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五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作业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时目标课标要求重要指数1.了解地域差异的含义及其空间尺度,掌握自然带的概念。

★★★2.了解由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以及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概念,掌握★★★★★这些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

课前预习(10分钟,10分)1.各陆地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是()A.气候B.地形C.水文D.植被答案:D读喜马拉雅山垂直带谱分布图,回答2~3题。

2.喜马拉雅山南坡山麓的自然带M可能为()A.热带雨林带 B.落叶阔叶林带C.常绿阔叶林带 D.热带草原带答案:C解析:喜马拉雅山的南坡纬度较北坡低,夏季时,其南坡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山麓的自然带M可能为常绿阔叶林带。

3.高山草甸在南北两坡分布的海拔存在明显差异,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南坡为迎风坡,水热条件好,分布海拔高B.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分布海拔高C.南坡相对高度大,分布海拔高D.北坡相对高度大,分布海拔低答案: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高山草甸在南坡分布海拔较高,主要是因为南坡是阳坡、迎风坡,水热条件好;北坡分布海拔较低,因为北坡是阴坡、背风坡,水热条件差。

4.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布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分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律。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________(A:①→②→③→④B:③→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理必修1课件:5.1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作业与单元测评

地理必修1课件:5.1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作业与单元测评

解析:热带雨林是对全球有重要影响的生态
系统,对地区和全球都有着重要的生态作
用。在雨林地区开荒,破坏了植被,将使
局部气候恶化,进而影响到全球气候,加
重温室效应。植被破坏后,植物对雨水的
截流和削减作用降低,土壤淋溶作用增强,
土壤有机物含量降低,肥力下降,也导致
地表径流速度加快加大,造成对土壤的侵
蚀加剧,水土流失日益加重。
答案:(3)吸收二氧化碳、有害气体等,释放出氧气、水分等。
__________等作用。
解析:大气圈与水圈除存在热能交换外,还
存在势能的传输与交换,如当气压升高时,
海平面就会降低;气压降低时,海平面就
会相应升高,故当台风经过海面时,台风
中心区域往往高出周围几十厘米甚至几米。
三、综合题
13.读“地理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
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补画箭头,以完整表示陆地环境各
6.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植树绿化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遭受
严重破坏有关
C.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导致土壤发育差,
有机质含量少 D.陆地环境各要素是独立发展的
7.下列人类活动不属于趋利避害目的的是
(
)
A.在内蒙古草原上大量开荒种植粮食
化的,生物在__________的形
14.读“森林与环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
题。
(2)此外森林对城市环境还有 净化空气 降低风速
__________、 __________ 、 吸烟滞尘 降低噪声
美化环境 保护农田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__________等作用;对农业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后练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后练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后达标1.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

这一地表过程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

读图,回答2~3题。

2.松花江和长江中下游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①B.②C.③D.④3.下列地貌的形成属于⑥环节的是( )一个地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带也是一个整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各自然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A.生产功能 B.各地理要素具有协调统一的变化过程C.平衡功能 D.整体功能小于各自然地理要素各自的功能总和5.能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向恶性方向发展的是( )A.植树种草 B.修水库 C.围海造陆D.围湖造田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据此完成6~7题。

6.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 ) A.气候干旱、降水较少B.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剧烈C.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D.植被稀少,土壤瘠薄7.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导致植被破坏,环境恶化,反映了( )①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②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③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④某一要素的改变将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8.一般来说,全球尺度、全海洋尺度和全大陆尺度等属于大尺度范围,而局部地区则属于小尺度范围。

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自然环境要素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_。

2018--2019学年人教版 必修一: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 必修一: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作业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图L5-1-1为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

读图完成1~2题。

图L5-1-11.图示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区域性B.开放性C.整体性D.差异性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河网密布,径流量大C.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小D.流水作用微弱,风力作用显著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升高,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出现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发生频率比以前高。

