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史

合集下载

地震勘探技术及发展趋势研究

地震勘探技术及发展趋势研究

地震勘探技术及发展趋势研究地震勘探技术是寻找地下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重点深入探讨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原理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地震勘探技术起源于20世纪初。

1906年,美国人雷金纳德·莫尔(Reginald Fessenden)第一次利用地震波来探测海洋。

此后,在20世纪30年代,S.A.造了第一台地震仪—托马斯-布莱斯顿地震仪(Thomas-Blayston seismometer),并使用地震勘探技术实施石油地质勘探。

20世纪50年代,利用空气振荡发射地震波的空气炮的出现,预示着地震勘探技术的科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由于空气炮威力惊人,破裂面积大,振荡覆盖面广,使得勘探深度和效率都大大提高。

20世纪60年代,地震学家开始利用子波分离技术和反演方法,开展三维地震反演勘探,进一步提高了地震勘探的精度。

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新的石油勘探方法,如正演波传播法、波形反演法、偏导反演法等,它们东西都能有效地为勘探工作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

二、地震勘探技术的原理地震勘探技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和反射特性,获取地下地质构造和资源信息。

地震勘探包括正常波、剪切波和面波三种波形类型。

其中,正常波和剪切波均为体波,传播速度较快,而面波传播速度较慢,波形特点复杂。

地震波的产生是以声波或地震波的形式发射能源,各种能量在地下通过不同介质的传播,通过瞬间反射、折射以及散射的现象,然后经由分析这些反应信号的特征,获取地下物质、构造等重要信息。

三、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趋势1.三维地震勘探技术3D地震勘探技术是地震勘探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对于油气地质勘探非常重要。

要实现三维地震勘探,就需要使用大规模的计算机进行计算,以及小型化、专业化设备的研制。

2.地震勘探云计算云计算拥有大规模的计算机资源,具备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可以快速有效的分析数据,为地震勘探工作者提供更加精准的勘探预测结果。

地震勘探知识介绍

地震勘探知识介绍

矿工 煤将 勘 产程 田其 探 的地 勘应 , 年 勘质 查用 并 , 探勘 、于 将 中 。查 石 其 国 , 油逐开 以 然渐始 及 气 进 某 资 行 些 源 地 金 勘 震 属 探
1951

现代的地震勘探正由以构造勘探为主的 阶段向着岩性勘探的方向发展
医学CT
计算机
数学
神经网络
生物进化
地质学

检波器:从已调信号中 检出调制信号的过程称 为解调或检波。用以完 成这个任务的电路称为 检波器。最简单的检波 器仅需要一个二极管就 可以完成,这种二极管 就被称做检波二极管。 检波器分为包络检波器 和同步检波器

地震勘探方法主要分为反射法和折射法两 大类,还有地震测井等。研究地壳内部结 构和划分区域构造单元﹔寻找和勘探各种 可能的含油气构造﹐通过钻探寻找构造﹐ 圈闭油气藏﹔还可以了解沉积岩层的岩性 和岩相变化﹐与地质和钻探相结合﹐寻找 岩性圈闭或岩性与构造复合圈闭油气藏﹔ 在条件有利的地区﹐还可能直接找矿。
左图为采集的共炮点道集的Z分量记录,震源深度为1310m,接受深度为 1672.5~975m,共280道(10级检波器提升28次),采样率为0.25ms,前放增 益为48d B,记录长度为1000ms。
从图中可以 看出P波的频 率从10Hz扩 展到360Hz 以上,优频 带为 160~240Hz, S波的频率从 10Hz扩展到 200Hz,优 频带为 60~120Hz。
横波(剪切波) 质点与传播方向 存在的位置或状 态 速度 破坏性 垂直 固态

纵波(推进波) 平行 固·液·气态
2
面波 兼有 地表或界面 略小于横波 最大
中 等
较小
sin sin sin p V1 V1 V2

地震勘探技术及发展趋势研究

地震勘探技术及发展趋势研究

地震勘探技术及发展趋势研究地震勘探技术是地震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它通过研究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特征,以获取地下的地质信息和构造特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震勘探技术也在不断演进和进步。

本文将介绍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最早的地震勘探技术主要是依靠人工制造爆炸来产生地震波,并通过地面观测点记录地震波传播的信息。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成本高、效率低,并且对环境存在污染风险。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引入了地震仪等测量设备,使得地震勘探技术更加精确和高效。

