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1)
4.2 电压 电流产生的原因

实验测量 测量电池串联两端的电压
U1=1.5V
U2=1.5V
U=3V
结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电池电压之和。 公式:U=U1+U2
实验测量 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V “看、画、接、开” 看“说明书” 画“电路图” 接:按电路图接线。 开:接线时开关断开。
1.先将电压表接在灯 泡两端,接通电路读 取电压U1= 3 V, 2.再将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 接通电路读取电压U= 3 V, 分析论证:电压表两次示数 相等 ,即 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 两端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 相等 。
B. ①和③是电压表,②是电流表;
C. ①和②是电流表,③是电压表;
D. ①②和③都是电流表
L1 3 2 1 L2
如图所示,当接通开关S后,发现电流表指 针偏转,电压表指针不动,则故障可能是( ) A.L1的灯丝断了 B.L2的灯丝断了
C.L1的接线短路
D.L2的接线短路
电流表与电压表的区别
1 、 电 压 表的 作用是 2 、电压表有
电 压:电流产生的原因
一、认识电压
金属中有大量自由电子所 以能导电,可金属导体上 的电子为什么能够定向移 动?
是谁在推动电荷发生 定向移动呢?
抽水机 电 源
提供 提供
水压 电压
形成 形成
水流 电流
电荷
+
电源 开 关
电源
电压
灯泡
电流
灯亮
一、认识电压
1. 电路中在没有电源接入时,这 些电荷并不能产生定向移动,不能形 成电流。 2.当电路中接入电源时,导体中 的自由电子便在电压推动作用下做定 向移动,形成电流 。
1.小红在有关资料中查找出了几种电压值,你 认为其中最大的是(D ) A.人体的生物电流的电压约为10-3V B.洗衣机正常工作的电压 C.手持移动电话电池的电压 D.发生闪电时,云层间的电压
4.2.1 认识电压和电压表—2020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习题课件(共30张PPT)

8.两节普通 5 号干电池的电压是 3 伏,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220 伏, 马路上的路灯有一盏坏了,其他灯却不受影响,说明路灯之间一定是 并 (选填 “串”或“并”)联的。
9.1791 年,意大利人伏打发明了最早的电池——伏打电堆。小明仿造了一个 伏打电堆,并用电压表测量其电压,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 0.5 V。此电池 的正极是 银板 (选填“锌板”或“银板”),需要 3 节这样的电堆串联才能达 到一节干电池的电压。
极板材料
两极板间的电压/V
水果种类 苹果 梨 菠萝 橙
铁—锌 铁—铜 铜—锌
0.55 0.60 0.95 0.40 0.50 0.90 0.50 0.55 1.00 0.75 0.78 1.05
中电压表测量的是 L2 两端的电压;图丙中电压表测量的是
两端的电压;图乙 L2 两端的电压。
甲
乙
丙
类型之四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图甲中电压表读数是 2.6 V ,图乙中电流表读数是 0.52 A 。
甲
乙
当堂测评
1.电压使 自由电荷 产生定向移动形成 电流 。 电源 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5×104 μV= 15 mV= 1.5×10-2 V。 3.6 mA= 3.6×10-3 A= 3.6×103 μA。
A
B
C
D
13.闭合开关,若要使两灯泡串联发光,请在圆圈中填上合适的电表。 【答案】 如图所示。
14.若要使两灯泡并联,请在圆圈中填上合适的电表。 【答案】 如图所示。
1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填入适当的电流表或电压表所示。
类型之二 正确使用电压表
灯 L1 与灯 L2 串联,先用电压表测灯 L1 两端的电压,如图所示。再测灯 L2 两端的电压时,只将电压表接 A 的一端改接 C,这种接法 不正确 (选填“正确” 或“不正确”),原因是 电压表的“+”“-”接线柱接反。了
(完整版)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实验总结,推荐文档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讲析物理实验六大步骤分析一,清楚实验目标(题目、提出问题):探究理解:1,为什么要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电压时产生电流的原因,可能电压越大电流也越大;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所以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那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呢?这是我们学习电学必须研究清楚的问题。
2,探究谁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是某一定值电阻的,电流、电压、电阻都是对同一导体在同一时间的对应值而言,即I是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是U时的电流。
所以我们要测的电流是定值电阻R的电流,电流表要与R串联;要测的电压也是定值电阻的电压,电压表要并联在R两端。
3,实验思维导向:(1)电路中电压变化可能会导致电流的变化,电阻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电压、电流同时变化,所以,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就要保证电阻不变,要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就要保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2)要研究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定量关系,我们需要知道导体两端电压数值不会是导体电流的队医数值怎样变化;要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定量关系,我们需要知道在同一电压下导体电阻值变化时导体中对应电流怎样变化。
所以我们需要电流、电压表来测量准确的电流、电压数值,不仅如此,我们还需要同一导体的电压产生变化,也需要同一电压是导体电阻值产生变化,所以,我们需要滑动变阻器和不同阻值的电阻。
二,明了实验原理;1,探究同一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2,探究同一电压时不同阻值的导体中电流与导体阻值的关系:导体阻值不同对电流阻碍作用不同。
三,合理选择器材: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三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若干导线。
4、科学设计实验步骤,准确收集数据:1,设计电路,并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2,分步研究:(1)保持电阻不变,测量电阻两端电压U和电流I,记下数值;改变电阻两端电压,重复三次以上,记下多组数据;(2)保持电压不变,测量电流并记下阻值R和对应的电流值;改变接入电阻的大小,重复三次以上,记下多组数据。
初中物理丨电压电阻所有重难点

初中物理丨电压电阻所有重难点电压(一)电压的作用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二)电压的单位1.国际(基本)单位:V常用单位:kV 、mV 、μV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2V 家庭电压220V 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3.电池组串联:U=U1+U2+U3;电池组并联:U=U1=U2=U3;2节干电池串联是3 V,2节干电池并联是1.5 V。
(三)电压测量仪器:电压表符号:2.读数时,应先看量程,再看分度值,最后读数。
3.使用规则:①电压表应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②电压表介入电路时,应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④量程范围内,电压表可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测电源电压。
⑤在预先不能预测被侧电压值时,应先进行试触。
Ⅰ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Ⅱ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和0~15V。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进行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15V可测量,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四)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五)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
