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建筑史资料_图文.
中国近代建筑史
中国固有式
近代中国建筑
10.2 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
10.2.3 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末 • 1937-1949年,中国陷入持续12年的全面战争状 态,近代化进程趋于停滞,建筑活动很少。 • 抗战时期,政治中心转移到西南,部分沿海城市 工业转移到内地,四川,云南,湖南,广西,陕 西甘肃等省的工业有所发展,近代建筑活动随之 扩展至内地的偏僻县镇。 • 20世纪40年代后期,欧美现代主义建筑活跃, 对中国建筑界影响加深。
近代中国建筑
11.2 近代城市的主要类型
11.2.1 主体开埠城市 • 主体开埠城市指的是以开埠区为主体的城市,这 是近代中国城市中开放性最强,近代化程度最显 著的城市类型。 • 多国租界型:上海,天津,汉口 • 租借地、附属地型:青岛,大连,哈尔滨
近代中国建筑
11.2 近代城市的主要类型
11.2.2 局部开埠城市 • 局部开埠城市只是划出特定地段,开辟面积是很 大的租界居留区,通商场,形成城市局部的开放。 • 这类城市多呈新旧城区并峙的格局。代表案例济 南。 • 这类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大体上都是从新开区型 起,而后带动旧城的蜕变,代表案例,厦门。 • 这类城市的转型,除开埠的推动外,多兼有其他 推动因素。
近代中国建筑史 1840-1949
近代中国建筑
“近现代”的内涵
近代中国建筑
近代化的关键社会因素
近代中国建筑
第10章 建筑发展概况
近代中国建筑
10.1 近代中国建筑的历史地位
近代中国建筑的历史大背景—中国社会的现代转 型 • 近代化是现代化的序曲,是步入现代转型期的初 始阶段 中国的现代化类型----“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 最初的诱发和刺激因素主要源自外部世界的生 存挑战和现代化的示范效应
第十章 中国近代建筑
·钢桁架结构
⑦上海图书馆、博物馆
· 两馆位于“大上海计划”市中兴区域的行政区,
相对分布(今属同济中学、第二军医大学)
· 董大酋设计 张裕泰合记营造厂承包施工
·平面分析
· 《中国建筑》编者按: 确为最适宜于目下之环境而推为吾国复兴建筑时 代之代表作品。
上海图书馆
上海博物馆
⑧上海市政府大厦 · 1931年 · 董大酋设计
占庭式、文艺复兴式、古典主义、巴洛克、折
衷式等。 · 另一方面,传统建筑也因为西化洋化,出现
了诸多变体;
广州石室
四川大邑刘宅
4·在乡土建筑中,地域特征、传统营造思维模式,
仍然积淀下来。
因为使乡土建筑多就地取材,又沿用传统的营 造方法. 例如皖南的砖木石雕、福建的石雕、浙江的木 雕、四川、广东、福建等地的灰塑。
ⅱ· 仅保留有中国传统建筑的大屋顶,突破了
中国传统建筑体量权衡及整体轮廓,甚至建筑形
态一定程度是由功能决定的
可称为:中国固有形式建筑ⅱ型(当时称为:
现代化中国建筑)
2· 实例
中国固有形式建筑ⅰ型
①至德文庙大成殿 · 中国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文庙
· 重檐歇山顶,中国传统建筑尺度
· 细部装饰上揉入了西方语汇
·立面分析
【问题2】构图有何特征
——构图:古典的横三竖五
② 南京外交部办公大楼 ·1934年建成 · 华盖事务所 赵深( 1898 — 1978 )、陈植 (1902—2002)、童寯(1898—1978)
· 立面:平屋顶、入口为敞开的门廊、檐部有简化的 斗拱、门廊柱头有霸王拳
· 大厅内天花有清式彩画 · 作品强调经济、实用又具有 中国固有形式
2·国际式 当时理解的“国际式”是一种基于经济原则 的建筑方式,不雕刻修饰“古今兼采,奇正互 用” ·实例 ③上海广东银行 ·1934年建 ·李锦沛设计 ·简化倾向,一改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中国近代建筑编辑中国近代建筑所指得时间范围就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与国建立为止。
中国在这个时期得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接替得过渡时期,这就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一个急剧变化得阶段。
1概述2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5)▪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1895~1919)▪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爆发(1919~1937)▪抗战爆发到中华人民共与国建立(1937~1949)3建筑类型▪居住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4建筑技术▪结构技术▪施工技术5建筑风格▪近代外来形式得建筑风格▪近代民族形式得建筑风格概述编辑中国近代建筑(13张)清王朝得闭关政策阻挡了西方建筑得传入。