据此回答3~4题。

3.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泥沙淤积。

引起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土壤C.水文D.生物4.上述材料说明环境中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发生变化,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生产性B.平衡性C.差异性D.整体性读藏羚羊生存环境与数量变动示意图(图L5-1-2),完成5~6题。

图L5-1-25.图中字母a、b、c、d表示的内容为上升或增加的是()A.a、b B.c、dC.a、c D.b、d6.藏羚羊的数量波动,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生产功能B.平衡功能C.消费功能D.改造功能古代诗歌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地理知识。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生态系统的()A.物质循环关系B.能量流动关系C.生态金字塔关系D.食物链关系8.“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反映的主要物质循环是()A.大气环流B.水循环C.生物循环D.岩石圈物质循环图L5-1-3为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

读图回答9~10题。

图L5-1-39.对土壤、生物、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中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土壤条件B.气候条件C.生物条件D.地质条件10.图示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什么表现()A.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B.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C.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D.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约1800万年前索科特拉岛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是相连的,现在岛上有许多独有的动植物。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5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5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读下图,完成第1~2题。

1此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A. 整体性B.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2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制约、息息相关的有()A. a、b、cB.d、e、fC.a、c、eD.b、d、f解析:此图反映了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土壤和人类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由图可知,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为d、e、f。

答案:1.A 2.B三峡水库蓄水水位达135米后,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当地环保部门在大宁河(三峡库区的支流)发现了富营养化的初步迹象,这是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多。

据此完成第3~4题。

•3材料显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A. 生产性B.平衡性C.差异性D.整体性•4材料中所说的哪一要素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A. 气候B. 土壤C.水文D.生物解析:|第3题,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第4题,水位的抬升引起了其他要素的变化,而水位属于水文的一个重要方面。

)答案:3.D 4.CF图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式”。

读图,完成第5~6题。

< 5R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A. 苔原带B. 温带草原带C. 亚寒带针叶林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6导致自然带沿OF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 热量B.水分C.风力D.光照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OE方向自然带呈现出荒漠T草原T森林的演变,OF方向自然带呈现出高山植被T山地植被T温带植被的演变,故R为温带草原带。

第6题,OE方向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水分,OF方向变化主要是海拔引起的热量差异造成的。

答案:5・B 6.A电视连续剧《走西口》中的主人公田青从事的是从包头到新疆阿克苏的皮货贩运生意。

备战高考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

备战高考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

备战高考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C. 整体性特征 D. 差异性特征2.关于地球生物多样性受损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地球上物种的灭绝完全是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②人类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大大加快了地球物种的灭绝速度③地球物种自然的繁衍与灭绝过程是相当缓慢的④人类活动不影响地球上生物物种的灭绝速度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③3.旅游爱好者王晓名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在游行日记中绘制了祖国轮廓图和一些地形剖面图、景观图,并写到“美丽的中华,不论你怎么看她,都有一种诱人的美。

”读图,完成下题。

王晓名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春季,沿g—h线自西向东所遇到的情形有:地势坦荡—阴雨连绵—青翠茶园B. 进入六月,c—d线附近,自北向南环境特征可能是:林海雪原—尘暴肆虐—阴雨连绵C. 秋天,从e—f漫步,扭曲的胡杨林诉说着古老的文明—“塞外江南”的风吹稻花香两岸—挂满枝头的苹果、又大又红D. a—b自北向南依次为:雪峰连绵—驼铃叮当—峡谷众多、水能丰富—地面平坦、山青水秀4.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A. 喜光喜湿B. 喜阴喜湿C. 好热耐旱D. 耐寒好旱5.下面是理想大陆自然带(局部)演变趋势图,读图完成下题。

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有()(1)在T1A. 自然带①—②—③与自然带⑤—⑥—⑦体现的分布规律在我国都很典型B. 自然带⑦为苔原带C. 自然带⑥在大陆东侧分布纬度比西侧低,与西侧沿海有寒流经过有关D. ②③④自然带的形成主要与水分有关,与温度无关时期下列叙述可信的()(2)在T2A. 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将降低B. 我国华北平原会变得更湿润C. 俄罗斯海运条件将得到很大改善D. 天然橡胶种植的纬度将进一步降低6.读自然带与温度、湿度的关系模式图,完成下题。