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流表短路;②或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电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数。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探究电流 》课堂知识整理

物理九上第四章《探究电流》课堂笔记第一节:电流一、电流:1.定义:1秒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
用字母I来表示。
2.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大小的物理量。
3.单位:(1)国际主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2)其他单位:毫安(m A)微安(μA)。
(3)换算关系:1 A=1000 mA;1 mA=1000μA二、电流表:1.用途:测量电流大小的仪表。
2.使用前,要先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有偏差,需用零点调节器“调零”。
3.电流表的使用规则:(1)要串联在电路中。
(2)要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正进负出)(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应先用试触法正确选择量程)(4)决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4.读数时,应先确认电流表所用的量程,然后根据量程确认对应的分度值,最后从指针位置读出结果。
注:电流表相当于导线。
三、电路中的电流规律: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大小相等。
(I =I1=I2)2.并联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I =I1+I2)第二节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一、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二、国际上用字母U来表示电压。
三、电压的单位:1.国际主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
2.其他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3.换算关系:1 KV =1000 V;1 V=1000 mV;1 mV=1000 μV四、一些常用电压:1.一节干电池:1.5 V ;2.一节铅蓄电池:2 V;3.家庭电路:220 V;4.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五、电压表:1.用途: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
2.使用前,要先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
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1)要并联在电路中。
(2)要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正进负出)(3)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测量值。
(应先用试触法正确选择量程)4.读数时,应先确认电压表所用的量程,然后根据量程确认其分度值,最后从指针位置读出结果。
2022年教科版物理九上《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教案

第2节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教学过程设计┃第1课时┃教学小结┃┃教学过程设计┃就小。
小组4: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个电池的电压之和,串联电路各点的电压之和也应该等于两点间的总电压。
……教师:同学们作了各种猜想,各样假设,真实的结果到底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用实验来求证,大家先设计实验。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教师巡视了解。
小组汇报实验设计方案,交流。
各组同学补充设计实验电路(见图4-2-2)和实验数据表格(如下表)。
实验次数AB间的电压(V)BC间的电压(V)AC间的电压(V)123提问:在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学生讨论问答: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连接电路时,开关是断开的;③在实验中更换不同的小灯泡,进行重复测量,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教师巡视指导。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用公式表示为:U=U1+U2.要求学生对探究活动进行回顾、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在探究的过程中,哪些问题真正弄懂了,哪些问题还不清楚,为什么有些小组的实验数据是错误的,有些小组的误差会比较大,而有些小组很准确,原因在哪里。
学生交流自己的实验数据以及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讨论解决。
同上方法,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得出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用公式表示为:U=U1=U2.讨论交流:小鸟会触电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设计实验电路图和设计实验表格的能力,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要求学生对原始数据的记录要实事求是、如实记录,不许随意改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记录下来,以便查找、分析原因。
培养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善于评价自己的实验结果,找出优点和不足。
讨论交流活动中,关键在于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左边的小鸟不会触电而右边的小鸟会有危险。
结合上述探究规律,指出在左边的小鸟的两只脚与导线的接触点之间,电压几乎为零;而右边的小鸟的两脚之间,存在一定电压(以后学习了欧姆定律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九年级物理上册 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学案新版教科版

4.2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一、知识梳理(一)认识电压1.观察:从水流看电流(1)如图甲所示,是由两个容器组成的连通器.当把阀门K打开后,水会从______流向______,A、B容器水面相平后,水____________.由此说明水面的______是使水定向流动形成水流的原因.要让水持续不断地流动,应不断地把B容器中的水舀到A容器中,使A、B容器保持稳定的______,舀水的工作可以用______来完成.(2)乙图用水流类比电流,阀门类比______,水轮机类比______,抽水机类比______,用水位差(水压)类比______,用“水位差(水压)是形成水流的原因”类比“______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用“抽水机是提供水位差的装置”类比“______是提供电压的装置”.(3)用“水分子在水压的作用下______形成水流”类比“自由电荷在_____的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电压是形成______的原因,能推动____________定向移动形成______.______是提供电压的装置.(1)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两端有______;②整个电路必须是______的,形成______路.(2)电压的符号和单位:电压常用字母______表示,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__,符号是______,常用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换算关系是1kV=______V,1V=______mV,1mV=______μV.(3)常见的电压: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______V,一节蓄电池的电压是______V,家庭电路的电压是______V,通常情况下,____________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二)用电压表测量电压1.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是____________,其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______.2.