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而等待”:论四十年代冯至的思想转折——冯至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一)

合集下载

常凤先生佚文两篇:一个知识阶级的心理演变

常凤先生佚文两篇:一个知识阶级的心理演变
小说的叙事话语及其文化内涵》等。
常凤 先生 佚 文 两篇

个 知 识 阶 级 的 心 理 演 变
/ [ 山西】 常风
这篇文字应该用这样的标题 ( 虽然有点累赘) 《 , 八年来一个知识阶级的心理演变 才恰 当, 因为我要记述像我这样一个
知识 阶级 中 人在 八年 中 自己 的心 理演 变 的一 些迹 象 ; 逐渐 在逃 避 不过 的现 实 中如 何认 识 了现 实 , 我 从现 实 中我 得到 什 么教 训 ,
选择 , 后似 乎 隐含 着某 种 基督 教 心理 , 背 这是 有待 于 常 风的
钱锺书曾在一首旧诗 中, 宽慰有志于死的挚友常风说 : “ 埋骨难求干净土 , 且容蛰伏待风雷 ”( 钱锺书 : 得凤豫太 《 原书才人失路有引刃 自裁之志危心酸鼻予尝云有希望死不
得 而 无 希望 又 活 不 得 东坡 曰且 复 忍 须 臾敢 断 章 取 义 以复 于 君 》 原 刊于 《 , 国风 4卷第 1 期 ,94 6月 1目, 第 1 13 年 南京 ) 。
避 的过 , 和我 们 一样 的 人 , 而 我们 骨 肉却 在 蒙受 那 耻辱 …… 我 们 都 是不 离 弃 我 们 的 骨 肉 同 胞 , 与 他 们 分 担 那降 给我 要
们民族的苦难与屈辱 。 纵然 , ” 为了生存 ( 个人的或民族的) , 坦然忍辱也非易事 , 常风的选择, 既是某种境遇中弱者遭遇 困境 之后自我 图存的一种反应, 也是一种需要巨大的坚忍 和牺牲 的抉择 。值得注意的是, 常风这种甘愿忍受屈辱的

冯至简介

冯至简介

冯至,原名冯承植,字君培。“冯至”是他1923年春在上海的《创造季刊》第三卷第一期上发表组诗“归乡”时所取的笔名。生于一破落的盐商家庭。父亲是个读书人,性情温和、善良淡泊。冯至童年时代曾听父亲讲解《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的个别篇章。尽管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在慈爱的母亲抚慰下,冯至的童年并不都是灰暗的。母爱给了他不少欢乐。父爱和母爱给予冯至的影响,加上家道中落所造成的忧郁,构成了冯至性格的基本要素:这就是:淡泊、认真、矜持、忧郁,渴求温情,敏于感受。

小学毕业后冯至进入北京四中学习。在这里他遇到了对他影响很大的两位老师。潘云超老师使他接触到一些新的思想,并丰富了他的文学知识。施天侔老师则让为他讲解西方文学流派和《庄子》。但他在中学里读的都是古文和一部分辞赋,很少接触诗词。读了《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等刊物登载的早期的新诗以后,冯至对新诗发生了兴趣,自己也写起诗来。然而他很快被创作上难以进步的苦恼和不得要领的焦灼所纠缠。这时他读到了郭沫若、宗白华、田汉的通信集《三叶集》。《三叶集》使他第一次明确“知道了什么是诗”。冯至后来欣赏浪漫主义的诗人歌德、海涅,写诗主张从生活中的个人感受出发,重视真情实感,强调自然流畅,反对无病呻吟和过分雕琢,就与《三叶集》有莫大关系。如果说《三叶集》在理论上使他明白了什么是诗,《女神》则在现实上为他提供了现实的榜样。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以后,冯至迎来了他创作上的第一个丰收期。这一时期作品收在《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两部诗集中。1927年4月,冯至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昨日之歌》抒发了诗人的苦闷、忧郁,而又以对平淡生活、平凡事物的诗情阐发的形式表现出来,曲折地传达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思考和批判。黑暗的现实使苦闷的诗人忍不住发出了“不能容忍了”的强烈呼喊。然而诗人并不仅仅沉湎于个人的哀乐和命运,他热切地关注着苦难的现实人生。他不甘于现实的羁绊,对光明彼岸的渴望使诗人表达了否定黑暗现实的热切向往。他盼着那“驯美的白鸽儿”带他“向着新的故乡飞去”。现实的丑恶,未来的渺茫,理想的幻灭,使冯至和“五四”以后许多梦醒了无路可走的青年知识分子一样,由孤寂走向对美的追求。写作《昨日之歌》时冯至还主要是在校园中生活,与社会接触还有限。到了《北游及其他》,冯至则开始更多接触到现实的黑暗,更多品尝到人生的苦涩。哈尔滨之行使冯至的视野第一次真正扩展到社会,他的思想和感情也更为坚实。1929年8月出版的《北游及其他》共三辑,其中《北游》是最重要的一辑。一首《北游》,是诗人精神蜕变、心灵嬗递的写照和记录。更多地关注现实,使诗人空幻的理想坍塌,他苦闷、彷徨,然而并不消沉,