(1)模式图中沿乙方向体现的变化主要是()A. 热量B. 水分C. 海拔D. 纬度(2)图中甲最有可能是()A. 温带草原带 B. 热带稀树草原带 C. 亚寒带针叶林带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7.“沙漠玫瑰”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喜高温干燥,耐酷暑,不耐寒。

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练习及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练习及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有关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自然带之间都有明显的界线②自然带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③每个自然带都有自己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④每个自然带都有自己典型的地质环境和水文条件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中新网2008年1月29日电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民政部救灾司司长王振耀昨日表示,当前影响南方多省的雪灾是五十多年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据此完成2——3题。

2.引起雪灾的自然地理要素主要是A.地质异常B.水文异常C.天气、气候要素异常D.生物和土壤变化3.下列说法可信的是A.雪灾后该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可以很快恢复B.雪灾后该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可恢复C.雪灾影响了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是一段时间后可以恢复D.雪灾后该地自然环境将发生很大的变化读图,回答4~5题。

4.右图可以简单看作是“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

正确反映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是:A.①动物②绿色植物③O2 ④CO2B.①动物②绿色植物③CO2 ④O2C.①绿色植物②动物③CO2 ④O2D.①绿色植物②动物③O2 ④CO25.右图可以说明:①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②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③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④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整体”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读图,回答6—8题6.该图反映的自然带分异规律是()A.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B.由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7.图中A区域的气候类型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8.图中B区域的植被类型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读非洲沿20°E附近自然带分布图,回答9——10题。

9.图中自然带更替规律主要体现A.经度地带性B.纬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10.当在北极看到极光闪耀的时候,隆达高原上的景观是A B C D高山林线(简称)是划分高山区景观类型的一条重要生态界线。

新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配套训练含答案

新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配套训练含答案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基础练]下图为自然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

读图,完成1~2题。

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①B.②C.③D.④2.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A.⑤B.⑥C.⑦D.⑧解析:1.A 2.B 第1题,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流量大小、流量的季节变化、结冰期长短、含沙量大小等方面,而这些方面与河流流域内的气候密切相关。

松花江地处我国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区,而珠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两条河流由于流经地区气候不同,而水文特征差异很大。

第2题,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主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图中⑥表示水文对地貌的影响。

黄土高原曾经是森林茂密、农业发达的地区,但明清以来森林覆盖率逐渐下降到不足1%,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塞,旱涝灾害频发。

据此回答3~4题。

3.材料显示导致黄土高原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C.水文D.植被4.本材料反映了自然环境具有( ) A.差异性B.均衡性C.整体性D.稳定性解析:3.D 4.C 第3题,由题干可知,黄土高原是由于植被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环境变化。

第4题,自然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相应变化,反映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骆驼刺是一种沙漠植物,根可以深入地下十几米,而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

据此完成5~6题。

5.骆驼刺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光照强烈,地形平坦B.植被稀少,土壤肥沃C.气候干旱,蒸发旺盛D.水源充足,矿物质多6.骆驼刺所在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属于( ) A.温带草原B.温带荒漠C.寒带苔原D.热带草原解析:5.C 6.B 第5题,骆驼刺的根可以深入地下十几米,说明其根系发达,能在较大范围内吸收水分,反映出当地气候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骆驼刺的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反映出当地蒸发旺盛的自然环境特征,故选C。

第6题,骆驼刺是一种沙漠植物,主要分布在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对应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荒漠,故选B。