两个量程:______和______,分度值分别为______和______.3.使用方法:(1)实验前要先观察电流表的______、______和指针是否______.(2)使用规则:①测量前应先估计待测电压的大小,选择适当的______.如果不能估计电压的大小,可以先用较______的量程接入电路后进行______.若指针偏转角度过大,应换用量程______的电压表;若指针偏转角度过小,应换用量程______的电压表.被测电压不得超过电压表的______. ②电压表应______联在被测电路两端,使电流从电压表的______接线柱流入,从______接线柱流出.若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电压表的指针会______.③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_. (三)探究电路中的电压规律 1.串联电路(1)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①按照如图所示连接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 1、L 2两端的电压U 1、U 2和串联电路BE 两端间的电压U ,则它们的关系是____________.②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③用电压表并联在导线AB 或EF 两端,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的指针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操作中由于使用的导线较短,导线两端的电压较______,可以忽略不计.(2)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和,即:_________.2.并联电路(1)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①按照如图所示连接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 1、L 2两端的电压U 1、U 2和并联电路AB 两端间的电压U ,则它们的关系是_______.②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2)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______,即:____________. 二、易错分析1.电压表内阻很大,相当于开路.若将电压表串联接入被测电路,此时电路相当于开路.与其串联的用电器将不能工作,但电压表有示数,其示数接近于电源电压.如图所示电路中灯泡L 将不能发光,电压表有示数,其示数等于电源电压.E2.在有电压表的电路图中,应先将电压表和断开的开关进行遮盖,先观察电路的串、并联连接情况,然后判断电压表、电流表的测量情况.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1与L2______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量______两端的电压.3.指针指在某一位置时,大量程的读数是小量程的5倍.三、达标训练1.关于电压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使自由电荷移动形成电流B.电压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C.电压只能使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D.电压使导体中产生大量自由电荷形成电流2.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导体中有自由电荷存在,就形成电流B.只要电路中有电源就能形成电流C.只要是闭合电路且有电源,就能形成持续电流D.以上说法都正确3.下列有关“电”的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电荷一定形成电流B.电路两端有电压就一定有电流C.电灯中有电流,它的两端一定有电压D.电流总是由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的4.现代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了,为了安全用电,我们对生活中一些“电”常识的了解必不可少.下列有有关常见电压值的表述,错误的是()A.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 B.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C.手机电池电压是3.7V D.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36V5.如图所示,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6.在番茄上相隔一定距离分别插入铜片和锌片,即为番茄电池.将铜片、锌片与电压表相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电极是番茄电池的正极B.番茄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番茄电池形成通路后,电子将从铜电极流出D.将电压表直接接在该番茄电池上,会损坏电压表7.如图所示,与实物图一致的电路图是()A B C D8.如图所示各电路图中,闭合开关后,电压表能测灯L1两端电压的是()A.B.C.D.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所测得电压是()A.电灯L1两端的电压B.电灯L2两端的电压C.电灯L1和L2两端的电压D.电源电压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测量的是()A.灯L1两端的电压B.灯L2两端的电压C.电源两端的电压D.开关S两端的电压11.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时,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B、BC+-、AC 两端的电压,在表格中记录第一组数据后,为得到更普遍的规律,接着的实验步骤是()A .将两灯并联进行实验B .去掉一个灯泡,仅保留一个灯泡进行实验C .更换两端电压不同的电源,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压值D .换用电压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压值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 闭合时,电压表V 、V 1、V 2的示数分别是U 、U 1、U 2,关于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A .U =U 1=U 2B .U >U 1+U 2C .U <U 1+U 2D .U =U 1+U 213.如图电路中,闭合开关S ,已知电源电压为6V,L 1两端的电压为2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压表的示数为2VB .电压表的示数为4VC .电压表的示数为6VD .电压表的示数为10V14.小明在实验室里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对此电路的认识,正确的是()A .小灯泡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B .小灯泡串联,电压表测L 2的电压C .若灯L 1短路,则电压表示数为零D .若灯L 2短路,则电压表是数位3V15.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灯均能发光,则()A .甲为电流表,乙为电压表B .甲为电压表,乙为电流表C .甲、乙均为电流表D .甲、乙均为电压表16.小雅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不小心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互换了,如图所示,如果此时将开关闭合,则()A .两表都可能被烧坏B .两表都不会被烧坏C .电流表不会被烧坏D .电压表不会被烧坏,电流表可能被烧坏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示数为零,灯泡L 1、L 2均不亮.如果把电压表改接在L 1两端,示数为2.8V ;如果把电压表改接在电源两端,示数也为2.8V,则该电路的故障是()A .L 1断路B .L 2断路C .L 1短路D .L 2短路1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当开关S 、S 1闭合后,只有一只灯泡发光,且电压表V 的示数为6V,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 .灯L 1处短路B .灯L 1处断路C .灯L 2处短路D .灯L 2处断路19.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甲、乙两灯泡均发光,过一会儿,其中一个灯泡突然熄灭,但两电表指针仍明显偏转.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 .甲灯泡短路B .乙灯泡短路C .甲灯泡断路D .乙灯泡断路 20.如图,小敏在做“组成串联电路”的实验时,电路连好后,闭合开关,两灯均不亮.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老师告诉她是其中有一个小灯泡坏了,下面方法中不能检测出坏灯泡的是()A .