一直到19世纪中叶,除了北京圆明园西洋楼、广州“十三夷馆”以及个别地方得教堂等少数西式建筑外,中国基本上没有接触西方近代建筑文化。
鸦片战争后,各种形式得西方建筑陆续出现在中国土地上,加速了中国建筑得变化。
中国近代建筑包含着新旧两大体系:旧建筑体系就是原有得传统建筑体系得延续,基本上沿袭着旧有得功能布局、技术体系与风格面貌,但受新建筑体系得影响也出现若干局部得变化。
新建筑体系包括从西方引进得与中国自身发展出来得新型建筑,具有近代得新功能、新技术与新风格,其中即使就是引进得西方建筑,也不同程度地渗透着中国特点。
从数量上说,旧建筑体系仍然占据着优势。
广大得农村、集镇、中小城市以至大城市得旧城区,仍然以旧体系得建筑为主。
大量得民居与其她民间建筑基本上保持着因地制宜、因材致用得传统品格与乡土特色,虽然局部地运用了近代得材料、结构与装饰。
从建筑得发展趋势来瞧,中国近代建筑得主流则就是新建筑体系。
发展阶段编辑中国近代建筑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5)中国近代建筑这就是西方近代建筑开始传入中国得阶段。
主要有两方面得新建筑活动。
一方面就是帝国主义者在中国通商口岸租界区内大批建造各种新型建筑,如领事馆、工部局、洋行、银行、住宅、饭店等,在内地也零星地出现了教堂建筑。
中国近代建筑史
中国固有式
近代中国建筑
10.2 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
10.2.3 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末 • 1937-1949年,中国陷入持续12年的全面战争状 态,近代化进程趋于停滞,建筑活动很少。 • 抗战时期,政治中心转移到西南,部分沿海城市 工业转移到内地,四川,云南,湖南,广西,陕 西甘肃等省的工业有所发展,近代建筑活动随之 扩展至内地的偏僻县镇。 • 20世纪40年代后期,欧美现代主义建筑活跃, 对中国建筑界影响加深。
近代中国建筑
11.3 近代中国第一大都市——上海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东缘,居中国大陆海岸线中 点,东经长江口入海,既是长江门户,又是南北海 运中心.有广阔的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腹地.
11.3.1 租界主体的形成和上海大都市的崛起. • 1842年五口通商,1843年正式开埠,1845年相继 设立英\法\美租界.1862年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 租界.至1915年,公共租界面积36km2,法租界 10km2.1930年上海公共租界的外侨为36471人, 华人为910874人.
近代中国建筑史 1840-1949
近代中国建筑
“近现代”的内涵
近代中国建筑
近代化的关键社会因素
近代中国建筑
第10章 建筑发展概况
近代中国建筑
10.1 近代中国建筑的历史地位
近代中国建筑的历史大背景—中国社会的现代转 型 • 近代化是现代化的序曲,是步入现代转型期的初 始阶段 中国的现代化类型----“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 最初的诱发和刺激因素主要源自外部世界的生 存挑战和现代化的示范效应
近代中国建筑
10.2 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
10.2.2 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末 • 19世纪90年代起,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 入帝国主义阶段,中国被纳入世界市场范围。外 国资本扩大进入中国,通商口岸数量大幅增加。 租界和租借地、附属地城市建筑活动大为频繁; 建筑类型增多;建筑规模扩大;涉及水平提高。 • 民族工商业发展、宪政变革、城市生活的普遍需 要,推动了各类型建筑的转型速变。20世纪20 年代,近代中国的新建筑体系已经形成。 • 1927-1937年,近代中国建筑的繁盛期。
中国近代建筑
中国近代建筑中国近代建筑是指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时间内产生的建筑作品。
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大变革,建筑也受到了巨大影响,出现了多种风格和特点的建筑形态。
一、思潮与建筑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与思潮息息相关。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涌现了一系列新思潮,其中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等。