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层作业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层作业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C.受洋流影响较大 D.受陆地影响较小
2.当上空低云增多时,北极地区( A )
A.海冰融化加速 B.海面蒸发减弱
C.大气降水减少
D.海冰面积扩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北极地区的海冰密集度主要受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洋流和入海径流等因素的影响,对比波弗特海,冬季时,巴伦支 海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温度较高,海冰密集度较低;两者都位于陆地北部, 受陆地影响较大,存在入海径流,差别不大;两者都位于北极圈以北地区,位 于极地东风带,且无陆地阻挡,受极地东风的影响程度相差较小。 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北极上空的低云通过调节辐射和湍流热交换,对海冰 的生消起重要作用,当上空低云增多时,大气逆辐射增强,具有保温作用,使 该地温度有所升高,海冰融化加速,海冰面积缩小,海面蒸发增强,空气中水 汽含量增加,大气降水增多。
A 组 必备知识基础练
北极地区(下图)的海冰密集度(单位面积海洋中海冰的占比)主要受太阳辐
射、大气环流、洋流和入海径流等因素的影响。北极上空的低云通过调
节辐射和湍流热交换,对海冰的生消起重要作用。据此完成1~2题。
1.与波弗特海相比,冬季巴伦支海海冰
密集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C )
A.入海径流较多 B.极地东风较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大西海子水库干涸会导致下游( B ) A.土地荒漠化面积减少 B.生物多样性严重受损 C.湿地植被面积增加 D.沙尘灾害性天气减少 12.经过长期输水,台特玛湖( B ) A.水质下降 B.水位更稳定 C.水温上升 D.湖水含盐度增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word版

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word版

第五章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题方框内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B )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B.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C )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C.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深厚,生物多样性减少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及各地理因素的相互关系知,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第2题,青藏高原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土层浅薄,土壤贫瘠。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大气、生物相互作用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B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4.该示意图体现了( B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解析】第3题,图示反映了该区域水、大气和生物之间的关系,灌溉使得土壤湿度增大,同时也会使得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土壤热容量增大,就会调节气温,使得气温变化幅度减小,蒸腾作用加强,会使得局部降水增加,进一步增大土壤湿度和植被覆盖率。

第4题,该图反映了该区域水、大气和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18·闵行模拟)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可持续发展从概念走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图表示碳物质在地理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

读图完成5~6题。

5.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要限制碳物质向哪个圈层的流动( A )A.大气圈 B.岩石圈 C.水圈 D.生物圈【解析】低碳经济就是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则本质上就是限制碳物质向大气圈流动。

新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含答案

新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含答案
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公路位于( )
A.吉林B.内蒙古C.西藏D.新疆
7.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 )
A.洪水频发B.路面积雪严重C.泥石流多发D.路面冻融沉降
18.(1)喜马拉雅 挤压
(2)蒸发 下渗 水稻种植业
(3)热带草原带 西高止山阻挡海洋水汽深入(或位于西高止山东侧,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减少。
(4)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集中;河流众多,水量丰富,汇集水量大;地形低平,排水不畅;海潮对河水的顶托,不利于洪水下泄(任答3点即可)。
19.(1)春、秋季气温升降变化快,时间较短;夏季高温而短暂;冬季寒冷而漫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13.图示区域( )
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
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
①②③④四图是某大陆从地质历史时期至今沿45°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箭头指地形演变趋向)。读图完成下题。
14.该大陆最有可能为:()
(4)简析丙所在国家多水灾的自然原因。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松花江干流流经吉林、黑龙江两省,在同江附近注入黑龙江,流域面积55.72万平方千米,涵盖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四省区,年径流量762亿立方米,含沙量较小。
材料二下图为松花江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下表为哈尔滨多年气温平均状况数据。
8.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 )
A.针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高寒草甸带D.灌丛荒漠带

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word基础训练

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word基础训练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外力作用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各区域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A.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沉积、流水侵蚀B.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C.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侵蚀、流水沉积D.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流水侵蚀解析:图中显示高空西风在①区域吹起沙尘,并把沙尘带到②区域降尘,则①②分别是风力侵蚀和风力沉积作用。