用一根导线分别与两个灯泡并联B .用一个电流表分别串联在图中的a 、b 、c三点C .用一个电压表分别与两个灯泡并联D .用一个小灯泡分别与两个灯泡并联21.图(a )所示电路,当闭合开关S 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b )所示,则电阻L 1和L 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A .8V 、2VB .10V 、2VC .2V 、8VD .2V 、10V(b )导线电压表小灯泡2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为4V,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 .L 1两端电压为2VB .L 1和电源两端电压之和为4VC .L 2两端电压为4VD .L 1和L 2两端电压之和为6V2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V,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为2V .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 .L 1两端电压为2VB .L 1两端电压为1VC .L 2两端电压为2VD .L 1和L 2两端电压之和为3V24.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电灯L 1和L 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A .4.8V 、1.2VB .6V 、1.2VC .1.2V 、6VD .1.2V 、4.8V25.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都向右偏转相同角度,则电阻L 1和L 2两端电压之比为()A .1:1B .1:5C .4:1D .4:526.类比“水路”模型中“水压是使水管中的水定向运动形成水流的原因”,我们很容易理解电压是电路中_______定向运动形成_______的原因.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闭合,电压表测的是_______两端的电压.第27题图第28题图第29题图27.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练习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的情景.电压表的指针出现甲图所示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电压表的指针出现乙图所示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电压表的指针出现丙图所示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8.如图所示的电路,若要闭合开关S 后L 1和L 2两灯并联,则a 表是_______表,b 表是_______表.乙2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电路闭合后,V 1和V 2的示数分别如图所示,则电压表V 1的读数是_______V,电压表V 2的读数是_______V,小灯泡L 1上的电压U 1=_______V .V 1V 2第29题图第30题图30.某同学将两节新干电池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图中两只灯泡的规格完全相同,并用电压表测开关的电压.当开关断开时,电压表示数约为_______V ;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示数约为_______V . 31.将两片不同的金属片A 、B 浸在盐水中,这就是一个电池.该电池对外供电时,将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把金属片A 、B 分别用导线连接到电压表接线柱上,电压表的指针发生如图所示的偏转,则金属片A 是_______(选填“正”、“负”)极.32.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a 是从电压表的负接线柱引出的导线接头.a 与b 处相接时,电压表示数为6.0V ;使a 与b 处断开,然后与c 处相接,闭合开关S 后,电压表示数为4.5V,这时灯泡L 2两端的电压为____V .第31题图第32题图第33题图第34题图33.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是由标准三节新干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当闭合开关S 后,电压表的示数为2.4V,则灯L 1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灯L 2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 .34.如图所示的电路,灯L 1和L 2是______联,如果电源电压是3V,闭合开关S 后,两灯均发光,电压表的示数是1.4V,此时灯L 1两端的电压是______V .乙35.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当S 闭合时,电压表的读数如图乙,则电压表的量程用:______,L 1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L 2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 .36.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活动中.(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时,至少需要______根导线;实验中应选择规格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2)在测L 1两端电压时,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出一种即可).(3)小芳保持电压表的B 连接点不动,只断开A 连接点,并改接到C 连接点上,测量L 2两端电压.她能否测出L 2两端电压?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4)小明分别测出AB 、BC 、AC 间的电压并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请对小明的做法进行评价:________,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37.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要求:两灯串联,电压表只测灯L 2两端的电压,导线不能交叉,不考虑电压表量程的选择. 四、能力提升38.如图所示电路,灯泡L 1、L 2完全相同,当开关S 闭合后,两盏灯泡均发光且电压表的示数为1.5V .则当开关断开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灯泡L 1变亮了B .电压表示数变为0C .电压表示数仍为1.5VD .电压表示数变为3V3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V,闭合开关,电压表V 1的示数是7.5V,电压表V 2的示数为9V .则L 1两端的电压U 1=_____V,L 2两端的电压U 2=_____V,L 3两端的电压U 3=_____V .4.21.B2.C3.C4.D5.A6.B7.B8.A9.B10.B11.C12.D13.A14.B15.B16.D17.A18.C19.C20.B21.A22.B23.A24.D25.C26.自由电荷、电流、L1;27.所选电压表的量程太小、所选电压表的量程太大、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28.电流、电压;29.7V、1.8V、5.2V;30.3V、0;31.化学能、正;32.1.5V;33.2.4V、2.1V;34.串联、1.6V;35.0~3V、1.5V、4.5V;36.6、不同、L1被短路或L2断路、不能、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不科学,只通过一次实验不能得到普遍规律、还用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操作;37.略;38.D39.3V、4.5V、4.5V;。
九年级物理上册 4.2 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教案 (新版)

电压:电流的产生原因学反思作比喻讲述“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要知道电压的单位,会进行单位变换。
此个,还要记住干电池和家庭电路电压值。
教学过程设计(II)一.复习提问。
(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是什么?(2)你怎样知道一只电表是电流表,在使用电流表前,要观察了解哪些内容?二.引入新课。
这堂课我们来学习测量电压的仪器。
它叫电压表。
(出示几种电压表)三.新课讲授。
1.电压表的结构:电压表的外形,符号,接线柱,量程:0-3V,0-15V。
2.读数:(1)认清所接量程。
(2)认清最小电压值。
0-3V每小格0.1V,0-15V每小格0.5V。
(3)检查写单位。
3.练习读数。
(幻灯显示)4.电压表的使用:(实物讲解)(1)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2)“+”“-”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
