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一章阅读母子题训练第十二篇念奴娇登多景楼古代诗歌阅读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常德市一中备课组)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水调歌头·多景楼①陆游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

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

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

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②。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

使君③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

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

叔子④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注】①多景楼:在镇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

1164年10月初,出任镇江府通判的陆游陪同镇江知府方滋(即“使君”)登楼游宴,写下此词。

时金兵方踞淮北,镇江为江防前线。

②貔貅:猛兽,喻指勇猛战士。

③使君:古代州郡长官所称,此处指方滋。

④叔子:西晋大将羊祜,字叔子,镇守襄阳,曾登临兴悲。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上阕前四句写景,由近及远,由小到大,运用比喻、衬托的手法,写出烟云缥缈之中似有若无地矗立着的高楼胜景。

B.上阕“鼓角”五句,追忆孙刘联军破强曹往事。

烽火明灭,戈甲耀眼,而以“连空”、“万灶”点染,画面雄浑辽阔。

C.下阕换头处由江山历史过渡到现实生活情景,以九字为三顿,节奏峻急,露草风枝,绘出秋容惨淡,情绪稍转低沉。

D.下阙最后五句以“不见”二字领起,一气贯通,直至终篇,既呼应了上文的“孙刘”,又写及羊祜,以浇心中块垒。

15.下阕是如何抒发“古今愁”的?(6分)14、A15.(6分)⑴借景抒情。

露珠结在草上,风吹落黄叶飘荡,用风露草木点明季节时令,词人登高望远,山河破碎,自己壮志难酬,君国身世之愁,纷至沓来。

⑵借事抒情。

烽烟未息,知府方滋就携群僚登楼谈笑风生,这种乐观情绪,洗尽了词人心中的万千忧愁。

⑶直抒胸臆。

“遗恨”,直接抒发了自己不能亲手克敌完成恢复大业而黯然神伤。

⑷借典抒情。

借对羊祜“名与汉江流”的赞美来表达自己力主抗金的政治态度,借羊祜劝勉方滋,希望他能象羊祜那样,为渡江北伐作好部署,建万世之奇勋,垂令名于千载,寄予一片希望。

水调歌头·登多景楼①古诗词鉴赏答案

水调歌头·登多景楼①古诗词鉴赏答案

水调歌头·登多景楼①古诗词鉴赏答案古代诗歌阅读(6分)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古诗词鉴赏答案水调歌头·登多景楼①杨炎正②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

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

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

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

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

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注①多景楼:位于镇江北固山。

②杨炎正:南宋词人,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从全词来看,词人“强呼斗酒发兴”的具体原因有哪些?答案8.①逢秋伤悲,②客居他乡,③山河破碎,④报国无门。

古诗词鉴赏答案:眼儿媚古诗词鉴赏答案在金日作三首(其二)古诗词鉴赏答案饮酒古诗词鉴赏答案塞下曲古诗词鉴赏答案早发古诗词鉴赏答案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古诗词鉴赏答案夜坐有感古诗词鉴赏答案夏日三首(其一)古诗词鉴赏答案雨后池上古诗词鉴赏答案江城子癸酉春社古诗词鉴赏答案竹轩诗兴古诗词鉴赏答案途中见杏花古诗词鉴赏答案谢亭送别古诗词鉴赏答案秋登宣城谢朓北楼古诗词鉴赏答案念奴娇·登石头城①古诗词鉴赏答案落梅①古诗词鉴赏答案金陵驿古诗词鉴赏答案唐多令古诗词鉴赏答案阮郎归古诗词鉴赏答案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①友古诗词鉴赏答案天津桥春望古诗词鉴赏答案南歌子·游赏古诗词鉴赏答案普天乐·秋怀古诗词鉴赏答案唐多令惜别古诗词鉴赏答案踏莎行古诗词鉴赏答案春生古诗词鉴赏答案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四古诗词鉴赏答案夜上受降城①闻笛古诗词鉴赏答案秦楼月古诗词鉴赏答案咏风古诗词鉴赏答案岁暮归南山①古诗词鉴赏答案与梦得①沽酒闲饮且约后期古诗词鉴赏答案南歌子游赏古诗词鉴赏答案西江月遣兴古诗词鉴赏答案旅夜书怀古诗词鉴赏答案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古诗词鉴赏答案山园小梅古诗词鉴赏答案菩萨蛮黄鹤楼古诗词鉴赏答案宿业师山房待丁公不至古诗词鉴赏答案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和听雨古诗词鉴赏答案别舍弟宗一古诗词鉴赏答案途中见杏花古诗词鉴赏答案采桑子古诗词鉴赏答案柳州开元寺夏雨古诗词鉴赏答案春望古诗词鉴赏答案风雨古诗词鉴赏答案华清宫①(其三)古诗词鉴赏答案禹庙古诗词鉴赏答案鹧鸪天?重阳晚眺遇雨古诗词鉴赏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 古诗文阅读3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 古诗文阅读3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古诗文阅读(3)1.(2020年河南开封统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