20世纪中叶,出现了地震勘探中的重要突破,反射地震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记录地震波在地下反射和折射的现象,来获取地下构造的信息。

反射地震技术不仅提高了地震勘探的精度,还可以有效地勘探深层地下信息。

同时,引入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和二维、三维地震数据处理方法,使得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成像技术的发展,地震勘探技术进一步提高。

出现了倾角叠加、逆时偏移等高级地震数据处理方法,使得地震偏移成像质量得到提高。

此外,出现了全息地震技术、多分量地震技术和全波形反演技术等新的研究方向,这些技术可以更加准确地揭示地下构造的信息。

除了提高精度和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还面临着其他的挑战和需求。

首先是勘探深度的需求。

传统的地震勘探技术在勘探深度上受到限制,透射地震技术、宽频带地震技术等新的技术手段正在发展中,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其次是勘探效率的需求。

随着勘探区域的拓展,传统的地震勘探方法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日益突显。

因此,快速、高效、低成本的勘探方法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最后是对地下介质细节的需求。

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地下介质的影响,从而形成各种反射、折射、衍射等现象。

因此,需要综合使用多种地震勘探方法,从不同角度观测地下介质,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地下构造。

总之,地震勘探技术是地球科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为科学研究和资源探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历程及展望

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历程及展望

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历程及展望摘要: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中地震勘探是非常重要的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对地表进行物理性勘测,也就是研究地表内部的地震波及其物理变化情况。

地震勘探技术在我国煤炭、石油勘探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章就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历程及展望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震勘探;油气探测;地震数据采集引言近年来,随着单点接收、可控震源交替扫描、数字检波器等应用与发展,已形成匹配小空间采样、单点接收、高覆盖次数的采集、处理技术。

随着勘探地质目标越来越复杂,对勘探精度、空间采样率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达到勘探目的,从采集、处理、解释三个环节上分析,对数据采集密度均有相应的要求,如果采集密度不够,很难实现其指标法。

1地震勘探技术兴起1921年以前,油气资源的勘探主要依靠地质露头等,且产量不高,以油为主。

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折射地震法、反射地震法等多种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开始出现,使地球科学家获得了探测地球内部地层结构和岩性的定量技术手段,油气探明储量也在逐步增大。

地震勘探凭借其相对较高的探测精度,成为油气资源勘探的主要技术方法之一。

最早用于油气勘探的地震勘探技术是折射波法。

反射波法与折射波法基本处于同一时间段,但其成熟的采集、处理和解释方法体系形成相对较晚。

直到真空管研制成功,满足了地震仪器设备制造的需求。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地震勘探技术对世界能源行业的影响,我们调查了历年的全球探明油气储量及油气产量等数据。

20世纪60年代至今,地震勘探技术贡献率基本都在90%以上。

并且,每次地震勘探技术的进步和突破,都伴随着一大批油气勘探新发现。

2地震勘探发展历程及关键技术2.1静校正技术工区表层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地表高程变化大,表层岩性横向变化大,薄黄土沉积区、厚黄土沉积区交互,这些因素使本区静校正问题非常突出。

解决好静校正问题是本次处理的关键。

在处理中,需采用常用折射矫正及非网格层析静校正两种校正方法进行试验对比,核心是通过目标的叠加,可以明显地看出常规的折射静态正面剖图的形态错误,消除假构造,提高目的层的成像质量。

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地震勘探技术是一种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性,以探测地下结构和性质的地球物理方法。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地质灾害预测、地质环境调查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震勘探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地震勘探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最初的地震勘探是通过射出地震波并记录它们的反射来探测地下的岩层和地质构造。

然而,由于当时地震反射资料的处理和解释技术还不完善,因此其应用范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到了20世纪50年代,随着计算机科技的逐步发展,地震勘探技术开始向数字化、计算机化方向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地震勘探技术又经历了一次飞跃,采用三维地震勘探介质模型,能更加准确的处理地震数据,得到更加精确的地下结构信息。

二、地震勘探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情况1.石油勘探地震勘探技术在石油勘探领域中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分析地震波在不同地质结构中的传播速度、反射、折射等特性,可推断石油存在的地层位置和形状,从而指导油田的勘探和开发。