从“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到哲理诗人--20世纪20—40年代冯至诗歌创作简论

从“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到哲理诗人--20世纪20—40年代冯至诗歌创作简论

人员构成多有重合 , 的文学史家将二者并称为 有
浅草一 沉钟 社 。但 同为这两 个社 团的冯 至和 陈翔
鹤对此说却并不认可 。冯至在《 回忆 ( 沉钟 ) ——
影印( 沉钟 ) 月刊序 言》 半 中说 :有人 说 ,浅 草 是 “ ‘ 沉 钟 的前 身 。 这句话 有 一 定 的 根据 , ’ 但也 不 完 全 符 合事 实 。 [(3 陈翔鹤 在 《 于 “ ”2P4 ]3) 关 沉钟 社 ” 的过
中图 分 类 号 : 12 26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 9 3 2 1 ) 5— 0 8—1 10 5 7 (0 2 0 0 6 2
诗 歌分 为叙 事诗 、 抒情 诗 、 理诗 三类 。所谓 哲 叙 事诗 即是 通过 对事 物或事 件 的发展 过程 进行诗 性表 现 , 而实 现对 某种 主题传 达 的诗歌 ; 进 所谓抒 情诗 , 主要 是指 通 过 直抒 胸 臆 或 隐 喻象 征 的手 法 表达 某种 主题 的诗 歌 ; 谓哲 理诗 , 指 表现某 些 所 是 哲 理或理 念 的诗 歌 。由此 可 见 , 类 不 同诗 歌 的 三 功 能各有 侧 重 , 叙事 诗看 重诗 歌 的叙 事 功能 , 情 抒 诗 看重诗 歌 的抒 情 功 能 , 而哲 理 诗 看 重 诗歌 的哲 理 宣示 之功 能 。这 三类 诗歌 在 中外 诗 歌史 中都存

“工作而等待”:论四十年代冯至的思想转折——冯至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一)

“工作而等待”:论四十年代冯至的思想转折——冯至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一)

“工作而等待”:论四十年代冯至的思想转折——冯至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纪念(一)

【内容提要】

1940年代的冯至在写作内容、生活方式和思想取向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整个40年代,冯至的思想、创作与里尔克、歌德和杜甫密切相关。经由他们,冯至克服了战争带来的生命的孤独感、虚幻感,他的目光从抽象的学理探索转向了现实生活,开始思考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的关系。当同时代的许多作家还在为陌生的新时代的到来而不安时,冯至却在个人与集体、个人与时代之间迅速地找到平衡点,几乎无所滞涩地迎接着这个群体时代的到来。

20世纪40年代对于整个中华民族而言,都是十分艰难的十年。在由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构成的这十年间,中华民族经历了痛苦的离乱生活和复杂的情感转折,最终迎来了一个新国家的诞生。对于冯至来说,这十年也是他一生最为复杂、最为关键的十年。在40年代最初的三年,他先后出版了诗集《十四行集》、小说《伍子胥》、散文集《山水》,登上了文学创作的高峰,从1943年开始,他的文学创作几乎停止,转而开始专注于充满时代气息的杂文写作。在写作杂文的同时,他走出个人内心的沉思开始介入社会生活,他做演讲、参加文学社团活动,参与民主活动,可以说,这时的冯至在写作内容、生活方式和思想取向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①。1946年7月,冯至返回北平。从1946到1949年三年间,冯至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取向更加复杂。一方面,冯至