③④区域接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使其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作用。

③对应区域地势较高且落差较大,流水主要表现为侵蚀作用;④地势低平,流水主要表现为沉积作用。

答案:C2.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图中a、b、c、d各区域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地大力植树造林,防治风沙地退耕还草地种植苹果、柑橘等水果D.南水北调后,d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解析:a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水分条件差,应以植草为主;b地应退耕还草;c地位于黄土高原上,热量条件不能满足柑橘的生长;d地为华北地区,缺水严重,南水北调主要是解决工业和生活用水及部分农业用水,因此华北地区还应以发展用水少的旱地农业为主。

答案:B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

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被印上了它们的背面。

读图回答3~4题。

3.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甲图上的景观B.乙图上的景观C.丙图上的景观D.丁图上的景观解析:读景观图可知,甲为长江三峡,乙为珠穆朗玛峰,丙为桂林山水,丁为壶口瀑布。

其中桂林山水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由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

答案:C4.对乙图上雄伟壮丽的景观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B.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C.由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隆起形成D.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解析:珠穆朗玛峰应为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隆起而成,其雄伟壮丽的景观由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而成,A、C错误,D说法不全面。

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册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册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基础自测]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①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②地理环境各要素构成一个整体,但它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的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④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是相同的A.①②B.①④C.②④D.①③2.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不相符的是()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C.植被稀少,土壤贫瘠D.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显著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达135米,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出现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发生频率比以前增多。

据此回答3~4题。

3.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泥沙淤积。

引起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B.土壤C.水文D.生物4.上述材料说明环境中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发生变化,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生产性B.平衡性C.差异性D.整体性5.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区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③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④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图L5-1-1为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

读图回答6~7题。

图L5-1-16.对土壤、生物、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土壤条件B.气候条件C.生物条件D.地质条件7.图示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什么表现()A.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B.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C.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D.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能力提升]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

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五章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件业 ................................ 〔素养演练〕 . (4)6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题方框内①盟对应的内容分别是(B )A. 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B. 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 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D.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C )A 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B. 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C. 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深厚,生物多样性减少D. 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耗牛为主【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及各地理因素的相互尖系知,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第2题,青藏高原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土层浅薄,土壤贫瘠。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大气、生物相互作用图”,完成3〜4题。

鐵容3.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B )A. 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B. 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C. 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D. 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4•该示意图体现了 ( B )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植盖 面擞加地被增最高温 度降低空气湿度增大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解析】第3题,图示反映了该区域水、大气和生物之间的另系'灌溉使得土壤湿度(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的特点。

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生物(植被)。

整体性增大,同时也会使得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土壤热容量增大,幅度减就会调节气温,使得气温变化小,蒸腾作用加强,会使得局部降水增加,进一步增大土壤湿度和植被4覆盖率。

第题,该图反映了该区域水、大气和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尖系,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作业本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作业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作业本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作业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读海南岛五指山景观图(图5-1-1),回答1~2题。

图5-1-1❶图中表示的陆地环境的组成要素有()①大气②地壳③地貌④水文⑤生物⑥土壤⑦人类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⑦D.①③④⑥⑦❷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球各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图示景观包含的圈层有() ①大气圈②地幔③岩石圈④水圈⑤生物圈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图5-1-2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

读图完成3~5题。

图5-1-2❸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的关键原因可用图中哪个箭头表示()A.①B.②C.③D.④❹能表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特征形成原因的箭头是()A.⑤B.⑥C.⑦D.⑧❺下列关于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B.生产功能是指绿色植物生产量C.平衡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性质保持固定不变D.平衡功能是指静态平衡修建水库会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诸多影响。

读图5-1-3,回答6~7题。

图5-1-3❻图示反映了地理环境的()A.区域性B.开放性C.整体性D.差异性❼下列对图示空白处内容的补充合理的是()A.甲—水位下降B.乙—改善局部气候C.丙—增加D.丁—加重根据图5-1-4中信息,完成8~9题。