【注】①雉雊(ɡòu):野鸡鸣叫。

②《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举例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运用反衬手法。

如:“穷巷牛羊归”“田夫荷锄至”,以动物、人皆有所归,归得惬意,反衬自己独无所归,归隐太迟的惆怅。

或:运用白描手法。

如:“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不加渲染地描绘出老人等候牧童回家的画面,亲切质朴。

2.(2020年豫南九校联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寒[注]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津津细雨中。

【注】本诗作于宋高宗建元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

作者几经逃难,避乱岳州,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写出了海棠“不惜”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细雨之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在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勇于在这样艰难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

3.(2020年海南嘉积中学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相见欢朱敦儒①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②。

【注】①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

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逃客居金陵之时。

②扬州:当时为抗金前线。

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景象:黄昏时分,万里大地都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滚滚长江水向东逝去,一派衰败的景象。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22:诗歌鉴赏(三)(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22:诗歌鉴赏(三)(含答案)

专项训练二十二诗歌鉴赏(三)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送严士元刘长卿①春风倚棹阖闾城②,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③今已误儒生。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④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①刘长卿,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

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

②阖闾城,苏州城。

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④王昌龄,盛唐诗人。

作此诗时诗人被贬为江宁臣。

(1)对刘长卿的《送严士元》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首联“倚”字将春天拟人化,表现朋友相见的喜悦心情;“寒”字写出春寒料峭,也为诗人与朋友的相别营造氛围。

B.颔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细”得看不见,“落地”听不到。

诗中景物之柔美,给人以惬意心情。

C.“日斜江上孤帆影”一句描写落日去帆的景象,暗含作者与友人盘桓到日暮仍恋恋不舍及相遇又别离的复杂情思。

D.“草绿湖南万里情”属于远景描写,既点出了朋友所去之地是遥远的湖南,又蕴含了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2)试结合刘诗的尾联“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与王诗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分析两首诗的主人公在个人经历和情感上的异同点。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夜闻觱篥杜甫夜闻觱篥沧江上,衰年侧耳情所向。

邻舟一听多感伤,塞曲三更欻悲壮。

积雪飞霜此夜寒,孤灯急管复风湍。

君知天地干戈满,不见江湖行路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点题,点明了时间和觱篥声传来的位置,暗示了诗人漂泊无着的处境。

B.诗人时值“衰年”,漂泊江湖,前路茫茫,听到悲壮的觱篥声,悲情油然而生。

C.五、六两句,写积雪飞霜凝结着冬夜的严寒,觱篥管吹奏出急风猛浪的声音。

D.全诗内情和外物和谐统一,营造了浓厚的抒情氛围,构成了诗的深邃意境。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提高练习:古代诗歌阅读 诗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提高练习:古代诗歌阅读 诗

古代诗歌阅读·诗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夕①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②烟景有谁争。

注:①《春夕》是诗人旅居湘鄂时所作。

②五湖,指春秋越国大夫范蠡隐居的太湖,这里指崔涂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春水远流、春花凋谢的暮春之景,点明了诗人春归时节身在异乡的境况,渲染出凄凉孤愁的气氛。

B.颈联诉说了思乡之苦,"动""绝"两字,把诗人那种由期待而沮丧的复杂心理,逼真地传达出来了。

C.尾联运用了反问和用典的手法。

从暗用五湖典故来看,这里的"归"字,表达的就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D.这首诗感情真切,意境深婉,尾联中"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自慰自嘲,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彷徨。

2.本诗颔联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结合该联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问题。

夏晚望嵩亭有怀罗邺①正怜云水与心违,湖上亭高对翠微。

尽日不妨凭槛望,终年未必有家归。

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

此地又愁无计住,一竿何处是因依。

【注】① 罗邺,唐朝余杭人。

有文名,尤擅律诗。

科考屡下第,漂泊湘、浦间,不得志,晚年赴职单于牙帐,郁郁而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起句写漂泊不定的浮云和流水,从侧面烘托出作者的思归之情。

B.第二句写湖上亭子与湖岸青山相对,引发出后面的登亭远望、所见有怀。

C.虽然望嵩亭周围景色优美,整日可观,但作者仍觉得它终是异乡,不能久留。

D.诗的最后以景结情,说自己好似修竹,孤独无依,透露出作者无所归依的迷惘。

2.本诗的第五、六句“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登尉佗楼许浑刘项持兵鹿未穷,自乘黄屋①岛夷中。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强化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强化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0 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强化练习题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贺新郎·九日刘克庄湛湛长空黑。

