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机制在护理精神分裂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合集下载

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方法与效果评价

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方法与效果评价

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方法与效果评价1. 引言1.1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的重要性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幻听、妄想、情绪不稳定等症状,严重影响了其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长期的康复护理来帮助他们重建正常的生活和社交能力。

康复护理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他们减少症状的复发和加重,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减少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通过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减少对药物的依赖,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是帮助患者重返正常生活的重要手段。

1.2 康复护理的定义与意义康复护理是指针对患有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患者进行的全面照顾和干预措施。

其目的在于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康复护理包括医疗治疗、心理支持、社会支持和职业康复等多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护理方式。

康复护理的意义在于,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支持措施,帮助患者克服疾病带来的种种困难,重新融入社会生活。

在康复护理过程中,不仅医护人员需要积极参与,患者的家人和社会支持系统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康复护理,患者可以获得持续的关怀和支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各种挑战。

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意义重大,是患者恢复健康、重返社会的关键一环。

只有通过全面的康复护理,患者才能在心理、生理和社会层面得到有效地支持和帮助,最终实现康复的目标。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方法以及评价其效果,旨在帮助更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获得有效的康复护理,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通过系统地总结和分析相关研究成果,深入探讨康复护理的定义、方法和效果评价,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本研究希望能够全面了解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情况,进一步挖掘其潜在作用和机制,为改善患者康复效果和社会融入提供理论基础。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社会都是有严重影 响的精神疾病 。 对精神分裂症采取及时有效 的干预措施是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 内容 。急性期经有
现低沉 、 自卑 、 自弃等心理 , 对病情 的恢复有不 同程 度的影响 。
护 理 人 员要 协 助 医 生 应 用 心 理 护 理 的 原 则 和 方 法 ,治 疗 患 者
过 日常 生 活运 动 训 练 , 促进 了 随意 的 、 调 的 、 离 的 正 常运 动 协 分
模式的建 立, 为整 体功 能恢复创造 了有利条件。
头部超过足尖 , 令患者抬起臀部站起 , 避免重 心偏 向健侧 骨盆
和下肢 , 困难者需辅助完成 。从立位 到坐位方法相 同 , 序相 顺
2 日常护理 . 2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障碍逐渐恢
复 , 时 护 理 人 员要 加 强 日常 护 理 工作 , 好基 础 护 理 。 重 点 此 做 其
者6 7岁 , 小 者 l 岁 。 最 2
应做好 以下 2 : 点 一是注意观察病情 , 观察患者的精神 、 情绪变
1 诊 断及 治疗 效果 所有患者均符合 C M 一 . 2 C D 3精神分
11 一般 资料 自 20 . 0 5年 3月 一 0 7年 2月 收住 的精 20
神 分 裂 症 患 者 16例 , 8 例 , 7 _ 女 2 0 男 2 占 73 %; 4例 , 2 . 。 占 27 %
首 次 发病 者 9 例 , 8 . ; 发 者 1 2 占 68 复 % 4例 , 1.%。 龄 最 大 占 3 2 年
着 地 , 尖 在 膝 盖 的后 方 , 上 肢 前 伸 、 手 交 叉 、 干 前 屈 , 足 双 双 躯
坐位 、 立位 、 步行训练 , 输入 正确 的运动模式 , 经传人 、 出冲动 传

浅谈激励理论在精神分裂症行为护理中的应用

浅谈激励理论在精神分裂症行为护理中的应用

, 病人康复积极性 、 台 受 到器重 、 作成 就 等) 工 。行 为护理 , 其 在工 娱 疗 , “ 尤 报酬” 两者相符就有公平感 , 作性就高, 反之, 则产生不公感 , 影响康复。在行为护
作 者单 位 : 6 0 山东 省 辐 沂布 荣 军 医院 2 05 7
理中, 我们把病 人行 为规 范 .r 操 作 , 乐 比赛 、 _疗 娱 合
1 需要层 次论
缩行为逐渐消退 , 增强其社会生括的主动性 :
3 期望理 论
马斯洛 的需要层 次论 分为 五个层 次 , 即生 理 的需
弗 罗姆 认为 , 激励 大小取 决于 : ①期 望值 , 某 种 对
要、 安全 的需 要 , 社交 的需 要 , 望 的需 要和 自我实 现 激励效能的预期 ; 目 威 ② 标价值 ( 或效价 ) 激励效果对 ,
维普资讯
lO 2
四川 精 神 卫 生 20 0 2年 第 1 第 2期 5卷
E 我们应根据病人 的病 隋 、 年 身 就是一 种 自我价值 的 实现 。而 行 为护 理 就是 没 法 值( ) 在行为护理中, 龄、 履历 , 因人 而异地 确定 出病人 的 目标价 值 , 估测 病 满足病人这些需要 , 增强 自信 , 消除前途无望感和 自 只有当两者都 高时 , 才能真正达到高激 尊低落感 , 为达到选一 目标 , 护理人员对病人应多赞 人的期望值, ① 让 扬, 少批评 , 努力发 现每 位病人 微不 足道之处 , 并进 行 励 水平 。 因此行 为护 理 中应 : 强 调期 望 行 为 , 病 社会所期望 的行为 ; ② 表扬。我们在其行为规范 ( 如按时起床 、 整理床铺 、 人明白什么样 的行 为是医院、 让病人认识到达到规 早操跑步) 工疗操作( 、 如种菜 、 养花 、 清垃圾等) 及社 强罚康复绩效与奖励的一致性 , 能得到奖励, 或达到 回归社会的标准 , 交括动 中, 经常表扬使其愉快 , 使其价值得到肯定 和 定的康复结果 , 从而调动其积极性 ; ③重视病 承认 , 树学 习榜 样 , 使其 看 到差距 , 明确努 力 方 向 , 强 作为出院的指标之一 ,