(3)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5.学生上讲台演示电压表的正确使用规则。
6.讨论想想议议7.练习:(1)把一个灯泡接人电源的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出小灯炮两端的电压,画出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一”接线柱。
(2)在两个灯泡L、L串联的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小灯泡L两端的电压,画出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一”接线柱。
(3)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测量的是哪个灯泡两端的电压,并在电压表两端标出它的“+”“一”接线柱。
8.小结(学生归纳)。
利用表格的方法对比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异同。
(III)回答问题观察电压表读数讨论完成练习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特点进行新课,实验目的:(1)练习用电压表测干电池电压和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2)研究干电池串联和并联时的电压关系;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这次实验分两个部分进行。
一、先取三节干电池,分别测出每节电池的电压。
再将这三节干电池按图1串联成电池组,测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得的数据记到表1内。
分析串联电池组的电压跟各节干电池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二、将两节相同的干电池按图2并联组成电池组,用电压表测这个并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量数据填入表2内。
电压电流形成的原因

电压电流形成的原因电压是电流形成的原因,这是因为电压是电力的驱动力。
在电路中,电压被定义为单位电荷器件之间的电势差,是电流流动的动力源。
要理解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需要对电荷、电场、电势差以及电流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首先,电荷是电流形成的基本要素。
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类型。
正电荷是指带正电荷的粒子,如质子;而负电荷是指带负电荷的粒子,如电子。
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流动形成的,可以通过导线传输。
电场是存在于电荷周围的场,它是由电荷所产生的。
当电荷聚集在一起时,电场会形成。
电场是一个矢量场,它具有大小和方向。
在电场中,电荷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产生电势能。
电势差是电压的量度,它是两个点之间的电场能量差异。
当两个点之间的电势差为正时,电荷会从电势较高的点流向电势较低的点。
这种流动的电荷称为电流。
电流是电荷流动的量度,它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由电压决定。
当电压施加在导体上时,电荷受到电场力的作用,通过导体的自由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可以通过导线或其他导体传输,如电路中的电子流动。
电压是电流形成的原因,因为电压提供了电流的动力源。
当电压施加在两个点之间时,电场力将推动电荷在两个点之间移动,形成电流。
电压使电荷从电势较高的点流向电势较低的点,产生电流。
在电路中,电源提供了电压,它将电荷推动形成电流。
电源一般采用化学能、机械能或光能等形式转化为电能,并通过电势差进行驱动。
电源的电压决定了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总之,电压是电流形成的原因,它提供了电流的驱动力。
电压施加在两个点之间时,电场力将电荷推动形成电流。
在电路中,电源提供了电压,将电荷从电势较高的点推向电势较低的点,形成电流。
电压是电力的驱动力,是电流形成与传输的动力源。
电压 电阻(解析版)中考物理一轮单元复习讲义(人教版)

专题16电压电阻【思维导图】【知识点回顾】知识点一、电压1、电压:电压使电路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压的符号是U,单位为伏特(伏,V)。
比伏特大的有千伏(kV),比伏特小的有毫伏(mV),1kV =103V,1V=103mV,1kV=106mV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
2、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叫电压表,符号为○V,其内阻很大,接入电路上相当于开路。
电压表的示数:量程使用接线柱*表盘上刻度位置大格代表值小格代表值0~3V“-”和“3”下一行1V0.1V0~15V“-”和“15”上一行5V0.5V在0~15V量程读出的示数是指针指向相同位置时,在0~3V量程上读出的示数的5倍。
*部分电流表的三个接线柱是“+”、“3”和“15”。
这时“3”和“15”是负接线柱,电流要从“+”流入,再从“3”和“15”流出。
正确使用电压表的规则:1电压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并联。
如果与被测用电器串联,会因为电压表内阻很大,此段电路开路而无法测此用电器两段的电压。
如果被测用电器在支路上,这时电压表测的是其他支路两端的电压;如果被测用电器在干路上,则整个电路便成开路了,这时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
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进电压表,从“-”接线柱流出来。
否则电压表的指针会反向偏转。
③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量程。
若不能预先估计待测电压的大小时,应选用最大量程进行试触。
若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将使指针转出刻度范围把指针打弯或把电压表烧坏。
若指针偏转超过最大值则应断开开关检查;如果指针偏转幅度太小(小于3V),会影响读数的准确性,应选用小量程档。
④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可以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此时测得的是电源的电压值。
使用电表前,如果指针不指零,可调整中央调零螺旋使指针调零。
常见的电压:家庭电路电压——220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每节铅蓄电池电压——2V3、电池组电压特点:①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电压之和;2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池的电压相等。
【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 第1节 电压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1节电压一、电压的作用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源是给电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二、电压的单位1、电压的符号是:U。
2、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换算关系:1Kv=1000V1V=1000mV1mV=1000μV3、需要记住的一些电压:一节干电池1.5V;一节蓄电池2V;家庭电压220V;人体的安全电压36V。
三、电压测量:1、仪器:电压表,符号:V2、电压表的使用规则【两看、两要、一不准】【1】、两看: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2】、两要、一不准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准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Ⅰ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Ⅱ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和0—15V)。
测量时,先连接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大于3V可用大量程,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小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四、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电流表电压表不同点符号A V连接串联并联直接连接电源不能能量程0.6A3A3V15V 每大格0.2A1A1V5V每小格0.02A0.1A0.1V0.5V 内阻很小,几乎为零相当于短路很大相当于断路相同点调零;读数时看清量程和每大(小)格;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