目前,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已经成为石油勘探中的主流技术。

2.地质灾害预测地震勘探技术在地质灾害预测中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山区地震勘探可发挥出其高分辨率的优势,探查地下裂隙、断层等地质构造,预测山体滑坡、崩塌等灾害;在城市中使用地震勘探技术探查地下隧道沉降,判断隧道建筑是否稳定。

3.地质环境调查地震勘探技术广泛应用于地质环境调查领域。

例如,利用地震勘探可探查地下水资源分布、地下岩溶洞穴等信息,指导水资源开发;还可探查沉积层结构、地层厚度等地质信息,为地质灾害防治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三、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地震勘探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该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地震勘探数据处理和解释需要大量的人力、时间和资源,为了实现更高效、智能化的数据处理和解释,可开展地震勘探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研究。

中国地质勘探行业的发展历史

中国地质勘探行业的发展历史

中国地质勘探行业的发展历史中国地质勘探行业的发展历史一、引言中国地质勘探行业作为地质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国家资源调查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

其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数百年的演变和变革,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本文将由浅入深地探讨中国地质勘探行业的发展历史,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这一重要行业的演变和发展。

二、中国古代地质勘探的初步发展古代中国最早的地质勘探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的工匠和农民就已经开始探索和利用地下资源。

他们通过挖掘、开采和冶炼的方式,初步了解了地下矿藏的分布和性质。

兵马俑的制作也体现了古代中国对地下资源的利用和勘探。

然而,古代地质勘探的发展极为有限,没有形成专业的勘探队伍和科学的勘探方法。

三、中国近现代地质勘探的兴起随着近现代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地质勘探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国先后建立了多所地质学院和研究机构,培养了一大批地质勘探专业人才。

矿产资源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化的重要支撑,地质勘探成为了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开始引进和发展了现代地质勘探技术,包括地震勘探、电磁勘探、重力勘探等多种方法,为中国地质勘探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中国地质勘探的现状和未来当前,中国地质勘探行业在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环境地质调查等领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中国地质勘探队伍规模庞大,专业技术人才辈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然而,中国地质勘探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包括资源勘查难度加大、勘探成本增加、勘探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挑战。

未来中国地质勘探行业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创新勘探方法,提高资源勘查效率,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

五、个人观点及总结中国地质勘探行业的发展历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质勘探行业将会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一名地质学家,我深信中国地质勘探行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油气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历程及研究方向

油气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历程及研究方向

油气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历程及研究方向油气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历程及研究方向引言油气地震勘探技术是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项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油气地震勘探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本文将从油气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当前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以期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一重要领域。

一、油气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1.早期地震勘探技术早期的地震勘探技术主要是依靠单一的地震记录和简单的数据处理技术。

这种技术虽然为勘探带来了一定的进步,但在勘探效率和准确性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2.地震勘探技术的突破与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地震勘探技术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

地震数据记录设备和处理软件的不断改进,使得地震勘探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变得更加精准和可靠。

地震勘探技术在成像、解释和定量分析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3.油气地震勘探技术的智能化发展当下,智能化技术在油气地震勘探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引入,使得勘探数据处理和解释的效率大大提高。

智能化技术使得勘探成本降低、勘探效果提升的也为勘探提供了更多未知的可能性。

二、当前油气地震勘探技术的研究方向1.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勘探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油气地震勘探领域的应用,为勘探带来了新的突破。

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的不断完善,使得勘探数据的解释和分析更加准确和高效。

2.多能源地震勘探技术多能源地震勘探技术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通过结合地震波、电磁波等多种勘探手段,实现对地下油气结构的更加全面和精准的识别。

3.高精度成像技术高精度成像技术是油气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通过不断改进成像设备和数据处理算法,实现对地下结构的高精度成像,为油气储层的识别和评价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个人认为,油气地震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能源勘探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通过结合新技术、新方法,实现对地下油气结构的更加准确、全面的识别和评价,有望为我国能源战略的实现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地震勘探