奖励机制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

奖励机制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

奖励机制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发布时间:2022-01-06T11:25:19.49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0月19期作者:张丽娜[导读]张丽娜(河北省定州市精神病医院;河北定州073000)摘要:目的:探讨奖励机制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护理依从性、抑郁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 8 月—2020年8月收治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随机分成两组,对比组、研究组各100例。

对比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中融入奖励机制,分析两组护理前和护理 3 个月后的住院患者康复疗效评定、护理依从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的临床数据。

结果:护理前两组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护理后两组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融入奖励机制有助于提升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护理依从性,减轻抑郁,改善患者的心理、精神症状。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康复疗效 ;护理依从性 ;奖励机制前言: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精神病,好发于青少年中,通常起病缓慢,患者常存在行为、情感与感知思维等异常。

精神分裂症主要特征为精神活动不协调,致残率、复发率、自杀率高均较高。

资料显示,在成年人群中,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为1%左右,其中有50%的患者试图自杀,而死于自杀的患者占比为10%。

由于精神分裂症具有易复发、难治性等特点[1]。

奖励机制在实际临床中可以通过奖励的方式逐渐引导患者进行心理改善,达到精神分裂症改善与治疗的目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 8 月—2020年8月收治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按照 1:1 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 ,研究组100例,男性62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50.7±4.7)岁,病程 0.9~6年,平均病程(3.5±0.6)年 ;对比组100例,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 22~72 岁,平均年龄(51.3±4.5)岁,病程在 1~6 年,平均病程(3.6±0.7)年,两组基线资料(性别、文化水平、年龄与病程)对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P > 0.05),院方伦理委员会和院方康复科教部同意开展此研究。

《提升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责任感的成长小组介入研究》

《提升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责任感的成长小组介入研究》

《提升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责任感的成长小组介入研究》一、引言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患者在康复期间除了需要接受专业的医疗治疗外,还需要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得到充分的支持和关爱。

然而,部分康复期患者存在家庭责任感缺失的问题,这给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因此,提升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责任感,成为了康复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成长小组的介入研究,探讨如何有效提升患者的家庭责任感。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医学的进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已经从单纯的药物治疗转向了综合治疗模式。

其中,家庭环境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许多患者在患病期间因疾病影响而忽视家庭责任,导致康复效果受阻。

因此,提高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责任感,有助于他们在康复过程中更好地融入家庭和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成长小组的介入方式,针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一系列的干预活动。

具体方法如下:1. 组建成长小组:邀请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医生、社会工作者等组成成长小组,共同参与干预活动。

2. 制定干预计划: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包括家庭责任教育、心理辅导、社交技能训练等在内的干预计划。

3. 实施干预活动:定期开展小组活动,包括讲座、讨论、角色扮演、家庭作业等,以帮助患者提高家庭责任感。

4. 评估效果: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评估患者在干预前后的家庭责任感、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变化。

四、研究结果经过成长小组的干预活动,患者的家庭责任感得到了显著提升。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家庭责任感认知提高:患者对家庭责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明白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2. 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患者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健康,包括服药、作息、饮食等方面的自我管理。

3. 社交技能提升:患者通过小组活动学会了与家人和其他人进行有效沟通,提高了社交技能。

4. 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家庭环境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奖励机制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整体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

奖励机制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整体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

奖励机制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整体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究奖励机制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整体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以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分为参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奖励机制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依从性高于参照组,P<0.05。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

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奖励机制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有效提高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奖励机制;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精神分裂症;依从性的影响;前言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与遗传、环境、情感、思维、行为、多巴胺受体、脑内5-HT等存在相关性[1]。

精神分裂症患者需实施抗精神类药物长期治疗,控制病情,同时配合实施科学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恢复。

本文将以8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详细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分为参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

在参照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38-53岁(40.93±6.56);病程为10-25个月(16.89±2.51)个月。

研究组,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35-58岁(40.94±6.83);病程为11-27个月(17.84±2.74)个月。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分析,P>0.05,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指导患者用药,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加强日常护理。

研究组应用奖励机制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成立管理小组,由护士、主管护师等组成,加强小组成员培训学习,熟练掌握奖励机制、综合康复护理干预。

对患者心理需求进行评估,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关注肢体、表情等变化,了解患者感兴趣事物,以及希望得到的赞美或肯定。

激励机制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激励机制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激励机制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绩效激励机制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在管理中使用各种绩效激励机制。

结果: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供了满意的服务。

结论:绩效激励机制使护理管理工作得到良好受益,提高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关键词:激励机制精神科管理应用【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426-02精神科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高强度和高压力的职业。