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①滴。

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

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②,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北去,日西匿。

【注】①牛山: 齐景公登上牛山想到终有一死而凄凉落泪。

②南朝狂客:孟嘉。

晋孟嘉为桓温参军,曾于重阳节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三句先以“湛湛长空黑”烘托出胸中块垒,通过对风雨交加环境的描写,表达出词人忧虑国事、痛心神州陆沉的悲愤之情。

B. “白发书生”是作者自指,作者落泪既是为神州残破沉沦伤心洒泪,也是联想到齐景公牛山落泪,想到自己生命终将逝去而滴泪。

C. “少年”三句遥接“老眼平生”折,笔追叙少年时代的豪兴与才情。

但是目前却青春已逝,壮志成空,进一步突出了如今的家国之恨。

D. 作者最后目送飞鸿北去,抒发对故土的思恋。

“日西匿”暗指南宋国势危殆,振兴无望。

以天际广漠之景物作结,与首句呼应,意余言外。

2. 词人主要用了哪些手法表现自己的家国情怀?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各题。

菩萨蛮纳兰性德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

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

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

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起笔两句以如椽之笔描绘景物,黄云、紫塞、女墙、乌啼,边塞苍凉之感油然而生。

B. “落日”两句,有远有近,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场面宏阔,呈现一片苍茫萧索之景。

C. 这首词意境雄浑,黄云浩渺,紫塞绵延,万山横亘,猎马驰骋,抒发了戍边的豪情。

D. 词作上片遒劲豪迈,下片韵致绵长,从浩荡塞歌转为低回离歌,格调豪迈而幽婉。

浙江省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二古代诗歌阅读习题(含解析)

浙江省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二古代诗歌阅读习题(含解析)

专题规范练十二古代诗歌阅读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答张十一①韩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②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④觉霜毛一半加。

,张十一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

张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

②踯躅:杜鹃花的一种。

③恩波:皇帝的恩泽。

④斗:通“陡”。

(1)赏析颔联的“竞”和“闲”二字的妙处。

(2)分析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寻西山隐者不遇丘为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①,应是钓秋水。

差池②不相见,黾勉③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④契⑤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指乘小车出游。

②差池:指此来彼往而错过。

③黾勉:殷勤。

④及兹:来此。

⑤契:惬意。

(1)从上山到下山,诗人的情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2)从全诗来看,“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两句有什么作用?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

北山①王安石北山输绿涨横陂②,直堑③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筑室于钟山(今紫金山,又叫北山)的山腰中。

②陂:池塘。

③堑:护城河。

(1)第一句的“输绿”一词别致典雅,试结合诗歌前两句分析该词的妙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是如何表达的?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2)题。

摊破浣溪沙李璟手卷珍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

(1)词的上片写抒情主人公卷帘出场,倚楼凝望,思绪万千,“”一词点明了主旨。

下片“青鸟不传云外信”一句,运用了“青鸟”的典故,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2)简要赏析结尾句“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的表现手法。

5.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第(1)~(2)题。

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各题。

【黄钟】人月圆雪中游虎丘①(元)张可久②梅花浑似真真③面,留我倚阑杆。

雪晴天气,松腰玉瘦,泉眼冰寒。

兴亡遗恨,一丘黄土,千古青山。

老僧同醉,残碑休打④,宝剑羞看。

【注】①虎丘:江南名胜之一,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

秦始皇东巡时曾来虎丘寻找阖闾殉葬的干将、莫邪、湛卢等宝剑。

②张可久,元代著名散曲作家,多次担任下级官吏,时官时隐。

③真真:唐代美女。

④打:拓。

(1)“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阑杆”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修辞手法,描绘了雪中盛开的梅花美丽动人的姿态,细腻地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2)层次分明是这首元曲的特点。

试从景和情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解析:(1)比喻;拟人(2)全曲可分三层。

①开头五句为第一层,写雪中游虎丘的所见(触景)。

描绘出一幅清寒素洁的虎丘冰雪图。

②六七八三句为第二层,写雪中游虎丘的所感(怀古)。

无情的历史长河,把与虎丘有关的风云人物都变成一丘黄土,只有青山长在,千古不朽,抒发了人世沧桑、兴亡遗恨之感。

③结尾三句是第三层,写雪中游虎丘的所叹(伤己)。

因为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借酒浇愁,与“老僧同醉”,抒发了仕途失意、壮志难酬的羞愧与悲愤之情。