电工电子技术(一)试卷B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在直流电路中,电感可以看作短路,电容可以看作断路。
2.我国工业交流电采用的标准频率是 50 Hz。
3.三相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线电流IL 与相电流IP间的关系是:IP=3 IL。
4.电阻元件是耗能元件,电容元件是储能元件。
5.已知一正弦电压u=311sin(628t-60º)V,则其最大值为 311 V,频率为 100 Hz,初相位为 -60º。
6.在纯电阻交流电路中,已知电路端电压u=311sin(314t-60º)V,电阻R=10Ω,则电流I=22A,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φ= 0º,电阻消耗的功率P= 4840 W。
7.三角形联结的三相对称负载,若线电压为380 V,则相电压为 380 V;若相电流为10 A,则线电流为 17.32 A。
8.式QC =I2XC是表示电容元件在正弦电路中的无功功率计算公式。
9.正弦交流电压的最大值Um与其有效值U之比为2。
10.电感元件是一种储能元件,可将输入的电能转化为磁场能量储存起来。
11.若三相电动势依次达到最大值的次序为e1—e2—e3,则称此种相序为正序。
12.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源的频率越高,电感元件的感抗越大。
13.已知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200V,频率为100Hz,初相角为30º,则其瞬时值表达式u= 282.8sin(628t+30º)。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电压是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
因此电路中有电压必有电流。
(错)2. 正弦量的三要素是指最大值、角频率和相位。
(错)3.负载作星形联接时,必有线电流等于相电流。
(对)4.一个实际的电感线圈,在任何情况下呈现的电特性都是感性。
(错)5.正弦交流电路的频率越高,阻抗越大;频率越低,阻抗越小。
(错)6.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消耗的有功功率等于零。
(对)7.正弦交流电路的视在功率等于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和。
《电工电子技术》(第二版)习题答案

C、减少了用电设备的有功功率,提高了电源设备的容量;
D、可提高电源设备的利用率并减小输电线路中的功率损耗。
5、已知 i1 = 10 sin( 314 t + 90°) A, i2 = 10 sin( 628 t + 30° )A,则(C) A、i1超前i260°; B、i1滞后i260°; C、相位差无法判断。
5、如图 2-22 所示电路中,已知电阻R=6Ω,感抗XL=8Ω,电
源端电压的有效值US=220V。求电路中电流的有效值I。
(8 分)
~ uS
解:|Z|= 62 + 82 =10Ω
L=48.1mH R
XL
I=U/|Z|=220/10=22A
图 2-22
第 3 章 检测题 (共 100 分,120 分钟)
4、两个数值不同的电压源能否并联后“合成”一个向外供电的电压源?两个数值
不同的电流源能否串联后“合成”一个向外电路供电的电流源?为什么?
答:数值不同的电压源是不能并联合成的,因为这样连接在它们内部将引起环流;
两个数值不同的电流也不能串联连接,把它们串联时将造成小电流电源的过流现象。
5、何谓二端网络?有源二端网络?无源二端网络?对有源二端网络除源时应遵循
其亮度情况是(B)
A、100W 灯泡最亮; B、25W 灯泡最亮; C、两只灯泡一样亮。
2、已知工频正弦电压有效值和初始值均为 380V,则该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B)
A、 u = 380 sin 314 t V; B、 u = 537 sin( 314 t + 45 °) V; C、 u = 380 sin( 314 t + 90 °) V。
解:I=U/R=220/8=27.5A,纯电阻电路 ui 同相,所以:i = 27.5 2 sin 314 t A;电流
2022年教科版物理《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精选教案(推荐)

2.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教学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知道电压的作用, 知道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知道电压的单位. 能对电压的不同单位进行变换;记住干电池、家庭电路等的电压值知道电压表是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和电压表在电路中的符号;能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知道正确使用电压表的规那么, 会将电压表接到被测电路的两端测电压;会按照电压表使用规那么正确使用电压表, 会选择电压表的量程和试触, 会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会用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压;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池组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压的关系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3.实验:电路中的电压规律教学过程情景导入自然界的现象千奇百怪, 无所不有, 很多动物也有发电的本领, 像电鳐, 简直可以说是“水中的发电机〞.播放“电鳐的捕食过程〞视频:同时让学生思考:电鳐是怎样捕食的?它有什么秘密武器?从视频和学生的冲动气氛中导入新课.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认识电压活动1:让学生阅读P58的“观察从水流看电流〞. 通过类比研究水流的形成过程, 对产生电流的原因, 请学生提出各自的猜测.学生总结:抽水机不断地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 电源类似于抽水机, 能推动电荷定向流动. 闭合开关, 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归纳猜测:〔1〕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2〕要使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 首先电路是一个通路, 再就是电路中有电源.活动2:让学生自学课本P59, 小组之间交流完成以下问题:〔1〕电压的符号是____;电压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 你掌握这些单位之间的转换了么?〔2〕你知道了生活中哪些常见的电压呢?归纳总结:〔1〕电压的符号是U;电压单位有伏特(V)、千伏(kV)、毫伏(mV), 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为:1 kV=103V1mV=10-3 V〔2〕生活中常见的电压, 要记住:一节干电池两端的电压为1.5 V, 对人体平安的电压不高于36 V, 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探究点二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活动1:教师拿出几节不同的干电池让学生观察, 干电池上的电压值已被磨掉, 看不清楚. 设问大家对电压和电池已有所了解, 能否通过什么方式确定这几节干电池的电压?此时展示材料:出示几种电表, 让学生分辨.归纳总结:表盘上标有“A〞的是电流表, 表盘上标有“V〞的是电压表.活动2:学生根据桌上所提供的电压表, 仔细观察, 小组交流、讨论通过观察的电压表所获取的信息有哪些?归纳总结: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 两个量程;分别是0~3V和0~15V, 对应的分度值分别是和.活动3:出示课件, 根据学生对电压表所获取的信息, 自己分析出所展示的电压表的示数.归纳总结:读电压表的示数时, 首先看接入的量程, 然后再看指针所在的位置, 根据分度值的大小读出电压表的示数.活动4:自己设计实验, 测量出桌面上的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值. 小组之间先交流讨论如何连接电压表?选择哪一个量程?接线柱如何连接?教师活动:学生实验过程中, 教师巡回指导, 注意纠正学生的偏差和错误, 引导学生类比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掌握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对于说明书中的其他问题, 教师注意参与学生们的讨论,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对见解新颖的同学注意让他在全班同学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归纳总结:(用课件展示)①电压表应该和被测用电器并联;②红接线柱(“+〞接线柱)接正极, 黑接线柱(“-〞接线柱)接负极;③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量程;④不知道被测电压大小时要选择大量程.