这些思潮的影响下,近代建筑开始注重西方技术和理念的引进,建筑师开始采用新的建筑风格和材料,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相互融合,形成独特的建筑风貌。
二、建筑风格中国近代建筑的风格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民族风格、西方风格和现代主义风格。
1. 民族风格在面对来自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时,中国建筑师开始回归传统,在建筑中融入中国传统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
例如,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群,它们的设计和布局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如紫禁城、天坛等。
2. 西方风格西方建筑风格也在中国近代建筑中得以广泛应用。
建筑师开始学习欧洲的建筑理论和技术,将西方建筑风格引入到中国,形成了一系列充满西方特色的建筑作品。
如上海外滩的沿江建筑群,其建筑风格明显受到了欧洲的影响,如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等。
3. 现代主义风格20世纪20年代后,中国的建筑逐渐开始追求现代主义的风格。
这种风格追求简洁、实用和功能性,破除传统的建筑形式和装饰,注重建筑的科技性和流线型。
例如,毛泽东纪念堂和天津意式风情区的建筑,它们体现了现代主义风格的特点。
三、代表作品中国近代建筑有许多代表作品,这些作品代表了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的建筑特点。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代表作品:1. 圆明园圆明园位于北京,是一处规模宏大、建筑风格多样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欧洲和中国传统的元素,是中国近代建筑的杰作之一。
2. 上海外滩上海外滩是一条位于黄浦江畔的著名滨江大道,沿路建筑具有独特的西方建筑风格,代表了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和变革。
中国近代以来建筑的变化PPT课件
第25页/共26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6页/共26页
北京香山饭店
第20页/共26页
国家大剧院
改革开放后中国建筑
改革开放后代表建筑
上海东方明珠
第21页/共26页
上海陆家嘴建筑群
改革开放后中国建筑
改革开放后代表建筑
北京鸟巢
第22页/共26页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改革开放后中国建筑
改革开放后代表建筑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
第23页/共26页
香港会议中心
改革开放后的建筑特征:
第24页/共26页
总结
中国近代以来建筑的变化体现在: 中国近代建筑:
中西建筑风格交汇及其相互渗透、融合。中国建பைடு நூலகம்呈现欧洲古典式的“殖 民地式”风格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时期:
总体发展缓慢。但也有一些建筑格调质朴清新,在吸收古今中外建筑长处 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国社会主义建筑新风格。
改革开放后建筑:
摆脱狭隘的、封闭的单一模式,逐步趋向开放、兼容、多元化,中国建筑 已经迈上现代化、国际化。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建筑事 业逐渐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对内搞活经济,对 外实行开放”的改革方针推进了建筑现代化的进程。 引进外资、引进外来材料设备、引进国外设计、广 泛介绍国外建筑理论等,进一步活跃了建筑学术思 想和建筑创作活动。
第16页/共26页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建筑
扬州道台吴引孙宅第中专门第用4页来/共接2待6页外国客人的欧式小楼
中国近代建筑
停滞期
从1937年到1949年,中国陷入了持续12年之久 的战争状态,建筑业极为萧条。这是近代中国建筑活 动的一段停滞期。
中国近代建筑ppt课件
上海延安中路的马勒住宅
16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上层人物也开始仿建。从近代 实业家张謇在南通建造的“濠南别业”,可以看出 这类中国业主的独院式高级住宅的特点:建筑形式 和技术设备大多采取西方做法,而平面布置、装修、 庭园绿化等方面则保存着中国传统特色。
20年代以后,独户型住宅形态逐渐从豪华型独院 式高级住宅转向舒适型花园住宅,建造数量增多, 在上海、南京等城市形成了成片的花园住宅区。
26
上海海关
27