地震勘探

目前地震勘探技术水平和 构造解释精度
二维地震

三维地震

勘探目的层底板深度 解释误差≤2%
勘探目的层底板深度
解释误差≤1-1.5%


控制落差≥10m的断层 及幅度 >10m的褶曲
控制落差≥5m的断层
及幅度 >5m的褶曲


构造边界平面摆动 误差≤30m
构造边界平面摆动
误差≤15m
三维地震勘探成果验证情况

地形校正的“陷阱”
速度变化的“陷阱”
村庄影响的“陷阱”
地震偏移的“陷阱”
多次波的“陷阱”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系统工程
地质资料收集 三维施工设计
一根链条的强度= 最薄弱的一个环节的强度
野外数据采集 室内资料处理 综合地质解释 井下采掘验证
精细解释 “售后震勘探技术 发展趋势
徐州张双楼矿西区 陷落柱在地震剖面上的反映
典型工程实例介绍 (2)新疆哈密局北泉煤矿上山采区(戈壁区)
三维地震勘探
哈密矿务局北泉煤矿原地质精查未发现大的断层 构造,但是该矿在E4102工作面的回采过程中, 揭露了两条落差在10m以上的走向正断层,延展 长度达600余米;E4103工作面在巷道掘进中也揭 露了三条断层,给采区设计及开拓部署带来了很 大困难,造成产量急骤下滑,综采设备磨损严重。 两年间, 由于回采通过断层带共采出围岩20多万 吨,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500万元。
矿井多元地质信息 数据库
三维地震 精细分析 解释系统
矿井地质 量化预测 分析技术
矿井物探 补缺性 探测技术
其他 有关信息
矿井多元地质信息 集成分析技术
三维地震信息的地质动态管理
速度场修改 实时刷新 底板等高线

油气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历程及研究方向

油气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历程及研究方向

油气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历程及研究方向一、概述油气地震勘探技术是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研究方向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本文将对油气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研究方向进行全面评估,以期为读者提供深度和广度兼具的了解。

二、油气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1. 传统地震勘探技术油气地震勘探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那时,通过放置地震传感器,记录地震波在地下反射和折射的情况,以获取地下结构的信息。

这种传统地震勘探技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受制于当时的仪器设备和数据处理能力,其勘探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2. 数字地震勘探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地震勘探技术逐渐兴起。

通过数字化的地震仪器和先进的地震数据处理算法,勘探人员可以更加准确地分析地下结构,并且获取更为精确的地震反射数据。

这为油气勘探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也为后续的技术发展打下了基础。

3. 高清晰度地震勘探技术近年来,随着声波成像技术的发展,高清晰度地震勘探技术逐渐成为油气勘探的热点。

该技术利用高频率的地震波,能够更为准确地描绘地下结构的细节,为油气勘探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这一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勘探的精度和效率,也为勘探人员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三、油气地震勘探技术的研究方向1. 多能量地震勘探技术目前,地震勘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对于复杂地质结构的勘探较为困难。

多能量地震勘探技术的研究方向便是通过结合不同能量的地震波,以获取更为全面的地下结构信息。

这一方向的发展有望进一步提升勘探的适用范围,也为地下构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2.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传统的地震勘探技术多基于二维空间的数据分析,但地下结构的三维空间信息对于勘探来说更为重要。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研究方向逐渐受到了关注。

通过构建地下的三维模型,勘探人员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地下结构,这对于油气勘探的精度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反演算法及数据处理技术随着地震勘探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反演算法及数据处理技术的研究成为了当前的热点之一。

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

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

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地震勘探技术是一种获取地下信息的重要工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地震勘探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从最初的简单方法,到现代化高精度技术的大力推广应用。

本文将介绍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代技术的应用,让读者更深入了解这一领域的进展。

1. 地震勘探技术的起源地震勘探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人类用原始的地震观测方法来预测地震、探寻矿脉等。

例如,中国公元前132年的汉书中就有“地流石”一说,即地下流水状物或矿物,说明当时已有寻找地下物体的意识。

近代地震勘探技术的起步,要追溯到20世纪初期。

1906年,美国地震学家丘奇(L. G. Johnson)首次提出“反射地震学理论”,试图利用地震波的反射现象寻找地下物体。

1930年代末,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利用“炸药-地震计法”探寻地下石油资源,标志着地震勘探技术迈入现代化阶段。

2. 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从反射法到综合勘探技术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地震勘探技术主要使用反射法,即通过地震波的反射现象来探测地下物体。

反射法的优点是速度快、分辨率高,但由于不能探测深层结构,因此应用范围有限。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人们开始在反射法的基础上发展综合勘探技术,即将多种地震勘探方法结合起来,形成综合勘探技术。

