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史课程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中国:古代、近代、现代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1建筑多样性与主流

南方:“干栏”

北方:毡包式居室

新疆维吾尔族:土墙平顶或土坯拱顶的房屋

黄河中下游:窑洞

东北与西南:利用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式建筑

2木构架的特色

我国木构建筑结构体系:穿斗式、抬梁式

穿斗式的特点:用穿枋的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延檩条方向,再用穿斗把柱子串联起来。

抬梁式木构架的特点是:柱子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

3木构建筑长期广泛作为一种主流建筑类型的内在优势:

①取材方便

②适应性强

③有较强的抗震能力

④施工速度快

⑤便于修缮、搬迁

木架建筑存在一些根本缺陷:

木材越来越稀少

木架建筑易遭火灾

无论是抬梁式还是穿斗式,更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4建筑群的组合

庭院是由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

庭院围合的方式:

一在主房与院门间用墙围合

二在主房与院门间用廊围合,通常称之为“廊院”

三主房前两侧东西相对各建厢房一座,前设院墙与院门通常称之为“三合院”如将前面的院墙改为房屋,则称“四合院”。

第一章原始社会建筑

原始——奴隶——封建

原始:公元6000、7000年前——公元前21世纪巢居、穴居

奴隶: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封建:前期(公元前475——589年)

中期(隋—宋581——1279)

后期(1279——1911)

旧石器(170万年前——公元前8000年)人类居住于天然穴洞

中时期(公元前8000——公元前6000年)满足基本居住需求居住地穴、巢穴新石器(公元前6000——公元前2100年)前6000年—地穴—半地穴

前5000年—地面干栏式—(技术)氏族社会后:

黄河流域:仰韶文化(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母系社会)龙山文化(父系社会)同时期还存在大汶口文化

——出现地穴、半地穴、地面建筑。推进(木骨泥墙、白灰抹墙,夯筑)

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

——巢居——干栏式技术、木构架体系

第一次劳动大分工——以农业出现(聚落)

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农业—乡村:适应地缘、以家族为主;商业、手工业—城市

第三章夏商周、春秋、战国

夏: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

廊院式建筑结构

商: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文字出现

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

“瓦”出现,院落空间更加成熟、夯土台

春秋:公元前771年——475年

出现砖建筑建在夯土台顶上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建筑围绕夯土台四周建筑

第一节夏商周、春秋、战国宫殿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在瓦未发明之前,用茅草盖顶,夯土建筑第二阶段: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

第三阶段:宏伟的宫殿和宫苑结合的阶段

第四阶段:纵向布置“三朝”阶段。前朝以正殿为中心组成若干院落

夏王朝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代的宫殿建筑在布局初步形成了将夯土台上的宫殿用廊院围绕起来的“廊院结构”

商代宫殿建筑

在类型和室内空间划分上更加复杂,但形象上依然是“茅茨土阶”即以实的夯素土为台阶。

西周建筑

以形成完整、复杂的院落组合,夯土台更加高大,木构筑网更加规整。在屋顶大量使用了瓦。

春秋战国时期建筑

“高台榭,美宫室”使用高台建筑成为当时的流行。

高台建筑可分为2类:

1将建筑建在夯土台顶上

2围绕夯土台建筑造多层建筑

第二节夏商周春秋战国城市

城市是人类不如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

第一阶段:城市初生期,相当于原始社会晚期和夏商周三代

第二阶段:里坊制确立期,相当于春秋至汉

第三阶段:极盛期,三国一堂,开创了布局规则严整,功能分区明确的里坊制城

市格局。

第四阶段:开放式街市期

第三节夏商周春秋战国墓葬第三章秦汉魏晋南北朝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