【解析】【分析】(1)“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阑杆”,雪后的梅花红润娇艳仿佛仙女真真姣好的脸面,吸引我凭依着栏杆久久流连。

表现对雪中梅花的无限赞美和喜欢之情。

把梅花比喻成美女,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既写出了梅花娴雅高沽的芳姿,又写出其悠闲淡泊不慕荣华的神韵。

(2)小令可分三层,开头五句写虎丘雪后的美丽景色。

“梅花浑是真真面,留我倚阑干”,表现对雪中梅花的无限赞美和喜欢之情。

把梅花比喻成美女,既写出了梅花娴雅高沽的芳姿,又写出其悠闲淡泊不慕荣华的神韵。

“雪晴天气”三句写眼前实景,“玉”、“冰”紧扣雪字来写。

“松腰”与“泉眼”可谓巧对。

【高中古诗词阅读】《念奴娇登多景楼》阅读解析及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念奴娇登多景楼》阅读解析及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念奴娇?登多景楼》阅读解析及答案念奴娇登多景楼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念奴娇·登多景楼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

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

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注】:① 陈亮,南宋爱国词人。

多景楼位于今江苏镇江市北固山。

1164隆兴和议之后,南宋统治者中弥漫着一种以长江为界,南疆北界的谬论,放弃北伐,以求苟安。

【注释①提供的答题信息】:a此词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感;b作者对南宋统治者放弃北伐,以求苟安的不满情绪;c作者表达了不愿与当时统治者同流合污,决心北伐,收回失地的决心② 中流誓:祖逖中流击楫,立志荡平外敌。

【注释②提供的答题信息】:a表明此词用了运用典故的表现手法;b表明诗人将学习或效法祖逖立志荡平外敌,保固南宋江山③ 小儿破贼:东晋时期,谢安率军与氏族人苻坚作战,谢安回答友人的询问时说:“小儿大破贼”【注释③提供的答题信息】:a 表明此词用了运用典故和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

b表明作者要率军北伐“大破贼”的决心8、词的下阙“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5分)【解答】词人借祖逖中流击楫挥师北伐的典故,①通过“正好”“不须”二词,表达了自己要求北伐刻不容缓的迫切心情和毫不犹豫的自信心;②又以东晋谢安名句收尾,再现了谢安抗敌得胜时的大将风度,表达了自己豁达的胸襟、无畏的胆识和豪迈的气魄。

9、陈亮长于因词言政,借古讽今。

试就词中所引六朝旧事,来阐述这一特点。

(6分)【解答】词人①借“只成门户私计?”明言六朝实际上是暗指当今统治集团不顾国家存亡的大事,只管各自谋取私利,戳穿了“南疆北界”的欺骗性;②又借“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之故事,讥讽了当朝醉生梦死的豪门贵族国难当头之际,既不敢抵抗入侵之敌,又要假惺惺地扮作“英雄流涕”的爱国志士的模样。

宋词《念奴娇·登多景楼》译文赏析及注释鉴赏

宋词《念奴娇·登多景楼》译文赏析及注释鉴赏

宋词《念奴娇·登多景楼》译文赏析及注释鉴赏《念奴娇·登多景楼》是由陈亮所创作的,这首词纵论时弊,痛快淋漓,充分显示其词人兼政论家的性格。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念奴娇·登多景楼》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念奴娇·登多景楼》宋朝:陈亮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

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

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念奴娇·登多景楼》古诗简介《念奴娇·登多景楼》是南宋词人陈亮所写的一首词。

该词上片写登楼远眺所见之景和由此引发的感慨。

下片借评议王、谢的空论清谈,批评了当时只空谈收复而无有效行动的士大夫。

整首词气势恢弘、笔力雄健、论述精辟、意理性强,有称雄于一代的非凡气概。

《念奴娇·登多景楼》翻译/译文登楼极目四望,不觉百感交集,可叹自己的这番心意,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够理解呢?镇江一带的山川形势极其险要,简直是鬼斧神工,非人力所能致。

然而这样险要的江山却不被当作进取的凭藉,而是都看成了天设的南疆北界。

镇江北面横贯着波涛汹涌的长江,东、西、南三面都连接着起伏的山岗。

这样的地理形势,正是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足以与北方强敌争雄的形胜之地。

六朝的旧事,原来全不过是为少数私家大族的狭隘利益打算!于是笑王谢等人,他们空洒英雄之泪,却无克服神州的实际行动。

他们依仗着长江天险,自以为可以长保偏安,哪里管得到广大的中原地区,长久为异族势力所盘踞,广大人民呻吟辗转于铁蹄之下呢?凭借这样有利的江山形势,正可长驱北伐,无须前怕狼,后怕虎,应该象当年的祖逖那样,中流击水,收复中原。