综合勘探技术包括反射法、井身勘探、地震测线等方法,它们互相补充,能够探测到更深层次的信息。

从地面勘探到海洋勘探地震勘探技术最初的应用是在陆地上进行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在海洋上应用地震勘探技术。

海洋地震勘探技术又分为浅海和深海两种,前者以数十米至几百米的水深为主,采用浅海地震勘探技术;后者则是指水深超过1000米的深海地震勘探技术。

从二维勘探到三维勘探地震勘探技术最初是二维勘探,即只能探测到某一平面内的信息。

但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引入三维勘探技术,即能够探测到空间内的三维信息。

这种技术具有精度高、可视化强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地下工程、储层评价等领域。

地震勘探发展史

地震勘探发展史

地震勘探发展史利用地下介质弹性和密度的差异,通过观测和分析大地对人工激发地震波的响应,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叫作地震勘探。

地震勘探是钻探前勘测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重要手段。

地震勘探起始于19世纪中叶1845年,R.马利特曾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来测量弹性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

1913年前后R.费森登发明反射法地震勘探。

1921年,J.C.卡彻将反射法地震勘探投入实际应用。

1930年,通过反射法地震勘探工作,在该地区发现了3个油田。

从此,反射法进入了工业应用的阶段。

20世纪早期德国L.明特罗普发现折射法地震勘探。

20世纪30年代,苏联Г。

А。

甘布尔采夫等吸收了反射法的记录技术,对折射法作了相应的改进。

20世纪50~60年代,反射法的光点照相记录方式被模拟磁带记录方式所代替,从而可选用不同因素进行多次回放,提高了记录质量。

20世纪70年代,模拟磁带记录又为数字磁带记录所取代,形成了以高速数字计算机为基础的数字记录、多次覆盖技术、地震数据处理技术相互结合的完整技术系统,大大提高了记录精度和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

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采用地震勘探方法研究岩性和岩石孔隙所含流体成分。

我国的地震勘探发展1955年,我国煤炭工业上开始采用地震勘探技术,并在华东组建了全国第一支地震勘探队伍。

1971年,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渭南煤矿专用设备厂研制成功MD-1型半导体磁带记录地震仪,这是我国第一套自行设计制造的煤田地震勘探仪器,并在国内煤田地震队中推广应用。

1979年我国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成功研制出MDS-1型数字地震仪,对数字地震勘探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84~1985年,随着对外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煤田地震勘探队伍开始从国外引进21套以DFS-V和SN338为主的数字地震仪,同时引进了以IBM-4381为主机的地震数据处理系统。

1978年,中国煤田地质总局在伊敏河矿区开展煤田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前提性研究。

地震勘探 试验 流程

地震勘探 试验 流程

地震勘探试验流程
地震勘探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地质勘探方法,用于探测地下结构和岩层特征。

其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勘探区域,首先需要确定勘探的区域范围,包括地质构造、地层特征等信息,以便选择合适的勘探方法和设备。

2. 设计勘探方案,根据勘探区域的特点和勘探目的,制定合理的勘探方案,包括选择合适的地震勘探仪器、测线布设、观测参数等。

3. 布设测线,根据勘探方案,在勘探区域内进行测线的布设,通常采用地面布设或井下布设的方式,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4. 数据采集,利用地震勘探仪器对布设的测线进行数据采集,包括地震波发射和接收,记录地下岩层对地震波的反射、折射等信息。

5. 数据处理与解释,对采集到的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
去噪、滤波、叠加等处理,然后进行地震剖面的解释和分析,以获
取地下结构和岩层特征信息。

6. 成果报告,最后将地震勘探的成果整理成报告,包括勘探区
域的地质构造、地层特征、可能的矿产资源等信息,为后续的地质
工程和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地震勘探试验流程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以确保获
取准确可靠的地下结构信息,为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

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

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石油的勘探、开采和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许多高科技手段和设备,其中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尤为关键。

一、传统的地震勘探技术地震勘探技术是石油勘探中最主要的技术手段之一。

传统的地震勘探技术主要依靠地震波的传播规律,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波幅和反射等特性的探测和分析,来推断地下地质结构和油气藏分布。