如何建立一个良好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是护理管理研究的重点。

我院通过激励机制的应用,充分发挥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我科共有护理人员17名(护理员1名,注册护士16名)。

学历:本科2名,大专13人,中专3人:职称:主管护师2人,护师8人,护士6人;年龄:19—45岁,平均26.5岁;工作年限:≤1年2人,1-3年5人,3-7年8人,20年以上2人;护理人员较为固定。

2 状况分析由于精神科护理的特殊性,护理一线人员不但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确保患者的安全、保证准确执行医嘱、细心照料患者饮食起居及清洁卫生,还要随时面临一定的风险。

由于分配机制的不合理,她们和不在一线工作的护士待遇没有差别,因此在对她们实施激励机制之前,平均每年就会有护士辞职或要求调离一线,对护理质量和队伍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也增加了护理管理的难度。

诸多因素要求我们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充分考虑这些问题,有效发挥护士的潜能。

3 方法3.1 良好的激励政策支持。

因精神科的特殊性,护理工作责任重大,风险程度高,故我院针对护理工作先后出台了一些激励措施,如:前夜班费由原来的每人每班5元提至现在的20元,后夜由原来的15元提至现在的80元;按护理岗位的风险程度、责任大小分为四个层级,然后按岗位层级给予相应待遇;职称晋升时,在一线工作的人员另加1分;委屈奖由原来的50元提至现在的100元。

康复治疗实习心得体会

康复治疗实习心得体会

康复治疗实习⼼得体会康复治疗实习⼼得体会(精选5篇) 我们得到了⼀些⼼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篇⼼得体会,如此可以⼀直更新迭代⾃⼰的想法。

那么好的⼼得体会都具备⼀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编为⼤家收集的康复治疗实习⼼得体会,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康复治疗实习⼼得体会篇1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们对于⽣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进⽽促进了康复治疗的飞速发展,使⼈们对康复治疗都有了⼀定的认识和了解。

就我⽽⾔,在我以前上课的时候,听着专业课的⽼师们每天讲解着康复治疗、感觉到康复治疗就是⼀些固定⽽⼜简单的技术,操作起来容易,⼏乎没有多⼤的挑战性。

但后来实习的过程中,让我知道我的理解太表浅了,在我参加实习的这四个⽉⾥、了解到康复治疗是⼀个多学科知识的汇聚及应⽤,它需要我们对肌⾁、⾻骼及关节的解剖、神经的分布及⽀配完全掌握。

每天看着⽼师们做着各种不同情况的病⼈、灵活的运⽤着各种康复治疗⼿法,⽽且对每个病⼈的不同阶段也在不断的改变着治疗⽅法,使我对康复治疗有了更进⼀步的认识,深刻体会到康复是⼀门既应⽤灵活⼜富有挑战性的⼯作,看着病⼈每天⼀点点的进步,内⼼充满成就感。

让我也从此深深的喜欢上了这个职业。

每天、当病⼈躺在PT床上进⾏综合训练的时候,我们要让病⼈尽量做各种不同的动作,因为综合训练是⼀项特别枯燥⽆味的训练、不同的动作可以给病⼈带来⼀种新的感受、但始终要把握住训练的⽬的,这就是康复治疗的灵活性,它要求我们治疗师必须要思维灵活、能巧妙的运⽤各种治疗技术。

例如:跟腱挛缩的病⼈,在跟腱挛缩到⼀定程度⽆法短时间内牵开的时候就可以使⽤脚跟垫⾼的⾜托,在有⾜托帮助的情况下既能完成站⽴,也巧妙的应⽤了患者⾃⾝重⼒长时间的作⽤于跟腱的牵拉。

康复治疗也不单单是⼀个技术的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也是⼀个和病⼈交流配合的过程。

有的病⼈有意识问题不能配合时、作为⼀名治疗师、不能过于⼼急、发出的动作⼝令要清晰明确,并做⼏个⽰范动作帮助患者理解、耐⼼的给病⼈引导动作。

奖励性护理措施对住院精神分裂症衰退期病人康复的影响

奖励性护理措施对住院精神分裂症衰退期病人康复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 的结局往往是进入衰退期 ,长期住 院治疗 ,对 患者的社会功能 、家庭功能和生活 能力也有不 同程 度的影 响。 心与计划性 、思维紊乱或贫乏和工娱治疗 6个 因子 。采用 4级 评分 t正常为 0分 ,轻度为 1分、中度为 2分、重度为 3分 。
如何延缓病人的衰退 或使衰退期病人得到康复 ,提高他们的生 活 自理能力等 ,这是精神分裂症后 期治疗 、康复 的重要课题 。
奖励性 护理措施 。
对 照组采 用精神 分裂症 康复 期 常规护 理 ,
如 :组织看电视 、听音乐 、做体操等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
12 3 评定工 具 ..
采 用 N S S作为 评定工 具 ,N S S量 表 OD OD
由于精神分裂症 的 自然病程和抗精神病药物过度镇静的副 作用 ,以及 由于疾病的反复发作而长期 住院,病人长期生活在
训练结果经一致性检验 K p a .0 ap ≥0 8 。方式 :与病人 交谈 ,观
察病人行为 ,或参考病程记录及护理记录进行综合评定。 ( ) 2
统一评定时间、评定 地点和评定人 员。 ( )评定者使 用统一 3
两组病人奖励性 护理措施实施后 比较
两组病人在社会性
退缩 、生活 自理能力、责任心与计划性 、工娱治疗方 面的得分
出现病情变化或抗精神病药物剂量变化超过氯丙嗪等价毫克数 5 。按照随机数字 的奇偶 数将入组病人 分为两组 ,对 照组 0mg
和实验组各 4 。两组病人 年龄、病程及入组 时的病情 和 自 0例
的态度 ,对集体活动 、联欢会的态度 ;工娱治疗方面 :安排病 人擦桌子 、扫地 、整理 内务 、刷洗碗 筷、养花等 。 ( )制定 2 奖励的标 准 :规定每完成 目标行 为一次 ,可得一个代币券 ;完