2、金融建筑和交通建筑 金融交通建筑包括银行交 易所、邮电局、火车站、汽车站、航运站等。银行 为金融机构,控制着社会经济的命脉。为显示资力 雄厚、博取客户信赖,许多银行竞相追求高耸宏大的 建筑体量,坚实雄伟的外观和富丽堂皇的内景,大多 采用古典式、折衷式的建筑形式,也有少数采用民 族形式。
22
新式里弄住宅(1919-1930)
23
二、公共建筑
近代各种类型的公共建筑,在19世纪下半叶陆续在 中国出现,到20世纪30年代,其类型已相当齐全了。 主要有: 1、行政建筑和会堂建筑 20世纪20年代以前建造的行政
建筑和会堂建筑,主要是外国使领馆、工部局、提督公署之 类的办公用房和清政府的“新政”活动机构、军阀政权的 “咨议”机构以及商会等的建筑。这类建筑基本上仿照资本 主义国家同类建筑,布局和造型大多脱胎于欧洲古典式、折 衷式宫殿和府邸的通用形式。从20年代后期起,国民党政府 在南京、上海、广州等地建造了一批办公楼和大会堂,如上 海市政府大楼,南京外交部大楼、交通部大楼,南京国民大 会堂,广州中山纪念堂等,这些都是中国建筑师设计的具备 近代功能的民族形式的建筑。
14
一、住宅
• 1、独院式住宅
• 1900年前后出现了独院式高级住宅。这些 住宅基本上是当时西方流行的高级住宅的 翻版,一般都处在城市的环境优越地段。 房舍宽敞,有大片绿地,建筑多为一、二 层楼的砖(石)木结构;内设客厅、卧室、 餐厅、卫生间、书房、弹子房等,设备考 究,装饰豪华,外观大多为法、英、德等 国的府邸形式,居住者主要是外国官员和 资本家。
中国近代建筑史
区内大批建造各种新型建筑,如领事馆、
工部局、洋行、银行、住宅、饭店等,
在内地也零星地出现了教堂建筑。这些
建筑绝大多数是当时西方流行的砖木混
合结构房屋,外观多呈欧洲古典式,也
有一部分是券廊式;后者是西方建筑传
入印度、东南亚一带,适应当地炎热气
候而加上一圈拱券回廊,当时称为“殖
民式建筑”。另一方面是洋务派和民族
返回目录
马尾船政学堂,中国第一所鸦近代片海战军学争校,到虞在氏甲船旧政午宅大是战臣中沈国争葆近(代1建84筑0中~西合18璧9的5成)功
祯的主持下于1866年在福• 州设立。
范例。其中西合璧的布局结构与建筑风格,
汇(号1文 )8书88院年钟今楼中山路19阶方6 段面这。是是主帝西要国典在出方有主型建当近两义形筑时代方者象审生地美活建在面表心时筑中的现态尚开国新了上、近的思始通建代嬗想传商筑中变观入口活国过念上程的中岸动层,历国租。资同史的界一产时缩阶反影层映。
筑风格都曾先后地或交错地在中国近代建筑中反映出来。在
某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独占租借地的城市,建筑风格较为单一;
典在格型几纷的个然殖帝杂民国陈式主的建义局筑国 面家。共同占领租借地的城市,则出现建筑风
•
从建筑风格的演变来看,近代中国首先传播的外来形式
是西方各国的古典式和“殖民式”。19世纪下半叶建造的
外国使领馆、洋行、银行、饭店、俱乐部以及20世纪初外
度 和、技复术杂设的备工上程已接达近到当很时高国的外施的工先质(1进量92水。9年平一今。部孝分陵卫建大旧南筑华址京大在体戏育设院学计院上)
• 1927年成立了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上海市建筑协会(1。935年
今中山南路
• 1929年成立了中国营造学社,建筑学家梁 67号)
中国近代建筑史
中国近代建筑史近代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方现代建筑风格的交融与碰撞,是一段充满变革与创新的历史。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近代建筑史,包括建筑风格的转变、建筑技术的革新以及建筑的社会背景。
一、建筑风格的转变中国近代建筑风格的转变主要源于西方现代建筑的传入。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开始与西方接触,许多西方风格的建筑被引入中国。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洋楼建筑,这是中国近代建筑的标志,体现了中国与西方文化的融合。
洋楼建筑有着西方建筑的特点,比如欧式立面、拱券和带有西式装饰的建筑细部。
同时,传统中式建筑的某些元素也被保留下来,例如屋顶的琉璃瓦和悬山顶。
而在20世纪中叶,中国建筑风格又出现了一次转变。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探索一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的建筑风格。
这就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兴起。
中国现代建筑以功能性强、拥有独特形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特点。
建筑师们开始倡导“人民大众的建筑”,追求简约、实用与美的统一。
中国近代建筑风格的转变展示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二、建筑技术的革新近代建筑技术的革新对中国建筑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西方建筑的引入下,中国的建筑技术经历了一次飞跃。