南方并不乏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统帅,也不乏披坚执锐、冲锋陷阵的猛将,完全应该象往日的谢安一样,对打败北方强敌具有充分信心,一旦有利之形势已成,便当长驱千里,扫清河洛,收复国土,何须顾虑对方的强大呢?《念奴娇·登多景楼》注释1.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四仄韵,一韵到底。

古代诗歌杨万里《念奴娇》阅读练习及答案(内蒙古包头2022届高三一模)

古代诗歌杨万里《念奴娇》阅读练习及答案(内蒙古包头2022届高三一模)

内蒙古包头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杨万里老夫归去,有三径、足可长拖衫袖。

一道官衔清彻骨,别有监临主守。

主守清风,监临明月,兼管栽花柳。

登山临水,作诗三首两首。

休说白日升天,莫夸金印,斗大悬双肘。

且说庐传盛事,三个闲人眉寿。

拣罢军员,归农押录,致政诚斋叟。

只愁醉杀,螺江门外私酒。

14. 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通过“登山临水”“休说”“莫夸”等词句塑造了一位淡泊名利,隐逸自乐的老者形象。

B. “作诗三首两首”“三个闲人眉寿”等词句表现了杨万里诗词清新淡远沉郁顿挫的风格。

C. “休说白日升天”三句,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异曲同工。

D. 结尾两句,作者用幽默诙谐的语言,畅想自己回乡之后开怀畅饮、纵酒欢歌的快乐场景。

15. 作者是怎样表达“归隐之乐”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14~15题答案】【答案】14. B 15. ①用典,“三径”,指隐士隐居(见《归去来兮辞》),这里用“有三径”写出主人公的隐逸之乐与高洁之行。

②比拟。

把清风、明月比拟作可以管理的具体对象,写出了主人公与清风明月为伴的隐逸之乐。

③直抒胸臆,“休说”“莫夸”两句直接表明态度。

写出了主人公对功名富贵、神仙之事的蔑视与对隐逸之乐的肯定。

④反语。

把“归隐之乐”“饮酒之乐”风趣表达为“愁”,正话反说,写出了主人公无忧无虑、洒脱悠闲的归隐之乐。

【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

B.“沉郁顿挫的风格”说法错误。

“沉郁顿挫”风格中“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顿挫”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

杨万里这首词用语轻松诙谐,极言归隐之乐,风格应该是清新淡远,而不是“沉郁顿挫”。

故选B。

【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艺术手法的能力。

“三径”,晋赵歧《三辅决录·逃名》:“蒋翊(汉兖州刺史)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六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六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

专题强化练(六) 古代诗歌阅读(分值:63分时间:70分钟)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

(9分)西湖泛舟呈运使学士张掞[北宋]欧阳修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

更远更佳唯恐尽,渐深渐密似无穷。

绮罗香里留佳客,弦管声来扬晚风。

半醉回舟迷向背,楼台高下夕阳中。

1.【提分攻略1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借助波光、柳色、斜桥、画舫等优美意象,营造了江南水多清丽又显迷蒙的意境。

B.“更”“渐”两字叠用,既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也凸显出西湖美景深远无穷的特点。

C.“唯恐尽”与“似无穷”呼应,表现了诗人从害怕美景有限到发现美景无穷的心理转变过程。

D.尾联前一句以半醉迷途直接抒发喜爱陶醉之情;后一句以景结情,夕阳楼台的景象令人回味。

,不是直接抒发情感。

2.【提分攻略20】和柳永的《望海潮》相比,本诗的内容侧重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6分):本诗通过波光、柳色、斜桥、画舫等景物的描写侧重于展现景色秀丽、空蒙的西湖自然美景,而《望海潮》既展现西湖的自然景色,更侧重于杭州的繁华富庶景象和生活美。

②从表达情感上看:本诗侧重写出游人对西湖美景的沉醉迷恋之情,而《望海潮》则是干谒词,赞颂杭州繁华的同时,更表达了对治理者的称颂。

,更侧重于表现杭州的繁华富庶景象和生活美,属于干谒词,赞颂杭州繁华的同时,更表达了对治理者的称颂。

本诗根据诗句“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绮罗香里留佳客,弦管声来扬晚风”可见重在展现景色秀丽、空蒙的西湖自然美景,由“半醉回舟迷向背,楼台高下夕阳中”可见此诗侧重写出游人对西湖美景的沉醉迷恋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9分)省试湘灵鼓瑟①钱起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②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传说中的河神名。

3.【提分攻略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两句倒装,暗用《湘夫人》中“帝子降兮北渚”的语意,让人想起湘灵弹奏哀伤乐曲的情景,开门见山,点明题意。