20世纪初,地震勘探技术进入工业化阶段,地震仪器的精度和灵敏度显著提高,勘探深度和分辨率都有所增加。

但在这个时期,勘探范围还相对较小,不同地区的勘探数据也很难用于比较和分析。

二、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兴起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三维地震技术逐渐兴起。

通过对大量勘探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科学家们开始尝试建立地质的三维模型,并利用大型计算机完成高分辨率的三维成像,大大提高了勘探深度和分辨率。

1990年代开始,三维地震技术得到全面应用。

与传统二维勘探技术相比,三维技术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可以快速生成高清晰度的图像,帮助勘探人员快速定位油气藏的位置和规模,从而提高开采效率。

三、测井勘探技术的进步测井勘探技术是石油勘探中的另一个重要技术手段。

测井勘探技术是利用钻井过程中产生的探头对地下矿物和其他特征进行测量,了解储层、岩性、孔隙度等参数,以便更准确地评估油气资源量和开采效率。

20世纪50年代,在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测井技术逐渐实现了数字化和自动化,并进一步增强了勘探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

1990年代以来,随着测井技术的不断发展,勘探深度和探测范围都有了质的飞跃。

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测井仪器和技术,比如核磁共振测井、高分辨率声波测井等,大大拓展了勘探数据的来源和类型。

四、数据处理技术的创新数据处理技术是石油勘探中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勘探数据的可利用性和价值。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数据处理算法的不断创新,数据处理技术在石油勘探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地震勘探技术是一种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性来探测地下结构和资源情况的方法。

它能够提供地质、地震、构造等方面的信息,对于石油、天然气、水文地质等资源的勘探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地震勘探技术也不断得到发展,应用范围也日益广泛。

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最早期的地震勘探是通过利用自然地震来获取地下信息。

然而,自然地震无法精确控制和预测,无法满足勘探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开始利用人工爆炸产生地震波,控制地震源的能量和时机,以及在地面上布设感应器。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地震勘探逐渐实现了自动化、数字化。

1980年代,引入了3D地震勘探技术,即在地下布设三维感应器阵列,并通过计算机处理和分析数据,生成立体地震图像。

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勘探效率,还能够提供更精确的地下结构信息。

近年来,地震勘探技术在高新技术的支持下,取得了更大的突破。

其中最重要的是地震勘探中的地震仪器设备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

地震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使得勘探过程更加高效、准确、安全。

同时,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也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分析、解释和成像能力。

现代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石油、天然气、水文地质、地下水资源、环境地质等领域。

其中,石油勘探是地震勘探技术最重要的应用之一、通过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和反射,可以准确地勘探出油气储层的位置、形态和特征,为石油勘探和开采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另外,地震勘探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通过地震波的传播和反射,可以准确确定地下水层的位置、深度和质量等信息,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同时,地震勘探技术还可以用于环境地质调查和地质灾害预测等方面。

此外,地震勘探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地下管线布设、地下隧道建设等领域。

通过地震波的传播和反射,可以探测地下障碍物和地质构造,为城市规划和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信息。

石油勘探技术中的地震勘探法

石油勘探技术中的地震勘探法

石油勘探技术中的地震勘探法地球是充满神秘与未知的存在,为了更好地探索这个美好的星球,科学家运用了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

石油勘探技术就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地震勘探法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什么是地震勘探法?地震勘探法是一种基于地质和物理学知识的勘探技术,其原理是将震源产生的横波和纵波传播到地下的不同深度,通过地下岩石和土壤的反射、折射等物理现象,将反射回来的波信号,通过测定它们的时间、振幅、频率等特征,得到地下构造和物性的信息。

地震勘探法的历史地震勘探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人们用火药或地震仪器产生震源,观测地下震动信号,从而获得地下物质构造的大致情况。

20世纪初,地震勘探法成为石油勘探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和改进,如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共振法和20世纪60年代发展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等,为石油勘探和地质勘探做出了重要贡献。

地震勘探法的步骤地震勘探法一般由三个步骤组成:震源活动、接受信号、处理数据。

震源活动是指以某种方法产生震源,如在地面埋放炸药、使用震动车等。

接受信号是指使用检波器接收震源传播的波信号,在地表、井下、海底等不同位置布设检波器,通过测量波的时间、振幅、频率等特征,获取地下构造信息。

数据处理是指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地震资料处理软件进行处理,进行滤波、速度分析、成像等处理过程,从而得到地下的反射面。