奖励机制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奖励机制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占冰医学2證2019年3月第26卷第3期•401-•论著•(护理研究)奖励机制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徐小丽,容彩连,黎银娥,鲁金韵(肇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肇庆526000)【摘要】目的探讨奖励机制在护理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3()例。

干预组实施奖励机制护理干预,常规组实施一般疾病护理服务。

比较两组患者的IPROS评分、满意度、遵医行为情况。

结果干预组的IPROS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5).干预组的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3.33%(P<0.05)o干预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包括按时服药、按时作息、户外活动配合、护患沟通配合比例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5):结论奖励机制护理干预可提高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满意度、遵医行为比例及康复效果。

【关键词】奖励机制;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满意度;遵医行为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4659.2019.03.0401Observation 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Reward Mechanism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during Schizophrenic Rehabilitation Period//XU Xiaoli,RONG Cailian,LI Yiri^e,LU Jinyun(Zhaoqing Third People s Hospital,Zhaoqing526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reward mechanism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during schizophrenic rehabilitation period.Methods60cases of patients during schizophrenic rehabilitation period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2016to June2017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routine group,with30cases in each group.The IPROS scores, satisfaction degree and compliance behavior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IPROS scores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routine group(F<0.05).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93.33%,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73.33%of the routine group(P<0.05).The rates of compliance behavior,including taking medicine on time,keeping regular hours,coordination of outdoor activities and coordination of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P<0.05).Conclusions Reward mechanism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compliance behavior rate and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patients during schizophrenic rehabilitation period.[Key words]Reward mechanism;Schizophrenia;Rehabilitation period;Satisfaction degree;Compliance behavior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临床综合征,目前病因不明,可能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其中个体心理易感因素、外部社会环境刺激因素均为精神分裂症的诱发因素,临床症状因人而异,存在个体差异性.但大多体现在机体感知觉、认知能力、行为、情感等方面,患者意识清楚但认知功能受到损害,与人相处或对外界环境感觉均出现偏差“。

奖励机制在护理精神分裂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奖励机制在护理精神分裂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关键词】 奖励机制;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康复疗效
中图 分 类 号 :R 4 7 3 . 7 4 文 献 标 识 码 :A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4 — 4 6 5 9 . 2 0 1 7 . 1 1 . 1 6 0 9
1 5 0 例 精神 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 7 5例。常规组给予一般 疾病护理流程 .观察组采 用奖励机 制护理干预 比较
两组 患 者 干预 后 的 康 复 疗 效 评 分 和 满 意度 。结 果 干预 后 ,常 规 组 的 生 活 能 力 、社 会 关 系、 工 疗情 况 、 生 活 习惯 、人 际 交 往 等 康
s c h i z o p h r e n i a . Me t h o d s 1 5 0 c a s e s o f p a t i e n t s wi m s c h i z o p h r e n i a a d mi t t e d t o o u r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F e b ua r r y 2 0 1 5 t o F e b r u a r y 2 0 1 6 we r e s e l e c t e d a n d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g r o u p a n d o b s e r v  ̄i o n ro g p , u wi h t 7 5 c a s e s i n e a c h g r o u p. T h e c o n v e n i t o n a l ro g u p r e c e i v e d
i n t e ve r n t i o n a n d s a t i s f a c t i o n d e g r e e we e r c o mp a r e d b e t we e n wo t ro g u p s . Re s u l t s Af t e r i te n r v e ti n o n , he t s c o r e s o f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e fe c t s u c h a s l i  ̄n g a b i l i t y , s o c i a l r e l a i t o n s h i p , o c c u p a i t o n a l he t r a p y , l i v ng i h a b i t s nd a 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o f c o n v e n i t o n a l g r o p u we r e h i g h e r

奖励机制对护理精神分裂康复期患者家属满意度的作用

奖励机制对护理精神分裂康复期患者家属满意度的作用

2020年1月第12卷第02期奖励机制对护理精神分裂康复期患者家属满意度的作用刘 敏【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在精神分裂康复期患者护理阶段应用奖励机制对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康复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应用奖励机制,对比两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为80.00%,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在精神分裂康复期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奖励机制对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满度具有积极影响,临床应用价值比较显著。

【关键词】奖励机制;精神分裂康复期患者;家属满意度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临床上发生率比较高的精神类疾病,其发病机制并不明确,但是近年来相关研究资料表示环境、多巴胺受体、思维、行为以及遗传等因素都是引起患者出现精神分裂疾病的因素之一,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进行长期治疗,服用抗精神类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的恶化,同时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促进患者病情的快速康复[1]。