人教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 测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  测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测试试题及答案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酬周参军吴均日幕忧人起,倚户怅无欢。

水传洞庭远,风送雁门寒。

江南霜雪重,相如衣服单。

沈云隐乔树,细雨灭层峦。

且当对樽酒,朱弦永夜弹。

【注】吴均,南朝梁文学家,素有才名,然位仅下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句中的“起”,是在烦恼滋扰下的举动;次句中的“倚户”,更见其无聊与无奈。

B. “水传”二句借水的远阔、风的凄寒营适出高旷肃杀之境,凸显了诗人寥落的心绪。

C. “沈云”二句互文见义,以乔树隐、层峦灭暗喻自己不为世所知,深深寄寓不平之气。

D. 全诗以忧怀开端,以饮酒抚琴收结,又兼寓情于景,语言古朴刚劲,情致清拔高远。

(2)同为酬答诗,吴均的“且当对樽酒”与刘禹锡的“暂凭杯酒长精神”所含的情感、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D解析:(1)D(2)“且当对樽酒”既有借酒浇愁的无奈苦闷之意,又借饮酒抚琴寄洁身自好之情,使抒情更为含蓄深远;“暂凭杯酒长精神”既有宽慰劝勉之意,又含重新振作、积极投入生活之情,点明酬答的题意,使诗歌的格调转为昂扬高亢。

【解析】【分析】⑴D“刚劲”错误。

故D错误。

⑵同为酬答诗,“且当对樽酒”既有借酒浇愁的无奈苦闷之意,又借饮酒抚琴寄洁身自好之情;“暂凭杯酒长精神”既有宽慰劝勉之意,又含重新振作、积极投入生活之情。

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故答案为:⑴D;⑵“且当对樽酒”既有借酒浇愁的无奈苦闷之意,又借饮酒抚琴寄洁身自好之情,使抒情更为含蓄深远;“暂凭杯酒长精神”既有宽慰劝勉之意,又含重新振作、积极投入生活之情,点明酬答的题意,使诗歌的格调转为昂扬高亢。

【点评】⑴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

这类题要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表现手法、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⑵此类题目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诗文本身,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还要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做到知人论世。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古代诗歌阅读专项复习——写景抒情类(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古代诗歌阅读专项复习——写景抒情类(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古代诗歌阅读专项复习——写景抒情类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甘露寺多景楼①曾巩欲收嘉景此楼中,徙倚阑干四望通。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一川钟呗②淮南月,万里帆樯海外风。

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③。

[注]①多景楼: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北宋时郡守陈天麟所建,是寺内风景最佳处。

曾巩中年后离乡宦游,行经镇江,登临多景楼。

②钟呗:撞钟和唱诵经文声。

③冥鸿:指飞入远天的鸿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提挈全篇,先写诗人有“登楼观景”之念,继而写登楼后倚阑四望,视野开阔。

B.颔联用“乱”“含”“浮”“入”生动写出了云气、水光、晚霞、山色的交相辉映。

C.置身多景楼上,听月光下传来的钟呗声,诗人内心油然而起超然物外的隐逸之情。

D.“万里帆樯海外风”虚实结合,诗人由眼前的航船想象到它们即将入海乘风破浪。

2.宋朝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中谈到诗歌的情景关系时曾言:“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

”这一理论在本诗的情景描写中也有体现,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郡圃春晚溶溶春水满方塘,栏槛风微落蕊香。

尽日杨花飞又歇,有时林鸟见还藏。

沉疴不为闲来减,流景知从静处长。

欲战万愁无酒力,可堪三月去堂堂。

【注】韩琦,北宋政治家,这是诗人晚年因病申请回到故乡相州任职时的作品。

3.下列对有关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同样写春天,韩诗用细腻笔触描绘出落蕊飘香的暮春之景,《归园田居》则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出淡雅的阳春之景。

B.同样写愁,韩诗以“万”字修饰,夸张地突出愁之多;李词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欲说还休。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章 阅读母子题训练 第十二篇 念奴娇 登多景楼 古代诗歌阅读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章 阅读母子题训练 第十二篇 念奴娇 登多景楼 古代诗歌阅读

第十二篇念奴娇·登多景楼·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念奴娇·登多景楼①陈亮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因笑王谢②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

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

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③!注①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春天,词人前往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考察形势,准备向朝廷陈述北伐的策略。

期间曾登多景楼并写下了这首词。

②王谢:此代东晋上层人士,喻指今之掌权者。

③强对:此指强敌。

母题训练1.(考查角度: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综合分析鉴赏)下列对本词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A.上阕中“今古”暗示此词是借古论今,“鬼设神施”三句从江山形势的奇险引出对“天限南疆北界”主张的自豪。