用口诀来帮助记忆:“二要、一不、二看清〞. “二要〞: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 要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 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出. “一不〞: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二看清〞:读数时一要看清电压表所用的量程;二要看清每一小格所表示的数值.探究点三实验:电路中的电压规律1.练习用电压表测干电池电压和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2.研究干电池串联和并联时的电压关系;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这次实验分两个局部进行.〔1〕先取三节干电池, 分别测出每节电池的电压. 再将这三节干电池按图6-7串联成电池组, 测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 将测得的数据记到表1内. 分析串联电池组的电压跟各节干电池电压之间的关系, 写出结论.〔2〕将两节相同的干电池按图6-8并联组成电池组, 用电压表测这个并联电池组的电压, 将测量数据填入表2内. 分析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池的电压之间的关系, 写出结论.表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干电池Ⅰ的电压干电池Ⅱ的电压(V) 干电池Ⅲ的电压(V) 串联电池组的电压(V) (V)结论: .表2:并联电池组的电压干电池Ⅰ的电压(V) 干电池Ⅱ的电压(V) 并串联电池组的电压(V)结论: .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1〕按图6-9将L1、L2组成串联电路, 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 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 灯泡L1与L2串联的总电压U.要求:先在作业本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 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 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 做好记录后, 分析实验结果, 写出结论.图6-10〔2〕按图6-10, 将L1、L2组成并联电路, 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 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 A、B两点之间的总电压U. 要求:先在作业本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 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 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 分析实验结果, 写出结论.实验完毕, 断开电源, 整理仪器, 进行讲评.归纳总结:(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 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2)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局部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在并联电路里, 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并且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典例剖析1 图所示是某同学用电压表测灯L1两端电压的实物图, 其中的三处错误是:〔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点拨】〔1〕电源是由两节电池串联而成, 因此电源电压为3V, 故电压表选择0~3V量程即可;而图中电压表选择了0~15V的量程, 错误;〔2〕测灯L1两端电压, 因此电压表与灯L1并联, 而图中电压表与导线并联, 故错误;〔3〕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 从“+〞接线柱流出, 即正负接线柱错误.典例剖析2 〔桂林中考〕如下图的电路中, 闭合开关S, 电源电压为6V, L1两端的电压为2V, 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电压表的示数为2V B.电压表的示数为4VC.电压表的示数为6V D.电压表的示数为10V【点拨】两灯泡串联, 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 L1两端的电压为2V, 那么电压表的示数为2V.典例剖析3 在如下图的电路中, 开关闭合后, 三个灯泡的电压一定相等的电路是〔〕【点拨】先根据电路图确定灯泡的连接方式, 然后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板书设计2.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教学反思电压的概念是电学中的重点概念之一, 历来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在进行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一些电压值入手, 引出电压的初步概念.“电鳐〞是生活在海洋中, 可以产生电的一种动物. 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或图书室查阅有关的科普读物, 了解电鳐等动物如何产生电, 从而激发兴趣, 开阔眼界. “常见的电压〞使学生对电压的大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体会到物理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怎样连接电压表〞是本节的重点, 也是难点. 要通过组织指导学生对“直流电压表的使用说明书〞的阅读, 使学生不但到达会连接和使用电压表, 而且学会看及使用说明书, 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怎样在电压表上读数〞的篇幅不大, 但给学生留出了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 不但要完成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而且还要通过学生的交流、合作、争论及自主总结电压表读数的步骤, 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队精神.第2节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磁场对通电直导线有力的作用.2.知道磁场方向、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直导线的受力方向三者之间的关系.3.知道磁场对通电线圈有力的作用.5.知道电动机的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影响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受力方向的因素的猜测, 逐渐学会根据科学现象、大胆地猜测.2.通过对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这个现象的分析, 逐渐学会用动态的观点去解释一个物理过程.┃教学过程设计┃第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2课时┃教学小结┃。
初三物理目录

初三物理目录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1.分子动理论
2.内能和热量
3.比热容
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
1.热机
2.内燃机
3.热机效率
第三章
1. 磁现象
2. 电现象
3. 电与磁
第四章
1. 电路
2.电路的连接
3. 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
第五章探究电流
1. 电流
2. 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
3.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第六章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
2. 测量电阻
3. 等效电路
第七章电功率
1. 电功
2. 电功率
3. 灯泡的电功率
第八章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
1. 电磁铁
2. 电磁继电器
3. 电磁感应现象
4.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5. 电话和传感器
第九章家用电器
1. 家用电器
2. 家庭电路
3. 安全用电与保护
4. 家庭生活自动化、智能化
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
1.神奇的电磁波
2.电磁波的应用