图5-1-4❽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因素是()A.大气环流B.地壳运动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❾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主要循环示意图(图5-1-5),回答10~11题。

图5-1-5○10使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B.燃烧化石燃料C.动植物的遗体分解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11大面积的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②造成臭氧层空洞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④许多物种灭绝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2016年9月15日是个打猎的好日子,令居住在阿尔卑斯山的猎手吃惊的是:一直以来穿过峡谷和河川的雪桥,现在消失了;阿尔卑斯山的长草带越来越高,动物们逐草而生,攀爬得也越来越高;曾经的冰雪地区,如今出现了冰碛和石头;古代地图说明“那里有很多冰川,没有人能到达”,而呈现在猎手眼中的却是一个大湖。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 第五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寒假作业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 第五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寒假作业

第五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①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②陆地环境各要素虽然构成一个整体,但是它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的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④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2.下列地理现象,不是反映陆地环境差异性的是()A.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C.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D.沙漠地区生长着骆驼刺,而江南水生植物根系不发达读图,结合我国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回答3、4题。

3.图中最能反映自然景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是()A.图中①-②-③的变化B.图中③-④-⑤的变化C.图中①-③-⑤的变化D.图中①-⑥的变化4.图中⑤处的天然植被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草原D.温带荒漠读右图谋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回答5-7题5、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所处的温度带可能是()A、热带B、亚热带C、温带D、亚寒带6、导致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景观形成的的主导因素是A、水热差异B、水分状况C、热量条件D、土壤差异7、一般来说,下列山地中自然带最复杂的是A、北纬10°,海拔4000米处B、北纬40°,海拔4000米处C、北纬10°,海拔1000米处D、北纬40°,海拔1000米处下图表示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地,山地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

据此回答8—9题。

8.若图中虚线表示雪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B.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C.S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D.S坡是向阳坡,N坡为迎风坡9.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山麓气温T(T冬、T夏分别表示冬、夏季气温)应是( )A.T冬<18℃B.T夏<18℃C.T冬<10℃D.T夏<20℃‘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new)

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new)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图中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A.①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B.②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C.③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D.④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2.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则( )A.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C.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变缓D.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扩展解析:第1题,图中③过程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会减弱温室效应。

开采矿产会影响地表和地下水循环;二氧化碳对臭氧层基本无影响;动植物遗体通过沉积作用变为煤炭和石油,没有重熔再生过程。

第2题,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会使大气升温;二氧化碳的参与是石灰岩发生溶蚀作用的条件,故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使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加强;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会使亚寒带针叶林向高纬扩展.答案:1。

C 2。

B埃及的阿斯旺大坝曾经是埃及民众和政府的骄傲。

大坝建成后不久,工程的负面作用就逐渐显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坝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

这些当初未预见的后果不仅使沿岸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而且给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据此回答3~5题.3.埃及阿斯旺大坝对沿岸生态环境的影响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地理环境的平衡性D.地理环境的地域性4.尼罗河沿岸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是由下列哪一要素的变化引起的()A.气候B.土壤C.水文D.生物5.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①土壤肥力下降②产生土壤盐碱化③洪涝灾害加剧④渔业产量减小⑤三角洲面积扩大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⑤ D.①②④解析:第3题,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对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多个因素产生了影响,体现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该图中左图表示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某种关系。

a 为甲、乙间相互作用,b 为甲、丙间相互作用。

右图为我国内陆某地自然景观。

据此回答1题。

1.若a 形成化石,b 形成右上图中的景观,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甲表示大气圈B .乙占有甲的全部C .乙表示岩石圈D .乙影响丙的演化 读“某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回答2-3题。

2.有关图中山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山肯定位于北半球B 、该山出现永久积雪的最低海拔约为5000米C 、该山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位于1月、7月气温最低的地方D 、A 坡是迎风坡的可能性大于B 坡3.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山麓M 地区的自然带最可能的是 (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寒带针叶林带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 、热带雨林带该图是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