在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基础上,引入了钢铁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
这种技术的改变使得建筑能够更高、更宽、更大规模。
同时,电梯、自动门、中央空调等现代科技设施也逐渐应用于建筑中。
这些技术的革新使得建筑更加舒适、便利和安全。
此外,建筑材料的革新也是建筑技术进步的重要方面。
在传统建筑中,砖、石和木材是主要的建筑材料。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材料不断涌现。
例如玻璃、铝合金、玻璃钢等材料的应用,使得建筑变得更加透明和轻盈。
同时,受到环境保护意识的影响,建筑材料也开始注重可持续性和绿色环保。
三、建筑的社会背景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和变化离不开社会的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出现了巨大的变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中国近代建筑编辑中国近代建筑所指的时间范围就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与国建立为止。
中国在这个时期的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接替的过渡时期,这就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一个急剧变化的阶段。
1概述2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5)▪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1895~1919)▪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爆发(1919~1937)▪抗战爆发到中华人民共与国建立(1937~1949)3建筑类型▪居住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4建筑技术▪结构技术▪施工技术5建筑风格▪近代外来形式的建筑风格▪近代民族形式的建筑风格概述编辑中国近代建筑(13张)清王朝的闭关政策阻挡了西方建筑的传入。
一直到19世纪中叶,除了北京圆明园西洋楼、广州“十三夷馆”以及个别地方的教堂等少数西式建筑外,中国基本上没有接触西方近代建筑文化。
鸦片战争后,各种形式的西方建筑陆续出现在中国土地上,加速了中国建筑的变化。
中国近代建筑包含着新旧两大体系:旧建筑体系就是原有的传统建筑体系的延续,基本上沿袭着旧有的功能布局、技术体系与风格面貌,但受新建筑体系的影响也出现若干局部的变化。
新建筑体系包括从西方引进的与中国自身发展出来的新型建筑,具有近代的新功能、新技术与新风格,其中即使就是引进的西方建筑,也不同程度地渗透着中国特点。
从数量上说,旧建筑体系仍然占据着优势。
广大的农村、集镇、中小城市以至大城市的旧城区,仍然以旧体系的建筑为主。
大量的民居与其她民间建筑基本上保持着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传统品格与乡土特色,虽然局部地运用了近代的材料、结构与装饰。
从建筑的发展趋势来瞧,中国近代建筑的主流则就是新建筑体系。
发展阶段编辑中国近代建筑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5)中国近代建筑这就是西方近代建筑开始传入中国的阶段。
主要有两方面的新建筑活动。
一方面就是帝国主义者在中国通商口岸租界区内大批建造各种新型建筑,如领事馆、工部局、洋行、银行、住宅、饭店等,在内地也零星地出现了教堂建筑。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七-讲
1、抬梁式:
(1) 房基上立柱, 柱子上支梁,再放梁, 层层相叠,梁的两端 承檩,最上层用脊瓜 柱承檩。建筑物构件 卯榫结合,承受水平 外力大(抗风、抗 震);
1、抬梁式:
古典建筑的剖面
(2)整个骨架的特点: 一般建筑物是由几间组成的,形成框架 (骨架),墙体是填充的,不承重。
A、墙倒屋不塌 B、墙壁不承重,起隔断作用,室内空间布置灵 活 C、柱与柱之间的门窗大小自由灵活 D、建筑物构件卯榫结合,承受水平外力大(抗 风、抗震)
5、椽:是垂直搁置在檩上,直接承受屋面荷载的构
件 (1)依部位分为:飞檐椽、檐椽、花架椽、脑椽、顶
椽等
6、其他构件
1)额枋:是柱上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 2)平板枋:平置于额枋上用以承托斗拱的构件 3)雀替:置于梁枋下与柱子相交处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
的净跨距离 骑马雀替、花牙子
古典建筑的剖面
(三)古典建筑的剖面
0.5—1尺 减(1尺)