3.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
第十一章物理学的发展与能源技术创新
1.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原子核、核能
3.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章节分类训练(解析版)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解析版)知识点1:电压1、电压(U):(1)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是由电源提供的。
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有电流必定有电压。
(2)电压用符号“U”表示,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符号V。
电压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换算关系:1kV=1000V,1V=1000mV,1mV=1000μV。
(3)常见的电压值:家庭照明电路电压:220V;一节干电池电压:1.5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2、电压的测量:测量仪器:电压表,符号是○V;①电压表必须与被测用电器并联;②电压表的“+”接线柱连接靠近电源正极的一端,“-”接线柱连接靠近电源负极的一端(即:电流正进负出);③选择合适的量程(0~3V;0~15V),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④在不超过量程的情况下,允许把电压表直接连接在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电压表的电阻特点:本身的电阻很大,相当于断开的开关。
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比较内容电流表电压表异符号连接串联并联直接连接电源不能能量程0.6A、3A 3V、15V 每大格0.2A、1A 1V、5V 每小格0.02A、0.1A0.1V、0.5V 内阻很小,几乎为零,相当于短路(相当于导线)很大相当于开路同调零;读数时看清量程和分度值;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3、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流表短路②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
(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
知识点2: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 串=U 1+U 2);2、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

实物图 测量AB两点间的电压:
测量BC两点间的电压:
测量AC两点间的电压:
两个灯泡串联的实验记录
AB间的电 BC间的电 AC间的电 压U1 / V 压U2 / V 压U3 / V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实验结论
U1+U2=U3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 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2.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电路图
测量L1两 端的电压
测量L2两 端的电压
总电压
两个灯泡并联的实验记录
L1两端的 L2两端的 电压U1 / V 电压U2 / V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总电压 U/ V
实验结论
U1=U2=U
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都 相等,且等于电源两端电压。
交流和评估
1、你的猜想正确吗? 2、实验中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 3、操作中有没有失误?
如图所示电路中,当接通开关S后,发现电 流表指针偏转,电压表指针不动,则故障 可能是( C ) A.L1的灯丝断了 B.L2的灯丝断了 C.L1的接线短路 D.L2的接线短路
拓展:如图所示电路中,当接通开关S后, 发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电压表指针偏 转 ,则故障可能是( ) A.L1的灯丝断了 B.L2的灯丝断了 C.L1的接线短路 D.L2的接线短路
清醒清醒
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 闭合后,电流表A1、A2 的示数之比为2:5,灯 L1和L2是 联的,通 过L1,L2的电流之比 为 .
第四章
第二节
电压
关于电压 1、电压是(促使电荷形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而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用字母 U 表示 3、国际单位是:伏特 简称伏(V)
正确使用电压表的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动手测量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和电源两端 的电压。
2.实验:练习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1)电压表该如何连接在电路中? (2)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该连接在什么位置? (3)什么情况下使用标有“3”字样的接线柱,什么情况下使 用标有“15”字样的接线柱?在不知道被测电压的情况下,该 怎么选择量程?
甲电流表,测干路的电流
。
乙电压表,测L1和L测干路的电流
;乙电流表,测L2电流;丙 电压表,测L1和L2并联电路 两端的电压。
3.如图所示,电源总电压为6V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时,L1两 端的电压为4V,断开S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A )
A.由2V变为6V B.由4V变为6V C.由4V变为2V D.6V保持不变
V
观察并思考
不同规格的两灯 泡串联。闭合开关, 两灯都能发光吗?发 光亮度一样吗?
L1
L2
提出问题 1.为什么两灯的发光情况会不一样? 2.串联电路电压会有什么关系?
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1)电压表要与被测电路并联,即接在被测电路两端 (2)接线,电流要从正极流入负极流出 (3)选择合适的量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4)电压表可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测电源电压 特别说明:
A
“滑移法”确定测量对象: 把电压表正、负接线柱的两根引线顺着 导线滑动至用电器两端,从而确定测量 对象。 注:该用电器部分不该含有电源部分。
若电路L2为开路,则电压表测得
A
电压即为电源电压。
A
2.电压:电流产生的原 因(1)
2020/9/14
3.常见的几个电压值 水果电池的电压约 30 mv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约 1.5V 一节蓄电池的电压约 2V 安全电压 不高于36伏的电压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值 220V 我国动力电电压 380V 发生雷电时云层间的电压可达 10000KV
1.认识电压表
(1)量程选的太小,电压表可能因超量程而被损坏;量程选 的太大,读数不精确,误差大。可以先估测再选择量程,若 不能估测,可以试触确定。 (2)如果接线柱接反,表针就会向左偏转,可能损坏电压表 。 (3)电压表相当于断开的开关,与用电器串联,相当于开路 。
1.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结论: 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 路两端的电压之和。U =U1 + U2
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刻 度盘上标有V ,示数以伏为单位。
电压表的电路符号:
2.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
实验室的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 (1)当选接“-”“3”两个接线柱时,量程为0~3V,
分度值为0.1V (2)当选接“-”“15”两个接线柱时,量程为0~15V,
分度值为0.5V
电压表的读数 读数步骤: 第一步,看量程; 第二步,看最小分度值;
2.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结论: 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等于并联 电路两端总电压。 U1=U2=U
练一练
1.如右图所示电路,两灯是怎样连接的? 分析串并联关系时,电压表相当于断 开的开关,电流表相当于闭合的开关 。
2.如下图所示:灯泡都能正常发光,甲、乙、丙、丁各为 什么表,它分别测的是谁的电压或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