B.上阕“一水横陈”三句,指出京口地形非常险要,是争雄的好据点,对南宋有利,应该固守长江天险。

C.下阕“因笑”三句,承上阕结尾批判六朝统治者为保住少数人私利,无心北伐,顺势而下,使上下阕浑然一体。

D.下阕用“腥膻”代指充满了腥膻之气的敌占区,“管不到”暗含对国家衰微的哀叹。

E.下阕“小儿破贼”二句,呼应开头“今古几人曾会”的“此意”,意即有利之形势已成,何须顾虑对方的强大呢?答案CE解析A项错在“自豪”。

B项错在“固守”,应为“北上争雄,收复失地”。

D项错在“国家衰微”,应为“统治者苟安的批判”。

2.(考查角度: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本词内涵丰富,请概括分析下阕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表达了词人对南宋统治者空发议论(空谈)却无北伐(收复)行动的讽刺。

“因笑”三句用新亭对泣故事,“王谢诸人”借代南宋统治集团,尖刻辛辣讽刺了他们空洒英雄之泪,却无收复神州的实际行动。

古诗词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词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阅读练习及答案

五、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念奴娇•登多景楼陈亮(宋)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①。

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

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②。

小儿破贼②,势成宁问强对!(注)①前三句用新亭对泣故事,“王谢诸人”概括东晋世家大族的上层人物,说他们空洒英雄之泪,却无克服神州的实际行动。

②淝水之战,谢安之侄谢玄等击败苻坚大军,捷报送达,谢安方与客围棋,看书毕,缄默无语,依旧对局。

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开头两句,凌空而起。

撇开登临感怀之作先写望中景物的俗套,大笔挥洒,直抒胸臆,一个问句,传达出复杂情感。

B.“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写出了镇江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地理形势,说明镇江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足以作为与北方强敌争雄的凭借。

C.“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作者希望以长江为天险,把广大的中原地区作为收复的目标,根本就不把异族统治者放在眼里。

D.“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化用了祖逖统兵北伐的典故。

在词人看来,南宋统治者应该像当年的祖逖那样,中流击水,收复中原。

15.刘熙载曾在《艺概》中将陈亮与辛弃疾相提并论:“陈同甫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似。

”请简析本词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相似之处。

六、情景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行路难(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和《将进酒》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都透露出作者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愿望。

(2)《诗经•氓》中运用“比”的手法表现女子的不幸生活无边无涯,同时又写出男子反复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阅读训练

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阅读训练

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阅读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念奴娇·登多景楼①陈亮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

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

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②!【①】多景楼:在江苏镇江市北固山上,北面长江,为登临圣地。

②强对:强敌。

14.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两句,打破俗套,不写登临感怀之作常写的望中景物,而是直抒胸臆;而心中所感又不止一端,故先将“此意”虚提,总摄下文。

B.“一水横陈”三句写镇江的山川形势足以北向争雄;“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转而批判统治者的苟安政策,词锋犀利,入木三分。

C.“因笑”三句,既承上片对六朝统治者的批判,使上下片浑然一体;又引出下文要“学英雄”祖逖中流击水、谢玄“破贼”,收复中原。

D.本词笔力纵横驰骋,时而激愤沉郁、怒陈笔端,时而慷慨激昂、抱负满怀,亦讽亦慨之中,显示出词人非凡的才气和胸襟气度。

15.刘熙载曾在《艺概》中评价陈亮“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似”,请结合本词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具体分析二人的词作有哪些相似之处。

(6分)14.C(“因笑”三句没有引出下文的作用,“学英雄涕”是用新亭对泣的故事,讽刺南宋统治者中有些人空有慷慨激昂的言辞,而无北伐的行动。

)15.①手法相似,均是善用典故。

本词用了六朝、祖逖、谢玄等典故,《永遇乐》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等典故,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②主题相似,均含爱国愤世之情。

两首词情感真挚,既有对北向伐金、收复中原的迫切期望,又有对统治者苟安一隅、不思进取的愤慨。

③风格相似,均呈豪迈之势。

本词和《永遇乐》都是视野广阔,气魄宏大,纵论时弊,慷慨激昂,充满豪情壮志,显示出雄视一世的英雄气概和超拔气度。

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专项训练5含解析

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专项训练5含解析

古诗词阅读专项训练(5)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永遇乐①苏轼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

