作出它们的受力分析图;(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由平衡条件求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解答:解:(1)以物体甲为研究对象,甲物体受力如图甲所示;以乙物体为研究对象,乙物体受力如图乙所示;(2)甲物体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由平衡条件得:f甲=G甲=30N;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上,由平衡条件得:f乙=F乙=40N;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灵活应用平衡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0.(2012.河南)如图所示,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则()A.左端下降B.右端下降C.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考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专题:推理法。

分析:在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后,求出两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若相等,仍平衡;若不相等,将向力和力臂的乘积大的那边倾斜,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设一个钩码的重为G,一个格为L,原来杠杆:3G×2L=2G×3L,处于平衡状态,现在在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后,左边=2G×2L,右边=G×3L,左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大,杠杆不再平衡、左端下降.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杠杆是否平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只比较力或力臂大小不能得出正确结果.12.(2012.河南)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鱼缸甲和乙,盛有适量的水,把一个橡皮泥做的小船放入乙后,小船处于漂浮状态,此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台秤上,则台秤的示数()A.甲放上时大B.乙放上时大C.甲或乙放上一样大D.无法判断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乙鱼缸放入小船后,排开一定的水,根据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知道,小船受到的浮力等于船重等于排开的水重,而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船重等于排开的水重,由此可以知道,放入小船后,乙鱼缸、水和船的总重等于甲鱼缸和水的总重,由G=mg可知两鱼缸的总质量相同.解答:解:∵小船漂浮,∴F浮=G排=G船,即:放入小船后排开水的重力等于小船的重力∴两鱼缸的总重相同,∵G=mg,∴两鱼缸的总质量相同,把它们分别放在台秤上,则台秤的示数相同.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漂浮条件的掌握和运用,知识点多,属于难题.用好条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船重等于排开的水重”是本题的关键.15.(2012.河南)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A.8:1 B.4:3 C.1:2 D.4:1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密度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信息给予题;比例法。

分析:(1)根据图象给出的数据求出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两正方体A、B的质量相同,根据V=得出A、B的体积之比,从而得出边长之比;(2)知道A、B的密度关系、边长的大小关系,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p======ρLg,据此求压强大小关系.解答:解:(1)由图可知,当甲的体积为1cm3时,质量为8g,所以甲的密度为8g/cm3;当乙的体积为4cm3时,质量为4g,所以乙的密度为1g/cm3;所以ρ甲:ρ乙=8:1;∵V=,ρ甲:ρ乙=8:1,m甲:m乙=1:1,∴V甲:V乙=1:8,∵V=L3,∴边长(高)之比:L甲:L乙=1:2;(2)∵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p======ρLg,∴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ρ甲L甲g:ρ乙L乙g=(8×1):(1×2)=4: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公式、密度公式、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本题关键:一是通过图象求出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二是利用好方形或圆柱形均匀物体对水平地面压强的推导公式p=ρLg.2.(2012•随州)有关信息的传播与信号的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相对地球是静止不动的B.模拟信号比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强C.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是紫外线D.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红外线;电磁波的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