本文研究实验以80例精神分裂康复期患者为例,分析探讨在其护理过程中应用奖励机制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 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此段时间内所在科室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康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80例患者分为礼数相等的两组(对照组、观察组)。

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29-76岁,平均年龄为(52.50±4.04)岁;观察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31-74岁,平均年龄为(52.50±3.62)岁。

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下资料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奖励机制,具体护理内容如下:建立奖励机制小组,由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组成,要求小组成员具有和蔼的服务态度,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由护理人员进行患者心理状态的综合评估,小组成员全部需要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实施奖励机制的重点内容,对患者实施鼓励。

奖励机制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奖励机制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DOI:10.19792/j.cnki.1006-6411.2020.32.037工作单位:201806 上海 上海市嘉定区精神卫生中心刘涛:男,本科,护师收稿日期:2019-04-25※精神科护理奖励机制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刘 涛摘要 目的 探究奖励机制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整体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以2017年3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126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分号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

其中对照组63名,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63名,实施奖励机制联合综合康复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护理完成后的简明精神量表统计情况,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等指标进行统计。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精神量表的整体情况方面(2周、4周、6周)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在治疗依从性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当前阶段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奖励机制能够达到较高的治疗护理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对病人生活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的调节和控制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奖励机制;精神分裂症;简明精神量表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类疾病,分为先天性以及后天性,一般来说患者往往表现出不同寻常的思维、直觉以及情感等,与当前的社会格格不入,同时与环境出现不协调等现象。

后天所产生的精神分裂症往往是受到了精神上的刺激所致,因此患者会出现较大的负面情绪[1-2]。

在临床上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除了需要应用药物进行控制之外,还应当在临床上结合规范化的护理方式,通过正确的护理方法来提高患者精神分裂症的控制作用[3,4]。

目前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但是护理效果并不显著。

本次研究主要就综合护理干预方式结合奖励机制来进行分析探究,具体的数据资料情况如下所示: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3月—019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126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精神科护理工作奖罚制度

精神科护理工作奖罚制度

精神科护理工作奖罚制度一、奖励制度1. 表现突出奖:对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表现突出、患者满意度高、同事评价好的护理人员,给予表彰和奖金。

2. 创新贡献奖:鼓励护理人员提出创新护理方法或改进措施,对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的创新给予奖励。

3. 团队协作奖:对在团队协作中表现突出,能有效协调团队成员,共同完成护理任务的护理团队给予奖励。

4. 特殊贡献奖:对在特殊情况下,如紧急事件、重大疾病护理中做出特殊贡献的护理人员给予特别奖励。

二、惩罚制度1. 工作失误处罚:对因工作疏忽导致患者安全问题或护理质量下降的护理人员,根据失误严重程度给予警告或罚款。

2. 违反职业道德处罚:对违反护理职业道德,如泄露患者隐私、态度恶劣等行为的护理人员,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3. 违反操作规程处罚:对不遵守护理操作规程,导致患者健康受损的护理人员,给予处罚,并要求其参加培训。

4. 工作态度问题处罚:对工作态度消极、影响团队士气的护理人员,给予批评教育,并视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罚。

三、考核机制1. 定期考核:通过定期的护理工作考核,评估护理人员的工作表现和专业能力。

2. 患者反馈:将患者满意度调查纳入考核体系,作为评价护理人员工作表现的重要参考。

3. 同事评价:鼓励同事之间相互评价,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反映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

四、奖罚执行1. 奖罚决定:奖罚决定由护理管理部门根据考核结果和相关证据做出。

2. 透明公正:确保奖罚制度的执行过程公开透明,接受全体员工的监督。

3. 及时反馈:对护理人员的奖罚结果应及时通知本人,并说明原因,确保奖罚制度的公正性。

五、持续改进1. 反馈机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鼓励护理人员对奖罚制度提出建议和意见。

2. 定期评估:定期对奖罚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其适应护理工作的发展和变化。

3. 培训与发展:为护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他们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

精神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奖励

精神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奖励

精神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奖励一、纠正患者行为,促进疾病康复自我管理能促进大脑功能恢复,对药物治疗起到促进巩固的作用,患者通过思考,劳动,自我管理可增强体质,提升抵抗疾病的能力。

对于精神分裂症病人中有孤独、迟钝、妄想、幻觉等症状,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可使其逐步与现实接触,转移其病理体验;对于慢性病人,通过培养训练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可防止精神衰退;对于抑郁,懒散被动,失去自理生活能力的病人可以通过训练他们自理生活减少社会及家庭的负担,也可以培养正常的生活规律,提高其对生活的兴趣,促进疾病恢复;对于兴奋的躁狂病人,可通过有节律的自我管理使精力得到适当的发挥,起到镇静作用,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二、丰富住院生活,恢复社会功能自我管理能力可以使病人增强与现实环境的接触,丰富住院生活,改变其病理过程,培养病人成为一个具有积极作用的劳动者,逐渐恢复社会功能。