减(1尺) 0.5—1尺
七开间 减
减 减(1尺) 1.4丈—1.5丈 减(1尺) 减
减
(大式) 0.5—1尺 0.5—1尺
0.5—1尺 0.5—1尺
古典建筑的立面
一、台基
(1)普通台基:用于一般房屋、民居
台基平面:通面阔、通进深加下檐出(上檐出3/4— 4/5)
台基高度(台明):由地面到阶条石上皮 , 普通 台明为檐柱3/20—4/20
第八讲--中国近代建筑
上海和平饭店(沙逊大厦)
上海国际饭店
五、建筑教育与机构
1.建筑教育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 留学,二是自办。在时间上来说,留学在前, 自办教育在后。
(1)留学:始于1905年。 (2)自办:
1923年9月,柳士英创办苏州工专建筑 科,开我国自办建筑教育先河。
我国高等学校的第一个建筑系于1927年在 东南大学诞生,它的前身是苏州工业专科学校 设建筑科。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在1923年设建筑 科,学制3年,主要课程有建筑意匠、建筑结 构、中西营造法、测量学、建筑力学、中外建 筑史和美术等。1927年6月,苏州工业专科学 校建筑科转至南京,在东南大学新创建筑系。 东南大学后改名为第四中山大学,又改名为中 央大学。
(3)工业建筑
单层工业建筑和多层工业建筑。
2.建筑技术
• 建筑材料:水泥(1889年),玻璃(1904年),机 制砖瓦(20世纪初),钢铁等。
• 建筑结构; • 建筑设备与施工等。
上海汇丰银行
上海和平饭店(沙逊大厦)
四、建筑形式与建筑思潮
1.洋式建筑:折衷主义基调
(1)早期殖民地式 (2)欧式古典建筑
2.建筑机构
中国建筑师学会(1927年) 上海市建筑协会(1931年) 中国营造学社(1930年)
中国营造学社
中国营造学社是朱启钤先生在1930年创办于 北京的一个民间学术团体。朱启钤任社长,梁思 成、刘敦桢分别担任法式、文献组的主任。
学社从事古代建筑实例的调查、研究和测绘, 以及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和研究,编辑出版《中 国营造学社汇刊》,1946年停止活动。中国营造 学社为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作出重大贡献。
•西方技术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中国近代的爱国主义思潮; •中国传统的文化特质; •建筑师的素质。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简介
叶涛涛中国近现代建筑史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建筑史前言中国近代建筑所指的时间范围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为止。
中国在这个时期的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接替的过渡时期,这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一个急剧变化的阶段。
清王朝的闭关政策阻挡了西方建筑的传入。
一直到19世纪中叶,除了北京圆明园西洋楼、广州“十三夷馆”以及个别地方的教堂等少数西式建筑外,中国基本上没有接触西方近代建筑文化。
鸦片战争后,各种形式的西方建筑陆续出现在中国土地上,加速了中国建筑的变化。
中国近代建筑包含着新旧两大体系:旧建筑体系是原有的传统建筑体系的延续,基本上沿袭着旧有的功能布局、技术体系和风格面貌,但受新建筑体系的影响也出现若干局部的变化。
新建筑体系包括从西方引进的和中国自身发展出来的新型建筑,具有近代的新功能、新技术和新风格,其中即使是引进的西方建筑,也不同程度地渗透着中国特点。
从数量上说,旧建筑体系仍然占据着优势。
广大的农村、集镇、中小城市以至大城市的旧城区,仍然以旧体系的建筑为主。
大量的民居和其他民间建筑基本上保持着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传统品格和乡土特色,虽然局部地运用了近代的材料、结构和装饰。
从建筑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近代建筑的主流则是新建筑体系。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5)这是西方近代建筑开始传入中国的阶段。
主要有两方面的新建筑活动。
一方面是帝国主义者在中国通商口岸租界区内大批建造各种新型建筑,如领事馆、工部局、洋行、银行、住宅、饭店等,在内地也零星地出现了教堂建筑。
这些建筑绝大多数是当时西方流行的砖木混合结构房屋,外观多呈欧洲古典式,也有一部分是券廊式;后者是西方建筑传入印度、东南亚一带,适应当地炎热气候而加上一圈拱券回廊,当时称为“殖民式建筑”。
另一方面是洋务派和民族资本家为创办新型企业所营建的房屋,这些建筑多数仍是手工业作坊那样的木构架结构,小部分引进了砖木混合结构的西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