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

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

今朝有客,来从濉②上,能道使君深意。

凭仗清淮③,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

而今何在?西垣④清禁,夜永露华侵被。

此时看、回廊晓月,也应暗记。

【注】①此词原序交代:苏轼是在与人相聚于景疏楼(大约位于江苏)时,写了这首词寄给远方的朋友孙巨源。

孙巨源离开海州时,曾“坐别于景疏楼上”。

②濉:水名。

③淮:淮河。

④西垣:中书省(中央行政官署),时孙巨源在此办公。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由设想孙巨源当初离别海州时写起,词人想象了几种不同的情景,层层递进。

B.“美酒”三句写孙巨源起行后的情景,“别来三度”句至上阕末尾写词人旅途孤单、无人同醉。

C.“今朝”三句写客人捎来孙巨源的“深意”,回应前文,表现二人相互思念的情愫。

D.全词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在回忆、现实与想象的交织中表现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2.“月”在本词中多次出现,请结合上阕,简要分析“月”这个意象在本词中的作用。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风入松吴文英听风听雨过清眀,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词既抒怀人之感,又生伤春之情。

首句四个字就写出了词人在清明节前后,听风听雨、愁风愁雨的借花伤春情绪,不由让读者生凄神撼魄之感。

B.“愁草瘗花铭”一句意密而情浓,作者为花而悲,为春而伤,情波千叠,都反映在此五字中了。

C.“楼前绿暗分携路”,“绿暗”与前两句相照应,暗示春花在风雨中凋零的状况,该句抒发了作者对春花凋零的惋惜之情。

D.古代有折柳送别的风俗,“柳”谐“留”音,赠柳表示不忍离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篇念奴娇·登多景
楼·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念奴娇·登多景楼①
陈亮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②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

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

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③!
注①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春天,词人前往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考察形势,准备向朝廷陈述北伐的策略。

期间曾登多景楼并写下了这首词。

②王谢:此代东晋上层人士,喻指今之掌权者。

③强对:此指强敌。

母题训练
1.(考查角度: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综合分析鉴赏)下列对本词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上阕中“今古”暗示此词是借古论今,“鬼设神施”三句从江山形势的奇险引出对“天限南疆北界”主张的自豪。

B.上阕“一水横陈”三句,指出京口地形非常险要,是争雄的好据点,对南宋有利,应该固守长江天险。

C.下阕“因笑”三句,承上阕结尾批判六朝统治者为保住少数人私利,无心北伐,顺势而下,使上下阕浑然一体。

D.下阕用“腥膻”代指充满了腥膻之气的敌占区,“管不到”暗含对国家衰微的哀叹。

E.下阕“小儿破贼”二句,呼应开头“今古几人曾会”的“此意”,意即有利之形势已成,何须顾虑对方的强大呢?
答案CE
解析A项错在“自豪”。

B项错在“固守”,应为“北上争雄,收复失地”。

D项错在“国家衰微”,应为“统治者苟安的批判”。

2.(考查角度: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本词内涵丰富,请概括分析下阕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表达了词人对南宋统治者空发议论(空谈)却无北伐(收复)行动的讽刺。

“因笑”三句用新亭对泣故事,“王谢诸人”借代南宋统治集团,尖刻辛辣讽刺了他们空洒英雄之泪,却无收复神州的实际行动。

(2)表现了对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思恢复(收复失地)的批判。

“凭却”三句批判了他们依仗着长江天险,自以为可以长保偏安,哪里管得到广大的中原地区,长久为异族势力所盘踞。

(3)抒发了自己要求北伐刻不容缓的迫切心情。

“正好”三句用祖逖统兵北伐、中流击楫的典故,抒发了词人凭借有利的江山形势,中流击水,收复中原的胸襟气度。

(4)抒发破敌取胜的豪情(收复失地的必胜信念)。

“小儿”二句,词人认为完全应该如谢安一样,何须顾虑对方的强大呢?表现了对打败北方强敌具有充分的信心。

子题训练
1.(追加训练: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请简析画线句子在词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危楼还望”照应标题,点明登临地点;“叹此意”抒发了无人领会登临意的慨叹,总摄全词;“今古”二字暗示了本词是要借古论今。

2.(追加训练: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河洛腥膻无际”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借代。

用“腥膻”代指(充满了腥膻之气的)敌占区,暗含对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思恢复(收复失地)的批判(讽刺)。

3.(变式训练: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词的下阕“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词人借祖逖击楫挥师北伐的典故,通过“正好”“不须”二词,表达了自己要求北伐刻不容缓的迫切心情和毫不犹豫的自信心,又以东晋谢安名句收尾,再现了谢安抗敌得胜时的大将风度,表达了自己豁达的胸襟、无畏的胆识和豪迈的气魄。

4.(变式训练: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全词感情起伏变化很大,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由开头对无人领会登临意的慨叹,对统治者只知借天险以求苟安(南宋朝廷如元朝统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