精神科多为封闭病室,患者的住院环境封闭,住院生活比较单一,一般都是吃饭-集体活动-吃药-睡觉几点一线。

精神科成熟的管理体制在规范工作流程的同时,也让患者被驱使着日复一日重复做着相同的事情,生活变得枯燥乏味,没有生机,活力。

期间加上精神科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让患者在享受良好服务的情况下容易产生依赖和懒惰的心理。

长时间如此,患者会失去生活自律性,进而失去独立能力,导致出院后无法独立生活,无法适应社会,失去社会功能。

培养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调动患者的生活积极性,让患者由被动变为主动,激发患者思维,自己规划自己的生活,提升独立生活的能力,并根据个人需求向工作人员提出合理建议。

有助于丰富住院生活,恢复社会功能。

三、助力病房管理,重现自我价值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不仅对精神病患者来讲是康复的标志,对精神科管理更是锦上添花。

一般处于康复期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恢复的都非常好,甚至他们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照顾自己和他人。

将这些患者组织起来组成一支志愿者团队可以有效地助力病房管理。

让自我管理较强的患者参与到精神科管理工作中有利于锻炼患者的社会能力,提升其责任感。

奖励机制护理对精神分裂康复期患者的效果分析

奖励机制护理对精神分裂康复期患者的效果分析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中国社区医师2021年第37卷第7期目前,临床较常见的精神科疾病为精神分裂症,是指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青年、中年较常见,具有认知障碍、思维异常、精神活动不协调及情感知觉障碍等症状表现,致病因素较复杂[1-2],可能与个体心理易感因素、外部社会环境刺激等因素有关,具有患病率高、病程长、反复发作及迁延难愈等特点,未及时治疗则会影响视觉、听觉及嗅觉等功能,诱导机体认知功能损害、思维障碍等神经系统病变,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近年来研究表明,长期药物治疗此病能控制疾病进展,但部分群体缺乏疾病理解,常有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导致服药依从性较差、影响预后效果,因此探寻经济、有效及可行的护理方式,受到临床重视[3-4]。

有研究认为传统护理以病情监测、心理疏导、用药指导及口头宣讲为主,忽视个体差异、疗效单一,未获得患者青睐[5-6]。

基于此,2019年5月-2020年3月收治精神分裂康复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精神分裂康复期患者行对症护理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9年5月-2020年3月收治精神分裂康复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

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3~72岁,平均(48.39±8.27)岁;体质量19~26kg/m 2,平均(23.38±5.26)kg/m 2;病程1~3年,平均(2.36±1.05)年;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有15例,高中有18例,大专及以上有17例。

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4~73岁,平均(48.42±8.35)岁;体质量18~25kg/m 2,平均(23.12±5.34)kg/m 2;病程1~4年,平均(2.47±1.15)年;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有14例,高中有19例,大专及以上有17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精神病护士奖惩制度范本

精神病护士奖惩制度范本

一、目的为了提高精神病护理质量,规范精神病护士的行为,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奖励制度1. 对表现优秀的护士给予以下奖励:(1)年度考核优秀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晋升机会。

(2)在工作中,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取得良好效果者,给予口头表扬。

(3)积极参加护理知识竞赛、学术交流等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者,给予表彰和奖励。

(4)在护理工作中,发现并纠正重大安全隐患,避免事故发生者,给予表彰和奖励。

(5)在工作中,对病人关爱有加,得到病人及家属好评者,给予表扬。

2. 对在以下方面表现突出的护士,给予以下奖励:(1)全年无投诉、无纠纷、无差错事故者。

(2)积极参加护理培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对科室发展作出贡献者。

(3)在护理工作中,勇于创新,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取得良好效果者。

(4)在紧急情况下,临危不惧,出色完成工作任务者。

三、惩罚制度1. 对以下行为的护士,给予以下惩罚:(1)违反医院规章制度、护理操作规范者,给予口头警告或书面警告。

(2)在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导致病人出现护理并发症者,给予扣罚奖金或降职处理。

(3)在工作中,态度恶劣,与病人发生争吵者,给予停职检查或解除劳动合同。

(4)在工作中,擅离职守、玩忽职守者,给予扣罚奖金或解除劳动合同。

(5)在工作中,泄露病人隐私者,给予扣罚奖金或解除劳动合同。

2. 对以下情况的护士,给予以下惩罚:(1)一年内累计迟到、早退超过10次者,给予警告或降职处理。

(2)一年内累计请假超过20天者,给予警告或降职处理。

(3)在工作中,故意违反护理操作规范,给病人造成伤害者,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四、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医院护理部。

2.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医院护理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3.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相关规定执行。

护士奖惩讨论发言稿范文

护士奖惩讨论发言稿范文

护士奖惩讨论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讨论护士的奖惩制度,我想分享一些我个人的看法。

在医院工作的护士们,每天都在为患者的健康付出努力,他们的工作非常辛苦。

因此,我认为对于护士的奖励制度应该更加重视和完善。

首先,我认为对于表现突出的护士应该给予及时而且丰厚的奖励。

这不仅可以激励护士们更加努力工作,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此外,对于那些表现不佳的护士,应该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以达到警醒和规范工作行为的目的。

另外,护士的奖惩制度也应该更加注重公平和公正。

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护士,在工作压力和工作内容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奖惩制度上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避免不公平对待。

总的来说,护士的奖惩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激励护士更好地工作,还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护士奖惩制度。