地震勘探法的应用地震勘探法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产勘探中广泛应用,也可以用于地下水资源勘测、地震预警等领域。

具体而言,石油勘探中的地震勘探法通过获取地下构造信息,确定油气系统中各个构成组分的位置、厚度、结构等,帮助石油勘探公司预测油气资源分布的规律,提高勘探成功率。

此外,地震勘探法也可以用于煤层气勘探、地下水资源勘探和地震预警等方面。

总之,地震勘探法作为石油勘探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勘探、营收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价值。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震勘探法也将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我们探索地球、保护地球资源有着重要的作用。

地勘发展历程范文

地勘发展历程范文

地勘发展历程范文地勘发展历程范文:古代的地勘工作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当时的人类主要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动植物分布来了解地质信息。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勘工作也逐渐演变成为一门科学。

以下是地勘工作的发展历程。

在古代,地勘工作主要依靠人观察与经验积累。

尽管技术设备有限,但勘察员靠着对地表的观测、矿石的发现和矿物的分析,逐渐积累了一定的地勘经验。

这些工作为后来的地质学奠定了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质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科学,并且应用于地勘工作中。

19世纪末,德国科学家亨利·伯明翰于世纪之交提出了地质勘探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他的著作《地球史研究》成为了地质学的里程碑,也开创了现代地质测量的新时代。

20世纪初,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的迅猛发展为地质勘探带来了新的技术手段,也进一步提高了地勘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地球物理方法如地震勘探、电磁勘探和重力测量,通过测量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来推断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等信息。

地球化学方法则通过研究地下水、土壤和岩石中的化学成分,了解地质结构和矿产成因等重要信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工具也被引入到地勘工作中。

GIS可以将野外勘测的地质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提供更详细、准确和全面的地质信息,使勘测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地下结构和资源分布。

当前,地勘工作正处于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期。

地质勘探和地球科学领域正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以优化勘探流程、提高勘探效率、降低成本。

这些技术的引入将为地质勘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总的来说,地勘工作经历了从凭借人力观察和经验积累到科学化的发展过程。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引入,地勘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我们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勘工作将继续不断实现创新和突破。

走向精确勘探的道路。第一章 引言

走向精确勘探的道路。第一章 引言

第一章引言第一节提高地震勘探精度的历程地震勘探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人们用它来测定敌方的炮位开始得到应用,到今天已经有近80年的历史。

回顾地震勘探本世纪近80年的发展道路,使人感到这种技术始终处于不断改进、飞速提高的过程之中,而且自始至终贯穿着勘探精度的不断提高(表1)。

20年代中,地震勘探的主要方法是折射波法,这是一种十分粗糙的方法,只能得到少数几个层的信息,并且误差很大。

30年代,出现了带自动增益控制及RC电路滤波器的地震仪器(1932年),并且开始使用组合检波技术(1953年),使反射波法地震勘探达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可以从浅至深得到多个反射信息,因而逐渐进入工业性生产,这算是第一次飞跃。

40年代,在美国开展了大量的陆上及海上石油勘探工作,但由于单次剖面的信噪比很低,人们只能在一片杂乱的干扰背景中去找有效波同相轴,所以精度还是很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50年代地震勘探有很大的发展。

随着人们找石油用传统的地质榔头转为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以及石油资源的重要性也一天天被人们所意识到,于是人们重视起这项技术,井不断改进它。

50年代中出现了多次覆盖技术(Maynes 1950)生产出模拟磁带记录仪(1952年),使地震剖面的信噪比大幅度提高。

这算是第二次飞跃,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此时,多数陆上盆地及海上都可以得到信噪比较好、详情的覆盖叠加剖面。

同时,一整套数字处理与时间序列的分析研究也在美国MIT等高等学府中作了技术准备(但真正开花结果还是在60—70年代)。

50年代,是地震勘探在世界各国大规模推广的阶段,我国的地震勘探工作也是在这时候起步的。

在这个阶段中相关滤波原理的可控震源工作法、重锤等非炸药震源的使用也使地震勘探扩大了应用范围。

60年代,出现反褶积技术及速度滤波技术(1961年),数字地震仪在美国于1963年制造出来,加快了数字处理的步伐,这算是第三次飞跃,但真正进入数字化是在70年代。