一反惯常的低调作风,与一批自由主义作家保持了比较密切的来往。尽管此时的北平无论是社会氛围还是生活条件与30年代都大相径庭,但是文人交游的本性并没有变化。那时冯至与朱光

四十年代冯至的个体自觉与集体意识

四十年代冯至的个体自觉与集体意识

四十 年代 冯 至 的个体 自觉 与 集体 意 识
蔡 依 纹
( 京 大 学 中文 系 , 京 北 北 107) 08 1
[ 要 ] 世 纪 四 十 年代 是 冯 至 创 作 的 一 个 高峰 。该 时期 作 品 带有 强烈 的 个人 思 辨 的 色彩 , 表 现 了他 对 个 体 存 在 本 摘 上 也
( p rme t f h n s n a ea d Liea u e De a t n C ieeLa gu g n tr t r ,Pe ig Un v riy,Bej n 0 8 1 h n o k n ie st iig 1 0 7 ,C ia)
Ab t a t Fe g Z ir a h d a o h r p a fh s c e tv a e ri h 9 0’.Du i g t i e id,s r n e fc s i us e so t l c s r c : n h e c e n t e e k o i r a i e c r e t e 1 4 s n rn h sp r o t o g s l on co n s fi e l — - n e t a n l ss wa e u l a y i s d mon t a e n hi wo k .M e nwh l a sr tdi s rs a i e,h e a o p o e e h ss o n i i u ls c r o h u s d rd e b g n t utm r mp a i n i d v d a ’ a e f r t e o t i e wo l a d f c e o eo o i l e lt sa d t e c l c i e ts e h t Fe g Zh p a a c e we n s l- o s i u n s nd c le tv — n o us d m r n s ca ai i n h o l tv .I e ms t a n i r e e ke ta b l n eb t e e fc n co s e s a o l c i e c ns i u ne si slf h l o h n t 9 0 . Ho v r he e wa i d n a t omy i n i h u h s e d n o hi e m— o c o s s n hi e p i i os p y i he1 4 s we e ,t r s a h d e n i n n Fe g Zh ’ t o g t ,la i g t ss e s i g y a r p u n fo e h szn n i i u ls t m b a i g c l c i im n t e l t 4 s Fr m he a a y i f Fe g Z ,we n l b u t t r r m mp a ii g i d v d a im o e r cn o l tv s i h a e 1 0 . e 9 o t n l s s o n hi

纪念冯至先生

纪念冯至先生
作者: 李赋宁 出版物刊名: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30-31页 主题词: 冯至;西语系;《外国文学》;联大外文系;比较文学研究;英语精读课;英语教研;抒情 诗;德国文学;大学英语
摘要: 纪念冯至先生李赋宁我最早听说冯至先生是在1935年。那年秋天我考入清华大 学,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和对西方语言文学的学习。从我的老师吴殓教授那里我得知北京大学 本科设有英文系、法文系和德文系。德文系有一位杨丙辰教授,他的高足叫冯承植,就是冯至 先生──一位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论冯至创作思想的衍变

论冯至创作思想的衍变

了积 极 回应 。从 科 学 化 的 世 界 走 向 丰 沛 的 大 自然 ,世 间 万 物 的心 态 都 被 赋 予 葱 茏 的诗 意 ,赋 予 一 种“ 内心 燃 烧 着 的 最 炽 烈 、 激 昂 最 的感 情 ” ,并 且 这 种 感 觉 浸 没 于
想 发 生 了很 大 变 化 , 他思 想 上 的 第 一 次 转 变 也 是 发 生 在 这 个 时 候 ,正 如 他 所 说 :随 着 中 华 人 民 “ 共 和 国 的 成 立 , 封 建 、 殖 民 地 半 半 的 旧 中 国得 到 新 生 ,每 个 人 都 感 到 自 己 的 生 活 进 入 一 个 新 的 阶 段 。我 又 开 始 写 诗 , 颂 毛 泽 东 , 歌 歌 颂 共 产 党 ,歌 颂 祖 国 的 丰 会 主 十 义 建 设 ” 。 他 开 始 从 浪 漫 主 义 对 I 内在 精 神 的 关 注 转 向对 外 界 现 实
本 文 以此 为基 础 , 拟对 其 创 作 思 想 的衍 变 , 一番 探 讨 。 做 关 键 词 : 至 创 作 思 想 浪漫 主 义 衍 变 冯
从 西方 文学 理论 的定 义 看 ,
冯至是 中国现代文学 中罕 见的浪 漫 主 义 诗 人 之 一 。 由于 早 年 对 德
国 文 学 的 热 爱 ,加 上 后 来 留学 德
他 内心 深 处 , 自然 到 心 灵 、 从 ຫໍສະໝຸດ Baidu 再 诗 人 的 心 灵 投 射 到 自然 之 上 , 诗