谢谢大家。

时效激励理论联合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时效激励理论联合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时效激励理论联合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时效激励理论以及康复护理干预进行运用的作用。

方法:结合对比护理观察的方式展开探究,所选入患者为80例,为本院在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所接诊,结合组内盲选的方式,取其中的40例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展开常规性护理,作为对照组。

剩下患者在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则需要将时效激励理论以及康复护理干预进行运用,即观察组,分析患者的恢复情况等。

结果:结合对两组患者在恢复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等,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

结论: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可以将时效激励理论以及康复护理干预进行运用,有效保障临床对该部分患者的护理效果,帮助患者恢复。

关键词:时效激励理论;康复护理;精神分裂症;心理状态精神分裂症为当前临床最为常见的精神类病症,且在生活压力不断增加等因素的作用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数量正以较快的速度在增加,同时患者的发病年龄段在不断的扩大。

该部分患者存在有较大的负面心理,生活质量较大,长时间处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作用下,更容易促使患者出现自残甚至自杀等心理,对患者健康所造成的影响较大[1-2]。

从护理干预的层面出发,促使该部分患者能够迅速进行恢复,逐步在临床得到运用。

本次研究就主要对时效激励以及康复护理干预在该部分患者护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结合对比护理观察的方式展开探究,所选入患者为80例,为本院在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所接诊,结合组内盲选的方式,取其中的40例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展开常规性护理,作为对照组。

剩下患者在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则需要将时效激励理论以及康复护理干预进行运用,即观察组。

在患者组成方面,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16例,年龄分布在54—77岁间,对应均值为(63.91±1.83)。

而观察组中有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在53—76岁间,对应均值为(64.78±1.63)。

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方法与效果评价

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方法与效果评价

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方法与效果评价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常常对患者和其家庭造成严重影响。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康复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就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方法与效果进行评价。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的方法:1. 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需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来控制症状,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帮助患者按时按量地服药,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支持性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改变不良的心理行为模式,促进康复。

3.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康复护理中的重要部分,通过社会工作者、康复人员和志愿者的支持,患者可以获得更多的情感和物质上的帮助,减少社会孤立感,更好地融入社会。

4. 生活技能训练: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缺乏自理能力,护理人员需要帮助他们进行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例如自我照顾、社交交往、职业技能等,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1. 症状减轻: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减轻,例如幻觉、妄想等症状减少,情绪稳定。

2. 生活质量提高:经过康复护理的患者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自我照顾能力和社交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3. 康复率提高:通过康复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率得到了提高,一些患者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4. 家庭支持增强:通过康复护理,患者的家庭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增强社会支持和家庭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能够帮助更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获得有效的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单位:辽宁 121019 辽宁省锦州市康宁医院 (边丽丽)奖励机制在护理精神分裂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体会边丽丽[摘要] 目的 探讨奖励机制在精神分裂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87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 =43)和观察组(n =44)。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加强奖励机制,对比2组患者精神分裂康复情况和家属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干预后5个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 <0.01);干预后,观察组5个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

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为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P <0.01)。

结论 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中,奖励机制可促进病情康复,且患者家属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奖励机制精神分裂症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精神病,发病原因尚未被完全揭示,但多年临床相关研究表明,该病很可能与脑内5-HT、多巴胺受体、行为、思维、情感、环境和遗传等各种因素密切相关[1-2]。

精神分裂症者需长期服用如奥氮平[3]、齐拉西酮[4]等抗精神类药物以有效地控制病情的恶化,除服用基本药物,还必须配合相关护理以促进病情康复。

本研究旨在探讨更合适的护理方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月辽宁省锦州市康宁医院收取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87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 =43)和观察组(n =44)。

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7∶16,年龄24~71岁,平均(48.2±5.1)岁,病程1个月~1.8年,平均(1.2±0.3)年。

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8∶16,年龄22~67岁,平均(47.7±4.5)岁,病程2个月~1.7年,平均(1.1±0.2)年。

2组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病情监控、服药指导、心理指导、安全管理、日常护理等。

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强奖励机制。

(1)建立奖励小组:奖励小组成员有护士长、主管护师、护士,均具有丰富临床经验,且服务态度佳,此外小组成员还包括心理医生,以指导护士完成患者心理评估,小组成员均通过学习来认识正面机制,做到不轻易否定患者、患者有进步需及时鼓励和奖励、患者无进步则不要表现出失望、不要采用强制措施来实施相关护理等。

(2)评估心理需求:小组成员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深入交谈,并观察患者表情、肢体等变化,确定患者感兴趣的物质、希望获得哪些肯定或者赞美等。

(3)奖励实施:①物质奖励:对于患者取得的进步,或者即使不进步但已经尽力完成者,可给予患者喜爱的食品如糖果、巧克力等,注意实施物质奖励时应循序渐进,以刺激患者不断进步的欲望,切忌初次给予过大奖励;②言语“奖励”:言语“奖励”主要强调患者的努力和进步,当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应告知其病情已大有改善;若患者对治疗效果有疑问,认为某些方面仍存在不适时,应告知患者属于正常症状,处于正常的康复阶段,已比治疗前大有好转;公开表扬患者取得的进步,并告知其要继续积极地配合相关治疗,以加快病情康复,树立康复信心。