读图,回答4-5题。

4.四大陆中热带荒漠成因与本格拉寒流有关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5.①④两大陆温带荒漠成因各异,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大陆面积和轮廓 B .过度放牧和樵采 C .纬度位置和垦耕 D .海陆位置和地形右图等高线示意某山地顶峰周边的情况,阴影部分为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

读图完成6~8题。

6. 甲、乙、丙按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丙乙甲 D .丙甲乙 7.该山地南坡属于A .阳坡和迎风坡B .阴坡和背风坡C .阳坡和背风坡D .阴坡和迎风坡8.实际调查发现,该山地北坡植被生长状况优于南坡,可能是由于北坡A.降水丰富 B.热量充足C.蒸发量小,水分条件好 D.流水堆积,土壤条件好[2012·安徽卷] 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

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

完成9~10题。

①下层有灌木的针叶密林②下层有灌木的阔叶密林③下层无灌木的针叶密林④下层无灌木的针叶孤立林9.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A.① B.② C.③ D.④10.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 )A.① B.② C.③ D.④[2012·北京卷] 图2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所示山地(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12.该山地位于( )A.喜马拉雅山脉B.天山山脉 C.祁连山脉 D.昆仑山脉[2012·江苏卷]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

图1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14.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 000米左右。

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2012·山东卷] 图1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式。

读图回答15~16题。

15.R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 )A.苔原带B.温带草原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6.导致自然带沿OF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 B.水分C.风力 D.光照[2012·天津卷] 读部分地理事物数量的纬度差异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下列叙述,符合图中所示的动物种群数量分布规律的是( )A.南半球的种群数量多于北半球B.信风带的种群数量多于西风带C.低纬地区的种群数量少于中纬地区D.森林地带的种群数量少于草原地带18.结合图中的信息判断,世界特大城市数量纬度差异的形成,主要由于( )A.气候、土地资源的差异 B.生物、土地资源的差异C.矿产、生物资源的差异 D.气候、矿产资源的差异下图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面19-20题19.图中山地降水量A.随海拔升高而递增 B.与山气温垂直变化一致C.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 D.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①20.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二、综合题2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分)材料1:甲、乙两幅区域图。

材料2:凌汛是冬季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冰凌对河水阻碍,使河水水位抬升而形成的水位上涨现象。

(1) 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内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6分)(3)试解释黄河在本区河段易发生凌汛现象的原因。

(4分)(4)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将乙图中贺兰山以西荒漠化自然因素(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之间的关系选择填入下列表格中。

(4分)A .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 B.地面变干燥 C .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减少22.(10分)读图,中国局部示意图甲与某山地自然带分布图乙,结合区域差异,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图甲中①—③的变化,体现了陆地环境的 分异规律。

从图中③—⑤的变化,体现了陆地环境的 分异规律。

(2分)(2)图甲中①②处的自然带分别是 和 。

(2分)(3)图乙山地应该在图甲中 (数字)处,此山地南北坡自然带分布存在哪些差异?试说明原因。

(8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作业题参考答案1.D 【解析】化石的形成与生物圈、岩石圈有关,图2中的景观为风蚀蘑菇,其形成与大气圈、岩石圈有关,由此可以确定出甲为岩石圈,乙为生物圈,丙为大气圈,生物圈会影响大气圈的演化。

2.B 3.A【解析】第2题.1月气温高于7月,是南半球;最热月(1月)0℃以下的区域对应的海拔在5000米以上,所以5000米出现永久积雪.第3题.因为M处的最冷月气温在零上,而最热月气温是20度左右,典型的冬暖夏凉,应该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应该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而不是地中海气候对应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4.B 5.D【解析】第4题.不同温度带的荒漠面积能反映该大陆的纬度信息和大陆面积大小,据此可判断①②③④分别是亚洲、非洲、澳大利亚和南美洲;非洲南部西海岸的热带荒漠的形成与本格拉寒流有关;第5题.亚洲温带荒漠形成原因与其中部深居内陆的位置有关,而南美洲的温带荒漠主要分布在南部东海岸巴塔哥尼亚高原,由于地处安第斯山的背风坡而降水稀少,从而形成温带荒漠。