诗人冯至的作品

诗人冯至的作品

诗人冯至的作品

冯至(1905年9月17日—1993年2月22日),出生于河北涿州,原名冯承植,字君培,中共党员,文学家、诗人、翻译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其主要作品:《昨日之歌》《伍子胥》《十四行集》《山水》。

《昨日之歌》是冯至在诗坛上确定地位的第一部诗集。早在二十年代的浅草社时期,初登诗坛的冯至就以其清丽幽婉的笔调,写下了不同凡响的诗篇,在诗坛上

独树一帜。《沉钟》创刊后,由于社会阅历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他继续发表的

新诗意蕴更为深沉,技法更为圆熟。他在二十年代创作的近百首新诗,主要收录

在《昨日之歌》和《北游及其他》两个集子里。

《伍子胥》是中国现代文坛代表性作家冯至的选集,包括小说、自述及他人的评论,是一部全面了解该作家作品的文集,有见证作家成长过程的照片10余张。

故事的结构非常均衡完美。全书共九节,分别以伍子胥可能经过的地点为题名。

首先是郢都外的“城父”;接着,经过了两处水域:“林泽”和“洧滨”;随之

是两处陆地:“宛丘”和“昭光”;接着又是两处水域:“江上”与“溧水”;

整个故事则结束在另两处陆地:“延陵”和“吴市”——而“吴市”,冯至暗示我们注意那可能是又一个“城父”。

上世纪40年代末到1960年冯德培先生的科学工作——纪念冯德培先生诞辰100周年

上世纪40年代末到1960年冯德培先生的科学工作——纪念冯德培先生诞辰100周年

上世纪40年代末到1960年冯德培先生的科学工作——纪念

冯德培先生诞辰100周年

范世藩

【期刊名称】《生理学报》

【年(卷),期】2007(59)6

【摘要】2007年2月20日是生理学家、业师冯德培先生诞生100周年,谨将本文献给冯先生。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中国生理学的前驱们已经在国内作出了杰出的研究工作,如林可胜先生在消化生理,汪敬熙先生在视觉生理方面,都达到了当时国际上的一流水平,为中国现代生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冯先生是在他们之后出色的下一代中国生理学家,

【总页数】11页(P719-729)

【关键词】科学工作;年代;生理学家;消化生理;视觉生理;中国

【作者】范世藩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原上海生理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97.1

【相关文献】

1.纪念冯德培先生百年诞辰 [J], 陈宜张

2.回忆几件往事——纪念冯德培先生诞辰100周年 [J], 金国章

3.为中国生理科学的发展竭尽毕生精力——纪念冯德培先生百年诞辰 [J], 梅镇彤

4.我国现代生理学的重要奠基人——纪念冯德培先生百年诞辰 [J], 徐科

5.冯德培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专栏 [J], 姚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冯志生平

冯志生平

鲁迅称冯至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冯至先生在云南

抗日战争爆发后,冯至随上海同济大学内迁,辗转于浙江金华、江西赣县、广西桂林,于1938年12月下旬到达昆明,其后受聘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教授。初到昆明,冯至住在大东门内报国街,后又迁往五华山旁的节孝巷内。1939年8月,冯至受统计大学学生吴祥光的邀请,参观吴父在距昆明15里处的杨家山林场,得到两间供避风避空袭和写作的茅屋,1941年11月,他又搬回城里的钱局街敬节堂巷居住,直住到1946年6月西南联大在昆明结束。

(我们可以看出,在西南联大的这一段时期对冯至的创作的关键时期)