1.3 观察指标 (1)精神分裂症改善情况:采取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npatient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Outcome Scale,IPROS)[5]来评价病情康复状况,该量表包括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关系和兴趣、工疗情况和讲究卫生5项维度,每1个维度总分为5分,得分越高,恢复情况越差,反之越佳。

(2)家属满意度:自制调查问卷,回收率100%,调查内容包括护理知识、护理态度、护理技术、护理效果,每项实现5级评分法,其中5分为非常满意,4分为满意,3分为一般,2分为不满意,1分为非常不满意,总分为20分,最后换算成100分,得分在90~100分即非常满意,80~90分即满意,70~80分即一般,<70分即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不同组别精神分裂症改善情况的对比 观察组、对照组干预后5个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 <0.01);干预后,观察组5个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

见表1。

表1 不同组别精神分裂症改善情况的对比(x ±s ,分)组别例数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关系和兴趣工疗情况讲究卫生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44 2.9±0.5 1.1±0.2a 2.6±0.4 1.2±0.2a 2.4±0.4 1.0±0.2a 2.5±0.4 1.2±0.2a 2.3±0.30.9±0.1a 对照组43 2.8±0.3 1.6±0.3a 2.5±0.3 1.5±0.2a 2.3±0.3 1.5±0.3a 2.4±0.3 1.6±0.3a 2.2±0.3 1.3±0.2a t 值 1.1349.125 1.317 6.995 1.3179.125 1.3177.300 1.83311.757P 值>0.05<0.01>0.05<0.01>0.05<0.01>0.05<0.01>0.05<0.01注:与干预前相比,a P <0.012.2 不同组别家属满意度情况的对比 观察组家属非常满意25例,满意17例,一般2例,家属总满意度为95.5%;对照组家属非常满意14例,满意18例,一般9例,不满意2例,家属总满意度为74.4%。

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572,P <0.01)。

3 讨论精神分裂症属于复发率高、预后残留精神症状的一类慢性疾病,会使患者社会功能受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于社会竞争压力大,部分人因压力得不到正确释放或者感情原因、家庭原因等,使近年来精神分裂症患者持续增加,因此相关部门应给予充分重视。

精神分裂症康复除正确地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之外,还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6-7],康复时他们害怕因自己患有这种疾病而被人不接受和抛弃,导致心理负担大,进而不愿意主动和他人沟通,久而久之病情改善差或者无进展。

归根到底,对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要重视心理护理,而奖励机制就是心理护理的不同存在方式,它通过评估患者的心理需求,了解患者的心理动向,进而给予物质奖励和言语奖励,通过物质奖励能够满足患者身心需求,使其意识到积极配合治疗,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激发患者主动配合治疗,降低治疗抵触心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通过言语奖励,使患者的“劳动”成果被人认同,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使其树立康复信心[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精神分裂症康复情况、家属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1),表明奖励机制的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中,奖励机制可促进病情康复,且患者家属满意度高,参考文献[1] 杨庆海,罗红叶,陈荷,等.广西汉族精神分裂症危险因素的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1):75-77.[2] 温慧玉,刘啟明.200例精神分裂症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J].当代医学,2015,21(14):158-159.[3] 段艳平,司天梅,苏允爱,等.奥氮平换用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3,26(1):5-8.[4] 张大平.齐拉西酮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20(26):134-137.[5] 吴春荣,刘艳征.代币强化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2):213-217.[6] 王文季,张倩,陈超,等.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的家庭负担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4):467-470.[7] 姚志珍,徐奇,吴留发,等.上海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23(26):3117-3121.[8] 李秀美,温海旅,唐柳岚,等.奖励机制在精神分裂患者康复期中的护理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2(5):223-224.作者单位:江西 330006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龚淑兰 余发珍 黄如瑜)老年患者经肠镜切除结直肠息肉并发出血的综合护理分析龚淑兰 余发珍 黄如瑜[摘要] 目的 对老年患者经肠镜切除结直肠息肉并发出血的综合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 选取42例老年患者经肠镜切除结直肠息肉并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21例。

比较不同护理措施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 综合护理组对护理质量各项内容的评分为:病房环境(14.02±0.34)分,服务态度(23.04±1.11)分,服务及时性(24.01±0.71)分,管理规范性(18.67±1.16)分,综合素质(14.11±0.61)分,总评分(93.85±3.93)分;常规护理组对护理质量各项内容的评分为:病房环境(10.03±1.25)分,服务态度(18.64±1.51)分,服务及时性(20.34±0.29)分,管理规范性(14.13±0.38)分,综合素质(9.97±0.74)分,总评分(73.11±4.17)分;综合护理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综合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老年患者经肠镜切除结直肠息肉并发出血风险。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并发出血;老年患者;经肠镜切除;综合护理;护理效果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老龄化的不断扩大,结直肠息肉检出率呈增高趋势,给患者健康和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结直肠息肉尤其是腺瘤型息肉被公认为癌前病变,其同结直肠癌具有密切关系,发现后应彻底摘除[1]。

临床上,结肠息肉没有特异性,多数因腹泻、便血、便秘、腹痛等症状和血肿标志物升高等实施肠镜检查发现。

经肠镜切除术为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其临床效果较佳,且并发症较少[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