70年代,由于大部分含油盆地的地震勘探水平叠加剖面的信噪比已经相当高,因而有可能在高信噪比的基础上追求更好的分辨率,于是各种反褶积方法开始得到实际的应用。

地震勘探简介

地震勘探简介
天然地震的震源在地球深部
第二节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陆地石油地震勘探示意图
仪器车
可控震源)
检波器)
接收到的反射波
第二节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海洋石油地震勘探示意图
第二节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第二节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什么叫地震勘探? What is Seismic Exploration?
• 由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弹性波), 穿过地下介质运动、遇到弹性分界 面返回地面,用仪器接收地震波, 得到地震记录。对接收到的地震记 录进行处理、解释,从而就能了解
1、地质法
不足:野外地质的方法很难准确了解地下地质情况!
第一节 石油勘探的主要方法
第一节 石油勘探的主要方法
第一节 石油勘探的主要方法 加利福尼亚地区地表石油渗漏
第一节 石油勘探的主要方法 塔里木用油历史有约1500年
“龟兹 国……其国西 北大山有如膏 者,流出成川, 行数里入地, 状如涕糊,甚 臭,服之,发 齿已落者能令 更生,疠人服 之皆愈。自后 每使朝贡。”
第二节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3)室内资料解释:
Interpretation Data/Information in home
– 由于时间剖面上某个同相轴就代表了地下某个物性 界面,因此,我们是通过从时间剖面上解释出同相 轴,从而反推地下的地质构造、地层界面的状况的, 并对这些物性界面赋予一定的地质意义(时代、岩
大型计算机处理,得到一种资料――称为时间剖面 (Time Section),用于进行解释。
第二节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第二节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第二节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地震测量产生大量(13数50据Feet)
Stack of 133,000 Diskettes (1385 Fee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勘探史
地震勘探是利用地下介质弹性和密度的差异,通过观测和分析大地对人工激发地震波的响应,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地震勘探是钻探前勘测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重要手段。

地震勘探起始于19世纪中叶。

地震勘探技术经过了一个世纪的研究和发展,从1845 年Mallet 以“人工地震”测量地震速度实验开始,1922 年明特罗普地震勘探公司正式组建装备了两个地震勘探队,利用机械式地震仪在墨西哥和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进行折射波法地震勘探,1913 年由Reginald Fessenden 提出了反射法地震勘探,1924 年利用单次覆盖地震资料首次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发现穹隆油田。

20世纪30年代,苏联Г。

А。

甘布尔采夫等吸收了反射法的记录技术,对折射法作了相应的改进。

20世纪50~60年代,反射法的光点照相记录方式被模拟磁带记录方式所代替,从而可选用不同因素进行多次回放,提高了记录质量。

20世纪70年代,模拟磁带记录又为数字磁带记录所取代,形成了以高速数字计算机为基础的数字记录、多次覆盖技术、地震数据处理技术相互结合的完整技术系统,大大提高了记录精度和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

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采用地震勘探方法研究岩性和岩石孔隙所含流体成分。

我国的地震勘探发展史可分为四个阶段:电子管技术阶段、模拟技术阶段、数字技术阶段、遥测技术阶段。

1955年,我国煤炭工业上开始采用地震勘探技术,并在华东组建了全国第一支地震勘探队伍。

1971年,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渭南煤矿专用设备厂研制成功MD-1型半导体磁带记录地震仪。

1979年我国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成功研制出MDS-1型数字地震仪,对数字地震勘探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84~1985年,随着对外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煤田地震勘探队伍开始从国外引进21套以DFS-V和SN338为主的数字地震仪,同时引进了以IBM-4381为主机的地震数据处理系统。

1978年,中国煤田地质总局在伊敏河矿区开展煤田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前提性研究。

1989年、1993年山东煤田物探队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利用小型数字地震仪进行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试验研究。

1994年,由中国矿业大学和安徽煤田物探测量队联合开展的“煤矿采区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技术”研究项目,在安徽淮南矿务局谢桥煤矿采区地震勘探中首次在采区地
质勘探中查明了落差大于5m以上的断层,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

可以说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逐步开始到现在地震勘探快速的开展起来。

现在地震勘探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煤田勘探以及工程地震勘探领域。

此外,地震勘探在寻找地下水资源、地热资源、圈定古墓和地壳测深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学明. 《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8
[2]陆基孟,王永刚. 《地震勘探原理》.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