西南联大当时拥有早期白话诗的代表诗人朱自清、新月派的代表诗人闻一多,现代主义诗人冯至、卞之琳、李广田、穆旦、郑敏,英国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家、诗人燕卜荪等,他们营造了浓厚的现代主义氛围。西南联大的诗人们一方面与现代主义诗潮进行直接交流,冯至、卞之琳翻译介绍了里尔克的诗歌和小说,燕卜荪则以当代英国诗人的身份讲述西方当代诗歌;另一方面他们经历了战乱中的流亡生活,能够将民族的、感性的战争体验转化为人类的、理性的生命体验和思考。

冯至在《昆明往事》中动情的说:“如果有人问我:‘你一生中最怀念的是什么地方?’我会毫不迟疑的回答:‘是昆明。’如果他继续问:‘在什么地方你的生活最苦,回想起来有最甜?在什么地方你常常生病,病后反而觉得更健康?什么地方书很缺乏,反而促使你读书更认真?什么地方你又读书又写作、又忙于柴米油盐,而不感到矛盾?’我可以一连串地回答:‘都是在昆明’(冯至《立斜阳集》)可以说,在昆明的8年,是冯至一生中最为重要的8年,在这8年里,他创作完成了诗集《十四行集》、散文集《山水》、和小说《伍子胥》等在这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作品,这三部文学作品也被文学界公认为代表冯至在诗歌、散文、小说创作中成就最高的作品。

冯至先生怎样对待《冯至传》

冯至先生怎样对待《冯至传》

作者: 周棉

出版物刊名: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32-33页

主题词: 冯至;闻一多;精神境界;西南联大;红袖添香;爱情生活;学术思想;客观真实;学生自治会;实事求

摘要: 冯至先生怎样对待《冯至传》周棉尊敬的各位老师、领导、女士们、先生们、同学们:我为能够参加“冯至纪念会暨冯至学术思想报告会”,并且在会上谈谈《冯至先生怎样对待〈冯至传〉》,感到非常的荣幸,在此,谨向主办这次会议的先生和领导表示感谢。从1981年起,我开...

论冯至1949年前诗歌风格的转变及留德因素的影响

论冯至1949年前诗歌风格的转变及留德因素的影响

几 乎伴随着他横跨2 O 世纪 的生命历程 。然而,作为诗人 的 斯 基 便 说 道 : “ 现 代 主 义 的概 念 非 常 不 确 定 。 ”现 代 诗 的
历 了 巨 大 的 转 折 和 嬗 变 ,充 满 着 矛 盾 和 张 力 。 冯 至 写 于 说 上 的 的变 化 , 它 更 是 一 种 对 应 于 生 活 在 现 代 社 会 中 的 人 二 十 至 三 十 年 代 的 诗 歌 作 品与 写 于 四 十 年 代 的作 品风 格 迥 所 特 有 的生 活 经验 。 异 , 走 出 了感 伤 式 的 悲 观 与 绝 望 ,走 进 了 沉 思 式 的体 验 和 “ 现 代 主 义 ” 本 身 已 经 是 一 个 十 分 复 杂 的 问 题 , 而
转 变 的实 质 消 云 散 ” 的后 现 代 精 神 的 消 解 之 下 , 定 义 某 个 事 物 也 变 得

对于冯至 1 9 4 9 年 前 诗 歌 风 格 的 转 变 , 同 样 作 为 诗 人 兼 更 加 困难 。 为 了 避 免 落 入 本 质 主 义 的 陷 阱 ,对 冯 至 诗 歌 风
论冯至1 9 4 9 年前诗歌风格的转变 及 留德 因素的影 响
。杨 洋
摘 要 :冯至的诗歌创作在 i 9 4 9 年前经历 了一次 由 “ 浪漫主义抒情诗”向 “ 现代主义抒情诗 ”的 巨大转变,二十