6、D7、A8、D [解析]丁的海拔比甲高,气温应该比甲低,但现在相同了,说明丁坡即南坡为向阳坡。

再看雪线,南坡延伸到了了4200米等高线以下,雪线低,是迎风坡。

北坡植被生长状况优于南坡,降水丰富和热量充足都不符合题意,蒸发量小符合题意,但水分条件好不对,因为南坡才是迎风坡,只能选D 9.A [解析] 读图可知下层有灌木的针叶密林在距地面6米内风速最小(小于3千米/小时),因此防风效果最好。

10.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因此B正确。

11.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山地垂直地带性的相关知识。

由于自然带的界线大多是固定的,因此自然带界线不会出现季节性的变化;由图可知,同一个自然带在南坡分布海拔上界比北坡低;南坡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量多,因此南坡冰雪带下界比较低;南北坡由于山麓海拔高度的差异造成基带差异大。

12.A [解析] 由山麓基带的自然带为雨林季雨林带,结合由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变化,山顶有永久冰雪带,山地海拔很高,近8 000米,容易选出答案为A。

13.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分布规律描述。

由图中雪线高度等值线的分布可知,我国雪线高度的基本趋势是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14.A [解析] 影响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和气温,图示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来自印度洋的湿润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丰沛的降水,因此雪线较低。

15.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的判读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由图可知,纵坐标由O到F体现的是山地垂直地带性,由山麓R地区向上自然带为山地草原带、高山草原带;横坐标由O到E体现的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R自然带位于温带荒漠带与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之间。

综合分析可知,R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

16.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自然带分布的因素以及调用知识的能力。

自然带沿OF方向体现的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山地垂直地带性自然带变化规律。

17.B [解析]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判断能力。

南半球的种群数量少于北半球,信风带的种群数量多于西风带,低纬地区的种群数量多于中纬地区,森林地带的种群数量多于草原地带。

18.A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分布。

从图中可知世界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这些地区气候条件适宜、土地面积广阔,因此世界特大城市数量的纬度差异是由于气候、土地资源的差异造成的。

19、C 20、B 【解析】第19题,读图可知,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在一定高度上递增,然后会随水汽减少而递减,A项错误;山地气温应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显然B项错误;分析图可以看出降水量垂直变化最大的为③,D项错误。

第20题,分析图可知,①山麓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说明该山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景观为温带荒漠;②山麓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为我国的半湿润区,景观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根据③山麓的降水量可知该地为亚热带气候,山麓景观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④山麓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为我国南方的山脉,热带、亚热带都有可能,因此只有①和③组合正确。

21.解析:(1)两地中甲为江汉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农作物为水稻,乙为宁夏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荒漠化明显,研究性学习针对当地情况,合理选择即可。

(2)湖泊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有调节气候(对气温和降水都有明显的影响),调节河流径流的作用;能净化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生存,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的作用。

湖泊减小,湖泊变为陆地,气候的大陆性增强,洪涝灾害频发,水体净化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体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3)河流出现凌汛现象的原因是有结冰期的河流,自低纬向高纬流动,结冰和融冰期都有可能出现。

该河段自南向北流,冬季气温低有结冰期,因此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4)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植被减少,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下渗减少,蒸发增强,地面变得干燥,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空气的湿度降低,降水减少,会加剧荒漠化的趋势。

答案:(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水稻荒漠化研究 (2)气候大陆性增强(气温变化增大、降水减少、变率增大)、对河流调节作用下降、水体净化能力下降、影响水生生物生存、湿地景观演化为陆地景观(任答三点) (3)冬季气候寒冷,河流有结冰期;河流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