冯至对中国新诗的贡献

冯至对中国新诗的贡献

作者: 周棉

作者机构: 徐州师范学院

出版物刊名: 江汉论坛

页码: 45-48页

主题词: 中国新诗;冯至;十四行集;现代主义;格律诗;朱自清;象征诗派;四十年代;艺术价值;戴望舒

摘要: <正> '人以诗名,诗尤以人名',极目古今文坛诗苑,莫不如此.现已八十高龄的诗人冯至先生,是新诗六十年来,真正能够领一派风骚的诗人之一.尽管在过去,他是一位少有声响的'沉钟'诗人,但是,我们只要正视艺术价值的客观性,摒弃历史偏见和简单的批评方法,就会为其诗情、诗艺、诗境和诗美所陶醉,明确其为中国新诗所作出的贡献.一、婉约诗风的名家现代散文大家和诗人朱自清曾把新诗的前十年分为三派:自由诗派,格律诗派和象征诗派.一般说来,这种分法是对的,但仔细推敲,似还可以补充.显而易见,自由和格律诗派是从诗的外在形

西南联大诗人冯至

西南联大诗人冯至

关于冯至的诗《十四行集》

苗雨时

冯至(1905—1993),河北涿县人。1921年入北京大学学习,1930年赴德留学,攻文学和

哲学。归国后历任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六十年代后任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所长。他是在

大学时代开始创作,最初以《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奠定了诗坛地位,被鲁迅生先称许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十四行集》是他的第三本诗集,1942年由桂林明日出版社出版。出版后,受到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喜欢。

诗人这时期的创作明显受了里尔克和德国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1938年他翻译出版了黑

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里尔克的诗歌观点,使他感到一种心理上的契合。十四行体,亦称商籁体,是西方的一种格律体。冯至的《十四行集》就是在里尔克的作品和理论的启

示下进行创作的。

对这部诗集,李广田率先写了长篇论文《沉思的诗》,对诗的内容和艺术表现作了深入、独到

的剖析。他指出,诗人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人生哲理,把“平凡的事物”表现得“又深邃,又生疏”。例如,诗人写一群在“潮湿的阴郁”中降生的小狗,被大狗衔到太阳地晒太阳,然后又衔回

窝中。诗中写道:

第一次领受光和暖,

等到太阳落后,它又

衔你们回去。你们没有

记忆,但这一幕经验

会融入将来的吠声,

你们在深夜吠出光明。

关于诗歌形式的建构和艺术表现,李广田写道:“……十四行体,这一外来的形式,由于它的层

层上升而又下降,渐渐集中而又解开,以及它的错综而又整齐,它的韵法之穿来而又插去,……它本来是最宜于表现沉思的诗的,而我们的诗人却又能运用得这么妥贴,这么自然,

冯至《十四行集》与时代背景的隔膜和沟通

冯至《十四行集》与时代背景的隔膜和沟通

冯至《十四行集》与时代背景的隔膜和沟通

许贤

【摘要】冯至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创作的诗集《十四行集》,因缺乏激烈的战争场面和鼓舞人心的慷慨激词,被研究者认为与时代保持距离形成隔膜而具有独立自主的品格.诗集通过探讨个体存在的同时,将现代主义诗歌的精神与中国抗战的现实天衣无缝的沟通起来,产生了一种与当时的主流话语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

【期刊名称】《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18)002

【总页数】4页(P117-120)

【关键词】冯至;《十四行集》;隔膜;沟通

【作者】许贤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5

五四时期,冯至被鲁迅先生誉为当时“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以写诗著称。他前期创作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等作品。《十四行集》是冯至在四十年代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诗集也是冯至创作转型的重要标志,它不仅体现冯至在诗歌艺术上的变化,还表现出他在救亡图存的时代下写作动机的独特思考。五四以后的

许多作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中西贯通,包括鲁迅、郭沫若、徐志摩等。冯至也是其中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从小深受传统文化的教育,特别喜欢晚唐五代的诗词,其中受到杜甫的影响最大,后来出国留学又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尤其是歌德和里尔克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

冯至的《十四行集》,有二十七首十四行诗,全部创作于1941年,当时作者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平淡的生活给予作家创作的灵感,寄情于春城的山水,但是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作者没有亲历战争的场景,所以诗集中并没有出现过多的与战争相关的场面和文字,相比那些通俗易懂的“枪杆诗”“鼓动诗”“街头诗”,《十四行集》充满对生命的思考,哲理性极强,与大众之间形成了一层隔膜。很多研究者认为,这部诗集仅仅展现作者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个体生存价值的作品,但事实上也体现出作者对现实的独特思考,寓意深远。《十四行集》与时代背景所形成的隔膜与沟通的内涵:“隔膜”是与当下创作主流不同而形成的差异,“沟通”是作者对现实的观照。冯至用他独特的创作风格揭露现实,将内心的隔膜与现实的沟通紧紧地交织在一起。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能深入了解作者这一独特的创作手法,有利于读者对《十四行集》做出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而等待”:论四十年代冯至的思想转折——冯至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纪念(一)

【内容提要】

1940年代的冯至在写作内容、生活方式和思想取向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整个40年代,冯至的思想、创作与里尔克、歌德和杜甫密切相关。经由他们,冯至克服了战争带来的生命的孤独感、虚幻感,他的目光从抽象的学理探索转向了现实生活,开始思考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的关系。当同时代的许多作家还在为陌生的新时代的到来而不安时,冯至却在个人与集体、个人与时代之间迅速地找到平衡点,几乎无所滞涩地迎接着这个群体时代的到来。

20世纪40年代对于整个中华民族而言,都是十分艰难的十年。在由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构成的这十年间,中华民族经历了痛苦的离乱生活和复杂的情感转折,最终迎来了一个新国家的诞生。对于冯至来说,这十年也是他一生最为复杂、最为关键的十年。在40年代最初的三年,他先后出版了诗集《十四行集》、小说《伍子胥》、散文集《山水》,登上了文学创作的高峰,从1943年开始,他的文学创作几乎停止,转而开始专注于充满时代气息的杂文写作。在写作杂文的同时,他走出个人内心的沉思开始介入社会生活,他做演讲、参加文学社团活动,参与民主活动,可以说,这时的冯至在写作内容、生活方式和思想取向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①。1946年7月,冯至返回北平。从1946到1949年三年间,冯至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取向更加复杂。一方面,冯至

一反惯常的低调作风,与一批自由主义作家保持了比较密切的来往。尽管此时的北平无论是社会氛围还是生活条件与30年代都大相径庭,但是文人交游的本性并没有变化。那时冯至与朱光

潜、沈从文等十几位北大教师同住在中老胡同33号院,闲暇时常常一同逛逛门庭冷落的书肆和依然美丽如画的西山,交流文学观点,谈谈时局现状。任教于南开大学的卞之琳则时常来往于平津之间,在北平时经常借宿于冯至家中。废名长子冯思纯在回忆复员后他们的北平生活时说:“北大教师朋友间经常互相拜访,我家里几乎每天都有人来,尤其是晚饭后。谈话内容主要是就学术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意见,当然还会涉及对时局的看法。”冯至与杨振声、沈从文、俞平伯、朱光潜、林庚、卞之琳、常风、袁可嘉等都是家中常客②。1948年七八月间,杨振声、冯至、沈从文、朱光潜等还同去颐和园“霁清轩”消夏,他们一起在山中“魏晋”,享受着最后的悠闲生活③。

各种文学聚会之外,冯至与沈从文、朱光潜等自由主义作家一起积极创办各种文学刊物,宣传自由主义的文学主张、提倡独立的文学创作。1946年12月,冯至与杨振声、沈从文、朱光潜等人编辑出版了杂志《现代文录》。该杂志以杨振声提出的“融会贯通的创新精神”作为编辑方针,编辑目标则直接指向了“创作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艺”④,较高的文学品位使它很快便成为“北方文化复员与文学运动展开的第一面旗帜”⑤。不久,冯至又参与了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和《文艺》的编辑,并留下了详细地有关稿费计算和寄送的纪录。1947年6月以“采取宽大自

由而严肃的态度”,“树立一个健康底纯正底文学风气”为原则的《文学杂志》复刊,冯至与夫人姚可共同担任了杂志的编辑委员。可以说,冯至积极投入到当时北平最为重要的文学圈子,为他们共同追求的自由主义的文学理想添砖加瓦。

一向处在文坛漩涡边缘的冯至此时也偶尔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喊出自己的主张。例如,40年代后期,随着文学一元化进程的推进,从阶级斗争出发的政治批判逐渐压倒了从文学创作出发的文学批评,政治定性成为文学批评的“排头兵”。冯至发表了《批评与论战》,用纯学理讨论的方式强调批评与论战的严格区别,客观上却对批评家对写作的横加侵犯,给予了积极的驳斥。到了1948年的2月,冯至因为被其宣称的民主自由原则的吸引而参加了后来备受批判、被称为“第三条道路”的“中国社会经济研究会”。

另一方面,在解放战争后期,北平围城前后,冯至几乎是毫无抵触地接受了共产党政权,并且非常顺利地融入到了新的社会秩序中去。1949年2月,在解放军进入北平的入城式上,冯至站在了欢迎队伍的“前列”;1949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上,冯至担任了北平代表团副团长,在《写于文代会开会前》一文中,冯至几乎是欢欣鼓舞地表达了自己对于新时代的渴望。从此,冯至开始活跃于当代文坛,成为50—60年代重要的文化活动家之一。

两相对比之下,我们不由得对冯至的巨大转变充满好奇。造成这种转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政治力量下的生存压力还是真诚的理解和接

受?是单纯的政治热情还是经过了冷静的深思熟虑?同时这种转变对于冯至有何意义?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从三个伟大的文人谈起。一从里尔克、歌德到杜甫在整个40年代,冯至的思想、创作与三位伟大的文人有关。其一是里尔克,其二是歌德,其三是杜甫。就接受美学而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者总是出于自己的某种需要去接受某个作品或某位作家,以及同一阅读对象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形象,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其加以理解和整合。反之,我们也可以根据阅读者对作品、作家,以及同一阅读对象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形象的选择,来推断阅读者自身的精神世界和生命追求。对于40年代的冯至来说,在里尔克身上他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在寂寞中艰难前行。从歌德那里他领悟到了“向外又向内的生活”,在杜甫的诗歌中他感受到了一个关注时代、关心民生疾苦的诗人的伟大。而这些选择和接受帮助冯至克服了由于战争所带来的生命的孤独感、虚幻感、脆弱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关于个人与群体、个人与时代的关系的困惑,同时也为他未来将要面对的选择和决断铺好了路。从20年代以来,冯至一直是里尔克的崇拜者。在纪念里尔克逝世十周年的文章中,冯至称里尔克是他在“最寂寞、最彷徨”的时候的伴侣,在为文和为人两方面都给他以极大的启示。里尔克那种克制情绪,“使音乐的变为雕刻的,流动的变为结晶的,从浩无涯涣的海洋转向凝重的山岳”的艺术风格给了冯至极大的启发;而里尔克“像是佛家弟子,化身万物,尝遍众生的苦恼一般”在“永恒的寂寞”中体验人生的生活方式,也让冯至赞赏不已⑥。如

果说1930年代的冯至在里尔克那里得到的是“如何成为‘寂寞的个人'而获得对真实存在的理解”⑦,那么,进入40年代,在民族存亡的战乱中,冯至对里尔克有了新的认识。里尔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战前战后的一段时期的“沉默”,在1930年代被冯至一笔带过,此时却成为冯至关注的重点。冯至指出,里尔克“十年的沉默”并不是放弃:“他看着世界一切都改变了形象,他在难以担受的寂寞里,深深感到在这喧嚣的时代一切的理想都敛了踪迹,再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但是他锐利的目光无时放松时风的转变,他只向他的友人们倾吐他的关怀。”⑧冯至认为,表面看来,里尔克“已在紊乱的时代前退却”,但是“他当时对于人类所有的关怀并不下于指挥三军统帅在战场上所用的心机”。他说,尽管外部世界“任何一件不合理的事”都使里尔克感到“深切的痛苦”,但是他满怀着“从事于真实地改变和革新的意志”,在等待着,在准备着,要为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而“分担”自己的责任。

冯至总结道:里尔克这“十年的沉默”是一种“隐伏”,其目标则是“暗自准备将来的伟大工作”。在一战结束后,经过长久的探索和彷徨,里尔克的十年的痛苦和沉默得到了升华,以《杜伊诺哀歌》和《十四行致莪尔菲斯》成就了一代新风。里尔克这种“居于幽暗而自己努力”的精神深深地吸引了冯至,他由此而推进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相信“中国这么大,人口这样多,其中只要能有一千个真实努力工作的人,中国就会有办法”。他把希望寄托在那些“不顾时代艰虞,在幽暗处努力的人们”,把他们看作是一片“混沌”中的澄清剂,在混沌过去之后,“他们心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